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超难熔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合成与性能表征
![超难熔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合成与性能表征](https://img.taocdn.com/s3/m/0017aa69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f9.png)
超难熔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合成与性能表征引言在材料科学领域,金属基复合材料是一种重要的材料类型,其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能源和汽车等领域。
超难熔金属基复合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结构和复杂合成方法的高端材料,拥有极高的熔点和抗氧化能力。
本文将对超难熔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合成方法和性能表征进行探讨。
一、合成方法1. 机械合金化法机械合金化法是一种常用的制备超难熔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高能球磨等手段,将金属粉末与非金属粉末进行混合,并利用粉末的高速碰撞与摩擦来实现材料的均匀混合。
随后,通过热处理或烧结等工艺将混合物转化为金属基复合材料。
2. 化学沉积法化学沉积法是另一种常用的制备超难熔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在金属基底表面溶液中加入适当的金属盐和还原剂,控制反应条件使金属离子还原为金属原子并沉积在基底表面,从而实现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合成。
3. 分子束外延法分子束外延法是一种高温真空下的制备超难熔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方法。
该方法将金属原子和其他元素的原子束在基底上沉积,并在高温下通过热扩散实现原子的自组装和晶体生长,从而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
二、性能表征1. 结构表征超难熔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结构表征是了解其内部组织和晶体结构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结构表征方法包括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观察材料的晶粒尺寸、晶体结构、相分布等信息。
2. 力学性能表征超难熔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表征是评价其力学性能的关键指标。
常用的力学性能表征方法包括硬度测试、抗拉强度测试和断裂韧性测试等。
这些测试可以评估材料的硬度、强度和韧性等力学性能参数。
3. 热稳定性表征超难熔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表征是研究其抗氧化能力和高温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常用的热稳定性表征方法包括差热分析、热重分析和气体刻蚀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评估材料在高温环境中的热稳定性和抗氧化性能。
4. 特殊性能表征超难熔金属基复合材料还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能,例如电学性能和磁性能等。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95a233c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19.png)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一、引言金属基复合材料,是指金属基体中添加其他高性能材料,形成的一种新型复合材料。
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高耐磨性、高温性能和导电性能好等优点。
本文将从制备及其应用两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
二、制备方法目前,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分为机械法、粉末冶金法、热等静压法及热处理法等几种方法。
1.机械法机械法是把高性能材料加入到金属水泥(搪瓷)中,将其剪切和挤出,形成具有高强度和高导热性的复合材料。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但是强度相对较低。
现在已经很少应用。
2.粉末冶金法粉末冶金法是将高性能材料的粉末与金属粉末混合,进而放入压制模具内进行压制,最后通过热处理得到金属基复合材料。
其精度高、性能稳定,但制备周期较长。
3.热等静压法热等静压法是将高性能陶瓷、纳米粒子及金属混合制粉末分布于金属粉末中,然后通过等静压加工形成复合材料。
其优点是即使是对一些易反应的材料也能热压成型,并且制品光整度好。
但采用这种方法制备的复合材料的强度与轻便型材相比还存在差距。
4.热处理法热处理法是指将高温稳定性好的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经过热处理后,再经过冷加工以及添加高强度材料,如 SiC,WC 等制成复合材料。
这种方法制备出的复合材料强度较高,且成本较低。
三、应用领域金属基复合材料在工业生产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下面列举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1.航空领域金属基复合材料在航空领域中应用最为广泛。
由于其高强度、高温性能以及耐腐蚀性,使得它不仅可以制造一个很轻的结构,还可以提高发动机的效率。
2.制造业金属基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生产中,例如汽车制造、机械制造等。
这是因为它可以提高产品的强度及抗性能,同时减少产品重量,节约原材料。
3.核能领域金属基复合材料在核反应堆内作为结构材料,成为了当前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
它的高温性能以及良好的耐辐射性能为核能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4.电子领域金属基复合材料电导率高,散热性能优良,因此广泛用于电子产品的外壳材料、散热片等方面的制造。
4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4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63988c1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34.png)
4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金属基复合材料是由金属基体和其它非金属材料(如陶瓷、纤维增强材料等)组成的材料。
它继承了金属的高强度和导电性能,同时又具有非金属材料的轻质和耐高温性能,使其在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机械合金化、化学合成、渗透法和粉末冶金等。
1.机械合金化:将金属粉末与其它非金属粉末混合,通过高能球磨、振动球磨等机械运动使粉末发生冶金反应,从而形成金属基复合材料。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制备高强度、高导电性能的金属基复合材料。
2.化学合成:利用化学反应直接合成金属基复合材料。
这种方法适用于制备高温耐腐蚀性能要求较高的金属基复合材料。
3.渗透法:将金属与陶瓷、纤维增强材料等组合,通过渗透作用来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
这种方法可以制备大型复合材料,适用于制备具有良好耐磨性能和强度的金属基复合材料。
4.粉末冶金:将金属粉末与其它非金属粉末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并通过压制和加热使其烧结成型。
这种方法适用于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小型零件和复杂形状的材料。
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电子、机械制造等领域。
1.航空航天领域:金属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制造飞机发动机中的涡轮叶片、飞机机身和结构件等。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高强度、轻质和高温耐腐蚀性能使其成为制造航空航天器件的理想材料。
2.汽车领域:金属基复合材料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可以降低整车质量,提高燃油效率。
例如利用金属基复合材料制造汽车发动机的缸体和活塞,使其更轻、更坚固,提高发动机的性能。
3.电子领域: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散热性能,可以用于制造电子器件的散热片、导热材料等。
金属基复合材料还可以用于制造电子器件的连接器和封装材料,提高电子器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机械制造领域:金属基复合材料可以制造轻质、高硬度的零件和工具,例如航空发动机的叶轮和涡轮轴等。
金属基复合材料(MMC)制备工艺课件
![金属基复合材料(MMC)制备工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9f2db57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80.png)
VS
详细描述
机械合金化法是一种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 的有效方法。在球磨机中,将金属粉末与 增强相(如碳纳米管、陶瓷颗粒等)混合 ,在高能球磨过程中,金属粉末与增强相 在剧烈的机械力作用下发生合金化及复合 。该方法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可 批量生产的优点。
扩散焊接法
总结词
通过在高温和压力作用下,使金属基体与增 强相之间发生相互扩散,实现冶金结合。
用于制备高尔夫球杆、滑 雪板等轻质、高强度的运 动器材。
05 喷射沉积法制备mmc
喷射沉积法的原理
喷射沉积法是一种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 的方法,其原理是将两种或多种材料通 过高速喷射流混合,并在快速凝固条件
下形成复合材料。
在喷射沉积过程中,各种材料的颗粒或 液体在高速运动中相互碰撞、混合和分
散,形成均匀的复合材料。
为了获得均匀分布的增强相, 需要采用合适的分散剂和分散
工艺。
常用的分散剂包括表面活性剂 、偶联剂、高分子聚合物等。
分散工艺可以采用球磨、超声 波振动、搅拌等方式。
压制与烧结
压制是将混合分散后的粉末压制成一 定形状和尺寸的预制件。
烧结是使预制件在高温下致密化的过 程,通过物质迁移和组织转变来实现 。
除了上述两种方法外,还有化学沉积法、物理气相沉 积法、熔融浸渗法等方法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
详细描述
化学沉积法是通过化学反应在金属基体上沉积增强相 ,实现复合。物理气相沉积法是利用物理过程,在金 属基体上沉积增强相,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熔融浸 渗法是将增强相(如碳纤维、陶瓷颗粒等)与金属基 体混合,经过熔融、浸渗后冷却固化,制备出金属基 复合材料。这些方法各有特点,适用范围也不同,可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制备方法。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0856dc7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80.png)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金属基复合材料是由两个或多个成分组成的材料,其中金属是主要组成部分,而其他成分通常是陶瓷、化学物质或其他金属。
这种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高温抗性和耐腐蚀性能,可以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建筑等多个领域。
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方法有很多种,下面我们将介绍其中几种:
1.混凝土铸造法
混凝土铸造法是一种简单的制备方法。
首先,选择需要混合的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并将它们进行粉碎,然后将粉末混合在一起。
接下来,在混合后的粉末中添加一定量的液相,使其形成可铸造的浆状物。
最后,将浆状物铸入模具中,进行加热和固化,制得所需的金属基复合材料。
2.电弧熔融法
电弧熔融法是一种在高温下将金属和非金属材料融合在一起的制备方法。
首先,在一个熔炉中加入所需的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然后通过电弧的作用进行熔化。
在熔融状态下,通过搅拌和浇铸等操作,将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均匀地混合在一起。
最后,将熔融的金属基复合材料流入模具中,进行冷却和固化,最终得到所需的复合材料。
3.机械合金化法
机械合金化法是通过高能球磨器将金属和非金属粉末进行混合,再在高温下进行烧结,从而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方法。
球磨过程中,金属和非金属粉末不断地被重复压缩和剪切,从而形成了一个均匀的混合。
在烧结过程中,粉末经过高温加热,原子之间将相互扩散和融合,最终形成金属基复合材料。
总之,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需要根据不同的材料和应用领域选择合适的方法。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也将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为各个领域提供更加优质的材料。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作工艺流程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作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61401e73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fa.png)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作工艺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作工艺流程一、准备工作阶段。
在进行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作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
金属基复合材料固相制备
![金属基复合材料固相制备](https://img.taocdn.com/s3/m/46567e397375a417866f8f70.png)
不同制备参数对复合材料致密度和显微硬度的影响
粉末冶金法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实例
不同制备参数对复合材料致密度和显微 硬度的影响
粉末冶金法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实例
Ni包覆TiC颗粒增强
H13钢复合材料
H13钢本身具有较好
的高温强度和耐热性 能,但材料的寿命较 短,通过引入强度高、 热膨胀系数低、耐热 性优良的TiC颗粒增 强相,可以提高整体 材料的服役性能。
目录Biblioteka 金属基复合材料固相制备固相制备实例
粉末冶金法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实例
Cu /TiB2 复合材料 TiB2具有高熔点、高化学稳定性、高硬度。高模量
和刘昂好的耐腐蚀性,同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整 的电阻温度系数。由于TiB2颗粒的存在,是位错移 动阻力增加,可以实现基体强化,提高强度和硬度。 作为第二相粒子均匀弥散在铜基体中,不损害传导 性能。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固相制备
目录
金属基复合材料固相制备
固相制备实例
金属基复合材料加工的特点和难点
制备工艺复杂 加工温度高
合金基体与增强体容易 发生不利的化学反应 合金基体对金属 基的浸润性差,需要进行表面处理和适当的 加压工艺
界面反应控制困难
常用制备工艺概况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固相制备法
热压扩散法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实例
Ti-Al复合电极材料 Ti是作为金属阳极材料的最佳基体选择,但Ti的电阻
率高,极大程度影响了电极材料的电化学催化性能。
操作:将经过表面处理的Ti板和Al板置于Ar气氛围内的热压扩散焊 接炉中进行焊接处理
热压扩散法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实例
Ti-Al复合电极材料与 纯Ti电极具有相似的 极化曲线。当电极电 位大于1.08V时,电极 的交换电流密度都有 较明显的变化,且TiAl电极的电流密度增 强明显更快,电化学 性能明显提高。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合成与应用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合成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6a5a347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75.png)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合成与应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先进的材料正在不断涌现。
金属基复合材料是一种具有多种先进性能的材料,它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电子、化工等行业中。
本文将对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合成与应用进行探讨。
一、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定义及特点金属基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其中金属是主体,其它材料可为多种材料,如陶瓷、金属氧化物、纤维素等。
与其它材料相比,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高强度、高硬度:金属具有高强度、高硬度的优越性能,常用于承受大的载荷和高强度应力的部位。
2.耐热性、耐腐蚀性:金属基复合材料可通过添加防腐防蚀材料,提高其耐腐蚀性和耐高温性能。
3.电磁性: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导性,可作为电磁屏蔽材料使用。
4.低密度:与纯金属相比,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较低的密度,可达到轻量化的目的。
二、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合成方法目前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粉末冶金法:该方法利用粉末冶金技术,将金属粉末与其它材料粉末进行混合,再通过高温高压烧结成型。
2.物理气相沉积法:该方法利用物理气相沉积技术,在高真空条件下将金属和其它材料直接沉积到基体上。
3.化学沉积法:该方法利用化学反应原理,在金属表面沉积其它材料。
4.溶液浸渍法:该方法将金属基材置于目标材料的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使目标材料渗透入金属基材中,最后通过烧结成型。
三、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1.航空航天领域:金属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中广泛应用,如发动机喷嘴、燃气轮机叶片等。
2.汽车领域:金属基复合材料在汽车领域中可用于车身、底盘等部位的轻量化和强化,如碳纤维增强铝和镁合金材料等。
3.电子行业:金属基复合材料在电子产业领域中广泛应用,如电子散热器、集成电路封装材料等。
4.化工行业:金属基复合材料可用于制造化学反应器和化工设备等,可提高反应器的耐腐蚀性能和耐高温性能,减少设备维修和更换的频率。
金属基复合材料
![金属基复合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be0f42af168884868762d6e8.png)
包括:物理气相沉积法、化学气相沉积法、热喷涂法、 化学镀和电镀法、复合镀法等。
一、固态制备技术
1.1粉末冶金技术 粉末冶金法是一种用于制备与成形颗粒增强(非连续
增强型)金属基复合材料的传统固态工艺法。
工艺过程:
粉末冶金生产工艺
1.2热压技术
扩散黏结:在较长时间、较高温度和压力下,通过固态焊接 工艺,使同类或不同类金属在高温下互扩散而黏结在一起的 工艺方法。
常用的热喷涂的主要方法如下:
1)火焰喷涂 2)电弧喷涂 3)等离子喷涂(气体导电(或放电)所产生的等离
子电弧作为高温热源 )
讲完了~
性、良好的抗粘着能力和优越的耐蚀性。
化学气相沉积的装置如图,以在钢件表面沉积TiC涂层为 例,将反应气体TiCl4与气态或蒸发状态的碳氢化合物一 起导入真空、高温的反应室内,用氢作为载体和稀释剂, 就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TiC沉积在基体表面。
3.3热喷涂技术
指以某种热源,将基体材料加热到熔化或熔融状态后, 用高压高速气流将其雾化成细小的颗粒喷射到增强材料上, 形成一层覆盖层的过程。
三阶段: ➢粘结表面之间最初接触 ➢增强材料与合金粉末发生界面扩散和体扩散→接触面 粘结 ➢结合界面最终消失,粘结过程完成
热压技术:
1.3热轧、热挤压和热拉拔技术(变形法)
形变法就是利用金属具
轧制
有塑性成型的工艺特点,
通过热轧、热拉、热挤压
等加工手段,使已复合好
的颗粒、晶须、短纤维增
强金属基复合材料进一步
加工成板材。
挤压 拉拔
1.4爆炸焊接技术
二、液态制备技术
2.1真空压力浸渍技术 真空压力浸渍法是在真
空和高压惰性气体的共同 作用下,使熔融金属浸渗 入预制件中制造金属基复 合材料的方法。
金属基复合材料(MMC)制备工艺
![金属基复合材料(MMC)制备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f3238d01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5f.png)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流程 •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01 引言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定义与重要性
金属基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组成的新型材料,其中一种材料为金属 ,其他材料为增强体(如陶瓷、玻璃、碳纤维等)。这种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 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能源、电子等领域。
电子工业
用于制造电子产品的外壳、散 热器、连接器等,以提高导热 、导电和绝缘性能。
医疗器械
用于制造医疗器械,如牙科植 入物、手术刀等,以提高生物
相容性和耐腐蚀性能。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进步,金属基复合材料的 应用领域不断扩大,新型的制备技术 和复合材料不断涌现,如纳米增强复 合材料、自修复复合材料等。
制备工艺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界面反应控制
在制备过程中,金属基体与增强相之间可能发生界面反应, 影响材料性能。通过选择合适的金属基体和增强相、控制 制备工艺参数等措施来控制界面反应。
增强相分散
为了获得均匀的复合材料,需要确保增强相在基体中均匀 分散。采用适当的分散剂和搅拌方式,提高增强相的分散 效果。
挑战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成本较高,性 能稳定性有待提高,同时环保法规对 材料生产和废弃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前景展望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激光熔覆法
利用激光束将增强体与金属基体 熔化混合,快速冷却固化后形成 复合材料。
03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 艺流程
原材料的选择与处理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分析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2ef1933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11.png)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分析金属基复合材料是一种具有优异性质的新型材料,将金属基体和其他材料复合,形成了一种具有新特性的复合材料。
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高耐腐蚀、高导热、高导电等优秀性能。
在航空、航天、汽车、船舶、电子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重点探讨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以及性能分析。
一、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主要分为以下几种:1. 热压法热压法是将金属基体和其他材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通过高温高压的条件下进行制备的方法。
该方法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高密度、高强度、高硬度、高耐腐蚀性等优点,适用于制备高硬度、高强度、高温下使用的零部件。
2. 熔浸法熔浸法是将其他材料熔在金属表面,使两种材料通过化学反应牢固地结合在一起的方法。
这种制备方法可以制备高密度、高强度、高耐腐蚀性的复合材料,适用于制备涉及到化学反应的部件。
3. 搅拌摩擦焊接法搅拌摩擦焊接法是利用旋转工具将两种金属板材固定在一起,通过旋转摩擦和挤压的过程,产生高热和高压,将两种材料连接在一起的方法。
该方法可以制备具有优异耐磨性的复合材料,适用于制备耐磨部件。
以上三种制备方法,都需要在金属基体上涂覆一层其他材料才能形成复合材料。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直接混合法,即将两种或多种金属材料和其他材料混合,制成复合材料。
这种方法分为干法和湿法制备,适用于制备一些低强度、低温下使用的零部件。
二、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性能分析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下面我们将逐一进行分析:1. 高强度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强度要高于金属基体,这是由于复合材料中添加了其他材料,它们的耐拉强度、屈服强度均高于纯金属。
同时,两种相互牵拉的材料之间的结合能力也会提升材料的整体强度。
2. 高耐腐蚀性金属基复合材料的耐腐蚀性也要优于金属基体,这是由于添加的其他材料本身就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同时,复合材料中添加的其他材料还可以吸收腐蚀性物质,保护金属基体,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
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
![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https://img.taocdn.com/s3/m/d7247b4c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77.png)
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是指以金属作为基体,并添加一种或多种金属、非金属或有机物作为增强相,经一系列工艺制备而成的一种新型材料。
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金属的导电、导热、强度高等优点,同时又能克服金属材料的缺点,比如低的自重和高的成本。
因此,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并被广泛运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
一种常见的制备方法是粉末冶金法。
这种方法首先需要制备金属和增强相的可压粉末,然后通过压制、烧结等工艺将其烧结成块状材料。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混合:将金属和增强相的粉末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可以使用球磨机等设备进行混合。
2.压制:将混合好的粉末放入模具中,并施加一定的压力,压制成所需形状的绿体。
压制的压力和时间要根据材料的性质进行适当的控制。
3.烧结:将压制好的绿体置于高温炉中进行烧结。
在烧结过程中,金属和增强相之间会发生扩散反应,从而形成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相。
另一种常见的制备方法是熔体复合法。
这种方法利用金属的熔化性质,在熔融状态下将增强相加入金属中,并通过一系列工艺制备所需的金属基复合材料。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准备金属和增强相:首先需要准备金属和增强相的原材料,可以选择适当的金属粉末、非金属粉末或有机物。
2.混合:将金属和增强相的原材料混合均匀,可以使用球磨机等设备进行混合。
混合时,可以根据需要添加一些助熔剂或增塑剂。
3.加热熔融:将混合好的原材料置于高温炉中进行加热,使其达到熔融状态。
加热温度和时间要根据材料的熔点和熔化性质进行适当的控制。
4.凝固:将熔融状态的金属和增强相冷却至固态,并形成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块状。
除了上述制备方法,还有其他制备方法,比如穿梭法、叠层法等。
这些制备方法在不同的材料和需求下有不同的适用性。
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包括原材料的选择、混合均匀性、压制参数的选择、烧结温度的控制等。
此外,制备中还需要对所得到的材料进行性能测试和微观结构观察,以进一步确认制备的成功与否,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估。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表征](https://img.taocdn.com/s3/m/295ed1e7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80.png)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表征近年来,金属基复合材料因其独特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金属基复合材料是由金属基体和嵌入其中的非金属相组成的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刚度和热稳定性,同时也保持了金属材料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在制备过程中,金属基复合材料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复合界面的粘结强度、相互作用力以及成分和结构等。
同时,在性能表征过程中也需要选择适当的测试方法来评估其力学性能、热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一、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粉末冶金法、溶液浸渗法和机械合金化法等。
粉末冶金法是一种常用且效果较好的制备方法,首先将金属粉末和非金属相混合,然后通过高温烧结或热压制备成坯体,最后进行热处理得到最终的金属基复合材料。
溶液浸渗法则是通过将非金属相浸渗到金属基体中,再进行热处理来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
机械合金化法则是通过机械力和热力将金属和非金属相混合,在高温下进行球磨和热处理,最终得到金属基复合材料。
二、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性能表征方法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性能表征主要包括力学性能、热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测试。
对于力学性能的表征,常见的测试方法有拉伸试验、压缩试验和硬度测试等。
拉伸试验能够评估材料的强度和延展性,而压缩试验则能够评估材料的抗压能力。
硬度测试是通过在材料表面施加一定的载荷来评估其硬度,从而间接反映材料的强度。
热学性能的表征主要包括热膨胀性和导热性的测试。
热膨胀性是指材料在升温时的膨胀程度,一般通过热膨胀系数来表征。
导热性是指材料传导热量的能力,常见的测试方法有热导率测试和热扩散测试。
耐腐蚀性能的表征主要是通过腐蚀试验来评估材料的抗腐蚀能力。
腐蚀试验可分为自腐蚀试验和电化学腐蚀试验两种。
自腐蚀试验是将材料暴露在特定环境中,观察其腐蚀情况。
电化学腐蚀试验则是通过在材料表面施加一定的电位和电流来模拟实际腐蚀环境,从而评估材料的腐蚀行为。
三、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金属基复合材料由于其优异的性能,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主要有哪些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主要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594313fa87c24028905fc382.png)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主要有哪些?(一)粉末冶金复合法粉末冶金复合法基本原理与常规的粉末冶金法相同,包括烧结成形法、烧结制坯加塑法加工成形法等适合于分散强化型复合材料(颗粒强化或纤维强化型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成型。
粉末冶金复合法的工艺主要优点是:基体金属或合金的成分可自由选择,基体金属与强化颗粒之间不易发生反应;可自由选择强化颗粒的种类、尺寸,还可多种颗粒强化;强化颗粒添加量的范围大;较容易实现颗粒均匀化。
缺点是:工艺复杂,成本高;制品形状、尺寸受限制;微细强化颗粒的均匀分散困难;颗粒与基体的界面不如铸造复合材料等。
(二)铸造凝固成型法铸造凝固成型法是在基体金属处于熔融状态下进行复合。
主要方法有搅拌铸造法、液相渗和法和共喷射沉积法等。
铸造凝固成型铸造复合材料具有工艺简单化、制品质量好等特点,工业应用较广泛。
1、原生铸造复合法原生铸造复合法(也称液相接触反应合成技术Liquid Contact Reaction:LCR)是将生产强化颗粒的原料加到熔融基体金属中,利用高温下的化学反应强化相,然后通过浇铸成形。
这种工艺的特点是颗粒与基体材料之间的结合状态良好,颗粒细小(0.25——1.5μm),均匀弥散,含量可高达40%,故能获得高性能复合材料。
常用的元素粉末有钛、碳、硼等,化合物粉末有Al2O3、TiO2、B2O3等。
该方法可用于制备A1基、Mg基、Cu基、Ti基、Fe基、Ni基复合材料,强化相可以是硼化物、碳化物、氮化物等。
2、搅拌铸造法搅拌铸造法也称掺和铸造法等,是在熔化金属中加入陶瓷颗粒,经均匀搅拌后浇入铸模中获得制品或二次加工坯料,此法易于实现能大批量生成,成本较低。
该方法在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面应用较广,但其主要缺点是基体金属与强化颗粒的组合受限制。
原因有两方面:①强化颗粒与熔体基本金属之间容易产生化学反应;②强化颗粒不易均匀分散在铝合金一类的合金熔体中,这是由于陶瓷颗粒与铝合金的润滑性较差,另一个问题是陶瓷颗粒容易与溶质原子一起在枝晶间产生偏析。
一种真空压力浸渗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方法
![一种真空压力浸渗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1de6bbf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13.png)
一种真空压力浸渗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方法
1. 真空压力浸渗是一种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真空和压力的作
用将增强材料浸渗到金属基体中。
2. 选取合适的金属基体和增强材料。
金属基体通常选择高强度和耐磨损的材料,如
铝合金或钛合金。
增强材料可以是纤维或颗粒状的硬质材料,如碳纤维或陶瓷颗粒。
3. 将金属基体放置在真空炉中,并抽掉炉内的空气,以建立真空环境。
真空环境可
以防止氧化和损害金属基体。
4. 在真空环境下,将增强材料放置在金属基体上。
增强材料应均匀分布在金属基体上,以确保最终制得的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性能。
5. 接下来,将真空炉加热至足够高的温度,使金属基体和增强材料之间的界面溶解,并形成一种熔融界面。
6. 当金属基体和增强材料的界面熔融后,开始施加压力。
压力的作用是将增强材料
推动进入金属基体中,使两者之间充分结合。
7. 通过适当调整温度和压力的参数,可以控制金属基体和增强材料之间的界面反应
速度和浸渗深度。
这样可以获得具有不同性能和结构的复合材料。
8. 在浸渗过程中,要保持恒定的温度和压力,以确保复合材料的质量和性能稳定。
还需要注意防止过度浸渗和过度反应,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害。
9. 浸渗结束后,将复合材料从真空炉中取出,并进行冷却处理。
冷却过程应该尽量
平缓,以避免产生内部应力和裂纹。
10. 对制备的金属基复合材料进行加工和表面处理,以获得最终满足需求的产品。
这
包括切割、研磨、抛光和涂层等步骤。
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
![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299cb08a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09.png)
碳纤维 硼纤维 SiC纤维 氧化铝纤维
铝合金——固态、液态法 镁合金—— 固态、液态法 钛合金—— 固态法 高温合金——固态法 金属间化合物——固态法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2.1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旳分类: 1)固态法:粉末冶金法、真空热压扩散结合、
热等静压、超塑性成型 / 扩散结合、模压。 2)液态法:液态浸渗、真空压铸、反压铸造、
预制块旳制备工艺流程图
37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烘干与烧结处理工艺
38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SiC颗粒预制块
39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SiCp/Al复合材料
40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影响复合材料质量旳主要原因
(1)预制块旳质量(均匀、无裂纹、无气泡、一定强度) (2)模具和预制块旳预热温度(铝合金约500℃) (3)浇注温度(一定过热度) (4)渗流压力(致密度) (5)保压时间(300s左右)
热压法工艺流程
在增强材料上铺金属箔
裁剪成形
加热至所需温度
加压与保压
抽真空
冷却取出制品 并加以整顿
19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影响扩散粘结过程旳主要参数是:温度、压力和一定温度及压力 下维持旳时间。另外,气氛对质量也有较大影响。
20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扩散粘结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不连续增强相金属基复合材料旳制备工艺
颗粒 晶须 短纤维
铝合金—固态、液态、原位生长、喷射成型法 镁合金—液态法 钛合金—固态、液态法、原位生长法 高温合金—原位生长法 金属间化合物—粉末冶金、原位生长法
金属基复合材料
![金属基复合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2affea72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2f.png)
金属基复合材料
金属基复合材料是一种由金属基体和其他非金属材料(如陶瓷、碳纤维等)组
成的复合材料。
它具有金属的高强度、刚性和导热性,同时又具有非金属材料的轻量化和耐腐蚀性能。
金属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设备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有多种,其中包括粉末冶金法、热压法、热
处理法等。
粉末冶金法是将金属粉末与非金属粉末混合后,通过压制和烧结得到复合材料。
热压法是将金属基体和非金属材料层叠在一起,然后通过高温和高压进行热压,使两者紧密结合。
热处理法则是将金属基体与非金属材料进行热处理,使其在高温下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复合材料。
其次,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
首先,它具有高强度和高刚性,能够
承受较大的载荷,因此在航空航天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其次,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导电性,能够有效地传递热量和电流,因此在电子设备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此外,金属基复合材料还具有耐磨损、耐腐蚀等特性,能够在恶劣环境下长期稳定运行。
最后,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金属基复合材
料的制备工艺和性能将不断得到提升,其应用领域也将不断扩大。
未来,金属基复合材料有望在汽车制造、建筑领域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综上所述,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制备方法多样、优异的性能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它在现代工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为各个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金属基复合材料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120bbb0b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ba.png)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原料准备:选择适合的金属基材料和增强相材料,并对其进行粉末制备或切割成片状。
2. 表面处理:对金属基材料进行表面清洁和处理,如去除氧化物、脱脂、酸洗等,以提高材料的表面活性和粘接性能。
3. 混合和均匀分散:将金属基材料和增强相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并采用机械搅拌或球磨等方法使其均匀分散。
4. 制备基体:将混合均匀的金属基材料放入模具中,经过挤压、压制、热压等方式制备金属基体。
5. 烧结或熔化:将制备好的金属基体进行烧结或熔化处理,以使金属基体中的金属颗粒相互结合,形成金属基体的致密结构。
6. 合金化或连接:对金属基体进行合金化处理,通过化学反应或物理方法使增强相与基材结合更为牢固。
7. 后处理:对制备好的金属基复合材料进行除气、热处理、冷却等后处理工艺,
以提高材料的性能和品质。
8. 检验和测试:对制备好的金属基复合材料进行物理性能、化学成分、微观结构等方面的检验和测试,以确保材料符合要求。
以上是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的一般工艺流程,具体的制备过程和工艺参数会根据材料和应用的需求而有所调整。
4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4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d02f893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9b.png)
4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金属基复合材料是一种由金属基体和其他强化相(例如纤维增强材料、陶瓷颗粒等)复合而成的材料。
这种材料具有金属的导电、导热和机械性能,同时又兼具强度高、抗磨损和耐高温等优点。
在许多领域,如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和能源领域等,金属基复合材料常被应用于重要零部件的制备。
下面将介绍几种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1.焊接制备方法:通过焊接技术将金属基体与强化相材料连接在一起。
这种方法适用于金属基体与纤维增强材料的组合。
例如,利用电弧焊、激光焊或摩擦焊等技术可以将金属基体与碳纤维增强材料连接在一起,制备出具有高强度和低密度的复合材料。
这种方法常被应用于航空航天和汽车制造领域。
2.粉末冶金制备方法:通过将金属粉末与强化相粉末混合后进行压制和烧结,制备出金属基复合材料。
这种方法适用于金属基体与陶瓷颗粒的组合。
例如,将铝粉末与氧化铝颗粒混合后压制和烧结,可以获得高强度和高耐磨损性的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和航空航天领域。
3.化学反应制备方法:通过金属基体和强化相之间的化学反应,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
这种方法适用于金属基体与陶瓷颗粒的组合。
例如,将铝基金属与氧化铝颗粒放置在高温环境中,经过反应生成金属化合物后,可以形成金属基复合材料。
这种方法常被应用于能源领域,如制备高温热电材料。
金属基复合材料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中,航空航天领域是最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由于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低密度和耐高温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飞机和航天器的结构件制造。
例如,利用金属基复合材料可以制备出更轻、更强的飞机机身和发动机零部件,提高飞机的性能和燃油效率。
此外,金属基复合材料还被应用于汽车制造领域。
由于金属基复合材料的高强度和低密度,可以用来替代传统的金属材料,降低汽车的整体重量,提高燃油效率。
同时,金属基复合材料还具有良好的耐磨损性能,可以用于制造汽车发动机零部件和刹车系统,提高汽车的性能和安全性。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83a765ad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76.png)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
金属基复合材料是指通过将金属基体(主要由金属构成)与其他非金属材料(如陶瓷、聚合物等)相结合而形成的新材料。
这种材料具有金属的优良机械性能和非金属材料的特殊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等领域。
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技术包括粉末冶金法、表面增强方法和熔融混合法等。
粉末冶金法是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的一种常用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金属和非金属粉末混合均匀,并在高压下通过热压或烧结等工艺,使粉末颗粒相互结合,形成具有金属基体和非金属颗粒分布均匀的复合材料。
该方法适用于制备高温强度、磨损性能要求较高的金属基复合材料。
表面增强方法是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另一种常见方法。
该方法通过在金属表面涂覆一层非金属材料,如陶瓷、聚合物等,从而增强金属的力学性能、抗磨损性能、耐腐蚀性能等。
该方法可以通过喷涂、电沉积、热处理等手段实现。
熔融混合法是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的一种较为简单有效的方法。
该方法通常采用熔融、熔体热处理以及凝固等过程,将金属和非金属材料进行混合,然后通过冷却凝固使其形成金属基复合材料。
该方法适用于制备具有特殊物理性质要求的金属基复合材料。
除了上述方法外,还有其他一些特殊的制备技术可应用于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
例如,骨架熔渗法通过在金属骨架上填充非金属材料,并通过液相渗透使非金属材料与金属骨架紧密结合;金属转变法是一种通过在金属基体中形成间晶相,改变金属的熔点和机械性能的方法。
总之,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多种多样,适用于不同的复合材料和应用领域。
通过选择合适的制备方法,可以制备出具有优异性能的金属基复合材料,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摘要: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业生产对材料的要求日益提高,使普通的单一材料越来越难以满足实际需要。
复合材料是多种材料的统计优化,集优点于一身,具有高强度、高模量和轻比重等一系列特点。
尤其是金属基复合材料(MMCs)具有较高工作温度和层间剪切强度,且有导电、导热、耐磨损、不吸湿、不放气、尺寸稳定、不老化等一系列的金属特性,是一种优良的结构材料。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industrial production of materials requirements increasing, the ordinary single material is more and more difficult to meet the actual needs. Composite material is a variety of statistical optimization, set merit in a body,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strength, high modulus and light specific gravity and a series of characteristics. Especially the metal matrix composite ( MMCs ) has the high working temperature and interlaminar shear strength, and a conductive, thermal conductivity, wear resistance, moisture, do not bleed, dimensional stability, aging and a series of metal properties, is a kind of structural material.关键词:复合材料(Composite material)、发展概况(Development situation)、金属基复合材料(Metal base composite materia l)、发展前景(Development prospect)正文:一:复合材料简介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物理、化学性质的物质以微观或宏观的形式复合而成的多相材料。
各种材料在性能上互相取长补短,产生协同效应,使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优于原组成材料而满足各种不同的要求。
复合材料的基体材料分为金属和非金属两大类。
复合材料按其组成分为金属与金属复合材料、非金属与金属复合材料、非金属与非金属复合材料。
按其结构特点又分为:①纤维复合材料。
②夹层复合材料。
③细粒复合材料。
④混杂复合材料。
[1]二:金属基复合材料简介(1)定义:金属基复合材料是以金属或合金为基体,以高性能的第二相为增强体的复合材料。
它是一类以金属或合金为基体, 以金属或非金属线、丝、纤维、晶须或颗粒状组分为增强相的非均质混合物, 其共同点是具有连续的金属基体。
(2)分类:按增强体类型分为:1.颗粒增强复合材料;2.层状复合材料;3.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按基体类型分为:1.铝基复合材料;2.镍基复合材料;3.钛基复合材料;4.镁基复合材料按用途分为:1.结构复合材料;2.功能复合材料(3)性能特征: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性能取决于所选用金属或合金基体和增强物的特性、含量、分布等。
综合归纳金属基复合材料有以下性能特点。
A.高比强度、比模量B. 良好的导热、导电性能C.热膨胀系数小、尺寸稳定性好D.良好的高温性能和耐磨性E.良好的断裂韧性和抗疲劳性能F.不吸潮、不老化、气密性好三发展概况:近20多年来,金属基复合材料一直是人们深入研究的对象,很多金属被考虑作为可能的集体材料。
包括锂(Li)、镁(Mg)、硅(Si)、铝(Al)、钛(Ti)、铜(Cu)镍(Ni)、锌(Zn)等。
轻金属最具有应用潜力,这主要是因为复合材料的比强度有很重要的使用意义。
很多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方法被人们提出,并得到发展完善以致工业应用。
根据基体合金的状态,大致可以分为固态扩散法、粉末冶金法、熔铸法几大类。
熔铸法由于工艺成本低,因而得到广泛的研究与应用。
常见的较为成熟的工艺主要有挤压铸造,半固态复合铸造,以及浸渗法。
金属基复合材料可以分为两大类,连续增强型和非连续增强型复合材料。
有人指出,金属基复合材料发展的未来前景主要在于非连续增强,特别是SiC[1]四、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1.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界面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界面问题一直是困扰本领域工作者的重大问题.因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界面有三种类型,而且界面以五种不同的方式结合,所以界面区结构非常复杂.虽然多数金属基复合材料是以界面反应的形式结合,但是反应的程度受工艺方法及温度参数的影响极大,同时由于界面区尺寸仅为纳米级,从而使分析表征工作困难很大.2.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凝固过程金属的凝固过程已经研究得比较成熟,但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凝固过程由于增强体的存在使基体金属的凝固过程变得复杂,难以套用现有的金属凝固理论.实际上由于增强体的存在,其凝固过程中的温度场和浓度场、晶体生长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过程都会发生变化。
同时一般凝固过程均处于非平衡条件下,因此流体的流动行为、溶质的再分配规律以及凝固体的组织形态也有相应的变化。
3. 非连续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科学非连续增强体(颗粒、短纤维、晶须)增强的金属基复合材料,由于其制造工艺较简单,价格相对低廉,所以在汽车、纺织等民用工业中初步获得应用,特别是SiC 颗粒增强和硅酸铝(或莫来石)短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现在已有一定的生产规模。
4.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原位复合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原位复合工艺基本上能克服其它工艺中通常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如基体与增强体浸润不良,界面反应产生脆性层,增强体分布不均匀,特别是对微小的(亚微米和纳米级)增强体极难进行复合等,作为一种具有突破性的新工艺方法而受到普遍的重视,并广泛开展了研究工作。
其中包括直接氧化法、无压力浸润法、自蔓延法和在金属中已有研究基础的原位共晶生长法等。
五、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一)粉末冶金复合法粉末冶金复合法基本原理与常规的粉末冶金法相同,包括烧结成形法、烧结制坯加塑法加工成形法等适合于分散强化型复合材料(颗粒强化或纤维强化型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成型。
粉末冶金复合法的工艺主要优点是:基体金属或合金的成分可自由选择,基体金属与强化颗粒之间不易发生反应;可自由选择强化颗粒的种类、尺寸,还可多种颗粒强化;强化颗粒添加量的范围大;较容易实现颗粒均匀化。
缺点是:工艺复杂,成本高;制品形状、尺寸受限制;微细强化颗粒的均匀分散困难;颗粒与基体的界面不如铸造复合材料等。
(二)铸造凝固成型法铸造凝固成型法是在基体金属处于熔融状态下进行复合。
主要方法有搅拌铸造法、液相渗和法和共喷射沉积法等。
铸造凝固成型铸造复合材料具有工艺简单化、制品质量好等特点,工业应用较广泛。
1、原生铸造复合法原生铸造复合法(也称液相接触反应合成技术Liquid Contact Reaction:LCR)是将生产强化颗粒的原料加到熔融基体金属中,利用高温下的化学反应强化相,然后通过浇铸成形。
这种工艺的特点是颗粒与基体材料之间的结合状态良好,颗粒细小(~μm),均匀弥散,含量可高达40%,故能获得高性能复合材料。
常用的元素粉末有钛、碳、硼等,化合物粉末有Al2O3、TiO2、B2O3等。
该方法可用于制备A1基、Mg基、Cu基、Ti基、Fe基、Ni基复合材料,强化相可以是硼化物、碳化物、氮化物等。
2、搅拌铸造法搅拌铸造法也称掺和铸造法等,是在熔化金属中加入陶瓷颗粒,经均匀搅拌后浇入铸模中获得制品或二次加工坯料,此法易于实现能大批量生成,成本较低。
该方法在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面应用较广,但其主要缺点是基体金属与强化颗粒的组合受限制。
原因有两方面:①强化颗粒与熔体基本金属之间容易产生化学反应;②强化颗粒不易均匀分散在铝合金一类的合金熔体中,这是由于陶瓷颗粒与铝合金的润滑性较差,另一个问题是陶瓷颗粒容易与溶质原子一起在枝晶间产生偏析。
3、半固态复合铸造法半固态复合铸造法是从半固态铸造法发展而来的。
通常金属凝固时,初生晶以枝晶方式长大,固相率达%左右时枝晶就形成连续网络骨架,失去宏观流动性。
如果在液态金属从液相到固相冷却过程中进行强烈搅拌则使树枝晶网络骨架被打碎而保留分散的颗粒状组织形态,悬浮于剩余液相中,这种颗粒状非枝晶的微组织在固相率达%~%仍具有一定的流变性。
液固相共存的半固态合金因具有流变性,可以进行流变铸造;半固态浆液同时具有触变性,可将流变铸锭重新加热到固、液相变点软化,由于压铸时浇口处及型壁的剪切作用,可恢复流变性而充满铸型。
强化颗粒或短纤维强化材料加入到受强烈搅拌的半固态合金中,由于半固态浆液球状碎晶粒对添加颗粒的分散和捕捉作用,既防止颗粒的凝聚和偏析,又使颗粒在浆液中均匀分布,改善了润湿性并促进界面的结合。
4、含浸凝固法(MI技术)含浸凝固法是一种将预先制备的含有较高孔隙率的强化相成形体含浸于熔融基体金属之中,让基体金属浸透预成型体后,使其凝固以制备复合材料的方法。
有加压含浸和非加压含浸两种方法。
含浸法适合于强化相与熔融基体金属之间润湿性很差的复合材料的制备。
强化相含量可高达30%~80%;强化相与熔融金属之间的反应得到抑止,不易产生偏折。
但用颗粒作强化相时,预成形体的制备较困难,通常采用晶须、短纤维制备预成形体。
熔体金属不易浸透至预成形体的内部,大尺寸复合材料的制备较困难。
5、离心铸造法广泛应用于空心件铸造成形的离心铸造法,可以通过两次铸造成型法成形双金属层状复合材料,此方法简单,具有成本低、铸件致密度高等优点,但是界面质量不易控制,难以形成连续长尺寸的复合材料。
6、加压凝固铸造法该法是将金属液浇注铸型后,加压使金属液在压力下凝固。
金属从液态到凝固均处于高压下,故能充分浸渗,补缩并防止产生气孔,得到致密铸件。
铸、锻相结合的方法又称挤压铸造、液态模锻、锻铸法等。
加压凝固铸造法可制备较复杂的MMCs零件,亦可局部增强。
由于复合材料易在熔融状态下压力复合,故结合十分牢固,可获得力学性能很高的零件。
这种高温下制成的复合坯,二次成型比较方便,可进行各种热处理,达到对材料的多种要求。
7、热浸镀与反向凝固法热浸镀与反向凝固法都是用来制备连续长尺寸包覆材料的方法。
热浸镀主要用于线材的连续镀层,主要控制通过镀层区的长度和芯线通过该区的速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