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年龄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Microsoft Word 文档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口年龄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以研究人口年龄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目的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分别从三方面作出研究:一是人口年龄结构对消费率的影响;二是人口年龄结构对储蓄率的影响;三是人口年龄结构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针对分析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人口年龄结构经济增长消费率储蓄率国际收支
一、引言
人不仅仅是消费者,也是生产者。
当一个国家中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高时,这种人口年龄结构最富生产性,同时人口的抚养负担轻,社会的储蓄率高,十分有利于经济增长。
而这一时期就是人口红利期,人口年龄结构对经济增长点潜在贡献就是人口红利。
当社会处于人口红利期,劳动力供给就十分充足,社会负担就不重,同时也会带来高生产率与高储蓄率,从而导致高资本积累。
前几年中国就处于这样一个时期,所以经济飞速发展。
但是当前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要快于同等收入水平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不仅是世界上最快的人口老龄化速度,而且还有着世界上其他任何老龄化国家所没有的这样几个特点:一是中国老龄人口的规模庞大;二是中国是在经济相对不发达的条件下实现老龄化的,很多国家是“先富后老”,而中国则是“未富先老”。
三是农村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
人口老龄化从多个方面影响到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能力,例如老龄化会带来社会抚养比不断提高,劳动力的负担和成本加大;还有,老龄化会加大消费性人口比例,降低生产性人口比例,进而造成储蓄率下降,老龄化还将严重影响到劳动生产率。
这些都会削弱我国经济的竞争力,从而影响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因此,本文在回顾了相关理论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二、人口年龄结构对消费率的影响
消费、投资、出口是推动经济增长点“三驾马车”。
“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强调“立足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经济发展”,并明确提出“重点扩大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因此,在当前“扩内需,保增长”的重要经济转轨时期,深入研究居民消费率偏低、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对于解决现阶段高经济增长率、低消费率的现象,推动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理论基础
莫迪利安尼较早地对人口年龄结构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生命周期假说(简称LCH)。
根据该理论,消费者根据一生的预期总收入对不同年龄阶段进行最优配置,以取得跨期效用最大化。
该理论将人的一生分为青年、中年、老年三个阶段,一般来说,青年时期收入较低,举债消费,出现负储蓄;进入中年阶段后,家庭收入逐步稳定,其收入除了用于自己消费以外,一部分用于抚养下一代及偿还原先举债,一部分储蓄起来用于退休后的生活,此时正储蓄;而进入老年阶段后,收入下降,消费又会大于收入。
LCH将消费者一生的财富看作是封闭的,消费者个体只在其生命周期内享用所有财产,财产不会在代际间发生转移。
该假说认为,消费者各个阶段的消费水平取决于其一生的总收入,且长期消费水平与其所处的生命周期紧密相关。
在生产效率较高的青壮年阶段,劳动人口收入中用于储蓄的比例会高于其他年龄阶段。
如果总人口中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大,那么,这部分人口的个人储蓄之和将有助于经济的发展,同时,非劳动人口比重小,劳动年龄人口所承担的
抚育和赡养等负担就较轻,从而减少了家庭消费支出,提高了家庭储蓄比例。
相反,社会中儿童与老人等非劳动年龄人口比重越大,储蓄率就越低,消费率也就越高。
该假说在讨论收入与消费的关系时,将收入概括为劳动收入和财产收入两部分,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取决于其一生的总收入,人们会利用储蓄平滑阶段的消费,而储蓄净额也会在消费者生命终结时减少到零。
,
(二)实证分析
1、模型构建
(三)结论和建议
三、人口年龄结构对储蓄率的影响
四、人口年龄结构对国际收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