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简答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什么是资源配置及资源的配置方式?
答:资源配置指由资源的稀缺性引发的三大问题,被称为资源的配置问题,即: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
资源的配置方式主要有两种:计划配置方式及市场配置方式。
计划配置方式是计划经济体制中占主体地位的资源配置方式,他通过计划机制的作用过程实现资源的配置。
市场配置通过市场、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经济形式。
市场经济体制是指以市场方式配置资源的经济体制,他通过市场机制来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如何分配这三大基本问题。
2、比较计划配置方式与市场配置方式。
答计划配置方式是计划经济体制中占主体地位的资源配置方式,它通过计划机制的作用过程实现资源的配置。
资源配置的决策者是中央计划机构,配置的手段是以行政指令形式层层下达的计划指标,产品稀缺程度的显示信号是计划平衡决算的差额或缺口。
为了保证资源的计划配置的实行,必须建立全国统一的银行、供销、劳动工资、投资、物资、统计、商业、技改、福利、医疗等机构。
它的优点是可以集中资源发展国民经济急需项目,完成总体战略;有利于迅速实现国民经济的恢复,并在国民经济粗放经营阶段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在人民生活水平较低时,有利于解决群众温饱问题。
它的缺点是:1、信息问题,难以及时把握市场信息;2、动力问题;3、失衡问题,经济过程中失衡得不到及时调整;4、配置成本问题,暨成本较高,经济效益下降;5、条块分割和政企不分问题,降低效率。
市场配置是指通过市场、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经济形式。
市场经济体制是指以市场方式配置资源的经济体制。
他通过市场机制来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如何分配这三大基本问题。
市场配置方式有三大特征:(1)决策的分散化;(2)资源流动和生产结构及规模的市场化;(3)资源和产品的分配竞争化(资源所有者收入的多少由要素的供求决定)。
但也有其
局限:
3、简述价格机制及其作用。
价格机制是指价格变化同商品或资源
的供求之间的有机联系。
价格机制有四大作用:
第一,传递信息功能。
价格的变化是对
商品供求关系变化的反映。
商品短缺则价格
上涨,商品过剩则价格上升。
第二,合理配置资源的功能。
在市场经
济中,市场主体以盈利最大化为目的。
资源
在价格变动的引导下在部门间的流进流出使
得社会资源得到调节,最终实现资源的合理
配置。
第三,提供生产动力和促进企业竞争的
功能。
每个生产和和生产要素供给者都会不
同程度地对价格变化做出反应,供给对价格
做出的这种反应表明价格能提供生产动力并
促进企业竞争。
第四,影响或决定收入分配和收入水平
的功能。
市场中,一个人收入的多少取决于
他拥有的生产资源以及这些资源的市场价
格。
某种资源或要素市场价格的涨跌实际上
影响拥有该种资源或要素的人的收入。
1、试述市场运行的三大基本条件。
答:①市场选择和分散化决策:资源配
置主要不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指令,而是通过
市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这就是市场选择。
市场选择是由不同的市场主体根据各自的利
益分散地做出的,这称为分散化决策。
②自愿交换和自愿合作:市场中供求主
体的自由选择和分散化决策是建立在自愿交
换和自愿合作的基础之上的。
自愿交换和自
愿合作的动力是互利,它一旦遭到破坏,市
场选择和自由选择成为一句空话。
③自利与互利的兼容:市场中,每个人、
每个企业都会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争取自身
的最大利益。
企业和个人对自身利益的追求
最终导致互利或社会利益的实现。
2、试述市场经济的特征。
答:①产权的确定性:在市场经济中,
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及任何资源的所有权不
论是公有、私有,还是团体所有,资源的最
终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的划分都应是确定
的、明确的。
②市场参与主体的平等性:参与市场经
济活动的市场主体的地位是平等的,交易活
动是在自愿基础上进行的,交易的条件是交
易各方共同议定的。
③经济活动的竞争性:在经济活动中,
市场主体之间存在自由竞争,在相互竞争中,
这些市场主体或生存发展,或破产淘汰。
④经济行为的法制性:市场活动中,市
场主体都要按市场规则行事,否则就会受到
市场经济法规的制裁。
⑤市场体系的开放性:各个行业和地区
是开放的,劳动力、资本、技术、信息等要
素能自由流动,全国是一个统一的大市场,
并且同世界市场连为一体。
3、试比较古典市场经济与现代市场经
济。
答:古典市场经济经历了从17世纪到
20世纪30年代这长达三百多年的时期,这
一时期市场经济的阶段性特点如下:①社会
分工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社会生产建立在
机器大工业和生产社会化基础之上,商品生
产和商品交换几乎遍及社会的各个角落;②
市场交换借助货币实现,交换关系发展为生
产者、消费者和商品中介人的多边关系,即
独立的商业资产阶级出现了;③信用关系逐
渐扩大和发展,纸币、期票、汇票、银行券
和支票等逐渐代替金银成为一种独立的货币
形态并作为资源配资必不可少的条件;④生
产要素没有完全社会化,市场体系并不完全,
资金市场、技术市场、房地产市场、运输市
场没有过渡到成熟形态,而且市场运行不稳
定,尤其是金融市场仍受盲目的自发的实力
支配;⑤国家的经济职能(宏观调控职能)
还没有被认识并提出来;⑥现代公司处在形
成和发展过程中,相应的市场经济法规仍有
待不断调整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保
险体系远未建立。
4、试述市场机制及其发挥作用的条
件。
答:市场机制就是指市场中竞争、价格、供
求等要素之间相互制约、互为因果的联系和
作用。
市场机制的存在及其作用的发挥是以
相应的市场条件为前提的,这些市场条件主
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健全的市场体系:健
全的市场体系包括生产要素市场和商品市
场。
②完善的市场格局:市场格局是指买卖
双方在交换活动中所处的地位或何方在交换
活动中处于主导或优势。
③有序的市场秩序:
有序的市场秩序包括市场规则和相应的市场
组织机构。
市场规则是指由政府、立法机构、
行业齐荣辉等按照市场运行的各管要求制定
的市场主体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市场管理
的组织机构包括专门负责市场交易活动的只
能管理机构、技术管理机构、群众性机构。
1、什么是不完全产权
答:随着产权的流动与交易,产权发生
分解,出现不完全产权。
债权是典型的不完
全产权。
市场经济中的产权绝大多数是不完
全产权。
不完全产权是市场中产权转让、买
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产权形态。
2、什么是产权交易及产权交易的方式
答:产权交易是产权的有偿转让,是广
义的财产权(所有权、占有权、控制权、处
置权、收益权)的经济性流动。
产权交易的
方式根据交易形式划分为购买式、承债式、
吸收入股式、控股式、人员接受式等,根据
交易主体划分的产权交易方式有兼并、租赁、
拍卖、转让、合并、收购等。
3、试述个人私有产权制度、自然人企
业制度、法人产权制度、合作制企业制度的
主要区别
答:①个人私有产权制度:这种小生产
者企业,是简单商品经济阶段以小商品生产
为特征的经济单位,是企业的初始形式。
这
类企业以手工操作为主,以家庭经营为依托,
因而其产权结构和组织状况比较简单,呈现
出很直观、很简单的形态,特点为:a、企
业资产与所有者个人的消费财产是完全合一的;b、企业的所有者、经营者和主要劳动者是合一的;c、企业的组织、经营目标和产权观念,都较为简单直观,带有明显的古典的所有权色彩,不同产权主体之间的产权边界是清楚的,但是交易合约中的产权权益并无精确核算,仍带有明显的宗法色彩;
②自然人企业制度:这种产权制度最初表现为独资企业,后来发展为合资企业,或者家族式控股公司。
基本特征为:a、企业的一切真正的财产权利,都集中在企业主手中;b、所有者即企业主与生产者已彻底分离,并形成对立;c、企业资产同企业主的私人财产实际上仍然是合一的;d、这种企业的产权制度,不仅在上述三方面较之第一种类型已有显著变化,而且存在最根本的区别,即它是以资本经营、资本增值为特征的产权制度;e、在家族式控股公司的形式下,企业行为均取决于家族首脑的利益和意志,只是在经营上增加了专家治理而已;
③法人产权制度:法人产权制度是以法人企业制度的形成为前提,以股份有限公司为其典型形式,法人产权制度的典型特征是产生了原始的产权与法人产权的双重产权结构,从而引起一系列企业制度的根本变化;
④合作制企业制度:这种企业制度最初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者为避免资本剥削或商业中间盘剥而兴办的一种劳动合作企业,即合作社。
特点是:a、由劳动者以投股的形式创办,全部资产均归参与合作并投股的全体劳动者所共有,合作者有参股、退股的自由;b、全部资产由合作社成员共同推举产生的合作社企业只能机构实际运作;社员大会对其有选举权和罢免权,实际上形成了法人产权并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劳动者按人而不是按资行使民主权利;c、典型的合作制企业在当期盈利中拿出相当比重按股金比例以及参与合作交易的程度以即期红利的形式返还合作者。
4、试述产权制度的功能和保护产权的重要性
答:产权制度具有财产约束功能、激励
功能、有效配置资源的功能、形成稳定预期
的功能、规范交易行为和交易界区的功能,
一句话,产权制度能有效地界定和规范财产
关系和人们的经济行为。
产权制度是自古以来所有国家最重要的法律
之一,其重要功能就是“定分止争”,国家确
保了每个人的财产“名分”才能形成明确预
期,激励努力创造,防止不确定性,制止混
乱纷争,维系社会稳定,杜绝搭便车和“公
地悲剧”。
富人和穷人都应受到法律的保护,
公民财产不能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名义被瓜
分、抢夺,产权制度要保护多数人的财产,
更要保护少数人的财产,不尊重产权会造成
财产的不确定性,而这对于经济长期的发展
动力来说姜是毁灭性的。
产权保护应该是无
条件的。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计划于市
场的基本思想有哪些?
答:①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基本思想:a、
任何社会生产形式下都必须按照一定的比例
分配社会劳动,但不同的社会生产形式下配
置社会劳动的方式是不同的。
b、在商品经
济比较发达的社会生产形式下,实现社会资
源合理有效配置的方式是通过价值规律的自
发作用,即市场机制的调节。
c、社会主义社
会是生产社会化长度很高、实行单一社会所
有制的社会。
②列宁和斯大林的基本思想:列宁是马
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第一个使用“计划经济”
和“市场经济”的概念,并且明确把这两个
概念同社会根本制度联系起来的人。
市场经
济姓“资”,计划经济姓“社”的观点,在马
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是列宁第一个提出的。
斯大林领导苏联进行了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建
设,实践使他不得不承认社会主义社会仍然
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承认价值规律对经济
的一定调节作用。
但他又否认在社会主义生
产资料是商品,不承认在全民所有制内部各
企业之间存在商品货币关系。
2、怎样认识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生极其
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作用?
答:①产生:计划经济体制最早是在苏
联开始实行的,这种体制的最明显特征是社
会资源配置的决定权。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
三年的经济恢复期,便开始从新民主主义革
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到1956年三大改
造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当时我国面临的
国际国内的环境和巨大的经济建设任务,使
得我们也只能选择集中型的计划经济体制。
②作用: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在缺
乏外援的情况下,要想在短期内自力更生地
把工业基础建立起来,别无选择,只能靠集
中本国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靠本国的
经济的自身的积累来保证工业化基础项目的
建设,这种集中型的计划经济体制曾发挥了
巨大的作用。
但是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要
把经济真正搞上去,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
越的阶段。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怎样提出的?
答:早在八十年代,邓小平就明确否认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反映社会根本制度的
范畴,而认为二者都是经济发展的方法和手
段。
进入90年代,针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
实践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姓“社”
姓“资”的传统观念同改革开放进一步发展
的矛盾,邓小平就市场经济问题发表了多次
重要讲话。
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从根本
上解决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做属于社
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的束缚,彻底冲破了
计划经济姓“社”、市场经济姓“资”的传统
观念,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
变,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根据邓小平关于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
手段、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一系列
论述,江泽民同志在和中央其他领导同志交
换意见并取得共识的基础上,于1992年6
月发表了重要讲话,明确提出把“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
新经济体制。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正
式做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并对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做出了科学的规范。
这
就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一个关系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胜利召开,
大会鲜明地提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肯定了邓小平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结合起
来,是一个伟大创举,要求全党和全国人民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
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
用,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
4、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
条件是什么?
答:①内部条件:a、具有独立经营、
利益不同,在各经济领域占绝对优势的市场
经济主体;b、建立覆盖全国的统一市场和
比较完善的市场体系;c、建立以市场竞争形
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
②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外部条件:
a、政府不应干预市场经济主体——企业的
微观经济活动;b、建立和健全各种市场法
规制度;c、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
保障制度。
1、为什么说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
必然选择?
答:①我国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不利于
我国生产力的快速、健康地发展;②国内外
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了市场经济体制在经济
发展的现阶段有力地推进生产力迅速、健康
发展;③我国商品经济的运行、经济的快速
发展要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④对
市场经济认识的深化必然导致市场经济在我
国的建立。
2、我国怎样改革才能使国有企业成为
市场经济主体?
答: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建立现
代企业制度,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即市场经济主体,并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
必须着力于进行企业制度的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为: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我国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应该:(1)抓好中央和地方确定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工作。
(2)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抓大放小”。
(3)把企业的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建设好领导班子,建立起科学规范的公司领导体制方面下工夫。
(4)解决好企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创造条件帮助企业摆脱长期形成的沉重债务负担。
(5)积极推进各方面的配套改革,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不断深化投融资体制、分配体制、流通体制的改革。
3、我国如何使政府职能转变,实现政企分开?
答:市场经济的重要特种之一是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微观经济活动,要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经济主体,一方面要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另一方面还必须转变在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与企业原有的隶属关系,把政府的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同行政管理职能分开,明确企业法定职权,政府不得改变或截留,同时明确规定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
党的十四大报告将政府的经济职能概括为:统筹规划、掌握政策、信息引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检查监督。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把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具体规定为:主要是制定和执行宏观调控政策,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政府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管理国民经济,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为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必须按照政企分开、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继续并尽早完成政府机构改革。
4、怎样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同市场经济的兼容?
答:第一,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同市场经济的兼容。
解放
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
实现,要求实行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则有力
地促进了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体现了两者
的兼容。
第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社会
主义根本要求同市场经济的兼容。
社会主义
社会要消灭剥削,需要具备物质条件,那就
必须发展生产力,市场经济正是现阶段生产
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在社会主义社会,以公
有制为基础,而且市场的作用是在社会主义
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发挥的,这就消除了产生
两极分化的根源。
第三,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根本目
标同市场经济兼容。
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目
标是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实现共同富裕。
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和物质文
化生活极大丰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两个前提
条件。
这两个前提条件都需要生产力相当高
程度的发展,必须实行市场经济。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有哪些?
答: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现代市
场经济的特征。
第一,经济联系与资源配置通过市场。
第二,市场经济主体的独立性。
第三,完善的市场体系。
第四,价格形成及变化的市场性。
第五,政府对经济的间接调节。
第六,健全的市场法规。
第七,广泛的信息系统。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身的特征。
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根本目
标表是实现共同富裕。
第二,社会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以公有制
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结构。
第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以按劳分配
为主体、其他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结构。
第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应建立
更有效、更合理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
1、企业如何成为市场经济主体
答:内部条件:①企业面向和依赖市场;
②企业产权关系明晰;③充满活力的企业经
营机制。
外部条件:①市场信号有序化;②良好
的竞争环境;③良好的信息传到环境。
2、企业如何确定最佳生产规模
答:最佳生产规模是总利润达到最大
时的产量水平,其衡量标准是比较边际成本
与边际收益,两者相等时总利润最大(利润最
大化原则)。
随着产量的增加,边际收益逐渐
减少,如果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表明每
多生产以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大于生产这
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成本,这时还有利润没
有得到,企业增加生产是有利的。
所以,企
业必须增加生产,其结果是该种产品的供给
增加,需求不变时,价格会下降,边际收益
减少,边际成本增加,直至两者相等时,企
业才不会增加生产;如果边际收益小于边际
成本,表明每多生产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
益小于生产这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成本,这
时生产该种产品是亏损的,企业会减少生产,
其结果是供给减少,当需求不变时,价格会
上升,导致边际收益增加,边际成本减少,
直至两者相等时,企业才不会再减少生产;
只有在边际效益与边际成本相等时,企业把
该赚到的利润都赚到了,这时边际产品的经
济利润虽然为零,但这时总利润达到了最大,
企业既不会增加生产,也不会减少生产,此
时的产量水平就是最佳生产规模。
3、企业怎样实现生产要素最佳投入组
合
答:当产量水平或生产规模既定时,成
本最小的生产要素投入组合是实现利润最大
化的条件,寻找成本最小的生产要素投入组
合,必须做两方面比较:①比较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当企业把一定资源用于生产某
种产品时所放弃的生产其他产品时可能获得
的最大收益。
在考虑机会成本的情况下,经
济利润为零并不意味着企业的投入没有得到
回报。
②比较各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
边际
产量指在其他生产要素投入不变的条件下,
追加一单位某一生产要素所增加的产量。
一
般而言,边际产量会逐渐减小,生产要素的
最优投入量是指他的边际成本等于产品价格
时的那种数量。
如果生产过程中投入两种以
上的可以互相替代的生产要素,那么在决定
要素组合时,必须比较不同生产要素的边际
产量。
企业要考虑在一定产量水平时,每增
加或减少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所必须减少
或增加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比较各
中投入要素的价格。
生产过程中,企业会选
择那些价格相对低廉而边际产量相对高的生
产要素。
生产要素投入的调整只有在使用不
同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与其价格只比相等
时,才会形成最小成本的生产要素组合,达
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4、什么是消费超前和消费滞后
答:所谓消费超前是指消费增长过快,
超过了本国发展的速度,出现早熟的消费或
消费膨胀,消费超前会加剧总供给与总需求
的失衡,削弱经济发展的后劲,导致物价水
平和居民实际生活消费水平下降。
消费滞后是指消费受到不合理的抑制,
消费的变化落后于生产的发展,出现市场销
售疲软以致阻碍生产发展。
5、比较温饱型、小康型、富裕型、现
代型消费水平的特点
答:①温饱型:a、消费者没有储蓄,
收入仅够维持温饱。
如果说有储蓄,也是靠
省吃俭用、成年累月地把消费压低到最低限
度积攒下来的;b、消费需求变化小,基本
上以简单的习惯性消费为主,消费结构以基
本生活需要为主,消费结构较为单一,衣食
住用占到消费支出的85%以上,恩格尔系数
达到60—70%;c、消费者现金收入较少,
许多生活必需品以实物形式得到。
②小康型:a、消费者有了些储蓄,但
数量不是很大,为了多储蓄,消费者必须在
当前消费与未来消费之间进行选择,二者择
其一;b、消费者的需求结构每隔一段时期
都会发生变化,食品消费支出所占比重下降,
消费结构逐步向多元化发展;c、消费者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