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8课《古诗二首》 人教(部编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本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18课

古诗二首

一、教材分析

部编本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围绕“想象”这个主题编排了《古诗两首》《雾在哪里》《雪孩子》3篇课文。这是继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后又一个以“想象”为主题的单元,本单元课文侧重于体现想象之美,教学重点是“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体验”。教学中要循序渐进,体现指导的层次性。《古诗两首》可以利用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感受山寺的高耸入云、环境清幽和草原的苍茫、高远辽阔。教学中宜结合学生生活经验与音像资料展开想象,以诵读为主要方式,进行理解积累。

《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诗人用极度夸张的笔调形象、生动地勾勒出山上的寺院楼非常高。前两行“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是从视觉感受上写出楼高,后两行“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从听觉上进一步烘托出楼高。

《敕勒歌》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黄河以北的北朝流传的一首民歌,歌咏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开头两行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接着两句用“穹庐”作比喻,说天空如蒙古包,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最后两行描绘了一幅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草原全景图。有静有动,有形象,有色彩。全诗风格明朗豪爽,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一直受到历代文论家和文学史论着的一致好评。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第一学段古诗教学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温儒敏教师谈到古诗的教学,最好的办法就是反复诵读,熟读成诵。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诗词音韵之美,不必在主题思想、意义价值、艺术手法等方面讲太多。二年级的学生对诗歌语言的感受力有限,因此教学时力求做到:谈化诗意,精析诵读,多元教学,渲染意境。重视朗读的指导,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每一次朗读要达到什么目的,教师要心中有数。朗读的形式要多样,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的兴趣。遇到不容易读好的句子,教师要发挥示范作用。

二、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阶段目标中指出:“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基于教材内容、《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1.认识“宿、寺”等12个生字,会写“危、敢”等8个字,理解“苍苍、茫茫”等词语的意思。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等,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山寺的高耸入云和草原的高远辽阔。

教学重难点:朗读和背诵古诗,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

三、教学准备

生词卡片、多媒体课件、古筝曲有关草原的视频及歌曲。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作者,读懂课题。

1.全班交流,知道李白的哪些诗?

2.创设情境,理解诗题。

李白爱到名山大川去游览。有一天,李白来到一座风景秀丽的大山。这座山太高了,等他到了山顶,天已经黑了。(板书:山)来不及下山了。可这么晚了住在哪呢?正在为难,他发现眼前有一座寺庙。(板书:寺,学生识记“寺”字)他就住在了这山

顶的寺庙里。(板书:夜宿,理解“宿”的意思——住。)李白非常高兴,他站在寺庙的院子里,望着满天的星斗,吟出一首诗,诗题就是《夜宿山寺》。请你说说:“夜宿山寺”的意思。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以故事为切入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和倾听的意识。诗歌的题目平、翘舌音结合,读起来有些拗口,在教学“宿、寺”两个生字时,读准字音与理解字义并举,使学生读准诗题,理解题目意思。】

二、初读古诗,感知诗意。

1.出示古诗,学生自由练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同桌互读,相互正音。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3.师生合作,读出这首五言诗的独特节奏。

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4.闭目轻声读古诗,想象画面。

三、学习古诗,体会诗境。

(一)学习第一、二行。

1. 随文溯源学习“危”字,知道“危”的本义是表示人在山巅或高崖,站

在高处而恐惧。引申为恐惧,又引申为高。从而理解诗中“危”的意思是“高”,“危楼”即“高楼”。

2.体会“楼高”。

(1)同桌合作学习,交流诗中哪些词语写了楼之高。

①高百尺。这是夸张的写法,形容楼很高。结合李白其他诗句“白发三千丈”“飞流直下三千尺”等理解并指导朗读,将“高”字读得响亮,突出“楼很高”的感觉。

②摘星辰。想象说话。

③指导朗读。想象摘星辰的动作,加动作读诗句。

④小结:一伸手就能摘到天上的星星,形象地表现出楼之高。这是多么神奇的想象啊!有感情朗读诗句。

(二)学习第三、四行。

1.教师引导:站在这么美妙的地方,李白本来应该高声吟诵一番,可是他却……出示三、四行,学习“惊、恐”,读准后鼻音,理解字意后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2.指导朗读。李白诗歌很浪漫的诗人,他相信九天之上就是天宫,里面住着很多神仙,所以他“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怎么读才不会惊扰到他们呢?

“高声语”“天上人”读得轻一些、慢一些。

(三)采用多形式指导朗读、背诵。

1.师生问答读。

师:看这寺庙里的高楼,多高啊!生:危楼高百尺。

师:甚至高到什么程度?生:手可摘星辰。

师:安静的夜晚,繁星满天,站在这样的高楼上,诗人有什么感受?

生:不敢高声语。

师:为什么?生:恐惊天上人。

2.师生承接读。

师:危楼——生:高百尺,师:手可——生:摘星辰。

师:不敢——生:高声语,师:恐惊——生:天上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