中国的翻译标准论争

合集下载

百年来我国文学翻译十大论争

百年来我国文学翻译十大论争

第一大论争,是“信达雅”之争。

由近代著名翻译家严复提出的“信达雅”,是晚清以来中 国翻译及翻译文学理论中最有影响的理论命题。它既是严 复翻译经验的精炼的总结,也相当程度地揭示和概括了翻 译活动的本质规律。在一百多年来的中国翻译理论中,没 有哪一种学说像“信达雅”一样具有如此深远和广泛的影 响力。由于严复的“信达雅”只是有感而发,并未做现代 意义上的科学的界定,后来的人们或解释、或阐发、或引 申、或赞赏、或质疑、或贬斥,各抒己见,众说纷纭,真 正出现了百年争鸣、百家争鸣的局面。期间的争鸣出现过 三次高潮:第一次是20-30年代,第二次在50年代,第三 次高潮始于80年代,延续至今。通过论争,“信达雅” 的历史渊源、内在含义、作为翻译及翻译文学的原则标准 的持续有效性得到了大多数论争者的充述中,我们深感 近百年来,中国文学翻译论争的论题是鲜明突出的, 论争的内容、论争的角度和方式是丰富多彩的,论争 的学术含量和理论含量是较高的,有关文学翻译的论 争是与中国文学史、中国学术史的发展演进历程密切 相关的。从纵向上看,十大论争贯穿着整个中国翻译 史和翻译文学史,同时由于时代背景的不同,论争高 潮相对集中。20-30年代和80-90年代是论争的两个高 峰,十大论争中的大部分论争集中在这两个时期。显 而易见,这两个高峰期的形成是与中国整个学术文化 的繁荣期相一致的。从论争的主题内容上看,是逐步 由浅入深、逐步推进和深化的。
百年来我国文学翻译十大论争及其 特点
王向远

20世纪的中国处于中西文化交流与激烈碰撞的时代 环境中,翻译事业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得到了 开拓式的发展,其中始终伴随着文学翻译在实际操作 中的具体处理问题。回顾、梳理和总结一个世纪以来 文学翻译的发展历程及其关注焦点,对于我们深化翻 译实践、实现译论创新、促进(文学)翻译事业的新 发展均具有借鉴性和启发性意义。

中国翻译史上的文质之争

中国翻译史上的文质之争

中国翻译史上的文质之争一、中国翻译史上文质之争进程中国传统文学以诗词作为正统的体裁,看中的是其所缔造出来的意境和表现出来的文采,故而其能用少量精炼的词语体现其文采。

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民族之间交流的频繁,以及现代各国在文化领域方面博采众长的需要,对于原文应该采用何种方式进行翻译,中国的译者提出不少重要的观点。

(一)古代佛经翻译———文质之争直译和意译之争,最早被称为文质之争,关于它的讨论始于初期佛经翻译。

成书三国(约公元 224 年)的《法句经序》中有维祗难和支谦关于佛经翻译文质之争的最早记载。

以维祗难为代表的学者主张佛经的译文表达应用质朴的语言,避免过多修饰。

这一些人被认为是质派的代表。

而以支谦为代表的学派则持有不同的观点,认为因天竺语和汉语“名物不同,传实不易”,从而强调出佛经翻译的困难之处。

他在赞赏先前学者能够在读懂天竺原文的基础上将其译成汉语的同时,又对译文中的语言表达问题提出了异议。

在他看来译文中胡汉夹杂,音译与直译交互使用,语言表达不够优美,用词过于朴素。

支谦倡导有文采的译文文本,属于文派。

在初期的佛经翻译时期,文、质两派都具有各自的优劣之处。

质派的学者能充分领会到原语中的内在意思,但是他们在行文的过程中,译文的表述过于僵化、意译晦涩难懂,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而文派学者则关注译文表达的文采,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翻译质量进行了提升,但因过分讲究句式的优美而对原文进行了过多的删减,使得原文的意义难以在译文中重现。

在《法句经序》中,支谦将文、质两派的观点记录在案,并简单说明了当时争论状况。

但并非要彻底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

另外,因为佛经翻译之时尚处在我国翻译思想发展的雏形阶段,任何人无法也没有能力将文、质两派之间的矛盾妥善解决。

自《法句经序》出世后,文、质两种译法的争论依旧继续,它只是为这一长达千百年的翻译策略问题的研究拉开了序幕,记录了中国翻译历史发展的佛经翻译的阶段。

(二)近代文质之争继续近代的严复提出“信、达、雅”翻译三原则,虽然“信”为第一要义,但“雅”却是更高的追求。

浅析中国翻译标准理论发展史

浅析中国翻译标准理论发展史

浅析中国翻译标准理论发展史赵亚玲翻译活动在我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汉代就有对经文的翻译。

翻译标准理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诠释各有特色,既一脉相承又推陈出新,形成自身清晰可辨的发展史。

一翻译标准理论史的开端"中国的翻译事业,是从翻译佛经开始的" [1]。

在最早的佛经翻译中,就有人提出了"文" 和"质"的标准,"文"讲究的是文采和形式,主张"文"的译者着重突出翻译的修辞手法和可读性,"质"讲究的是内容,主张"质"的译者着重突出翻译的忠实性,强调不增不减[2]。

其实,这两条标准就是分别对翻译作品形式和翻译作品内容提出了要求,从中也可以看出直译和意译的雏形。

但是,只强调"文"或只强调"质"的翻译观都只是仅仅抓住了文章内容和形式之一。

二翻译标准理论的近现代发展近现代的翻译工作者对翻译理论进行研究并发表不同见解,可谓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使翻译标准理论不甚明了和难以把握。

1. 严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严复是我国清末新兴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家。

严复参照古代翻译佛经的经验,根据自己翻译的实践,于1898年提出了著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这是一个相对全面的翻译标准。

按照严复的本意,"信"即忠实于原文,"达"即翻译的流畅,"雅"即译文的典雅[3]。

一直以来,翻译工作者们对第一和第二个标准较为赞同,但对第三个标准却有很大争议,因为非文学作品的翻译不一定要求文字的典雅,比如对自然科学著作的翻译,典雅的文字表述倒有损其文体特点。

郭沫若对严复的翻译思想就非常赞同,他尤其从文学翻译的角度对其进行了肯定,认为翻译文学作品尤其需要注意第三个条件,即"雅",因为译文同样是一件艺术品。

Chapter2 翻译的标准,原则

Chapter2 翻译的标准,原则

(4) Necessity is the mother of invention. A:需要是发明之母。 B:因为需要才会有发明。 (5) Grand Opening 开业大吉 (6) Come to see me whenever you need my help. 有事只管来找我。
中国翻译史上的论争: 鲁迅:宁信而不顺---rather to be faithful than smooth。 目的:引入英文句式的表达法
梁实秋、赵景深:宁顺而不信---rather to be smooth than faithful 目的:可读性强,便于 交流。
翻译的原则(三要素)
The secretary and accountant of the company was present. 公司的秘书兼会计刚才还在。
Byron's father, by his first marriage, had a daughter, Augusta, Byron's half-sister. Byron的爸爸第一次结婚的时候生了个女儿, 叫Augusta,也就是byron的同父异母的姐 姐。
(9)太贵了。 A: That’s very expensive B: That’s too much (10)(快来买呀,)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 店了。 So it is now or never
3. 相似性 3.1 相同还是相似? (1) compare : Mr· Wang 王先生 (2) Sorry, your book is out. 很抱歉,你要借的书(你的书)借出去了
1. 传意性 1.1 语义三角
thought(思想) symbol(符号) referent(所指)

中国翻译理论史上的三次论争

中国翻译理论史上的三次论争

中国翻译理论史上的三次论争摘要本文从我国翻译史上著名的三次翻译论争出发,通过对论争的详细梳理,理清中国译论的发展的线索和脉络,发掘其中的闪光点和代表当时最先进水平的翻译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译论的发展做出预测。

第一次论争是二十世纪初的“直译、意译”之争。

这次论争以汉语的发展为焦点,让一向被视为“小辨”的翻译第一次高调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这场论争实现了翻译的自觉,让其逐渐脱离了译者随意删改原著的编译阶段,让人们对于译本的态度从一味求“顺”转移到了求“信”;在这个过程中,研究者们对于翻译、语言及思想的关系做出了深刻的论述,提出了以翻译更新思想,用翻译改造汉语的理论;此外,研究者们还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神形说”,并从汉语的特征出发,对如何在语言层面上实现“神形兼备”的忠实进行了探索。

有研究者论述“绝对忠实”的不可能,甚至与现代阐释学的观点不谋而合。

第二次论争是开始于二十世纪 80 年代的“异化、归化”之争。

这次论争围绕翻译的文化内涵进行。

在新时期和新形势下,人们对于直译、异译的讨论有了新的内涵,翻译理论从对翻译中文化因素的日益关注,到最终将翻译视为文化交往活动进行研究,开始了译论研究的“文化转向”。

在这个转向之后,翻译理论研究不再局限于文本层面的讨论,而是深入和扩展到文化、文学、政治、经济领域,成为国际政治交往、学术交流、文化比较的重要课题。

在借鉴和思考西方理论的基础上,我国的翻译研究者从更宏观的角度对异化归化做出了全新的阐释。

在我国译论中,异化归化已经脱离了后殖民主义的狭隘视角,甚至可以说具有了更广泛深远的意义。

同时作为一种交往活动,译者的伦理性再度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在新的背景和形式下对译者的自身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三次论争以“翻译学”的构建为中心,通过对“翻译是不是一门科学”的讨论,破解了常年困扰译坛的“科学主义迷思”;通过对翻译学学科性质的争论,驳斥了“理论无用”论,解开了“综合性学科”之惑,逐步统一了思想和认识;并尝试从哲学高度对我国现当代译论发展做出了总结;在建构翻译学的努力中,批判性地重新对西方理论进行了评价,在与其对照对比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到了自身的特点和不足,明确了我国当代翻译理论的发展方向:从本国、本民族的翻译实践现状出发,在重新评估和吸收传统译学中的宝贵财富的基础上借鉴和学习西方译论,以系统化、科学化的翻译理论推进翻译学科的全面建设,建为世界翻译理论研究做出贡献。

论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中的_直译_意译_之争_陈言

论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中的_直译_意译_之争_陈言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api tal Normal University2009年第2期(Social Sciences Edi tion)(总第187期)文学翻译研究论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中的/直译0、/意译0之争陈 言摘 要: 豪杰译、硬译、直译、意译是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采用的基本方法。

/豪杰译0流行于清末民初,是指对原作的各个层次作任意改动,如删节、改译、替换、改写、增减及译者的随意发挥。

五四前后,鲁迅等人根据现实需要,强调准确地引进异质文化,因而在翻译方法上主张/硬译0和/直译0。

有人则坚持/意译0。

学界因而掀起了旷日持久的直译意译之争。

实际上,/直译0、/意译0是译事中一种基本手段的两个方面。

本文重点描述了20世纪不同阶段/直译、/意译0论争的情况,并致力于理论构建。

梳理直译意译之争是研究中国传统翻译的起点。

现代翻译史还表明,每一次有关/直译0、/意译0的论争都推动了中国文学翻译水平和翻译理论的发展。

关键词: 直译;意译;豪杰译;硬译中图分类号:I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142(2009)02-0095-08收稿日期:2008-12-25作者简介:陈言,女,江苏宿迁人,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文学博士。

(北京 100101)明末清初的翻译家,无论是懂外语的周桂笙、陈鸿璧、戢翼,还是不通或基本不通外语的林纾、梁启超、包天笑,他们均采取译述或随意翻译的方法,其特点是误译、删节、改译、替换、改写、增减到处可见,甚至为了表达自己意旨不惜改造原文,学界一般称之为/豪杰译0。

/豪杰译0流行的原因,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由于急于输入西方文明和新思想,作为政治家的译者、报刊编辑,常常会根据中国社会现实需要来改动原作。

其次,文学本体意识薄弱。

文学往往被看成是改良社会和救亡图存的工具,目的是一切,手段以目的为转移,是否忠实于原著也就无关紧要。

20世纪中国翻译界的一场论争与转型_兼论林纾与新文学家的译介观

20世纪中国翻译界的一场论争与转型_兼论林纾与新文学家的译介观

上海翻译Shanghai Journal of Translators 2005No .3[收稿日期]2005-05-08[作者简介]王建开(1953-),男,复旦大学外文学院教授,博士,翻译系副系主任,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英汉对比、英美文学与文化.20世纪中国翻译界的一场论争与转型)))兼论林纾与新文学家的译介观王建开(复旦大学外文学院,上海200433)[摘要]20世纪20年代前后,中国文学界和翻译界发生了一场论争,关系到究竟应该/译什么0以及/为什么译0的问题。

这实际上是新、旧两种文学观念的交锋,致使翻译传统受到质疑,并由此确立了新的译介观和转型,强化了译介与国情相连的趋向,预示着从此之后的译介方向。

[关键词]中国翻译史;译介观论争;国情与翻译;林纾与新文学家[中图分类号]H 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358(2005)03-0061-05中国现代翻译史上,曾有一场关于/译什么0的持续讨论。

发生在20年代的这场重大讨论实质上涉及到/为什么译0的问题,它对之前的翻译传统进行了反思和批判并提出了新的译介观)))申明译介对改变社会现实负有的责任,由此对之后的译介确立了方向。

归结起来,讨论的焦点集中在两个方向性的层面:一.倡导译介名著;二.译作的主题倾向与国情的关联。

这是新、旧两种文学旨趣的碰撞,预示着文学观的又一次转变以及随之而来的新译介观的形成。

结果是,在此之后中国翻译界在译介倾向上发生了转型,影响到随后整个20世纪中国译介史的走向。

一、倡导译介名著与林译批判五四以后,国内学界对晚清文学译介的趣味性倾向渐生反叛。

新文学的倡导者们积极投身于翻译,急欲以此改造社会并开辟创作的新传统。

受此目的的支配,他们在翻译实践中有一系列的举措。

最早的一项便是提倡译介名著,并且强调介绍(也说/绍介0,当时专指文学翻译)切合现实的作品。

在新文学家们对译介传统的批判中,作为20世纪初期中国译坛代表人物的林纾首当其冲,成了众矢之的。

翻译概论-翻译的原则

翻译概论-翻译的原则

你觉得翻译标准定的上下文, 特别包括翻译目的,所翻译题材的内容,翻译作品的 服务对象等。这样便产生了在什么层次上厘定翻译标 准和可以厘定多少翻译标准的问题。
有学者把翻译标准分为消极的和积极的两种主张。 消极方面,我们主张:(一)不分裂翻译的标准; (二)不分裂直译和意译;(三)不完全根据中文心 理。积极方面,我们主张:(一)内容与形式要求统 一;(二)宁信而“不顺”;(三)采用白话。翻译 本来没有死板的标准,像度量衡那样可以测量长短大 小轻重。在意义方面,必须真切地表达原文;在字句 方面必须力求接近中文。中文里有现成的词儿和语法, 应当尽量利用,以求译文的通顺。
我国的笔译传统虽然起始于《说苑·善说》里记载的 《越人歌》,但《越人歌》只是一个孤立的翻译活动,它并 没有触发一场大规模的翻译运动。我国翻译历史上第一个高 潮即佛经翻译的高潮,一直到西域高僧安世高于公元148年 来洛阳之后才开始形成。而在西方,公元前三世纪中叶安德 罗尼柯用拉丁文翻译的荷马史诗《奥德赛》,却成了西方翻 译史上第一大高潮的先导。
概念的界定 中外翻译原则的代表性观点 翻译原则之厘定
“翻译标准☞翻译活动必须遵循的准绳,是 衡量译文质量的尺度,是翻译工作者不断努 力以期达到的目标。”
方梦之《译学词典》2004
翻译标准就是指译者在翻译实践中,做决定 时所遵循的原则,也是翻译批评家评判译文 的准则。
中国代表性翻译原则:
公元4世纪,东晋名僧道安将梵文译成中文,主张 “案本而传,不令有损言游字;时改倒句,余尽实录 也”,他推崇严格的逐字对译。
1978年,范存忠在《漫谈翻译》中说,翻译的原则是 “从信、达、雅到正确,通顺,易懂”。
葛传椝在《翻译通讯》1980第2期中谈到:“说‘信’ 也好,说‘忠实’也好,翻译必须在把原文变成另一种文 字时,做到不增、不减、不改。”

翻译标准论1

翻译标准论1

2 表达(representation) 表达( As Dave’s convalescence progressed I sensed a certain tension in the Hepburn household. I couldn’t explain it, and it worried me.One day,after Dave had recovered enough to take walks around the farm,he said he wanted to have a talk with me. We went to a bench near the Springhouse and sat down. Dave said, “This is confidential.There is warrant outstanding for Doris.” “What did she do?” 戴夫养病期间 我觉察到赫伯恩家中,不知何故有一种 养病期间, 有一种紧 戴夫养病期间,我觉察到赫伯恩家中,不知何故有一种紧 张气氛,使我感到不安。戴夫康复到可以在农场散步了, 张气氛,使我感到不安。戴夫康复到可以在农场散步了,有 一天,他说要和我谈谈, 一天,他说要和我谈谈,我们便到冷藏室旁边的一张长凳坐 下来。 下来。 戴夫说: “请不要把着件事告诉别人,警方要缉捕多丽丝” 戴夫说: 请不要把着件事告诉别人,警方要缉捕多丽丝” 她犯了什么案子? “她犯了什么案子?” 3 校对(proofreading) 校对(
The president stands there, hat in hand,begging Congress for their votes. 总统站在那里,手里拿者礼帽,乞求国会投他的票。 总统站在那里,手里拿者礼帽,乞求国会投他的票。 总统站在那里,毕恭毕敬地请求国会议员投赞成票。 总统站在那里,毕恭毕敬地请求国会议员投赞成票。 Legislators often respond to the quiet and professional pressure of lobbyists. 议员们无时无刻不屈从于职业游说者的压力。 议员们无时无刻不屈从于职业游说者的压力。 议员们常常为老谋深算的游说者所左右。 议员们常常为老谋深算的游说者所左右。 三、翻译标准的原则性与灵活性 1 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 物以类聚,鸟以群分(高层、中层读者群) 物以类聚,鸟以群分(高层、中层读者群) 鱼找鱼,虾找虾(低层读者群) 鱼找鱼,虾找虾(低层读者群) 2 Call a spade a spade. 实事求是。一是一,二是二。 实事求是。一是一,二是二。

翻译标准发展

翻译标准发展

翻译标准发展一、我国古代对翻译标准的争论我国的翻译事业约有两千年的历史。

佛经的翻译始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

译者安世高是公元二世纪来华的西域人。

他翻译了《安般守意经》等30多部佛经。

后来月支国人支娄迦谶来中原,译了10多部佛经。

他的译文生硬,读者不易看懂,所以从那时起,就有直译和意译这一类问题的争议。

他有个学生叫支亮,支亮有个弟子叫支谦,他们三人号称“三支”,都是当时翻译佛经的名人。

支谦在《法句经序》中有“传实”、“贵其实”、“勿失厥义”、“因循本旨”的提法,这就是主张注重传输原著实质性内容,也就是严复所谓的“信”。

这一“信”字在唐代译家尤其是玄奘的翻译实践和理论中长期被奉为圭臬。

支谦在同一篇文章中还说他最初不赞同另一译者将炎的译法,说将炎“虽善天竺语,未备晓汉,其所传言……近于质直。

仆初嫌其辞不雅。

”嫌其译得“不雅”,说明支谦最初也认为“雅”是翻译标准之一,后来才有所更改。

由此也可见关于“雅”这个翻译标准即使在当时,就已经在我国译界争论不休了。

当时与支谦在一起的人主张“今传胡义,实宜径达”。

可见“达”字翻译标准当时也已经提出。

到了符秦时代,在释道安的主持下设置了译场。

翻译事业出现了一大进步,成为有组织的活动。

道安自己不懂梵文,惟恐翻译失真,主张严格的直译,因此在他主持下翻译的《蜱婆沙》便是一字一句地翻译下来的。

在这期间,道安请来的生长于西域龟兹的天竺人鸠摩罗什考证了以前的佛经译著,批评了翻译的文体,检讨了翻译方法,他全改以前群家的直译风格,主张意译,并改正了过去音译的弱点。

他的译著表达了原作风貌,译文生动形象,为我国文学翻译奠定了基础。

唐太宗贞观二年(公元608年)译界巨星玄奘出发去印度求经,17年后才回国。

在他组织下用了19年时间译出了75部佛经,共1335卷。

他不但把佛经由梵文译成汉文,而且把老子著作的一部分译成梵文,成为第一个把汉文著作向外国介绍的中国人。

他提出的翻译标准“既须求真,又须喻俗”,意为“忠实、通顺”,直到今天仍有指导意义。

近代中国翻译家对一些重要的翻译理论问题的争论和探讨

近代中国翻译家对一些重要的翻译理论问题的争论和探讨

近代中国翻译家对一些重要的翻译理论问题的争论和探讨(一)翻译标准问题1.严复的译事楷模---“信”“达”“雅”这个问题是1898年严复在《天演论译例言》中首次提出来的。

当时他把信达雅,作为“译事楷模”提出来。

所谓“译事楷模”就是我们后来所说的翻译标准。

这个标准在当时的译界备受推崇。

梁启超认为“标信达雅三字,可谓知言”,还有人说这是评定译文的唯一标准,是译界的金科玉律。

2.该时期主要的翻译家对信达雅的质疑1)瞿秋白首先对“雅”提出了疑问。

他说:“其实,他是用一个‘雅’字打消了‘信’和‘达’.....古文的文言怎么能够译得‘信’,对于现在的将来的大众读者,怎么能够‘达’”。

2)赵景深在《翻译论》一文中提到关于信达雅顺序的问题,他认为“....最要紧的是译得顺不顺.....严复的信达雅三个条件,我认为其顺序应该是达,信,雅。

”3)林语堂提出与信达雅相符的翻译标准,他认为翻译标准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忠实标准,二是通顺标准,三是美的标准。

3.该时期主要的翻译家对信达雅三者关系的进一步说明1) 艾思奇从哲学的角度对信达雅的关系问题作了论述,他说:“然而翻译的原则总不外是以‘信’为最根本的基础,‘达’和‘雅’对于‘信’就像属性对与本质的关系一样,是分不开的然而是第二义的存在。

”2) 鲁迅特别注意译文中的“信”,1935年他在《且介亭杂文二集》的《“题未定”草》一文中提出:"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则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丰姿。

”3) 朱光潜1944年在《谈翻译》一文中,使信达雅的讨论又加深了一步,他认为,译一本好书比写另外一本书要难的多,难就难在一个“信”字。

原文“达”而“雅”,译文没有做到“达”而“雅”那就是不“信”。

原文不“达”不“雅”,而译文“达”而“雅”,也是不“信”。

(二)直译和意译的争论这个问题实质上是如何才能使译文做到信的问题。

梁启超曾经把我国整个佛经翻译是历史归结为此消彼长的历史。

2.中国的翻译标准论争

2.中国的翻译标准论争

Thursday, January 31, 2019
Translation Criteria
德: 施莱尔马赫 Shleiermacher 不是尊重作者就是尊重读者 读者接近作者vs作者接近读者
Thursday, January 31, 2019
Translation Criteria
Thursday, January 31, 2019
6
傅雷提出效果论,认为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 不在形似而在神似。译作与原作,文字既不同,规则又大 异,各种文字又各有特色,各有不可摹拟的优点,各有无 法补救的缺陷,同时又各有不能侵犯的戒律,译作定要传 神达意。 鲁迅主张“宁信而毋顺”,译作“力求其易解”并 “保持着原作的丰姿” 。 茅盾认为应忠实地传达原作的信息内容,忠实地传达 原作的内容和风格,译文应明白畅达。 钱钟书提出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 一国文字转变为另一国文字,既不能因语言习惯的差异而 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 得上是入于“化”境了。 瞿秋白主张在翻译中大胆地运用新的表现方式方法, 新的字眼,新的句法。 7
12
Thursday, January 31, 2019
“I pay for all their learning I toil for all their ease.” (E. Jones: The Song of the Wage-Slaves) 【译文】“他们读书,我付学费; 他们享受,我却劳累。”
Controversy on Translation Principles
Thursday, January 31, 2019
Translation Criteria
英国 泰特勒 Tytler 《论翻译的原则》

百年来我国文学翻译十大论争共23页

百年来我国文学翻译十大论争共23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END
百年来我国文学翻译十大论争
11、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希腊
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论翻译标准在争论中发展

论翻译标准在争论中发展

论翻译标准在争论中发展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加剧,翻译的重要性也日渐凸显。

在与不同语言背景的人交往中,翻译是不可或缺的工具。

随着翻译标准的发展,人们争论不断。

本文旨在探讨翻译标准在争论中的发展。

一、翻译标准的背景和发展翻译标准是指为了更好地实现翻译质量,提升翻译水平所制定的一系列标准和规范。

翻译标准的建立可以从古至今。

早在古代,人们就开始进行简单的翻译工作。

而在现代,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加强,翻译工作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在这种背景下,翻译标准也不断发展。

在过去,翻译标准主要是由各个国家所制定的,这些标准并不一致且相对简单。

但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跨国交流增加,人们对翻译标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翻译标准的国际化也逐渐加强,各国间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翻译标准的制定逐渐形成了具有规范性和全球性的趋势。

二、翻译标准争论的表现在翻译标准的发展中,也伴随着不同的观点和争论。

这些争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译前和译中的标准翻译工作分为译前和译中两个阶段。

译前阶段包括文本分析、信息搜索和研究等工作,译中阶段则包括翻译行为本身。

在这两个阶段,翻译人员需要有一系列的标准和规范来指导,并确保翻译质量。

但在实际应用中,两个阶段的标准和规范之间存在差异,并且随着翻译对象的不同也会出现差异。

因此,翻译标准的制定仍需充分讨论和协商。

2、对准原文的标准翻译标准中,对准原文相当重要。

在翻译过程中,准确地表达原文的含义是翻译的基本要求。

然而,由于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背景,有些内容的翻译并非唯一正确。

翻译者需要在尽可能贴近原意的基础上,使用针对目标读者的口语化、流利的语言,使翻译文本清晰易懂。

因此,对准原文的标准也需要在实际操作中经过充分探讨和实践。

3、表达语言的标准翻译标准的另一个争论点是表达语言的标准。

表达语言应该贴近目标语言,但文本的清晰度、易读性、语言风格也需要充分考虑。

因此,翻译标准需要特别强调在口语化、地方化、文化导向和读者定位方面的标准规范。

浅析中国翻译标准理论的演变

浅析中国翻译标准理论的演变

浅析中国翻译标准理论的演变现阶段我国的翻译标准理论具有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历史脉络。

本文中主要介绍了笔者从各个时期重要的翻译理论中,总结出来的20世纪中国翻译标准理论演变的历史。

标签:翻译标准理论发展翻译标准理论在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中形成了其自身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历史脉络,但根据目前的现有研究尚缺少一些清晰的勾勒与合理的综述。

有鉴于此,本文从各时期重要的翻译标准理论入手,归纳总结出20世纪中国翻译标准理论演变的历史。

在我国翻译理论的发展过程中,翻译标准是学术界一再探讨却一直没有定论的话题,如果从汉代的翻译佛经算起,翻译在我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而翻译标准问题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诠释。

抛开古代经书的翻译不论,仅从近代开始,从严复提出的“信、达、雅”到“直译”、“意译”,从郭沫若提出的“风韵译”到傅雷的“神似”说和钱钟书的“化境”说,再到后来辜正坤提出的“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等,本文通过对每一时期的重要翻译标准理论进行梳理,力求呈现出20世纪中国翻译理论的演变历史和时代特质,为今后的翻译研究提供一些的参考。

直译是为了保持原著的外国味,意译或归化译是为了保持译入语国的文化特点。

回顾中国翻译标准的演进历史,我们会发现郭沫若应该是最早找到其平衡点的理论家和实践者,因为从郭沫若的“风韵译”翻译标准论发展出了后来的“神似说”和“化境说”。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界和翻译界的多产者,郭沫若大量成功的翻译实践在促进我国新文学尤其是诗歌发展进步的同时,也显示了他翻译理论的完备与合理。

郭沫若的翻译理论思想主要集中体现在《谈文学翻译工作》、《论文学的研究与介绍》和《讨论注译运动及其它》等几篇谈论文学翻译的理论文章中。

郭沫若最早在1920年发表的《附白》一文中阐发了他的文学翻译标准观:“诗的生命,全在他那种不可把捉之风韵,所以我想译诗的手腕于直译意译之外,当得有种‘风韵译’。

”“风韵译”可以说是郭沫若的翻译标准。

“风”是对文章美学特质的一种抽象说法。

对中国翻译标准的思考

对中国翻译标准的思考

对中国翻译标准的思考对中国翻译标准的思考——解读《翻译学——一个建构主义的视角》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翻译研究,其理论方法的积淀已日趋丰富,同时也亟待突破。

翻译研究从只关注译者天赋、技巧、悟性等的最初阶段已经层楼更上,引入了以科学、客观、明晰、严密等特质见长的结构主义语言学方法,这是受我国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以降所引进的西方语言学研究成果影响的。

其利在于克服了以直觉灵感为归依的传统模式;然而过分强调逻辑推理与结构分析等纯客观的物化方法,也难免会使翻译陷入囿于文字本身的困境。

现象学哲学方法论渗透到各个学科之后,翻译研究领域也展开了以弘扬人的主观性、创造性、意象性和超越性为特征的现象学方法的尝试,从而将翻译从原先的封闭结构中解放出来,摆脱了机械操作,使得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真正成了人类的精神活动。

但是究竟如何翻译,怎样去翻译,对这个问题,国内翻译界乃至世界一直争论不休。

我国翻译标准的典型学说中国传统翻译思想发展经历了古代佛经翻译时期、近代西学翻译时期和现当代翻译时期。

以十年“文革”为界,之前,为中国传统翻译思想发展时期;之后,为中国现代翻译思想发展时期。

中国传统翻译思想发展史以十大学说说为重要标志:古代的“文质说”(以支谦、支徽为代表);近代的“信达雅说”(以严复为代表);现、当代的“信顺说”(以鲁迅为代表);“翻译创作说”(以郭沫若为代表);“翻译美学论”(以林语堂为代表);“翻译艺术论”(以朱光潜为代表);“艺术创造性翻译论”(“意境论”)(以茅盾为代表);“神似说”(以傅雷为代表);“化境说”(以钱钟书为代表);“整体(全局)论”(以焦菊隐为代表)。

十大学说思想,既相互独立有相互联系,有着共同的历史渊源,构成中国传统翻译思想的一条贯穿始终的长轴。

我国对翻译理论及标准进行的论战对信、达、雅的质疑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在翻译界出现了一场“翻译标准”的论战。

许多著名文人诸如鲁迅、瞿秋白、梁实秋、赵景深、陈西滢、林语堂等都直接或间接地介入了这场论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此可见,大翻译家们还是主张 “信、达、雅”。
Thursday, December 06, 2012
5
“信、达、雅” 这条标准看来简单,真正在实践中则 不然。就英译汉而言,中西文化、语言差异大,讲求了 “信”,译文则 “达” 不了;顾及 “达”,译文则 “雅” 不了,即我们常说的那样,符合原意了又不大通顺;好不 容易使译文通顺流畅了,又发现有这么一两个“零件”没 处安放。“既然是翻译,译出的东西就不可能是‘原物’, 就要变形,就要走样,——从内容到形式,这是翻译活动 的本性决定的。既然翻译的载体是语言,它所包蕴的内容 及风格特点,它的全部情韵义理、色泽音像就不可能在另 一语言载体中得到等同的传达”。
【解析】虽然原文只有12字,而译文却有16字,多出4字,但译文十分符合汉语 习惯,用词考究,结构工整,“费”和“累”都押尾韵“è i”,属理想译 文。再如:
Talent Professor Smith has. Money Professor Smith has not. 【译文】才能,史密斯教授有。钱,史密斯教授没有。
理想的译者应成为一块玻璃,透明得让读者感觉不到他的存在
(果戈理) 把翻译看作是“译者操纵(manipulate)文本的一个过程”( Susan Bassnett)
Thursday, December 06, 2012
关于译者的比喻
A courier of the human spirits (普希金) A sculptor who tries to recreate a work of painting
Thursday, December 06, 2012
忠实是翻译的首要问题
要忠实于原文的真正含义 忠实+通顺:抓住原文的真正含义,但不要受原文结
构形式的束缚,而是按照汉语习惯用法来安排译文。
Thursday, December 06, 2012
The commuter dies with tremendous mileage to his credit…(E. B. White: The Three New Yorks)
【解析】充满哲理,令人信服。译文和原文一样挥洒自如,如歌似曲。
Thursday, December 06, 2012
10
说到底翻译问题还是忠实与通顺的 关系问题。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英汉翻
译标准就是英汉翻译实践的规矩。当然,
忠实与通顺是相辅相成的。忠实而不通 顺,读者看不懂,也就谈不上忠实;通 顺而不忠实,脱离了原作的内容与风格, 通顺也就失去了意义。
Thursday, December 06, 2012
4
许渊冲提出了诗歌翻译的“三美”(音美、形美、 意美)和 “三化”(等化、淡化、深化)原则。 无论是“信达切”、“信达贴”、“信达化”、 “神似”、“化境”还是“翻译的最高境界是‘化’”、 “翻译必须重神似而不重形似” 等等,都以期修补、 更新、完善我国大翻译家严复提出来的“信、达、雅” 的翻译标准。有人反对 “信、达、雅”,说严复的理 论“是完全错误的,而且对后代的翻译产生了极为有害 的影响”,可始终没有哪一种新提法能取而代之。看来 “还是信、达、雅好”(周煦良:1982)。因为它言简意赅, 主次突出,全面系统,完整统一。这里的“信即忠实于 原文;达即译文能使别人看懂;雅即译文要有文采” (矛盾)。
所谓流畅,是指译文的语言一定要明白晓畅、通 顺自然、逻辑清楚、符合规范。译文力求“绝对忠实 原文,并能使人理解原文特征,读起来舒服”(歌德: 1815)。
Thursday, December 06, 2012
9
“I pay for all their ease.” (E. Jones: The Song of the Wage-Slaves) 【译文】“他们读书,我付学费; 他们享受,我却劳累。”
Thursday, December 06, 2012
刘重德提出了“信达切”的标准。刘老认为,严复 的“信达”两字仍可沿用,而“雅”字应改用“切”字, 这是因为“雅”字实际上只不过是风格中的一种,和 “雅”相对立的,就有所谓“粗犷”或“豪放”。“粗 犷”和“文雅”显而易见是迥然不同的两种文体,因此, 翻译起来不能一律要“雅”,应该实事求是,酌情处理, 恰如其分,切合原文风格。“切”指的就是要切合原文 风格,适用于各种不同的风格。 谭载喜提出了翻译的“东张西望”法和译学内容的 “瞻前顾后”法。“东张”即发挥自身的语言优势,做 到译文的“信达贴”、“信达切”、“神似”、“化 境”。“西望”则是借鉴西方译论,立足分析,注重理 论,放眼系统。 “瞻前”——放开思路,大胆开拓; “顾后”——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解析】原语文本把“talent”和“money”放在句首以示强调,汉语译文亦如法 炮制,完全和英语的表达风格一致。倘若译成“史密斯教授有才能,但 他却没有钱。”固然语义相同,却失去了原语文本中表达的那种语言风 格和强调语气。
Contrast is the spice of life. There can be no joy without sorrow, no summer without winter, no love without hate. 【译文】矛盾是生活的调味品:没有悲伤就没有快乐;没有冬就 没有夏;没有恨就没有爱。
A straitjacketed dancer
A musician / an actor Traduttori-traditori (Translators are traitors.)
Thursday, December 06, 2012
翻译的基本标准
忠实与通顺 faithfulness and smoothness “Understanding translation is embedded in the concept of faithfulness. ” 忠实于内容vs忠实于形式 共核标准:信息传真、风格再现、可读性好 具体操作时:谁不瞄准目标以远的地方射击,谁就不会击中目标 ( Cowley 考利 )
Controversy on Translation Principles in China
Thursday, December 06, 2012
关于翻译的标准,古今中外的翻译家有不同的说 法和定义。在众多的翻译思想和原则中,我国大翻译 家严复提出了著名的 “信达雅” 的翻译标准。他说:
“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 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详也,则达尚焉。 严复对 “信” 和 “达” 的论述清楚明晰,即便 是现在的译界也与之有同感。这在我国翻译史上独具意义, 给后代的译界以有益的启发,在翻译界最具影响力、典范 性,甚至成了中国人翻译西方语言文字的准绳。
【译文】她貌颇美丽,肤色雪白,柔腻如凝脂,双眸点漆, 似意大利产。斜波流媚,轻盈动人,而鬈毛压额,厥色 深墨,状尤美观。形体略短削,微嫌美中不足。 【解析】原文描写的是一位英语文化中的西方佳丽,汉语 译文却把这位西方女性描写成了汉语文化背景下一个典 型的中式美人;文字优美,且以四字成句,意义表达准 确。但一味追求归化而失去了原语文本中所蕴涵的“异 国情调”,其结果是“美”而不“信”。
原译:上班族的人死去时有跨越千山万水的辉煌记录。
改译:上班族一生中有着惊人的行程。
Thursday, December 06, 2012
不可以忽视通顺 From there I could see the whole valley below, the
fields, the river, and the village. It was all very beautiful, and the sight of it filled me with longing. (N. S. Momaday: The End of My Childhood) 原译:从那里,我可以看见下面的整个山谷,那田野、河 流和村庄。这一切非常美丽,见到后使我心里充满了渴望 。 改译:从这里望下去,整个山谷一览无遗,只见那田野、 河流和村庄,全都美不胜收,真叫我心驰神往。
Thursday, December 06, 2012

不能逐字死译 All that glitters is not gold. 原译:所有光辉灿烂的都不是金子。 改译:所有光辉灿烂的并非都是金子。 He sleeps late. 原译:他睡得晚。 改译:他起得晚。 I shall not expect you until I see you. 原译:我不期待你直到我见到你。 改译:你随便什么时候来吧。
Thursday, December 06, 2012
6
任何一种文字都是有其声音之美,有其 意义之美,有其传神之美,有其文气文体形 式之美,作为翻译者常会顾其义而丢其神, 得其神而忘其体,决不能把义、神、气、体、 音之美完全兼顾,同时译出。
Thursday, December 06, 2012
7
比如:She was a striking looking woman, a little short and thick for symmetry, but with a beautiful olive complexion, large dark Italian eyes, and a wealth of deep black hair. (Conan Doyle)
Thursday, December 06, 2012
2
傅雷提出效果论,认为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 不在形似而在神似。译作与原作,文字既不同,规则又大 异,各种文字又各有特色,各有不可摹拟的优点,各有无 法补救的缺陷,同时又各有不能侵犯的戒律,译作定要传 神达意。 鲁迅主张“宁信而毋顺”,译作“力求其易解”并 “保持着原作的丰姿” 。 茅盾认为应忠实地传达原作的信息内容,忠实地传达 原作的内容和风格,译文应明白畅达。 钱钟书提出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 一国文字转变为另一国文字,既不能因语言习惯的差异而 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 得上是入于“化”境了。 瞿秋白主张在翻译中大胆地运用新的表现方式方法, 新的字眼,新的句法。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