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松果林改培技术探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松果林改培技术探析

作者:慕春艳付维玉

来源:《种子科技》2020年第18期

摘要:红松属于国家二级保护树种,也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树种与用材树种,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并不广泛。我国红松生长的自然分布区为东北地区,主要分布在小兴安岭、完达山以及长白山等地。但是由于红松林营建过程中密度过高,对其结实量造成很大影响,为提高红松果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选择适合进行改建红松果林的红松纯林、红落(樟)混交林等林分,对其改培技术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红松果林;改培技术;探析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0)18-0074-02 中图分类号: S791.247 文献标志码: B

红松属于松科松属常绿乔木,又称为果松、塔松、海松以及五针松等,树龄15~20年结果,种子粒大,果仁营养丰富,富含人体所必需的蛋白质、油脂与氨基酸等,是一种具有较高营养的干果品种,保健作用非常突出。种籽入药称为海松子,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不仅可以降血压、降血脂、软化血管,同时还能健脑益智、促进生长[1]。然而,近年来天然红松林面积逐年减少,营造红松人工林显得越发重要,红松果林改培技术也受到了林业工作者的普遍重视,其是实现红松果林高产稳产的关键。红松果林改培技术突破传统认识的森林经营理念,从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多层次认知森林的结构及功能,大幅提高森林资源自然恢复力,使其按照地带性植物的演替规律向森林顶级群落发展,是提高森林健康与活力,稳定和优化森林林分分布、结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力措施,可以为全面开展珍稀濒危树种的培育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有效改善区域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1 红松的生物学特性

红松又称之为果松,属于高大的绿色乔木,松科松属,雌雄同株,异花树种。红松的结实量非常大,具有非常高的含油率,蛋白质含量较高,营养价值也很高,是一种十分重要的高级保健品[2]。红松树的花粉也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具有益气血、润心肺的功能特点。另外,松针还可作为饲料的原材料,从其中提炼的油脂在化妆品生产方面有着非常普遍的应用,还能生产高级的润滑油。红松树能够有效提取松脂,其全身都是宝,特别是现如今对红松果仁开发力度不断加大,极大地提升了红松种子的市场价值。

2 红松果林改培的必要性

紅松具有优良的材质,其种子产量高,具有非常好的经济效益,市场开发前景广阔,因此,对红松人工林进行改培,使其达到果材兼用的效果,更加突显出其重要性。红松人工林具

有较早的结实率,在该县的红松人工纯林中结实年限在15~20年,但数量较少。至25年左右时大部分开始结实,30年以上则可进入丰果期。通过相关观察研究发现,光照与红松树的产

量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同时林分的稀疏程度和郁闭度的高低以及树冠分差量都会影响到光照条件,对红松结果率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3 红松果林培育技术设计

3.1 改培林分选择

根据红松培育作业设计标准,以小班为基本单位,以林班为单元,对树种组成、林龄、立地类型、坡向、坡度、坡位、土壤、腐殖质厚度、植被种类进行详细踏查确认,确定定向抚育;林分选择有目地树种红松的天然更新幼树幼苗的幼林龄林分,郁闭度0.7以下、株树量1 200

株/hm2以下,通过封育辅以人工促进更新措施,有望达到改造的红松低效林分;林冠下造林选择在天然中龄林中适宜培育珍稀树种,郁闭度0.7以下、珍稀树种比例不少于30%的林分作为红松的培育基地。

3.2 改培技术措施

在适宜培育红松的有林地中,通过定向抚育和林冠下造林方式培育红松树种。

3.2.1 定向抚育

采取定向抚育的方法,通过清林割灌,清除妨碍红松生长的灌木草本。清林割灌主要针对林下植被生长过于旺盛,与红松生长争水、争肥严重的林分中进行,在春季和夏季采取人割方式,清除妨碍目的树种。

3.2.2 林冠下造林

(1)林地清理:清除妨碍林冠下造林的灌木和杂草。

(2)整地:根据造林地立地条件、造林方法、苗龄等情况,因地制宜确定整地方法、整地时间和整地规格。采用人工穴状整地,整地规格为30 cm×30 cm×30 cm,整地要求清除穴内石块、树根等杂物,整平穴面,为保持土壤水分,采取春季边整地边造林的形式进行[3]。

(3)造林方法和季节:造林方法为人工植苗造林。为防止植苗时窝根和促进根系生长发育,植苗时对苗木的根系进行适当修剪,保留根系长度在20 cm左右。待其浸蘸吸水剂等药剂处理后进行造林植苗时,穴内先回填少量表土,苗木置于穴的中央,再回填芯土、踏实,最后回填表土,整个植苗过程中采用新型保水、保活技术质量要求,苗木在穴中要扶正,保持根系舒展,不窝根;造林季节为春季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

(4)造林密度:依据树种生物特性和培育方式,确定林冠下补植密度为110株/667 m2,采取合理补植的方法。

(5)苗木标准:为提高造林成活率,缩短培育周期,红松苗龄需达4年,标准为S22 I级苗。

3.3 幼林抚育

为林木生长创造良好的生长空间,幼林抚育方式确定为人工穴状抚育。主要包括松土、除草、培土、定株、摘芽、割草、割灌等,根据培育目的和树种设计抚育年限、方法、次数、时间等。从造林当年的雨季开始抚育,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对幼林进行除草松土,松土深度不宜超过5 cm,松土时要向根部培土。抚育3年6次(2∶2∶2),即造林第1年6月上旬至8月中旬抚育1次,造林第2年6月上旬、8月中旬各抚育1次,造林第3年6月份上旬抚育1次,8月份中旬抚育1次。

3.4 病虫害防治

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加强预防预报措施,对营造林分每年进行1~2次林业有害生物调查,并制定相应的病虫害防治措施,禁止使用林业有害生物林木种子和苗木进行育苗,控制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和蔓延。

3.5 管护

“三分造、七分管”,造林完成后要严格落实管护制度,設专人对造林地块进行管护,防止人畜的破坏行为。要建立造林地块的保护体系,严格按工程管理标准执行,使各个造林地都能取得成效,将国家有限的资金真正用在实处,为子孙后代造福。

4 红落(樟)混交林改造

4.1 提升幼林抚育水平

改变过去5年8次的抚育次数,改为7年9次的抚育模式,即2∶2∶1∶1∶1∶1∶1,10年后每间隔2年对红松开展1次抚育工作。开展抚育工作时可应用穴状抚育措施,同时合理修剪红松生长过程当中的侧枝,增加红松生长过程当中的光照条件。

4.2 合理追肥

合理应用氮肥提高红松的生长量,有效缩短红松与落叶松之间的生长差距。红松成活3年便可进行施肥,当红松生长趋于稳定后,每间隔2年开展1次施肥工作,共进行3次追肥,按照30 g/株施入尿素,施肥位置和之前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