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应用

合集下载

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载体

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载体

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载体摘要:“微”载体是一种新兴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形式,主要是利用微博、微信、微公益等传播方式传导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使受教育者在微传播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接受教育,从而达到受教育者思想政治素养、道德水平提高的目的。

而伴随“微”载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不断发展,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

“微”载体易传播不良信息,负面影响大,高校对不良信息的控制力相对较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建设“微”载体意识薄弱,认识缺乏前瞻性;部分高校“微”载体平台形同虚设,关注度低等。

鉴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必须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加强“微”载体的有效利用。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网络技术伴随着全新“微”时代的到来,如何在现代媒体社会中巧妙地运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型网络载体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个全新的课题。

据最新发布的《2013年中国大学生微博发展报告》显示:“微用户中大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截止到2013年6月底,已经突破了3000万,高校日使用用户超过1000万,微博改变了许多大学生的日常生活。

”微传播媒介的快速发展无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载体和途径。

推动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的发展,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大学生自由全面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微”载体含义及其特点“微”载体是一种新兴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因而在研究“微”载体之前,我们必须知道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指承载、传导思想政治教育因素,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运用且主客体可借此相互作用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式”。

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主要是以微博、微信、微公益、微阅读、微电影等微传播媒介为载体表现形式。

它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通过微博、微信、微公益、微阅读、微电影等微传播方式传导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使受教育者在微传播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接受教育,最后达到受教育者思想政治素养、道德水平提高的目的。

“微时代”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

“微时代”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

“微时代”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摘要】微时代的发展给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

本文首先分析了微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包括信息碎片化、审美疲劳等方面。

接着探讨了微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要正确引导大学生在微时代下进行思想政治学习。

然后介绍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包括利用微时代平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健康的网络文化环境等。

结论部分总结分析了以上内容,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本文旨在为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微时代,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影响, 挑战, 对策, 平台, 网络文化环境, 总结分析, 展望未来, 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今社会,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普及,使得人们进入了一个信息传播迅速、交流便捷的“微时代”。

在这个时代,信息的获取已经不再受时空的限制,大学生们可以通过各种社交平台和移动应用随时随地了解新闻、发表观点,与他人进行互动。

这种“微时代”给大学生带来了诸多便利,同时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影响。

与传统教育相比,大学生在“微时代”更容易受到来自互联网的信息冲击和影响。

信息的碎片化、片面性,以及一些不负责任或错误的信息可能会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误导,甚至导致其产生偏激、极端的观点。

在“微时代”,网络暴力、谣言传播等现象也时有发生,可能给大学生的思想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在“微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正确看待网络信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变得尤为重要。

为此,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微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更好的指导和保障。

1.2 问题提出当代大学生在微时代接受着各种信息和思想的冲击,这种信息的碰撞不仅带来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和新鲜感,同时也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

刍议“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

刍议“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

刍议“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摘要:随着我国社会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媒体形式的不断出现,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微时代” 以其文化内涵浅显易懂、语言形式丰富多彩、信息内容短小简明等突出优势出现满足了大学生对于及时掌握、了解信息文化,并以最快的速度进行传播、扩散的要求。

本文将针对“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近年来,随着我国传媒水平的提高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作为一种手机媒体的微信,刚一面世就成为了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

大学生群体以其独有的敏感性和活动性更是受到微信文化内涵浅显易懂、语言形式丰富多彩、信息内容短小简明等突出优势的吸引,并成为大学生展示自我的一种平台,在很大程度上对大学生原有的日常行为、思维方式、道德品质以及学习风气等方面造成了影响。

一、“微时代”的到来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困境大学生群体具有灵活的思维,并对新鲜事物具有很好的接受能力,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推进新型信息技术推广与进步的重要因素。

与此同时,大学生作为敏感群体,通常能够及时掌握、了解信息文化,并以最快的速度进行传播、扩散的要求。

因此,可以说大学生群体就是“微时代”到来的主要推动者以及引领者。

除此之外,文化传递短小简便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现状,为思想政治教育带了新的问题。

因为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老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述正确的思想观念这种形式进行的,主要方法是树立正确政治思想观念的楷模、通过感情渲染让学生体会正确的思想观念等,这种教育形式限制在教师为课堂主体进行单方面信息传播的形式,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主观意愿的表达。

学生和老师之间在思想层面缺乏了解,没有良好的沟通,这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感和认同感。

而随着微博、微信的出现,更加深了师生间的代沟。

大学生通过微博、微信能够接触到五花八门的信息,并且可以自由选择符合自己主观意愿的言论作为学习内容。

“微时代”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

“微时代”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

“微时代”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被称为“微时代”的新时代。

在这个时代,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新兴网络技术不断涌现,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

正是这些新技术的普及和影响,给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

在“微时代”,大学生们更容易受到各种信息的干扰和碎片化的影响,他们可能更倾向于关注轻松、娱乐性强的内容,而忽视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和重视。

网络世界的虚拟性和匿名性也使得一些不良信息更容易传播,导致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出现偏离,甚至受到误导。

如何在“微时代”中进行有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只有深刻认识到这种影响,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才能更好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坚定理想信念,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内容结束】1.2 问题阐述当代大学生在“微时代”中广泛接触到各种信息和思潮,这对于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面对信息爆炸和网络虚假信息的干扰,大学生在进行思想政治学习时可能会受到误导,导致思想上的偏差和丧失正确的价值观念。

微时代的发展也使得大学生更加倾向于追求短期快感和个人利益,而忽视了社会责任和集体利益,这对于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面对“微时代”带来的挑战,如何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正确看待网络信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当务之急。

2. 正文2.1 微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一是信息碎片化。

在微时代,大量信息以碎片化、瞬时化传播,学生的注意力会更加分散,无法深入思考和分析重要问题。

这导致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变得浅薄,缺乏系统性,容易受到片面或偏激观点的影响。

二是交流方式的改变。

微时代的社交媒体如微信、微博等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和交流思想的主要平台,但这种交流方式存在时间短、语言简单等特点,难以进行深入辩论和思想碰撞,影响到大学生的思想素养和辩证思维能力。

“微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研究

“微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研究

“微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日新月异,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微时代”。

在这个时代里,信息传播越来越快速,人们对于知识的获取和思维的转变也变得更为迅速。

在这个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需要与时俱进,采用新的载体和形式进行创新,以更好地引导大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养。

本文将从“微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入手,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创新研究。

1. 困境和挑战在“微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和挑战。

信息传播的快速发展使得大量信息充斥在大学生的生活中,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已经无法满足大学生的需求。

大学生群体的多样化和个性化特点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传统教育形式已经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缺乏活力,缺乏吸引力,大部分学生对于思想政治课程的兴趣不高,甚至出现了抵触心理。

2. 落后的教育载体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主要包括课堂教学、专题讲座、板报、展览等形式,这些形式在“微时代”下显得有些落后。

这些形式的教育载体传达信息的效率和吸引力不足,大学生对于这些形式的态度越来越冷漠,甚至对其抱有排斥情绪。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迫切需要创新,以适应“微时代”的需求。

3. 提高思政教育的效果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提高思政教育的效果,需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1. 以网络为载体在“微时代”,网络已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大学生的主要获取信息渠道也在不断向网络转移。

将网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已经成为了当务之急。

可以通过建立思政教育平台、开设网络课程、推出思政教育微课等形式,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传递到大学生的网络生活中。

2. 创新教学形式传统的思政教育教学形式往往比较呆板和刻板,缺乏吸引力。

微时代背景下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微时代背景下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微时代”背景下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微时代。

在这个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和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其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本文将围绕“微时代”背景下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浅析。

一、背景分析微时代是指在信息通信技术革命推动下,信息的传播和交流变得更加便利、快捷和个性化,以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社交媒体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平台不断涌现,人们的生活和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在这个时代,信息变得无处不在,人们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都需要依赖信息技术。

信息的充斥也使得人们的注意力更加分散,很难集中精力进行深入思考。

同时,由于信息的来源和传播途径更加立体化,人们的价值观念和世界观也更加多元化,这使得发布和获得信息的人们之间的认知和思想观点存在差异,沟通可能更加困难。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大学生作为青年一代的主体力量,其思想和政治观念的形成对于我国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

1.课程设置不够理性化。

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多集中在了思政课的教学上,然而思政课的开设和课程设置却存在一定的困难。

一方面,思政课的体系和内涵不够完善、内容不够丰富、教学方法不够灵活有趣,导致学生的兴趣不高,效果不明显。

另一方面,由于政治教育涉及到一系列的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和价值体系等领域,而这些都需要时间去逐步教育,因此思政课的学时和学分都比较少,也只能提供基础知识和口号的层面。

2.教育方式不够新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使用教育者对学生的引导和灌输,缺乏学生自主思考和创造性思维。

教育方式单一,缺乏趣味性和灵活性。

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心理厌学情况的可能性加大,进而更加难以形成坚定的思想信念和价值观念。

3.思想价值观存在差异。

大学生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大学生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大学生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论文一、微时代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影响微博、微信作为网络科技下的产物,在我们身边的生活中广泛应用。

它拥有覆盖内容广泛,传播较快,可以进行社交,具有一定的个性化、大众化的潜在优势,因此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定性的促进作用。

二、微时代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尚化微时代的到来,受众的人群已经渗透年轻人的生活,学校作为育人的载体,要全面而深入的创建大学生思想工作,这样才能实现对新一代的大学生思想、价值观做出正确的引导。

由于微博、微信已成为当代大学生一种生活方式工具。

大学生不仅把微博、微信作为自己的社交平台,而且将其当作展示自我的平台。

一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往往借助微博、微信平台融入大学生的生活,从而可以近距离的了解大学生们的真实思想动态。

高校老师往往通过对学生微博的关注,把握学生的思想时代脉搏,打破传统师生之间的交流方式。

在对学生关注的同时,在教育上进行改善推进,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实现生活化,提高高等思想工作时效性,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起着潜移默化作用。

三、微时代打破了传统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的校园往往都是以班级或院系为基本单位,地点时间受限制往往受限制的情况下,开展进行同一内容的教育活动。

由于大学班级管理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组织形式呈现多元化趋势,在政治思想工作中很难落实到位,伴随着微博、微信在年轻的大学生群体中的普及,往往在形式上打破了传统的时空地点限制,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时时刻刻的进行,而且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例如:老师可以因某些学术上的问题可以在“朋友圈”中开展各抒己见的大讨论,从而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广泛交流。

四、在“微时代”下推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微时代的到来,不仅更新了人们的观念,而且在大学生群体中树立正确的使用媒体。

微媒体在网络时代的兴起并呈先出爆炸性的发展,很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往往是八零后,在接受这些微媒体的时候往往对此显得无所适从、无法应对。

“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载体研究

“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载体研究

“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载体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目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重要平台。

尤其是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网络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体的重要羾群体,其思想政治教育是国家和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

传统的面对面教育模式在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和多样化学习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在这样的背景下,微时代的到来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网络载体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为便捷和多元化的途径。

通过网络载体,不仅可以传递更加丰富多彩的教育内容,还能够激发大学生思想的活力,促进他们的思想成长和政治素养的提升。

研究网络载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引领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意义研究背景已经明显表明,在当今社会,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重要平台。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其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因此有必要通过网络载体来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探究“微时代”下网络载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研究网络载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网络平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机制,为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提供理论支持。

研究微信公众号、微博平台、知识付费平台以及网络直播等不同形式的网络载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情况,可以为教育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指导他们更好地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深入探讨网络载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有助于挖掘网络教育的潜力,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探讨“微时代”下网络载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角色和作用,为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微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研究

“微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研究

“微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研究近年来,“微时代”已经到来,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科技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平台的普及,使人们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取丰富多彩的信息,更加方便地进行多样化的交流和互动,这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背景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与过去相比,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多样化、知识储备的丰富化、接受信息的广泛化以及交往途径的多样化、自由化等特点,更加彰显了网络时代的新特征。

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是社会的新生代,是社会的未来发展基石,其政治理性、道德品质、社会责任和公共意识等方面的提升都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加强和创新。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更新的重要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当前的信息通讯技术日趋发达,大学生已经成为智能手机和电脑上推动的主力军。

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信息获得途径不再受限于时间和距离,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关注全球新闻,了解最新知识。

由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根据大学生的学习习惯、智力水平、网络文化素养等来制定宣传工作计划。

其次,大学生的个人情感需求更为重要。

在当今社会,个性和情感已逐渐成为一个研究热点,在快速发展的电子时代,人们已经逐渐形成了网络社交的习惯。

这种社交联系方式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种更为便捷的、更为自由的方式。

同时,大学生的独立性和强烈的反传统观念,要求教育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并满足大学生需求。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应该注意以大学生实际情况为出发点而且针对大学生的个性需求进行量身订做的具体“项目”。

再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理性化设置将大大增强其循序渐进的效果。

大学生的思想更加开放、多元,与此同时,大学生的独立性和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因此,我们应当赋予思想政治教育更大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理性安排,适度引导,从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点等方面出发,选取各种形式、各种渠道、多种方式来进行思想教育,从而让大学生在得到更多知识、拓宽眼界的同时还能增长知识、开阔视野。

“微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研究

“微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研究

“微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微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研究引言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这个“微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渗透力空前增强,社交网络和新媒体平台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交流思想的主要途径。

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现代大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大学生们渴望更加具有吸引力和实用性的教育内容和形式。

如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和载体,提升教育的导向性和实效性,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只有通过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才能更好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其全面发展和成长。

本研究旨在探讨“微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的载体创新方向,为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在当今“微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和挑战,分析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寻找创新的途径和方法,为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利用新媒体和新技术等现代手段,激发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积极性,提高他们对党的理论和政策的认同度,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培养更加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旨在为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1.3 意义和价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创新可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育质量。

通过创新的教育形式和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为国家培养更多有用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创新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创新的教育方式和手段,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帮助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微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研究

微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研究

高等教育2019年03月新教育时代202 微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研究王奥迪(西安工程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陕西西安 710600)摘要:在微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在时代发展背景下产生的。

在现阶段,很多大学生把关注点放在了微博、微信和微视频上,这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提供了新的传播形式。

从以往研究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出发,要对微时代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完善,对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正确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策略在微时代发展背景下,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转型提供了充足的机会。

在这样的发展模式下,大学生因为技术的不断更新拥有了良好的表达形式,并进行了相应的互动体验。

这其中是一种自由和人性化的教学形式。

但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定的问题。

在当前,如何紧紧把握住机遇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

通过载体的创新和发展,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进行。

一、微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一)大学生认知能力不足,不能有效解决载体出现的矛盾第一,在海量信息和理性的选择之间出现了矛盾。

在微时代发展背景下,涌现出了比较多的信息,人人可以在网络上分享和接受信息。

但是,信息的不确定性,就会形成了消极的影响。

网民群体增加导致信息生产门槛低,信息失真。

大学生难以准确的辨认,做出理性选择。

第二,教育性和娱乐性之间存在矛盾[1]。

微时代背景下,为教育和娱乐均提供了平台。

人们可以在微博上发表自己的感受,其中拥有多样性的信息。

但是,学生不能合理处理娱乐性和教育性的关系,微博的教育功能就会受到影响。

(二)教育者运用能力低,不能合理展现出载体的导向作用第一,在其中展现出了十分明显的娱乐化和形式主义。

高校教育者运用微载体的能力参差不齐。

有一些年龄比较大的工作人员,并不知如何使用微博等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同时,还有的教师开通微博是为了娱乐和放松。

“微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探究

“微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探究

“微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探究【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在“微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的应用和影响。

在首先介绍了“微时代”的背景,明确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在分析了微时代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并探讨了微载体在教育中的应用和建设。

接着,探讨了微载体对学生教育的影响以及未来的发展展望。

在结论部分总结了微载体在教育中的作用,探讨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思考。

本文旨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适应“微时代”对教育的新要求,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和全面发展。

【关键词】微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现状分析、应用、建设探讨、影响、展望、作用、发展趋势、思考与建议。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前的“微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

高校学生群体作为新时代的主力军,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也离不开这些微载体。

微时代的背景下,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需要与时俱进,通过微载体来实现更加个性化、互动性强的教育方式。

随着互联网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微载体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微载体不仅可以快速传播信息,还可以实现多样化的内容呈现和互动交流,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研究微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的应用和建设,对于提升教育效果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背景介绍、问题提出和研究意义三个方面探讨微时代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的相关问题,旨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1.2 问题提出在“微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和挑战。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设备的普遍应用,学生们的信息获取渠道更加多样化和便捷化,他们容易受到网络信息的影响,思想更容易波动。

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也成为学生们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思想传播更加迅速和广泛。

“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应用

“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应用

“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应用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微时代”已经成为了当前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也应该相应地进行调整和应用。

本文将从现状、特点和方法三个方面探讨“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应用。

一、现状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

一方面,通过手机、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的普及,大学生们的信息获取途径更加多样化、开放化,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多元文化和多种价值观;另一方面,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载体,如课堂、政治理论学习班等,日益面临着学生趋之若鹜的娱乐化和碎片化生活方式的挑战。

在这种背景下,传统精神文明建设环境的失落以及“信息碎片化”的现象使得大学生传统的思想观念面临侵蚀。

二、特点在“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通过一些新的特点来应对挑战。

首先,教育内容需要更加多元化,更加贴近大学生生活、具有生活性。

其次,教育形式也应该根据大学生的交流习惯进行调整。

社交媒体上的交流方式更加即时、快捷、方便,这意味着大学生对于信息接收的要求更高,重视图像化和简洁化的表达方式。

再次,教育实践也应该更加注重开放性和平台性,为大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参与机会。

三、方法在“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可以整合各类信息化平台,以满足学生不同需求。

比如,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线上平台开展学生主题教育活动,如推送关于中国梦、大国时代等相关新闻资讯;通过微博、短视频等线上平台展现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和个人经历,让学生通过感受他人经验来获得自我提升;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构建立体化的校园文化教育平台,让大学生在虚拟现实环境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等等。

此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可以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的方式,以提升教育质量。

在校园内,可以通过开展交流会、谈心会、纪念活动等形式来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校外,可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文化考察等形式来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社会热情。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分析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分析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今“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通过互联网平台获取信息的速度和广度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进而影响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方式和途径。

在这一背景下,高校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重要力量,其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1.2 研究意义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直以来都受到社会关注,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研究如何利用微载体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学生思想政治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微载体作为新型媒体载体,具有互动性强、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等特点,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通过微载体,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接受。

微载体可以打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空间限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平板等设备进行学习,从而实现全天候、全方位的教育覆盖。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微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也将不断创新和完善,为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多可能性和机会。

深入研究“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的意义重大,将为如何更好地发挥微载体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提供重要参考。

1.3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分析“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的应用情况,探讨微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特点和优势,探讨微载体设计原则与方法,旨在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本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互联网+”时代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也可以为高校相关教育管理部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入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载体研究

“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载体研究

“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载体研究一、引言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微时代”的到来让信息交流和传播的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尤其是大学生这一群体,已经完全融入到网络中,他们通过微信、微博、QQ等社交媒体平台进行思想交流和信息传递。

借助网络载体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和课题,本文将从这一角度展开研究。

二、“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1. 大学生网络使用的普及在“微时代”,大学生群体普遍具有网络使用的能力和习惯,他们通过各种社交媒体平台和应用软件进行信息交流和思想表达。

这使得在网络上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可能。

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和挑战网络载体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各种直播、微博、公众号等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上信息的真伪性、传播的随意性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

1. 确定教育内容在网络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首先需要确定教育内容。

这需要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网络特点,确定符合大学生接受水平和兴趣的教育内容。

2. 选择合适的平台根据教育内容的不同,选择合适的网络平台进行传播。

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进行倡导正能量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微博和抖音等平台进行各种短视频的传播。

3. 制定传播策略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传播时,需要制定一套合理的传播策略。

这包括确定传播时机、发布方式、内容形式等,以确保教育内容能够被大学生有效接收和接受。

4. 加强教育监督和评估网络载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加强教育过程的监督和评估。

通过对教育内容的反馈和大学生的参与度等指标进行评估,以不断优化教育内容和传播方式。

1.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单一,难以吸引大学生的注意。

通过网络载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丰富教育形式,增加教育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2. 增强教育的针对性网络载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的需求和心理,以更精准的方式进行教育,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微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分析

“微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分析

“微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分析【摘要】在“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通过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分析,探讨了“微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并总结了“微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和建议,包括更好地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开展教育活动,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互动交流机制等。

加强“微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也在文章中得到了强调。

结论部分呈现了“微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指出了未来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关键词】“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分析、现状、影响、新特点、对策、建议、重要性、发展趋势1. 引言1.1 关于“微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分析在“微时代”的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交媒体的普及,大学生的思想受到更加广泛和多样化的影响,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也显得愈发力不从心。

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分析和探讨显得尤为重要。

在当今社会,“微时代”已经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

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表达观点、进行交流的重要途径。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思想状态对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大学生成为“微时代”的重要群体之一。

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需要及时跟进,拓宽教育思路,创新教育方法,更好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本文将围绕“微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展开分析,旨在探讨现状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2. 正文2.1 “微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在当今社会,“微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境。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盛行,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多样化,信息量庞大且杂乱,很容易受到虚假信息和不良信息的影响,导致思想的盲目性和浮躁性。

“微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探究

“微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探究

“微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探究在“微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受到了不小的挑战,也面临着极大的机遇。

在如今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积极正视“微时代”带来的影响,抓住机遇,以便更好地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本文就“微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进行探究,希望能为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

标签:微时代;思想政治;微载体1.“微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内涵“微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来自于“微文化传播”,是其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延伸,是网络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的成果。

“微文化”的出现改变了以往人们被动接受文化的情况,提升了人们的自我价值,在潜移默化中对人施以影响。

在这种文化发展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以“微文化传播”为契机,将“微文化传播”服务于高校政治教育工作,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与现实背景相脱节的情况发生,从而将“微文化传播”作为当今社会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

[1]2.“微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主要功能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人们进入到人与网络共存发展状态,在“微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对推动高校政治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当下,高校学生不仅是数字化产品的使用者,更是数字化便利的体验者。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微载体”为高校学生提供了一个张扬个性、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

“微载体”符合大学生求新、求变的特点,其通过网络人际交往、信息传递方式,将高校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知识,对高校政治教育有着极为强劲的推动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的运用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多元化提供了舞台,“微载体”的运用,给了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选择,其本身精炼的内容与快捷的传播形式展现了丰富的人文内涵,符合高校学生的“口味”,对高校政治教育影响深远且意义重大。

[2]3.“微时代”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的思考(1)端正思想,重新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窗 口。 随着现代生活和学 习节奏 的加快 , 以及信息大
微博 ,同时不 同专业 的教师和科研部 门也开通 自己 的微博 , 使得 学生 的大 事小事 , 专业 内的事 , 专业 外 的事都能在微博这 一平台上得到 回应 。一些 高校的 思想政治教育专 门开通 自己的微博 , 紧跟社会 热点 , 整理搜集 思想 政治教育素材 ,大大延伸 了思想政治
爆炸的信息生态环境 的诞生 ,大学 生面临一个 巨大 的信 息海 洋, 他们没有耐心再研读那些 长篇大论 , 而 是倾 向于通过寥寥数字简短 了解事情本质 概况和思 想闪光点 。因此这就决定 了他们获 取信 息和思想 的
方式是碎片化 的。手机 阅读新 闻、 热 点事件、 评论 已
课堂外延 , 同时也取得十分明显的效果 。 随着智能手
・ 24・
思想政治研究
论“ 微时代 ” 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的应用
2 0 1 5 年第 1 期
机 的普及 ,手机微博更是 以迅 雷不及掩耳之势牢牢 地将大批粉 丝学生聚 拢在 思想政 治教育体 系之 内。 二、 “ 微 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育载体 应用存在 的问题 “ 微时代 ” 背景下 , 大学 生思想 政治教育生态环 境发生 了明显 的变化 ,学生接触外 界思想的渠道越 来越 多 , 内容也越来越复杂 。因此 , 思想政治教育面 临的干 扰因素也越来越 多。这种现 象若得不到及 时 的解决 , 极容 易出现 以下几种 问题 。
经成为大学生关心 国家大 事的主要方式之一 ,而在
生生活 的方方面面 , “ 微博” 、 “ 微信” 等“ 微 媒介 ” 已经 成为大学生社交和与外界联系 的主渠道 ,思想
政治教育 若忽视这 个阵地将难 以打开新 时代 背景下 的新局面。

移 动互联 网领域 ,大学生 思想政 治教育还没有完全 融入其 中。 因此 从这个机 制来 看, 大学生思想 政治教 育还 没有建立适合这个移动 终端传 播方式 的教育模 式 。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大 学生不能 以 自己常用 的 工具学 习应该 学到的知识 ,同时也使得大学 生思想
政治教育无形 中与学 生之间建立起 了一堵墙 ,彼此
隔离, 渐 行渐 远 。

“ 微 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育载 体
的 新 形 式
据 工信部调查数据显示 , 目前我 国在校大 学生 的智能手机持 有率为 9 8 . 6 % ,几乎人手 一部智 能手 机,移动终端不仅给大学生 的信息 交流 带来 巨大便 利, 同时各种 “ 微媒体 ” 终端给大学 生的思想成长状 况也带来巨大改变 。
( 一) 以移动终端为 主要形 式的传媒 载体 。移动
终 端 是 大 学 生 接 触 外 界 信 息 和 思 想 潮 流 的 一 扇 重 要
( 二) 微博载体 。微博诞 生 以来 在短时间 内首先
赢得广大在校 大学生的认可和追捧 ,其简短 的书写
方式不但便于整理和 编辑,同时也大大方便 了受众 的阅读 。 微博是 目前为止 , 大学生思想政治应用 比较 成熟的一种 网络载体 , 在 大学生 中间具有重大 影响。 些高校不但顺应 时代发展大势 ,开通 自身 的官方
Vo 1 . 1 4 No . 1
论“ 微时代" 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的应用
尹晨 曦
( 唐 山学 院,河 北 唐 山 0 6 3 0 0 0 )

要: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随着时代 的进 步而不断变化 , 微时代背景下 , 信 息技 术的高速 发展 已经对
大学生思想产生重 大影响, 并对思想政 治教 育的权威性形成挑战。为此, 研究和利用 “ 微时代”的新载体 已经成为 摆在思想政治教育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为此本丈首先对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新形式做 了全面深入 的分析 , 并在 此基础上 归纳总结 了' 3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新载体应用 中存在的主要 问题 , - 并以此为据 , 提 出了破解 这些 问
题 的 思路 和 对 策 。
关键词 : “ 微 时代”; 大学生; 思想政 治教 育; 载体
中图 分 类 号 : G 6 4 1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 1 6 7 1 — 5 9 9 3 ( 2 0 1 5 ) O 1 — 0 0 2 4 — 0 3
“ 微 时代 ” 背景下 , “ 微生活 ”已经影 响到大 学
收 稿 日期 : 2 0 1 4 —1 2 — 2 5
基金项 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 学研 究专项任务 项 目( 高校 思想政 治工作 ) 微 时代 的大学生思想政 治教 育创新研 究’ ’ 研 究成
果, 项 目编 号 : 1 4 J DS Z 3 0 0 1 。
作者简介 : 尹晨 曦( 1 9 8O 一) , 女, 河北 易县人 , 唐山学院计 算机科 学与技术 系讲师 , 硕士 , 研究方向 : 思想政治教 育。
2 0 1 5 年 3月 第 十 四卷第 1 期
滁 州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C H U Z H O U V O C A  ̄ O N A L&T E C H N I C A L C O UE G E
Ma l - . 2 0 l 5
价值观念 。这一过程 中教育者 和受教育者始终 处于 种互 动状态 ,首先教育者要对 受教育者 的内心和 思想状 况及时的把握 了解 ,根据 他们的思想实 际制 定教育计划 。 其次 , 受教育者也要将 自身 的学 习和接

受状况及 时反馈 给教育者 , 这样才 能实现畅通互动 、
高效学 习。 而微 时代背景下 , 大学生表达意见和 思想 的渠道和方 式增多 , 例如在 微博 、 微 信等 , 在这 些载 体 当 中往往 是 他们 表达 不 满和 提 出意 见 的重 要平 台, 甚至学 习中的困惑也会 以这种形式呈现 出来 。 而 传统 的思想政 治教育正是没有及 时的把握住这些新 载体 ,才使得 学生的反馈意见不 能及 时地便捷地传 达到教育者 , 造成反馈机制 的低效运转 。 当教育者不 能 通过 正常 的反馈 渠道 和机 制 了解 实 际状 况 的 时 候, 教育 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便受到极大威胁 。 归根结 蒂, 微 时代 背景下 , 大学生表 达意见 的渠道 增 多 了、 更新 了, 而教育 者的信 息采集渠道相对狭 窄了 、 陈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