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典研习”到“专题研讨”--中华传统文化任务群学习层级的嬗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分析《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与“中华传
统文化专题研讨”两大学习任务群的相关内容可知,中华传统文化的教学,要正确认识传统文化载体中的德性内容,并以互文本介入和群文阅读为主要途径,基于言文合一的文化习得之道,借鉴传统语文学习经验,采取不偏不倚的中庸态度,在合宜的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活动中,传承和理解中华传统文化,从而实现从“经典研习”到“专题研讨”学习层级的嬗递。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学习任务群;经典研习;专题研讨
从“经典研习”到“专题研讨”
——中华传统文化任务群学习层级的嬗递
吴国珍(广州市白云区教育研究院,广东广州510080)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设立的18个学习任务群中,有两个与“中华传统文化”直接相关,分别是“学习任务群8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和“学习任务群14
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
《课程标准》对两个学习任务群都提出了具体的学习目标和内容,以及明确的教学提示。
对此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中华传统文化教学应致力于实现从“经典研习”到“专题研讨”学习层级的嬗递。
一、尊德性而道问学——探寻中华传统文化学习的目标与途径
中华传统文化,从外延上来说极其广泛,五行八卦,气功点穴,风水堪舆,猜拳行令,都算是。
当然,我们主要学习的,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精神和价值观。
那么,从内涵上看,中华传统文化有什么特质,或者说,它与世界其他地区的文化有何不同?这方面,东北师范大学韩丽颖教授认为:
大体来说,我们可以将人类社会在民族国
家或文明共同体层面形成的世界观划分为三种:由古希腊文明开启的“理性世界观”,由古印度、古巴比伦文明开启的“宗教世界观”,以及由古代中国开启的“德性世界观”。
“理性世界观”把认知、思辨和逻辑的力量作为理解世界的依据,强调“知识即美德,无知即罪恶”,从而把获得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宗教世界观”以超越于世俗生活的神作为理解世界的依据和尺度,强调“梵我如一”“虔爱上帝”,从而把获得超越性的力量、启示和救赎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与前两者向外界寻求“真”、向彼岸寻求“善”的外在性特质不同,“德性世界观”将人与世界、人与人的伦理承诺作为理解世界的根本依据,强调教育之于人的内在性建构价值,正所谓“德之不修,行之不远”,从而把“人”对“德”的体悟以及“德”对“人”的完善——即“人德共生”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1]
教育以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礼记·中庸》中有“尊德性而道问学”,约略
近之,尊德性就是教育的目标,而取道学问则是教育立德树人的途径。
就语文教育来说,立德树人,一条重要的途径就是传承和理解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其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载体主要是古典诗词、文言文和传统名著。
其中的德性内容,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的,主要包括: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
如何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要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大力弘扬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
”
德性是语文篇章中的必然存在,如果说尊德性是如何“认知”的问题,那么“道问学”就是“行动”的问题,“尊德性而道问学”就要求在传承和理解中华传统文化中做到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首先是知的问题。
体会文本的文化价值,本身就是一个难题。
比如《陈情表》,苏轼有言“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那么,“孝文化”是不是文本最大的文化价值?如果细读文本,联系时世,我们可以发现,在孝的背后还有一个忠字,是忠于旧朝还是忠于新朝的矛盾与徘徊。
文章反映了前朝官员在朝代更迭之际人生道路的观望与选择,由此也决定了作者的言语姿态。
那么,这篇课文作为语文课程的教学价值就在于通过李密的言语姿态,去把握他的精神心理、言语智慧,以及从他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中华民族的人格操守。
这不是一个“孝”字能够全部概括的。
又如《曹刿论战》,其中蕴含的既有政治文化,也有军事文化。
学习此文,一般将重点放在军事上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对此句的解说,又以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的论述为宗,认为是采取了“敌疲我打”的方针,打胜了齐军。
这其实是有疑问的,齐军击了三通鼓,就疲劳了?曹刿自己的解说是“夫战,勇气也”,那么,击了三通鼓,士气为什么就会泄掉呢?比较一下同一时期的《子鱼论战》,我们就会发现一些端倪。
宋襄公
有好几次取胜的机会,比如,楚军渡河一半、军队混乱之机,又比如刚刚过河、阵形混乱之机,都被他以仁义之名拒绝出战。
事后宋军失败,他也伤了大腿,但还辩解道:“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
”由此可见,当时双方拉开架势开战,是有一系列规定的,也就是战争中的礼的规定。
而曹刿显然不遵守这些礼法规定,齐军每一次击鼓,摆好架势,准备开打,鲁军毫无反应。
三鼓之后,齐军可能以为这场战争不打了。
就在齐军斗志松懈之机,鲁军发动了突击,齐军猝不及防,因此溃败。
当然,不能由此认定曹刿阴险狡诈,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只能“以正合,以奇胜”,这其实反映的是“兵者,诡道也”的军事思想。
当然,这篇文章最大的文化价值,不在于军事,而在于“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所体现的民心为本的思想以及“肉食者谋之,又何间乎”“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的平民主动参政议政的思想。
政治决定军事,政治上的执法公正、取信于民,是战争胜利的根本。
知是一个方面,行是另一个方面,从语文课程的实践要求,我们的行,关注的是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是基于语言建构与运用基础上的文化传承与理解。
这种对语言的关注,不只是关注字、词、句的语法意义,更关心它在表情达意上的重要作用,从而汲取其思想文化的内
蕴。
《课程标准》提供了两条路径,即“经典研习”和“专题研讨”。
简要概括《课程标准》的相关表述,可以发现,“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的学习目标和内容是:(1)选读经典作品;(2)梳理文言词句与文化常识;(3)学习经典的表达艺术;(4)写内容提要、阅读感受和文评。
而“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任务群的学习目标和内容则是:(1)阅读不加标点的文言文;(2)确立文化专题,进行研讨;(3)写读书笔记和专题论文。
同时,《课程标准》也提示了“研习”与“研讨”的操作策略。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的“学习目标和内容”第2条:“在特定的社会文化场景中考察传统文化经典作品,以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认识作品对中国文化发展的贡献。
”笔者特别看重“在特定的社会文化场景中”这一限定,因为这实际上启示了我们传承和理解传统文化的一把钥匙,那就是高度重视作品的背景。
我们与古典作品有隔阂,而造成隔阂的原因,一是语言,二是背景。
揭示背景,从语文学习的角度,不宜直接告知,而宜通过引入互文本来解决。
比如对李密父母情况的介绍,《晋书·李密传》写道,“父早亡,母何氏改醮”,《华阳国志》写道,“父早亡。
母何氏,更适人”,而《陈情表》中的表述为“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的表述?李密这样表达的苦心何在?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解说成“父亲死了,母亲改嫁”,又怎能从文言本身去体会“孝”文化的内涵?
引入互文本是选用相关片段介入对文本的阅读和理解,并不是群文阅读。
只有进入“专题研讨”环节,群文阅读才作为主要的教学策略。
“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任务群的“学习目标与内容”第1条:“选读体现传统文化思想精华的代表作品,参阅相关的研究论著,确
定专题,进行研讨。
”比如,关于古人的生命观,古人对生命短暂的认识,可整合《兰亭集序》、《前赤壁赋》、《西游记》(相关回目),引入《左传》《论语》《庄子》等相关章节进行教学。
《兰亭集序》从“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的“乐”,到“死生亦大矣”的“痛”,再到“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的“悲”,其间的情感变化,非常突然,难以理喻。
而《前赤壁赋》同样也有一个由乐到悲的心理过程,主乐而客悲,也是非常突然,不合当时情境,似乎难以接受。
后人多有疑惑,比如郭沫若怀疑“夫人之相与”一段是后人所加,比如有人总要坐实客者为何人,不理解其为苏轼思想情感的一个投射。
《西游记》中也有一个类似的片段:
美猴王领一群猿猴、猕猴、马猴等,分派了君臣佐使,朝游花果山,暮宿水帘洞,合契同情,不入飞鸟之丛,不从走兽之类,独自为王,不胜欢乐。
是以:
春采百花为饮食,夏寻诸果作生涯。
秋收芋栗延时节,冬觅黄精度岁华。
美猴王享乐天真,何期有三五百载。
一日,与群猴喜宴之间,忽然忧恼,堕下泪来。
众猴慌忙罗拜道:“大王何为烦恼?”猴王道:“我虽在欢喜之时,却有一点儿远虑,故此烦恼。
”众猴又笑道:“大王好不知足!我等日日欢会,在仙山福地,古洞神州,不伏麒麟辖,不伏凤凰管,又不伏人间王位所拘束,自由自在,乃无量之福,为何远虑而忧也?”猴王道:“今日虽不归人王法律,不惧禽兽威服,将来年老血衰,暗中有阎王老子管着,一旦身亡,可不枉生世界之中,不得久住天人之内?”众猴闻此言,一个个掩面悲啼,俱以无常为虑。
——《西游记》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
美猴王一族“不归人王法律,不惧禽兽威服”,没有政治压迫,不怕异族侵略,为什么“忽
然忧恼,堕下泪来”呢?其实,这正是美猴王高于群猴的一面,或者说是人性高于猴性的一面。
美猴王“忽然忧恼,堕下泪来”,是对自身生命无法把控的一种忧虑,对生命最后无常的勾索怀有一种拂之不去的恐惧,尤其是在欢乐之巅,这种情感体验和由此带来的人生觉悟会更强烈,由此也激发了他对永生(永恒)的追求。
无论是美猴王漂洋过海去寻道,还是王羲之所言“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或是苏轼所称“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都在追求一种生命的永恒,只是各人的方式不同:美猴王期待成佛成仙;王羲之期待包括自己在内的当时的作品能流传后世,与后人产生情感的共鸣;而苏轼选择了与物同化,融入自然。
相应地,他们超越生命短暂的方式,基本上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这三种方式。
二、致广大而尽精微——基于言文合一的中华传统文化习得之道
有学者认为古诗文、传统名著课程中,包含和体现的传统文化是多层面的。
第一层:文言。
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
第二层:思维。
文言所体现的思维特征,带有鲜明的感性、直觉、形象的特征。
古诗词不用说,即使是《劝学》《师说》等议论文,也偏重于比喻、类比等感性方式。
第三层:文化常识。
包括典章制度、天文地理、民俗风情等。
第四层:情意思想。
即诗言志的“志”,文以载道的“道”。
[2]
如果持多层文化观,我们可以发现,原来言文其实是合一的。
“经典研习”和“专题研讨”,包含“阅读”
“鉴赏”和挖掘“传统文化底蕴”三个目标,其基本逻辑是:言语、文字—文章、文学—文化。
言语、文字相当于传统的小学,即“文字、音韵、训诂学”。
本来,“经典研习”和“专题研讨”以“小学”为基础,但不以“小学”为重点,但是,由于我们学生的“小学”根基并不扎实,因而事实上,中学课堂的文言文教学,甚至古诗词教学,都还在教“小学”。
文言文要一字一句讲清意思,古诗词也要一句一句翻译过来,即使如此,遇到一篇新的古诗文,学生的反应还是“读不懂”。
事实上,“小学”不过关,成为古诗文教学的最大障碍。
这方面,教材注释都不可避免。
比如,《张衡传》有一句“衡乃诡对而出”。
什么叫“诡对”?课下注释为“不用实话对答”。
有教师以此来组织学生辩论。
“不用实话对答”,这句话是否影响了张衡的高大形象呢?学生辩论得很热烈,有的说影响了张衡的高大形象,有的说没有。
教师以“衡乃诡对而出”作为教学的原点,帮助学生认识历史人物的复杂性。
这样的教学目标,就需要对文本、对人物作深度的挖掘。
单以“诡对”而言,课下注释为“不用实话对答”,其实并不妥当。
“诡对”就是说了不实的话吗?单从文言的组成看,“诡”并不是“不实”的意思。
《张衡传》并没有记录“诡对”的内容,我们无法判断,但《后汉书》中有一处记录了“诡对”的内容,是袁绍说的。
袁绍早年还是一个愤青,当时董卓想要废掉汉少帝刘辩,立刘协(即后来的汉献帝),找袁绍进内室商量,袁绍不同意,董卓按剑叱骂:“天下大事,我说了算。
”袁绍于是“诡对”:“这是国家大事,请到外边同太傅一块商议。
”袁绍知道自己无法制止董卓,于是打出国家大事的旗号,拉出太傅以阻止董卓废掉汉少帝的计划。
这当然是智对,是以迂回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认可,不能说是不以实话回答。
袁绍的回答体现了他高超的言语智慧,
有着高尚的政治目的,不能等同于弄虚作假、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指鹿为马。
从“实”与“不实”的角度来解释“诡对”,显然失之于浅。
[3]“致广大而尽精微”,“广大”正从“精微”中生发。
但精微绝不是逐字逐句地翻译讲解,也不是系统地整理古汉语实词常见的义项、虚词常见的用法、特殊句式的类型、词类活用的现象。
前者将古诗文硬生生地转换成现代白话文来学习,后者是把文言文的学习演变成古汉语的学习。
尽管“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提到了一项学习目标和任务——“梳理所学作品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和文化常识,注意古今语言的异同”,但笔者倾向于其目的在于认识古今语言的异同。
比如,“夫战,勇气也”和“良庖岁更刀,割也”都是判断句,但显然都不能简单地用“××是××”来翻译。
古汉语反映了汉民族思维的传统:重直觉、想象、情感,所以简括、灵动、含蓄、蕴藉。
而现代汉语吸纳了西方语法,逻辑性增强,所以细致、严密、繁复、直白。
因此,对文言文语言的学习,也必须强调“语感”的习得。
“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任务群特别提到“尝试阅读未加标点的文言文。
阅读古代典籍,注意精选版本”。
对此,笔者以为,不只是在“专题研讨”时应这样做,日常文言文教学就不宜给标点,也不宜给注释,而要原汁原味地去读,原生态地去读,像古人读书一样地去读。
学生经过猜读,发现词句的含意,可以获得一种创造性的愉悦。
“致广大而尽精微”,对“精微”处的阐发不同,对“广大”处的理解也就会不同。
比如,2018年高考全国卷Ⅲ古诗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精卫词
王建
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
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
口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
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
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
15.一般认为,诗最后两句的内容是以精卫的口吻表达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解读?请结合诗句说明你的理由。
(6分)
读者对最后两句有不同的理解,主要是对“我”与“子”的理解不同。
将“我”解作“精卫”,将“子”解作“子孙”,是将精卫填海的神话与愚公移山的寓言结合起来,将一个侧重复仇的故事变成了一个移山填海、坚韧不拔的故事。
将“我”解作“作者”,将“子”解作“精卫”,显然是一种佛教的悲悯情怀,和佛教传说中的舍身饲虎比较相似。
笔者以为,将“子”解作“精卫”的前身“女娃”似乎更为恰当,只要女娃没有溺死于海中,这一切都不会发生。
三、极高明而道中庸——坚持中以为用的中华传统文化教学策略
改革开放以来,古代诗文在教材中的数量不断增多,现在差不多占了半壁江山。
日常教学中,师生花在古诗文上的时间,也比现代白话文为多,但收获并不理想。
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日常教学中有一种倾向,就是过于追求实用,强化解题训练,损害了古诗文作为“古典的训练”“文化的熏陶”的功用。
事实上,我们在古诗文教学中,如果能够将经典的文化陶冶与中、高考的解题训练结合起来,既传授答题方法,也传播人生信念,这样的“中庸”做法是可取的。
因此,语文课堂在传承和理解传统文化方面,不妨借鉴传统语文的学习经验和教学方式。
古诗文的学习,前人有经验可循:涵泳,读写结合。
韩愈是一个涵泳的典范,“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进学解》)。
具体地说,涵泳古诗文,有几个主要形式:抄
读、吟诵、批注、评点。
以吟诵为例,吟诵不同于背诵,“歌永言”,吟诵是要带着一定唱腔的。
语文教材中的乐府体的诗歌,音乐性很强,像《短歌行》《将进酒》,建议让学生击节而歌,击鼓而歌。
读写结合,不动笔墨不读书。
读书笔记、批注评点是过程性写作。
此外还有文学性写作、评论性写作。
以古诗学习为例,古人曾言:“不学诗,无以言。
”很多教辅材料提供了一些答题套路,有板有眼,但是非常僵化,如果答不到点上照样没有分数。
此外,有些学生的答题语言非常幼稚,不能卒读。
所以,在古诗鉴赏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古诗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这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古诗的改写——类似于译文,但不是白话,要有诗意,语言优美;二是古诗的赏析——选择一两个角度,对古诗某个方面作一两百字的赏析;三是文学的批评——联系作者,联系相关诗篇(起码是从小学到高中的课本中的诗篇),综合比较,作出评价批判,写一篇批评短文。
比如,学完教材中全部杜甫的诗歌,可以就杜甫“心系社稷”的家国情怀与“怀才不遇”的人生遭遇进行辨析思考,撰写评论。
中庸,还意味着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理解上,我们的态度尽量要不偏不倚,叩其两端,允执其中,恪守中正之道。
2004年,郭初阳执教《愚公移山》,引入大量的外部资源,包括西方人听到《愚公移山》故事后的反应:他们有的说,让儿子来继承父亲的事业,这不可思议;也有的说,故事中的女性太少了,只有一个寡妇,应当有更多的女性来参与;还有的说,愚公有梦想,很好,可是他为什么不在年轻力壮的时候去做这件事?[4]这样的课堂具有极大的张力,也有很强的思想冲击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但人们对这堂课褒贬不一,争议很大,其中一点就是郭初阳对“愚公移山”的
文化批判过于激进,没有建立在文化理解的基础之上。
哈佛大学神学院教授大卫·查普曼对中国神话的解读,同样从东西方文化比较的角度,给予不同的答案。
他认为,在中国神话中,是夸父追日后羿射日,是愚公移山精卫填海,是钻木取火女娲补天大禹治水。
而在西方神话中,火是上帝给的,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至多也不过是普罗米修斯盗火;面对末日洪水,人们是躲在诺亚方舟里。
他说,中国人没有神,但从中国神话看,中国人是有信仰的,这个信仰就是抗争,战天斗地,宁死不屈,而且相信“我命在我不在天”。
再以《项羽之死》为例,顺着司马迁的笔墨,一味地肯定项羽身上的英雄主义精神、贵族风度也是不可取的,项羽性格残暴(屠城,坑卒)、自负(“天亡我,非战之罪也”),思想上缺乏格局(杀掉楚怀王,使天下无主,诸侯蜂起)、心胸狭窄(任人唯亲,不论功封赏),这样的无德无智,徒有勇武,是需要批判的。
所以,有时我们可以通过了解外来文化,重新认识本民族文化的闪光点,有时我们可以通过了解外来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合理的扬弃,基于现代立场,获得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韩丽颖.立德树人:生成逻辑·精神实质·实践进路[J ].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6):201-202.
[2]童志斌.文言文课程目标的文化取向[J ].语文建设,2017(3):17.
[3]吴国珍.也说张衡的“诡对而出”[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上旬刊):2017(4):75-77.
[4]郭初阳.言语抵抗沉默[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