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书表》全文-古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书表
《论书表》一卷,叙二王书事、当时搜访名迹情形、所得字数并编次二王书及羊欣书卷帙、旁及纸墨笔砚所宜凡数千言。
文气不一贯,疑有脱简。
朱长文《墨池编》所载二王书事,即其一节,知此文遭割裂已久,故多不相连属。
龢在宋明帝时曾奉诏与巢尚之、徐希秀、孙奉伯编次二王书,此表末云“六年九月中书侍郎臣虞龢上”,六年即明帝泰始六年。
江式,(?年---五二三年)后魏书法家。
陈留(今河南开封)人。
字法安,历官骁骑将军。
世传篆榴训诂之学。
洛京宫殿门榜,皆
式所书’延昌间撰集字书四十卷,号曰《古今文字》,惟其未成。
《论书表》,述其撰集字书《古今文字》四十篇之缘由,谓“大体依许氏
为本,上篆下隶。
臣闻庖牺氏作而八卦列其画,轩辕氏兴而灵龟彰其彩。
古史仓颉览二象之爻,观鸟兽之迹,别创文字,以代结绳,用书契以纪事。
宣之王庭,则百工以叙;载之方册,则万品以明。
迄于三代,阙体颇异,虽依类取制,未能悉殊仓氏矣。
故《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以六书:一曰指事,二曰谐声,三曰象形,四曰会意,五曰转注,六曰假借。
盖仓颉遗法也。
及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同或异,时人即谓之篇书。
孔子修《六经》,左丘明述《春秋》,皆以古文,阙意可得而言。
其后七国殊轨,文字乖别。
暨秦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罢不合秦文者。
斯
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母敬作《博学篇》,皆取史随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
于是秦烧经书,涤除旧典,官狱繁多,以趋约易,始用隶书,古文由此息矣。
隶书者,始皇时使下杜人程邈附于小篆所作也。
世人以邈徒隶,即谓之隶书。
故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
汉兴,有尉律学,复教以籀书,又习以八体,试之课最,以为尚书史。
书
或有字不正,辄举劾焉。
又有草书,莫知谁始,其形画虽无阙谊,亦是一时之变通也。
孝宣时,召通《仓颉》之篇者,张敞从受之。
凉洲刺史杜邺、沛人爰礼、讲学大央秦近亦能言之。
孝平时,征礼等百余人说文字于未央宫中,以礼为小学元士。
黄门侍郎扬雄采以作《训纂篇》。
及亡新居摄,自以应运
制作,使大司马甄丰校文字之部,颇改定古文。
时有六书:一曰古文,孔子壁中书也;二曰奇字,即古文而异者;三曰篆书,云小篆也;四曰佐书,秦隶书也,五曰缪篆,所以摹印也;六曰鸟虫,所以书幡信也。
壁中书者,鲁共王坏孔子宅而得《尚书》、《春秋》、《论语》、《孝经》也。
又北平侯张苍献《春秋左氏传》,飞书体与孔子壁中书相类,即前代之古文矣。
后汉郎中扶风曹喜,号曰工篆,小异斯法,而甚精巧,自是后学,皆其法也。
又诏侍中贾逵修理旧文,殊艺异术,王教一端,苟有可以加于国者,靡不悉集。
逵即汝南许慎古学之师。
后慎嗟时人之好奇,叹俗儒之穿凿,惋文毁于凡学,痛字败于庸说,诡更任情,变乱于世,故撰『说文解字』十五篇,首一终亥,各有部居,包括六艺群书之诂,评释百代诸子之训,天地、山川、草木、鸟兽、昆虫、杂物、奇怪珍异、王制礼仪、世间人事莫不毕载。
可谓类聚群分,杂而不越,文质彬彬,最可得而论也。
左中郎将陈留蔡邕采李斯、曹喜之法为古今杂形,诏于太学立石碑,刊载『五经』,题书楷法,多是邕书也。
后闭鸿都,书画奇能,莫不云集,语方献篆,无出邕者。
魏初,博士清河张揖着『埤仓』、『广雅』、『古今字诂』。
究诸『埤』、『广』,缀拾遗漏,增长事类,抑亦于文为益者也;然其『字诂』,方之许篇,古今之体用,或得或失芙。
陈留郁鄞淳亦与揖同时,博开古艺,特善『仓』、『雅』、许氏字捐、八体、八书,精究闲理,有名于揖。
以书教诸皇子。
又建『三字石经』于汉碑之西,其文蔚焕,三体復宣。
校之『说文』,篆、隶大同,而古字少异。
又有京兆韦诞、河东卫觊二家,并号能篆。
当时台观榜题、宝器之铭,悉是诞书,咸传之子孙,世称其妙。
晋世义阳王典词令任城吕忱表上『字林』六卷,寻其沉趣,附托许慎『说文』,而按偶章句,隐别古籀奇惑之字,文得正隶,不差篆意。
忱弟静别仿故左校令李登『声类』之法,作『韵集』五卷,使宫、商、角、徵、羽各为一篇,而文字与兄便是鲁、卫,音读楚、夏,时有不同。
皇魏承百王之季,绍五运之绪,世易风移,文字改变,篆形谬错,隶体失真。
俗学鄙习,复加虚造,巧言辨士,以意为疑,炫惑于时,难以釐改。
传曰:以众非,非行正,信哉得之于斯情矣。
乃日追来为归,巧言为辩,小兔为【需兔】音nou,神虫为蚕,如斯甚众,皆不合孔氏古书、史籀『大篆』、许氏『说文』、『石经』三字也。
凡所开卷,莫不惆怅,为之咨嗟。
夫文字者,六艺之宗,王教之始,前人斯以垂后,令人所以识古。
故曰:「本立而道生。
」孔子曰:「必也正名。
」又曰:「述而不作。
」『书』曰:「予欲观古人之象。
」皆言遵循旧文,而不敢穿凿也。
臣六世祖琼,家世陈留,往晋之初,与从父应元俱受学于卫觊,古篆之法,『埤仓』、『雅』、『言』、『说文』之谊,当时并收善誉,而仕至太子洗马,出为冯翊郡。
值洛阳之乱,避地河西,数世传习,斯业所以不坠。
世祖太延中,皇威西被,牧健内附。
臣亡祖文威杖策归国,奉献五世传掌之书,古篆八体之法,时蒙褒录,叙列于儒林,官班文省,家号世业。
暨臣闇短,识学庸薄,渐渍家风,有忝无显。
但逢时来,恩出愿外,得承泽云津,厕霑濡之润,驱驰文阁,参预史官,题篆宫禁,猥同上哲。
既竭愚短,欲罢不能,是以敢藉六世之资,奉遵祖考之训,窃慕古人之轨,企践儒门之辙,求撰集古来文字,以许慎『说文』为主,爰采孔氏『尚书』、『五经音注』、『籀篇』、『尔雅』、『三仓』、『凡将』、『方言』、『通俗文』、『祖文宗』、『埤仓』、『广雅』、『古今字诂』、『三字石经』、『字林』、『韵集』、诸赋文字有六书之谊者,以类编联,文无重复,统为一部。
其古籀、奇字、俗隶诸体,咸使班于篆下,各有区别。
诂训假借之谊,各随文而解,音读楚,夏之声,并逐字而注。
其所不知者,则阙如也。
脱蒙遂许,冀省百氏之观,而周文字之域,典书秘书,所须之书,乞垂教给付;并学士五人尝习文字者,助臣披览;书生五人,专令抄写。
付中书、黄门、国子祭酒一月一监,详议疑隐,庶无讹谬。
所撰名目,伏听明旨。
诏曰:「可如所谓,并就太常,兼教八分书史,其有所须,依请给之。
名
目待书成重闻。
」式于是撰集字书,号曰『古今文字』,凡四十篇,大体依许氏为本,上篆下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