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考试题目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科学的三种类别。
3′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
2、科学技术的三种哲学反思。
3′
对科学进行辩护-捍卫科学;对科学进行批判-质疑科学;对科学进行审度-必要的转换
3、《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内容和知识体系。
4′
(1)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
它是从整体上研究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
(2)科学技术观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总体看法。
它是从整体上概括科学技术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
(3)科学技术方法论是人们对科学技术所运用的认识和实践方法的哲学概括。
它是关于科学技术研究中常用的一般方法的规律性理论。
(4)科学技术社会论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哲学反思。
它是关于科学技术性质、作用(正、负)及其发展规律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总观点。
4、《自然辩证法》的学科由来和学科性质。
2′
(1)由来:自然辩证法的历史源远流长,其萌芽形态可以上溯到古希腊的自然哲学,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则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下半叶共同创立的。
自然辩证法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历史发展及其基本成就的科学总结,特别是十九世纪中后期自然科学最新发展和最新成就的科学总结,同时也是恩格斯本人多年刻苦学习和精心研究自然科学的科学总结。
有关《自然辩证法》的材料是恩格斯1873─1886年这一时期写成的。
整部著作没有写完,并且在恩格斯生前没有发表过。
(2)性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5、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三种类型。
3′
系统层次观,进化历史观,持续发展观
6、系统的基本特点。
4′
整体性;层次性;有序性;动态性
7、“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8、科学和技术的本质特征。
2′
科学:人对自然的理论关系、一般生产力。
技术: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直接生产力。
9、四大产业体系的分类。
4′
(1)第一产业体系(农、林、牧、畜、渔);
(2)第二产业体系(制造、采掘、建筑、运输);
(3)第三产业体系(通信、商业、金融、医疗、饮食、公共服务);
(4)第四产业体系(科学、文化、教育、咨询)
10、科学的五大解释。
5′
(1)知识体系:发展着的认识
(2)认识活动:科学研究活动
(3)社会建制:科学家共同体
(4)思维方式:科学方法
(5)精神气质:科学精神
11、作为知识体系的科学的内容。
4′
科学事实、科学定律、科学假说、科学理论
12、科研选题的四个原则。
4′
需要性原则,创造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
13、获取科学事实的主要方法。
2′
科学观察方法;科学实验方法
14、科学实验的主要方法。
4′
(1)纯化和简化研究对象(减法实验):与隔离有关。
(2)强化和激化研究对象(加法实验)。
(3)再现和重演自然过程(过程模拟实验,乘法实验1)。
(4)替代物理过程和数学关系(结构模拟实验,乘法实验2)
15、整理科学事实的主要方法。
4′
比较与分类;归纳与统计;演绎与类比;分析与综合
16、技术方法的分类。
2′
技术决策方法;技术创造方法
二、论述题
1、结合马克思恩格斯有关科学技术的论述,联系实际,谈谈科技发展的利与弊。
答:马克思:科学技术是“历史有力的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科学技术有时“表现为异己的、敌对的和统治的权力”。
恩格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举一个实际的例子用以说明既要重视科学技术的力量,又要具有批判的理性,反对科学主义,树立和运用科学的自然观、技术观和社会观。
2、运用自然辩证法的相关观点,谈谈你对自然界的认识,从中说明为什么要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答:自然观:是人们关于自然界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总看法、总观点。
人与自然界的关系:(1)人对自然界的依赖关系。
①依赖自然界构成自己的生命机体。
②从大自然的生物界吸取营养以维持自己的生命、生长、发育和生育后代。
③人类活动离不开大自然的物质、能量和信息。
(2)人对自然界的能动作用。
①人不单依赖于自然,顺应自然,还能通过有目的的活动变革自然,改造自然②人在其活动中受自然条件和自然规律制约。
实现生态、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这样的和谐关系才能保证人类和自然的永续发展
3、结合自己的专业谈谈研究的主要步骤和方法。
答:(1)课题的规划。
(2)方案的构思与设计。
(3)试验与实施。
(每一步都要结合具体的的课题进行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