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关于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引导语:寓言故事是儿童的启蒙读物,大家是否知道一些关于寓言故事的成语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些关于寓言故事的成语,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成语】:赴汤蹈火
【拼音】:fù tāng dǎo huǒ
【解释】:赴:走往;汤:热水;蹈:踩。
沸水敢蹚,烈火敢踏。
比喻不避艰险,奋勇向前。
【出处】:《荀子·议兵》:“以桀诈尧,譬之若以卵投石,以指挠沸,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
”晋·稽康《与山巨源绝交书》:“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汤蹈火。
”
【举例造句】:有三个人,义胆包身,武艺出众,敢赴汤蹈火,同死同生。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五回
【拼音代码】: ftdh
【近义词】:出生入死
【反义词】:贪生怕死
【歇后语】:
【灯谜】:烫
【用法】:作谓语、状语;比喻奋不顾身
【英文】: go through fire and water
【故事】:汉景帝时,御史大夫晁错看到各地诸侯势力日益膨胀,威胁中央政权,建议汉景帝削减他们的势力,防止他们作乱,因此得罪了诸侯。
晁错父亲劝晁错注意明哲保身,晁错说:“只有大家赴汤蹈火,才能保家卫国。
”
【成语】:负荆请罪
【拼音】:fù jīng qǐng zuì
【解释】:负:背着;荆:荆条。
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
表示向人
认错赔罪。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
【举例造句】:我今特来寻贤弟,负荆请罪。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六回
【拼音代码】: fjqz
【近义词】:引咎自责
【反义词】:兴师问罪
【歇后语】:李逵骂宋江,过后赔不是
【灯谜】:丈夫赔礼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赔礼道歉的场合
【英文】: offer a humble apology
【故事】:战国时期,赵国有两位重臣蔺相如与廉颇,因蔺相如多次立功,赵王封他为相国,廉颇不服气,认为自己的武功盖过他的嘴,蔺相如为了社稷,对廉颇多次避让。
廉颇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后惭愧不已,便背负荆条向蔺相如请罪。
【成语】:邯郸学步
【拼音】:hán dān xué bù
【解释】: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
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出处】:《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
【举例造句】:半臂添寒尚书醉,屏后金钗楚楚,齐俯首邯郸学步。
★清·梁绍任《两般秋雨庵随笔》卷一
【拼音代码】: hdxb
【近义词】:鹦鹉学舌、东施效颦、数典忘祖
【反义词】:标新立异、独辟蹊径、择善而长
【歇后语】:
【灯谜】:最盲目赶时髦的'人
【用法】:作定语、宾语、分句;指盲目崇拜的人
【英文】:imitate others slavishly and thus lose one's individuality
【故事】:战国时期,赵国国都邯郸人走路姿势非常优美与潇洒,外地人很赞赏和羡慕。
燕国寿陵一个少年,特别迷恋邯郸人走路的姿态,竟专门到邯郸学习,他非常用心观摩、效仿、练习,过了一段时间,他没学会他们走路的姿态,连自己的也全忘了
【成语】:井底之蛙
【拼音】:jǐng dǐ zhī wā
【解释】: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
比喻见识狭窄的人。
【出处】:《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
【举例造句】:井底之蛙,所见不大;萤火之光,其亮不远。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十五回。
【拼音代码】: jdzw
【近义词】:一孔之见、坐井观天
【反义词】:见多识广
【歇后语】:井底的癞蛤蟆
【灯谜】:最没见识的人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见识少
【英文】: a frog in a well
【故事】:很久以前,一只生活在废井里从没有跳出井来的青蛙,有吃有喝,觉得很满足。
一天他好奇问路过的海龟天有多大。
海龟告诉他天是如何如何广阔,青蛙不能理解海龟所描述的,总认为天只不过井口那么大
【成语】:囫囵吞枣
【拼音】:hú lún tūn zǎo
【解释】:囫囵:整个儿。
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
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出处】:宋·圆悟禅师《碧岩录》卷三:“若是知有底人,细嚼来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浑仑吞个枣。
”
【举例造句】: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囫囵吞枣或走马看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
★朱自清《论诗学门径》
【拼音代码】: hltz
【近义词】:不求甚解、生吞活剥
【反义词】:含英咀华、细嚼慢咽、融会贯通
【歇后语】:吃枣子不吐核
【灯谜】:吃枣子不吐核
【用法】:作谓语、宾语、状语;形容读书不认真
【英文】: bolt
【故事】:从前一个自作聪明的人,听说人们吃梨子对牙好但伤脾,吃枣子却刚好相反。
他想了很久终于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就是吃梨只嚼不咽,吃枣只吞不嚼,这样就不会伤牙与伤脾了,人家笑他是囫囵吞枣
【成语】:打草惊蛇
【拼音】:dǎ cǎo jīng shé
【解释】:打草惊了草里的蛇。
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
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出处】:宋·郑文宝《南唐近事》:“王鲁为当涂宰,颇以资产为务,会部民连状诉主簿贪贿于县尹。
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惊蛇。
’”
【举例造句】:空自去“打草惊蛇”,倒吃他做了手脚,却是不好。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九回
【拼音代码】: dcjs
【近义词】:操之过急、因小失大
【反义词】:欲擒故纵、引蛇出洞
【歇后语】:
【灯谜】:异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多用于否定句
【英文】: act rashly and alert the enemy
【故事】:南唐时当涂县令王鲁,爱财如命,贪赃枉法,手下纷纷效仿他敲诈民脂民膏。
一天,百姓联名写一份状子控告县衙主簿营私舞弊,贪赃贿赂,王鲁担心事情闹大,就压下案子,在状子上写道:“汝虽打草,吾已惊蛇。
”
【成语】:半途而废
【拼音】:bàn tú ér fèi
【解释】:废:停止。
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中途停顿,有始无终。
【出处】:《礼记·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难已矣。
”
【举例造句】:如果就此请假回国,这里的事半途而废,将来保举弄不到,白吃一趟辛苦。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六回【拼音代码】: btef
【近义词】:功亏一篑、有始无终、浅尝辄止
【反义词】:坚持不懈、持之以恒、锲而不舍
【歇后语】:走路扯断脚
【灯谜】:余;残余
【用法】:作谓语、状语、定语;用于处事
【英文】: look back from the plough
【故事】:东汉时期书生乐羊子一次拾到一块金子回家交给妻子,妻子告诫他不要贪图意外之财。
他从那以后就外出求学,一年后回家,妻子用剪刀剪织布机上的绸子来打比方,希望他要持之以恒,不能前功尽弃。
他坚持了七年终于学成归来
【成语】:寸草春晖
【拼音】:cùn cǎo chūn huī
【解释】:寸草:小草;春晖:春天的阳光。
小草微薄的心意报答不了春日阳光的深情。
比喻父母的恩情,难报万一。
【出处】:唐·孟郊《游子吟》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举例造句】:寸草春晖无根处,枉教丹桂吐奇芬。
★清·方成培《雷峰塔·祭塔》
【拼音代码】: ccch
【近义词】:反哺之私、春晖寸草
【反义词】:六亲不认
【歇后语】:
【灯谜】:游子吟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比喻父母养育之恩难报
【英文】: parents love can hardly be reciprocated by their children
【故事】:唐代大诗人孟郊大器晚成,一生写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作,其中《游子吟》中描写慈母对即将离别的儿子的爱。
诗文如下:“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成语】:杯弓蛇影
【拼音】:bēi gōng shé yǐng
【解释】: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
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出处】:汉·应劭《风俗通义·世间多有见怪》:“时北壁上有悬赤弩照于杯,形如蛇。
宣畏恶之,然不敢不饮。
”
【举例造句】:金玦厖凉含隐痛,杯弓蛇影负奇冤。
★清·黄遵宪《感事》诗
【拼音代码】: bgsy
【近义词】:草木皆兵、疑神疑鬼、风声鹤唳
【反义词】:处之泰然、安之若泰、谈笑自若
【歇后语】:
【灯谜】: ODS、驰
【用法】:作宾语、定语;比喻把虚幻误作真实
【英文】: extremely suspicious
【故事】:晋朝河南人乐广十分好客,见一朋友好久不来家里,十分奇怪,就去拜会他,朋友说上次在你家喝酒杯中有蛇,喝后回来后就生病。
乐广不解,回到家便查原因,原来是挂在墙上的角弓影子
倒射在酒杯所至,朋友闻知后就病愈
【成语】:半途而废
【拼音】:bàn tú ér fèi
【解释】:废:停止。
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中途停顿,有始无终。
【出处】:《礼记·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难已矣。
”
【举例造句】:如果就此请假回国,这里的事半途而废,将来保举弄不到,白吃一趟辛苦。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六回【拼音代码】: btef
【近义词】:功亏一篑、有始无终、浅尝辄止
【反义词】:坚持不懈、持之以恒、锲而不舍
【歇后语】:走路扯断脚
【灯谜】:余;残余
【用法】:作谓语、状语、定语;用于处事
【英文】: look back from the plough
【故事】:东汉时期书生乐羊子一次拾到一块金子回家交给妻子,妻子告诫他不要贪图意外之财。
他从那以后就外出求学,一年后回家,妻子用剪刀剪织布机上的绸子来打比方,希望他要持之以恒,不能前功尽弃。
他坚持了七年终于学成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