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上册语文第八课《咬文嚼字》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语】《咬⽂嚼字》是朱光潜写的⼀篇随笔短⽂。
他告诉⼈们⽆论阅读或写作,都要有咬⽂嚼字的精神,刻苦⾃励,追求艺术的完美。
为⼤家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家有帮助。
1.⾼三上册语⽂第⼋课《咬⽂嚼字》课⽂原⽂
郭沫若先⽣的剧本⾥婵娟骂宋⽟说:“你是没有⾻⽓的⽂⼈!”上演时他⾃⼰在台下听,嫌这话不够味,想在“没有⾻⽓的”下⾯加“⽆耻的”三个字。
⼀位演员提醒他把“是”改为“这”,“你这没有⾻⽓的⽂⼈!”就够味了。
他觉得这字改得很恰当。
他研究这两种语法的强弱不同,“你是什么”只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意义,有时或许竟会“不是”;“你这什么”便是坚决的判断,⽽且还必须有附带语省略去了。
根据这种见解,他把另⼀⽂⾥“你有⾰命家的风度”⼀句话改为“你这⾰命家的风度”。
这是炼字的好例,我们不妨借此把炼字的道理研究⼀番。
那位演员把“是”改为“这”,确实改的好,不过郭先⽣如果记得《⽔浒》,就会明⽩⼀般民众骂⼈,都⽤“你这什么”式的语法。
⽯秀骂梁中书说:“你这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杨雄醉骂潘巧云说:“你这贱⼈!你这*妇!你这你这⼤⾍⼝⾥倒涎!你这你这……”⼀⼝⽓就骂了六个“你这”。
看看这些实例,“你这什么”倒不仅
是“坚决的判断”,⽽是带有极端憎恶的惊叹语,表现着强烈的情感。
“你是什么”便只是不带情感的判断。
纵有情感也不能在⽂字本⾝上见出来。
不过它也不⼀定就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含义”。
《红楼梦》⾥茗烟骂⾦荣说:“你是个好⼩⼦出来动⼀动你茗⼤爷!”这⾥“你是”含有假定语⽓,也带“你不是”⼀点讥刺的意味。
如果改成“你这好⼩⼦!”神情就完全不对了。
从此可
知“你这”式语法并⾮在任何情形之下都⽐“你是”式语法都来得更有⼒。
其次,郭先⽣援例把“你有⾰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命家的风度”,似乎改得并不很妥。
“你这”式语法⼤半表⽰深恶痛嫉,在赞美时便不适宜。
⼆、“是”在逻辑上是连接词,相当于等号。
“有”的性质完全不同,在“你有⾰命家的风度”⼀句中,风度是动词的宾词。
在“你这⾰命家的风度”中,风度便变成主词
和“你(的)”平⾏。
根本不成⼀句话。
这番话不免罗嗦,但是我们原在咬⽂嚼字,⾮这样锱铢必较不可。
咬⽂嚼字有时是⼀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
但是在⽂学,⽆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学藉⽂字表现思想情感,⽂字上⾯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炼。
咬⽂嚼字,在表⾯上象只是斟酌⽂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从来没有⼀句话换⼀个说法⽽意味仍完全不变。
例如《史记》李⼴射虎⼀段:
李⼴见草中⽯以为虎⽽射之,中⽯没镞,视之,⽯也。
更复射,终不能⼊⽯矣。
这本是⼀段好⽂章,王若虚在《史记辨惑》⾥说它“凡多三⽯字”,当改为:
以为虎⽽射之,没镞,既知其为⽯,因更复射,终不能⼊。
或改为:
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也。
在表⾯上似乎改得简洁些,却实在远不如原⽂,见“草中⽯,以为虎”并⾮“见草中有虎”原⽂“视之,⽯也”,有发现错误⽽惊讶的意味,改为“既知其为⽯”便失去这意味。
原⽂“终不能复⼊⽯矣”有失望⽽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改为“终不能⼊”便觉索然⽆味。
这种分别,稍有⽂字敏感的⼈细⼼玩索⼀番,⾃会明⽩。
有些⼈根本不了解⽂字和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两个字不过是要⽂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
其实更动了⽂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变的。
姑举⼀个⼈⼈皆知的实例,韩愈在⽉夜⾥听见贾岛吟诗,有“鸟宿池边树,僧推⽉下门”两句,劝他把“推”字改为“敲”字。
这段⽂字因缘古今传为美谈,于今⼈要把咬⽂嚼字的意思说得好听⼀点,都说“推敲”。
古今⼈也都赞赏“敲”字⽐“推”字下得好,其实这不仅是⽂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
“推”固然显得鲁莽⼀点,但是它表⽰孤僧步⽉归寺门原来是他⾃⼰掩的,于今他推。
他须⾃掩⾃推,⾜见寺⾥只有他孤零零的⼀个和尚。
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兴尽⽽返,独往独来,⾃在⽆碍。
他也⾃有⼀副胸襟⽓度。
“敲”就显得他拘礼些,也就显得寺⾥有⼈应门。
他仿佛是乘⽉夜访友,他⾃⼰不⽢寂寞,那寺⾥假如不是热闹场合,⾄少也有⼀些温暖的⼈情。
⽐较起来,“敲”的空⽓没
有“推”的那么冷寂。
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敲”要调和些。
“推”可以⽆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
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频添了搅扰。
所以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
究竟哪⼀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玩索⽽要表现的,只有他⾃⼰知道。
如果他想到“推”⽽下“敲”字,或是想到“敲”⽽下“推”字,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
所以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个⽐较恰当,⽽在哪⼀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且与全诗调和的。
在⽂字上“推敲”,⾻⼦⾥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论是阅读或是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
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
⽐如说“烟”,它的直指的意义见过燃烧体冒烟的⼈都会明⽩。
只是它的联想的意义远离不易捉摸,它可以联想到燃烧弹,鸦⽚烟榻,庙⾥焚⾹,“⼀川烟
⽔”“杨柳万条烟”“烟光凝⽽暮⼭紫”“蓝⽥⽇暖⽟⽣烟”——种种境界。
直指的意义载在字典,有如⽉轮,明显⽽确实;联想的意义是⽂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累积的种种关系。
有如轮外⽉晕,晕外霞光。
其浓淡⼤⼩随⼈随时随地⽽各各不同,变化莫测。
科学的⽂字越限于直指的意义就越精确,⽂学的⽂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尤其是在诗⽅⾯。
直指的意义易⽤,联想的意义却难⽤,因为前者是固定的后者是游离的,前者偏于类型后者偏于个性。
既是游离的个别的他就不易控制。
⽽且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义含糊甚⾄⽀离。
⽐如说苏东坡的“惠⼭烹⼩龙团”诗⾥三四两句“独携天上⼩团⽉,来试⼈间第⼆泉”“天上⼩团⽉”是由“⼩龙团”茶联想起来的,如果你不知道这个关联,原⽂就简直不通。
如果你不了解明⽉照着泉⽔和清茶泡在泉⽔⾥那⼀点共同的情沁肺腑的意味,也就失去原⽂的妙处。
这两句诗的妙处就在不即不离若隐若约之中。
它⽐⽤“惠⼭泉⽔泡⼩龙团茶”⼀句话来得较丰富,也来得较含混有蕴藉。
难处就在于含混中显得丰富,由“独携⼩龙团,来试惠⼭泉”变成“独携天上⼩团⽉,来试⼈间第⼆泉”。
这是点铁成⾦,⽂学之所以为⽂学就在这⼀点⽣发上⾯。
这是⼀个善⽤联想意义的例⼦,联想意义也是最易误⽤⽽⽣流弊。
联想起于习惯,习惯⽼是喜欢⾛熟路,熟路抵抗⼒最低引诱性,⼀⼈⾛过⼈⼈就都跟着⾛,越⾛就越平滑俗滥。
没有⼀点新奇的意味。
字被⼈⽤得太滥也是如此。
从前作诗⽂的⼈都依*“⽂料触机”,“幼学琼林”“事类统编”之类书籍。
要找词藻典故,都到那⾥去乞灵。
美⼈都是“柳腰桃⾯”“王嫱西施”,才⼦都
是“学富五车才⾼⼋⽃”,谈风景必是“春花秋⽉”,叙离别不外“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端⽊遗风”,到现在⽤铅字排印数籍还
是“付梓”“杀青”。
象这样例⼦举不胜举。
他们是从前⼈所谓“套语”,我们所谓“滥调”。
⼀件事物发⽣时⽴即使你联想到⼀些套语滥调,⽽你也就安于套语滥调,毫不斟酌地使⽤它们,并且⾃鸣得意。
这就是近代⽂艺⼼理学家所说的“套版反应”。
⼀个⼈的⼼理习惯如果⽼是倾向于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艺⽆缘。
因为就作者说,“套版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仇敌;就读者说,它引不起新鲜⽽真切的情趣。
⼀个作者在⽤字⽤词上离不掉“套版反应”,在运思布局上⾯,甚⾄在整个⼈⽣态度⽅⾯也就难免如此。
不过习惯⼒量的深度常⾮我们的意料所及。
沿着习惯去做总⽐新创更省⼒,⼈⽣来有惰性。
常使我们不知不觉的⼀滑就滑
到“套板反应”⾥去。
你如果随便在报章杂志或是尺牍宣⾔⾥⾯挑⼀段⽂章来分析,你就会发现那⾥⾯的思想情感和语⾔⼤半都由“套板反应”起来的。
韩愈谈他⾃⼰做古⽂“惟陈⾔之务去”。
这是⼀句最紧要的教训。
语⾔跟着思维情感⾛,你不肯⽤俗滥的语⾔⾃然也就不肯⽤俗滥的思想情感;你遇事就会朝深⼀层去想,你的⽂章也就是真正是“作”出来的,不致落⼊下乘。
以上只是随便举实例说明咬⽂嚼字的道理,例⼦举不尽道理也说不完。
我希望读者从这粗枝⼤业的讨论中,可以领略运⽤⽂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
本着这个精神,他随处留⼼玩索,⽆论是阅读或写作,就会逐渐养成创作和欣赏都必须的好习惯。
它不能懒不能粗⼼,不能受⼀时兴会所⽣的幻觉迷惑⽽轻易⾃满。
⽂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的精炼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2.⾼三上册语⽂第⼋课《咬⽂嚼字》教案
[教学⽬的]
1、分析评价课⽂观点。
2、培养阅读、写作“刻苦⾃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的精练与吻合”精神。
3、学习本⽂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法。
4、明确字词意义有词典义和联想义的区别。
(解说:教学⽬的的确定最重要的依据有两条:⼀是单元要求,⼆是本课编者提⽰。
这两者新编课本均有,万不可忽视。
) [教学重点]
1、分析评价课⽂观点
①在学⽣⾃读课⽂的基础上,拎出观点。
②确定课⽂的中⼼论点。
③评价作者观点。
2、写法揣摩
①学习本⽂由实例引⼊,中间才牵出中⼼论点的写法,以打破中学⽣写议论⽂总爱在开头揭旨的俗套。
②学习本⽂透辟例析的⽅法,以克服中学⽣议论⽂中“论点+论据=论证”的流弊。
[教学⽅法]
⾃读,理出本⽂的中⼼论点;⾃由举书中例分析作者如何正确运⽤例证法;熟悉典故及词语。
[教学步骤]
⼀、导语设计
今天,我们来⼀同学习美学家朱光潜先⽣的⼀篇谈⽂章的⽂章《咬⽂嚼字》,在⼤家预习——粗读的基础上,进⼀步研读,以求能分析评价作者在⽂中的观点,并借鉴⼀些⽂章的写法,让我们的⽂章也变得美起来。
⼆、解题
1、投影映出: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我国现代美学家。
教师⼝头说明:清代,安徽桐城出了以⽅苞、姚鼐为代表的⼀⼤批⽂学家,其⽂章特点在于简洁。
朱先⽣早年曾在桐城派古⽂家吴汝纶的私塾中读书,旧学功底很深。
2、让学⽣明确本⽂论题是“咬⽂嚼字”,它只是圈定论述范围,⽽其论点要在⽂章中求取。
三、研习课⽂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①本⽂共8个⾃然段,可分为四⼤段。
②在理清段落层次⼤意的基础上,讨论中⼼论点。
2、具体研习,突破重点、难点。
第1段从实例⼊⼿,引⼊论题→第2题以静态例(《史记》李⼴射虎)与动态例(贾岛苦吟)初步论证中⼼论点→第3段以正⾯例(东坡诗句等)与反⾯例(“套板反应”现象,说明咬⽂嚼字之难,进⼀步论证中⼼论点。
→第4段,⽔到渠成,加以总结。
)
解说:本⽂的中⼼论点是什么,颇易引起争议,这是因为:⼀是本⽂结构与⼀般的议论⽂不同,它不是从观点出发,进⾏演绎论证,⽽是从个别到⼀般,然后再到个别;即从实例到论点,然后再展开证明;这样它便不是开章明义,⽽是中间揭旨,中⼼论点在第3段才出现。
⼆是本⽂中有的分论点,有的重要论据貌似中⼼论点,像“在⽂字上推敲,⾻⼦⾥实在是思想情感
上“推敲”这样的话,并且课后练习第四题的设计(“从读过的诗⽂中再单⼀两个例⼦说明这个论断”)也很能迷惑⼀些浅尝辄⽌的学⽣。
为此中⼼论点的辨析要作为重点,并且让全班学⽣充分参与,讨论与评析并重。
)
3、欣赏品味。
课⽂的第3⾃然段是核⼼段,可作典型剖析。
第3段计有7个完整句,第①句到第⑦句可以看作⼀个句群(意群)。
第①句⼜承第前⽂揭⽰中⼼论点,第②句岔开,稍带⼀笔说到“咬⽂嚼字”的另⼀⾯,因⾮作者主攻⽅⾯,⼀句便打住。
第③句承①句稍展开。
第④句承①③说明原因。
第⑤句进⼀步申说。
第⑥句与第⑦句(含例)是从反⾯证明。
如作图解,可这样画。
剖析这个核⼼段可以确⽴其在全课中的地位,进⽽有利于确定它在全⽂中的地位;再者也可以窥知作为有深厚桐城派古⽂根底的朱先⽣⽂章的雅洁谨严的风格。
4、课堂训练。
①本⽂标题与中⼼论点的关系。
明确:观点与论题的异同(前⾯题解时没触及):①论题只是要论述的问题,论点是作者在⽂中表达的观点;②论题多⽤短语及⾮判断句,⾮陈述句表达,⽽论点则要⽤判断句或陈述句表达;③论题指⽰、框定观点;论点围绕、点击论题。
②完成课后练习⼆。
明确:
A、朱光潜与马南郁所论述的对象不尽相同:朱⽂兼顾阅读、创作两⽅⾯,马⽂单说阅读。
如果说阅读有时只须观其⼤略⽽舍弃细枝末节的话,那创作则决不可粗枝⼤叶,须知炼字即炼意,即调整思想情感,最精确地表情达意。
B、“不求甚解”“观其⼤略”这是粗读,“咬⽂嚼字”“锱铢必较”这是细读。
有的书只须粗读,⽽且有时受种种条件(如时间)限制,也只能粗读,但粗读并不意味着不把握要旨,还是要做到“会意”。
有的书必须细读,如⽂艺欣赏,只有咬⽂嚼字,函泳品味,才能沉潜其中。
C、读书不求甚解的⼈并不⼀定反对咬⽂嚼字。
多数认为“未晓处且放过”,不要死抠,待⼀段时间可以再细读。
因⽽这两种读书⽅法和态度并不完全对⽴,读书究竟取何法要视对象和条件⽽定。
(解说:这两道题的设计很有匠⼼。
第1题考查归纳推理(概括能⼒)。
第2题所⽤的材料曾在旧⾼中课本第六册选⽤过。
摘录马南邮貌似截然相反的观点及论据,让学⽣进⾏⽐较辨析,有利于培养辩证思维的能⼒。
选这两题作为课堂练习旨在巩固对本课中⼼论点的认识,并初步培养对读书的正确态度⽅法。
)
5、课堂⼩结
本节课主要通过对⽂章论证结构的把握、段落层次关系的分析以及典型语段的品味来揭⽰⽂章的中⼼论点,最后我们还通过做课后第⼆题,达到对作者观点的进⼀步认识,并初步评价了作者的观点。
(解说:此⼩结旨在使学⽣明确本课所有的教学活动是围绕着分析和评价作者的观点的教学⽬标进⾏的,专⼼致志,决不旁鹜。
作者的观点总的来说是正确的,但不可拘泥,也不可不看所读对象及读书条件等刻意套⽤。
)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三、四题。
2、⾃选⼀个段落分析作者如何运⽤例证法,即怎样运⽤实例充分展开证明论点的?
[课堂板书设计]
(预先写在投影塑料纸上,按授课程序逐步显⽰)
(解说:板书显现顺序按①②③④⑤⑥序号,箭号在说明层次关系时再标上。
)
3.⾼三上册语⽂第⼋课《咬⽂嚼字》教案
⼀、教学⽬标
1、通过对⽂中有关⼏个实例的尝试品味,体会斟酌⽂字与精微准确地传情达意之间的重要关系,从⽽⾃觉养成“⼀字不肯放松”的正确谨严的语⽂学习习惯。
2、引导学⽣注意对本⽂语⾔的质疑分析,培养求实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圈点⽂中关键词句,总结出咬⽂嚼字的实质和⽅法。
2、结合语境,探知字句含义,严谨的推敲、运⽤语⾔。
三、教学过程
1、故事导⼊:
古代有个将军⽼吃败仗,他给皇帝的奏折中写道:“⾂……屡战屡败……”他的⼀个谋⾂看了后,把奏折中的“屡战屡败”这四个字稍稍改动了⼀下,变成了“屡败屡战”奏折呈上后,那个将军不但没有被皇上治罪,反⽽受到了皇上的嘉奖,那么,皇帝嘉奖将军的原因是什么呢?因为他不放弃,越挫越勇,为国杀敌不顾个⼈安危荣辱,在连连败北的情况下仍坚持奋勇杀敌。
中国的语⾔⽂字⾮常精妙,有时⼀字之差意思就会不同,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篇关于语⾔⽂字的⽂章,《咬⽂嚼字》
2、初读课⽂,⾃主学习
作者简介:朱光潜,我国的现代美学家,⽂艺理论家,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奠基⼈之⼀。
代表作品:《⽂艺⼼理学》《谈美书简》《西⽅美学史》《西⽅美学史》是第⼀部系统论述西⽅美学历史的著作。
《咬⽂嚼字》这篇随笔也体现了他淡泊名利,奋⽃不息的精神。
字词梳理:锱铢必较、清沁肺腑、没镞、岑寂、蕴藉、付梓、尺牍、下乘、倒涎
“咬⽂嚼字”在词典中的含义和在本⽂中的含义:
(1)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不领会精神实质)
(2)形容卖弄才学
(3)形容强词夺理或狡辩
既然这个词在词典中的含义是带有贬义的,作者却它作为⾃⼰的观点,可见作者有⾃⼰的道理和想法,请⼤家在预习的基础上快速浏览课⽂,找出关键语句,说说“咬⽂嚼字”在本⽂中是指什么?作者赋予了“咬⽂嚼字”什么样的新意呢?(⽤原⽂回答)
在⽂学,⽆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说,“咬⽂嚼字”在朱光潜先⽣这⾥就是对语⾔⽂字的锤炼。
作者在这⾥贬词褒⽤,赋予了它新的含义。
接下来请同学们说⼀说⾃⼰联想到的或是⾃⼰通过预习搜集到的⼀些有关于语⾔⽂字锤炼的诗句或故事。
3、再读课⽂,思考讨论:
请同学们再读课⽂,找出作者为了说明咬⽂嚼字的重要性,为了给我们说明咬⽂嚼字这个问题,⽂章列举了哪些事例?分别说明了⼀个什么道理?
分析讨论:
(1)郭沫若改台词
(宋⽟,我特别的恨你,你辜负了先⽣的教训,你是没有⾻⽓的⽂⼈!)
(宋⽟,我特别的恨你,你辜负了先⽣的教训,你这没有⾻⽓的⽂⼈!)
“你是”是单纯的叙述语。
“你这”是坚决的判断,⽽且带有极端憎恶的情感。
说明的道理:同⼀种改法,不同的效果,原因在于不同情感的句⼦不可以千篇⼀律的去改,应分析情感,把握句式特点进⾏修改,⽂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的关系,⼀种说法⼀种意味,斟酌⽂字,就是调整思想感情。
(2)王若虚改《史记》
⼴出猎,见草中⽯,以为虎⽽射之,中⽯没镞,视之,⽯也。
射之,终不能复⼊⽯矣。
改后失去了:发现错误⽽惊讶的意味;失望⽽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
欧阳修原本将《醉翁亭记》开头写作:“滁州四⾯皆⼭,东有乌龙⼭,西有⼤丰⼭,南有花⼭,北有⽩⽶⼭,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了⼏⼗个字,后来改定,仅“环滁皆⼭也”五字。
这⼀句历来被誉为锤炼字句的典范。
这是修改的更简洁的成功⽰例。
说明的道理:⽂句是否简洁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怎么样表述才最符合原⽂的意味,也就是说咬⽂嚼字的精髓是调整思想情感。
⽂章的字数不同,意味也不同。
⽂章的好坏,主要是意味,是表达效果,⽽不在繁简。
(3)韩贾“推敲”
对于推敲的故事我们已经⽿熟能详,作者是如何咬⽂嚼字的,他对于⼆⼈的推敲故事有着什么样的态度?我们也运⽤这种精神对诗句进⾏分析,提出⾃⼰的看法?
说明的道理:⽆论⽤哪个字好像都有道理,关键在于不同的字表现的意境不同,每个字蕴含的意境⼜是合乎情境的。
所以⽂字是否更漂亮华丽也不是评判的标准,⽽是词句是否合乎情感的表达。
⽂章中字眼不同,意境就不同。
⽤什么字要看表现什么意境,推敲⽂字的实质,是推敲思想情感。
(4)苏轼写诗
⽂字联想意义的运⽤有正负两种情况,请各⽤⼀个成语。
正⾯:点⽯成⾦
负⾯:陈词滥调
合情合理的想象,“独携天上⼩团⽉,来试⼈间第⼆泉”
道理:善于运⽤联想意义,更加丰富、有蕴藉
(5)套板反应
“柳腰桃⾯”等套语的评述:
王嫱、西施都是“柳腰桃⾯”,才⼦都是“学富五车”、“才⾼⼋⽃”,谈风景必是“春花秋⽉”,叙别离都是“柳岸霸桥”……
什么是套板反应?有什么弊端?
套板反应是运⽤词的联想意义时,看到⼀事物⽴即联想到套语滥调;弊端是束缚了语⾔创新,是⽂学向前发展的障碍。
4、深⼊课⽂、体悟探究:
《咬⽂嚼字》⼀⽂中,作者告诉了我们哪些品味语⾔的⽅法?结合具体实例总结,分析要有理有据。
质疑的精神独⽴思考的精神创新的精神
北宋教育家程颐说:“学者先要会疑”,北宋哲学家张载也说“学则须疑”孟⼦所谓“尽信书则不如⽆书”都是说我们要有⼀点怀疑精神,不要随便盲从。
⽐如,推敲的故事已经早有定论,可是作者却却持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并讲出了⼀番道理,由此可见,先⽣是不盲从的,是富有独⽴精神的,只有敢于怀疑,善于独⽴思考,才会有新的见解。
5、拓展训练——咬⽂嚼字的运⽤
早梅
齐⼰
万⽊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昨夜( )枝开。
风递幽⾹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思考:
你认为填⼊哪个字能准确地体现诗题中的“早”字?
梅花开于百花之前,是谓“早”;⽽这“⼀枝”⼜先于众梅,悄然“早”开,更显出此梅不同寻常,从⽽传达出准确的诗意。
诗⼈郑⾕把齐⼰诗中的“数枝开”改为“⼀枝开”,齐⼰深为叹服,便拜郑⾕为“⼀字师”。
四、教学总结
那么我们在⽤词时遵循的是⼀个什么样的标准呢,是不是看这个字是否能准确⽣动形象的表现出原句的意境,作者的情感,也就是说⽂字的推敲,实际上就是意味,意境,思想感情的推敲,语⾔⽂字与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不管⼤家不管⼤家填的是怎样的字,只要我们具备了这样的努⼒思考,努⼒创新的精神,勇于发出⾃⼰的声⾳,就是好的,希望⼤家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坚持下去,继续发扬咬⽂嚼字的精神,加强⾃⾝的语⾔修养,提⾼⾃⾝运⽤语⾔⽂字的能⼒,致⼒于追求⽂学语⾔的准确美、意蕴美、创新美。
五、作业布置
咬⽂嚼字的运⽤
相传北宋诗⼈苏东坡、和他的妹妹苏⼩妹,黄庭坚在⼀起赏画,评⽂论诗。
见上⾯题联很有趣:“轻风细柳,淡⽉梅花”。
苏⼩妹说:“如果在这两句当中各嵌⼀字,该填什么字才恰当呢?”
请同学们在四字句中间各添加⼀个字更好的表现诗句的意境。
4.⾼三上册语⽂第⼋课《咬⽂嚼字》教学反思
本次公开课给学⽣们上的是⾼中必修五第三单元朱光潜先⽣的《咬⽂嚼字》这篇⽂章,课后,我对⾃⼰的课堂设计和教学过程做了认真的反思,由于这是⼀篇⽂艺随笔,我⾸先考虑的是如何才能激发学⽣的学习兴趣,因此我采⽤故事形式导⼊课⽂,营造了较为融洽的课堂⽓氛,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尽可能地给学⽣创造表现的机会,让他们讲述联想到的或是通过预习搜集到的⼀些有关于语⾔⽂字锤炼的诗句或故事。
同时对他们的讲述及时地给予肯定,让他们体会到⼀种成就感,让他们成为教学的热情参与者,在拓展训练环节,⿎励学⽣积极思考,⼤胆想象,各抒⼰见,学⽣们表现出的热情与智慧让整堂课的教学氛围轻松⽽活跃。
5.⾼三上册语⽂第⼋课《咬⽂嚼字》知识点
⼀、作者简介
朱光潜(1897年9⽉19⽇—1986年3⽉6⽇),字孟实,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县(今安徽省枞阳县)麒麟镇岱鳌村朱家⽼屋⼈,现当代美学家、⽂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
⼆、⽂学常识
咬⽂嚼字,也许有的⼈认为是语⽂学习中的事。
其实,这⾥所说的“咬⽂嚼字”,是对所学的内容认真进⾏分析、推敲,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和把握这些知识,从⽽能灵活应⽤所学知识,提⾼学习效率。
三、重点字词
深恶痛绝:(shen wu tong jue)厌恶、痛恨到极点。
锱铢必较:(zi zhu bi jiao)锱、铢都是古代极⼩的重量单位,六铢等于⼀锱,四锱等于⼀两。
较:计较。
形容⾮常⼩⽓,很少的钱也⼀定要计较。
⽐喻⽓量狭⼩。
咬⽂嚼字:(yao wen jiao zi)指过分地斟酌字句。
⽤于讽刺那些专门死抠字眼⽽不去领会精神实质的⼈。
也讽刺那些讲话时爱卖弄⾃⼰学识的⼈。
索然⽆味:(suo ran wu wei)形容枯燥乏味。
索然,没有意味、没有兴趣的样⼦。
四、内容赏析
第⼀段,写郭沫若为了准确表达作品⼈物情感,修改台词,以便“够味”。
第⼆段,分析了修改的原因及作⽤,强调了⽂字修改和表达情感的密切关系。
第三段,突出对⽂学作品语⾔的特殊要求,强调咬⽂嚼字。
第四段,描写李⼴射虎⼀段原⽂或改⽂的对⽐。
第五段,强调更改的⽬的是为表达思想情感的内容服务的。
第六段,强调阅读和写作。
第七段,对“误⽤”⽽⽣流弊的条分缕析。
第⼋段,概括提倡“咬⽂嚼字”的真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