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高考地理广西专用一轮复习可持续发展

合集下载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三维设计教师用书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Word版含答案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三维设计教师用书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Word版含答案
10
材料二 下表示意图示地区土地结构及农业生产的变化。
年份/ 年
森林覆 盖率 /%
耕地面 积/km2
年降水 量/mm
气温年 较差 /℃
河流含 沙量 /%
粮食平 均亩产 量/kg
粮食总 产量/ 亿 kg
1985 19
333
520
38
10
205 1.025
1995 10

478
450
42
35
135 0.975
9
1.导致新、旧桥路面积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透风护栏增加了进入桥面的沙量 B.不透风护栏阻滞沙流 C.平面路基减弱风速 D.阶梯状路基增强风速 2.拆除芦苇沙障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强通过桥面道路的风速 B.扩大路面驾驶视野 C.降低桥面道路的维护成本 D.增加光照,减轻冻土厚度 解析:1.B 2.A 第 1 题,差异表现在新桥桥面风沙堆积严重,而旧桥不明显。图示护 栏、路基两桥明显不同;旧桥护栏透风而风速较大,不易产生风沙堆积;而新桥为不透风 护栏,沙粒容易在桥面堆积;同时新桥为阶梯状路基,降低了风速,加剧了沙粒堆积。第 2 题,由图示风向、沙障、桥梁位置,可看出高立的沙障会减小桥面风速,加重沙粒在桥面 的堆积,故拆除沙障的目的是增强通过桥面道路的风速。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如图为我国某区域地形图,该区处于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水土 流失严重,人们常用“穷山恶水”来形容当地恶劣的生存环境。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三维设计教师用书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 Word 版含答案
卷别
考点
频次
荒漠化的防治 水土流失的治理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森林的开发与保护 区域能源资源的开发 流域的综合开发

2013三维设计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2013三维设计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原则、实施等知识点,构建知识网
络,从整体把握所学知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人类发展的环境问题包括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两方面。
农业生产中主要以生态破坏为主,工业生产中主要以环
境污染为主;农村地区以生态破坏为主、城市地区以环 境污染为主;发达国家相对较轻,发展中国家相对较重; 发达地区的环境问题有向发展中地区转移的趋势。
点击下图进 入
在高考中涉及本板块的考题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环境问题类:首先明确题目中涉及的环境问题的类型(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其次判断是哪一类污
染(大气污染、水污染等)或哪一类生态破坏(荒漠化、水
土流失等)或哪一类资源短缺(水资源、能源等),再结合 题目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危害及解决措施。 (2)可持续发展类:可持续发展多以循环经济类问题出现, 所以首先根据材料或示意图分析生态农业或清洁生产各要 素的内在联系,其次判断物质是如何被有效循环利用及废 弃物合理资源化的,最后总结这种模式的经济、社会、生 态效益。
(2)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经历了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时期 严重的环境惩罚之后形成的,需要在发展中得到落实, 需要坚持三个原则,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的持 续发展。
(3)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模式的重要区别是废弃物的循环
利用。清洁生产主要在工业生产中,将环境问题尽量消 除在生产过程中;农业生产中的主要方式是生态农业。
板块知识精要
知识 集成 板块 七环 境问 题与 可持 续发 展
板块命题直击
板块通关锦囊
①全球变暖 ②臭氧层破坏
⑨持续性原则
⑩共同性原则 ⑪转变观念 ⑫调整行为 ⑬国际合作 ⑭清洁生产 ⑮循环经济

2020版三维设计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模块三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Word版含答案

2020版三维设计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模块三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Word版含答案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一讲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一)认识荒漠化[知其地]区域不同,地理条件不同,荒漠化的类型及成因也不同。

因此,在分析荒漠化问题时,要依据具体区域分析其成因,结合成因针对性采取对应措施。

(二)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1.自然因素(1)深居大陆内部,气候干旱,大风频繁;日照时间长,蒸发量远远超过降水量,易于风蚀。

(2)黄土高原土质疏松,遇水崩解,易于侵蚀。

(3)植被覆盖率较低,生态环境脆弱。

2.人为因素(1)人口迅速增长,加大了环境生态压力。

(2)生产活动不合理:①过度放牧;②乱砍滥伐;③盲目开垦。

[析其因](三)荒漠化的危害[评其害]1.荒漠化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荒漠化为沙尘暴提供充足的沙源。

3.荒漠化使生物生产力下降,农业减产,引发饥荒。

(四)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1.防治内容(1)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2)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3)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2.防治原则(1)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

(2)坚持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

3.防治措施(1)合理利用水资源。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5)控制人口增长。

[想其策]荒漠化的治理措施1.针对自然因素的措施根据荒漠化产生的自然原因,从减弱或消除自然因素对荒漠化问题影响的角度分析对策。

如荒漠化的产生与地表植被稀疏有关,可通过植树造林减轻荒漠化的发生。

2.针对不合理人类活动的措施改变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顺应自然发展规律。

例如:过度使用地下水——合理利用水资源;过度放牧——轮牧;人口激增——控制人口数量等。

3.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把环境管理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治理荒漠化问题。

如针对荒漠化的治理,除了规定合理的载畜量外,还要加强人工草场建设。

[典题例析]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三维设计】201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第十二单元 第三讲 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以珠江三角洲地

【三维设计】201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第十二单元 第三讲 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以珠江三角洲地

第三部分第十二单元第三讲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图甲表示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及国内三大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的变化情况,图乙为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划分图,据此回答1~2题。

1.关于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的说法,正确的是()A.三个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的区域差异在缩小B.三个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都在不断上升,近年来上升有所减慢C.近年来西部地带的城市化发展速度超过了中部地带,已经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D.东部地带的城市化水平最高,近年来发展速度很快2.为降低生产成本,某棉纺织企业由A地带向C地带转移的因素可能是()A.接近原料产地B.接近廉价劳动力C.接近消费市场D.接近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中国网北京2011年5月6日讯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了“2011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在城市经济规模竞争力排行榜中,广州居第4位,佛山居第8位。

广州、佛山的经济实力表明“广州佛山同城化”即将成为现实。

据此完成3~4题。

3.广佛同城对下列哪些方面影响较大()①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地域结构②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水平③广州和佛山的城市用地规模④广州和佛山之间的经济联系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4.广佛同城后,其GDP总量直逼上海,但同上海相比,广佛的不足之处有()①产业体系不够完善,工业门类不全,轻工业发达、重工业薄弱②人才资源不够雄厚,科技与教育力量相对不足③工业用水、电、土地价格和劳动力成本在不断降低④经济辐射能力强,使经济腹地过大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下图为甲、乙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图。

据此回答5~6题。

甲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图对外开放→外资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乙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图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5.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共同点是()A.有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B.依靠外来资金支持城市化C.有当地政府的大量投资D.通过工业化带动城市化6.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区属外资驱动型的城市化B.乙地区属于开发区驱动型的城市化C.甲地区的典型发展模式在苏南地区D.乙地区的典型发展模式在珠江三角洲目前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建设的新潮流,它以环境为中心,注重可持续发展,强调资源的高效低耗和生态优先等原则,这有利于解决因不合理城市化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建设“健康”城市,据此回答7~8题。

【三维设计-教师用书】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30)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三维设计-教师用书】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30)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三十)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一、选择题(2018·新乡一模)西藏拉鲁湿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湿地。

它位于拉萨市的西北角,为典型的青藏高原湿地,该湿地的主要植被是沼泽草甸。

据此回答1~3题。

1.拉鲁湿地位于高寒的青藏高原上,其成因不包括( )A.降水较多B.气温低,蒸发弱C.地势相对较低平,易积水D.高山冰雪融水是主要来源2.拉鲁湿地的作用表现在( )①是拉萨市氧气的主要补给源之一②增加拉萨市区的空气湿度和温度③吸附空气中的尘埃,吸收有毒气体,是拉萨市的“空气净化器”④有非常大的蓄洪能力,可有效消除拉萨市区北部的山洪威胁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3.拉鲁湿地的发展方向,不可取的是( )A.通过湿地建设和草种改良,合理发展畜牧业B.利用湿地的大面积水域发展水产业C.利用其独特的高原天然湿地风貌和动植物种类,发展旅游业D.利用湿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拉萨市的广阔市场,建立蔬菜、瓜果生产基地解析:1.A 2.C 3.D 第1题,青藏高原地势高,气候寒冷,降水较少;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湿地分布区相对低平,易积水;主要补给水源是高山冰雪融水。

第2题,根据湿地的功能分析,拉鲁湿地能增加拉萨市的空气湿度,但不能使气温上升,②错。

湿地植被是拉萨市氧气的主要补给源之一,①对。

湿地能吸附空气中的尘埃,吸收有毒气体,是拉萨市的“空气净化器”,③对。

有非常大的蓄洪能力,可有效消除拉萨市区北部的山洪威胁,④对。

第3题,拉鲁湿地的地区性生态环境效益明显,应因地制宜,遵循其生态发展规律,实施保护性开发。

可以通过湿地建设和草种改良,合理发展畜牧业,A可取。

利用湿地的大面积水域发展水产业,是因地制宜发展生产,B可取。

利用其独特的高原天然湿地风貌和动植物种类,发展旅游业,C可取。

建立蔬菜、瓜果生产基地,需要排干湿地中的水,不利于湿地的保护,D不可取。

浙江东南部青田县地处瓯江中下游地区。

地形崎岖,山地丘陵地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境内溪谷纵横,烟江秀丽,山峦连绵,奇峰挺拔,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境内形成了独特的“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被列为世界四大农业遗产之一。

2019年高考地理三维设计大一轮复习精品课件通用版:第三部分 第六章 第二讲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2019年高考地理三维设计大一轮复习精品课件通用版:第三部分 第六章 第二讲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返回
考点(一) 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返回
由图表忆基础
返回
由问题引知识
[一题串知]
右图是我国人口总量、 GDP 、能源生产量、能源消 费量变化及预测示意图。 读图 回答(1)~(3)题。
返回
(1)下列描述符合 2010~ 2017 年变化特征的有 ( ) ①人均能耗不断下降 ②人口增长速度不断变快 ③万元 GDP 能耗呈下降趋势 ④能源消费量大于能源生产量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据图分析我国能源资源紧张的原因有 ( ) ①经济发展快,需求量大 ②人均占有量较大 ③生产技术、 工艺水平落后,能源利用率低 ④我国的煤炭资源已枯竭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返回
[一站归纳]
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然性的 3 个考查点
(一)庞大的人口压力
返回
(二)资源短缺令人担忧
返回
(三)深刻的环境危机
返回
由高考到模拟
1. (2016· 全国卷Ⅱ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返回
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 该地区 曾经是重要的林木采伐区,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先后有多家 森工企业在该区内进行采伐作业, 1998 年后全面停止采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返回
解析:第 2 题,读图可知,M 流域位于我国西北内陆的塔里 木盆地,N 流域位于内蒙古的东北地区。M、N 流域气候干 旱,降水少,人类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等经济活动导致水资 源利用不合理, 产生了共同的环境问题—土地沙化。 第 3 题, M 流域环境问题的成因是过度开垦, 具体表现为土地资源和 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N 流域环境问题源于煤炭资源的大量 开发。

【三维设计】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一章 第二讲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随堂巩固

【三维设计】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一章 第二讲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随堂巩固

一、选择题呵护环境生态,共享碧水蓝天,一直是备受关注的民生问题。

据此回答1~2题。

1.对大多数中国城市来说,较难实现“碧水蓝天”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热岛效应”使得城市多雨天,少晴天B.沙尘暴使得城市大气能见度变小,水域泥沙含量变大C.城市建设大兴土木,尘土飞扬,污水四溅D.城市排放的废气和废水造成城市大气和水域污染2.下列措施能改善生态环境的是( )①使用矿物能源,节约生产成本②积极推进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农业污染治理、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等工作③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④加快国土绿化进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解析:第1题,从“碧水蓝天”入手分析可知,“碧水”与水污染有关,“蓝天”与大气污染有关。

第2题,使用矿物能源,节约生产成本,不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答案:1.D 2.B下图示意河南省某地酒精化工集团基于建设循环型经济社会的产业构想。

读图回答3~4题。

3.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环境评估,可以看出( ) A.只有原料的选择符合清洁生产的要求B.只有废弃物的处理符合清洁生产的要求C.整个生产过程中废弃物的排放量仍然很大D.生产的全过程都符合清洁生产的要求4.发展生物能源是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必然选择,其优点为( ) A.可促进解决农民就业和增收问题B.减少沙尘暴的发生,改善生态环境C.有利于我国石油能源的出口D.刺激汽车制造业的飞速发展解析:第3题,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从图中可以看出,整个生产过程中废弃物的排放量降到了最小,生产的全过程都符合清洁生产的要求。

第4题,发展生物能源可促进解决农民就业和增收问题。

答案:3.D 4.A下图为某地生态农业循环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a、b、c分别表示( )A.居住区、种植区、乳畜养殖区B.居住区、乳畜养殖区、种植区C.种植区、居住区、乳畜养殖区D.乳畜养殖区、居住区、种植区6.下列最能体现该模式特点的是( )①循环型②高消耗③生态化④可持续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解析: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a需要水和沼气,排出生活污水,因而可以判断a表示居住区;b需要饲料和饲草,排出粪便,由此可以判断其表示乳畜养殖区; c需要水、沼渣等,提供饲料饲草,则可以判断其为种植区。

【三维设计】(广西专用)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特色专题课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课件

【三维设计】(广西专用)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特色专题课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课件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我国生态农业模式的掌握,以及生态 农业在我国推广和实施的意义。“四位一体”是将沼气池、 猪舍、蔬菜栽培等系统装在日光温室中,温室为沼气池、猪 舍、蔬菜等创造良好的温度、湿度条件,猪也能为温室提高 温度;猪及沼气池发酵产生气体为蔬菜提供二氧化碳气体, 蔬菜生产又为猪提供氧气;同时,猪粪、尿进入沼气池,产 生沼肥,为蔬菜提供高效无害有机肥。生态农业有利于建立 良性生态系统,充分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提高经济效益, 改善环境,增加农民收入。
C.创意产业、棉纺织、服装生产、污水处理厂
D.、污水处理厂、棉纺织、创意产业、、服装生产
2. 关于该生态工业园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产业生产处于工业发展的成长阶段 B.该工业园属于高科技产业园 C.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 D.生产过程中所有工业产品都能循环利用
()
解析:第 1 题,a 来自于生活污水,去向是尾水,因此应是 污水处理厂;b 的产品是棉布,应为棉纺织;d 的产品有服 装产品,故应为服装生产;c 是通过服装设计为服装生产提 供服务,应为创意产业。第 2 题,从图中信息可知,该工业 为服装产业,基本做到了减轻污染和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具 有高效的生产过程,且利于环境保护。 答案:1.D 2.C
⑪生态农业
可持续发展,要遵循公平
⑫共同性
性、共同性和持续性原则,
⑬公平性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清洁生
⑭持续性
产,生态农业等)。
读“我国某地生态工业园区的循环经济模式图”,完成
1~2 题。
1. 该循环系统中 a、b、c、d 依次为
()
A.污水处理厂、服装生产、棉纺织、创意产业
B.棉纺织、创意产业、污水处理厂、服装生产
(2)可持续发展类:可持续发展多以循环经济类问题出

【三维设计】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0

【三维设计】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0
(2)发展科技,加速科技进步,促进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 构,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国 民经济效益等,都依赖科技创新,即要转变经济的增长方式,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 产业化经营。
(4)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和 文明消费,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 友好型社会。
A.① C.③
B.② D.④
—————————[获取和解读信息]———————————
———————————————————————————————
[解析] ①秸秆直接在田间燃烧不仅仅浪费能源 更污染环境,这种做法不可取;④既能提供生活能源 (沼气),又能提高土壤肥力(沼渣、沼液还田),符合 题意。②、③做法虽然也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并不符 合题意要求。
解析:第1题,分析关联图,该地企业主要是对金属冶炼
第五步:组答案,防失误 将已经初步完成的关联图按箭头连接起来,检查一 遍,再次联系题目涉及的条件和结果,进行比较和补充, 以弥补可能出现的漏洞,确保答案的准确性。比如图中 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经济作物是大豆,与东北地区的 作物类型相符。黄土高原大豆种植较少,长江中下游和 四川盆地夏季主要作物是水稻。 答案:(1) C (2) A
[答案] D
[]
“读图析图能力——多增分”系列之(十三)
地理关联
图的判读 [图表特征概览]
地理关联示意图是指运用文字框图和箭头、线条等连接有 关地理事物,表示各地理事物间相互联系、结构特征及演变规 律的组合图形。地理关联示意图通常借助带箭头的线段将有关 地理事物的形成、内部结构、外部特征、发展趋势等要素联系 起来。它一方面从整体的角度来构建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另一方面反映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区域性特征。

【三维设计】(广西专用)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第二讲 海洋资源和海洋环境保护课时跟踪检测

【三维设计】(广西专用)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第二讲 海洋资源和海洋环境保护课时跟踪检测

课时跟踪检测(十三) 海洋资源和海洋环境保护(时间:3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读“南海海底地形示意图”,完成1~2题。

1.可能蕴藏着石油、天然气资源的海域是( ) A.甲、丁两地B.乙、丙两地C.乙、丁两地D.甲、丙两地2.下列有关海洋资源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低纬度地区气温高有利于晒盐B.沉积盆地多金属矿产C.石油和天然气易在向斜构造处富集D.寒暖流交汇处,海洋生物资源丰富下图为浙江沿海网箱养鱼基地一景,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题。

3.下列叙述不符合该地发展网箱养鱼的自然条件是( ) A.海水浅,阳光充足B.接受陆地营养物质多,饵料丰富C.温度适宜D.寒、暖流交汇,冷水鱼和暖水鱼在此汇集4.网箱养殖面积过大、密度过高最容易诱发的环境问题是( ) A.土地盐渍化 B.海水入侵C.海水富营养化 D.洪水泛滥海洋“沙漠”地带是指海洋中动植物几乎绝迹的地带。

经研究发现在太平洋、大西洋及印度洋靠近赤道的一些区域里,由于洋流在这里形成漩涡,使营养物质无法在此停留,出现了生命绝迹的现象,从而形成海洋“沙漠”地带,读后回答5~6题。

5.海洋沙漠地带一般不会出现在赤道上,这是由于该处( )A.水温偏高,生物光合作用强B.多对流雨,海水富含营养盐类C.寒暖流相遇,吸引大量海洋生物D.无地转偏向力,洋流无法形成漩涡6.下列现象,对海洋“沙漠”地带的形成能起到推波助澜作用的是( )A.人工渔礁 B.石油泄漏C.海水养殖D.人工降雨(·西宁质检)下图是“纬度为25°~30°间等高(深)线图”(单位:米),读图完成7~9题。

7.①处可能是( )A.三角洲B.冲积扇C.侵蚀平原D.洪积坡8.②处的自然带是(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温带草原带9.③处最丰富的自然资源是( )A.气候资源B.海盐C.锰结核D.生物资源下图示意某地区的地貌类型,读图,完成10~11题。

【三维设计】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一章 第二讲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课下作业

【三维设计】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一章 第二讲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课下作业

(时间3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近期研制出利用玉米叶片加工、编织购物袋的技术,这种购物袋易分解且物美价廉。

据此完成1~3题。

1.该种购物袋的生产厂应接近( ) A.原料产地B.销售市场C.能源基地D.研发基地2.若该种购物袋替代目前广泛使用的难降解的塑料制品,对环境保护的直接作用是( ) A.减轻大气污染B.减少“白色污染”C.促进生物多样性D.减轻酸雨危害3.该种购物袋的生产原料在我国的最大产地是( ) A.河南省B.山东省C.四川省D.吉林省解析:第1题,从题干信息分析,该编织袋的加工生产厂应接近有丰富玉米叶的原料地。

第2题,用易降解无污染的环保用品代替难降解的塑料制品,减少了“白色污染”。

第3题,该种环保购物袋的原料为玉米叶,吉林省是我国玉米产量最大的省,玉米叶片最丰富。

答案:1.A 2.B 3.D4.现代森林的经营管理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下列各方法中有助于达到此目的的是( ) A.种植外来优质树种B.一切从保护环境的目的出发C.禁止砍伐木材D.执行伐植平衡解析:为了森林的可持续发展,应执行伐植平衡,不使森林资源被破坏,从而既发挥其经济效益,也发挥其环境效益。

种植外来树种可能会对当地的树种产生影响;禁止砍伐木材、一切从保护环境的目的出发,只注重了森林的环境效益,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

答案:D下图示意某工业生态园的废弃物或副产品流动,该园区以发电厂、炼油厂、制药厂和墙板厂为核心,企业通过贸易的方式把另一家企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企业的投入或原材料,建立工业生态链关系。

据此完成5~6题。

5.图中序号①②③④⑤所代表的工业生产副产品或废弃物分别是 ( ) A.硫、燃料气、冷却水、除尘渣、粉煤灰B.燃料气、冷却水、除尘渣、粉煤灰、硫C.硫、冷却水、燃料气、粉煤灰、除尘渣D.硫、冷却水、燃料气、除尘渣、粉煤灰6.关于该工业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该工业园的运作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原则B.该工业园通过“从副产品到原料”的转换形成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C.该工业园是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新型工业园D.该工业园的运作充分体现了公平性的发展原则解析:第5题,根据各生产厂之间的关系进行推测可以做出判断。

【三维设计】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课件 鲁教版

【三维设计】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课件 鲁教版

当地居民对水电站的建设持有支持、反对两种观点,请你为 这两种观点各找一条理由。 支持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对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水利工程建设的评价,同时考查考 生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描述和阐释事物的 能力。
生读图分析能力,获取和运用地理信息的能力以及综合分
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
解析:第7题,依图可看出该区域土地有8处由湖泊变成了耕 地,有1处由耕地变成了居住用地,即湿地减少,会导致空 气湿度降低、旱涝灾害增加、水生生物物种减少等,故B、C、 D项错误。辽宁西部靠近半干旱地区,由于湖泊减少,耕地 增多,灌溉增加,会使土地次生盐渍化加剧,故A项正确。 第8题,蔗基鱼塘适宜于南方低洼地,同时甘蔗是热带经济 作物;水稻是好热喜湿作物,辽宁西部不适宜推广种植;目 前由于本区域耕地比重较大,又靠近半干旱地区,故为使该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发展节水农业。 答案:7.A 8.C
C.增大空气湿度
D.增加日照时数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不同生产措施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同时 考查考生灵活运用地理原理判断、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难 度较低。 解析:山坡地的坡度较大,因此易发生水土流失,增施肥料 后,大部分肥料可能会随着径流而流失,因此导致农作物增 产效果微弱。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后,地表的坡度变小, 地表径流的流速减慢,因此地表径流将泥土、肥料带走的可 能性就会大幅度降低,这样有利于提高土壤的肥力,进而起 到增产的效果。 答案:5.C 6.B
[考情分析]
此考点常以图文材料为载体,结合区域特征,考 查区域农业发展的条件、发展特征、存在的问题及解决 措施,同时考查学生调取和运用知识以及论证和探讨地 理问题的能力。

2020三维设计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九) 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

2020三维设计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九) 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九)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一、选择题《三亚市“十三五”低碳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将三亚打造成为低碳示范城市。

据此完成1~3题。

1.低碳城市建设主要是为了应对()A.全球气候变暖B.酸雨危害C.城市内涝D.生物多样性减少2.三亚建设低碳城市的优势条件是()A.技术水平高B.政府大力支持C.气候宜人D.城市化水平高3.三亚发展低碳城市可行的措施是()A.减少煤炭使用,提高石油利用比重B.大力建设城市高架,提高通行能力C.建设海绵城市,防止城市内涝D.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减少私家车使用解析:1.A 2.B 3.D第1题,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多会加剧温室效应,加剧全球气候变暖,因此,低碳城市建设主要是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A对;酸雨是人类活动排放过多的酸性气体导致的,B错;城市内涝与城市地面硬化、降水集中有密切关系,C错;生物多样性减少是人类不合理利用资源,破坏生态平衡造成的,D错。

第2题,根据材料可知,政府大力支持是三亚建设低碳城市的优势条件,B对;三亚与上海等城市相比,经济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城市化水平不高,A、D错;气候宜人的城市很多,不是三亚独有的优势,C 错。

第3题,煤炭、石油属于化石燃料,使用它们会增加温室气体排放量,不符合发展低碳城市的要求,A错;大力建设城市高架,提高通行能力与建设低碳城市关系较小,B错;建设海绵城市,属于治理城市内涝的措施,与低碳城市建设关系不大,C错;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减少私家车使用,会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有利于低碳城市建设,D对。

读2012年我国交通碳排放量的空间分布图,完成4~5题。

4.甲是我国人均交通碳排放量最高的省市,对其贡献程度最小的是()A.道路平坦程度B.居民可支配收入C.人口密度D.经济发展水平5.能有效减少乙省交通碳排放总量的合理措施是()A.控制经济的增长速度B.改变以出口为主的产业结构C.大力拓宽城市道路D.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力度解析:4.A 5.D第4题,图示甲为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道路平坦利于汽车通行,故对交通碳排放量贡献最小,故A正确;上海经济发达,居民可支配收入和经济发展水平高,汽车购买量、使用量大,则交通碳排放量较多;人口密度大易出现交通堵塞,增加交通碳排放量。

2019-2020版《三维设计》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三部分 第二章 第二讲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2019-2020版《三维设计》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三部分 第二章 第二讲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 解析 ]
第 (1)题,黄土高原陡坡耕地会导致自然植被破
坏,使本来就疏松的土质更加疏松,一旦遭遇暴雨,水土流失 就很严重,故选 D。陡坡耕地不会从根本上改变地貌类型,也 不可能影响该区域的降水量,故排除 A、B、C。第(2)题,黄 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很多:如地形坡度大,使地表径流 加快,会加剧土壤侵蚀;植被稀疏,使地表失去植被保护;土 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易流失;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等。 黄土高原虽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但距海洋较远,且夏季风受到 秦岭、太行山的阻挡,因而降水量并不大;全年风大与水土流 失关系小; 冻融作用主要发生于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 故选 A。 第(3)题, 治理黄土高原陡坡耕地水土流失应从多方面分析, 包 括退耕还林还草,恢复自然植被,修筑梯田等。 [答案] (1)D (2)A (3)退耕还草(林); 种草植树; 修筑梯田。
(二)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 1.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西北地区的地域差异:
(2)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3)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气候异常 使脆弱的生态 环境失衡。
2.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温馨提示]
世界荒漠带形成的四种原因 (1)撒哈拉、澳大利亚和西亚等地区的荒漠是在热带沙漠气 候条件下形成的, 其成因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的控制。 (2)阿塔卡马荒漠、索马里半岛的荒漠等,其形成与寒流的 影响有关。 (3)中亚、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是在温带大陆性气候条件 下形成的,其原因是深居大陆内部,受海洋影响小。 (4)南美洲的巴塔哥尼亚荒漠,也是在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条 件下形成的,但其形成是由于安第斯山的阻挡,受不到西风的 影响,因而降水稀少造成的。
2.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的危害 (1)破坏 土壤肥力 ,造成农业减产。 (2)加剧沟壑发育,威胁 工矿交通 设施安全。 (3)造成生态环境恶化。 (4)淤积江河湖库,加剧 洪涝 灾情。 (5)影响水土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有效利用等。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1)压缩 农业用地 ,提高土地生产率,建设基本农田。 (2)扩大林、草种植面积。 (3)改善天然草场的植被,实行 轮封轮牧 ,保护草场。 (4)矿区大力开展土地复垦工作。

【三维设计】(广西专用)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第二讲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

【三维设计】(广西专用)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第二讲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

1.晨昏线
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 2.太阳高度
(1)概念:太阳光线对当地 地平面 的倾角。
昼半球 (2)某时刻全球太阳高度的分布晨昏线
大于 等于
0° 0°
夜半球 小于 0°
3.太阳日 (1)含义:昼夜更替 的周期,或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周期。
(2)长度:24 小时。
①基本的 时间 单位,制约人们的作息 ②时间适中,使得地表增温或降温幅度 (3)意义不大保证地球上生命的 存在和发展
3.表现 . 气流 和 水流 的水平运动偏转最明显。
昼夜交替
[考点一线串] 1.昼夜现象、昼夜交替和昼夜长短变化 三者都是地球上所固有的自然现象,虽然都涉及到昼夜 状况,但成因各不相同。 (1)昼夜之分是一个静止的概念,它不涉及地球的运动, 而是由“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太阳光只能照亮 地球表面的一半”这一特性所决定的。
(2)二定向:即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相对东、西方 向,如图中求 E 点的地方时,以 D 点作为已知时间点,则 E 点位于 D 点以东,应“东加”;若求 F 点地方时,以 B 点 作为已知时间点,则 F 点位于 B 点以西,应“西减”。
(3)三定差:即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经度差,以确 定时差,如 E 点所在经线与 ND 经线相差 45°,时差为 3 小 时。
自西向东 。
(2)俯视从从北南极极上上空空看看::
逆时针 顺时针
如下面甲图所示 如下面乙图所示
2.周期 1 恒星日,即 23 时 56 分 4 秒。 3.速度
角速 除 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 度 的自转角速度均为 15°/小时
线速 由 赤道 向 两极 逐渐减 度 小;赤道 最大, 极点 为 0
二、昼夜交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述是
()
A.原始社会人类利用的能源虽然较少,但对环境影响较

B.农业社会能源的开发利用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和水土
流失
C.工业社会大量使用能源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但生态
问题得到缓解
D.现代社会崇尚美国的能源消费方式,能源利用率高,
环境问题得到解决
第15页/共70页
解析:第(1)题,前四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生物能源, 后三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矿物能源。第(2)题,农业 社会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生物能源,生物能源的开发利用 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 答案:(1)D (2)B
第16页/共70页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原则
[考点一线串]
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内涵 地位
目标
生态 持
续发
可持续 发展的 基础
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 能力相协调

经济 持
续发
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增长数量, 可持续 更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 发展的 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 条件 生产第1和7页/消共70费页 模式,实施清洁生产
利用新能源。
;广开源流,开发
第6页/共70页
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
[考点一线串] 1.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过程
第7页/共70页
历史时 期
采猎文
农业文
工业文
现代文
项目
明时期 明时期 明时期 明时期
科学技 术
很低
缓慢发 展
迅猛发 展

社会生 产力
低下且 发展缓 慢
提高较 快
以惊人 的速度 提高
(1) 上海世博会提出的这些环保理念,最能体现可持续发展
的是哪一原则
()
A.共同性
B.公平性
C.持续性
D.阶段性
第20页/共70页
(2) 为体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普通居民应该
()
A.将城市动物园的动物全部放回野生环境,以解决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态破坏问题
B.严格限制私家车的购买和运行,以解决城市环境污
第10页/共70页
(2)人类中心论:该理论单纯地把地理环境看做人类活动 的场所和任意开发利用的对象,一味地从自身需求出发,盲 目追求征服自然,忽略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其结 果是人地关系的对立。
(3)人地伙伴论:该理论认为人类具有认识自然、改造自 然的能力,地理环境对人类也具有反作用力,人类应当与地 理环境建立平等友好、互惠共生、和谐互进的伙伴关系。该 理论倡导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相互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

人口数 量
很少
开始迅 迅速增 增速减
速增长 长

大规模
第8页/共70页
寻求人
历史
采猎文
时期 项目
明时期
农业文 明时期
主要的 环境问

生物资源 造成破 坏,这种 环境问题 对人类威 胁不严重
毁林开 荒、植被 破坏、生 态破坏为 主
人地关 系思想 发展阶

崇拜自然 改造自然
第9页/共70页
工业文 明时期
第18页/共70页
[应用闯一关] 2.2010 年 5 月 1 日至 10 月 31 日,上海世博会吸引着全世
界的目光。本届世博会大力倡导“生态世博”“绿色世 博”“低碳世博”等环保理念,在“城市,让生活更美 好”的主题引领下,努力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 续发展。据此回答(1)~(2)题。
第19页/共70页
第2页/共70页
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原则 1.概念 既满足 当代人 的需求,而又不损害 后代人 满足其需 求的能力的发展。 2.内涵 生态持续发展、 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持续发展。 3.原则 公平性 原则、持续性原则、 共同性 原则。
第3页/共70页
三、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 (1)改变观念: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 (2)改变行为方式 工厂实行 清洁生产 公众参与、选购带 环境标志 的产品
一、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 1.崇拜自然 采猎文明时期,人与环境是一种恐惧 和 依赖 的关系。 2.改造自然 农业 文明时期,人对自然的依附性减弱,对抗性 增强, 地理环境趋于恶化。
第1页/共70页
3.征服自然 工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全面呈现 不协调 ,人地矛盾 迅速激化。 4.谋求人地协调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寻求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 的 相互协调 。
2.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原则
原则
含义
具体做法
包括代际公平、 公平 代内公平、人与 性原 其他物种之间、
则 不同国家和地区 之间的公平
保护生物的多样 性;各国都有发 展权,和子孙后 代共享资源和环 境
人类的经济活动 保持适度的人口
持续 性原

和社会发展应保 持在资源和环境 的承载能力之 内,寻求可持续
规模,合理开发 和利用自然资 源,处理好发展 经济和保护环境
消耗和间接消耗)统计图”。据此完成(1)~(2)题。
第13页/共70页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四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矿物能源
B.后三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生物能源
C.人类在各发展阶段都消耗一种类型的能源
D.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能源消耗不断增长
第14页/共70页
(2) 人类各发展阶段能源利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正确的叙
环境污 染成为 社会公 害,生 态破坏 严重
征服自 然
续表
现代文 明时期
环境问 题突出
谋求人 地协调
2.链接拓展——从古至今产生的三种人地关系思想 (1)地理环境决定论:该理论认为地理环境决定人类的生 理和心理特征,进而决定人类的民族特征、文化发展及经济 基础、上层建筑等,并由此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只能 被动地适应环境。该理论夸大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忽 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第11页/共70页
[技法一招鲜] 图解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
采猎文 明时期
农业文 ⇒明时期
工业文 ⇒明时期
⇒2年0代 世以 纪后 70
崇拜自然 改造自然 征服自然
谋求人 地协调
少量物 种灭绝
生态脆弱
全面 不协调
从观念 到实践
第12页/共70页
[应用闯一关] 1.下图为“人类各发展阶段的人均每日能源消耗(包括直接
第4页/共70页
四、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1.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1)庞大的 人口压力 。 (2) 资源短缺 令人担忧。 (3)深刻的 环境危机 。
第5页/共70页
2.总体战略、对策及行动方案 《 中国21世纪议程 ——中国 21 世纪人口、环境与发
展白皮书》。
3.生态农业 调整 产业结构 ;开展 综合利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