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国职称英语理工类(A级)全真模拟训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在下列网络拓扑结构中,中心节点的故障可能造成全网瘫痪的是 c 。
A. 星型拓扑
B. 总线型拓扑
C. 环型拓扑
D. 树型拓扑
2.1994年4月20日我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接入Internet的国家,所使用专线的带宽
为 d 。
A. 32kbps
B. 64kbps
C. 128kbps
D. 256kbps
3.如果要添加一个新的帐号,应选择Outlook Express中的 a 菜单。
A. 文件
B. 查看
C. 工具
D. 邮件
4.为了指导计算机网络的互联、互通和互操作,ISO颁布了OSI参考模型,其基本结构
分为 c 。
A. 6层
B. 5层
C. 7层
D. 4层
5.关于防火墙的功能,说法错误的是 d 。
A. 所有进出网络的通信流必须经过防火墙
B. 所有进出网络的通信流必须有安全策略的确认和授权
C. 防火墙能保护站点不被任意连接
D. 防火墙能够代替防病毒软件
6.以下应用领域中,属于典型的多媒体应用的是 b 。
A. CSCW计算机支持协同工作
B. 视频会议系统
C. 电子表格处理
D. 网络远端控制
7.网络通信设备中的Hub中文全称是 c 。
A. 网卡
B. 中继器
C. 服务器
D. 集线器
8.调制解调器(Modem)的功能是实现 a 。
A.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转换
B. 数字信号的编码
C. 模拟信号的放大
D. 数字信号的整形
9.保障信息安全最基本、最核心的技术是 a 。
A. 信息加密技术
B. 信息确认技术
C. 网络控制技术
D. 反病毒技术
10.以下设备中,不是多媒体计算机中常用的图像输入设备的是 c 。
A. 数码照相机
B. 彩色扫描仪
C. 条码读写器
D. 数码摄像机
二、操作题
1.Internet应用
1、(考生单击窗口下方"打开[internet应用]应用程序"启动IE)
请运行Internet Explorer,并完成下面的操作:
利用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提供的搜索功能,选取搜索引擎Google(网址为:
/)搜索含有单词”basketball”的页面,将搜索到的第一个网页内容以文本文件的格式保存到考生文件夹下,命名为SS.txt。
2、(考生单击窗口下方"打开[internet应用]应用程序"启动IE)
打开Internet Explorer,完成下面操作:
将网页保存在历史记录中的天数修改为8天。
2.Outlook
(考生单击窗口下方"打开[outlook]应用程序"启动outlook)
请按照下列要求,利用Outlook Express新建邮件,最后将该邮件保存到草稿中。
收件人邮箱地址为:aa@
并密件抄送给:liwei@
邮件主题:计算机
邮件内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3.多媒体技术
在考生文件夹中,有一个文件夹"testfile1",该文件夹下有若干个文件,请将该文件夹及其中的所有文件使用WinRAR进行压缩,压缩后的文件名叫"testfile1.rar",保存在考生文件夹中。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ABCCD 6-10: BDAAC
二、操作题
1.操作提示:
1、
①单击答题窗口下方的”打开[Internet应用]应用程序”,启动虚拟IE;
②在”地址”栏内输入:/,并按Enter键即可打开Google主页;
③在搜索栏内输入关键字:basketball;
④最后单击”Google搜索”按钮即可进行搜索查找;
⑤打开搜索结果中的第一个链接,将该网页以文本形式保存为SS.txt。
2、
①启动IE;
②点击菜单栏中的“工具”-“Internet选项”
③历史记录选项中,输入8天,单击“确定”按钮。
2.操作提示:
①在答题窗口中单击窗口下方的”打开[Outlook]应用程序”按钮,启动虚拟Outlook,单击”新邮件”进入新邮件界面;
②在收件人地址栏输入”aa@”,并在密件抄送地址栏中输入”liwei@”;
③填写邮件的主题和正文内容;单击”保存”按钮。
3.操作提示:
①打开考生文件夹,在“testfile1”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添加到压缩文件...”命令,将打开“压缩文件名和参数”对话框。
②选择“常规”选项卡,在“压缩文件名”框中输入“testfile1.rar”。
③单击“确定”按钮,WinRAR 即执行压缩操作。
一、选择题
11.在Exce中求一组数值中的最大值函数为:。
A.AVERAGE
B. MAX
C. MIN
D.SUM
12.在创建Excel 图表的过程中,第一步是选择图表的。
A. 源数据
B.类型
C. 选项
D. 插入位置
13.假定一个单元格的地址为$D2,则此地址的类型是。
A. 相对地址
B.绝对地址
C. 混合地址
D. 三维地址
14.在Excel的高级筛选中,条件区域不同行的条件是。
A. 或的关系
B. 与的关系
C. 非的关系
D. 异或的关系
15.在Excel工作表中,操作可以删除工作表D列。
A. 单击列号D,按Del键
B. 单击列号D,选择“编辑”菜单下的“删除”
C. 单击列号D,选择工具条上的“剪切”按钮
D. 单击列号D,选择“编辑”菜单下的“清除”→“全部”
16.在Excel当前工作表中,B3单元格为数值4,C3单元格为字符串"0",D3单元格为空,
E3单元格为数值8,G3单元格为数值3,则函数MIN(B3,AVERAGE(C3:E3), G3)的值是。
A. 6
B. 2
C.3
D.错误提示
17.对电子工作表中的选择区域不能够进行操作的是。
A. 行高尺寸调整
B. 列宽尺寸调整
C. 条件格式设置 C. 保存文档
18.在Excel中,对数据表进行排序时,在“排序”对话框中最多能够指定的排序关键字个
数为。
A.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9.在Excel中,按下Delete键将清除被选区域中所有单元格的。
A.内容 B. 格式 C. 批注 D. 所有信息
20.在Excel中,假定B2单元格的内容为数值78,则公式=IF(B2>70,〝好〞, 〝差〞)
的值是。
A. 好
B. 差
C.70
D. 78
二、操作题
1、打开考生文件夹下的"EXCEL考题53.xls",完成以下操作:
1)计算每种产品在各地区的平均价(结果保留二位小数);
2)按平均价升序排列;
3)将产品一列和平均价一列用簇状柱形图表示出来存放到sheet1中。
完成后用原文件名保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BBCAB 6-10: CDCAA
二、操作题
1.操作提示:
1)操作提示:
①选取平均价下的单元格;
②单击““插入函数”按钮,选择选择AVERAGE函数,计算平均值;;
③拖动该单元格的“填充柄”,自动填充其他平均值。
2)操作提示:
①首先选中数据表“产品一列和平均价一列的区域,接着单击”图表向导”按钮打开”图表
向导”的第1步的对话框,选择图表类型,这里需要选择的图表类型为簇状柱形图;
②进入”图表向导”的第2步的对话框,选择图表源数据,让系列产生在”行”上,即为“产
品”所形成的系列,分类轴为“平均价”,每个刻度对应相应的价格;再单击确定。
③保存文件。
一、选择题
21.在word编辑状态下,若要进行字体效果的设置(如设置文字的动态效果等),首先应打
开。
A. “编辑”菜单
B. “视图”菜单
C. “格式”菜单
D. “工具”菜单
22.在PowerPoint浏览视图下,按住Ctrl键并拖动某幻灯片,完成的操作是。
A.移动幻灯片
B. 复制幻灯片
C. 删除幻灯片
D. 选定幻灯片
23.如果要从第2张幻灯片跳转到第8张幻灯片,应使用“幻灯片放映”菜单中的。
A. 动作设置
B. 预设动画
C. 幻灯片切换
D. 自定义动画
24.通常情况下,下列选项中不能用于启动word的操作是。
A. 双击Windows桌面上的Word快捷方式图标
B. 单击“开始->程序->Microsoft Word”
C. 单击任务栏中的Word快捷方式图标
D. 单击Windows桌面上的word快捷方式图标
25.在Word 中,其作用为决定在屏幕上显示哪些文本内容的是。
A.滚动条B.控制按钮
C.标尺D.最大化按钮
26.在幻灯片上设置的超级链接,可以使幻灯片播放时自由跳转到。
A. 某一张幻灯片
B. 某一个可以执行的文件
C. 某一个Web页面
D. 以上选择都可以
27.在PowerPoint中,要设置幻灯片循环放映,应使用的菜单是。
A. 格式
B. 视图
C. 编辑
D. 幻灯片放映
28.在word 2003的编辑状态下,工具栏上的“剪切”和“复制”按钮呈浅灰色不能用时,
说明。
A. 剪切板上已经有信息存放了
B. 在文档中没有选中任何内容
C. 选定的内容是图片
D. 选定的文档太长,剪贴板放不下
29.在Word的编辑状态,可以显示页面四角的视图方式是。
A. 普通视图方式
B. 页面视图方式
C. 大纲视图方式
D. 各种视图方式
30.设置幻灯片放映时绘图笔的颜色,应进行的操作是。
A. 执行“幻灯片放映”→“设置放映方式”命令
B. 执行“幻灯片放映”→“动作设置”命令
C. 执行“幻灯片放映”→“自定义动画”命令
D. 执行“幻灯片放映”→“自定义放映”命令
二、操作题
1、打开考生文件夹下的文件"XJ225.DOC",并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排版。
1) 设置标题文字隶书、二号、加粗、蓝色、居中。
2) 正文第一段段落设置左右各缩进0.8厘米、首行缩进两个字符、行距设置为单倍行距。
3) 将第2步设置定义成样式命名为“考试样式”,设置第二段格式采用“考试样式”。
操作完成后以原文件名保存在考生文件夹下。
2、打开考生文件夹下的文件"XJ231.DOC",并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排版。
1) 在正文第一段开始插入考生文件夹下的“科学.bmp”剪贴画,将环绕方式设置为“四周型”,左对齐。
2) 第二段分为三栏,第一栏宽为10字符,第二栏宽为14字符,栏间距均为1.5字符,栏间加分隔线。
3) 第二段填充灰色-15%底纹。
操作完成后以原文件名保存在考生文件夹下。
3、打开考生文件夹下的文件“pp75.ppt”,并完成如下操作:
1)将第三张幻灯片中的文字设置为设置为仿宋_GB2312、颜色设为桃红色(注意:请用自定义标签中的红色255,绿色0,蓝色255);
2)在第二张幻灯片中插入考生文件夹下的声音文件“sou25.mid”,要求自动播放;设置影
片的动画效果为:圆形扩展;
3)将所有幻灯片的切换方式设置为阶梯状向左上展开。
完成以上操作后,将该文件以原文件名保存在考生文件夹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CBADA 6-10: DDBBA
二、操作题
1.操作提示:
1、选定标题,单击“格式”中的“字体”命令,打开字体对话框,将“中文字体”下拉框设置为“隶书”,“字形”选择框设置为加粗,“字号”选择框设置为“二号”,“字体颜色”下拉框设置为“蓝色”,然后在格式工具栏中选择“居中”;
2、选定第一段,单击“格式”菜单中的“段落”命令,在缩进左中输入0.8厘米,在缩进右中输入0.8厘米,在特殊格式中选择“首行缩进”,度量值中填入2个字符,行距选择框中选择单倍行距。
3、选择第一段,单击“格式”中的“样式和格式”命令,选择“新样式”,在名称中输入“考试样式”,然后全择第二段,选择样式中的“考试样式”。
4、保存文件。
2.操作提示:
1、单击“插入”中的“图片”插入“科学.bmp”,然后右键单击图片在“设置图片格式”中的版式tab页中选择“四周型”和“左对齐”;
2、选择第二段,单击“格式”中的“分栏”命令,把栏数设为3,第一栏栏宽设为10个字符,第二栏栏宽设为14个字符,栏间距设为1.5字符,选择分隔线;
3、选择第二段,在格式菜单中选择“边框和底纹”命令,把底纹填充色设为“灰色-15%”。
4、保存文件。
3.操作提示:
1、选中第三张幻灯片文字,选择“格式”→“字体”菜单命令,在弹出的“字体”对话框选择“仿宋_GB2312”,并在“颜色”栏选择“其他颜色”→“自定义”→设置红色255,绿色0,蓝色255。
2、选中第二张幻灯片,在插入菜单下选择“影片和声音”→“文件中的声音”中选择“sou25.mid”→选“确定”→选定该声音→选择“幻灯片放映”中的“自定义动画”→“添加效果”→“进入”里面选“圆形扩展”。
3、选择“幻灯片放映”中的“幻灯片切换”→“阶梯状向左上展开”→“应用于所有幻灯片”。
4、保存文件。
一、选择题
31.利用计算机来模仿人的高级思维活动称为。
A.数据处理
B.自动控制
C.辅助设计
D.人工智能
32.冯诺依曼结构计算机的五大基本构件包括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和。
A.显示器
B.控制器
C.硬盘存储器
D.鼠标器
33.计算机具有逻辑判断能力,主要取决与。
A.硬件
B.体积
C.编制的软件
D.基本字长
34.能够将高级语言源程序加工为目标程序的系统软件是。
A.解释程序
B.汇编程序
C.编译程序
D.编辑程序
35.当运行某个程序时,如果发现存储容量不够,最直接和有效的解决方法是。
A.把磁盘换成光盘
B.把软盘换成硬盘
C.使用高容量磁盘
D.扩充内存
36.在Windows中,双击驱动器图标的作用是。
A.查看硬盘所存的文件
B.备份文件
C.格式化磁盘
D.检查磁盘驱动器
37.在Windows中,在“记事本”中保存的文件,系统默认的文件扩展名是。
A. .TXT
B. .DOC
C. .BMP
D. .RTF
38.操作系统中对文件的确切定义应该是。
A.用户手写的程序和数据
B.打印在纸上的程序和数据
C.显示在屏幕上的程序和数据的集合
D. 记录在存储介质上的程序和数据的集合
39.在Windows的资源管理器中,要创建文件夹,应先打开的是。
A.“文件”菜单
B. “编辑”菜单
C. “查看”菜单
D. “插入”菜单
40.Windows中可以设置、控制计算机硬件配置和修改显示属性的应用程序是。
A.Word
B.Excel
C.资源管理器
D.控制面板
二、操作步骤题(要求写出操作步骤)
1.打开Windows XP的资源管理器:
在C:盘根目录下建立一个名为“成绩”的文件夹,在此文件夹下再建立两个文件夹:“语文”和“数学”;
将“语文”文件夹设为只读属性;
将“数学”文件夹设为存档属性。
2. 请在考生文件夹下进行如下操作:
1)将考生文件夹下的word38文件夹复制到考生文件夹下的exer38文件夹下;
2)将考生文件夹下的street38文件夹设置为"隐藏"属性;
3)将考生文件夹下的task38文件夹删除。
一、选择题
1-5: DBCCD 6-10: AADAD
二、操作题
1.答案:操作提示
1)打开资源管理器,点击C盘,在资源管理器右窗口按右键选新建—文件夹,然后输
入“成绩”回车,双击“成绩”文件夹,按右键选新建—文件夹,然后输入“语文”
回车,再双击“成绩”文件夹,按右键选新建—文件夹,然后输入“数学”回车。
2)右击“语文”文件夹选属性,在“只读”属性前打钩。
3)右击“数学”文件夹选属性,在“存档”属性前打钩。
2. 答案:操作提示
1) 用鼠标左键选中word38文件夹,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复制”,打开exer38文件夹,单击鼠标右键,选择“粘贴”。
2) 打开考生文件夹,用鼠标左键选中street38文件夹,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属性”,在弹出属性对话框中,选择"隐藏"属性。
3) 打开考生文件夹,用鼠标左键选中task38文件夹,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删除”,在弹出的确认对话框中选择“是”。
一、填充题
1.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
2.在世纪之交面向全球范围的“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中,名列榜首的是()。
3.(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4. ( )和()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
5.()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6.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是()、()和()。
7.在唯物辩证法体系中,()是其实质和核心。
8. 唯物辩证法的五对基本()是本质与现象、原因与结果、内容与形式、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
9.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
10.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的基本问题。
11.()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2.()主要包括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
二、名词解释
1.马克思主义
2.规律
3.意识的能动作用
4.真理
5.价值观
6.理论创新
8.社会基本矛盾
9.地理环境
三、综合题
1.简述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2.简述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区别。
3.简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辨证关系。
4.简述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5.实践是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6.简述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7.简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四、论述题
1.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
2.论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及其指导意义。
3.如何理解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及其重要意义?
4.论述科学技术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作业1参考答案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作业1(共 3 次作业)
学习层次:专升本涉及章节:第1章-第3章
一、填充题
1.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2.在世纪之交面向全球范围的“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中,名列榜首的是(马克思)。
3.(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4.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
5.(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6.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是(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7.在唯物辩证法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其实质和核心。
8. 唯物辩证法的五对基本(范畴)是本质与现象、原因与结果、内容与形式、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
9.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
10.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11.(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2.(社会基本结构)主要包括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
二、名词解释
1.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和继承者进一步创新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规律:是指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3.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指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应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与活动。
4.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5.价值观:是人们对人和事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
6.理论创新:是人们在对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发展规律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拓展新视野,开辟新思路,形成新认识的过程。
7.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8.社会基本矛盾:是指贯穿社会发展过程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根本的推动作用的矛盾。
9.地理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
三、综合题
1.简述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第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第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第四,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有史以来最美好、最进步的社会。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2.简述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区别。
(1)自然规律是在自然界自在地起作用的规律,是无意识的力量相互作用的表现,它对人来说是一种“外在的必然性”,是没有人的活动参与的,它规定着人的活动目的与方式,通过人的有意识活动在人的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而它本身却在人的活动中保持着独立性,即具有“天然的自在性”。
(2)社会规律则不同,在社会中进行活动的,全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目的的。
社会规律的特殊性就在于,它形成并实现于人的活动之中,但它一旦形成就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并反过来制约人的活动,决定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3.简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辨证关系。
人类社会和自然界运动形式不同,前者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表现出来,后者是自发起作用。
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是相互联系: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的历史活动不能离开自然,人类只能从自然中索取生活资料;同时,自然界又是人类活动利用和改造的对象,人类社会对自然界起着保护、建设的作用。
劳动实践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既对立又统一的基础。
4.简述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发展的问题;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第三,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即矛盾分析法。
5.实践是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第三,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是真理的唯一标准。
6. 简述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第一,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
最终决定力量。
第二,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第三,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7. 简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四、论述题
1.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
(1)矛盾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特殊性是指每一事物、每一过程的矛盾及其各方面都有特点。
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第一,两者相互区别,普遍性只是包括特殊性中共同的、本质的东西,特殊性总有许多自己独有的特点,是普遍性包括不了的,特殊性比普遍性丰富得多。
第二,两者相互联系,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相联系而存在;同时,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基础。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过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
(3)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和基本原则,同时要求我们必须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
中国既是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又是一个穷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水平低,目前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中国最大的实际。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就是把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结果。
只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走自己的路,我们才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取得胜利。
2.论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及其指导意义。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在两者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力是居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方面。
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这里的不适合包括落后于生产力和“超越”于生产力两者情况。
在一定条件下,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反作用尤为突出。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表现为一个过程,表现为两者的矛盾运动。
这种矛盾运动中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总是从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基本适合;与此相适应,生产关系也总是从相对稳定到新旧更替,再到相对稳定。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这种矛盾运动过程循环往复、不断发展,推动社会生产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逐步走向高级阶段。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