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邓三整理
毛邓三会议口诀
毛邓三会议口诀
一大立党二大立纲三大国共要合作,四大领导工农忙
八七枪杆出政权,古田军队要增强遵义军事与组织,瓦窑堡一起来抗日
洛川全面来抗战,减租减息是关键,六届六中马中化,七大确定毛指导
七届二中转城市,三中一化三改造,八大矛盾分析好,平稳前进要抓牢
十一届六中二决议,科学评价毛的好,十二大有中国特色,再次评价毛的好
初级阶段和路线,十三大终于研究好,后来(十四大)市场经济有目标,小平思想成指导十五大跨世纪,十六大三代表,三中科学发展观,四中和谐最重要
注释:
二大立纲: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确定
四大领导工农忙: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工农联盟思想
古田军队要增强:人民军队建设
六届六中马中化: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
七大确定毛指导: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七届二中转城市: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三中一化三改造: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造在七届三中全会提出
八大矛盾分析好:提出国内主要矛盾:工业与农业,经济文化发展需要与不满足需要,并提出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方针
十一届六中二决议:第二个历史决议,科学评价毛泽东,确定其地位和其思想的地位
十二大有中国特色: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作补充
大家加油啊~~~!。
毛邓三问题整理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1928年,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两大理论思想1.毛泽东思想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和重大意义?答:内容: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坚持统筹兼顾。
意义:1.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3.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思考题: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有哪些?如何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答:第一问:从党的十二大开始,《中国共产党章程》一直明确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1.一切从实际出发。
“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
”今天讲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其中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理论联系实际。
只要善于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一步地从中国的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的认真研究中,在各方面做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的创造,才叫做理论和实际相联系”。
毛邓三重点归纳-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
【提问】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里,取得民族民主革命胜利后,建立了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在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有一个过渡时期,这在理论上是毫无疑义的。
这个过渡时期不能不兼有这两种社会经济结构的特点或特性。
这个过渡时期不能不是衰亡着的资本主义与生长着的共产主义彼此斗争的时期”。
——列宁“要建立以中国无产阶级为首领的中国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社会,以完结其第一阶段。
然后再使之发展到第二阶段,以建立中国社会主义的社会。
”----毛泽东为什么新民主义革命胜利后,不是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而必须先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然后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呢?答案:这主要是中国当时还不具备直接过渡社会主义的物质条件。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第(一)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2、认为过渡时机到来四(二)过渡时期总路线1、提出、内容和特点2、必要性和可能性章(三)社会主义改造道路1、三大改造的政策、方针、方法和步骤2、三大改造的历史经验、失误和偏差3、三大改造的历史地位、作用和意义主要内容: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特征和主要矛盾二、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条件三、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四、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方针、政策五、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及其伟大意义一、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征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也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也就是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一是经济上是以国营经济为主导的包括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混合经济结构;二是政治上实行无产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即人民民主专政;三是文化上是共产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自考毛邓三知识点归纳(全)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1、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1938年,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所作的《论新阶段》政治报告中2、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第一大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第二大理论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又一重大理论成果)和科学发展观(最新理论理论成果)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毛泽东思想——战争与革命①时代背景邓小平理论——和平与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毛泽东思想——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②实践基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科学发展观——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③现实依据邓小平理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④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我国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总结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⑥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根本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写入党章和宪法的时间毛泽东思想——1945年党的七大写入《党章》邓小平理论——1997年党的十五大写入《党章》;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写入《宪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2年党的十六大写入《党章》;2004年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写入《宪法》科学发展观——2007年党的十七大写入《党章》6、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精髓)、群众路线(党工作的基本路线和方法)、独立自主(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毛、邓、三科
一大立党,二大立纲。
三大国共要合作,四大领导工农忙。
八七枪杆出政权,古田军队要增强。
遵义军事与组织,瓦窑堡一起来抗日。
洛川全面抗战时,减租减息三三制。
六届六中马中化,七大毛思明确立。
七届二中农转城,三中一化三改行。
十一届三中改开放,十一届六中决议通。
十二大特色纲领出,十三大初级路线成。
南方讲话利本质,十四大市场有保证。
十五大小.平入党章,十六大三个代表忙。
三中科学发展观,四中和谐社会强。
十七.大十个好经验,中国特色旗帜扬。
1.中共一大:1921,上海→宣告中共成立;2.中共二大:1922,上海→制定革命纲领;3.中共三大:1923,广州→决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及第一次国共合作方针;4.八七会议:1927,汉口→纠正陈独秀右倾错误、决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w.w.w.k.s.5.u.c.o.m5.遵义会议:1935,遵义→纠正王明“左”倾错误、事实上确立***的领导地位;6.瓦窑堡会议:1935,瓦窑堡→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7.洛川会议:1937,洛川→制定全面抗战路线;8.中共七大:1945,延安→确定***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9.七届二中全会:1949,西柏坡→决定工作重心转移和革命胜利后中国的转变;10. 中共八大:1956,北京→提出社会主要矛盾、党的主要任务、经济建设方针;11. 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北京→提出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实行改革开放;12. 中共十二大:1982,北京→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3. 中共十三大:1987,北京→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的基本路线;14. 中共十四大:1992,北京→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5. 中共十五大:1997,北京→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需要注意的几次重要会议w.w.w.k.s.5.u.c.o.m1、党的三代领导集体: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四大;2、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文家市决策、七届二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3、纠正党内的错误:八七会议、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4、制定国共合作方针:中共三大、瓦窑堡会议;5、党的基本路线形成: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三大;6、党的指导思想:七大(***思想)、十五大(邓小平理论)、十六大(三个代表)。
全国自考毛邓三复习资料(一线教师倾力整理)第5章
第5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戴志国据全国自考教材整理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认清国情,最重要的是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和所处的发展阶段。
P902.1987年党的十三大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地位、特征和任务,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且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P92-93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产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经历的阶段。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1)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社会性质)(2)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跨越这个阶段。
(发展程度)P93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共同点和区别:P95共同点:都存在多种经济成分。
区别:经济基础不同,这是最根本的区别;主要矛盾不同;根本任务不同。
6.为什么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P96-97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决定的。
具体说来,主要原因是:(1)要用相当长的时间发展社会生产力,去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建立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
(2)要用相当长的时期来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3)当前的时代特点和国际环境,也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经历更长的时期。
7.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性的意义。
P97-98(1)有助于我们克服急躁情绪。
(2)要求我们埋头苦干。
8.社会主义初级理论的意义。
P98-99(1)是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确定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的根本依据。
(2)是克服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抵制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的锐利武器。
(3)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有助于我们解决种种矛盾,澄清种种疑惑,正确认识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毛邓三重点总结1
毛邓三重点总结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1)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获得成功,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面貌,并将长期影响中国的前途和命运。
(2)为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柱。
(3)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3、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3)邓小平理论是中华民族振兴的精神支柱“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即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理论指南。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三个代表是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5、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1、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2、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3、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4、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
6、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1、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
2、科学发展观要求协调发展3、科学发展观主张可持续发展7、科学发展观的意义科学发展观反映了时代进步的要求,体现了实践发展的需要,是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大思想武器,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8、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全国自考毛邓三复习资料(一线教师倾力整理)第3章
第3章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戴志国据全国自考教材整理第一节新民主义革命的理论与经验1.鸦片战争后的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P462.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近代中国人民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P473.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
P484.1940年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成为科学理论体系。
P485.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革命的主要敌人(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P48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工人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农民阶级是工人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因此,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革命。
P49-507.新民主主义总路线的核心是无产阶级领导,这是区别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
P50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P51-52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即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也称为三大经济纲领,即:没收封建地主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9.毛泽东指出,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这个基本国情成为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最根本原因。
P5310.毛泽东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即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
毛邓三重点(全)
第一章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四大重要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2、十三大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内容。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答:依照历史的逻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包括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和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两重镜像。
(1)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革命与建设具体实践中的运用和发展。
①正确坚持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的前提和基础。
②立足于中国实际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的根本原则。
③融合民族文化、体现民族特色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的根本要求。
(2)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同时代的发展、时代的特征结合起来。
①剖析时代特征,解答时代课题,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现实任务。
②弘扬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科学精神,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目标要求。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是什么?答:(1)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获得成功,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面貌,并将长期影响中国的前途和命运。
(2)为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柱。
(3)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第二章1、实事求是提出时间:1978年12月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三章1、中国共产党革命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2、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①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首要对象②封建主义是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又一主要对象③官僚资本主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⑵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①无产阶级掌握领导权的历史必然性②无产阶级领导权要通过中国共产党来实现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①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和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②小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动力③民族资产阶级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⑷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3、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⑴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段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全国自考毛邓三复习资料(一线教师倾力整理)第1章
第1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戴志国据全国自考教材整理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1.1935年召开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实际领导地位。
P1-22.1938年,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所作的《论新阶段》政治报告中,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
P23.1945年党的七大确定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
P24.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P2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的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
P3-4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P3-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的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
(1)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联系中国实际,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把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升华为理论,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
(3)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优秀文化之中,和中国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
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毛泽东思想创造性回答了如何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并使之顺利地向社会主义转变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P5-6邓小平理论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回答了中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
P68.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P99.改革开放以来取得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
P9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毛邓三知识总结
毛邓三知识总结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后简答题答案所属专题:政治2010-05-25 仃:29 来源:S07O602520 点击460 次字号:[小中大]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后简答题答案(整理:姜伟)第一章1、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实际相结合。
(2)具休地说: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没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捉升为理论。
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1)毛泽东思想①时代背景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
②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2)邓小平理论①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
②实践基础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而的历史经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实践。
(3)“二个代表”重要思想①时代背景世界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②实践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
3、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毛泽东思想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②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③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2)邓小平理论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三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③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皆思想(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①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4、科学发展观的含义、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核心思想、基本要求、重大意义(1)科学发展观的含义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毛邓三答案整理
第一章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内涵) (内容)(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2)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3)把马克思注意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中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①邓小平理论: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③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关系到中国未来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改革开发30年来,中国共产党创造性探索和回答了哪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创造性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和思想内涵,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1.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2.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我们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们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利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毛邓三资料
毛邓三资料1,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毛泽东,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著作是《论新阶段》2,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回答的问题是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是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5,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有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初级阶段理论,改革开放理论,市场经济理论】6,毛泽东思想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7,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有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8,《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重要思想是以乡村为中心。
9,人民军队建设最根本的原则是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10,三个代表: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1,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2,生产力标准具体化为“三个有利于”标准①发展生产力②增强综合国力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13,两大历史任务: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14,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五四运动。
15,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16,社会主义改造农业:①农业改造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相结合②坚持农业改造与农业生产同时并举③坚持自愿互利的原则,反对强迫命令。
④采取循序渐进,逐步实现过渡。
17.社会主义改造手工业:①对个体改造方针: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②改造过程:合作小组→供销合作社→生产合作社。
③经营方针:为农业生产服务,为群众生活服务,为出口贸易服务。
18. 社会主义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①途径:国家资本主义,方法:和平赎买②从国情出发创造了委托加工,计划订购,统购包销,经销代销,个别企业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等过渡形式和四马分肥、定息等赎买形式。
③意义:⑴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广阔前景⑵丰富和发展马列主义关于国家资本主义学说⑶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的一个创举,也是毛泽东思想中社会主义时期的一个重要发展.19.陈云三个主体,三个补充:①计划生产为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生产为补充②国家市场为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为补充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
毛邓三资料.
毛邓三资料第一章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P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P9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P10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4.毛泽东思想。
P10 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5、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这三个方面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活的灵魂。
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
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独立自主,就是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主要依靠本国人民力量,把本国的革命、建设事业办好,同时积极争取外援,学习国外一切对我们有益的先进事物。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是什么?第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它所确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奋斗方向、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指导着党不断地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推向前进。
第二,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它不仅开辟了有中国特点的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改造道路,而且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为今天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奠定了良好基础,永远是中国前进的旗帜。
第三,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6、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重大理论成果。
1982年,党的十二大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
毛邓三脉络整理
毛邓三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P6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产生的“两大历史性飞跃”和“两大理论成果”是什么?(一)两大历史性飞跃:1、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再一次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邓小平理论,第二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二)两大理论成果:1、毛泽东思想2、邓小平理论2、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意义(1)主要内容:P13-17 包括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②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③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④政策和策略的理论⑤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⑥党的建设理论(2)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P17-19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②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③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3、邓小平思想的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意义(1)主要内容:P21-22 ①社会主义本质理论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③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2)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P23 ①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③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意义(1)主要内容:P26-27 ①始终坚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②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③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2)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P27-28 ①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5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客观条件、主要内容是什么?怎样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1)客观条件: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内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毛邓三要点整理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上作《论新阶段》的报告,向全党正式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的必然性第一,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缘于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方面的实践经验。
第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
第三,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的可能性第一,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推动。
第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兼容。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是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涵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1)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其理论成果就是毛泽东思想。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3)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4)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全国自考毛邓三复习资料(一线教师倾力整理)第4章
第4章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戴志国据全国自考教材整理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1.1956年4月,毛泽东做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论述了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是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成果。
P692.1956年党的八大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P703.1957年2月,毛泽东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
P704.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是指: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主体,个体经营是补充;计划生产是主体,自由生产是补充;国家市场是主体,自由市场是补充。
P71-72第二节社会主义本质1.建国后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经历了许多曲折和失误,根本原因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没搞清楚。
P72-732.邓小平提出一定要把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搞清楚,目的是为了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是为了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把马克思主义推向前进。
P733.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的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
P754.社会主义本质是:(1)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2)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致富。
P755.社会主义本质的两大层次目标:生产力方面的目标——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生产关系方面的目标——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致富。
P766.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
P787.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特点:P76-79第一,在本质和目标的层次上认识社会主义。
第二,突出了生产力的基础地位。
第三,强调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最终目标。
第四,在动态中描述社会主义的本质。
第三节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
毛邓三概论-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一、新型工业化道路二、社会主义改造三、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五、政治协商制度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七、一国两制八、社会主义公有制九、“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政治协商制度十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十二、“三步走”战略十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十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十五、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十六、“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十七、科教兴国战略十八、可持续发展战略十九、“三个有利于”标准一、新型工业化道路答案:即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在工业化过程中注重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发展高科技产业,同时推进产业升级换代,解决就业问题二、社会主义改造答案:即对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和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其中通过和平的方式合作化的途径改造个体农业和个体手工业。
把个体农业和个体手工业改造成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
把小生产者农民和手工业者改造成为社会主义集体劳动者。
通过“和平赎买”的方法,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改造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
把资本主义私有制改造成社会主义公有制,把资本家从剥削者改造成为劳动者。
通过社会主义改造,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三、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答案:指国家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主权独立受到侵犯,封建经济结构开始解体,资本主义开始初步发展的国家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答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们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
所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它起始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直至基本实现现代化为止五、政治协商制度答案:就是由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以及各方面的代表人士,就有关国家事务通过协商一致达成一致的制度。
其中政治协商会议是政治协商的重要组织形式。
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答案:人民代表制度是指由全国各族人民定期选举产生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并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其它国家机构,以实行人民管理国家的一种制度。
毛邓三 新整理版
★22.依法治国的含义是什么?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何在?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第一.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第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第三.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
第四.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重大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不断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时间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及其重大意义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1.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3.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基本纲领、三大法宝总路线:1.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就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我国之所以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观原因在于(D)。
D.在理论上普遍把计划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2.开始对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进行反思,提出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认为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不能只顾—头,必须兼顾三个方面的文章是(《论十大关系》)7.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方针的是(C)。
C.《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8.首次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概念,明确肯定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的是(B )。
B.《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9.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计划和市场的作用范围都是覆盖全社会的”,新的运行机制总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机制的是党的十三大)。
10.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是在(D)。
D.1992年南方谈话中11.第二次提出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建立新经济体制的建议的是在(B)。
B.1992年6月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的讲话12.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使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上实现了又一次重大突破的是(B )。
A.党的十三大........................................B.党的十四大C.《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D.1992年南方谈话14.在市场经济上,我们的创造性和特色所在是(C)。
C.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15.明确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的是(党的十五大)。
18.社会经济制度的核心和基础是(所有制)。
23.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所有制基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
24.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收入分配制度的一大特点是(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和根据是(D)。
D.存在着生产要素的多种所有制31.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个人收人分配制度的出发点是(B)。
A.有利于发展生产力...........32.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个人收人分配制度的目标是(B)。
A.有利于发展生产力...........B.逐步实现共同富裕C.深化分配制度改革...........D.加强收入分配宏观调节36.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紧紧抓住的主线是(C)。
A.科技进步..........................B.提高经济效益C.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D.人力资源优势37.实现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是(C)。
A.科技进步..........................B.提高经济效益C.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D.人力资源优势38.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是(A)。
A.发展生产力问题....................B.农业、农村、农民问题C.共同富裕问题....................D.农村教育问题41.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生产发展)。
目的是(生活宽裕)。
政治保证是(管理民主)。
45.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是(科技)。
核心是(人才)。
基础是(教育)。
49.中国共产党十七大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提出的奋斗目标是(D)。
A.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B.促进可持续发展C.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D.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52.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础是(B)。
A.人与自然和谐相处.B.环境承载能力.C.遵循自然规律.....D.绿色科技53.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核心是(C)。
A.人与自然和谐相处...............B.环境承载能力C.遵循自然规律....................D.绿色科技54.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动力是(D)。
A.人与自然和谐相处...........B.环境承载能力C.遵循自然规律................D.绿色科技5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C)。
A.遵循自然规律.B.促进科技进步.C.发展循环经济.D.提高人口素质57.建立新型劳动就业体制的核心是(A)。
A.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B.市场调节就业C.国家安排就业...............D.政府促进就业58.解决就业难问题的主要途径是(B)。
A.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B.市场调节就业C.国家安排就业...............D.政府促进就业62.第一次深刻地阐述了依法治国的含义,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的是(党的十五大67.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B)。
A.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B.中国共产党的领导C.社会主义道路................D.人民民主专政68.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核心在于(A)。
A.坚持党的领导................B.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C.坚持社会主义道路...........D.坚持人民民主专政69.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B)。
A.坚持党的领导................B.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C.人民当家作主................D.坚持公有制74.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精神动力的是(C)。
A.和谐行为规范.....B.和谐观念.....C.和谐文化.....D.和谐思维方式76.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B)。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77.社会主义制度的精神之魂是(B)。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78.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是(B)。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7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A)。
A.马克思主义....................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D.社会主义荣辱观8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B)。
A.马克思主义................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D.社会主义荣辱观8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D)。
A.马克思主义................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D.社会主义荣辱观84.时代精神的核心是(D)。
A.爱国主义B.集体主义C.社会主义.D.改革创新85.解决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的是(B)。
A.发展教育.B.思想道德建设C.发展科学D.深化文化体制改革8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是(B)。
A.发展教育.B.加强思想道德建设.C.发展科学.D.深化文化体制改革87.1803年发表(全世界和谐)一文,指出现存资本主义制度是不合理的,必将为“和谐制度”所代替的是(傅立叶89.(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9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坚持以人为本)。
9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是(坚持科学发展)。
9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坚持改革开放)。
9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是(坚持民主法治)。
9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是(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9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是(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二、不定项选择题4.20世纪五六十年代,针对经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毛泽东等党中央领导对如何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体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这些探索主要有(ABD)。
A.毛泽东提出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B.陈云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构想C.毛泽东提出搞“新经济政策”D.毛泽东提出价值法则是一个伟大的学校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体现的制度特征主要是(ACD)。
A.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在资源配置方式上,以市场为基础性配置手段C.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D.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8.社会主义公有制作为一种生产关系的理论范畴,其实质和核心是(AB)。
A.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B.部分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C.所有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D.大部分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15.社会主义所以必须实行按劳分配的主要原因是由(AB)。
A.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的.....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C.多种所有制经济决定的.....D.人们的素质决定的16.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体现在按劳分配是(AB)。
A.全社会分配领域中主体的分配原则.B.公有制经济内部主体的分配原则C.全社会分配领域中的分配原则......D.企业内部主体的分配原则17.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对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性质具有的重要意义是(ABCD)。
A.体现公有制主体地位的最终实现B.体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C.保证人们相互之间在乎等的经济关系基础上建立和谐的经济利益关系D.保证向共同富裕这一目标前进18.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多种不同的分配形式,就其内容而言可以分为(BCD)。
P172A.以实物形态资本租借给他人经营或使用而取得的租金B.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C.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D.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19.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主体包括(BCD)。
A.公有制中的劳动者....................B.个体劳动者C.被雇于非公有制经济的雇佣劳动者.....D.公有制中的管理者20.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主要包括(ABC)。
A.资本所有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凭借资本所取得的利润B.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将自有的货币或资本借给他人经营或存人金融机构所取得的利息C.以实物形态资本租借给他人经营或使用而取得的租金D.科技发明、创造、信息、专利等参与分配24.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其意义在于(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