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一下学期语文必修下册第一、二单元综合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编版高一下学期语文必修下册第一、二单元综合测试卷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题。
材料一:现在一些年轻人,和戏曲有心理距离。
这种心理距离的形成,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
近百年来,社会上一度存在轻视民族戏曲的现象,影响过几代人,现在这种心态淡化多了,但仍未彻底消失。
现实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是外来的与内生的新文娱形式实在太多,挤压了戏曲的生存空间。
戏曲曾经是我们民族的时尚艺术,到了当代,戏曲界仍然在努力。
其实,越是传统的,就越是时尚的。
令大家折服的一个好例子,就是历来很边缘、被誉为“古南戏活化石”的梨园戏,因为创作出《董生与李氏》这部佳作,不少远方的年轻人乘飞机去观赏,竟成一种时尚。
虽然任何一种艺术都很难得到所有人的喜欢,但能拥有一部分观众,尤其是比现在更多些的年轻观众,依然是戏曲的目标。
当务之急,是要充分发挥国家的政策利好,创造多种机会,让年轻人与民族戏曲亲密接触,让他们感受和领略戏曲何以能在世界戏剧之林独树一帜,其作为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理由究竟何在。
只要戏曲界认真对待这件紧要工作,而不是敷衍了事,就有可能改变一部分年轻人对戏曲的疏离现状,培养出更多“粉丝”,甚至将来在他们中还会产生新的戏曲工作者,为戏曲的繁荣发展建功立业。
同时,我们不应把青年的欣赏趣味作单向化、狭隘化理解,认为他们“喜新厌旧”或“喜旧厌新”。
趣味不能划一,总的来说,古典美与现代美他们都需要。
所谓新与旧是相对而言,实质上都是当代艺术家在戏曲深厚传统基础上的新创造。
比如《曹操与杨修》是从无到有,再如“青春版”《牡丹亭》的文本剪裁、音乐伴奏、表演与导演、服饰与灯光,都融入了当代艺术家的心血,是一种追求古典韵味的隐形化现代处理。
有了古典美,还有现代美,戏曲的道路才宽广。
一要美,有戏曲的、剧种的、声腔的、演员个人的独特之美;二要真与善,在陶冶情性的艺术欣赏中,感受到生活的、历史的时代的某种真实感,有利于观众的心灵建设。
戏曲能做到真善美的有机结合,一定可以征服偏见或成见,赢得年轻人,也赢得更美好的未来。
(摘编自周飞亚、王瑨《戏曲艺术与年轻观众》,
《人民日报》2020年7月16日)
材料二:科学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将推动艺术和文学向着更加开阔和自由的世界拓展,并在作家作品中形成一个时代与一个时代之间的代际感。
在艺术回归的时代,全媒体是技术,是背景,是视角,也是价值观和审美观,但它不是内涵和内容。
它的内涵和内容仍然是人的身体、声音、情感,以及其所依附的乡土和家国,这是人类所共同面对的全媒体背景下的极其珍贵的个别性、独特性。
我们可以拥有一万台相同的电脑,但透过屏幕却能映射出一万张不同的面庞。
这一万张不同的面庞因不同的人种、不同的国度、不同的宗教而构成不同的表情。
如果一万台电脑映射出的是同一张面孔、同一个表情、同一副眼神,那么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就是人类文明的灾难。
人类在进入21世纪方才意识到,我们一直所追求的现代化、国际化,为我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负面资产——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正日益失去其赖以生存的土壤。
2001年5月18日,坐落在美国纽约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方略。
美国是致力推进现代化的急先锋,可就是在美国,人们已经意识到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危机。
于是,在全媒体时代的文化风气当中,就有一种非常自觉的对传统文化回归的趋向。
各民族、各地域在任何时代都不像在21世纪已经过去的这些年中,对本土文化予以如此高度的重视。
再以舞台艺术为例,2016年在美国首演的音乐剧《汉密尔顿》,它所使用的音乐元素既非欧美的古典音乐,也非美国当下的流行音乐,而是古老的非洲乡土音乐,甚至是乡土歌谣。
而恰恰是这种地域的、民间的歌谣和说唱艺术,构成了今天最为时尚的嘻哈音乐。
音乐剧的发展也已逾百年,现在的百老汇,最好的剧场、最优秀的音乐剧演员,使用的表演元素大都是最传统的,而这个最传统的表演元素显示出来的品质却是最现代的。
正像在中国一样,最古老的艺术、最古老的戏曲剧种,恰恰焕发出最现代的魅力,比如昆曲、梨园戏等。
因此,在全媒体时代,我们应该更加正视人的内心世界,更加正视不同文化背景的独特传统和独特表达。
从某种意义上看,回归就是创新,传播也是传承。
创新需要内容的支撑,这个内容就是要在标准化、统一化的共同模式中展示个别性的传统。
而传播本身的意义,就是在更大的范围内用更现代的科技手段有选择性地传播你所要传承的文化内容。
因而,传播本身就变成了传承。
所以,当我们迎接全媒体时代到来之时,我们所要唤醒的恰恰就是向传统、向内心的回归,更加自觉地在全媒体的背景下展示出各自的独特,这也是中国戏曲生命力的传承。
(摘编自罗怀臻《传统戏曲的全媒体生命力》,
《光明日报》2020年3月1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多外来的与内生的新文娱形式是年轻人和戏曲有心理距离的主要原因,现在的年轻人更多追求时尚文娱。
B.只要充分利用好国家政策,多创造机会,让年轻人与民族戏曲有更多接触,就能够拉近他们之间的距离。
C.科学技术的进步将推动艺术与文学向更开阔和自由的世界拓展,所以要在作家作品中形成时代间的代际感。
D.全媒体时代如果将创新融入戏曲艺术,那么即使是中国最古老的戏曲剧种也可以呈现出最现代的艺术品质。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任何一种艺术都很难得到所有观众的喜欢,我国的戏曲艺术也不例外,而且当代戏曲艺术对年轻观众的吸引力相对变小了。
B.梨园戏被誉为“古南戏活化石”,新戏《董生与李氏》让不少年轻人不远千里去观赏的原因是该剧实现了传统和时尚的结合。
C.既不使用欧美古典音乐、又不使用美国当下流行音乐的音乐剧《汉密尔顿》取得成功,应归功于其对传统文化的自觉回归。
D.现在有最好剧场和音乐剧演员的百老汇,用最传统的表演元素表现最现代的品质,这一点和中国的昆曲、梨园戏大体相同。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证明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河南豫剧院普及全民美育“DOU艺计划”,和北师大艺术与传媒学院以及短视频社区平台一起探索短视频戏曲艺术的传播传承。
B.厦门举办“礼赞新中国逐梦新时代”优秀剧目展演季,26场新创排的地方戏曲轮番上演,吸引了大批年轻观众。
C.“青春版”《牡丹亭》在北京世纪剧院三个晚上连演上中下三本,吸引了很多年轻人,每晚演出都是座无虚席。
D.1995年冬,作为“京剧走向青年”的巡演剧目,《曹操与杨修》在北京海淀剧院上演并且取得意想不到的轰动效果。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如何才能使戏曲拥有更多的年轻观众?请结合材料简要作答。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一只布袋
沁源县有个牛家庄。
牛家庄有个卖盐的叫老丁,有个种地的叫老韩。
老丁和老韩是好朋友。
做买卖的人,本该爱说话,但老丁一天说不了十句话。
种地的整天和牲口、庄稼打交道,本该不爱说话,但老韩一天得说几千句话。
一个不爱说话,一个爱说话,本不该成为好朋友,但两人有共同的爱好,爱唱上党梆子。
为了一个唱戏,两人走到了一起。
老丁平日不爱说话,但一到唱戏,像换了一个人,口舌翻飞,字正腔圆,精神焕发。
两人本是朋友,但唱起戏来,或是夫妻,或是君臣,或是父子。
有时唱一个折子,有时连走一本戏,全看二人的兴致。
两人是朋友,两家的老小也走得近。
老丁的小女儿胭脂和老韩的小女儿嫣红,常在一起割草。
这年八月十五头一天,两人割了一下午草,天快黑了,背着草回家,看见前头路边躺着一个物件。
两人都想捡这物件,嫣红比胭脂大一岁,跑得比胭脂快,早一步跑到物件前。
捡到手里,原来是一只布袋。
嫣红便将这只布袋搁到自己草筐里,背回了家。
老韩老婆打开布袋,吃了一惊,原来里面躺着一堆大洋。
倒出来数了数,一共六十七块。
晚饭时候,老韩从地里收工回来,看着白花花一堆大洋,也傻了眼。
两口子夜里盘算大洋的用途,或置两亩地,或盖三间房,或添几头牲口。
老韩激动起来,话匣子打开了,说了一夜。
第二天一早,老韩老婆将嫣红叫过来:“昨天拾布袋的事,你漏出半点风声,我用绳子勒死你。
”把嫣红吓哭了。
吃早饭的时候,老丁来了:“听说嫣红昨天捡了个布袋?”
老韩说:“回来让她妈打了一顿,布袋里是半袋干粪。
”
老丁笑了:“哥,俺胭脂当时摸了摸那布袋,里边好像是钱。
”
老韩知道瞒不住了,说:“没敢动,等着人家来认呢。
”
老丁:“要是没人认呢?”
老韩有些不高兴了:“没人认,再说没人认的事。
”
老丁:①“要是没人认,咱就得有个说法。
”
老韩:“啥说法?”
老丁:“布袋是胭脂和嫣红一块捡的。
见了面,分一半。
”
老韩:“你这不是耍浑吗?”
老丁:②“我不是在乎这个钱,是说这个理。
”
老韩:“你要这么说,咱俩没商量。
”
老丁:“要是没商量,又得有个说法。
”
老韩:“啥说法?”
老丁:“就得经官。
”
事情一经官,捡到的东西,明显就得没收。
老韩听出来老丁的意思,我好不了,也不让你得着便宜。
两人一块唱戏,好了二十来年,老韩没发现老丁遇到大事,为人这么毒。
平时不爱说话,怎么一到骨节上,话一句比一句跟得上呢?嘴比唱戏还利索呢?可见他说的这些话,来之前早想好了;可见两人平日的好,都在小处;一遇大事,他就露出了本相。
不是说老韩贪财,舍不得分给他钱,而是这理讲不通。
既然已经撕破了脸,就是再分钱给他,两人也算掰了。
老韩也赌上了气:“这布袋是捡的,不是偷的,你想告就告吧。
”老丁也不示弱,转身走了。
但事情没等经官,布袋的主人找上门来。
布袋的主人,是襄垣县温家庄给东家老温家赶大车的老曹。
八月十五头前,老曹拉了一车黄豆,到霍州去粜。
粜完黄豆,又结了霍州粮栈欠老温家小麦的钱,共六十七块大洋。
空着车往回走,身上乏了,在车上半睡半醒,由着牲口往前走。
路过牛家庄村头,一过沟坎,车一颠,装钱的布袋滑落到地上。
等车进了襄垣界,才发现布袋丢了,老曹惊出一身汗。
急忙顺着原路回头找,但路上哪里还有布袋的踪影?老曹一个村庄一个村庄打问,问了百十个村落,口干舌燥,水米没打牙,没有问出布袋。
本想没了指望,到了牛家庄,照例一问,纯粹为了心安,没想到牛家庄大人小孩,都知道老韩家拾了布袋。
本来大家不知道,让老丁一闹,大家全知道了。
老曹便寻到老韩家。
老韩见瞒哄不住,只好将布袋拿了出来。
老曹一见布袋,一屁股瘫坐到地上,将布袋里的银圆倒出来数了数,分文不少。
老曹站起身,向老韩作了个揖:“大哥,没想到能找着布袋。
”
又说:“大哥,除了是你,换成我,捡了布袋,也不会拿出来。
”
又说:“路上我找了一条绳,找不着布袋,我也就不活了;六十多块大洋,我赔不起东家。
”
又说:“赔起赔不起是一回事,回到家里,跟老婆就不好交代;我老婆也得寻死觅活。
”
又端详老韩:“大哥,看你是个种地的,却不贪财;一星半点不贪常见,六十多块大洋,没往心里去,大哥,你不是一般人。
”
说得老韩倒有些惶恐。
老韩平时嘴挺能说,现在一句话说不出来。
老曹又说:“今天不是小事。
如不嫌弃,我跟大哥结个拜把子兄弟。
”
老韩又有些猝不及防。
两个素不相识的人,这么快就连到了一起?
因为一只布袋,襄垣县温家庄的老曹,和沁源县牛家庄的老韩,成了一辈子的好朋友。
事后老韩说:“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
因为一只布袋,我丢了一个朋友,得到一个朋友。
”
(节选自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只布袋”是行文线索,从嫣红捡布袋、两家争布袋到老韩还布袋,小说的基本情节都是围绕这只布袋逐步展开的。
B.老韩失去的朋友老丁不是真朋友,得到的朋友老曹也未必是真朋友,得到朋友和失去朋友都是阴差阳错,充满了意外和偶然。
C.小说对老曹丢失和寻找布袋的过程作了较详细的描述,解答了前文嫣红为什么会捡到布袋的疑问,也交代了后文老曹与老韩成为朋友的缘由。
D.小说通过“一只布袋”引发的风波,刻画了几个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
比如老丁平时做生意不爱说话,跟老韩争辩时却是口齿伶俐,义正词严,句句在理。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的叙述语言平实、简洁、洗练,又娓娓道来,展示了浮生百姓的生活状态。
B.小说不仅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了描写,而且在迅速推进的故事情节中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为来塑造人物形象。
C.小说开头“沁源县有个牛家庄。
牛家庄有个卖盐的叫老丁……”这类语句明显借鉴了民间文学的表述方式,叙事也采取了“凡事有原委”的传统模式。
D.小说多处运用对比手法,就是指人物自身前后言行的对比,比如“老韩一天得说几千句话”与面对老曹时“现在一句话说不出来”形成对比。
8.言为心声,文中两处画线句分别表达了老丁怎样的言外之意?(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小说在老曹找到布袋后,在五个段落中连用五个“又”写老曹说话,请分析作者这样处理的用意。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0~14题。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
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
之,不以为言。
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
及小白立为桓公
..,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鲍叔遂进管仲。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
贵轻重,慎权衡
..。
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
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
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
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
(选自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有删节)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诸侯不叛。
管仲死,竖刁、易牙、开方用,桓公薨.于乱,五公子争立。
其祸蔓延,讫简公,齐无宁岁。
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
则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管仲。
何则?竖刁、易牙、开方三子,彼固乱人国者,顾其用之者,桓公也。
夫有舜,而后知放四凶;有仲尼,而后知去少正卯。
彼桓公,何人也?顾其使桓公得用三子者,管仲也。
仲之疾也,公问之相,当是时也,吾以仲且举天下之
贤者以对,而其言乃不过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
呜呼!仲以为桓公果能不用三子矣乎?仲与桓公处几年矣,亦知桓公之为人矣乎?桓公声不绝于耳,色不绝于目,而非三子者,则无以遂其欲。
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
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相庆矣。
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絷桓公之手足邪夫齐国不患有三子而患无仲有仲则三子者三匹夫耳。
不然,天下岂少三子之徒?虽桓公幸而听仲,诛此三人,而其余者,仲能悉数而去之邪?呜呼!仲可谓不知本者矣。
因桓公之问,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则仲虽死,而齐国未为无仲也。
夫何患三子者?不言可也。
夫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
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故必复有贤者,而后可以死。
彼管仲者,何以死哉?
(选自苏洵《管仲论》,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絷桓公之手足邪/夫齐国不患/有三子而患无仲/有仲则三子者/三匹夫耳
B.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絷桓公之手足邪/夫齐国不患/有三子而患无仲/有仲/则三子者/三匹夫耳
C.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絷桓公之手足邪/夫齐国不患有三子/而患无仲/有仲则三子者/三匹夫耳
D.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絷桓公之手足邪/夫齐国不患有三子/而患无仲/有仲/则三子者/三匹夫
耳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少时常与鲍叔牙游”中的“游”意思是交往,与《鸿门宴》中“秦时与臣游”的“游”意思相同。
B.桓公,春秋五霸之一。
公,古爵位名,春秋时期五等爵的第一等,其他四等由高到低排依次为侯、伯、子、男。
C.权衡,本指秤。
权,秤杆;衡,秤锤。
“慎权衡”指谨慎地对待得失利弊的选择。
D.薨,周代诸侯死之称。
《礼心·曲礼下》:“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
”唐代称三品以上官员之死。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管仲为政善于因势利导,司马迁记叙管仲逸事,赞扬了他的才干和功绩,突出了他的政治策略。
B.桓公死后,宫廷发生内乱,五位公子争夺君位,祸患蔓延,直至齐简公,齐国动乱不断,国无宁日。
C.《管仲论》是一篇史论,以管仲死而齐国乱为例,分析了管仲作为宰相的不足之处,立论新奇。
D.《管仲论》细致分析了齐国内乱实为管仲所致,并批评管仲不知从本源上解决问题。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2)因桓公之问,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则仲虽死,而齐国未为无仲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后人多质疑苏洵在《管仲论》中对管仲的评价有失公允,请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5~16题。
过五原胡儿饮马泉①
李益
绿杨著水草如烟,旧是胡儿饮马泉。
几处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剑白云天。
从来冻合关山路,今日分流汉使前。
莫遣行人照容鬓,恐惊憔悴入新年。
注①唐代五原县属盐州,今为内蒙古五原。
中唐时,这是唐和吐蕃反复争夺的边缘地区。
李益曾为幽州节度使刘济幕府,居边塞十余年。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句描写色彩明丽,景色美丽。
五原的田野上,杨柳拂水,风光绮丽,一派盎然的春意。
B.第二句写了另一番景象,清清的泉流又失而复得,“旧是”二字透露出一种欣慰之情。
C.这是一首典型的边塞诗,同大多数边塞诗一样,抒写了诗人在春天经过收复的五原时的豪迈之情。
D.颔联写夜宿五原的见闻,明月当空,空旷的原野上隐隐传来哀婉的胡笳之声,蕴含着一种忧伤的情调。
16.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诗歌的颈联,并简要分析。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孟子认为做到“;”,天下就可“运于掌”。
(2)欧阳修《醉翁亭记》中“,”两句与《鸿门宴》中“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两句意思相近。
(3)孟子在《齐桓晋文之事》中认为“,”才是理想的王道境界。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8~20题。
有年轻人问,对生活,你有没有产生过厌倦的情绪?说心里话,我是一个从本质上对生命持悲观态度的人,但对生活基本上没产生过厌倦的情绪。
这好像是矛盾的两极,骨子里其实相通。
也许因为青年时代,在对世界的感知还是①的时候,我就毫无准备地抵达了海拔五千米的藏北高原,在②中,灵魂突然就经历了大的震撼、大的恐惧。
心情平
复之后,我也就有了对抗一般厌倦的定力。
面对防不胜防的高寒缺氧、③的冰川雪岭,你无法抗拒“人是多么渺小、生命是多么孤单”这副铁枷。
你有一千种可能性会死,比如雪崩,比如高原肺水肿,比如车祸,枪伤……但你仍在苦难的夹缝当中完整地活着。
那么,愁云惨淡、畏畏缩缩的是活,昂扬快乐、兴致勃勃的也是活。
很多人都不知道该怎么作选择?我权衡利弊,觉得还是取后一种活法比较适宜。
不单是自我感觉稍显愉快,且让他人也较为安宁(起码是父母)。
我明白日常核心的生活,其实是如何仅此一次地善待每个人的生命。
如果你珍惜生命,就不必因为小的苦恼而厌倦生活。
因为④、并不完美的生活,往往混杂着好坏不同的人或事,这恰恰是组成宝贵生命的原材料。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4分)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下列四处标点符号的用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有年轻人问,对生活,你有没有产生过厌倦的情绪?
B.比如雪崩,比如高原肺水肿,比如车祸,枪伤……
C.很多人都不知道该怎么作选择?
D.且让他人也较为安宁(起码是父母)。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21~22题。
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濒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
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人家会聚在一道的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桠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些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
①,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
人到了这一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
一提到雨,②。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
“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