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后的常春藤叶阅读与欣赏 必修2 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后的常春藤叶-阅读与欣赏

一、方法点拨

1.阅读小说一定要注意小说的三个要素。小说的三个要素分别是情节、环境和人物。情节是容易把握的东西,也是阅读小说的大多数读者所要追求的内容。其实要真正地理解小说的内容,把握其思想内涵,一定要弄清小说的线索、环境和人物等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的提醒,可以帮助我们真正理解小说的内涵。

2.理解人物形象是阅读小说的重要内容。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很多,有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之分。直接的描写手段有语言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间接的塑造是通过别人之口、别人之眼来描写的,方法也很多。要真正地读懂小说,就必须认真地分析人物形象。

3.学习小说,要学习小说独特的语言风格,学习本文,尤为如此。因为欧·亨利的语言风格是独特的,在这篇小说中也充分地表达出来。

二、赏析要点

1.这篇小说以时间是为线索来组织材料,详细地说:

十一月:琼珊病倒;

一天早晨:琼珊病重;

这天夜里:贝尔曼画常春藤叶;

第二天早晨:琼珊病危,贝尔曼生病;

第三天天色刚明的时候:琼珊病情转好,贝尔曼被送到;

第四天:琼珊脱离危险,贝尔曼在去世。

小说的情节构造一般分为开端、开展、HY和结局四个局部。说说这篇小说的开端、开展、

HY和结局,并分别概括其主要内容。

第1~11自然段为开端。故事发生在华盛顿的格林尼治村,一个社会下层艺术家聚居的小区。主人公苏艾和琼珊是一对志同道合的年轻画家,她们租用同一间画室并在一起生活、工作。琼珊不幸被感染肺炎,生命垂危。

第12~36自然段为开展。尽管好友苏艾鼓励琼珊要有信心战胜病魔,琼珊都不理会,只是痴痴地望着窗外凋零的藤叶。此刻的她,已放弃了主观上求生的努力,而把生命寄予了随风飘零的树叶,坚信当最后一片叶子掉下时,她也该分开人世了。

第37~50自然段为HY。出乎主人公琼珊和读者的意料,正是那最后一片叶子使一切都改变了。第二天早晨,当苏艾拉开窗帘时,苏艾和琼珊都惊呆了:“可是,看哪!经过了漫漫长夜的风吹雨打,仍旧有一片常春藤的叶子贴在墙上。它是藤上最后的一片叶子。靠近叶柄的颜色还是深绿的,但是锯齿形的边缘已染上了枯败的黄色,它傲然挂在离地面二十来英尺的一根藤枝上面。〞琼珊重又燃起了生的欲望。

第51~55自然段为结局。琼珊脱离了危险,最后的常春藤叶竟然挽救了一个年轻而又几乎失去希望的生命。这终究是怎样一片叶子?是什么力量使它奇迹般地永不飘落?最终,苏艾提醒了谜底。“看看窗外,亲爱的,看看墙上最后的一片叶子。你不是觉得纳闷,它为什么在风中不飘不动吗?啊,亲爱的,那是贝尔曼的杰作——那晚最后的一片叶子掉落时,他画在墙上的。〞老贝尔曼的死,换来了最后一片叶子这幅他追求终生的杰作,而正是这幅杰作唤醒了琼珊对生的渴望。在我们赞叹老贝尔曼的杰作时,他付出了生命。

2.欧·亨利小说的结尾大都是独具特色的。阅读本文,能说说这个特色是什么吗?

欧·亨利在短篇小说的艺术处理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小说的意外结局〞。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读者眼看着情节似乎明明朝着一个方向开展,但结局往往来了个出其不意。然

而那意外的结局一般来说是令人宽慰的,是带着眼泪的微笑。详细地说:

第一,小说的结尾符合生活逻辑。

〔1〕琼珊是画家,为什么没有识破最后一片叶子是假的?

——间隔太远,而且只能卧床观看。

——病情严重,高烧导致神志不清。

〔2〕贝尔曼突然去世可能吗?

是病情开展的必然。

前文伏笔——“充血的眼睛老是迎风流泪〞。

第二,小说的结尾符合贝尔曼的性格。

这样的结尾是符合贝尔曼性格开展的必然,他仁慈,有爱心。这在前文伏笔——“认为自己是保护楼上两个青年艺术家的看家恶狗〞“总有一天,我要画一幅杰作,那么我们都可以分开这里啦〞。

第三,小说结尾提醒叶子是假的,在前文多处伏笔暗藏。

〔1〕其他的叶子都落了,只有这片叶子经历两天的狂风暴雨仍然傲然挺立。

〔2〕“你不是觉得纳闷,它为什么在风中不飘不动吗?〞

〔3〕“仍旧有一片常春藤的叶子贴在墙上〞的“贴〞字。

2.分析主要人物贝尔曼的形象:

贝尔曼是小说的主人公,作品集中写他的却只有两处。初见贝尔曼时,作者通过外貌描写告诉我们:贝尔曼是一个性格暴躁、酗酒成性、牢骚满腹、郁郁不得志的老画家;又通过语言描写,当他得知琼珊的病情和“白痴般的想法〞后,“挖苦地咆哮了一阵子〞,写出他的仁慈和同情心。再见贝尔曼时,贝尔曼已经身体虚弱,病了两天就去世了。贝尔曼是因为冒着雨

画最后一片叶子,得了肺炎而去世的。他的崇高爱心、自我牺牲精神由此得到了展现。我们看到了贝尔曼平凡的甚至有点讨厌的外表下有一颗炽热的爱心,虽然穷困潦倒,却无私关心、帮助别人,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作者借此歌颂了穷苦朋友相濡以沫的珍贵友谊和普通人的心灵美。

整篇小说,作者对主人公贝尔曼的描写并不多,甚至连最感人的画叶子的镜头都没写,给读者留下足够想象的情节空白。我们可以想象,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老人是怎样冒雨踉踉跄跄爬到离地面二十来英尺的地方,颤抖着调拌黄色和绿色,在墙上施展他从未施展的艺术才能,同时也毫无保存地献出了生命。

当然,琼珊的康复仅有贝尔曼为之牺牲的最后一片叶子是不够的,还需要琼珊自己的力量来战胜病魔。在琼珊患肺炎病危的时刻,医生为什么既不判她“死刑〞,又不肯定她可以治愈,而说一切看她自己呢?就是因为在生与死、抗争与屈从之间,需要自己树立信心,作出努力,才能得胜。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关键是看你自己有没有信心,能不能去面对,有没有勇气战胜它。琼珊也曾陷入绝望之中,但她在贝尔曼用生命换来的最后一片藤叶的鼓舞下,重新振作起来,直到康复。坚强的信念是生命赖以延续的精神支柱。

3.欧·亨利式的语言。采用幽默、幽默、俏皮、夸大、挖苦、比喻的语言,渲染悲剧的喜剧色彩,让读者在俏皮的描写中领悟其内在庄严的思想感情,在生动活泼中给人以启迪。比方:“到了十一月,一个冷酷无情、肉眼看不见、医生管他叫做‘肺炎’的不速之客,在艺术区里蹑手蹑脚,用他的冰冷的手指这儿碰碰那儿摸摸。〞“叶子。常春藤上的叶子。等最后一片掉落下来,我也得去了。三天前我就知道了。难道大夫没有告诉你吗?〞“又掉了一片。不,我不要喝汤。只剩四片了。我希望在天黑之前看到最后的藤叶飘落下来。那时候我也该走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