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统计学”课程情感价值目标的探索与实现

合集下载

提高生物统计学教学效果的方法探索

提高生物统计学教学效果的方法探索

提高生物统计学教学效果的方法探索一、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用案例分析方法可以有效的将统计学概念与生物学知识相结合,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各种数据收集、描述、分析和解释的方法,这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

2.互动式学习法:生物统计学课程涉及许多公式和概念,有些极其抽象,学生在学习这些内容时会显得乏味而疏远。

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可以采取互动式学习法,让学生在思考问题和讨论中学习和理解统计原理和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法:生物统计学课程需要学生熟悉各种数据的收集、记录、描述、分析和解释的方法。

小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协作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二、教学内容1.实践操作在生物统计学课程中,老师应该设置一些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体验到各种数据收集、处理、分析和解释的过程。

这些实践操作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统计学原理和方法。

2.生物数据处理在生物统计学课程中,老师应该注重生物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由于生物统计学涉及到各种生物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因此,在教学中应该重点关注这方面的知识点,让学生学会通过统计学原理和方法处理和分析生物数据。

3.实际应用生物统计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注重生物统计学的实际应用。

应该注重教授生物实验中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如DNA测序,蛋白质分析等,同时也应该加强与临床医学、生物工程等实践领域的联系。

三、教学手段1.使用虚拟实验平台在生物统计学课程中,老师可以使用虚拟实验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加生动、图像化的学习体验。

虚拟实验平台可以让学生更加方便、有效地了解各个生物统计学概念和方法。

2.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手段是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

老师可以使用图表、示意图等多种多媒体形式呈现统计学原理和方法,使得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这些概念和方法。

3.使用在线学习平台在线学习平台可以让学生在空余时间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同时也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谈谈对生物统计学的认识和学习计划

谈谈对生物统计学的认识和学习计划

谈谈对生物统计学的认识和学习计划在生物统计学领域,我们通常会涉及到一些常见的统计学方法,比如描述统计学、推断统计学、回归分析、方差分析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对生物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解释,从而揭示生物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此外,生物统计学还涉及到一些特殊的统计学技术,比如生存分析、种群动态分析、遗传连锁分析等,这些方法在生物学领域具有特殊的应用。

我对生物统计学的认识主要来源于学术课程和研究实践。

在本科阶段,我通过学习生物统计学课程,了解了一些基础统计学方法和技术,比如双因素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

在研究生阶段,我通过参与生物学研究项目,运用统计学方法对生物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生物统计学水平。

对于未来的学习计划,我计划在生物统计学领域深入学习和研究,提升自己的统计学技能和生物学知识。

具体而言,我计划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学习和研究:1. 深入学习统计学方法。

我将系统学习常用的统计学方法和技术,比如生存分析、种群动态分析、遗传连锁分析等,掌握这些方法的原理和应用,为将来的生物统计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学习统计软件和编程语言。

统计软件和编程语言在生物统计学研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以帮助我们更高效地进行数据分析和可视化。

我计划学习R语言和Python等编程语言,熟练掌握常用的统计软件,如SPSS、SAS等,提升自己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3. 参与生物统计学研究项目。

通过参与生物统计学研究项目,我将有机会接触到最前沿的生物统计学理论和方法,锻炼自己的研究能力和实践经验,积累研究成果和学术经验。

4. 学习交叉学科知识。

生物统计学是统计学和生物学的交叉学科,涵盖了统计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我计划学习交叉学科知识,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培养综合素养,更好地应对生物统计学研究的复杂性和挑战性。

通过以上学习计划,我相信我将能够在生物统计学领域取得更好的成绩和进步,为未来的科研和学术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实践与思考

《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实践与思考

《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实践与思考摘要:《生物统计学》是农学、动物科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科学研究和实践应用的重要基础工具,同时也是学生普遍反映难懂难学的一门课程。

为提高《生物统计学》的教学效果,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生物统计这门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设想。

关键词:《生物统计学》是数理统计在生物学中的应用,从数量角度研究生命科学现象已经为大多数生物学研究者所认知。

通过对生物试验与调查数据资料的客观分析,不仅能够将生命科学问题推向深化和精确化,而且还能对其理论及其假说进行论证和说明。

在这一过程中,生物统计为生命科学的研究和探索提供了重要方法和工具。

近年来,全国各高校生物类专业普遍加强了《生物统计学》的教学工作[1]。

《生物统计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学生普遍反映这门课程难懂、难学。

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分析目前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就如何提高《生物统计学》的教学效果,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和思考。

1 现状分析1.1 内容侧重数理,计算繁琐,令学生缺乏兴趣统计学是把数学的语言引入具体的科学研究领域,将所研究的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是搜集、分析和解释数据的一门科学。

《生物统计学》是数理统计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它是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来分析和解释生物界各种现象和试验调查资料的一门学科,属于应用统计学的一个分支[1]。

该课程有许多抽象的理论、概念和公式,难以理解和记忆,所以课程学习起来,枯燥单调,且计算繁琐,学生的兴趣很难长时间保持。

计算繁琐突出表现在作业完成需要用较多的时间,学生反映大部分时间都用于计算,由于平时学习任务较为繁重,没有充足的时间来完成作业。

在考试过程中甚至存在个别同学宁愿放弃计算最后结果以求争得更多审题做题时间。

因此计算繁琐、费时导致部分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下降。

1.2 教学条件限制,计算机应用欠缺由于教学条件限制,目前生物类专业的教学没有条件开设上机试验课,所以目前广泛应用的Excel表统计分析工具和SAS等统计分析软件这部分知识就没有机会传授给学生。

提高生物统计学教学效果的方法探索

提高生物统计学教学效果的方法探索

提高生物统计学教学效果的方法探索生物统计学在生物学领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是生物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工具。

因此,教学生物统计学也成为迫切需要的任务,但是如何提高生物统计学教学效果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下面就提出几个提高生物统计学教学效果的方法:一、探索实践教学方式生物统计学的知识点相对来说比较抽象,学生需要用心去理解和掌握。

因此,单纯的课堂教学往往难以让学生深刻领会其中的奥妙。

要提高生物统计学教学效果,我们可以探索一些实践教学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到生物统计学的实验和实践中去,使得学生能够获得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可以在课堂上设计一些生物统计学实验,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通过不断的实验探索,让学生逐渐掌握生物统计学的知识点,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好地转化和应用生物统计学知识。

二、注重互动交流生物统计学教学相对来说比较枯燥和抽象,如果单纯地让学生听讲,很容易出现学生听不懂,也就学不进去的情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互动交流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互动,让学生积极思考和表达。

在学生表达不清楚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耐心地进行帮助和引导,让学生克服问题。

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够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生物统计学的知识点。

三、应用场景教学教师在生物统计学教学过程中,应该尽量注重与现实生物问题的结合,引导学生把生物统计学的知识点与生物实际问题有效的结合起来,把生物问题转化为统计问题来解决,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例如,可以通过生物统计学的知识点来解释和分析一些生物学实验和数据,让学生深入掌握生物统计学知识,更加深刻地理解生物学实验的实质。

这样不仅使得学生能够从抽象、枯燥的知识点中感受到生物学的魅力,而且也有利于学生培养批判性思考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思维导图教学生物统计学知识点相对来说比较多,要让学生能够对不同的知识点进行分类整理和归纳总结还是比较困难的。

提高生物统计学教学效果的方法探索

提高生物统计学教学效果的方法探索

提高生物统计学教学效果的方法探索1. 引言1.1 研究背景面对这些问题,如何提高生物统计学的教学效果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通过对生物统计学教学现状的调研和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今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要求。

有必要对生物统计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和更新,以促进学生对于生物统计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1.2 研究目的生物统计学是生命科学领域中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科学研究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生物统计学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过于抽象、教学形式单一、教材陈旧等,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为了提高生物统计学教学效果,有必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探索和优化。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生物统计学教学的优化措施进行探究,旨在提高学生对生物统计学的学习兴趣和理解,增强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从而更好地应用生物统计学知识于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实践中。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为生物统计学教学提供一些创新和借鉴,进一步促进生物统计学教学的改进和提高教学效果,为培养具有数据分析能力和科学研究素养的生命科学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1.3 研究意义生物统计学是生命科学领域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它通过对生物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帮助科研工作者更好地理解生物现象。

提高生物统计学的教学效果,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统计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这对于培养优秀的生命科学专业人才,推动生命科学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生物统计学教学也面临着不少挑战和机遇。

如何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式、更新教材资源、强化实践教学和完善评估手段,提高生物统计学教学效果,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

通过本次研究,不仅可以有效地提升生物统计学教学质量,还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育培养目标,进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术成就,为生物统计学领域的发展和创新注入新的活力。

提高生物统计学教学效果的方法探索

提高生物统计学教学效果的方法探索

提高生物统计学教学效果的方法探索1. 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在提高生物统计学教学效果的过程中,制定清晰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计划应该包括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的安排,而教学目标则应该明确指出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可以使教学更加有条理和有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学知识。

2. 选用生动直观的案例和实例3. 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实验生物统计学是一门需要实际操作和实验的学科,通过亲身实践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统计学的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实际操作和实验,例如通过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设计实验方案、收集数据等。

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统计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科研能力。

4. 结合生物学实际案例和研究生物统计学作为生物学的一门重要工具,需要结合生物学的实际案例和研究来进行教学。

可以选择一些生物学的研究成果和案例,通过统计学的方法来分析和解释这些案例,从而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统计学的应用和意义。

这样做不仅可以增加生物统计学的教学趣味性,还可以将统计学的知识融入到生物学的实际研究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素养。

5. 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在生物统计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来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可以结合传统的课堂讲授、实验教学、案例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体验。

这样做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还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6. 加强教师的培训和能力提升教师是影响生物统计学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加强教师的培训和能力提升可以有效地提高生物统计学的教学质量。

可以通过举办专题研讨会、邀请专家讲座、开展教学交流等方式,为教师提供专业的培训和学术支持,帮助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师对生物统计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还可以促进他们对教学方法和策略的反思和创新,提高教学效果。

提高生物统计学教学效果的方法探索

提高生物统计学教学效果的方法探索

提高生物统计学教学效果的方法探索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生物统计学评估方法的设计也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在评估中加入实际生物学实验的数据分析任务,可以让学生在实施过程中学以致用,更好地掌握统计学知识。

二、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在生物统计学教学中,可以借助现代教学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如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统计学知识以图、表等形式呈现出来,使得学生更直观、更形象地理解统计学内容。

利用教学软件和数据分析工具,在学生实验数据的收集与分析过程中,帮助学生更快速地掌握统计学数据分析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还可以利用在线教学平台,将教学资源进行数字化,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查阅学习。

这不仅方便了学生的学习,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思考,提高教学效果。

三、提供具体实例和案例在生物统计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具体的实例和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学知识。

针对不同学科的专业背景,可以提供相应领域的统计学应用案例,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更好地理解统计学的应用价值。

可以引导学生分析真实的生物统计学案例,让学生在分析过程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统计学知识的具体应用,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加强互动与合作在生物统计学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师生互动和学生之间的合作。

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互相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统计学知识的理解。

五、定期进行测评和反馈生物统计学教学效果的提升,需要定期进行测评和反馈。

通过定期的测验和考试,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帮助。

教师应及时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困难,针对学生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信息时代生物统计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论文

信息时代生物统计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论文

信息时代生物统计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论文信息时代生物统计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论文生物统计学是生物学、动物科学、水产养殖等专业的专业根底课,是科学研宄和实践应用的重要根底工具,是应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原理来研宄生物界数量变异规律的一门学科,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在生物方面的应用,属于应用数学的范畴。

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如何正确地设计试验和数据的方法,而且也提供了如何正确地和分析数据,得出科学结论的方法。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正确处理和分析试验数据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相关专业课程以及完成奠定坚实的根底,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研宄能力以及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生物统计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并且涉及的内容、公式和抽象的概念较多,需要较扎实的数学根底和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相比其他专业课较难教、难学、难掌握。

目前,在我国的一些高等院校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经历[1~4],但与其他课程相比还有许多缺乏之处:在教学方法上,仍以课堂教授为主缺乏足够的实训环节;在教学手段上,与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相脱节,缺乏高质量的教学课件;在教学过程中对生物统计学软件的开发与应用也比拟滞后,从而导致学生对生物统计学的实际应用能力偏低。

因此,探索适合本专业特色的教学内容体系、适合不同教学内容的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入理解生物统计的根本原理,熟练掌握常用试验设计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

与此同时,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有机结合起来,以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从教学内容的合理编排、教学形式的灵活应用以及教学环节的有效把握等方面,就如何提高生物统计学的教学效果,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和思考。

教材是表达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知识载体,使教学的根本工具,不仅是学生在校获取知识的重要,也是教师进展教学的依据,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6]。

谈谈对生物统计学的认识和学习计划

谈谈对生物统计学的认识和学习计划

谈谈对生物统计学的认识和学习计划生物统计学是一门应用于生物学研究中的统计学科,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揭示生物学的规律和特性。

生物统计学在医学、生态学、遗传学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促进生物学研究、提高疾病诊断、探索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学习生物统计学的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还需要深入了解生物学的特点和实际需求,才能更好地应用统计学知识解决生物学问题。

首先,生物统计学的学习需要建立在对统计学基本概念和方法的掌握上。

统计学是一门数学科学,包括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两个方面。

描述统计学主要是通过对数据的整理、总结和图示来描述数据的分布特征,包括均值、方差、标准差、频率分布等指标。

推断统计学则利用样本数据对总体参数进行推断和假设检验,包括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

这些基本概念和方法是生物统计学学习的基础,需要通过课堂学习、实践操作和问题解决等方式加以巩固和深化。

其次,生物统计学的学习还需要结合生物学的特点和需求。

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的学科,具有较强的实验性和观察性。

生物学研究中常涉及到大量的数据收集和处理,如实验数据、调查数据、观测数据等。

而这些数据往往具有复杂的特性,例如多样性、变异性、相关性等,需要通过统计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和解释。

因此,生物统计学学习需要结合生物学专业的实际情况,通过学习实际案例、参与科研项目、协助实验等方式,加深对统计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最后,个人学习生物统计学的计划需要一步步来进行。

首先,要系统学习统计学的理论知识,包括概率论、数理统计、多元统计分析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然后,要阅读一些生物统计学的专业书籍和文献,了解生物统计学的理论和实践发展。

接着,要找一些实验或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解释,锻炼自己的统计学技能。

最后,还可以参加一些专业的培训或实践课程,学习一些新的统计学方法和工具,提高自己的统计学水平。

《生物统计学》教学方式的探索和实践

《生物统计学》教学方式的探索和实践
作步 骤 , 得 出统计 检验 结果 , 并根 据实验 数据运 用 已 掌握 的生物 学原理解释实验 数据所产生 的科学意义 。 此外 , 我们 在教 学过程 中 , 会将 近年来 生物学方 面有 重要 意义 的一些统计学方法 和原理做简单 的普及 , 如

确 立 教 学 目标 的科研 能力 和综合 素质 有重要 意 义 。生 物统计 学 ,不仅 提供设计 科 学试验
和 收集 数据 的方 法 ,而且也 提 供整 理 和 分析 数 据 、 得 出科 学 结论 的方法 。 同时 ,生 物统计 学也 是一 门 理论性 和实践 性较强 的课程 ,课 程 内容广 、概念多 、
和考核方式等途径提 高学生生物统计学知识 的应 用能 力。 关键词 : 生物统计 学; 教 学方式; 实践教 学 中图分类号 : G6 4 2 . 4 1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4 — 9 3 2 4 ( 2 0 1 4 ) 4 8 — 0 1 4 5 — 0 3
用 的统计 分析方法为 内容 , 要 求学生 了解 现代科学研

将 系统发生关系纳入形态 数据 中, 检验 形态特征进 化 的谱 系依赖 性 ; 利用不 同地 理种群 的生 活史特征 和形 态特 征计 算物种 的表 型分 化 , 结合遗传 分化数据分 析 物种分化 的原 因等 。我们 通过这样 的方 式 , 在学生 心
2 014 年 1 1 月
教 育教 学论 坛
ED U CA T1 0N TE A CHI N G F O RUM
No v . 201 4
N 0. 48
第 4 8期
《 生物统计学》 教学方式的探索和实践
屈彦福
( 南京师范大学

提高生物统计学教学效果的方法探索

提高生物统计学教学效果的方法探索

提高生物统计学教学效果的方法探索【摘要】生物统计学是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难以理解。

为了提高生物统计学教学的效果,本文探讨了调整教学内容、引入案例分析、采用互动教学法、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辅助教学以及开展实践教学等方法。

通过分析各种方法的优劣,我们发现引入案例分析和开展实践教学对提高教学效果尤为重要,而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也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未来,可以进一步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并结合现代科技不断完善生物统计学的教学体系。

本文建议在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与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生物统计学、教学效果、方法探索、调整教学内容、案例分析、互动教学法、现代技术手段、实践教学、优劣总结、未来研究方向、结论与建议。

1. 引言1.1 背景介绍生物统计学是生物学专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门重要课程,它通过统计学原理和方法的介绍,帮助生物学家分析和解释生物学实验中的数据,从而为科学研究提供可靠的研究结果。

传统的生物统计学教学往往存在着教学内容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导致学生对该门课程产生抵触情绪,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探讨提高生物统计学教学效果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当前生物统计学教学现状进行分析,从调整教学内容、引入案例分析、采用互动教学法、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开展实践教学等方面入手,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学习生物统计学的效果和质量。

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通过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生物统计学教学效果,从而促进生物学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素质。

1.2 研究意义当前,传统的生物统计学教学方式存在内容单一、理论脱离实际、学生参与度低等问题,导致学生对于统计学的学习兴趣不高,难以将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

通过探索提高生物统计学教学效果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培养具有统计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生物 统计 学 的 内涵 , 主观上认 为 该 门课 程 就是 学 习数 学 知 识的, 进 而 导致厌 学情 绪 。 2 . 概念术语多。“ 生物统计学” 不 同于生物学专业 的其 他课 程 , 在 学 习 过程 中涉及 很 多 概 念 术语 , 并 且 这 些 概 念 术语常成对出现【 l 】 。 例如 , 总体和样本、 变量与常数 、 参数与
统计数 、 效应与互作 、 准确性与精确性 、 频率与概率 、 标准 差 与标 准误 、 因素 与水 平 、 相关 与 回归 、 双 尾检 验 与单 尾 检 验、 弃真错误与纳伪错误、 假设检验与区间估计等。如果不 理解 这些 概 念术 语 的含 义 , 生搬 硬 套 , 在 应用 时就会 出错 , 得 出错误 的结 果 。 3 . 计算公式多。 “ 生物统计学” 是应用统计学方法 , 分析 和解释生命科学研究 中数据资料数量上 的变化 , 进而做出 符合科学实际的推断。在学习过程中 , 必须要用到大量的 计算公式【 1 一 。如反映变异性的指标有标准差 和标准误 , 二 者的含义不同, 计算公式也不同。 在正态分布中, 为 了计算 服从正态分布的变量的取值概率 , 通常要对变量进行标准 化处理 , 在 学 习 了 变量 标 准化 公 式 之 后 , 接 下来 在 应 用 时 还 需 要用 到平 均 数 的标 准化 、 平 均 数 差 数 的标 准 化 、 频 率 的标准化 、 频率差数的标准化、 成对数据差数平均数 的标 准化等公式。在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中 , 需要掌握相关系 数、 回归系数 、 回归截距等计算公式。 尽管 目 前有很多统计 软件可 以直接对一些统计量进行计算 , 但学生们必须掌握 和理解相关统计量计算 的原理和具体 内涵才能正确地应 用 这些 统计 软件 。 4 . 课 程 内容连 贯性 较强 。 “ 生物 统计 学 ” 的课程 内容 是 承上启下 、 前后连贯 的『 l ' 。例如, 概率分布是学习统计推断 的基础,平均数的假设检验和区间估计是相互联系的 , 单 因素数据资料方差分析 的原理和方法是对多因素数据资 料进行方差分析的基础『 1 1 。如果学生没有掌握某一章节的 内容 , 很可能导致后面的许多内容听不懂 、 难理解 , 陷入越 听越听不懂的恶性循环。 三、 教学内容的实践与探索 针对 “ 生物统计学 ” 课程 的特点和现状 , 近年来 , 我们 在教学过程 中, 围绕教学 内容 、 教学方法 、 课程建设 、 考核

提高生物统计学教学效果的方法探索

提高生物统计学教学效果的方法探索

提高生物统计学教学效果的方法探索生物统计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在生物学研究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许多学生对生物统计学的学习感到困惑和挑战。

为了提高生物统计学的教学效果,我们可以探索以下方法:1. 引入实际案例:生物统计学的概念和方法很抽象,学生往往很难理解它们的实际应用。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可以引入一些真实的生物统计学案例,让学生亲自参与研究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过程。

2. 使用可视化工具:生物统计学涉及到大量的数据分析,使用可视化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数据的特点和统计结果。

教师可以介绍一些常用的可视化工具,如条形图、折线图和散点图,让学生学会使用这些工具来展示和解释数据。

3. 提供充足的练习和案例:生物统计学是一门需要实践的学科,通过大量的练习和案例,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统计学的方法和技巧。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练习题和案例,让学生独立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推断,同时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4. 强调实验设计和数据收集:在生物统计学的教学中,实验设计和数据收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教师可以重点强调实验设计的原则和方法,让学生学会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并注意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过程。

通过实践和反思,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

5. 利用互动和合作学习:互动和合作学习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

在生物统计学的教学中,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小组项目和合作实验等方式,让学生与同学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相互激发思维,共同完成任务,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6. 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每个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学习需求都不同,教师可以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根据学生的水平和兴趣,可以提供不同难度和类型的练习和案例,同时提供不同形式的支持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生物统计学。

提高生物统计学的教学效果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

教师应该通过引入实际案例、使用可视化工具、提供充足的练习和案例、强调实验设计和数据收集、利用互动和合作学习以及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等方法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生物统计学的知识和方法。

生物统计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体会

生物统计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体会

生物统计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体会【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生物统计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体会。

在介绍了背景和研究目的。

在分别从课程内容设计与更新、教学方法与手段改进、实践案例探讨、学生评价与反馈、教师培训与能力提升等方面展开讨论。

最后在对精品课程建设效果进行评估,提出可持续发展建议,并进行总结与展望。

通过对生物统计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体会的深入探讨,可以为提高课程质量和教学水平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生物统计学、精品课程、建设、实践、体会、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案例、学生评价、教师培训、效果评估、可持续发展、总结、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背景介绍部分将对生物统计学的重要性进行阐述,说明为什么需要建设精品课程。

探讨生物统计学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目的,明确研究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通过对背景介绍和研究目的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统计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意义和价值,为后续的研究内容提供有效的支撑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生物统计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体会,深入分析课程内容设计与更新、教学方法与手段改进、实践案例探讨、学生评价与反馈、教师培训与能力提升等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通过对已有精品课程的开展情况进行调研和总结,旨在探讨精品课程建设效果评估,提出可持续发展建议,并对未来精品课程建设进行总结与展望。

本研究旨在为生物统计学精品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2. 正文2.1 课程内容设计与更新课程内容设计是生物统计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之一。

在设计课程内容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科发展的最新趋势和需求,确保课程内容与时俱进。

不断更新课程内容是提升课程质量和吸引力的关键。

为了保持课程的独特性和前沿性,我们定期对课程内容进行评估和更新。

课程内容设计应该覆盖生物统计学的基础知识和最新研究进展。

通过调研相关文献和专家意见,我们不断修订课程大纲,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最新的理论和方法。

写一篇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的论文,1000字

写一篇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的论文,1000字

写一篇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的论文,1000字本文旨在探索如何改革生物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方式,以优化学习效果。

在近几年的发展中,生物统计学在许多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此外它对临床研究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重视。

因此,教学和学习生物统计学课程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任务。

有效的授课方法和教学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统计学的概念和知识。

首先,要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生物统计学的内容,老师需要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增强课堂活动,并且重点放在学习者实践和理解能力上。

例如,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统计技术的实际应用,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统计学中工作过程的代表性例子,而不仅仅专注于技术本身。

此外,教师在课堂活动中增加练习和讨论,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实践掌握统计技术,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更多有效的策略。

第二,要有效地教授生物统计学,教师需要升级教学内容,使其与最新的发展保持一致。

作为一种多学科交叉学科,生物统计学不断发展,研究正在扩展到一系列新的领域,如生物信息学、临床试验研究和流行病学研究。

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生物统计学的内容和具体应用继续演变,与新技术的因素紧密结合。

此外,为了更有效地教授生物统计学,课堂上的内容需要与统计学中最重要的话题有关,如不确定性和报告评估。

最后,提高学生对生物统计学课程的兴趣和投入度,可以使学习更有效。

教师可以定期发布有关统计学的最新讨论和研究成果,通过实时更新教学内容,从而吸引学生的兴趣,促进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度。

此外,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可以实际掌握生物统计学中重要技术,并可以将这些技术应用于实际问题中,以加强学生对生物统计学的兴趣和理解。

总之,有效的改革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方式可以优化学习效果。

首先,在教学环境中,教师应增加学习者实践和理解能力的活动;其次,教师要定期更新教学内容,使其与最新发展保持一致;最后,教师应提供一些相关的实践活动,以增强学生对生物统计学的兴趣。

地方本科师范高校《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地方本科师范高校《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地方本科师范高校《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更新和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化,地方本科师范高校面临着教学改革的机遇和挑战。

作为师范生物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生物统计学课程在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提高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地方本科师范高校在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的一些尝试和思考,旨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一、教学内容更新和创新二、教学方法创新和优化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教学方法创新和优化的核心问题。

地方本科师范高校在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采用案例教学法、讲座式教学法、小组讨论法、互动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在不同情境下进行不同的学习体验和交流。

同时,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科研教学软件、教学视频等资源,实现教学信息化和互动化,促进教学和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三、教学评估创新和完善教学评估是教学质量保障的重要环节和体现。

地方本科师范高校在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中,不断强化教学评估的意识和方法,使其成为教学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评估内容包括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匹配度、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匹配度、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匹配度等方面,采用问卷调查、拍照记录、现场观察等多种方法,对教学活动进行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估。

在此基础上,及时发现和总结教学问题、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以促进学生的学业和综合素质的发展。

四、教学性质定位和发展方向教学性质定位和发展方向是教学改革的关键问题。

地方本科师范高校在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中,明确教学性质是以学生为中心、实现知行合一的发展方向。

以此为指导,不断完善教学机制、优化教学手段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教学模式不断创新和发展。

同时,加强与其他高校的教学交流和合作,结合教育教学改革的需求和实践,推动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的创新和有效性,为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科研人才和教育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生物统计学》教学改革中学情分析的实践与探讨 ——以“统计假设测验的基本原理”为例

《生物统计学》教学改革中学情分析的实践与探讨 ——以“统计假设测验的基本原理”为例

HigherEducationResearch 高教研究Cutting Edge Education 教育前沿 31《生物统计学》教学改革中学情分析的实践与探讨——以“统计假设测验的基本原理”为例文/卓露 张霞 马磊 赵文勤摘要: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的基础,当前我国主要存在学情的隐性与显性缺失、学情内容泛化与学情行为窄化、学情模式浅表化和形式化等问题。

本研究以高等教育案例进行教学学情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策略,主要了解分析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特点、学习风格、知识基础与认知规律方等内容,就此提出三点思考:①学情分析是师生双向交流、教学相长的过程;②应以学情分析为基础进行生物统计学教学设计;③学情分析可在科研思想路径上尝试借鉴生物统计学思想。

关键词:学情分析;教育改革;教学设计生物统计学是生物数学的一个大分支,是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近年来 TBL、PBL 和CBL 等探究性教学方式的引入显著提升了教学效果,其实施均离不开一个共同的前提基础——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是从知识本位向学生发展转变的新课程改革关键点之一。

进行学情分析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心理特点、学习风格、原有知识结构和认知规律等。

因此,学情分析是精准地确定教学目标和合理组织教学内容以及选择恰当教学策略的主要依据,在教学设计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以“统计假设测验的基本原理”为例的学情分析及应对策略——以生物技术2018-2为例。

班级基本情况:全部34人,男生17人,女生17人;班级体系稳定,班干部负责,班级成员间了解度较高,积极阳光,班级气氛和谐。

分析及应对策略:1、兴趣爱好:社会热点问题更感兴趣,学科前言关注度开始苏醒,对与今后生活有关的生物统计学知识有浓厚的兴趣,易接触到新鲜事物,但存在滞后性,眼界不够开阔,理解不够深入和全面。

应对策略:引课过程中提出质疑问题,采用教师“启发”和学生“自主学习”策略在课后布置延伸内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相关问题。

生物统计学总结心得

生物统计学总结心得

生物统计学总结心得《生物统计学》学习心得记得开学的前几周,老师说过一句话:每天都是向既定目标迈进的一步。

是啊,我们每天都会经历不同的事情,每天都要学习新的知识。

而我们每周二晚上都要学习生物统计学,我觉得这不仅是周二那天的收获,更是那一周的收获。

因为生物统计学是一门比较严谨的科目,逻辑性比较强,如果认真学了,每一次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比较有成就感,所以如果哪一周突然不上生物统计学的话就会感觉一周过得都不充实。

大一的时候听学长学姐们说生物统计学挺难的,跟数学差不多,逻辑性很强。

他们还告诫我们上课一定要认真听,抱佛脚是抱不来的。

我觉得还是要谢谢他们的忠告,很有用,让我们有个心理准备,也坚定了要认真学的决心,可以计划着这一学期要怎么学好这门课。

这本书一发下来的时候,我就打开略看了一下,果然跟数学差不多,不过是在建立在生物研究的基础之上的,针对性更强,对于我们这个专业来说实用性很强,非学不可,而且得好好学。

所以我就下定决心,要认真学,要细心,耐心,课前做好预习工作,上课跟上老师的节奏,课后认真整理复习并认真完成作业。

转眼一学期就要过去了,经过一学期对生物统计学的学习,收获很多。

它包括的内容主要是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统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和相关分析、实验设计等。

我觉得这些都非常有用。

实验能力再强,如果不懂得对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比较,就无法得到一个正确的结论。

如第一章讲的是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教我们如何整理和描述数据,如何判断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如何由样本推断总体,还有样本的几个特征数;而第二章是概率问题,虽然中学学过概率,不过是停留在比较表层的学习,并未深入,而且比较泛,没有针对性。

而生物统计学将统计与概率联系在一起,共同研究随机现象的规律性。

如动物的出生重存在差异性,但是如果大量测定动物的出生重,就会发现动物出生重的差异是有规律的。

第三章介绍了几种常见的概率与分布,包括二项分布、泊松分布、正态分布还有很重要的中心极限定理,它是用于研究随机变量和的极限分布的,是正态分布的一类定理。

生物统计学学习心得

生物统计学学习心得

生物统计学学习心得一、《生物统计学》这一门课。

你学到什么?谈谈你学习这一门课的心得体会。

(一)、《生物统计学》这门课,首先,我不仅学到了很多生物统计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相关的应用,还学习了如何设计试验。

在第一章,我学了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首先学习的是总体与样本的概念,统计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通过样本推断总体,因此,总体与样本是生物统计学中的两个最基本概念。

总体是我们研究的全部对象。

构成总体的一个研究单位称为个体。

样本是总体的一部分,样本内包含的个体数目称为样本含量。

接着学习了数据类型及频数分布。

生物统计学中经常遇到的数据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连续型数据,指与某种标准做比较所得到的数据,采用变量的方法进行分析。

另一种是离散型数据,指由记录不同类别的个体的数目所得到的数据,采用属性的方法进行分析。

最后学习了样本的几个特征数,平均数、标准差、方差。

在第二章,我学了概率和概率分布。

概率是事件所固有的,且不随人的主观意识而改变。

总体分布是建立在概率这一概念基础之上的,因此在研究总体分布之前首先应对概率的基本知识有所了解。

试验的每一最基本的结果称为基本事件,指不能再分的事件。

复合事件指由若干个基本事件组合而成的事件。

概率的基本运算法则包括概率加法法则、条件概率、概率乘法法则、独立事件。

概率分布包括离散型概率分布和连续型概率分布。

在第三章,我学了几种常见的概率分布律。

首先学了二项分布,二项分布的基本情况是:设有一随机试验,每次试验都有两种不同的结果,如成功的(事件A)和失败的(事件A’);生男孩(事件A)和生女孩(事件A’)。

显然这两种可能的结果是互不相容的,独立地将此试验重复做n次,求在n次试验中,一种结果出现y次的概率。

接着学了泊松分布、超几何分布、负二项分布、正态分布、指数分布等。

在第四章,我学了抽样分布。

首先学了从一个正态总体中抽取的样本统计量的分布,学了一些基本概念,如标准误差、样本标准误差、自由度、查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统计学”课程情感价值目标的探索与实现作者:连玲丽薛李春林世强何华勤来源:《科技风》2022年第25期摘要:“生物统计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在科学研究中有重要作用。

绪论课作为整门课程的开篇,承担着向学生展现课程概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多种功能。

以此章节为例,从学情分析、案例选择与组织、教学实施等方面探索课程情感价值的实现途径,包括采用文献资料法使案例内容更丰富饱满、采用问题导向和案例教学法融入情感价值元素使课堂教学更生动有效等,为课程其他章节及同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生物统计学;情感价值目标;教学实施;绪论课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和大数据的盛行,众多生物学问题被精确量化,由此产生的海量数据越来越依赖于统计学的分析。

因此,生物统计学作为生命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一直以来是生物学类、医学类和农学类专业的必修课程。

本课程小组经多年实践发现,课程的工具性属性很容易使授课老师过多地强调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而忽视情感价值的传递;同时课程理论性很强,涉及大量概念、公式和原理,也容易使教学过程的单一化和扁平化、造成课堂缺少温度。

因此,在课程中以讲故事、解案例、读文献等形式融入蕴含情感价值元素的实例[1],既有助于学生充分理解知识、增进技能,也有利于培养统计思维、提升人文素养,使教学模式更加多元立体。

其中,绪论课作为课程的开场,往往被赋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探索求实的品质、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及营造和谐的教学情境[2]等多种功能,是达成课程情感价值目标的重要载体之一。

基于此,笔者以绪论课为例,从教学内容与学情分析、教学案例的选择与组织、教学实施与反思等层面探索教学改革的途径和方法,以期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1 教学内容与学情分析课程情感价值目标的构建和实现是以课程的知识、能力目标的达成为基础的,因而有必要首先对课程的知识与能力目标加以优化与重构。

1.1 比较分析以确定绪论课教学内容现有的相关教材中,第一章大致涉及五个部分内容,分别是统计学含义、统计学发展简史、统计学功能或作用、统计学应用、统计术语。

其中,多数教材包含统计学含义、统计学应用、统计术语这三部分内容,意在回答清楚“统计学是什么、统计学有哪些应用、统计学涉及哪些专有词汇”。

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讲清这三部分内容能更好地为学生学习后续章节内容做好铺垫。

相比而言,“统计学的功能”更适合在课程临近结束时由师生共同归纳,而“统计学发展简史”信息量大需要占用课时多,更适合在课后自学。

因此,我们将绪论课教学内容确定为统计学含义、应用和术语三个小节,分别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引出统计学含义、以专业领域的研究示例统计学应用及结合资料着重讲解常见术语。

1.2 调查分析以明确学生学情以2018级生信教学班为例,分析学生的知识背景及兴趣点。

在先修课程的学习方面,学生已完成遗传学、细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学等课程理论部分的学习,但相应的实验教学却尚未开始,因而学生可能对实验数据分析的意义体会不深;同时学生已完成高等数学、概率论等课程的学习,然而调查发现学生的概率论课程考核情况并不理想,不到10%的学生成绩优良,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参加了补考,表明学生数学基础偏弱。

在学习兴趣方面,仅少部分参与过科研课题研究的学生对生物数据分析较为敏感,多数学生更关注与自身相关的话题,如考研比例、读书偏好与选择、网络平台使用情况等。

综上分析,绪论课教学中需要考虑:在案例的选择上不宜涉及过于枯燥、复杂的内容,重在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统计分析的意义;同时在讲授概率论相关的知识点宜放慢授课节奏且更侧重知识应用,缓解学习压力。

综上分析,明确绪论课的知识与能力目标。

在知识层面上,通过统计学含义与应用的学习,学生能清楚描述出统计学是什么,概括出生物统计学的含义,了解统计学的应用范围;在能力层面上,通过统计术语和统计学应用的学习,学生能辨析统计术语,能针对生物学问题提出统计学的解决方案。

2 教学案例的选择与组织党的十九大以来,各高校全面贯彻“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强调促进学生认知素质和情感素质的全面发展。

而专业课程的情感价值实现有赖于丰富多样的教学案例,其中,与专业行业科技进展有关的科技型案例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科技报国责任心的家国型案例能强化学生的理想信念、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人文型案例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1 案例素材的选择与梳理结合实际收集到的案例素材,例如,绪论课中引入人文类案例“统计学破解文学作品作者之谜”以阐述统计学含义;例如,结合科技型案例“农业气象因素对作物病害发生的影响”讲解统计应用及统计术语。

具体内容,前者包括统计学用于《红楼梦》《静静的顿河》、莎士比亚新诗等多种文学作品的作者鉴定[3],其中《红楼梦》是学生熟知的名著,容易引起共鸣,故以“统计学破解红楼梦作者之谜”为课堂教学案例;后者涉及的农业气象因素包括温度、光照、湿度等多种因素,作物病害种类更是复杂多样,以我省农作物的重要病害稻瘟病为切入点,将案例细化为“温度对稻瘟病发生的影响”,有助于引导学生关注当地的农业生产问题。

下面以“统计学破解红楼梦作者之谜”为例,说明案例内容的组织。

(1)简要介绍案例背景。

因《红楼梦》后40回原作散失,现存文稿的归属存疑,因此有《红楼梦》前80回和后40回是否均为曹雪芹所著的争议,简称一人著和二人著学说。

在实际教学中,结合现有《红楼梦》图书使案例背景的介绍更为具象,如以图书封面展示不同版本的作者情况,有些版本为曹雪芹,有些版本为曹雪芹和高鹗。

(2)着重介绍代表性研究。

探讨《红楼梦》作者问题的研究很多,从20世纪50年代瑞典学者高本汉首次运用统计方法到近年陈城钰等[4]运用统计模型,其间有十几项研究。

选择内容相对简单的研究作重点介绍,即学者陈炳藻运用计算机方法从词汇频率的相关分析回答作者问题的研究。

基于作者写作习惯相对固定的事实,若前80回和后40回系不同作者完成,则两者的用词将表现出明显差异,反之则高度相似。

学者比较了前后章回使用同一词项的次数,发现两者的相关系数为78.57%,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由此支持一人著学说。

在实际教学中,结合部分章回词项的截图、词项使用频率表、相关分析散点图等资料阐述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的统计分析流程,使案例学习能自然地向知识点学习过渡。

(3)概述后续的相关研究。

以列表等形式(表1)展现案例问题后续的典型研究,将这些研究依方法分为数理统计和统计学习两大类,大类中又包含多种不同的检验方法,有助于拓宽学生对统计方法的认识;以“改进与创新”栏目反映科学探究是一个继承、质疑、修正和创新的过程,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科学研究本质的理解、激发探索创新的意识,使课程由知识点学习向情感素养培养延伸。

2.2 情感价值元素分析(1)培养科学精神。

案例中,学者针对同一问题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地完善检验指标、改进统计方法,得到更具说服力的结论。

如陈大康针对前人研究中存在的样本量不足、检验项目简单等问题,扩大了抽样范围、增加了检验项目内容等。

通过案例的学习,学生既能体会统计学是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工具,也能感受到“继承和批判”的科学精神与“自由开放”的学术争鸣对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2)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案例中,经典名著《红楼梦》蕴含丰富多样的古汉语词汇,能使学生感受到中华语言文化的魅力;案例的代表性研究来自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举办的首届国际《红楼梦》研讨会,表明“红学研究”本身已成为世界性的学问,能使学生体会民族文化在全球的重要地位。

因此,案例的学习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3 教学实施与反思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围绕绪论课的主体内容,以问题导向、案例故事等方式将教学案例与专业知识相融合。

3.1 问题导入针对“统计学含义”的内容,首先于课前结合学习平台发布任务“试用1~2个关键词描述您对统计学的认识”,以了解学生的基本认知;其次以词云图形式(图1)展示学生的回答,并结合词云信息提出“统计学是如何分析数据”等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后续的案例故事,并从中寻找答案。

3.2 案例学习与知识点讲解以统计学解答《红楼梦》作者问题为“统计学含义”一节的案例故事,首先讲解学者是如何通过词项频次的收集、整理和相关性分析等研究工作回答作者问题;接着在回顾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将研究工作与统计分析的具体过程一一对应,如“记录不同章节特定词项出现次数”对应收集数据的过程,“按词项绘制次数分布表”对应整理数据等,从而总结出统计学是通过收集、整理、分析、解释这四个步骤完成数据分析的,由此回答3.1节的引导性问题;最后通过讲述案例后续典型研究,突出统计分析方法的多样性及统计分析过程的一致性,并结合多种不同定义解释统计学的内涵与外延。

以温度影响稻瘟病发生的相关研究[6]为“统计学应用”和“统计术语”的示例资料,首先,由“南北地区稻瘟病发生存在差异主要由哪种气象因素决定”“温度对稻瘟病的发生是否有显著影响”等问题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可能的研究方案及分析流程;其次,结合学生的讨论结果给出研究团队的科研实例,加深学生对统计应用实践的理解;再次,以科研实例中的数据为例讲解统计学的常用术语,并结合学习通等智慧教学工具发布练习题,帮助学生正确辨析基本概念。

最后,总结课程内容及发布课后拓展阅读任务,要求学生广泛查阅和收集资料回答“统计学在您所在专业有何应用”,并思考“为何统计学有如此广泛的应用”。

教学实施的可取处在于:(1)选择学生熟悉的经典名著作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兴趣,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促进“寓教于乐、寓德于教”;(2)追踪案例的后续研究,使学生在多项研究的比较中感受学术研究的批判求实与自由创新精神,做到“寓道于教”;(3)开展小组讨论确定统计分析方案,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增加学习深度和挑战性;(4)联系实例,边学边练,将枯燥抽象的理论概念与文献资料的数据实例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概念辨析能力。

当然,教学实施仍存在不少改进空间,如学生参与度仍有待提高。

因课堂学时有限,学生的讨论深度不够,多数处于浅层参与状态。

需考虑将学生的课堂参与延伸到课堂之外以提高參与效率,如课前预先熟悉案例或提前查阅资料、课后撰写总结材料等。

又如教学中缺乏有效的情感目标评价。

案例实施的效果如何,需要以学生的获得感、素质的养成等作为检验标准。

因此今后将尝试以“问卷+学生自评”的方式了解其学习前后的心理状态、学习品质和积极性等方面的变化。

再如情感价值元素的切入点较为单一,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环节,今后,考虑将这些元素融入课后练习、上机实验和期末考试等环节。

4 总结课程情感价值的实现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7],而“生物统计学”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具有传授统计理论知识和分析实操技能的功能,同时也承载着传播民族优秀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求实创新协作科学精神等情感价值的重要使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