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小学语文《将相和》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将相和》
一.教学目标:
1.速读课文,理解“将相和”故事意义,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2.结合具体示例说一说廉颇和蔺相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揣摩课文语言,感受人物形象,体会课文着重用语言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表达效果。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学习“连词成句地读”的方法,提高阅读速度。
难点:初步学习借助具体事例突出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学会多角度选择材料。
三.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引发兴趣
1、了解时代背景:“战国七雄”时期,秦国是最强大的一个国家,它总有吞掉其他国家的野心。因此,当时一些中、小国家在军事和外交方面的措施就具有关系到国家兴亡的重大意义。今天,我们就学习发生在当时的秦、赵两国之间的故事。
2、回忆文中的主要人物廉颇和蔺相如。
(二)品词析句,感受人物形象。
故事一:完璧归赵
1、细读“完璧归赵”,引导学生弄清两个问题:一是该故事的起因和结果各是什么;二是你从中体会出蔺相如是一个怎样的人,画出有关语句并谈出理由。
2、重点引导学生抓住描写蔺相如的动作、语言的语句来体会,如“上前一步”“往后退了几步”“举起”等动作的描写;“他理直气壮的说”“大大方方地说”等语言的描写感受蔺相如的形象。
3、分角色演一演,尽可能地站在人物的立场体会他当时的心理,从而读出人物的语气。
4、总结:蔺相如在赵王危难之时,群臣无策之际挺身而出,面对强大的敌人毫无惧色,由被动变主动与秦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从中看出他机智勇敢的性格。
故事二:渑池之会
1、学习提示:蔺相如在渑池会上是如何对付秦王的?
2、学生读---思---概括---交流
3、引:这叫什么办法?(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4、找出最能表现蔺相如机智勇敢的一句话。
5、(出示课件)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1)、哪个词最能表现出他的机智勇敢?从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拼”板书:不畏强暴)【这一环节主要引导学生品词析句,感悟作者语言的精炼、准确、独到之处,让重点句、关键词唱响课堂的主旋律。】(2)、我们体会一下蔺相如当时的心情和场面,加一个修饰的词语说一说。(课件出示)蔺相如( )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3)、指导朗读。自读—范读—再读---指名读(4)、讨论、交流:这场斗争,赵国和秦国是打个平手,还是赵国占了上风?【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发展思维能力、思辨能力,在讨论、交流中感悟人物想象。】(5)、总结:赵国赢占了上风。因为秦国是强国,赵国是弱国,秦王和赵王一样为对方演奏乐器,秦王吃亏了。再说,赵王是秦王叫他鼓瑟的,而秦王是被蔺相如逼着击缶的,秦王和蔺相如身份不一样,要求对方的方法也不一样,所以说是赵国占了上风。(6)、引导:秦王本来是想侮辱赵王的,没想到却被蔺相如侮辱了,真
是:用一个词、一句话来形容秦王的失败?(自作自受、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过渡:这功劳要归功于谁?是啊!渑池会上,蔺相如以死相逼,维护了赵王的利益,维护了祖国的尊严,但是,廉颇却不这样认为。
故事三:负荆请罪
1、课件出示句子: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2、指名读---问:廉颇认为自己立功是靠?(板书:百战百胜)蔺相如立功是靠?
3、联系前面两个小故事,说说蔺相如立功究竟靠的是什么?(板书:机智勇敢,不畏强暴)
4、总结:廉颇认为自己立功是靠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而蔺相如立功是靠一张嘴,心里很不服气,致使将相不和。(板书:不和)
5、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思考:(1)、蔺相如为什么要避着廉颇?(2)、廉颇为什么要负荆请罪?(3)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6、学生读---思----批注----交流
7、课件出示重点句: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指导朗读,读出蔺相如的爱国之情。
8、课件出示插图,练习说话。廉颇负荆请罪怎么说?蔺相如怎么说?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在想象补白中再次感悟人物想象,并从中受到教育】
9、分析将相和好的原因(板书:爱国)
(三)回归整体,梳理关系。
1、学生讨论、交流。
2、边板书边总结:三个故事既相互独立,又有内在联系,即第一个故事是第二个故事的起因,前两个故事又是第三个故事的起因。第二个故事是第一个故事的结果。第三个故事又是第一、二个故事的结果。如果把这三个故事看成一个整体,课文的第一句话“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又是整个故事的起因。
【设计意图:梳理课文中三个故事间的关系既是课文的重点、也是课文的难点,在学完了课文内容后,引导学生根据板书提示梳理三个故事间的联系,水到渠成,有助于突破难点。】(四)亲近名著,走访名人。历史,波澜壮阔,出现许多像廉颇、蔺相如这样的英雄。希望同学们多看看书,走进历史,走访名人,在历史中明理,在名人中睿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