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基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工艺
纳米颗粒增强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
纳米颗粒增强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金属基复合材料作为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材料,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
其中,纳米颗粒增强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中,以提升其性能和功能。
本文将系统研究纳米颗粒增强的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并就其性能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一、纳米颗粒增强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1. 真空热压法真空热压法是一种常用的纳米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首先,将金属和纳米颗粒粉末按一定比例混合,并置于真空热压装置中。
随后,通过加热和加压的方式,将金属基体和纳米颗粒粉末充分结合,形成均匀分散的纳米颗粒增强的金属基复合材料。
2. 机械合金化法机械合金化法是一种利用机械能量对金属和纳米颗粒进行混合的方法。
通过高能球磨或机械合金化设备,将金属和纳米颗粒进行混合摩擦,使纳米颗粒均匀分散在金属基体中。
这种方法制备的纳米颗粒增强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成本效益和良好的均匀性。
二、纳米颗粒增强的金属基复合材料性能研究1. 力学性能纳米颗粒增强的金属基复合材料的优越机械性能是其研究的重点之一。
研究表明,纳米颗粒的添加能够显著提高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硬度、强度和延展性。
纳米颗粒的细小尺寸和高比表面积,使其能够阻碍金属晶粒的滑移和位错的运动,从而增加材料的抗变形能力和硬度。
2. 热稳定性纳米颗粒增强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在高温下的热稳定性是材料应用的重要指标之一。
研究表明,纳米颗粒的添加能够提高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
纳米颗粒可以在高温下提供额外的位错困扰和扩散阻力,从而抑制晶粒长大和材料的晶界运动,使其具有更好的高温稳定性。
3. 导电性能金属基复合材料中的纳米颗粒对材料的导电性能也具有重要影响。
研究表明,纳米颗粒在金属基体中的分散能够改变材料的电子输运行为,从而影响材料的导电性能。
纳米颗粒增强的金属基复合材料通常具有较低的电阻率和较好的导电性能,这使得其在电子器件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纳米CeO2/Zn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
匀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两种粉末粒度 的差别 , 纳米
C O 粉末与纯锌纯铝粉末的粒径相差很大 , e 这就决 定了粉末混合物的均匀性较差 ; 而且纳米 C O e 颗 粒又呈团聚状态 , 以很难 实现纳米 C O 颗粒在 所 e
真 空 热 压 炉 的技 术规 格 : 定 功 率 5 W 、0 额 0 k 3
结构简介 : 图 1 炉体是立式 炉体 , 内层为 见 , 其
维普资讯
第 4期
王 乾 纳 米 C O / n金属基 复合材料 的制备 e Z
3 1
1 r N9 Cl i做成的圆筒 , 8 外壳为碳 钢制成 。两层之 间
真空计测量。本仪器使用 的是 3 0V单相电源, 8 通
.
镶鞋 l I 套 鞣: . 一 -
} f: , 。 . 0 一
℃ 6 mi ℃/ n闭式
Z n—C O ( % ): 5 m n2 ; 2h 7 o e,1 1 0r i h 9t 0C 4 / 3
一I
!
燕≥
~
l
:
模 恩
6C mi  ̄/ n闭式
度 为 3 m 的 C O 0n e 粉末 , 重 量 比 ( t ) 按 w% 8:1混
合后 , 自制的高能球磨 机 内进行 球磨。采 用 3 在 m 西 m和 + om m、6m 1 m 6 1 , : : 0 球料 比( t 为 3 : ; w%) 0 1球磨
2 粉末 冶金 制备纳米氧化铈/ 锌铝复合材料
2 1 热压试 验 .
为此, 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出纳米 C O /Z A 复 e, n1
合材料。但对于常规粉末冶金法而言 , 混合物的均
热压设备 : 本试验采用的设备是真空热压炉 , 是 用石墨作发热体的立式真空 电阻炉 , 外有框架式双 立柱框架 , 下面有液压油缸升降为压力源, 可供金属 难熔化合物 , 陶瓷等在真空或保 护气氛 中加热压制
金属基复合材料(MMC)制备工艺课件
VS
详细描述
机械合金化法是一种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 的有效方法。在球磨机中,将金属粉末与 增强相(如碳纳米管、陶瓷颗粒等)混合 ,在高能球磨过程中,金属粉末与增强相 在剧烈的机械力作用下发生合金化及复合 。该方法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可 批量生产的优点。
扩散焊接法
总结词
通过在高温和压力作用下,使金属基体与增 强相之间发生相互扩散,实现冶金结合。
用于制备高尔夫球杆、滑 雪板等轻质、高强度的运 动器材。
05 喷射沉积法制备mmc
喷射沉积法的原理
喷射沉积法是一种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 的方法,其原理是将两种或多种材料通 过高速喷射流混合,并在快速凝固条件
下形成复合材料。
在喷射沉积过程中,各种材料的颗粒或 液体在高速运动中相互碰撞、混合和分
散,形成均匀的复合材料。
为了获得均匀分布的增强相, 需要采用合适的分散剂和分散
工艺。
常用的分散剂包括表面活性剂 、偶联剂、高分子聚合物等。
分散工艺可以采用球磨、超声 波振动、搅拌等方式。
压制与烧结
压制是将混合分散后的粉末压制成一 定形状和尺寸的预制件。
烧结是使预制件在高温下致密化的过 程,通过物质迁移和组织转变来实现 。
除了上述两种方法外,还有化学沉积法、物理气相沉 积法、熔融浸渗法等方法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
详细描述
化学沉积法是通过化学反应在金属基体上沉积增强相 ,实现复合。物理气相沉积法是利用物理过程,在金 属基体上沉积增强相,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熔融浸 渗法是将增强相(如碳纤维、陶瓷颗粒等)与金属基 体混合,经过熔融、浸渗后冷却固化,制备出金属基 复合材料。这些方法各有特点,适用范围也不同,可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制备方法。
纳米复合含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复合体系及其性能的研究进展
纳米复合含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复合体系及其性能的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纳米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高性能材料,在各个领域都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
其中,纳米复合含能材料作为一种特殊的纳米复合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广泛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全面综述纳米复合含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复合体系及其性能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本文将对纳米复合含能材料的定义、分类及其应用领域进行简要介绍,明确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后,重点介绍纳米复合含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物理法、化学法以及新兴的纳米制造技术,并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探讨纳米复合含能材料的复合体系设计,包括纳米粒子与基体的选择、复合方式及其影响因素等,以揭示复合体系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机制。
本文还将对纳米复合含能材料的性能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其力学性能、热学性能、燃烧性能以及安全性能等方面。
通过对比不同制备方法、复合体系下的材料性能差异,揭示纳米复合含能材料的性能优化途径和潜在应用方向。
本文将对纳米复合含能材料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总结已有研究成果和不足,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和重点,以期推动纳米复合含能材料领域的持续发展。
二、纳米复合含能材料的制备方法纳米复合含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对于其性能和应用至关重要。
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制备方法被应用于纳米复合含能材料的合成。
这些制备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法、化学法以及物理化学结合法。
物理法主要包括机械球磨法、高能球磨法、蒸发冷凝法等。
这些方法主要利用物理手段将纳米粒子与含能材料混合,并通过高能球磨或蒸发冷凝等方式使两者形成纳米级别的复合。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但可能因机械力作用导致材料结构的破坏。
化学法主要包括化学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微乳液法等。
这些方法通过化学反应将纳米粒子与含能材料在分子或原子级别进行复合。
铝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一、电沉积方法
可制备高密度、无孔洞、组织可控的纳米复合材料, 同时电沉积是一种基本上在室温下进行的工艺, 工艺过程投资少, 成本低。金属基复合材料(MMCs) 的增强体中以 SiC 的使用量最大 , 其次是Al2O3。
选自《Al2O3颗粒增强 Ni-Mn 纳米复合材料的超塑性王国峰1, 夏伟宁2, 张凯锋1》
sPD工艺与其它的纳米材料制备技术,快速凝固法及球磨法等相比较而言最突出的优点在于粉末压实的同时晶粒显著细化,为直接从微米量级铝粉末得到块体纳米相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提供了可能性。利用sPD工艺可以制备出无残留空洞和杂质且粒度可控性好的块体纳米相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Alexandrov等“9」利用SPTS压实微米级的铝和纳米级的陶瓷混合粉末制备出相对密度大于98%的A1一5% AlzO3;的高强度、高热稳定性的纳米相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A1一5% AIzO复合材料样品中发现了超塑性现象(400 0C、塑性应变率为10一“s一’的拉伸实验显示,样品失效前的延伸率几乎高达200%,塑性应变率灵敏度为0.35)。
十二、自生反应法
自生复合材料主要是利用金属凝固过程中的相变规律在材料中形成具有一定方向性排列的第二相(增强相)粒子,达到增强的目的。这种材料各向异性,其制备过程一般要用定向凝固,因而制造工艺比较复杂。
铝块在中频感应炉内被熔炼,在磁场力的作用下,使铝液在熔炉内形成有规律的运动,从而达到对铝溶液的无接触搅拌}“],其感应加热原理如图1所小.
机械搅拌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颗粒增强物直接加入到熔融的铝合金熔体中,通过一定机械方式的搅拌,使颗粒分散在铝合金熔体中,复合成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熔体.
十一、铸造法工艺
六、大塑性变形法
金属基复合材料(MMC)制备工艺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流程 •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01 引言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定义与重要性
金属基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组成的新型材料,其中一种材料为金属 ,其他材料为增强体(如陶瓷、玻璃、碳纤维等)。这种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 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能源、电子等领域。
电子工业
用于制造电子产品的外壳、散 热器、连接器等,以提高导热 、导电和绝缘性能。
医疗器械
用于制造医疗器械,如牙科植 入物、手术刀等,以提高生物
相容性和耐腐蚀性能。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进步,金属基复合材料的 应用领域不断扩大,新型的制备技术 和复合材料不断涌现,如纳米增强复 合材料、自修复复合材料等。
制备工艺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界面反应控制
在制备过程中,金属基体与增强相之间可能发生界面反应, 影响材料性能。通过选择合适的金属基体和增强相、控制 制备工艺参数等措施来控制界面反应。
增强相分散
为了获得均匀的复合材料,需要确保增强相在基体中均匀 分散。采用适当的分散剂和搅拌方式,提高增强相的分散 效果。
挑战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成本较高,性 能稳定性有待提高,同时环保法规对 材料生产和废弃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前景展望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激光熔覆法
利用激光束将增强体与金属基体 熔化混合,快速冷却固化后形成 复合材料。
03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 艺流程
原材料的选择与处理
电刷镀镍基纳米金刚石复合镀层制备工艺的研究
电刷镀镍基纳米金刚石复合镀层制备工艺的研究近年来,电刷镀镍基纳米金刚石复合材料作为新兴的涂层材料受到广泛的关注,其优良的耐磨性能和表面抗腐蚀性能使其在很多关键技术应用中受到高度重视。
因此,研究如何制备低损耗电刷镀镍基纳米金刚石复合镀层以及它的制备工艺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电刷镀镍基纳米金刚石复合镀层的材料组成电刷镀镍基纳米金刚石复合镀层是一种以镍、纳米金刚石和其他辅助材料为主要成分的特殊涂层体系,由于纳米金刚石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能,可以提高涂层的抗磨性能。
除此之外,由于纳米金刚石具有高热稳定性,可以在高温环境下提供更好的保护。
(二)电刷镀镍基纳米金刚石复合镀层的制备工艺电刷镀镍基纳米金刚石复合镀层的制备严格控制溶液组成、气体混合比例、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其大致制备工艺可以分为:清洗、干燥、镀层制备、机械处理、热处理和检测几个步骤。
(1)清洗:清洗金属基体是制备电刷镀镍基纳米金刚石复合涂层的第一步,采用超声清洗或其他物理、化学方法实现对金属基体的清洗,有效去除基体表面的污染物和作用力污染杂质。
(2)干燥:金属基体清洗后,应尽快进行干燥处理,以免污垢粘附在基体表面影响涂层的质量。
(3)镀层制备:在温度、湿度、混合比例、分装密度等参数控制下,采用电刷镀技术制备出电刷镀镍基纳米金刚石复合镀层。
(4)机械处理:使用精密磨头精细磨削涂层表面,使表面平滑光洁,减少去模孔和把模痕,使镀层表面光洁度以及耐磨质量更加优良。
(5)热处理:将电刷镀镍基纳米金刚石复合镀层进行热处理,以改善镀层的性能,增强其耐磨性能和抗腐蚀性能。
(6)检测:最后,通过物理检测、电化学检测、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测等方法,对电刷镀镍基纳米金刚石复合镀层进行全面检测,以保持高质量。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及难点
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的关键技术及难点摘要:针对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问题,本文简述了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的几个关键技术及难点,并简单指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其中引用了一些文献中较为优秀的制备技术,并概述了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及发展方向。
1、背景金属基复合材料是以金属为基体,以纤维、颗粒、晶须等为增强体材料,并均匀地分散于基体材料形成的两相或多相组合的材料体系,而用于制备这种复合材料的适当方法称之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性能、应用、成本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材料的制备技术,因此研究和发展有效的制备技术一直是金属基复合材料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
2、内容由于金属所固有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其加工性能不如树脂好,在制造金属基复合材料中还需解决一些关键技术,其中主要表现为一下几个方面:加工温度高,在高温下易发生不利的化学反应。
在加工过程中,为了保持基体的浸润性和流动性,需要采取很高的加工温度(往往接近或高于基体的熔点)。
在高温下,基体与增强材料易发生界面反应,有时也会发生氧化生成有害的反应产物。
这些反应往往会对增强材料造成伤害,形成过强结合界面。
过强结合界面会使材料产生早期低应力破坏。
高温下反应产物通常呈脆性,会形成复合材料整体破坏的裂纹源。
因此控制复合材料的加工温度是一项关键的技术。
解决方法:尽量缩短高温加工时间,使增强材料与基体界面反应时间降低至最低程度;通过提高工作压力使增强材料与基体浸润速度加快;采用扩散粘接法可有效地控制温度并缩短时间。
如朱波等人通过热压法在大气环境下采用镁铝共晶合金粉末(Mg-31at.%Al)和铝镁共晶合金粉末(Mg-62at.%Al)作为中间层(钎料),热压压头温度分别在460℃、480℃和480℃、500℃下,施加30 MPa压力,保压1min,成功制备了100mmx 100mm×2.4mm的AZ31B/Al复合板。
X射线无损检测表明镁铝复合板层界面完整,无气孔、未熔合等缺陷。
NiO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方法和应用领域
NiO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方法和应用领域NiO基纳米复合材料是一种由氧化镍(NiO)纳米颗粒和其他物质组成的材料,其制备方法涉及到物质的合成和混合。
这种纳米复合材料具有很多优异的性能,因此在各种应用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NiO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方法和应用领域。
1. 溶胶-凝胶法这是一种常见的NiO基纳米复合材料合成方法,其步骤大致为:首先将氢氧化镍与其他物质溶解在溶剂中,形成溶胶;然后通过加热或者蒸发的方式使得溶胶中的成分逐渐凝胶成固体颗粒。
最终得到的产品就是NiO基纳米复合材料。
这个方法制备的材料颗粒大小均匀,分散性好。
2. 气相沉积法这是一种将气体中的物质直接转化成固体颗粒的方法,通过控制气相中各种成分的比例和温度、压力等条件,可以制备出粒径均匀的NiO基纳米复合材料。
这个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制备快速,但是需要高温条件和较为复杂的实验装置。
3. 机械球磨法这是一种通过机械手段将不同材料的颗粒混合在一起,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发生微观结构的变化,从而形成NiO基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
这个方法比较适合大规模生产,但是颗粒尺寸和分散性相对不够均匀。
以上的合成方法只是常见的几种,实际上NiO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方法还有很多种,每一种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1. 锂离子电池NiO基纳米复合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高比表面积和优异的导电性质,使得其成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理想选择。
通过与其他金属氧化物的复合,还可以调控其电化学性能,提高电池的循环寿命和安全性能。
2. 气敏传感器NiO基纳米复合材料对气体敏感性很强,尤其是对一氧化碳、氨气等有害气体具有很高的灵敏度。
它在气体传感器领域有着很大的应用潜力。
通过将其纳米颗粒与其他具有特定功能的材料复合,可以制备出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气敏传感器。
3. 光催化NiO基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性能,可以用于太阳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氢、二氧化碳还原等领域。
第五章 金属基复合材料(MMC)
MMC制备工艺(续)
MMC制备工艺(续)
• 压铸工艺中,影响复合材料的工艺因素
• 主要有熔融金属的温度、模具预热温度、使用的最大 压力、加压速度等。
• 在采用预制增强材料块时,为了获得无空隙的复合材 料,一般压力不低于50MPa,加压速度以使顶制件不 变形为宜,一般为1-3cm/min。
• 对于铝基复合材料,熔融金属温度一般为700-800 ℃,预制件模具预热温度一般可控制在500-800℃, 并可相互补偿。
• 对增强材料与其体互相湿润的要求不高,而且对增强材料与基体 粉末的密度差没有要求,能够使颗粒或晶须均匀分布在金属基复 合材料的基体中。
• 采用热等静压工艺时,其组织细化、致密、均匀。一般不会产生 偏折、偏聚等缺陷,可使空隙等其它内部缺陷得到明显改善,从 而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
• 粉末冶金制备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可以通过传统的金属加工方法进 行二次加工,可以得到所需形状的复合材料部件的毛坯。
MMC制备工艺(续)
• 扩散结合工艺的特点
• 采用扩散结合方式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还可以采用热轧和热挤 压、接拔的二次加工方式进行再加工,也可以采用超塑性加工 方式进行成型加工。
• 扩散结合是连续纤维增强,并能按照复合材料的铺层要求排布 的唯一可行的工艺。采用扩散结合方式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 工艺相对复杂,纤维排布、叠合以及封装手工操作多,成本高。
MMC制备工艺(续)
MMC制备工艺(续)
• 三个关键步骤:
• (1)纤维的排布;(2)复合材料的叠合和真空封 装;(3)热压。
• 扩散结合工艺中的最关键步骤是热压为了保证 性能符合要求,热压过程中要控制好热压工艺 参数。热压工艺参数主要为:热压温度、压力 和时间。
• 在真空热压炉中制备硼纤维增强铝的热压板材 时,温度控制在铝的熔点温度以下,一般为 500-600℃,压力为50-70MPa,热压时间控 制在0.5-2小时。
贵金属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贵金属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随着纳米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不断的发展,相继出现越来越多的新材料,比如纳米材料。
由于纳米粒子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以及纳米材料的所具有的特性使其受到研究者的重视。
其中贵金属纳米粒子还具有SPR效应(表面等离子共振效应),使其具有某些特别的性质,比如纳米金的光照生热以及纳米银增强光催化的能力。
纳米金(AuNPs)具有良好的光热转化能力,可以用于光热治疗。
泊洛沙姆407(F127)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温敏性和无毒性。
而且泊洛沙姆407还具有较好的增溶和表面活性剂的作用。
纳米金光热升温速度快,会伤到正常组织细胞。
因此,如果能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当温度过高时会吸收其热量,将温度能控制在一定范围,从而减少正常细胞的损伤。
相变储能材料中比较常用的有正十八烷(C18H38),石蜡(Petrolin)等。
本文通过物理复合法制得具有一定控温能力的AuNPs/F127/相变材料复合水凝胶,并且具有温敏性和光敏性,可以在光照下发生凝胶。
纳米银具有一些特别的性质,比如较好的电子传输能力,表面效应和量子尺寸效应等,可与其他光催化材料复合并提高光催化效率。
因此为了提高g-C3N4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本文还研究了 C/Ag纳米复合材料的加入对g-C3N4的性能的影响。
主要内容如下:(1)使用柠檬酸钠还原法制备纳米金,通过SEM,XRD,光热升温测试等方法进行表征。
制备出的纳米金为均匀颗粒,在光照下可以升温,并且升温效果较好。
使用物理复合法制备AuNPs/F127复合水凝胶。
通过SEM和宏观观察手段对AuNPs/F127复合水凝胶进行了表征,AuNPs/F127复合水凝胶具有孔洞状结构,并且纳米金在网络结构中分散性良好。
通过光热测量法,对AuNPs/F127复合水凝胶的光热能力及光热凝胶能力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纳米金在AuNPs/F127复合水凝胶中也具有较好的光热能力,并且可以通过光热促使AuNPs/F127复合水凝胶发生凝胶。
第6章-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2021/2/27
32
6.4.4 液体浸渍法
是美国宇航公司发明的一种制造碳纤维增强铝基、镁基复合材 料的方法。原理:通过对碳(或石墨)纤维表面进行活化处理, 经处理的碳纤维与铝液、镁液相互自发浸润。当纤维束经过铝熔 池时,金属液就自发浸渍到纤维束中,形成复合丝。
(3)工艺简单、成本低,易于批量生产。
(4)主要用于制备短纤维、晶须、颗粒增强的铝、镁基复合 材料。
2021/2/27
30
6.4.3 无压浸渗法(自发浸渗法)
无压浸渍是指金属液体在无外力作用下自发浸渗固体颗粒多孔 预制件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方法。
2021/2/27
31
1. 无压浸渍需要满足的条件 (1)金属液体对增强体颗粒润湿。 (2)预制件应具有相互连通的浸渗通道。 (3)体系组分性质需相匹配。 2. 特点和应用 (1)工艺简单、成本低,可实现近终成型。
液体金属浸渍法主要用于碳、石墨、碳化硅等丝束连续纤维增强 复合材料。这类纤维直径细,一般为7-11μm,每束含纤维数量 多,一般为500-3000根/束,金属液体渗透入纤维束相当困难, 也是制造C/Al、C/Mg、SiC/Al 复合材料的主要障碍,用Ti-B 涂层、超声波振动有效地解决了这一关键问题。
3. 冷却速度大,液滴冷却速度可达103~106K/s,基体金属组 织可获得快速凝固金属所具有的细晶组织,无宏观偏析, 组织 均匀致密。
4. 增强物分布均匀。 5. 有少量气体存在,最低 2%,最高5%。
2021/2/27
39
6.4.6 液态金属搅拌铸造法
1. 基本工艺原理
将颗粒增强体直接加入到熔融的基体金属液中,通过一定方式 的搅拌使颗粒增强体均匀地分散在金属熔体中,与金属基体形成 复合熔体,浇注成锭坯、铸件。 2. 工艺难点
金属基纳米复合材料脉冲电沉积制备技术
金属基纳米复合材料脉冲电沉积制备技术1. 引言金属基纳米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的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和潜在的广泛应用价值。
脉冲电沉积技术是一种制备金属基纳米复合材料的有效方法,其工艺简单、制备速度快、成本低廉等特点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针对金属基纳米复合材料脉冲电沉积制备技术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
2. 金属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定义和特点金属基纳米复合材料是由金属基体和纳米尺度的增强相组成的复合材料。
其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高韧性、耐磨损、耐腐蚀等优秀性能,可以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等领域。
脉冲电沉积技术是制备金属基纳米复合材料的一种有效方法。
3. 脉冲电沉积技术的原理脉冲电沉积技术是利用电化学原理,在不间断地改变电流密度和方向的条件下进行电沉积的一种技术。
通过在金属基体上循环施加脉冲电流,可以有效控制纳米尺度增强相的分布和形貌,从而制备出具有优异性能的金属基纳米复合材料。
4. 金属基纳米复合材料脉冲电沉积制备技术的工艺流程(1) 电沉积液的选择:选择适合的电沉积液对于制备优质的金属基纳米复合材料至关重要。
(2) 电沉积参数的优化:包括电流密度、脉冲频率、脉冲宽度等关键参数的优化,可以有效地控制金属基体和纳米尺度增强相的沉积速率和分布状态。
(3) 表面处理:通过表面处理可以增强基体的表面粗糙度,有利于增强相颗粒的固溶、析出和固定,从而提高金属基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
5. 金属基纳米复合材料脉冲电沉积制备技术的应用前景金属基纳米复合材料脉冲电沉积制备技术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性能可控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等领域。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金属基纳米复合材料的脉冲电沉积制备技术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并为材料科学领域带来新的突破。
6. 总结通过对金属基纳米复合材料脉冲电沉积制备技术的深入分析和探讨,可以发现该技术具有诸多优势,可以有效实现金属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也需要充分重视工艺参数的优化和表面处理的重要性,以保证制备出优质的金属基纳米复合材料。
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新技术
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新技术金属基复合材料是一种高性能的材料,可以通过将金属基材料与其他材料进行结合而得到,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在工业制造领域中,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日益成熟,不断推出新的技术方案,本文将介绍一些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的新技术。
1. 先进的制备技术先进的制备技术使得制备出具有优异性能的金属基复合材料成为可能。
例如,高温烧结、高温固相反应、电化学沉积等制备技术都可以制备出性能优异的金属基复合材料。
其中,高温烧结和高温固相反应是制备高温、高强度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理想技术。
2. 3D打印技术3D打印技术在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过3D打印技术,可以在一个复合材料中同时加入多种不同的材料,从而获得更好的性能。
例如,可以利用3D打印技术制备精密复合材料,而且可以根据需要在3D打印过程中调整复合材料中各材料的含量。
3. 真空热压技术真空热压技术是现代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的一种新技术。
该技术通过真空条件下对金属和其他材料进行热压制备,可获得优异的材料性能。
这种制备技术不仅可以通过精密控制制备过程中的温度和压力从而提高复合材料的制备质量,而且可以获得高品质复合材料。
4. 原位合成法原位合成法是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的一种新技术,其中涉及到高分子基质、纳米颗粒等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精确控制复合材料的组成、形貌和结构,在制备的复合材料中采用更为先进的纳米技术、化学反应技术等,可以制备出具有优异性能的金属基复合材料。
总之,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正在不断创新和发展,新技术的出现为制备高性能的材料提供了更为优异的手段。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未来将继续向更高、更快、更精确的方向发展。
铜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铜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铜基纳米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材料,由于具有独特的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主要介绍了铜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性能研究。
一、制备方法铜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有多种,以下是其中几种常用的方法:1. 真空热蒸发法该方法将纳米颗粒分散在纯净溶剂中,然后通过真空热蒸发的方法,使纳米颗粒沉积在基材表面,形成纳米复合材料。
2. 电化学沉积法电化学沉积是利用电化学反应原理,在电解质溶液中通过外加电场的作用,将金属离子还原到基材表面,形成纳米复合材料。
3. 浸渍法该方法将纳米颗粒悬浮在溶剂中,然后将基材浸入溶剂中,经过多次浸渍和干燥,使纳米颗粒均匀地分散在基材中,形成纳米复合材料。
二、性能研究1. 机械性能铜基纳米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较好,具有优异的强度和韧性。
随着纳米颗粒含量的增加,材料的硬度和弹性模量也相应增加。
2. 电学性能铜基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学性能优异,具有高导电性和低电阻率。
随着纳米颗粒含量的增加,材料的导电性和导热性也相应增加。
这些特性使铜基纳米复合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领域。
3. 热稳定性铜基纳米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较好,能够在较高的温度范围内保持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
4. 其他性能铜基纳米复合材料还具有良好的防腐蚀性能和耐磨性能,在某些应用领域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三、应用前景铜基纳米复合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电子器件、先进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例如,铜基纳米复合材料可用于电子器件中的导线、封装材料和电极等重要部件,也可用于制造高强度、高韧性的结构材料。
总之,铜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性能研究正在不断发展和完善,未来将有更多广阔的应用前景。
高强度难熔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高强度难熔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摘要:金属基复合材料是一种由金属基体和不同类型的增强物组成的复合材料。
本研究旨在制备一种高强度难熔金属基复合材料,并研究其制备工艺和性能。
通过选择合适的金属基体和增强物,采用熔融法和颗粒增强法制备了金属基复合材料,并对其力学性能、热性能和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和分析。
结果表明,所制备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可以在高强度和高温环境下稳定工作,显示出很好的应用前景。
1. 引言金属基复合材料是具有金属基体和增强物相结合的复合材料,其具有强度高、硬度高、热稳定性好等优点,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对高强度难熔金属基复合材料的需求越来越大。
本文将重点研究一种高强度难熔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2. 材料与方法2.1 材料选择选择适当的金属基体和增强物是制备高强度难熔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关键。
在本研究中,我们选择了具有高强度和良好耐热性能的金属作为基体材料,并利用纳米颗粒作为增强物。
2.2 制备工艺制备高强度难熔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常用工艺方法有熔融法和颗粒增强法。
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了两种方法相结合的工艺。
首先,在合适的温度下将金属基体熔化,然后将纳米颗粒加入熔融金属中,通过搅拌和冷却使其均匀分散。
最后,对复合材料进行后续处理,如锻烧、热处理等,以优化材料的性能。
3. 结果与分析3.1 力学性能通过拉伸试验和硬度测试等手段,我们对制备的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
结果显示,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硬度,远优于单一金属材料。
这可以归因于增强物与基体之间的界面作用和增强物本身的优异性能。
因此,所制备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可以满足高强度要求。
3.2 热性能通过热重分析和热膨胀测量等手段,我们对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热性能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导热性。
在高温环境下,其力学性能和尺寸稳定性均能保持较高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基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工艺
材料研1203 石南起Z1205020金属基纳米复合材料是以金属及合金为基体,以高性能的第二相为增强体,与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非金属纳米级增强体结合的复合材料,因兼有金属和纳米相而具有独特的结构特征和物理、化学及力学性能,成为一种新兴的纳米复合材料和新型金属功能材料。
1.金属基纳米复合材料的种类和基本性能
(1)相对于传统的金属材料来说,具有较高的比强度与比刚度;
(2)与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相比,它又具有优良的导电性与耐热性;
(3)与陶瓷基材料相比,它又具有高韧性和高冲击性能。
2.金属基纳米复合材料的种类
金属基复合材料是以金属为基体,以高强度的第二相为增强体而制得的复合材料。
因此,对这种材料的分类既可按基体来进行、也可按增强体来进行。
按增强体类型分为:1.颗粒增强复合材料;2.层状复合材料;3.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按基体类型分为:1.铝基复合材料;2.镍基复合材料;3.钛基复合材料;4.镁基复合材料。
按用途分为:1.结构复合材料;2.功能复合材料。
3.金属基纳米复合材料性能特征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性能取决于所选用金属或合金基体和增强物的特性、含量、分布等。
综合归纳金属基复合材料有以下性能特点。
A.高比强度、比模量
B. 良好的导热、导电性能
C.热膨胀系数小、尺寸稳定性好
D.良好的高温性能和耐磨性
E.良好的断裂韧性和抗疲劳性能
F.不吸潮、不老化、气密性好
4.金属基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的分类:
(1)固态法:粉末冶金法、真空热压扩散结合、热等静压、超塑性成型 / 扩散结合、模压。
(2)液态法:液态浸渗、真空压铸、反压铸造、半固态铸造。
(3)喷射成型法:等离子喷涂成型、喷射成型。
(4)原位生长法。
制备金属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具体方法有机械合金化法、熔融纺丝法、粉末冶金法、机械诱发自蔓延高温合成反应法、真空蒸发惰性气体凝聚及真空原位加压法等。
A.机械合金化法
将按合金粉末金属元素配比配制的试料放入立滚、行星或转子高能球磨机中进行高能球磨,制得纳米晶的预合金混合粉末,为防止粉末氧化,球磨过程中采用惰性气体保护;球磨制得的纳米晶混合粉经烧结致密化形成金属基纳米复合材料。
在球磨过程中,大量的碰撞现象发生在球粉末与磨球之间,被捕获的粉末在碰撞作用下发生严重的塑性变形,使粉末反复的焊合和断裂。
经过“微型锻造”作用,元素粉末混合均匀,晶粒尺度达到纳米级,层状结构达到1um下,比表面积大大增加。
由于增加了反应的接触面积,缩短了扩散距离,元素粉末间能充分进行扩散,扩散速率对反应动力的限制减小,而且晶粒产生高密度缺陷,储备了大量的畸变能,使反应驱动力大大增加。
B.高能球磨法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首先用高能球磨法制备出氧化物弥散强化合金,高能球磨法是利
用球磨机的转动或振动,使研磨介质对原料进行强烈的撞击研磨和搅拌,其粉碎为纳米级微粒的方法。
采用高能球磨法,适当控制球磨条件可以制备出纯元素合金或纳米复合粉末,如再采用热挤压热等静压等技术加压可制成各种块体纳米材料制品。
具有成本低,产量高,工艺简单易行等特点,并能制备出常规方法难以获得的高熔点金属或合金的纳米微粒及纳米复合材料。
缺点是能耗大,粒度不够细,粒径分布宽,杂质易混入等,较适合于金属及合金材料。
目前,运用高能球磨法已成功地制备出各种金属—金属纳米复合材料,金属—陶瓷纳米复合材料及陶瓷—陶瓷纳米复合材料。
C.原位复合技术
原位复合技术作为一种突破性新的复合技术而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重视。
近年来已开发出许多纳米原位复合体系及其相关制备技术,有些已得到实际应用,如利用液-固,固-固之间的化学反应原位生成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反应机械合金化复合技术,反应热压法和内氧化工艺。
原位复合的原理是:根据材料设计的要求选择适当的反应剂,在适当的温度下借助于基材之间的物理化学反应,原位生成分布均匀的第二相。
由于原位复合技术基本上能克服其他工艺,通常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如克服基体与第二相或与增强体浸润不良,界面反应产生脆性层,第二相或增强相分布不均匀,特别是微小的第二相或增强相难以进行复合问题等,而因而在开发新型金属基纳米复合材料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D.大塑性变形法
大塑性变形法是近年来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超微粒子纳米金属及其合金材料制备工艺。
它是指材料处于较低的温度,在大的外部压力作用下发生严重塑性变形,从而将材料的晶粒尺寸细化到亚微米或纳米量级。
SPD法细化晶粒的原因在于这种工艺能大大促进大角度晶界的形成。
SPD细化法有两种,分别是大扭转塑性应变法和等槽角压法。
SPD工艺与其他的纳米材料制备技术如惰性气体凝聚法,快速凝固法及高能球磨法等相比较言最突出的优点在于粉末压实的同时晶粒显著细化。
为直接从微米量级金属粉末得到块体金属基纳米复合材料提供了可能性。
利用SPD工艺可以制备出无残留空洞和杂质且粒度可控性好的块体金属基纳米复合材料。
E.快速凝固工艺
快速凝固对晶粒细化有着显著的效果。
利用RS工艺可以获得与传统材料性能迥异的新型材料,这些新材料具有特殊的性能,在航空航天电子电气等高新技术领域可获得广泛的应用,希望能解决材料科学中的某些难题。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已开始尝试采用快速凝固技术直接制备各种高性能块体金属基纳米复合材料。
F.溅射法
溅射法是采用高能粒子撞击靶材的表面的原子或分子交换能量或动量,使得靶材表面的原子或分子从靶材表面飞出后沉积到基片上形成金属基纳米复合材料。
与惰性气体凝聚法相比较,由于溅射法中靶材无相变,化物的成分不易发生变化。
粒子能量比蒸发沉积高出几十倍,所形成的纳米复合薄膜附着力大,溅射法镀制薄膜理论上可溅射任何物质,是应用较广的物理沉积纳米复合薄膜的方法。
金属基纳米复合材料因其具有优良的力学、热学、电学、磁学和光学性能,以及金属与非金属的综合特殊性能,在航空航天及其他高科技领域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前景。
材料中引入纳米相,还可以显著提高材料的耐腐蚀、耐高温、抗氧化性能等。
目前,国内外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纳米结构材料和纳米涂层的研究开发及其表面改性与功能强化应用方面。
例如纳米颗粒增强、纳米氧化物弥散强化、碳纳米管增强、高能超声法制备等。
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金属基纳米复合材料必将在航空、航天、汽车、通讯、民用工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