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能源资源的现况—石油
载运工具贾燕红 38
摘要:石油作为一种战略物资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我国的石油资源十分短缺。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对石油资源的依赖程度也随之加强。

本文就石油的分布状况以及目前我国石油资源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我们从它目前的开采及使用、市场现状以及战略储备状况进行了详细的叙述。

1、我国石油资源概况
中国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包括东北、华北、江淮地区,前两个主体是松辽和渤海湾盆地,后一个包括河南和苏北等盆地,这里的累积探明石油储量占全国的近3/4;石油储量主要集中在松辽和渤海湾盆地,共占全国储量的%,居全国之首。

目前,长江以南只有百色、三水、景谷三个小盆地探明了小油田,占全国储量不到%,这些特点决定了北油南运、东油西送的总格局。

显然,最缺油的是西南部的西藏、云南、贵州等省区。

东部以外的石油资源储量主要是在新疆和我国海域,占全国储量的%。

目前新疆的储量又主要分布在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吐—哈盆地,分别占全国储量的%、%和%。

目前上海石油的勘探成果也与大陆的相似,即主要集中在渤海湾和珠江口盆地,浙江省以东海域的东海陆架盆地中部的西湖凹陷也相继发现了平湖等8个油气田,但渤海湾盆地的探明储量成倍增长,石油储量主要在北部。

我国的石油资源在世界上属于比较丰富的国家,2008年8月,第三次全国石油资源评价项目评价结果显示,我国石油远景资源量为1086亿吨,地质资源量为765亿吨,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12亿吨。

一些专家推测,根据近五十年来我国石油探明储量演化规律,我国今后20年的石油探明储量将以低欺负波浪形增长为主,预计到2020年,我国石油探明储量将在增加80-100亿吨,累计探明储量将达到300亿吨左右。

如果按照30%的采收率来计算,预计到2020年,我国石油大约有50亿吨的可采储量。

但是中国人均石油资源储量匿乏,人均拥有石油可采资源总量和人均产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5。

目前,全国有6个含油气区:东部,主要包括东北和华北地区;中部,主要包括陕西、甘肃、宁夏和四川地区;西部,主要包括新疆、青海和甘肃西部地区;南部,包括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广东等10个省区;西藏区,主要包括昆仑山脉以南,横断山脉以西的地区;海上采油区,包括东南沿海大陆架及南海海域。

其中以陆上石油资源为主,陆上石油资源的56%埋藏深度在2000-3500米范围,埋藏深度超过3500米的石油资源量占24%,小于2000米的占20%。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可采储量的增长速度不及一些老油田产量的递减速度,储采比在逐年下降,2008年己经下降到年,也就是说,如果仅仅依靠中国自身的石油资源,那么仅能有11年的供应。

2、我国石油资源现状
(1)石油资源日益紧缺
目前我国石油资源量约为亿吨,其中约%分布在陆上,约%分布在海洋。

我国目前已发现500多个油田。

但是,在我国已发现的油田中,除大庆、胜利等主要油田外,其他油气田单位面积储量普遍较小,低品位油田居多,而且埋藏较深、类型复杂、品质较差、工艺技术要求高。

在剩余可采储量中,优质资源不足,低渗或特低渗油、稠油和埋深大于3500米的超过50%,而且主要分布在西北和东部地区。

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剩余石油资源中质量差、难开采的比重将越来越大。

总的看,勘探难度逐渐增大,隐蔽、复杂油气藏已成为勘探主要对象,地表及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正成为勘探的重点目标区。

老油田已进入高含水、高采出阶段,综合含水率高于80%,平均采出程度大于65%,原油产量呈递减趋势,开发难度越来越大,开采工艺要求越来越高。

截至2002年年底,石油累计探明可采储量亿吨,其中剩余可采储量亿吨,居世界第12位,人均石油剩余可采储量吨,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仍属“贫油大国”。

(2)资源潜力仍然较大
从总体上看,我国石油资源仍有很大潜力可挖。

截至2002年,我国石油待发现可采资源量约为71亿~96亿吨,平均探明率%,其中,东部地区平均探明率超过60%,中西部地区和海域低于30%,均低于73%的世界平均探明率,远远低于%的世界平均探明率。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石油资源探明率较低,整体上处于勘探的早中期阶段。

另外,由于中国石油资源的开采和勘探技术条件的限制,我国一些埋藏较深、类型复杂、工艺技术要求较高和自然条件较差,以及一些深海油气田的开采、勘探还相当有限,基本处于开发的早中期阶段。

随着相关技术的日益成熟和进步,我国油气资源的开发可望取得较大的进展。

3、中国石油市场现状
①经济快速增长导致石油需求量日益扩大。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这种快速增长使得石油消耗量急剧增加。

中国自1993年成为原油净进口国以来,到2002年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第七大石油进口国。

对石油进口的依存度达34%以上。

在世界石油需求的增量中,仅中国一国就占据了25%。

中国对石油大量的需求一直被视为近2年来国际油价大涨的关键因素。

目前中国已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耗国(仅次于美国),估计10年内中国的石油需求将从目前的每日600万桶膨胀近一倍至1150万桶。

②国内石油供给形势不容乐观。

我国的石油生产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

根据国内外能源机构的中长期预测,中国石油的供需缺口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预计到2020年缺口达到亿吨,到时预期将有70%的石油必须依靠进口。

虽然我国石油的生产量逐年增加,但是进口量也在逐年增加,甚至在2006年,进口量大于生产量,库存差额为负值。

因此,中国石油供给形势不容乐观。

③石油的价格波动频繁,国内油价滞后于世界油价水平。

近几年油价波动频繁,由2006年5月的每桶70美元上升到77美元,而10月又跌至每桶60美元,又在2007年2月探底降至每桶50美元,在短短一年内大涨大落、波动频繁,十分不稳定。

目前,国内成品油价是在纽约、鹿特丹和新加坡3地成品油的加权平均的基础上制定的。

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集团在中准价的基础上,在8%的变化
幅度内制定具体价格。

这种定价方式本质上仍然是一种政府行为,具有滞后性;且仅仅是被动的跟踪石油国际油价的变化,无法反映我国过内石油供求关系。

这必然会使国际油价波动的风险转移到国内市场,引起国内石油市场的波动,也使我国在国际市场上处于被动的地位。

④中国原油进口通道过于单一。

目前9 成以上进口石油通过海运。

其中重要通道马六甲海峡受美国影响,若遇战争、外交等风波,中国石油运输安全将处于被动局面。

通道安全已成为我国石油安全的一个瓶颈。

4、中国石油战略储备情况
石油储备是稳定供求关系、平抑油价、应对突发事件、保障国民经济安全的有效手段。

一般而言,石油储备可分为2类:即由政府所拥有的战略石油储备,以及由进口商、炼油商、销售商和消费者所拥有的商业储备。

我国首批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有4个:镇海、岱山、黄岛、大连。

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这三大国内石油公司受国家委托,负责工程总体建设,4个基地分别于2007年底和2008年峻工验收,2008年峻工的舟山、黄岛、大连3个项目,已经在2008年以前注油完毕,储油成本平均为58美元/桶。

第二批石油储备基地也已经选址并建设,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的初步规划,我国将用1 5 年时间分3 期完成石油储备基地的硬件设施建设,预计总投资将超过1000 亿元。

储量安排大致为:第一期1000 万~1200 万t,第二期2800万t ,第三期2800 万t。

目前,我国原油战略储备刚起步,成品油和商业储备还是零。

与欧美发达国家几十年的石油储备经验相比,我国的石油储备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种种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储备规模仍然偏小,全球主要发达国家石油储备在50 亿桶,以85 美元/桶计算,市值在4250 亿美元;(2)石油储备还未能调动各方力量,商业储备还未形成;(3)石油储备的地理位置、储备的内容、储备的方法等过于单一化等。

5、总结
我国工业已进入重化阶段,按世界各国发展的历史规律来看,能耗迅速增长阶段似不可逾越。

问题是这么大的一次能源需求我们是否能够供应,其所引起的污染是否有足够的环境容量,怎么解决:
(1)实现循环经济增长模式
中国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实现资源节约型的循环经济增长模式。

我国也已经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编制“十一五”规划的重要指导原则。

建立循环经济型发展模式,对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缓解资源短缺、减轻环境污染压力,将发挥巨大效力。

(2)加强节能技术研究和管理
政府要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做法,加大节能技术尤其是煤的利用技术的支持力度,并迅速应用于生产中,以实际行动实现节能。

要把节约能源放在首位,实行全面、严格的节约能源制度和措施,显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全面实施节能优先的能源发展战略。

(3)重视煤的发展,大力开发油气和可再生能源
煤在中国的能源消费中占主体地位,因此煤在能源问题中是占第一位的,无沦是技术研究还是政策、法规的制定都要首先考虑煤的发展。

同时加大油气资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力度,避免煤在能源消费中比重进一步上升。

(4)积极开展能源外交
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中国有必要充分利用国际市场来缓解目前的能源尤其是油气紧张局面,通过独资、合资、收购等各种手段迅速展开能源争夺,尤其是在中东地区、拉美地区和俄罗斯等。

(5)强化节能宣传和教育
政府应该在电视、广播、网站、报纸等各种媒体上宣传节能,同时学校和社会应加强对公民尤其是学生的节能教育,从思想上认识到节能的重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