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数学教学游戏化的实践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数学教学游戏化的实践体会
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数学教学活动,是一项重要的,有效的教育手段。
它不仅使枯燥的数学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而且使幼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不仅使幼儿学得轻松,主动,而且能让幼儿在愉快的气氛中接受数学知识。
幼儿数学教学游戏化,是通过游戏来完成数学教育的目标、内容和要求,让幼儿在玩数学游戏的过程,感知、体验、积累数学知识,培养他们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和爱好。
要使幼儿数学教学游戏取得良好的心理和物质环境,它与教师确定的目标、提供的材料以及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数学教学游戏的设计不宜单一,游戏内容要考虑幼儿的能力差异。
1.设计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趣味游戏
《纲要》指出:在每项活动中,应让幼儿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才能使他们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因而,游戏的设
计应具有让幼儿独立思考的成分,从而让幼儿主动去学习,让幼
儿积极运用自己的心智去探索周围世界,在探索过程中有所发现,才能有效地发展幼儿思维能力。
因此,我在编制数学教学游戏时,都会根据幼儿数学活动的内容和目标,选择和编制大量符合幼儿
年龄特点的、有趣的游戏,使幼儿积极、愉快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如在小班"学习分类"活动中,我设计了"颜色宝宝找家"、"好
玩的图形"等各种游戏,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学
会了分类。
又如在中班游戏"击鼓传球"、"玩具商店"、"小猫钓鱼"中帮助了幼儿练习正确、迅速地数数能力,也促进了幼儿目测能
力的发展。
2.游戏内容要因材施教
教师必须了解本班幼儿的不同水平,按幼儿能力的差异
来安排游戏的内容,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幼儿。
如:在"使两
组数量相等"游戏中,我在提供操作材料时,根据班级幼儿的情况
分层次提供,能力强的幼儿提供数量差异大,且不对应排列的操
作卡;能力弱的幼儿提供对应排列差异较小的操作卡,这样使幼
儿在原有水平上都得到了发展。
因此,我们在设计教学活动时,
可选择不同的游戏形式,如个别玩的游戏,结伴玩的游戏,小组
玩的游戏以及集体进行的游戏等。
这样既能提高幼儿学习的密度,又能适合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
再如中班数学"学习10以内
的相邻数"中,既有幼儿的单独操作游戏"给小动物送礼物",又有
集体参与的游戏"找朋友排队"等,使每个幼儿都能积极、愉快地
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3.数学游戏要渗透其它领域
将数学活动与音乐、美术、体育等游戏进行结合。
让幼
儿在各种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学习数学。
如在学习"比较多少"时,
我让幼儿玩"抢椅子"的音乐游戏。
当音乐一停,会有一位幼儿没
有坐到椅子,这时,我就引导幼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幼
儿能通过游戏实践获得"比较多少"的方法的数学知识。
二、提供合适的操作材料,且游戏材料的提供要有利于
幼儿智力的发展。
4.提供适宜的操作材料
在数学游戏中幼儿最主要的作用对象是操作材料,所以
在设计游戏时,由于幼儿期的逻辑思维能力处于萌芽阶段,概括
能力差,我们应根据幼儿的这一思维特点提供合理的、便于幼儿
操作的材料。
如:在进行"认识数字4、5"的教学时,为让幼儿正
确感知5以内数量,我为每个孩子准备了一套数卡、实物印章以
及做纸球用的皱纸。
孩子们通过"给数卡排队做实物卡"、"看数字
做纸球"等游戏,很快就理解了数字所表示的物体的数量,体现了
材料为数学游戏服务的宗旨。
5.操作数学材料促进幼儿智力发育
幼儿时期是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在这个时期促进幼儿
智力发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数学教学活动游戏化为幼儿
在活动中接触各种材料提供了条件,幼儿在操作材料进行游戏的
过程中,可以认识各种材料的特性,体会物体与物体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以及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不仅发展了视觉、听觉、嗅觉、等各种感官的感知能力,还发展了幼儿的观察力。
例如在"
学习10以内序数"的教学活动中,我采用了幼儿非常感兴趣的"捉
迷藏"游戏。
小动物们分别躲在10间小房子里,请幼儿把它们找出来,孩子们进行了积极地观察,并回答出"某某小动物藏在第几间房子里",既认识了序数,又发展了观察力、思维力。
在操作游戏材料的过程中,幼儿可以探索尝试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不断运用想象和思维,从而获得了解决问题的各种经验,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