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力学》考试题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学》考试题库()
《建筑⼒学》期末考试题库
单项选择题
1.能够限制⾓位移的⽀座是( B )。
B .固定⽀座与定
向⽀座
2.只限制物体向任何⽅向移动,不限制物体转动的⽀座
为( A )。
A.固定铰⽀座
3.只限制物体垂直于⽀承⾯⽅向的移动,不限制物体其
它⽅向运动的⽀座是( A ) A.固定钱⽀座
4.约束反⼒中含有⼒偶的⽀座为( B ) B.固定端
⽀座
5.既限制物体沿任何⽅向运动,⼜限制物体转动的⽀座
称为( C )。
C.固定端⽀座
6.⼒偶( D )。
D.⽆合⼒,不能⽤⼀个⼒等效代换
7.( C )与刚体的作⽤效果与其在作⽤⾯内的位置⽆关。
C.⼒偶矩
8.⼒的作⽤线都互相平⾏的平⾯⼒系是( C )。
C.平
⾯平⾏⼒系
9.建筑⼒学中,⾃由度与约束的叙述下列( D )是错误的。
D.⼀个固端(刚结),相当于⼆个约束
10.⼀个刚⽚在平⾯内的⾃由度有( B )个。
B.3
11.对于作⽤在刚体上的⼒,⼒的三要素为( D ) U,⼤⼩、⽅向和作⽤线
12.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该体系中的每⼀个物体是否
处于平衡状态取决于( D )。
D.⽆条件,必定处于平衡状态
13.平⾯⼀般⼒系有( C )个独⽴的平衡⽅程,可⽤来
求解未知量。
C.3
14.平⾯任意⼒系在( B )是⼀个平衡⼒系。
B.
主⽮与主矩均为零
15.平⾯平⾏⼒系有( D )个独⽴的平衡⽅程,可⽤
来求解未知量。
C.2
15.平⾯⼀般⼒系平衡的充分和必要条件是该⼒系的( D )为零。
D.主⽮和主距
16.平⾯汇交⼒系合成的⼏何法作⼒多边形时,改变各⼒
的顺序,可以得到不同形状的⼒多边形( D )。
D.
则合⼒的⼤⼩和⽅向并不变
17.平⾯汇交⼒系有( B )个独⽴的平衡⽅程,可⽤
18.若刚体在⼆个⼒作⽤下处于平衡,则此⼆个⼒必( D )。
D.⼤⼩相等,⽅向相反,作⽤在同⼀直线
19.由两个物体组成的物体系统,共具有( 6 )独⽴的
平衡⽅程。
D.6
20.⼀个点在平⾯内的⾃由度有( A )个 A.2
21.⼒偶可以在它的作⽤平⾯内( C ),⽽不改变它对
物体的作⽤。
C.任意移动和转动
22.三个刚⽚⽤( A )两两相连,组成⼏何不变体系。
A. 不在同⼀直线的三个单铰
23.⼀个点和⼀个钢⽚⽤( A )两两相连,组成⼏何不
变体系。
A.不在同⼀直线的三个单铰
24.求⽀座反⼒,下列叙述( D )是错误的。
D.静定结构除了三个平衡条件外,还需要变形条件
才能求得反⼒
25.三铰拱的特点是,在竖向荷载作⽤下,⽀座处产⽣( B )。
B.⽔平推⼒
26.静定结构的⼏何组成特征是( B )。
B.体系
⼏何不变且⽆多余约束
27.杆结点⽆外⼒,如此⼆杆( C ),则此⼆杆都是零杆。
C.I、III
I.不共线 II.共线 III.互相垂直
28.刚架结构如下图,下列说法( A )是正确的。
A.
静定结构
29.下列超静定结构的次数是( B )。
B.⼆次超静
定结构
30.下列超静定结构的次数是( C )。
C.六次超静
定结构
31.刚架结构
如图,下列
( C )回答是
正确的。
C.⼆次超静定结构
32.析架结构简图如图所⽰,下列说法( C )是正确的。
C.⼏何可变结构
33.图⽰结构的超静定次数是( C ) C.3次
34.如图1所⽰结构为( C ) C.⼏何不变体系,⽆多
余约束
35.如图1所⽰
结构为
C.⼏何不变体
系,⽆多余约束
36.如图所⽰结
构为( B )。
B.⼏何瞬变体系
37.如图所⽰结构为( C )。
C.⼏何不变体系,元
多余约束
38.结点法和截⾯法是计算( D )的两种基本⽅法。
D.
析架
39.结点法计算静定平⾯桁架,其所取脱离体上的未知轴
⼒数⼀般不超过( B )个。
B.2
40.截⾯法求杆件截⾯内⼒的三个主
要步骤顺序为( D ) D.取分离体、画受⼒图、列平衡⽅程
41.杆件的应⼒与杆件的( D )。
D.内⼒、截⾯、材料、杆长
42.当梁上某段作⽤的均布荷载为常量时,此段( C )。
C 剪⼒图形为斜直线、弯矩图形为⼆次曲线
43.作刚架内⼒图时规定,弯矩图画在杆件的( C )
C.受拉⼀侧
44.⼀般情况下,平⾯任意⼒系向平⾯内任选的简化中⼼
简化,可以得到⼀个主⽮与主矩,( A )
A.主⽮与简化中⼼的位置⽆关,主矩⼀般与简化中
⼼的位置有关
45.在位移法的基本⽅程中( A )与荷载⽆关,为结构常数。
A.主系数和副系数
46.对称结构作⽤反对称荷载时,内⼒图为反对称的有( B ) B.N图和M图
47.平⾯弯曲是指作⽤于梁上的所有荷载都在梁的( B )内,则变形后梁的轴线仍在此平⾯内弯曲。
B.纵向对称平⾯ 48.关于平⾯弯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A.
具有纵向对称平⾯的梁发⽣的弯曲为平⾯弯曲
49.图⽰构件为矩形截⾯,截⾯对Z 、轴的惯性矩为( D )
D.33
bh 50.链杆(⼆⼒杆)对其所约束的物体的约束反⼒( C )作⽤在物体上。
C.为沿链杆的两铰链中⼼的连线 51.图所⽰构件为T 形截⾯,其形⼼轴最有可能的是
( C ) Z 3
52.图所⽰杆件的矩形截⾯,其抗弯截⾯模量W:为( D )
D.6
2
bh
53.圆形截⾯,直径为D ,则其对形⼼轴的惯性矩为( A )
A.
64
4
D π
54.矩形截⾯,⾼为h ,宽为b ,则其抗弯截⾯模量为( A )
A.
6
2bh
55. 轴向拉(压) 时,杆件横截⾯上的正应⼒( A )分布。
A.均匀
56.轴⼼受压直杆,当压⼒值F p 恰好等于某⼀临界值F per ,时,压杆可以在微弯状态下处于新的平衡,称压杆的这种状态的平衡为( C )。
C.随遇平衡
57.在图乘法中,欲求某两点的相对转⾓,则应在该点虚设( C ) C.⼀对反向的单位⼒偶
58.在图乘法中,欲求某点的⽔平位移,则应在该点虚设( B )。
B.⽔平向单位⼒
59.图3所⽰单跨梁AB 的转动刚度AB S 是( B )。
(l
EI
i
=
) B.i 6
60. 图⽰单跨梁AB 的转动刚度AB S 是( A )。
(l
EI i
) A.3i
61.⼒法中,⾃由项△1P 是由( A )图乘得出的。
A.1M 图和P M 图
62.在⼒法典型⽅程的系数和⾃由项中,数值范围可为正、负实数或零的有( D ) D.副系数和⾃由项 63.在⼒法典型⽅程的系数和⾃由项中,数值范围恒⼤于
零的有( A ) A.主系数 64.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是( C )。
C.结点位移
65.图⽰单跨梁的传递系数C AB 是( C ) C.0
66.在⼀对( B ) B ,⼤⼩相等、⽅向相反 67.是( B )。
B.屈服阶段68.低碳钢的拉伸过程中,( B )阶段的特点是应⼒⼏
乎不变。
B.屈服 69.⽴。
A.70.A.71.数是72.约束反⼒中能确定约束反⼒⽅向的约束为( D )。
D.光滑接触⾯
73.⼯程设计中,规定了容许应⼒作为设计依据:
[]n
σσ=。
其值为极限应⼒0
σ除以安全系数n ,其中
n 为( A ) A.>1
74.在⼯程实际中,要保证杆件安全可靠地⼯作,就必须
使杆件内的最⼤应⼒m ax σ满⾜条件( D )
D.m ax σ≤
[]σ
75.在梁的强度计算中,必须满⾜( C )强度条件。
C.正应⼒和剪应⼒
76.图⽰单跨梁的转动刚度AB S 是( D )。
(l
EI i
=
)
D.1i 6
77.利⽤正应⼒强度条件,可进⾏( C )三个⽅⾯的计算。
C.强度校核、选择截⾯尺⼨、计算允许荷载
b Z Z 1
78.⼒法中,主系数11δ是由( B )图乘得出的。
B.P M 图和P M 图
79.⼒法的基本未知量是( D )。
D.多余约束⼒ 80.在图乘法中,欲求某点的竖向位移,则应在该点虚设( A )。
A.竖向单位⼒
80.在图乘法中,欲求某点的转⾓,则应在改点虚设( D ) D.单位⼒偶
81.图⽰单跨梁的传动刚度AB S 是( A ))(l
EI
i =。
82.图⽰单跨梁的AB M 为( C )。
C.3
2
ql -
83.图所⽰单跨梁的转动刚度
AB
S 是( C )
)(l
EI i = C.8i
《建筑⼒学》期末考试题库
判断题
1.建筑的三要素为坚固、实⽤、美观。
( √ )
2.计算简图是指经过简化后可以⽤于对实际结构进⾏受⼒分析的图形。
( √ )
3.在任何外⼒作⽤下,⼤⼩和形状均保持不变的物体称为刚体。
( √ )
4.⼀个点在平⾯上具有两个⾃由度。
( √ )
5.约束是阻碍物体运动的限制物。
( √ )
6.约束是阻碍物体运动的⼀种装置。
( √ )
7.在约束的类型中,结点可分为饺结点、刚结点、⾃由结点。
( × )
8.杆件的特征是其长度远⼤于横截⾯上其他两个尺⼨。
( √ )
9.梁按其⽀承情况可分为静定梁和超静定梁。
( √ ) 10.⼒的三要素是⼤⼩、⽅向、作⽤线。
( × ) 11.对于作⽤在物体上的⼒,⼒的三要素是⼤⼩、⽅向和作⽤线。
( × )
12.作⽤在物体上的⼒,可以沿其作⽤线移动⽽对物体的作⽤效果不变。
( × )
13.使物体产⽣运动或运动趋势的⼒,称为主动⼒。
( √ )
14.⼒沿坐标轴⽅向上的分⼒是⽮量,⼒在坐标轴上的投影是代数量。
( √ )
15.⼆⼒在坐标轴上的投影相等,则两个⼒⼀定相等。
( × )
16.⼒对矩⼼的矩,是⼒使物体绕矩⼼转动效应的度量。
( √ )
17.⼒的作⽤线通过距⼼,则⼒矩为零。
( √ ) 18.⼒偶对物体的转动效应,⽤⼒偶矩度量⽽与矩⼼的位置有关。
( × )
19.⼒偶的作⽤⾯是指组成⼒偶的两个⼒所在的平⾯。
( √ ) 20.⼒偶可以⽤⼀个完全等效的⼒来代替。
( × ) 21.⼒偶在坐标轴上的投影的代数和恒等于零。
( √ ) 22.物体平衡是指物体处于静⽌状态。
( × ) 23.合⼒⼀定⽐分⼒⼤。
( × )
24.在平⾯⼒系中,所有⼒作⽤线汇交于⼀点的⼒系,称为平⾯⼀般⼒系,有3个平衡⽅程。
( × )
25.在平⾯⼒系中,所有⼒作⽤线互相平⾏的⼒系,称为平⾯平⾏⼒系,有2个平衡⽅程。
( √ )
26.平⾯⼀般⼒系的平衡⽅程共有三组九个⽅程,但独⽴的平衡⽅程只有三个。
( √ )
27.⼒系简化所得的合⼒的投影和简化中⼼位置有关,⽽合⼒偶矩和简化中⼼位置有关。
( × )
28.⼒系简化所得的合⼒的投影和简化中⼼位置有关,⽽合⼒偶矩和简化中⼼位置⽆关。
( × )
29.⼒系简化所得的合⼒的投影和简化中⼼位置⽆关,⽽合⼒偶矩和简化中⼼位置有关。
( √ )
31.物体系统是指由若⼲个物体通过约束按⼀定⽅式连接⽽成的系统。
( √ )
32.如果有n 个物体组成的系统,每个物体都受平⾯⼀般⼒系的作⽤,则共可以建⽴2n 个独⽴的平衡⽅程。
( × )
33.如果有n 个物体组成的系统,每个物体都受平⾯⼀般⼒系的作⽤,则共可以建⽴3个独⽴的平衡⽅程。
( × )
34.如果有3个物体组成的系统,每个物体都受平⾯⼀般⼒系的作⽤,则共可以建⽴9个2独⽴的平衡⽅程。
( √ )
35.交于⼀点的⼒所组成的⼒系,可以合成为⼀个合⼒,合⼒在坐标轴上的投影等于各分⼒在同⼀轴上投影的代
数和。
( √ )
36.未知量均可⽤平衡⽅程解出的平衡问题,称为静定问题。
( √ )
37.未知量均可⽤平衡⽅程解出的平衡问题,称为稳定问题;仅⽤平衡⽅程不可能求解出所有未知量的平衡问题,称为不稳定问题。
( × )
38.⼏何不变体系是指在荷载作⽤下,不考虑材料的位移时,结构的形状和位置都不可能变化的结构体系。
( × )
39.没有多余约束的⼏何不变体系组成的结构是超静定结构。
( × )
40.有多余约束的⼏何不变体系组成的结构是超静定结构。
( √ )
41.⽆多余约束的⼏何不变体系组成的结构是超静定结构。
( × )
42.⽆多余约束的⼏何不变体系组成的结构为静定结构。
( √ )
43.多余约束是指维持体系⼏何不变性所多余的约束。
( √ )
44.在某⼀瞬间可以发⽣微⼩位移的体系是⼏何不变体系。
( × )
45.⼀根链杆相当于⼀个约束,⼀个单铰相当于两个约束,所以⼀个单铰相当于两根链杆。
( √ )
46.⼀个点和⼀个刚⽚⽤两根不共线的链杆相连,可组成⼏何不变体系,且⽆多余约束。
( √ )
47.平⾯内两个刚⽚⽤三根链杆组成⼏何不变体系,这三根链杆必交于⼀点。
( × )
48.作材料的拉伸试验的试件,中间部分的⼯作长度是标距,规定圆形截⾯的试件,标距和直径之⽐为5:1 和10:1。
( √ )
49.抗拉刚度只与材料有关。
( × )
50.抗弯刚度只与材料性质有关。
( × )
51.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共有轴向拉伸与压缩、剪切、扭转和弯曲四种。
( √ )
52.平⾏于梁横截⾯的内⼒是剪⼒,作⽤⾯与梁横截⾯垂直的内⼒偶是弯矩。
( √ )
53.轴⼒是指沿着杆件轴线⽅向的内⼒。
( √ )
54.桁架中内⼒为零的杆件称为零杆。
( √ )
55.桁架的内⼒只有轴⼒⽽⽆弯矩和剪⼒。
( √ )
56.梁和刚架的主要内⼒是轴⼒。
( × )
57.截⾯上的剪⼒使研究对象有逆时针转向趋势时取正值。
( × )
58.截⾯上的剪⼒使研究对象有逆时针转向趋势时取正值,当梁横截⾯上的弯矩使研究对象产⽣向下凸的变形时(即下部受拉,上部受压)取正值。
( × )
59.在垂直于杆件轴线的两个平⾯内,当作⽤⼀对⼤⼩相等、转向相反的⼒偶时,杆件将产⽣弯曲变形。
( × ) 60.平⾯弯曲是指作⽤于梁上的所有荷载都在梁的纵向对称⾯内,则弯曲变形时梁的轴线仍在此平⾯内。
( √ ) 61.平⾯弯曲时,杆件轴线⼀定在荷载作⽤平⾯内弯成曲线。
( √ )
63.轴向拉伸(压缩)的正应⼒⼤⼩和轴⼒的⼤⼩成正⽐,规定拉为正,压为负。
( √ )
64.轴向拉伸(压缩) 时与轴线相重合的内⼒称为剪⼒。
( × )
65.应⼒是构件截⾯某点上内⼒的集度,垂直于截⾯的应⼒称为剪应⼒。
( × )
66.应⼒是构件截⾯某点上内⼒的集度,垂直于截⾯的应⼒称为切应⼒。
( × )
67.“左上右下剪⼒为正”是剪⼒的正负号规定。
( × )
68.当梁横截⾯上的弯矩使研究对象产⽣向下凸的变形时(即下部受拉,上部受压)取正值。
( √ )
69.当弯矩不为零时,离中性轴越远,弯曲正应⼒的绝对值越⼤。
( √ )
70.在集中⼒作⽤点处,梁的剪⼒图有突变,弯矩图有尖点。
( √ )
71.弯矩图应画在梁的受拉⼀侧。
( √ )
72.简⽀梁在跨中受集中⼒F P作⽤时,跨中弯矩⼀定最⼤。
( × )
73.低碳钢的拉伸试验中有弹性、屈服、强化和颈缩破坏四个阶段。
( √ )
74.平⾯图形对其形⼼轴的静矩恒为零。
( √ )
75.平⾯图形的对称轴⼀定通过图形的形⼼。
( √ )
76.平⾯图形对任⼀轴的惯性矩,等于它对平⾏于该轴的形⼼轴的惯性矩加上平⾯图形⾯积与两轴之间距离平⽅的乘积。
( √ )
77.图形对所有平⾏轴的惯性矩中,图形对其形⼼轴的惯性矩为最⼤。
( × )
78.只要平⾯有图形存在,该图形对某轴的惯性矩肯定⼤于零。
( √ )
79.有⾯积相等的正⽅形和圆形,⽐较两图形对形⼼轴惯性矩的⼤⼩,可知前者⽐后者⼩。
( × )
80.有⾯积相等的正⽅形和圆形,⽐较两图形对形⼼轴惯性矩的⼤⼩,可知前者⽐后者⼤。
( √ )
81.任何⼀种构件材料都存在着⼀个承受应⼒的固有极限,称为极限应⼒,如构件内应⼒超过此值时,构件即告破坏。
( √ )
82.安全因素取值⼤于1的⽬的是为了使构件具有⾜够的安全储备。
( √ )
83.从提⾼梁弯曲刚度的⾓度出发,较为合理的梁横截⾯应该是:以较⼩的横截⽽⾯积获得较⼤的惯性矩。
( √ )
84.在⼯程中为保证构件安全正常⼯作,构件的⼯作应⼒不得超过材料的许⽤应⼒[σ],⽽许⽤应⼒[σ]是由材料的极限应⼒和安全因素决定的。
( √ )
85.压杆上的压⼒等于临界荷载,是压杆稳定平衡的前提。
( × )
86.压杆上的压⼒⼩于临界荷载,是压杆稳定平衡的前提。
( √ )
87.压杆丧失了稳定性,称为失稳。
( √ )
88.在材料相同的前提下,压杆的柔度越⼩,压杆就越容易失稳。
( × )
89.细长压杆其他条件不变,只将长度增加⼀倍,则压杆的临界应⼒为原来的4倍。
( × )
90.两端固定的压杆,其长度系数是⼀端固定、⼀端⾃由的压杆的4倍。
( × )
91.当F P>F Pcr时,压杆处于稳定平衡状态。
( × )
92.折减系数φ可由压杆的材料以及柔度λA查表得出。
( √ )
93.在超静定结构中,去掉多余约束后所得到的静定结构称为⼒法的基本体系。
( √ )
94.梁的变形有两种,它们是挠度和转⾓。
( √ )
95.挠度向下为正,转⾓逆时针转向为正。
( × )
96.梁横截⾯竖向线位移称为挠度,横截⾯绕中性轴转过的⾓度称为转⾓。
( √ )
98.在⼒法⽅程中,⾃由项?ip恒⼤于零。
( × )
99.图乘法的正负号规定为:⾯积ω与纵坐标y0在杆的同⼀边时,乘积ωy0应取正号;⾯积ω与纵坐标y0在杆的不同边时,乘积ωy0应取负号。
( √ )
100.⼒法的基本未知量为结点位移。
( × )
101.⼒法的基本未知量就是多余未知⼒。
( √ ) 102.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为结构多余约束反⼒。
( × )
103.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为结点位移。
( √ )
104.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数和结构的超静定次数有关。
( × )
105.结点⾓位移的数⽬不⼀定等于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 √ )
106.结点⾓位移的数⽬就等于结构超静定的次数。
( × )
107.结构的刚结点数就等于结构的超静定数。
( × ) 108.在使⽤图乘法时,两个相乘的图形中,⾄少有⼀个为直线图形。
( √ ) 109.⼒矩分配法的三个基本要素为转动刚度、分配系数和传递系数。
( √ )
110.⼒矩分配法的三个基本要素为转动刚度、分配系数和固端弯矩。
( × )
111.⼒矩分配法只适⽤于多跨连续梁。
( × )
112.⼒矩分配法是建⽴在位移法基础之上的⼀种近似计算⽅法。
( √ )
113.杆端转动刚度与结点总转动刚度之⽐称为该杆端的分配系数。
( √ )
《建筑⼒学》期末考试题库
计算题
⼀、计算桁架的轴⼒
1.计算图⽰桁架的⽀座反⼒及1、2杆的轴⼒。
解:(1)求⽀座反⼒
2.计算图⽰桁架的⽀座反⼒及1、2杆的轴⼒。
解:(1)求⽀座反⼒
3.计算图⽰桁架的⽀座反⼒及1、2杆的轴⼒。
解:(1)求⽀座反⼒
4.计算图⽰桁架的⽀座反⼒及1、2杆的轴⼒。
解:(1)求⽀座反⼒
5.计算图⽰桁架的⽀座反⼒及1、2杆的轴⼒。
解:(1)求⽀座反⼒
6.计算图⽰静定桁架的⽀座反⼒及1、2杆的轴⼒。
解:(1)求⽀座反⼒
7.计算图⽰桁架的⽀座反⼒及1、2杆的轴⼒。
解:(1)求⽀座反⼒
8.计算桁架指定杆的内⼒。
解:求⽀座反⼒,
由整体平衡条件,得:
⽤Ⅰ-Ⅰ截⾯将杆截开,保留右边部分,受⼒如图:由
y
F=0
∑
N2
F sin45F F+3F0
--=
由
D
M=0
∑
由
x
F=0
∑
由零杆判别法,可知:
N4
F0
=
⼆、画梁的内⼒图
解:(1)求⽀座反⼒
2.试画出图⽰外伸梁的内⼒图。
解:(1)求⽀座反⼒
3.画出图所⽰梁的内⼒图
A
a
解:(1)求⽀座反⼒(2)画剪⼒图和弯矩图 4.画出图所⽰外伸梁的内⼒图。
解:(1)求⽀座反⼒
5.求⽀座反⼒,试画出图所⽰简⽀梁的内⼒图。
解:(1)求⽀座反⼒
6.求⽀座反⼒,试作图所⽰外伸梁的内⼒图。
解:(1)求⽀座反⼒(2)画剪⼒图和弯矩图
7.作图⽰静定多跨梁的内⼒图(剪⼒图、弯矩图)。
解:(1)画弯矩图(2)画剪⼒图
8.作图⽰外伸梁的内⼒图。
解:(1)计算⽀座反⼒由
0)(=∑F M C 得 F
Ay
=8kN (↑)由
0)(=∑F M A 得 F
Cy
=20kN (↑)
(2)作剪⼒图和弯矩图 9.作图所⽰梁的剪⼒图和弯矩图解:(1)求⽀座反⼒,由
A
M
=0∑ B F 485420--??=
由 y F =0∑ A F 12540+-?=
A
F 8kN()=↑
(2)作F Q 图,(3)作M 图计算弯矩极值M D :由
y F =0∑
10.画出图所⽰外伸梁的内⼒图
三、⼒矩分配法画超静定梁的内⼒图
1.⽤⼒矩分配法计算图⽰连续梁,画M 图,EI=
常数。
固端弯矩见图所⽰。
解:(1)计算分配系数(令EI=1)(2)计算固端弯矩
(3)分配与传递,如图所⽰。
(4)画弯矩图(kN ·m ),见图所⽰。
2.⽤⼒矩分配法计算图⽰连续梁,画M 图,EI=常数。
固端弯矩见图所⽰。
解:(
1)计算分配系数(令EI=1)(2)计算固端弯矩
(3)分配与传递,如图所⽰。
(4)画弯矩图(kN ·m ),见图所⽰。
3.⽤⼒矩分配法计算图(a )所⽰连续梁,并画M 图。
固端弯矩表见图(b )和(c )所⽰。
解:(1)计算转动刚度和分配系数(2)计算固端弯矩(3)分配与传递(4)画弯矩图(kN ·m )
4.⽤⼒矩分配法计算下图(a )所⽰连续梁,并画M 图。
固端弯矩表见图(b )和(c )所⽰。
解:(1)计算转动刚度和分配系数(2)计算固端弯矩(3)分配与传递(4)画弯矩图(kN ·m )
5.⽤⼒矩分配法计算下图(a )所⽰连续梁,并画M 图。
固端弯矩表见图(b )和(c )所⽰。
解:(1)计算转动刚度和分配系数(3)分配与传递
(4)画弯矩图(kN ·m )
6.⽤⼒矩分配法计算下图7(a )所⽰连续梁,并画M 图。
固端弯矩表见图7(b )和7(c )所⽰。
解:(1)计算转动刚度和分配系数(令EI=1)、 M 图,EI=解:(1)计算转动刚度和分配系数(令EI=1)
(2)计算固端弯矩(3)分配与传递(4)画弯矩图(kN ·m ) 8.⽤⼒矩分配法计算图⽰结构的杆端弯矩,并作M 图,EI=常数。
解:(1)计算转动刚度和分配系数(2)计算固端弯矩(3)分配与传递(4)画弯矩图(kN ·m )
9.⽤⼒矩分配法计算图⽰结构的杆端弯矩,并作M 图。
解:(1)计算分配系数,((F Q 图(kN )
16.4
M 图(kN ?m )
8 A
(4)作M 图 10.⽤⼒矩分配法计算图⽰结构的杆端弯矩,并作M 图。
解:(1)计算分配系数,(2)计算固端弯矩, F CD P 33M F l =40645kN m 1616=--??=- F
DC M 0= (4)作M 图。
11秋建筑施⼯与管理专科《建筑⼒学》期末复习指导第⼀章静⼒学基本知识⼀、约束与约束反⼒1.柔索约束:由软绳构成的约束。
约束反⼒是拉⼒; 2.光滑⾯约束:由两个物体光滑接触构成的约束。
约束反⼒是压⼒;3.滚动铰⽀座:将杆件⽤铰链约束连接在⽀座上,⽀座⽤滚轴⽀持在光滑⾯上,这样的⽀座称为滚动铰⽀座。
约束反⼒垂直光滑⾯; 4. ?链杆约束:链杆是两端⽤光滑铰链与其它物体连接,不计⾃重且中间不受⼒作⽤的杆件。
约束反⼒作⽤线与两端铰链的连线重合。
? 5.固定铰⽀座:将铰链约束与地⾯相连接的⽀座。
约束反⼒是⼀对相互垂直的⼒ 6.固定端:使杆件既不能发⽣移动也不能发⽣转动的约束。
约束反⼒是⼀对相互垂直的⼒和⼀个⼒偶。
⼆、⼒矩与⼒偶 1.⼒偶不等效⼀个⼒,也不能与⼀个⼒平衡。
2.⼒偶的转动效果由⼒偶矩确定,与矩⼼⽆关。
3.⼒对点之矩⼀般与矩⼼位置有关,对不同的矩⼼转动效果不同 4.⼒偶与矩⼼位置⽆关,对不同点的转动效果相同。
三、主⽮和主矩 1.主⽮与简化中⼼位置⽆关,主矩与简化中⼼位置有关。
2.平⾯任意⼒系向⼀点简化的结果 a) 主⽮不为零,主矩为零:⼀个合⼒; b) 主⽮不为零,主矩不为零:⼀个合⼒、⼀个合⼒偶;
c) 主⽮为零,主矩不为零—— ⼀个合⼒偶; d) 主⽮为零,主矩为零——平衡⼒系。
四、平⾯⼒系 1.平⾯任意⼒系的主⽮和主矩同时为零,即
,是平⾯任意⼒系的平衡的必要与充
分条件。
2.平⾯⼀般⼒系有三个独⽴⽅程可求解三个未知数,平⾯平⾏⼒系有⼆个独⽴⽅程可求解⼆个未知数。
第⼆章静定结构基本知识
⼀、⼏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律 1. ⼆刚⽚:⽤不交于⼀点也不完全平⾏
的三个链杆相联,或不共线的⼀个铰
⼀个链杆相联,所组成的体系是⼏何不变的,且多余约束。
2. 三刚⽚:⽤不在⼀条直线的三个铰两两相联,则组成⼏何不变体系,且⽆多余约束。
3. 结点与刚⽚:⽤两根不共线的链杆相联,则组成⼏何不变体系,且⽆多余约束。
⼆、静定结构与超静定结构的区别 1.⼏何特征静定结构:⼏何不变⽆多余约束超静定结构:⼏何不变有多余约束 2.静⼒特征
静定结构:平衡⽅程可确定全部未知⼒超静定结构:平衡⽅程不能确定全部未知⼒第三章静定结构内⼒计算⼀、截⾯内⼒及符号
1. 物体因受外⼒作⽤,在物体各部分之间所产⽣
的相互作⽤⼒称为物体的内⼒。
2. 对内⼒的正、负号作如下规定:轴⼒符号:当截⾯上的轴⼒使分离体受拉时为正;反之为负。
剪⼒符号:当截⾯上的剪⼒使分离体作顺时针⽅
向转动时为正;反之为负。
弯矩符号:当截⾯上的弯矩使分离体上部受压、
下部受拉时为正,反之为负。
⼆、内⼒图
内⼒图为表⽰内⼒随横截⾯的位置变化的函数的图
形。
⼀般取杆轴线为坐标轴,横截的位置选择⽤X 表⽰,
则梁的各个横截⾯上的内⼒可以表⽰为X 的函数,函数
图形即内⼒图。
三、荷载与剪⼒、弯矩的对应图形关系
纯弯曲:剪⼒图为零,弯矩图为⼀⽔平直线。
0=q :剪⼒图为⼀⽔平直线,弯矩图为⼀斜直线。
=q 常数:剪⼒图为⼀斜直线,弯矩图为⼀抛物线。
集中⼒:剪⼒图为⼀⽔平直线,P 作⽤处有突变,突变值等于P 。
弯矩图为⼀折线,P 作⽤处有转折。
集中⼒偶:剪⼒图为⼀⽔平直线,⼒偶作⽤处⽆变化。
弯矩图为⽔平线,⼒偶作⽤处有突变,突变值等于
集中⼒偶。
第四章杆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计算
⼀、轴向拉伸与压缩 1.应⼒--横截⾯上内⼒分布的集度。
轴⼒N 作⽤于截⾯A 上 A N
=
σ单位:1Pa=1N/m2 1MPa=106Pa, 1GPa=109Pa 符号:以拉为正
2.拉(压)杆强度条件:⼆、弯曲变形 1.正应⼒公式
(1)公式由纯弯推导,但对⾮纯弯曲也适⽤。
0.分配系固端弯分配与最后弯0.5-757-600-7-7.-3-78.-67.67.0单位(kN ?m ) C A B 78.551.767.9
26.0(6(150M 图(kN ?m ) 15kN/C A B 8m
4m 2m 45k 0.7540k 3m 3m D 1. I 0.分配固端最后 6.3-40-2单位
-50-3500分配与传0.0.0.2-88-4211-2-19.3. 4.-1-10.0.0.0.-0-0-000.00-0-0-0-2-668C
A B D 50.968.26.6(6(120M 图(kN ?m ) (624
25.860.6
其中M —横截⾯上的弯矩;
I z -截⾯对中性轴的惯性矩;
y -所求应⼒点⾄中性轴的距离,Z 轴为通过形⼼的轴。
(2)简单截⾯的惯性矩
矩形截⾯对Z 轴的惯性矩:
12
3
bh I Z
= 圆形截⾯对通过圆⼼的Z 轴的惯性矩:
64
4
d I Z π=
(3)常⽤的⼀些组合截⾯,其惯性矩可以⽤简单截⾯惯性矩,通过平⾏移轴公式换算得到。
惯性矩平⾏移轴公式: A a I I Z Z 2
1+=
组合截⾯的惯性矩: ∑==n
i i Z Z I I 1
2.梁的强度条件 (1)正应⼒强度条件 Z W -抗弯截⾯模量。
m ax
y I W z
z =
;矩形截⾯y max =h/2;圆形截⾯ y max =d/2 代⼊公式即得:矩⼼截⾯ 6
2
bh
W Z
=
;圆形截⾯
32
2
d W Z π=
(2)三种强度的计算问题
即强度条件不等式的不同应⽤⽅式:已知三项,即校核不等式是否成⽴;或已知其中⼆项可求第三项。
a 、已知 []max ,,M W Z σ,校核强度条件
b 、已知
[]max ,M σ;确定截⾯尺⼨
c 、已知[]
σ,Z
W ;确定max M ,确定容许荷载
三、细长压杆的临界⼒
欧拉公式
2
2)(l EI P r c µπ=
µ——长度系数,l µ——计
算长度。
第五章静定结构位移计算
⼀、单位荷载法计算位移的公式的应⽤条件: 1、EI=常数; 2、杆件轴线是直线;
3、P M 与M 图中⾄少⼀个是直线图形。
⼆、图乘法公式:01
y EI
ω=
其中ω为P M 或M 图的⾯积,0y 为对应⾯积形⼼位置在另⼀个直线M 图(M 或P M )中的标距。
注意:1、P M ,M 图取作⾯积ω与取作标距0y 在
杆同侧时乘积为正;
2、P M ,M 图均为直线形时,可取任⼀图作⾯积,另⼀图中取标距;
3、计算⾯积的杆端应对应的M 图是⼀整段直线(不能是杆线);
4、
0y 必须在直线图形上取得。
第六章超静定结构内⼒计算
⼀、超静定结构的概念和超静定次数的确定 1.超静定结构与静定结构相⽐较所具有的性质:(1)求解超静定结构的内⼒,必须考虑变形条件;
(2)超静定结构的内⼒与材料的物理性质和截⾯
的⼏何性质有关;
(3)超静定结构因⽀座移动、温度改变等原因⽽产
⽣内⼒;
(4)超静定结构的挠度和内⼒均⼩于静定结构。
2.超静定次数的确定
(1)超静定次数:超静定结构中多余联系的数⽬,
称为超静定次数。
(2)超静定次数的确定:如果从原结构中去掉n 个
联系后,结构成为静定的,则原结构的超静定次数就等于n 。
去掉⼀个链杆或切断⼀根链杆,相当于去掉⼀个联系;
去掉⼀个铰⽀座或⼀个单铰,相当于去掉⼆个联系;
去掉⼀个固定端或切断⼀个梁式杆,相当于去掉三个联系;
在连续杆上加⼀个单铰,相当于去掉⼀个联系。
⼆、⼒法
1.⼒法的基本概念
(1)⼒法的基本未知量:⼒法的基本未知量是对应于多余联系的约束反⼒。
(2)⼒法的基本结构:⼒法的基本结构是超静定结构去掉多余联系后得到的静定结构体系。
2.⽤⼒法计算超静定结构的步骤
(1)去掉多余联系代之以多余未知⼒,得到静定的基本结构,并定出基本未知量的数⽬;
(2)根据原结构在去掉多余联系处的位移与基本结构在多余未知⼒和荷载作⽤下相应处的位移相同的条件,建⽴⼒法典型⽅程;
(3)在基本结构的单位内⼒图和荷载内⼒图,求出⼒法⽅程的系数和⾃由项;
(4)解⼒法典型⽅程,求出多余未知⼒;
(5)按分析静定结构的⽅法,作出原结构的内⼒图。
3.结构对称性的利⽤
(1)对称结构在对称荷载作⽤下,只存在对称的未知
⼒,反对称未知⼒为零。
(2)对称结构在反对称荷载作⽤下,只存在反对称未知⼒,对称未知⼒为零。
(3)⾮对称荷载可以分解为对称与反对称两组,分别按上述⽅法计算内⼒,然后将计算结果迭加。
三、位移法 1.符号的规定
(1)杆端弯矩顺时针为正;对结点或⽀座则以逆时针为正。
(2)杆端剪⼒使杆件产⽣顺时针⽅向转动为正,反之为负。
(3)杆端转⾓以顺时针⽅向转动为正,反之为负。
(4)杆件两端的连线顺时针⽅向转动相对线位移为正,反之为负。
2.位移法的基本概念
(1)位移法基本结构:将组成结构的各个杆件都变成单跨超静定梁,这些单跨超静定梁的组合称为位移法的基本结构。
(2)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基本结构中各杆件的汇交点称为结点,结点位移是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
3.位移法基本未知量数⽬的确定
(1)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的数⽬等于形成基本结构所需加的附加约束的数⽬的概念。
(2)结点⾓位移的数⽬等于结构刚结点的数⽬;
独⽴结点线位移的数⽬等于将刚结点改为铰结点后得到的铰结体系的⾃由度的数⽬。
4.⼒法与位移法的⽐较:
⼒法是将超静定结构去掉多余联系⽽得到静定的基本结构。
位移法是通过加附加约束的办法将结构变成超静定梁系⽽得到基本结构。
⼒法是以多余未知⼒作为基本未知量,位移法则以结点位移作为基本未知量。
⼒法中基本未知量的数⽬等于结构超静定的次数。
位移法中基本未知量的数⽬与结构超静定的次数⽆关。
⼒法的典型⽅程是根据原结构的位移条件建⽴的。
位移法的典型⽅程是根据附加约束的反⼒矩(或反⼒)等于零的条件建⽴的。
四、⼒矩分配法 1.ij S ——转动刚度
数质上等于杆端产⽣单位转⾓所需的⼒矩,由远端⽀承情况所确定。
2.传递系数ij
ji ij
M M C =
运端固定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