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六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33讲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最新】精选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十六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33讲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
潮学案
考情分析
引领考试的风向标
考点导学
扬帆启程的导航灯
【2019最新】精选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十六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33讲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进
步思潮学案
【点题训练1】一位学者曾对弟子说:“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
”下列属于这位学者的观点的是( ) A.格物致知
B.克己复礼
C.致良知、知行合一
D.天子之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2019最新】精选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十六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33讲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进
步思潮学案
,1.政治上,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2.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⑪________出现并缓慢发展,市民工商阶层的勃兴
3.思想上,理学占统治地位,理学走向极端
4.外交上,实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
《焚书》《藏书》,1.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⑫________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
2.认为是非标准依照时代变化而变化,反对以⑬________的是非为标准
3.大胆挑战正统思想,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
4.认为吃饭穿衣就是“人伦物理”,人不能脱离基本的物质生活去空谈仁义道德,1.李贽是中国反封建民主思想的先驱
2.他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明夷待访录》,1.猛烈抨击了君主专制制度,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2.提出“⑭__________”的民主思想
3.主张以“⑮__________”取代皇帝“一家之法”
4.主张工商皆本,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对以后反专制斗争
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天下郡国
利病书》《日
知录》,1.重视了解社会的实际情况,形成“⑯________”的思想2.主张到实践中求真知,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
3.提出了后人概括为“⑰______________”的思想,影响:开一代朴实学风之先河
《读通鉴论》,
《船山遗书》,1.世界是物质的,物质都是客观存在
2.物质是⑱________的,且有规律可循
3.认识是由⑲________引起的,一切事物通过考察研究都是可以认识的
4.静止是相对的,⑳________是绝对的,影响:启发近代人的思维方法
【2019最新】精选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十六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33讲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进
步思潮学案
A.孟子 B.董仲舒 C.朱熹 D.李贽
要点一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点
不同点,
对世界本
源的具体
认识,世界的本源是外在的“理”,世界本源是内在的“心”,认为本心是“理”
把握“理”
的方法
途径,主张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主张用内心的反省以求“理”,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典例训练1】淳熙二年,朱熹与陆九渊兄弟“鹅湖之会”。
“鹅湖之会,论及教人。
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
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
”据此可知,二者的分歧在于( )
A.世界本原之争 B.治学方法之争
C.理气关系之争 D.道统思想之争
要点二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评价
1.价值
他们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促使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
2.局限
(1)没有从根本上否定现存的封建秩序,仍然无法冲破封建儒家思想的藩篱。
(2)没有对未来社会提出自己的完整设想,没有提出一个全新的社会改革的方案。
(3)这些早期启蒙思想不能引发反对封建专制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或革命。
3.导致局限的原因
(1)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
(2)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正统思想仍占据统治地位。
【典例训练2】顾炎武批评明代学风弊病说:“若有明一代之人,其所著书,无非窃盗而已。
”强调凡做学问,“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
”在此,顾炎武( ) A.全盘否定明代学术成果
B.重视调查研究,实事求是
C.提倡经世致用的学术精神
D.强调独立思考,有所创新
【2019最新】精选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十六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33讲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进
步思潮学案
通向成功的试金石
【2019最新】精选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十六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33讲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进
步思潮学案
——李贽《焚书》卷三
据史料可知李贽抨击宋明理学,反对道学家的虚伪。
史料反映了李贽怎样的思想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思想产生的原因。
【2019最新】精选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十六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33讲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进
步思潮学案
学以致用的训练营
【2019最新】精选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十六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33讲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进
步思潮学案
1.《西游记》中,孙悟空开始拜菩提老祖学修道成功,称“齐天大圣”;后来忠心不二地护送唐僧玄奘西行取经,获得“斗战胜佛”的法号。
这反映了( )
A.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了追求个性解放
B.明朝文化艺术的世俗化趋势加强
C.儒、道、释三教合一成为一代思潮
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取向
2.北宋理学家“二程”说:“天下之物,皆可以照理。
有物必有则,一物统有一理。
”这表明“理”是( )
A.超时空的,完满的精神实体
B.世界万物的总根源
C.自然和社会的最高法则
D.封建伦理道德之总称
3.《朱子家训》中有“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材料体现了( )
A.宋代士人的道德观念增强
B.人臣为君父的“忠”的理学思想
C.朱子强调社会责任感
D.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对读书人的科举态度有影响
考点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4.自秦汉至明清,各家思想皆视“道”为现象背后的本真,将“得道”当作终极的追求目标。
宋儒主张“道”乃天地间最高的力量,是人们必须遵从的真理。
明清时期的少数思想家不满宋儒脱离人生的“道”论,强调“道”寓于人的生活之中:“百姓日用即道”。
这表明明清时期的少数思想家( )
A.反对盲目相信孔子 B.强调人的个性自由
C.肯定人的正当私欲 D.倡导经世致用学问
5.李贽的《藏书》是评述历史人物的著作。
其中的《世纪》部分,讲述的是朝代更替以及帝王个人活动。
他将陈胜、公孙述(东汉末年军阀)等列入书中,且每篇都标有名目以示褒贬。
如西楚霸王项籍篇题为“英雄草创”,王莽篇题为“篡弑资贼”。
该书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
A.反对思想束缚提倡独立思考
B.突破传统改革史书编撰体例
C.破除传统等级观念反抗权威
D.以史为据实事求是评价历史
6.黄宗羲曾提出“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
”顾炎武也说过“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下列对他们主张的评述,正确的是( )
A.推祟先秦时期封建制度
B.削弱了清初君主专制统治
C.反对古代中央集权制度
D.对近代民权意识产生影响
7.明清时期,我国传统农业文明继续发展,同时在其内部也生长出了某些新的思想观念。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贤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
……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
……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
——王阳明《传习录》
材料二有人者(君主)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
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
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吾无天下之责,则吾在君为路人;以天下为事,则君之师友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王阳明的思想主张。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主张对当时中国社会政治思想所产生的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黄宗羲的政治理想。
(3)综合上述材料,概述明清时期儒家思想发展的表现。
【2019最新】精选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十六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33讲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进
步思潮学案
时空定位
穿梭时空的定位
单元概述
透析历史的大讲堂
【2019最新】精选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十六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33讲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进
步思潮学案
秦朝时期儒家思想遭受沉重打击,西汉时期儒家思想经董仲舒改造,适应了当时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正统地位确立,成为以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宋明时期,儒家思想吸收了佛、道思想,发展到更具理论化和思辨化的理学阶段,开创了儒学的新时代。
明清之际,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使儒学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影响深远。
【2019最新】精选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十六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33讲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进
步思潮学案
之际的进步思潮【主干知识梳理】
①程颢、程颐②天理③三纲五常④格物致知⑤统治阶级
⑥官方哲学
⑦王阳明⑧心⑨致良知⑩知行合一
⑪萌芽⑫儒家经典⑬孔子⑭天下为主,君为客⑮天下之法⑯经世致用
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⑱发展变化⑲客观对象⑳运动
【点题训练】
1.C 【解析】本题考查了王阳明的主张。
“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是王阳明心学的主张,他的主张还有致良知、知行合一,故C项正确;格物致知是程朱理学达到理的方法,与材料的内容不符,故A项错误;克己复礼是孔子的主张与材料的内容不符,故B项错误;“天子之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是董仲舒的主张,与材料的内容不符,故D项错误。
2.D 【解析】本题考查了明清之际的李贽的思想主张。
材料
中“夫妇之不肖可以与能”“则虽圣人亦必不能”即作者认为圣人与普通人是平等的,李贽的思想体现一定的民主精神,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孟子主张仁政、民贵君轻、性本善与材料思想不符,故A 项错误;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三纲五常,强调君主权威与等级制度,与材料信息不符,故B项错误;朱熹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也是强调君主权力与等级制度,与材料信息不符,故C项错误。
【典例训练】
1.B 【解析】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准确解读。
据材料“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与“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可知治学方法的不同,朱熹主张“格物致知”陆九渊主张“发明本心”,故B项正确。
其它三项均与材料无关。
2.D 【解析】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准确解读。
题干中“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
”说明其强调创新和独立思考,故D项正确。
A项存在对明代学术的全盘否定,B、C 两项均与材料无关,故不选。
【读史用史】
观点:李贽认为道学家个个都是借孔孟学说而欺世盗名的伪君子。
原因:明代晚期,吏治腐败,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商品经济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理学日益僵化。
【随堂验收】
1.C 【解析】本题考查了宋明理学形成的背景。
“孙悟空开始拜菩提老祖学修道成功”是道家思想的体现,“后来忠心不二地护送唐僧玄奘西行取经”是儒家思想的体现,“斗战胜佛”是佛家思想的体现,在孙悟空身上,体现了三教合一的思潮,故C项正确;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了追求个性解放材料没有涉及到,故A项错误;明朝文化艺术的世俗化趋势加强材料没有涉及到,故B项错误;社会的价值取向材料没有涉及到,故D项错误。
2.C 【解析】本题考查了宋明理学的“理”的内涵。
从材料“天下之物,皆可以照理。
有物必有则,一物统有一理。
”可以看出,理是一种法则,是自然和社会的最高法则,精神实体、万物的总根源、封建伦理道德之总称与材料信息不符,选择C项符合题意。
3.C 【解析】本题考查了宋明理学朱熹的主张。
“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体现的是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故C正确;材料未体现出道德观念,故A错误;材料也未体现出忠君思想,故B错误;对读书人科举态度有影响的是程朱理学地方出现,故D 错误。
4.C 【解析】本题考查了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内容。
材料反对宋儒“存天理,去人欲”的主张,肯定正当的私欲,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了明清进步思想家强调“道”就在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不涉及反对盲目相信孔子,故A项错误;材料反对僵化的程朱理
学,不涉及强调人的个性自由,故B项错误;材料批判正统儒学,经世致用反对当时的伪理学家不切实际的空虚之学,主张实学,主旨不同,故D项错误。
5.A 【解析】本题考查了李贽的思想主张。
根据材料“且每篇都标有名目以示褒贬。
如西楚霸王项籍篇题为‘英雄草创’,王莽篇题为‘篡弑资贼’”可知,李贽的史学著述已经突破了传统思想的束缚转而开始独立思考,故A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史书编纂体例,故B项错误;同样,材料中也并没有提及所谓的“等级观念”,故C项错误;仅仅根据材料,我们也不能推断出李贽的史学著述是站在实事求是的立场之上,故D项错误。
6.D 【解析】本题考查了黄宗羲和顾炎武思想的影响。
以顾炎武和黄宗羲等为代表的这股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在其后数百年间仍具有振聋发聩的启蒙作用,给后世民众以深刻启迪,故D 项正确;“推祟先秦时期封建制度”,这属于脱离材料的主观臆断且先秦时期的封建制度并不是完善的封建制度,故A项错误;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并没有对当时的君主专制政体造成任何实质性的冲击,它起到的仅是一种思想启蒙的作用,故B项错误;材料中无论是黄宗羲还是顾炎武,他们批判和抨击的都是君主专制而非中央集权制度,故C项错误。
7.(1)主张:人人皆有良知;不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人应该独立思考判断。
影响:冲击了程朱理学的纲常伦理。
(2)理想:天下大公;从政为民;君臣平等。
(3)表现:倡导个性解放;讲究经世致用;蕴含初步政治民主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