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与面子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13 -校园英语 / 语言文化研究
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与面子研究
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杨柳青
【摘要】礼貌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跨文化交际中常常起到关键的作用。
本文旨在介绍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与面子的研究情况。
从跨文化交际的背景、礼貌与面子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发展情况三方面进行阐述,进而说明学习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礼貌原则对跨文化交际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礼貌 面子 跨文化交际
一、介绍
语言作为展现人类与众不同这一特性的一个重要因素,能够让人们传达与接收信息。
很多研究学者指出语言的一个重要的宏观功能是可以有效地掌控人际关系。
在语言学中,这一观点已经通过礼貌原则被深入地探讨过。
二、跨文化交际的背景
跨文化交际(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这一领域起源于美国,之后它从学术领域一路拓展到了日常会话中。
以跨文化交际为关键词在美国国会图书馆中进行搜索,相关的书籍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在此之后相关的馆藏又有了实质性的增加。
Edward T. Hall 被普遍认为是跨文化交际这一领域的奠基人。
跨文化交际这一概念曾出现在了他的一部具有影响力的作品《无声的语言》中,书中他就强调交流形成了文化的核心。
这与Franz Boas 的观点一致,与此同时Hall 用更加复杂的方法讨论了文化就是交流,交流就是文化 (‘culture is 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is culture ’) 这一观点。
早期关于跨文化交际的出版物可以被清晰地划分为三类:一是关于军队的;二是关于商业的,尤其是日本—美国;三是关于传教和宗教研究的,直到现在这三类仍是跨文化交际相关出版物的主流话题,只是变得更加趋于多样化。
三、礼貌
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关于提升礼貌这一概念的研究。
大部分的研究都在区分我们平常所说的表现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礼貌’和语言学中用来描述谈话者如何处理交流过程中关于面子这一问题的‘礼貌’。
有一份历史考察分析了我们平时所说的‘礼貌’。
‘礼貌’起源于汉字‘礼’。
研究学者认为‘礼’最经典的解释是孔子(551-479)提出的,但它与之后出现的‘礼貌’却不一样。
直到两三百年后,‘礼’等同于‘礼貌’才被广泛接受,意为说到‘礼’(即‘礼貌’),就是让自己谦逊的同时尊重他人。
放低自己,尊重他人一直是‘礼貌’现代释义中的关键词。
语言学中的‘礼貌’,Brown & Levinson (1987) 讲述了三方面普遍认为与礼貌相关的人际交往的情境:(a)较于倾听者,讲话者所拥有的相对权利;(b)谈话者双方的距离;(c)强加的力度,这与想要拥有的东西及其重要性有关。
这三方面与Scollon & Scollon (2001)的观点一致,构成了礼貌体系。
四、面子
面子这一概念被普遍认为源于中国。
中国人类学家胡先缙在1944年首次介绍了这个词,尽管在几百年前英语中就已经使用到了这一概念。
美国社会学家Erving Goffman 写的很多
作品都是基于面子这一词的人际交往,因此也为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相关参考数据。
由Brown & Levinson (1987)提出的礼貌理论(或面子理 论)讨论了人们在进行会话交流时选择其中一种特定的语言形式的原因,进而分析语言使用的普遍性。
在他们的理论命题中,每一个交际参与者都具有两种面子:积极面子(positive face)和消极面子(negative face)。
这里的面子指的是一个人想要获取的公众形象。
积极面子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赞同、喜爱、欣赏和尊敬;消极面子是不希望别人强加于自己,自己的行为不受别人的干涉、阻碍,有自己选择行动的自由。
因此可以清晰地看到由希望和需求构成的面子只能通过他人来满足。
因为这两种面子在交流过程中会受到侵袭,因此Brown & Levinson (1987)提出了‘面子威胁行为’,(face-threatening acts)来说明潜在的威胁面子的行为。
然而,谈话者一般都会尽可能地降低面子对于另一个交际参与者的威胁程度。
一般来说,每个人都想呈现一个良好的公众形象,同时在交流过程中接受对方的公众形象。
在此基础上,Scollon & Scollon (2001)指出面子是一个矛盾的概念,它包含两个子概念:参与(involvement)和独立(independence),用来研究人际沟通中礼貌或者面子体系里具有影响力的因素。
Zhu(2011)认为他们的观点可以有利于避免与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有关而产生的问题,这恰恰也是Brown & Levison 理论中具有困惑的地方。
面子中的参与也被社会语言学领域的研究学者称为积极的礼貌(positive politeness),在交流过程中通过交际参与者的有意识交流及其投入度来体现。
说话者必须要关注对方,或让对方给予关注。
事实上,在它被定义为一种交际方式之前Tannen (1984)就已经使用过这一概念。
面子中的独立强调的是说话者要维护一定的独立性,同时对对方的独立需求也要给予尊重。
它又被称为消极的礼貌(negative politeness)。
同时,Scollon & Scollon (2001)解释道,消极和积极的礼貌这两个对立的概念,它们不但会很容易被忘记,而且会被轻易地认为积极的就是好的而消极的就是坏的,这也就是他们更倾向于在交际中使用参与和独立这两个概念的原因。
这两位学者还强调面子是一个矛盾的概念因为它的两个对立的子概念需要同时呈现,更侧重于其中一个的行为就会对另一个造成威胁。
一方面,交际参与者需要保持一定的参与度来体现他关注着对方;另一方面,还需要让对方保持独立性并尊重其独立需求。
因此,在交际过程中尊重面子的这两个方面都显得尤为重要。
五、结语
语言语用学在语篇分析的交流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通过旨在了解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礼貌和面子时特别有意义。
有一种说法是如果礼貌被共享,或者是被交际参与者所理解,那么这个‘共享’和‘共同理解’可以减少双方造成误解的可能性。
因此,重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学习不同文化影响下的礼貌原则,对有效进行跨文化交际十分必要。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