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政策
形势与政策问题
形势与政策问题
形势与政策问题是指当前国内外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出现的风险和机遇,以及政府制定的应对措施和发展战略。
这些问题对于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在当前,形势与政策问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国际风险:全球化、经济危机、环境问题、恐怖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等对国际关系和国家安全造成的影响。
2. 内部风险:政治制度改革、社会稳定、贫富差距、环境污染等对于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3. 新兴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技术等对于未来经济发展的机遇。
4. 产业升级:制造业转型升级、服务业发展、城乡区域发展等对于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意义。
5. 政策引领: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善营商环境、加强创新能力等对于国家战略和政策制定的重大意义。
如何应对形势与政策问题,需要整合各方资源和力量,提高政策制定和执行的效率和质量,加强沟通、协调与合作,以实现国家长期繁荣与人民福祉。
形势与政策课程内容
形势与政策课程内容
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国内外形势分析:该部分内容主要围绕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形势进行分析,包括经济增长、经济危机、环境问题、国际关系等,以帮助学生了解当前形势的发展和趋势。
2. 政策分析与制定:该部分内容主要涉及政府制定政策的过程和方法,以及对各种政策的分析、评估和制定能力的培养。
学生将学习如何应用经济学、社会学、法律学等多学科知识来分析社会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3. 决策制定与管理:该部分内容主要介绍决策制定和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包括决策制定的基本原理、决策过程、决策模型等。
学生将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方法,培养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的能力。
4. 国家治理与社会管理:该部分内容主要介绍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包括政府的职能和作用、社会治理的模式和机制等。
学生将学习如何有效组织和管理社会资源,提高社会管理的效能。
5.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合作:该部分内容主要涉及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的原理和实践,包括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贸易保护主义等。
学生将学习如何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推动区域合作和经济发展。
6. 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该部分内容主要涉及社会发展和公共政策的关系,包括社会问题的产生和解决、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等。
学生将学习如何分析社会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公共政策建议。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国内外形势的敏感性,提高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决策制定和管理的能力,以及推动社会发展和公共政策的能力。
形势与政策关系的概述
形势与政策关系的概述一形势与政策关系的概述(一)区别:1、形势是客观的,政策是主观的2、形势是多样的,政策是有针对性的3、政策的制定与出台总是会滞后于形势(二)联系:1、形势是政策制定的依据,政策是形势发展的主观影响2、制定出台正确的政策,必须依据对形势的正确分析3、正确的政策必须是能够反映、符合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政策4、政策随形势的变化而变化二分析形势应坚持的基本原则客观性本质性发展性系统性三经济形势的特点客观实在性差异性、不平衡性突发性基础性与决定性发展阶段与连续的有机统一性结构性效益性科技性四影响经济形势的主要因素1、经济体制2、经济政策3、经济规模4、产业结构5、创新6、外贸五经济形势的分析的方法宏观分析法中观分析法微观分析法数学模型方法回归分析法数理统计分析方法趋势外推分析方法企业经济效益分析方法六科技形势的特点科技性技术性理论性应用性经济性政治性论理性社会性七科技形势分析的原则1、科技发展战略目标制定原则2、科技体制保障原则3、科技经费投入原则4、科学技术研究创新原则5、科技理论研究成果转化应用原则6、科技道德教育原则7、技术成果的评价原则8、科学技术引进学习原则八科技形势分析的方法主要讲统计法和效益法九分析政治形势的指标1、基尼系数判断一个国家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表示占总人口一定百分比的社会成员所拥有的收入额在全部居民收入总额中所占的比重。
该系数可在0和1之间取任何值。
系数越小,分配平均程度越高,贫富悬殊越小。
低于0.2,绝对平均;在0.2~0.3表示比较平均,在0.3~0.4表示相对合理;在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在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警戒线。
2、GDP 是显示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3、CPI 衡量通货膨胀的主要指标之一4、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其实质是通过个人、家庭或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主题: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高等教育改革第七章高等教育(十八)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形势与政策重点
形势与政策1、形势——客观事物的发展状况和趋势。
2、政策——政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奋斗目标,或为完成一定任务而制定的行动准则,是领导和管理社会的手段。
3、形势与政策的辩证关系形势既是制定政策的客观依据,又是检验政策的客观标准。
政策对形势具有导向作用,是促进形势发展的重要手段。
4、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最大的国情。
科学发展观•1、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
•2、发展——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由旧质到新质的运动变化过程。
•3、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具体地说,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就是要创造人人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
(2)全面•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
(3)协调•协调发展,就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4)可持续•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形势与政策的课程总结
形势与政策的课程总结
《形势与政策》是一门广泛开设在高校和教育机构中的课程,旨在通过对国内外时事和政策的研究和分析,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政策意识和国际视野。
以下是对该课程的总结:
1. 知晓时事:《形势与政策》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国内外的重大时事和社会政策,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信息。
通过接触和分析实际案例,学生可以跟进当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增强对世界的认知和了解。
2. 政策分析:该课程也强调对政策的深入分析。
学生将学习如何理解政策的制定过程、实施效果和影响因素。
通过对政策的评估和反思,学生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综合素质培养:《形势与政策》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对多领域知识的涉猎和学习,学生可以拓宽知识面,增强思辨能力和分析能力。
此外,课程还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以及有效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4. 国际视野:由于该课程关注国内外的形势和政策,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学生将了解国际政治、全球经济和不同国家的文化特点,从而增强跨文化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5. 社会责任感:《形势与政策》课程还强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研究社会问题和政策挑战,学生将认识到个体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并思考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
总的来说,《形势与政策》课程通过对时事和政策的研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政策意识和国际视野,使其具备成为自主思考者和社会参与者的能力。
这门课程对学生的职业发展、社会适应和公民意识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形势与政策考试知识点总结
形势与政策考试知识点总结一、国际形势1. 经济全球化:国际形势的主要特征之一是经济全球化。
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相互联系,国际贸易、投资、金融等活动日益频繁。
参与全球化的国家可以分享全球资源,促进经济增长,但同时也面临着挑战,比如全球性经济危机、金融风险等。
2. 多极化:国际形势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多极化。
随着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
多国之间的竞争、合作、摩擦日益增多,国际关系更加错综复杂。
3. 战争与恐怖主义:国际形势中安全问题一直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恐怖主义、国际冲突等问题给国际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要求各国政府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4. 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
国际社会需要加强合作,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
二、国内形势1. 经济发展:国内形势的首要问题是经济发展。
目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一定的压力,需要创新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 社会稳定:社会稳定是国内形势的重要方面。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保障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维护社会稳定。
3. 生态环境: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
国内形势需要政府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4. 水资源与能源:水资源和能源问题也是国内形势的重要方面。
政府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水资源和能源的管理,促进可持续发展。
三、政策理论知识1. 政治理论:政治理论知识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政治学理论、国际关系理论等。
考生需要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解国际关系中的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构建主义等理论。
2. 政策实践:政策实践知识包括国家治理理论、国家治理实践、政策分析与制定等。
考生需要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了解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等重要会议精神。
形势与政策知识点
形势与政策知识点形势与政策知识点引言形势与政策是当今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
了解和掌握形势与政策的知识对于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深入探讨形势与政策的关键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全面、深刻地理解这一主题。
一、形势与政策的概念形势与政策是紧密相连的两个概念。
形势指的是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现状以及将来发展的趋势。
而政策则是指政府或组织为了应对形势而采取的具体措施和规划。
形势与政策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二、形势与政策的重要性了解形势与政策的重要性在于能够使个人或组织更好地适应社会变化和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
形势与政策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把握时代脉搏和趋势,预测未来的发展方向,减少风险和损失。
三、形势与政策的基本原则1. 科学性:形势评估和政策制定都需要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通过系统、客观、全面的研究和分析来得出结论。
2. 可操作性:政策应当具备可执行性和可操作性,符合实际情况,能够付诸实施。
3. 灵活性:形势和政策都是动态变化的,需要具备灵活性以及对应变化的适应能力。
四、形势与政策研究的方法和途径1. 政府发布的相关报告和文件:政府会定期发布形势评估报告和政策文件,这些文件对于了解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非常有帮助。
2. 学术研究和专家解读:了解专家学者对形势与政策的研究成果和解读,可以获得权威和深入的见解。
3. 多方面信息搜集和分析:汇集各方面的数据和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可以获得全景和多维度的认知。
五、形势与政策的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形势与政策的具体应用和实践。
以中国近年来发展的形势与政策为例,可以看到政策的重要性和实际效果。
六、形势与政策的发展趋势和挑战形势与政策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需要不断地学习和适应。
全球化、科技发展等因素给形势与政策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总结形势与政策是当今社会中的重要领域,了解和掌握其知识对于个人和组织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形势与政策教学大纲
形势与政策教学大纲
形势与政策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标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中国国情、国际形势、政治制度和发展模式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理解和分析当前社会、政治、经济等复杂问题,增强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中国国情:历史沿革、人口、民族、地理、文化等基本情况。
2. 国际形势:主要国家和地区,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关键问题。
3. 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政党制度、选举制度、基层民主建设等。
4. 发展模式: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资源利用、财富分配等问题。
三、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实地调查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师生互动,以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独立研究和团队合作能力为目标。
四、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主要为课堂讨论、专题报告、综合论文等,旨在考察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理解程度、批判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材及参考书目
1. 《形势与政策》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
2. 《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学》陈刚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 《中国政治新秩序》骆家辉著,中信出版社;
4. 《经济全球化》麦肯锡公司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六、其他说明
本课程为必修课程,学生必须参加学习,考核合格方可获得学分。
对
于旷课、迟到、缺交作业等行为将进行相应扣分处理。
如遇特殊情况,请及时向教师请假并提供有效证明。
形势与政策课程意义
形势与政策课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1. 增强国家意识和文化自信:形势与政策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和了解国家的发展状况、政策和法律法规,从而增强他们的国家意识和文化自信。
2. 帮助学生认识国际形势和竞争:形势与政策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国际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的动态和变化,从而提高他们的国际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形势与政策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形势分析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的分析和判断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4.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自我认知能力:形势与政策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自我认知能力,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和职业发展的需要。
5. 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形势与政策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各种政策和法律法规,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对于他们的全面发展和未来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形势与政策课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国家形势和政策,提高他们的分析判断能力和综合素质,对于他们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学好形势与政策的意义
学好形势与政策的意义
学好形势与政策对个人和社会都有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如下:
1.了解国家发展:形势与政策的学习可以帮助个人了解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
这有助于把握国家大势,迅速适应和融入社会。
2.提高公民素质:学习形势与政策有助于提高公民的政治素质。
了解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可以使人更好地行使自己的公民权利,参与社会事务,更加积极地为社会做贡献。
3.拓宽视野:通过学习形势与政策,可以了解国际国内的各种信息和观点,拓宽个人的视野,提高信息获取和分析的能力。
4.个人发展和职业规划:了解国家政策和行业发展趋势对于个人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非常重要。
这可以帮助个人更好地选择职业,提升自身素质,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
5.维护自身权益:了解法律法规和政策可以帮助个人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遇到问题时,可以根据相关政策和法规来维权。
6.社会责任感:学习形势与政策可以培养个人的社会责任感,使人更加关心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推动社会的进步。
总之,学好形势与政策不仅有助于个人的综合素质提升,还有助于国家的繁荣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因此,这一过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长远影响。
形势与政策知识点总结
形势与政策知识点总结一、政策的基本概念及其属性政策是国家行为的一种表现,是国家有关某一特定领域或方面的发展方向、目标、原则、主张和措施的总称。
为了实现国家的目标和利益, 从事社会管理的政府部门和官员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和措施,有时还包括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等。
政策的属性:一是发展性:政策是一项具有发展性的规定或方针,反映了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长远目标,是一种强调国家长远利益的行动准则。
二是合法性:政策是在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规章规定的基础上制定和实施的,具有明确的合法性。
三是指导性:政策是对某一具体问题进行引导和规范的指示,对特定的行为和实践具有指导性作用。
四是针对性:政策是为了解决一定的问题或满足一定的需求而制定的,在具体实施时需要具有明确的针对性。
二、政策的分析方法政策的分析方法包括:问题分析法、目标分析法、原因分析法、途径分析法、后果分析法等。
1、问题分析法问题分析法是政策研究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分析方法。
政策研究往往从问题出发,然后通过对问题的分析、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措施与途径,进而形成政策。
2、目标分析法目标分析法是政策研究中的一种重要的分析方法。
目标是政策活动的核心,政策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制定的,目标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是政策研究的重点。
3、原因分析法原因分析法是政策研究的一种基本分析方法,主要用来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并找出解决问题或实现目标的途径。
4、途径分析法途径分析法是政策研究中的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它是通过研究和分析实施政策的可能途径、方式和手段,从而找出最佳的实施途径。
5、后果分析法后果分析法是政策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分析方法,它主要用于评估政策实施后的可能的各种结果。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并不断完善的独特制度。
它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领导、政协制度、民主党派参政合作制度、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宪法法律制度等。
形势与政策含义的理解
形势与政策含义的理解
形势是指当前事物所处的状态和发展的局势,具有客观存在和客观规律性。
其中,政治形势是指政治领域中的状态和趋势,包括国际关系、国内政治形势等。
政策含义是指政府或政治团体为解决某一具体问题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规定的方针政策。
政策通常是对当前形势的分析和判断的结果,是一种行动指导方针。
它是在当前形势的基础上制定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问题,实现国家或政治团体的发展目标。
因此,形势与政策含义是密切相关的。
形势是政策制定的基础和前提,政策是根据形势的变化和发展制定的具体行动方案。
政策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形势的发展趋势和背景,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解决当前社会问题,实现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目标。
形势与政策章节知识点总结
形势与政策章节知识点总结
1. 国内外经济形势
国内外经济形势是考研政治形势与政策知识点中的重要内容,通常包括对于宏观经济政策、产业结构、国民经济增长、外贸外汇、金融政策等方面的了解。
考生可以通过学习相关的
经济学知识,了解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演变和趋势。
2. 政治形势
政治形势是考研政治形势与政策知识点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通常包括对于国家政治制度、政治体制改革、政治生活和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了解。
考生可以通过学习相关的政治学知识,了解国内外政治形势的演变和趋势。
3. 外交形势
外交形势是考研政治形势与政策知识点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常包括对于国际关系、国际
组织、国际安全、国际冲突等方面的了解。
考生可以通过学习相关的国际关系学知识,了
解国际形势的演变和趋势。
4. 军事形势
军事形势是考研政治形势与政策知识点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常包括对于国家军事实力、
军事战略、军事安全、军事冲突等方面的了解。
考生可以通过学习相关的军事科学知识,
了解国家军事形势的演变和趋势。
5. 社会热点事件
社会热点事件是考研政治形势与政策知识点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常包括对于国内外重大
事件、社会热点、突发事件等方面的了解。
考生可以通过学习相关的事件学知识,了解国
内外社会热点事件的演变和趋势。
综上所述,形势与政策知识点是考研政治考试中的重要内容,考生应该通过系统学习,掌
握国内外经济、政治、外交、军事等方面的情况,以便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形势与政策定义
形势与政策是指我国对当前国内外经济政治形势、国际关系以及国内外热点事件,秉承我国政府的基本原则、基本立场而做出的应对政策,坚持我国政府的基本原则和立场。
它也是高校思想品德课中的一门必修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每个学生包括大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在内的必修课,是学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程,将形势与政策教育经常化、规范化、课程化,有助于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也有助于学生拓宽视野,改善知识结构,了解我国社会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与进程。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
国际敌对势力与我争夺下一代的斗争尖锐复杂;国内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和发展的黄金时期的矛盾凸
显时期,我们的思想观念受到一定的冲击。
在复杂的形势面前,我们面临着许多矛盾和困惑,亟需教育和引导,特别要加强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引导我们从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高度认识自己,把握自己,帮助我们拓宽视野,开阔胸襟,立志奋斗。
从这个意义上看,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是形势变化的客观要求。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七条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具体负责义务教育实施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义务教育实施工作。
学形势与政策的意义
学形势与政策的意义
学形势与政策的意义体现在多个层面,涵盖了个人、组织和社会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学形势与政策的一些重要意义:
了解政策动向:
学形势与政策有助于了解国家、地区或行业的政策动向。
这对于企业、组织、个人等有关决策和规划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风险防范:
通过学习形势与政策,能够及时发现和预测潜在的政治、经济、社会风险,有助于做出相应的防范和调整。
提高决策效率:
对形势与政策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制定更明智的决策。
在了解政策的基础上,能够更准确地评估各种选择对组织或个人的影响,提高决策效率。
促进经济发展:
了解国家政策对于企业在市场中的定位和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企业可以根据政策调整战略,推动自身发展与国家发展的协同。
合规经营:
学形势与政策有助于企业和组织合规经营,避免因法规变化而带来的法律责任。
了解政策,有助于调整和优化内部管理机制,确保组织的经营活动符合法规要求。
社会责任感:
对形势与政策的认知使个人、企业和组织更加具备社会责任感。
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履行社会责任,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
人才培养:
在教育领域,学形势与政策有助于培养具备政治敏感性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
这种人才更容易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更有可能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取得成功。
国际交往与合作:
了解国际形势与政策,有助于开展国际交往与合作。
在全球化的时代,了解各国政策有助于更好地参与国际事务,拓展国际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总体而言,学形势与政策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能够为个人、组织和社会提供有益的信息和指导,帮助它们更好地适应和引领发展的大环境。
形势与政策主题
形势与政策主题
"形势与政策"主题指的是对当前社会、经济、政治等各方面的形势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
该主题涉及到国家治理、社会发展、国际关系等方面的问题,旨在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提供方向和指导。
在形势与政策主题下,可以涵盖的具体议题包括但不限于:
1.经济形势与政策:对国内外经济形势进行研究和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经济政策,推动经济增长和发展。
2.社会形势与政策:对社会发展趋势、社会问题进行观察和研究,制定相应的社会政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3.政治形势与政策: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形势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根据国家利益制定政治方针和政策。
4.国际形势与政策:对国际形势进行观察和研究,为国家制定对外政策和战略,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和国际地位。
5.环境形势与政策:分析环境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制定环境保护政策,推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形势与政策主题是政府、政治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等相关领域研究的重点,可以对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形势与政策的意义
形势与政策的意义
形势与政策意义重大,具有以下几点:
1. 意义引导行动:形势与政策是国家、组织和个体制定和调整行动方针和决策的重要参考。
通过对形势的准确分析,可以了解国内外的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的动态变化,科学制定政策来应对挑战和机遇。
2. 意义促进发展:形势与政策的意义在于提供发展的指引。
通过科学分析形势,可以确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制定合理的政策,推动国家、组织和个体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发展。
3. 意义稳定社会:形势与政策的意义在于维护社会稳定。
通过深入了解形势,制定可行的政策,可以有效应对社会动荡和危机,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4. 意义保障安全:形势与政策的意义在于确保国家和个体的安全。
通过对形势的分析,明确威胁和风险,制定相应的政策来保障国家安全、经济安全、网络安全等各个方面的安全。
5. 意义提升竞争力:形势与政策的意义在于提升竞争力。
通过对形势的了解,可以把握市场机遇和竞争态势,制定相应的政策来提升国家、组织和个体的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之,形势与政策的意义在于指导行动、促进发展、稳定社会、保障安全和提升竞争力,对国家、组织和个体具有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发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关于印发《2011年下半年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的通知各普通高校、独立学院、高职学院:现将教育部社会科学司组织研究制定的《2011年下半年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转发给你们,请各校参照执行,以做好今年下半年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工作。
附件:2011年下半年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天津市教委德育处2011年8月19日附件:2011年下半年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和辛亥革命100周年,也是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的开启之年。
今年10月,党中央将召开十七届六中全会。
下半年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实施,引导大学生正确分析和认识当前国内外形势,统一思想,坚定信念,凝聚力量,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国内“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一、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青年学生的自觉追求和共同的精神支柱党中央决定在今年10月召开十七届六中全会,研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问题。
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要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
中国共产党已经成立90年、在全国执政62年、领导改革开放33年,推动中国发生了人类历史上少有的深刻变革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从本国国情出发,依靠自己力量开辟的创新之路,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对世界的历史性贡献,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最重要、最鲜活、最有力的教材。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当前,在青年学生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一是要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个人成长进步与党和人民的事业紧密结合起来,激励青年学生怀抱崇高理想、充满奋斗激情,努力学习,在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中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二是要认真学习贯彻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源源不断的根本动力。
二、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准确把握2011年下半年经济工作的目标和要求今年以来,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各类自然灾害和各种重大挑战,中央科学判断、沉着应对,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
目前,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农业生产形势良好,价格调控总体有效,市场供应得到较好保障,社会需求基本稳定,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
同时应看到,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矛盾仍然突出,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又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经济形势,一是既要正确认识取得的成绩,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巩固经济社会发展好势头;又要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充分看到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潜在风险,做好应对准备,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对工作的总体部署上来。
二是要准确把握今年下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稳定物价总水平,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
三是要全面把握下半年经济工作的十大重点任务,即坚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全力夺取全年农业丰收;坚持不懈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着力促进内需平稳较快增长;下大力气加快推进结构调整;毫不放松地抓好节能减排;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深化医药卫生、资源环境、财税金融、农村、文化体制等重点领域改革;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就业和创业,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发展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创新社会管理和服务,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三、正确认识农业农村发展的形势,把握推进农业农村发展的思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稳民心、安天下的战略产业。
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形势,深入了解农业农村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准确把握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路,一是面对极端天气事件和严峻的自然灾害,今年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为保供给、稳物价、管理好通胀预期、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是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还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影响“三农”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
极端天气事件增多,下半年自然灾害和病虫害仍呈多发重发态势,防灾减灾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依然存在,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压力较大。
三是下半年农业农村发展任务十分繁重。
必须千方百计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加,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要大力发展粮食生产,扎实推进粮食稳定增产行动,全力实现粮食第八个丰收年。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推动农业标准化生产,全面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
积极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深化农村改革,多渠道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快速增长。
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四、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为契机,广泛开展爱党爱国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今年下半年我们要迎来辛亥革命100周年。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纪念辛亥革命,一是要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开展纪念活动的重要意义:有助于发扬和光大辛亥革命的精神,鼓舞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勇敢担当历史赋予的责任,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崭新局面,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是要广泛进行近现代史的教育,宣传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屈辱中奋起、为救亡图存进行的英勇斗争史,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奋斗历程,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深刻理解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增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和信心。
三是要广泛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就的教育,利用各种形式,充分展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
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巨大的优越性,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具有强大的生机活力,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进一步增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四是要理直气壮地宣传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对辛亥革命精神的传承与发展,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辛亥革命”观,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作为孙中山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创造了令世界震惊的伟业。
五、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局,为两岸关系发展创造更好条件今年是两岸关系发展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认清当前两岸关系形势,理解中央对台决策部署,要加深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一是要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局。
两岸应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夯实共同的政治基础,珍惜和平发展来之不易的宝贵成果,继续推进两岸协商谈判,全面开展两岸交流合作,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二是要深化两岸经济交流合作。
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把两岸经济长远发展与两岸经济合作有效衔接。
两岸应把握机遇,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奠定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是要大力推动两岸文教交流,增进同胞感情融合。
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宝贵财富,也是维系两岸同胞感情的重要精神纽带。
在两岸经济合作已经取得长足进展的情况下,应更加有力地推进两岸文教交流合作,共同传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不断增强共有的中华民族认同。
推动两岸关系未来发展归根到底要靠青年,要引导青年学生踊跃地投身到两岸交流合作中来,携手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未来。
四是要继续深化两岸各界大交流,保障两岸民众尤其是基层民众共享和平发展成果。
要采取积极措施,深化合作,进一步增进相互了解,消除隔阂误解,密切同胞感情,不断巩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民意基础,不断壮大支持和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力量。
五是要继续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活动,维护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必要条件。
六是要借纪念辛亥革命百年,增进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抓住契机,突出振兴中华、民族复兴的主题,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国际“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一、世界经济总体保持复苏势头,但复苏进程正积聚诸多风险今年以来,世界经济仍然处于日渐复苏阶段,但各主要经济体复苏不平衡。
世界经济复苏和持续发展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和严峻挑战:一是发达国家财政赤字和债务问题恶化,成为世界经济持续复苏的一大隐患。
美国政府债务的可持续性开始受到怀疑,即使国债上限得以提高,仍只是权宜之计;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继续发酵,相关国家在政策调控和刺激经济方面顾此失彼,拖累经济复苏;日本大地震带来的灾害导致经济和贸易状况恶化,也使其债务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二是通胀压力逐渐由新兴市场国家向发达国家扩散,不仅对新兴市场国家产生较大通胀压力,也使发达国家由去年对通缩的担忧转为较强的通胀预期,加大了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
三是一些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经济刺激政策逐步到期,虽有助于缓解全球通胀压力,但有可能导致美元走强和资本回流美国等新变化,给新兴市场国家宏观经济带来不利影响。
四是西亚北非持续动荡和日本大灾给国际经济造成的消极影响挥之不去。
二、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新变化,合作与竞争同步发展中国、印度和巴西等新兴发展中大国率先走出金融危机的影响,利用“二十国集团”和“金砖五国”等多边峰会外交平台,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在国际政治经济事务中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使得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全球经济均衡化趋势越来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