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专题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考点二 论证相关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自鲁迅《读经与Fra bibliotek史》)12
突破一
突破二
突破三
选项 文段运用了举例论证,举了“孙女”和“祖母”、“丈母老太太”和“令夫人”的例 子,鲜明地指出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 答案 错误。举例论证错误,这里是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
13
突破一
突破二
突破三
8.原文 《圣经》是悲悯的经典,但那里边也不乏血肉模糊的场面。佛教是大悲悯之
4
突破一
突破二
突破三
选项 文段运用日本刊刻并从事中国古代文章评点的事例,旨在证明中国古文评点 对日本影响巨大。( ) 答案 错误。旨在证明“中国古文评点的流传十分广泛”。
5
突破一
突破二
突破三
2.原文 “意”是相对于“法”而言的。后者主要是指人工的因素,人为的约束与规范。 在崇尚精神意趣、推重性情的宋代,人们所追求的是个人思想感情适意畅神的表达, “与其师于物者,未若师诸心”。这样自然就会对某些传统的矩式或成法有所逾越与 突破,“以立意为先,布置缘饰为次”,从而为个人意趣情性的抒发争取到较为充分 的空间。 选项 文段论述了“意”与“法”的不同,而“法”有助于“意”的抒发。( ) 答案 错误。“而‘法’有助于‘意’的抒发”错。“法”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意”的抒发。
18
突破一
突破二
突破三
11.原文 诚在儒家学说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庸》继承孔子的思想,系统论 述了诚的问题。《中庸》认为,诚属于形上本体范畴,既是自然界的本质规定,又 是人性本质的规定,“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对于自然界而言,至 诚无息,化生万物,“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意 思是,天地的法则,可以用一个诚字给予概括:作为天地没有两个,而它生成万物 则是不可计算的。对于人生而言,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提出人生的 目的是“三纲领”,即明德、亲民、至善;人生的过程是“八条目”,即格物、致知、 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诚意是关键,济世以修身为本,修 身以诚意为要。
19
突破一
突破二
突破三
选项 文段运用了引用论证和举例论证,以《中庸》和《大学》相关论述为例说明 对于人生而言,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答案 错误。是为了论证诚在儒家学说中的重要地位。
20
突破一
突破二
突破三
突破三 把握论证结构,理清文章思路 就结构而言,论述文往往是三段论式的结构层次,即: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 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其中,本论是文章的主体部分,是文章运用论据对论点展开论证的重要部分。 怎样对论点展开论证,或者采用什么方式展开论证,需根据表达需要来决定。如图:
比较类推来证明论点。
11
突破一
突破二
突破三
【即练即悟】 请根据原文信息,判断选项表述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理由。 7.原文 读史,就愈可以觉悟中国改革之不可缓了。虽是国民性,要改革也得改革,
否则,杂史杂说上所写的就是前车。一改革,就无须怕孙女儿总要像点祖母那些事, 譬如祖母的脚是三角形,步履维艰的,小姑娘的却是天足,能飞跑;丈母老太太出 过天花,脸上有些缺点的,令夫人却种的是牛痘,所以细皮白肉:这也就大差其远 了。
2
突破一
突破二
突破三
二、论据
类型
表现形式
事实论据 理论论据
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 名言警句、谚语格言以及作者的说理分析
论据的特点:①确凿性。论据必须是确凿的、典型的事实。②典型性。论据应该 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代表这一类事物的普遍特点和一般性质。③论据与论点的统 一。论据是为了证明论点的,因此,两者联系应该紧密一致。
3
突破一
突破二
突破三
【即练即悟】 请根据原文信息,判断选项表述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理由。 1.原文 宋代以来,尤其是在明清时期,一些治经史之学的文人,十分轻视文章评点,
甚至对它进行严厉批评。这种偏见影响十分深远,直到今天依然还有很多人认为, 古代文章评点的主观随意性很大,缺乏科学性、严谨性、体系性等等。尽管如此, 文章评点自宋代以后就一直十分兴盛,流传十分广泛,深为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 甚至传播到日本、韩国等。尤其是日本,不仅刊刻了许多中国文章评点之作,而且 日本人自己也从事中国古文的评点,产生了一些著名的评点家,如赖山阳、竹添光 鸿等。
6
突破一
突破二
突破三
3.原文 意象虽然通常用在艺术创作中,其实,在现实的审美活动中也有,而且只有 首先在现实的审美活动中产生了意象才有可能将其表现为作品中的意象。陆游《咏 梅》云:“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这梅就不是 自然物象,也不只是情象,而是意象了,因为这中间寄寓着陆游对自身经历的独特 思考。 选项 文章引用陆游的诗句是为了论述陆游的人生,以及解说意象与自然物象、 情象的区别。( ) 答案 错误。引用陆游咏梅诗句,是为了论说“只有首先在现实的审美活动中产生 了意象才有可能将其表现为作品中的意象”这一观点。
1
突破一
突破二
突破三
突破一 理清论点和论据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论据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 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 一、论点 一篇文章往往有几个表达论点的句子,其中表明主要见解、能统率全篇的观点, 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而只能统率局部的观点,是文章的分论点。中心论点和分论 点的关系是统率和被统率的关系。分论点是从属于中心论点,并为阐述中心论点服 务的若干思想观点。
16
突破一
突破二
突破三
选项 文段运用了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和引用论证的方法,将中国式的忍耐与西方 人的忍耐作对比,证明中国人的忍耐是一种崇高的道德。( ) 答案 错误。论证方法正确,但“中国人的忍耐是一种崇高的道德”错误,这里是证 明中国人遇事过于忍耐。
17
突破一
突破二
突破三
10.原文 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物质生活带来了便利,也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数 据化让人越来越失去主动性,人在征服物质世界的同时,也丧失了自我;随着技术 的发展,有些人成了机器、信息的奴隶。“欲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欲;有而不知止, 失其所以有。”(司马迁《史记·范雎传》)人类要思考一下,有没有必要向自然、社 会攫取过多的财富呢? 选项 文章结尾引用《史记》中的句子,通过对比论证的方法,引人深思,意在 呼吁人们“知足”“知止”,不能从自然、社会获取财富。( ) 答案 错误。并非对比论证,且“不能从自然、社会获取财富”的说法错误。
24
突破一
突破二
突破三
类型
释义
在本论部分从正反两个方面提出分论点或摆出正反两方面的论据, 正反对比型
或先正面后反面,或先反面后正面。
先论证正面的观点,再批驳反面的观点;或采用先批驳反面观点, 破立结合型
再论证正面观点的顺序进行。
25
突破一
突破二
突破三
层进式的文章一般有三种格式:
类型
释义
分解中心论点
21
突破一
突破二
突破三
并列式论证结构指在论证过程中,用几个平行的、并列的分论点来阐述文章的 中心论点。
1.并列分论点
22
突破一
突破二
突破三
2.并列论据
23
突破一
突破二
突破三
对照式论证的特点是两种看法或论据之间为一正一反的关系,或通过正反对比明 辨是非,或通过正反衬比突出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这种结构方式能起到对比鲜 明、突出深化观点的作用。对照式有如下两种类型:
14
突破一
突破二
突破三
选项 文段运用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引用了《圣经》和《金瓶梅》 的故事,形象地阐述“大悲悯”的深刻内涵。( ) 答案 错误。没有引用论证。文段运用了例证、喻证和对比论证。
15
突破一
突破二
突破三
9.原文 遇事忍耐为中国人的崇高品德,凡对中国有所了解的人都不否认这一点。然 而这种品质走得太远,以致成了中国人的恶习;中国人已经容忍了许多西方人从来 不能容忍的暴政、动荡不安和腐败的统治,他们似乎认为这些也是自然法则的组成 部分。与中国人的忍耐相比,基督教的所谓忍耐似乎是易怒,而中国人的忍耐有如 中国景泰蓝一样举世无双。我们屈服于暴政和敲诈勒索和污辱,犹如小鱼投入大鱼 之口,或许我们对苦难的承受力小一些,我们的苦难就会少一些。然而这种对苦难 和折磨的承受力被赋予了忍耐的美名,又被儒家伦理学谆谆教诲为做人最重要的品 德。我并不是说这种道德不是中国人的伟大品质,耶稣说为温顺者祝福吧,因为他 将继承整个世界。但中国人把忍耐作为一种崇高的道德,并有意识地反复向后代灌 输。谚语“小不忍则乱大谋”就是其中一个例子。 (选自林语堂《国人的性格——遇事忍耐》)
7
突破一
突破二
突破三
4.原文 中国最早的边疆,是在陆地疆域内划定的。在整个王朝国家时代,边疆基本 上就是不同于华夏族的其他民族群体生活的区域。有的学者指出:“在中国历史上, ‘边疆’是一个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形成的概念。它最初只是泛指相对于中原地区的‘四 夷’,其地域并不确定。”边疆治理尽管内容复杂且因时因地而有所不同,但总体上 是围绕处理族际关系而展开的,基本上是实行“内诸夏而外夷狄”的内外有别政策。 选项 “有的学者”的言论论证了王朝国家时代边疆治理内容复杂的观点。( ) 答案 错误。论证了王朝国家时代边疆基本上就是非华夏族的其他民族生活的区 域的观点。
考点二 论证相关分析——语脉语理,洞察过程
“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是考试大纲新增考点,考查考生对论述类文本说理 性和逻辑性的概括分析能力,实质上是主要考查对论点、论据、论证方式三者关系 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论点就是作者在文中所持的立场、观点、情感和态度,论据是 用以凸显立意而采用的材料,论证则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包括论证思路和论 证方法。
鱼吞了小鸟就说它们不悲悯。你不能说它们捕杀猎物时展现了高度技巧、获得猎物
时喜气洋洋就说它们残忍。只有羊羔和小鸟的世界不成世界;只有好人的小说不是
小说。即便是羊羔,也要吃青草;即便是小鸟,也要吃昆虫:即便是好人,也有恶
念头。站在高一点的角度往下看,好人和坏人,都是可怜的人。
(选自莫言《大悲悯具有拷问灵魂的深度》)
8
突破一
突破二
突破三
5.原文 中国古代儒家对道德情感的培养有很多深刻的论述,孟子便对道德情感, 尤其是恻隐之心做了细致的阐述。他认为人皆有恻隐之心,并以“孺子将入于井” 为例,说明任何一个路遇此事的人都会对将要掉入井里的孩子产生同情,这种同情 并非为了结交孩子父母,也不是为了邀誉于乡党朋友。由此看来,恻隐之心是纯然 的善,是无条件地具有道德价值的。 选项 孟子以“孺子将入于井”为例,证明恻隐是纯粹的善,无条件地具有道德价 值。( ) 答案 错误。孟子举例是为了证明人人皆有恻隐之心。
10
突破一
突破二
突破三
突破二 辨别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论述类文本中常见的论证方法如下:
类型
释义
举例论证 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对比论证 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或道理作对比来证明论点。
比喻论证 用形象的比喻来证明论点。
引用论证 引用名人名言或名人的观点等作为论据证明论点。
通过对已知事物(或事例)与跟它有某些相同特点的事物(或事例)进行 类比论证
把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分论点,这些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 深、由简单到复杂。
引 论 - 本 论 - 结 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安排论证结构,即

围绕中心论点回答三个问题:①是什么,②为什么,③怎么办。
教,但那里也有地狱和令人发指的酷刑。如果悲悯是把人类的邪恶和丑陋掩盖起来,
那这样的悲悯和伪善是一回事。《金瓶梅》素负恶名,但有见地的批评家却说那是
一部悲悯之书。这才是中国式的悲悯,这才是建立在中国的哲学、宗教基础上的悲
悯,而不是建立在西方哲学和西方宗教基础上的悲悯。长篇小说是包罗万象的庞大
文体,这里边有羊羔也有小鸟,有狮子也有鳄鱼。你不能因为狮子吃了羊羔或者鳄
9
突破一
突破二
突破三
6.原文 隋唐五代时期,江南城墙的修筑是渐进的过程。许多城市城墙的修筑和不断 加固,最直接的意义是使城市少遭或免遭战火的破坏,保存了江南城市的发展基础, 这也是江南城市得以繁荣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如五代时,钱镠驻扎杭州后,修筑城 墙七十里,建城门十座,使杭州几乎没有受到战争的影响,所以当时的杭州“邑屋 之繁会,江山之雕丽,实江南之胜概也”。 选项 文段引用钱镠修筑城墙的例子,意在论证城墙修筑是杭州得以繁荣发展的 重要推动力。( ) 答案 错误。论证城墙修筑对城市的安全防护和繁荣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