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原理与实务》习题集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刑法原理与实务》习题集四
一、判断正误(每题1分,共20分)
1.在我国有权对刑法进行司法解释的机关是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
( )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军人和国家工作人员在我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一律适用我国刑法。
( )
3.刑法中的危害行为只能是体现人的意志自由的行为,因此,人在受到精神强制或威胁时,被迫做出的危害社会行为,不属于刑法上的危害行为。
( )
4.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行为人负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因此,只要查明某人的行为与某一危害结果间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即可断定该行为人应对某一危害结果承担刑事责任。
( )
5.尚未完全丧失辩认或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
6.直接故意行为人是希望结果发生,因此,只要查明行为人的本意不是希望结果发生即可断定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不是直接故意。
( )
7.对于以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的名义,为单位利益而实施的犯罪,均应以单位犯罪追究刑事责任。
( )
8.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与间接故意犯罪,均以危害结果的实际发生作为构成要件。
( )
9.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的,如果在死缓期间,没有故意犯罪,2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
( )
10.判处罚金应当根据犯罪分子的实际支付能力决定罚金数额。
( )
11.共同犯罪中的犯罪分子,投案以后仅供述本人的犯罪行为而隐瞒同案犯罪人及其罪行的,不能认定为自首。
( )
12.缓刑只能适用于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刑或拘役的犯罪分子。
( )
13.撤销假释的条件只限于假释考验期内又犯新罪或发现新罪。
( )
14.刑法第133条规定,交通肇事后,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这里的“ 因逃逸致人死亡”,只限于因逃逸而过失致人死亡。
( )
15.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购走私进口的普通货物、物品,数额较大的,应以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定罪处刑。
( )
16.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类似商标情节严重的,不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
( )
17.区分故意伤害罪与故意杀人罪的关键是查明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具有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
( )
18.甲某见乙某包内有现金,即上前趁其不备将提包夺过来,因用力过猛,导致乙某重伤,对甲某应以抢劫罪定罪,并按照抢劫罪中致人重伤的规定量刑( )
19.贩卖、运输、非法持有毒品的,无论数量多少,都应予以刑事处罚。
( )
20.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但以承包、租赁等方式管理、经营国有资产的人员也可以成为贪污罪的主体。
( )
二、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
1.甲系A国公民,某年夏天在我国旅游后,乘坐中国民航的国际航班回A国,在飞行途中,甲因琐事与邻坐乙(我国公民)发生争吵,甲将乙打成重伤,对甲应按:( )
A.A国刑法处理
B.我国刑法处理
C.飞机最初降落国刑法处理
2.《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的决定》属于( )
A.狭义刑法
B.单行刑法
C.附属刑法
D.刑法典
3.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人的危害社会的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的( )
A.表面联系
B.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
C.一般联系
D.普遍联系
4.斗殴中,王某向李某腿部扎了一刀,李某因失血过多而死亡。
王某构成( )
A.故意杀人罪
B.故意伤害罪
C.过失致人死亡罪
D.过失重伤罪
5.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与强奸罪的主要区别是( )
A.犯罪目的不同
B.犯罪主体不同
C.犯罪手段不同
D.犯罪对象不同
6.赵某冒充人民警察,以帮助在押人员解除拘禁为名,先后骗得他人财物折合人民币
1 0余万元,其行为构成( )
A.招摇撞骗罪
B.诈骗罪
C.敲诈勒索罪
D.妨害公务罪
7.甲因盗窃被公安机关抓获,在审问中,又交代了所犯之强奸罪,甲的行为属于( )
A.自首
B.坦白
C.立功
D.检举
8.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经过一次或几次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得少于( )
A.10年
B.12年
C.15年
D.18年
9.下列哪种情况不得适用假释( )
A.因诈骗被判处无期徒刑者
B.原判决执行期间又犯罪者
C.判决执行期间发现漏罪者
D.因抢劫被判13年有期徒刑者
10.下列哪种犯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 )
A.交通肇事罪
B.劫持航空器罪
C.重大责任事故罪
D.非法行医罪
三、多项选择(每题1分,共20分)
1.刑法失效的形式包括( )
A.法定明示废止
B.默示自然废止
C.所附条件成就之后废止
D.国家领导人宣布废止
2.按照通说的观点,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特征包括( )
A.社会危害性
B.刑事违法性
C.应受刑事处罚性
D.主观犯罪故意性
3.已满14不满16周岁的人,应当对下列哪些行为负刑事责任。
( )
A.故意杀人未遂
B.故意伤害(轻伤)
C.投放危险物质
D.强奸
4.下列哪些不属于对象认识的错误( )
A.误认尸体为活人而予以杀害
B.误将白糖当砒霜而用其杀人
C.甲欲杀死乙,误认为乙死而离去,后乙未死
D.不知是赃物而代他人销售
5.下列哪些情况不属于共同犯罪( )
A.实行过限
B.单位犯罪中单位内部成员之间的行为
C.故意帮助他人过失犯罪
D.事前无通谋的事后帮助
E.同时犯
6.下列哪些情况下不能适用死刑( )
A.虽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但系累犯
B.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
C.犯罪时怀孕的妇女
D.残疾人犯罪
7.下列哪些属于应当从重处罚的情节( )
A.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
B.武装掩护走私的
C.奸淫不满14周岁幼女的
D.冒充人民警察招摇撞骗
8.某甲为了获利,多次到草场、他人羊圈、牛栏投放毒药,待牛羊被毒死后以低价收购,并将牛羊肉出售给他人,先后毒死牛羊各80余头(只),获利2万余元,其行为构成哪些犯罪( )
A.投放危险物质罪
B.故意毁坏财物罪
C.破坏生产经营罪
D.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9.下列哪些犯罪只能由自然人构成( )
A.贷款诈骗罪
B.票据诈骗罪
C.信用证诈骗罪
D.信用卡诈骗罪
E.有价证券诈骗罪
10.在下列犯罪中,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的是( )
A.徇私枉法罪
B.枉法裁判罪
C.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
D.玩忽职守罪
四、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5分)
1.溯及力
2.直接客体
3.假想防卫
4.追诉时效
5.遗弃罪
五、简答题(15分)
1.缓刑的条件有哪些?(8分)
2.什么是绑架罪?其构成特征是什么?(7分)
六、论述题(15分)
简述犯罪未遂与犯罪预备、犯罪中止的区别?
七、案例分析(15分)
被告人汪某,男,29岁,2001年12月9日因涉嫌放火罪被逮捕,捕前系某县汽车站合同制工人。
被告人邓某,男,26岁,农民,2001年12月9日因涉嫌放火罪被逮捕。
被告人汪某系某县汽车站×D—19333号客车承包人(该客车所有权为县汽车站,县汽车站已为该客车办理了保险,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均为县汽车站),2001年5月份一天,汪某为骗取保险金找到被告人邓某,二人合谋由邓某将该客车烧掉,事后汪某付给邓某1500元酬金。
20 01年6月某日凌晨3时许,邓某携带汽油来到县汽车站,将汪某停放在车站内的客车烧毁,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4400元,当时车站内停有其他车辆十余辆,燃烧地点距家属楼16米,距加油站25米,距气象站7米,事后,汪某付给邓某酬金1500元。
中保财产公司某县支公司当时未能查明起火原因,遂向某县汽车站支付赔偿款34400元,案发后,县汽车站已将该款返还给保险公司。
问:1.二被告人的行为构成何罪?
2.如何确定二被告人在犯罪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