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论观心(清冷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观心(清凉月)
观心是佛陀教给我们的解脱的方法,佛陀在《大乘心地观经》中说:能观心者,究竟解脱。

为什么不说能禅定者究竟解脱?这就告诉我们:观心,是一切法中最快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

著名的麦彭仁波切也曾说过:观想外景的任何相状都不如以心观心为殊胜。

这里的殊胜二字从我们的实证经验来看包含着快速安全直接简洁等含义。

这么好的一个方法,一直以来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或者有的人也很重视,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心,觉得很难,就放弃了。

其实,行者往往在这里忽略了一个关键,那就是佛陀时代的人往往根基深厚,因而可以直接观心,我们现代人生活节奏过快,思想混乱,因此,首先必须把心静下来才能观心。

在静坐的过程中有一个身空的情景出现,行者能很清楚的看到自己念头的生灭,这时候开始观心就会很迅速。

因此,观心能不能观下去,能不能快速成功,关键在于你是不是在身空之后去观。

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在另一篇文章中专门从理论上进行过分析。

在身空之后观心,能很快证入如来藏,达到开悟的状态。

因此,妙境大师以及南传佛教的大师们都有这样一个体会,那就是开悟比得初禅容易。

这恐怕严重出乎你的意料,但从我们的实证经验来看,大师们没有说假话。

因此,要高度重视观心。

禅定,事实上是思想的高度集中。

这自然就导致思想的活泼性降低,失去了思想的灵活性。

因此,过去的许多大师,禅定功夫很是厉害,却没法开悟,突然一个因缘,一下子就开悟了。

比如看见桃花开悟了,听到驴叫开悟了,茶水汤着手开悟了等,都要破禅定的心一境性才能开悟。

许多进入深禅定的人往往贪着禅乐,更不求开悟。

因此,过去的一些大德高僧曾说:“禅定是鬼窟里用事”“死水不藏龙”。

这里的龙指的是我们活泼的思想。

佛陀当年禅定达到多么不可思议的高度,那是我们现代人不容易做到的,但同样没有开悟,最后睹流星而悟。

因此,佛陀通过自己的实践告诉我们,观心很活泼,自我把握性大,容易成功。

禅定则是不得已的事。

佛陀把观心从禅定法门中单列出来,足以显示其重要性。

这样说,并不是不要禅定,恰恰相反,必须高度重视禅定,但为了快速成功,为了安全等等原因,应首先通过观心达到开悟,开悟后在真心的指导下强化禅定力,达到时时处处真心用事,这也正是佛陀的本怀。

道教其中一派正是看中了佛教这一点,因此,非常强调首先开悟,悟后起修。

他们的开悟法门正是借用了佛教的观心,看一看道教对联,就知道他们是多么重视观心了。

因此,要紧紧抓住初禅前的身空这个阶段,通过观心迅速开悟,然后在真心的指导下培养定力,除去习气,佛陀在《大乘心地观经》上说:能观心者,究竟解脱。

为什么不向外求呢?佛陀通过自己的实证,发现心外世界皆是梦幻泡影。

这一点和现代科学相合。

爱因斯坦通过公式推导出:物质、时间、空间是人们的错觉。

既然心外万物皆是空幻,当然向外求就毫无意义了。

因此,真正学佛人要严格遵照佛陀教诲,通过观心获得根本解脱。

认识到佛学是心地法门,是研究心理状态的学问,这是学佛的关键。

佛陀教给我们观心法门,学佛人也的的确确在认真观心,但由于种种原因,在观心的过程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错误,较常见的错误有以下几种:
1 误把观缘作观心: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初学佛的人身上。

由于刚接触佛教,了解到我们的心散乱,因而认为培养专注力就是观心,所以就把心专注于所缘境上。

这其实是观事,是观景,而不是观心。

观心是向内观,而不是向外看。

2 将心灭心:这些人通过对经典的初步学习,知道我们的痛苦是妄心、是念头用事的结果,但因为对理论了解得不够透彻,所以认为只要灭掉念头就可以得到解脱了,又因为用心过猛过死,把思想压得死死的,往往也能达到不起念头的无思维状态。

这种现象在学佛的居士中非常常见。

比如他们常说:要做活死人。

好像对任何事不思不想就是修行。

《六祖坛经》里面的卧轮禅师就是一个例子,他说“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就是鲜明的写照。

以上两种情况正好可以做一个比较。

第一种情况因为过分专注于所缘,用心过死,会出
现大师们说的那种“死水不藏龙”的境界,那是一种清明的境界,如果没有外缘破坏这种清明,往往无法开悟。

第二种则恰恰相反,由于心无所缘,灰心灭智,结果往往堕入细昏沉,死后入畜生道或成为人间傻子。

从表象上来看,第一种情况下,修行者下座后精力充沛,目光如炬但不灵活,行住坐卧都心在所缘,对其他事情心不在焉。

第二种情况下,修行者下座后身体沉困,昏昏欲睡,目光呆滞,注意力不集中,神情漠然,对任何事情都很淡漠。

这种人在今天的学佛人中非常多见,你一眼就能看出来,他们终日傻坐,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效率不高,甚至有答非所问的现象。

这种人容易内向自卑,学佛对他们来说是一种逃避。

3 将心求心:这种人学佛已经有一定基础,知道应该断念头,同时也踏踏实实在实修实证,但在断念头的时候总希望不要起念头,因而无意间产生了一种追求“静”这种念头。

由于执着的追求“静”,也能使其他念头不起,产生一种清明的境界,使人精力充沛,精神愉悦,此外,由于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开天目,他很轻易地就能看到非常美好的自然风光,那是人间任何美景都无法比的。

由于经常处于这种境界,他的气质往往超凡脱俗,别人赞叹他,他也会因此而沉醉其中,认为这就是开悟了,其实这是一种“静妄”,这种人死后就往生到这种境界,虽然很美好,但无限风光只有他一个人在欣赏。

4 将心待心:这种人也的确在实修实证,而且有一定功夫,他能清楚地看到念头和念头之间的距离,但由于过分执着于断念头,因此紧盯着念头的生起,就像猫捉老鼠,总在等着念头升起,以便再一次放下。

由于这种执着的等待心的存在,使得念头总也除不完,虽然他功夫做得很好,甚至能使念头之间的距离能延长到几十分钟、几个小时……,但令他苦恼的是念头怎么也不会完。

这种人离证入如来藏仅有一步之遥,是非常了不起的。

在小乘人中,这种情况比较多见。

不正确的观心大概有这几种,那么什么是正确的观心呢?正确的观心要始终立足于大悲心,因为这是我们真心的体。

他始终注意于自己的大悲心,当念头出来时他用大悲心轻轻放下,不随念头跑,继续培养大悲心,当念头越来越少,由于大悲心的深厚,使他能发起“无我”心,由于“无我”心的发起,念头再也不出现了,他终于证入如来藏,获得了根本解脱。

他从此明白了什么是“无我”,什么是“心动”,什么是“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什么是“烦恼即菩提”……最观心,对于学佛者来说实在至关重要,不论悟后之保任,还是路途之精进,都不能不以之为首务。

对于开悟者来说观心自然明明白白,而对于见道前的行者来说,观心就不那么容易了,其中尤其对于居士来说,更是难上加难,这里就结合平时的生活探讨一下如何观心。

修行之首重就在于六根清净,这是任何宗派都必须做到的。

六根中的意根须和前六根结合才能发挥作用,意根就像一个中央处理器,对前五识得来的材料进行加工,比如:意根加眼根、意根加耳根……
这里就举例来说明如何把生活中的四念处落脚于观心。

比如你在生活中被人臭骂了一顿,你很生气,这时候你就仔细观察这个生气的反应。

你清楚地知道对方在骂你,你心中升起一种叫做生气的反应。

生气是怎么一回事呢?你发现气血往上涌,脸热了,头发胀了,手不由自主的想挥舞,心里有一种想去和他对骂的冲动,然后你再仔细观察其中一种最明显的反应,比如你观脸发热,你发现脸开始的时候很热很烫,渐渐地不那么热了,你要对这些细微的变化清清楚楚,要用柔软心很专心地观这些变化……看了上面这些观法,你会发现这其实就是四念处的修行。

不错,下一步怎样落实于观心呢?你要等各种反应渐渐减轻后,接下来观想骂你的人在以前的许多世中,曾经是你的父母,他是那样的疼爱你……你就这样持续观想,渐渐地心情就会平静下来。

当然这是一般居士的观想,悟后的修行者一般不会这样观想。

他会这样观想:是谁在骂我呢?是他的身体吗?但身体如幻呀,再说了,身体是诸佛同共啊,因此身体不会骂我呀。

那就是心在骂我了,但心分妄心和真心,妄心本空,就像天上的云彩,因此妄心本无,我怎能去和虚空生气。

再说真心,真心根本没有生气这回事。

这样分析,你
就失去了生气的对象。

再来看生气的本体“我”,“我”就更荒唐了。

身体不是我,而“我”这种感觉其实不过是心动后产生的一个分别念头而已,本来就没有“我”这回事。

如果去骂他,那只好用这个妄心去骂他了,但妄心本无呀,那到底是谁在骂他?是真我吗,真我根本不会生气,真我是一片大悲心,只会无私的爱他,根本不可能去骂他。

这样看来他骂我,我还只能爱他,如果我和他对骂,岂不和他一样愚痴吗?这还是刚刚开悟者的观想,对于那些已经观心成熟,观无所观,任运腾腾的人来说,根本不需要这些闲家具。

他无时无刻不是真心用事,你骂他,他会朝你笑笑,在他看来,你毕竟还会生气呀,而他却失去了生气这个技术,这个手艺,这个技能。

你尽管骂他,他只会笑呵呵地看着你生气,看着你那美丽美好美妙的生气,因为他永远失去了生气,所以他还有一点儿羡慕你会生气,能生气对他来说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啊!那种难度丝毫不亚于当初追求开悟时的难度。

他已亲证无我,知道你就是他,他就是你,你和石头完全是一回事,看你骂人,其实是在看石头骂人,是很有趣的一件事。

大菩萨有点傻吧。

你可千万不要学,学是学不来的,只有证到了才能任运自然,这是八地菩萨的境界。

正因为他证到妄心也是很难得的,所以此时他往往会失去当初那种救度众生的心,他会在一刹那间入于无余涅盘,因此此时诸佛必然现身劝其住世救度终生。

在你的身边如果有这样的修行人,你就要注意了,别看他好像傻傻的,什么也不计较,那可是八地菩萨啊,你竟然有如此大的福报遇到这样的大修行人,实在不易。

顺便说点儿题外话,他到了这种程度,只有大悲心用事,心中已经没有了“感激”这种人我的分别。

再来看一下我们的佛陀,他明明知道被他救的人最终没有能力感激他,但他还是那样舍生忘死地去救度众生,任凭人们骂他、侮辱他,任凭那孕妇腆着大肚子来要他负责,亲爱的朋友,你想想,那是怎样的奇耻大辱啊,然而我们的佛陀却没有抛下我们,还是那样义无反顾地象母亲一样时时处处无微不至地为我们着想。

每每思及于此,总要禁不住流泪。

让我们好好观心修行,就算作是对我佛的报恩和感激吧,趁我们现在还有这种人我的感激在。

观心的目的是为了放下妄心,让真心用事。

你会看得出来,只有见道后观心才有力量,因此要时时精学佛人在见道前观心往往容易散乱,有的是因为身体的不适,比如腿痛;有的是因为生活节奏快致使念头太多;有的是因为上座和下座中的一些技术性问题掌握不好。

腿痛往往是因为没有一定的静坐基础,一上来就采用双盘等难度较高的坐法,导致血脉不通而疼痛。

身体如幻,不要过分强调坐姿,可以采用难度较低的缅甸坐,有利于跨过腿通关。

上下座的一些技术性问题:经过一段时间静坐,你会达到一种身体很轻松,头脑很清醒,念头不再纷乱复杂的状态。

但接下来,你的心会慢慢又开始乱起来,你很留恋刚才那种美好的状态,因此,你会竭力压制念头,想回到刚才那种状态。

这是很错误的。

这时候要下座,要不然,你会产生一种厌烦静坐的心理,甚至会逐渐发热汗出,产生身体困乏,头脑昏沉等反应。

下座后要做一些运动,这些运动应该是有利于培养大悲心的运动,比如拜佛、绕佛、经行等。

要尽量达到一种微微汗出的程度,这样下一次上座就不会产生细昏沉和散乱了。

有的人因为生活中事务过多心太散乱,上座后忙于招架各种念头,经过一番手忙脚乱的努力后,念头越除越多,终于败下阵来,再一次成为自己的手下败将。

这种情况在知识分子中尤其多。

他们在生活中用脑过多,运动量不够。

我们都有这样一个体会,大量运动后睡觉会很快,质量也很高,其实静坐也是这个道理。

经常静坐的人都有这样一个体会,那就是入定和睡眠只是一念之差,从睡眠中学习禅定是最有效的。

因此,上座前要做一些有利于培养大悲心的运动,达到微微汗出,稍事休息,然后再上座。

上座后,心里要明白,我们的如来藏并不是没有思想,而是思想很活跃,头脑异常清醒,因此不要害怕念头。

佛法是相应法,只要我们和真心相应就一定能回到我们的家园。

我们的真心以大悲心为体,因此就从这里入手。

念佛也是这样,弥陀是慈悲的意思,口里念着慈悲,心里一定要慈悲,要让我们的心一直保持在慈悲状态。

心习惯于狂乱,不可能一直保持这种状态,你可以观想一些有利于培养
大悲心的事情,比如观想护理受伤的可爱的小动物,看护稚嫩的小孩子睡觉等等,你交替着观想这些事情,因为不是盯着一件事观,这样心就不会厌烦,它会慢慢静下来。

这里要注意的是,观这些事情要以自己的大悲心为根本,要着力于培养自己的大悲心,不要让事相把心拉走了。

就这样,口里念着慈悲(弥陀),心里培养着慈悲,不间断的持续下去。

因为大悲心是禅定之母,你很快就会获得禅定的,而且这种禅定是很活跃的。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净土宗接引悲心重的上根人更快,社会上那些悲心不够的中下根人,往往把弥陀当做石头念,心里不相应,不慈悲,当然很难见效。

还需要注意的是,上座后一定不能动,哪怕是很微小的动作比如咽唾液,都能使你已经得到的似定美感消失殆尽。

不过刚开始的时候,会有一个唾液很多的过程,这并不是坏事,可以分几小口用柔软心慢慢咽下,你会体会到即使如此轻柔微小的动作都能破坏你的心境。

有时候你实在忍受不了身体的不适,不动实在不行,那就用柔软心极其缓慢地动一下,切忌动作力度过大。

总之,立足于大悲心的观心,能使你很快证入身空,渐次达到心空,最终回归久别的家园,家中那超越时空的自由自在,是你现在所无法想象的。

进,早证菩提,根除烦恼,常住真心。

后达到常住真心,完成生死大事。

只有在身体的觉受全部消失后才能真正观心
为什么我们特别强调只有在身体的觉受全部消失后才能真正观心?我们的身体和思维的事相续状态也就是“意”是一体的,是一一对应的;只要我们还有一丝一毫身体的觉受,那么我们就一定还处在思维的事相续状态,也就是“意”的相续性状态。

意有动和静两种存在形式。

在“意”这种思维的事相续状态,我们的心总是在静和动这两个极端来来回回,奔波不息。

如果这时候我们进行观心,我们一定会在不知不觉中“内守幽静”,而把念头作为干扰这种“静”态的破坏性因素加以排斥。

有的人虽然也希望实证,但因为理论上的混沌,导致他们貌似很用功的观心,但事实上却使自己落入“静”中。

他们在行住坐卧中、在衣食住行中,时时看着自己的念头,不让自己跟着念头跑,认为这样就是在观心,这和催眠师的做法有什么区别呢?由于现在的思维状态只有动和静两种存在形式,如果你排除了“意”的动态,那么你必然会落入“意”的静态,也就是落入“内守幽静”。

虽然静也是一种美好的状态,他们也能因此而觉得自己很悠闲、很快乐,但是因为静是现在这种思维状态的一种形式,是“意”的一种形式,当他们乐于“内守幽静”的时候,他们将因此而无法回归思维的根本状态,使自己固守在现在这种思维状态,这是最危险的。

当我们彻底解除了身体的全部觉受后,根据心物一体的理论,我们同样也跳出了思维的事相续状态,这样我们就从根本上摆脱了“意”的静态。

这时候进行观心,就决不会落入“内守幽静”的状态,因为这时候的思维根本没有静这种状态,自然也无静可守,是无法堕入静中的。

这时候的观心,将是我们住在思维的本体,从而给回归思维的根本状态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如果我们这时候在观心的同时,再加入“排除念头”这个观念,我们将因此而进入定中,进入思维衍生状态中的高级状态。

只有在身体的觉受全部消失后才能真正观心,其实这一点前人早就给我们指出来了。

在《西游记》中,在两界山这个地方打死了眼耳鼻舌身意这六个毛贼,其寓意就是解除了身体的全部觉受,接下来才给心(孙悟空)戴上了紧箍咒(收心咒)。

收心就是观心,让心收回来,让心不跟着念头跑,让心住于思维本体。

我们同样还应该思考一下,为什么没有在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时候给他戴上紧箍咒呢?为什么要在水帘洞前立“宁静”、“安神”两块石碑呢?这同样因为当时孙悟空的修行还停留在身体层面,还停留在“意”的层面,是无法收心的,是无法观心的,是没有资格紧箍咒的。

我们感谢前辈们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

科学必然有其内在的规律,我们必须遵守规律才能到达科学顶峰。

不尊重科学我们将无法取得实证的成功,我们的实证也必将因此而变得艰难困苦,索然无味。

让我们以科学的精神完成实证
怎样正确观心?
(is3591965语音交流活动整理)
我们曾经用双层灯笼来形容思维的整体概况:灯笼里面的蜡烛代表思维的根本状态,也就是如来藏。

外面的两层灯笼代表思维的衍生状态,其中里面的那一层代表思维的对立分别念,因为这些对立分别念头不和具体的事物相结合,是抽象的念头,比如:我与他,喜欢与厌恶等,所以我们称之为思维的抽象分别状态;外面的那层灯笼纸代表思维的相续性,思维在这里结合具体的人事物展开逻辑相续性,我们把思维的这种状态称作思维的事相续状态。

由于思维的事相续状态比较容易打破,而思维的抽象分别状态比较隐蔽,尤其重要的是只有当你从思维的根本状态出来的时候,你才能清清楚楚地看到思维的抽象分别状态,与之相反的,当你从灯笼外面向里面进的时候,思维的抽象分别状态总是牢牢地和思维的根本状态结合在一起,构成我们平常人的思维本体。

我们平常人的思维由思维本体和思维对象两部分构成。

但因为这里的思维本体并不是思维的根本状态,而是思维的根本状态和思维的抽象分别状态紧紧结合在一起的产物,因此我们把这里的思维本体称作假心,而把思维的根本状态称作真心。

假心就是我们平常认为的我,真心是没有“我”这种概念的。

接下来我们首先谈怎样斩断思维的相续性,也就是思维的事相续状态,让思维无法展开逻辑。

斩断思维的相续性,方法非常多,这方面的讲解可以说是汗牛充栋,因此我们这里把重点放在讲解对观心这个概念的正确理解上。

在我们现在这种思维状态,我们的思维由思维本体和思维对象构成,这种思维对象可以是眼耳鼻舌身等感官带来的信息,也可以是记忆中的生活资料。

这样,你将看到观心的范畴是非常大的,通常人往往把观心狭义的局限为心中的念头。

正是因为观心的范畴很大,所以我们把观心分为生活中的观心和静坐中的观心。

生活中的观心,举例来说,在生活中当你看到绽放的鲜花时你会高兴,并展开想象。

这时候你就要进行观心了。

你要清楚地知道你看到花,花的形状颜色,你开始高兴,高兴是什么样的,高兴会引起身体产生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发展的具体情况怎样,当你展开逻辑思维的时候你要知道自己正在进行逻辑思维,你要对逻辑思维的每一个细小的进程都清清楚楚;
当你遇到不顺心的事而愤怒时,你要观心,你要清楚地知道现在在生气,生气时身体有哪些变化,要对身体上一丝一毫的变化都要清清楚楚;同样的,你
要对此时的思想情况清清楚楚,尤其当思维进入逻辑相续状态时,你要对思维的逻辑过程清清楚楚;
当你烦躁时,你要清清楚楚地掌握烦躁在身和心两方面的一丝一毫的变化;
同样的,当你嗅到异乎寻常的气味时,当你吃到异乎寻常的食物时,当你听到出乎意料的消息时,当你身体上某个部位不舒服时,等等,你都要对身和心变化过程的每一个细节清清楚楚。

这就是生活中的观心,你要活在当下,观在当下,不离其心,不走其神。

在静坐中,当身体的感觉没有消失时,你同样还要象上面那样观心。

当身体的感觉全部消失后,也就是当感官不再摄入信息时,心(假心)开始加工记忆中的信息,这时候由于身体不再强化思维,导致思维无法轻易展开逻辑相续性,这样就比较容易斩断思维的相续性。

当思维不再相续的时候,我们就容易放下念头了。

这时候每出现一个念头,我们都能清清楚楚地看到,轻轻松松地放下,而且是彻底放下,丝毫不会拖泥带水。

渐渐地,念头之间出现了距离,前一个念头下去,隔了一会儿,后一个念头才出现。

上下两个念头之间的距离越来越长,于是有人就把念头之间这个暂时没有念头的状态当做思维的根本状态,当做真心。

这是非常错误的,因为这里虽然没有念头,只有思维本体,但这里的思维本体是思维的抽象分别状态和思维的根本状态紧密结合的产物,是假心,还没有回到灯笼里面,还不是思维的根本状态,不是真心。

如果你的老师把这里当做真心,那么他必然会教你要牢牢看住念头,不让念头起。

当念头升起的时候,一定要清清楚楚,不随念头跑,让它自然消失,同时不能等待也就是不能迎接念头升起。

然而在思维的根本状态,情况却与之恰恰相反。

真心对一切清清楚楚,但却无法升起念头,这时候你会不由自主地希望能够产生念头,但却很难产生念头。

事实上,能够产生念头的的确确是一个特异功能,而且是非常了不起的特异功能。

在真心状态,如果你想产生念头,那么你必须付出极大努力,然后会首先升起一种很强的心力,这种心力就是强烈的分别执着心力。

随着这种心力的升起,念头立刻产生。

许多人在这里往往走上错误的道路,认贼为父。

禅宗里那些玩弄口头禅的狂人往往就是如此,他们把思维相续性斩断后的状态当做了思维的根本状态,当做了真心。

试想一下,真心是超越时间,没有时间相的,换句话说就是你想坐多长时间就能坐多长时间,但这些人能吗?近代禅宗的败落,就是因为这些玩弄口头禅的狂人认贼为父的结果。

这些人没有实证基础,并不知道自己是认贼为父,却反而自以为已经明了心性而沾沾自喜,动辄教训那些精进禅坐的人。

今天这种势头似乎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甚至恰恰相反,随着大批知识分子的加入,这种热衷于口头禅的风气愈演愈烈,我们几乎在每个佛教群里都能看到这种情况。

《西游记》为了提醒我们认清真心和假心,特设真假孙悟空这一章。

可惜我们辜负了导师们的良苦用心,导致许多人已经接近真理,却因为那微小的一步而非常遗憾地与真理失之交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