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历史教学困惑、探索及反思-教育文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下历史教学困惑、探索与反思
面对新课程改革,尽管在暑期进展过新教材的培训,一些专家和学者一再强调课改的意义和重要性。可是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难以释疑的困惑。
一、困惑中探索
针对新课改,我充满信心与热情,教学中也做了充分准备(备课),尽量完成对历史原因、过程、结果的分析,再以不同的形式对历史的因果开展进展小结,注重挖掘教材和历史知识构造,教学中力图循序渐进、完美地分析教材,结果总失望地发现历史所蕴含的乐趣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早已消退得荡然无存。课时容容量大也是新课程的一大特色,尽管课堂上尽量压缩了学生思考的时间,可是由于教学中追求面面俱到,以至于教学任务无法完成。这样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重新改变教学策略,采取以创设问题情景为重心,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在问题设计上以拓展型的问题为主,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初衷,是想把课堂完全放手给学生,目的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可是这样完全不搭建知识构造的教学,显然又不适应我校“校情〞,我们的学生难以适从。如?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课中,让学生思考“形成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如何从根本上解决民族危机〞?在没有教师引导的情况下,学生对解答中提出的问题无处入手。这种过于急躁的教学改革,只能使教学演变成习题讲评,学生仍然自始至终
被教师牵着鼻子走,使教学中的讨论环节变得毫无意义,教学的最终结果事与愿违。面对困惑、促使我去探索:历史新课程下教学模式不能照搬,理念的表达、课标的落实以及新教材的运用,都是通过教学实践展现出来的。只有教师围绕新理念、新课标组织教学,形成自己特色教学风格,才能出现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
二、探索中解决
认真审视、反思教学,对新课程的理解还存在着片面的、浅薄的认识,出现矫枉过正现象,致使课堂中出现了重现象不重本质的虚假繁荣等。通过对教学困惑进展剖析,以下问题需要引起大家关注:
1.在落实三维目标的过程中常常无视“知识〞目标
?纲要?指出:新课程“要使获得根底知识与根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加强课程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开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历,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根底知识和技能〞。这些规定和要求明确改革的方向,继承和发扬了我国课程重视根底知识的优良传统。新课程改革抛弃了知识本位观,反对那种不顾学生感受、体验和需要,把学生当作知识容器的观念,但是它并不排斥知识本身,相反改革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达成的过程中,更多地关注了后两者。把大量精力用在如何使教学形式多样、手段先进、
方法灵活上,课堂上关注学生的体验与感悟在整个教学中常常蜻蜓点水,似乎强调根底知识就背离了课改的初衷,就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如讲授?走向“大一统〞的汉政治?课时,课前布置学生准备表演历史剧“始皇和他的大臣们讨论到底是实行分封制还是郡县制?〞,又布置学生上网搜集资料了解“三公九卿〞的含义。上课时学生又是表演,又是辩论,还把自己搜集到的资料拿出来交流,形式非常活泼,学生兴致很高,课堂气氛非常融洽。可是等到学生活动完毕,这堂课也就临近下课了。教师不仅没有引导学生分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含义,帮助学生梳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容,更谈不上让学生了解这一制度的影响,这些本应在师生的活动中解决的知识,就这样不了了之。知识是根底、是依托、是载体、是学生开展的双翅,学生只有在掌握根本的历史线索和具体的历史知识的同时,才能形成历史学习的初步能力,才能真正学会学习。因此要真正实现历史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不仅不能贬低知识的地位,反而应当进一步强化知识的作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通过师生的活动最大限度地充实和丰富教科书所设计的历史根底知识的框架,使文字知识“活〞起来。能否做到这一点,直接关系到历史知识的质量和水平,进而关系到三维目标能否有效达成。
2.多样化的课堂教学形式常常走“形式〞
历史课程标准提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为了给学生学习历史
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教师积极探索多种教学形式:课堂讨论、组织辩论会、编演历史剧、开展历史知识竞赛、成语接力赛、虚拟拍卖会等,都是教师们常用的教学形式。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可以投身其中直接参与教学,师生、生生之间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但是,有些活动作为一种教学形式只是一种点缀。
如历史剧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形式,但是教师在设计这些活动、指导学生编演时,没有充分考虑要到达什么目的、学生可以从中了解些什么,有时候表演的过程中学生们嘻嘻哈哈、容简单、形式单一,表演过后就进入了下一个环节,至于剧中表现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就不得而知了,表演只是起到了活泼课堂气氛的作用。又如:讨论是我们教师常用的教学形式,但是有些问题根本就不具有讨论性,如要求学生探讨“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这样
的问题书中是可以找到答案的,只要给学生时间看书,学生就能归纳出来,讨论实在是画蛇添足,不但不能开启学生的思维、引发争论、迸出火花,久而久之还会泯灭学生思考的热情。因此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从教学需要出发,从学生需要出发,不能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追求外表的形式会远离新课程的要求。
3.互动式课堂常常丢掉“秩序〞和“规那么〞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开展〞的互动过程。在历史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教师们的教育观、教学观、师生观不断更新。为
了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我们可谓绞尽脑汁。有些课堂确实活起来了,教师与学生平等地交流、探讨,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可是另一个问题也随之出现了,有时候学生一旦动起来,课堂秩序就没有了,学生们各说各的,似乎发表意见的同学或者小组与自己毫无关系。
如在讲授?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开展?课时,将全班同学分为三个组,分别归纳、讨论民国初年、抗战前夕、国民党统治后期,这三个阶段民族工业开展的概况、原因以及影响,学生按照自愿的原那么分组,合作学习有较强的积极性。但是在其中某一个小组阐述观点、表达成果的时候,其他小组的同学大局部忙着整理自己的容,小局部说笑、吵闹,只有局部在认真倾听、做笔记。教师也只是与该小组的特定成员进展单向对话,对于每个小组的成员来说,他只是了解了教师分配给本小组的容,而对其他小组完成的那局部知识就知之甚少了。所以,最后在引导学生探讨‘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开展的主要因素’这一问题时,就很少有学生能得出完整的认识。毫无疑问,没有了有效的课堂管理就不会有成功的课堂教学。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组织,真正地使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同时学会理解别人,尊重别人,共享他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成果。在追求课堂的、开放的同时,有共同遵守的“秩序〞和“规那么〞。
4.重视学生主体地位轻视教师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