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林场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及有效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有林场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及有效策略
覃健珍,陈积标
(广西国有六万林场,广西玉林537000)
摘要:随着传统林业与现代农业的结合,我国越来越重视打造林下产业,发展林下经济。
我国各地的林下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林下产业模式。
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有利于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提高当地居民收入,改善居民生活,有利于推动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基于某地国有林场林下产业的现状及发展思路,本文探析了影响林下经济发展的发展模式,为林下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林下产业;林下经济发展;发展模式;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F3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22)14-0157-03
1我国国有林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与困境1.1基于林下经济的森林康养成为新型战略性支柱产业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及疫情的到来,大众越来越重视健康与营养,人们对优质康养产品的需求正在拉大。
充分利用森林的生态资源,打造林业景观,合理挖掘和利用森林环境中的食品与药物资源,推进森林生态文化建设,建立与医学、养生学有机融合的森林康养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着重推进的黄金新兴产业。
国家林业局和草原局在森林康养产业方面进行了可行性的规划,通过强化顶层设计,明确了康养产业的发展原则、目标、任务与措施,并加强了林下经济康养产业的规划指导与理论研究,逐步推进国家森林康养基地的建设。
1.2林下经济进入“互联网+”新时代
随着互联网技术与经济的发展,电商平台涉林产品正在增加,例如,红枣、药材、菌类、野菜、花卉等涉林产品已经出现了基于区域性品牌打造的产销渠道,据统计,我国的涉林产品销售额已达万亿。
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除了倡导绿色发展,也着力强调绿色消费,林下经济在互联网的推动下,更多有机、丰富的野生产品已经成为人们消费与我国建立健康中国的必然选择。
1.3林下经济产业发展依然面临诸多困境
重视林业资源,促进林业建设,大力发展林业经济已经成为我国林业产业的重要课题,但是我国的林下经济在发展中依然面临一些困境。
例如,我国林业一二三产业齐全的基地较少,许多林业产业依然以销售初级产品为主。
林业产品的深加工方面效率较低,同时产品的附加值有待提高,产品品牌建设方面能力不足,市场意识与品牌意识较弱。
由于某些地区没有深入调查市场需求,对市场信息进行科学的统计与分析,种养品种时会出现盲目性。
另外,林业的科技支撑不足,缺乏专业的科学养殖技术,产品效益不高。
某些地区的林业产业规模较小,产业相对松散,启动资金与深入发展资金不足,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
有些地区由于林业基础建设不足,受水、电、交通、网络等基础建设条件的影响,林下经济发展面临着一定的困境[1]。
2国有林场林下产业的优势及发展模式
国有林场市林地土地资源与森林资源非常丰富,在发展林下经济方面具有非常大的优势。
国有林场近些年的林水会战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林地面积逐渐增长,林下经济发展的空间逐渐扩大。
在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的理念指导下,国有林场逐渐探索适合本地区林业的发展模式,打造主导林下产业,积极地拓宽林农增收的途径,例如,国有林场的苗木花卉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在增加当地就业的同时,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收入,提升了产业效益。
国有林场充分发挥林草、林菌、林苗、林药、林游等方面的优势,坚持林下复合经营模式,合理规划与利用丰富的林下空间,积极探索发展本地特色的经济发展格局,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下,国有林场积极推进本市各区的林下经济向生态经济发展[2]。
国有林场依托本地的林业自然资源优势,不断拓展林下经济发展思路,紧跟时代的脚步与市场需求,以农民为主体,平衡生态环境,注重挖掘利用立体林业空间,在立体复合经营理念中,大力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等,通过科技支撑与模式创新,提高林下土地利用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运作模式,整合自身的林业资源要素,实现林下生态建设与林下经济同步发展。
图1为林下中药材种植。
3国有林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策略
3.1科学谋划精心布局,构建林下经济产业模式
国有林场发展林下经济产业,要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统揽,科学谋划精心布局,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将保护林业资源和生态系统作为发展林下经济产业的重要前提,坚持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推进农业现代化,立足某地自然资源禀赋优势、环境承载力和各区域特色,充分发挥林地空间各类优势,与其他相关类型的专项规划进行有效衔接,实现多规合一,吸收融合各乡镇特色优势产业,科学分析,全域统筹谋划,精心布局各类林下经济产业形式、合理区间及适宜运用范围,探索推广多元高效的林下复合经营模式,推进各产业经营模式深度融合,建设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现代林下经济产业,把国有林场的林下经济产业潜力充分发挥出来。
在科学谋划精心布局的同时,要着力构建起某地特有的林下经济产业模式,国有林场可以围绕蔬果药花茶和生态养殖“5+1”特色产业,整合林下经济资源,深入实施“百园百品”带富工程,因地制宜推广林药、林菌、林苗等种植模式,大力发展林下种植业,根据生态承载力、推广林禽、林蜂等养殖模式,适度发展林下养殖业,开展适宜野生菌资源选育,推广“包山拾菌”,培育野特蔬菜,积极发展林下产品采集业,结合旅游产业化和大健康产业,有序开展森林景观生态化健康化利用。
国有林场积极推动各产业优势互补,提档升级,推进特色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林下经济全产业链融合发展。
3.2加强宣传对外开放,构建林下经济经营模式
国有林场以市场化为导向,切实利用好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广泛、全面、系统宣传发展林下经济产业的意义、成功案例和产业模式,主动推介宣传好的经验做法,亦可组织代表现场考察
学习,或赴外地其他区域林下经济产业发展较好的现场学习、现场交流,拓宽视野和思路,借助算效益账、对比账,将林下经济产业综合优势和效益展示出来,让广大农户转变传统农业生产观念和传统利用林下产品的观念,帮助他们充分了解政策和技术,增强发展符合经济模式的信心。
大力培育本土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充分利用好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这个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扩大对外开放水平,充分运用“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将林下经济的影响力和宣传力扩大,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引进技术含量高、引领性强、市场渠道好的市场经营主体,探索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实现家庭经营、合作经营、集体经营、企业经营共同发展。
强化国有林场林下经济产品品牌打造,加强林下经济产品质量监管,加强林下经济产品品牌宣传推广,提升某地林下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
要加强市场需求信息对接,进一步完善林下经济营销模式,借助互联网和新兴媒体,实现线上线下资源互补,拓宽销售渠道,不断开辟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新局面。
3.3开展典型示范带动,构建林下经济生产模式
(1)要建设一批高标准示范基地。
要发展好本区域内林下经济产业,就需坚持示范带动、典型引路、集中发展的原则,建设一批高标准林下经济产业示范基地,加快开展林下经济典型样板打造,用样板作为示范,集中展示推广新进适用技术和发展模式,以点带面,带动全区林下经济产业化发展,加快构建某地林下经济生产模式。
示范基地建设,还要突出用好现代物质装备,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改善生产条件、提升生产手段、优化生态环境,要强化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条件建设,不断提升相关公共基础设施,提高抗灾防险能力,要强化标准化生产,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2)要培育或引进一批龙头企业。
林下经济发展之初,多由农户自发形成,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探索性和试验性,大多数农户持观望态度。
要突出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培育或引进一批有竞争力、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按照“群众自愿、民主管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发展林下经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林下经济产业化组织程度,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产业化发展模式,让群众通过参与产业发展学到管理经验和农业技术,提升自身能力,确保林下经济产业能取得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3]。
图1林下中药材种植
3.4科技驱动人才培养,构建林下经济服务模式
科技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要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重大驱动作用,要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充分利用科学技术着力建立健全现代林下经济产业模式、生产模式、经营模式,推进林下经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强农业科技服务能力建设,切实发挥好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平台,对产业发展中出现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联合攻关、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
加强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开展适宜某地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品种选育工作,建立一批种质资源保护地、保护点。
围绕轻便上山,筛选推广一批适宜与林下作业的机械装备,加快农机农艺融合技术,推进加工产业配套发展,拓展林下经济产业功能,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产业信息化服务水平。
坚持创新驱动,大力推进林下经济产业绿色化发展,用绿色发展新理念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
产业振兴离不开人才振兴,要坚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养本土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
立足某地实际和产业发展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政策,建立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机制,充分为人才发挥创新和引领作用提供便捷,鼓励科研院所、政府、企业实施产学研用联合培养人才。
3.5强化多元投入保障,构建林下经济支撑模式
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相对传统大田农业起步晚,生产条件艰苦,推动实现林下经济产业成为新的增长极,亟需从多方面、多元化强化投入保障,建立相对完备的支撑模式。
要着力加大对林下经济产业道路、交通、电力、灌溉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在开发利用林下资源开展林下经济产业的同时,要始终强化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强森林质量建设,开展森林抚育、林分修复和景观提升,拓展林下经济发展空间。
推进林下经济发展改革创新,完善支持政策,鼓励按规定统筹整合各类涉农、涉林资金,集中支持现代林下经济产业建设,鼓励金融、保险机构加大对林下经济产业科技与资本的投入,充分发挥财政贴息、财政以奖代补等政策带动和引导作用,加快建立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投资引导基金,鼓励工商资本、社会资本投入林下经济的科研、成果推广和生产活动,逐步形成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投融资模式。
深化农村改革,推进集体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鼓励社会资本流转林地经营权发展林下经济,在不破坏土地、生态、不影响地质安全前提下,拓展林下生产经营活动空间。
持续深入优化营商环境,打造高水平开放平台,积极融入贵安高质量发展大格局,不断吸引更多企业投资国有林场林下经济产业。
3.6打造“互联网+林下产品”,健全产销网络
发展国有林场林下经济,除了做好林下产品生产,还要能基于信息技术,打造“互联网+林下产品”。
因此,要加快林下产品产销平台的建设,在这一平台上向市场与消费者展示林下产品的生产过程,及其自然的产品属性,集合市场需求信息,培养林下产品的消费者市场,扩大林下产品的流通渠道,通过健全产销通道,让市场需求真正地带动林下经济的发展。
例如,国有林场在板栗、核桃、花卉等林下产品的销售方面,正在逐步建立现代化的流通方式,通过电子商务、农超对接等方式,促进当地林下产业的全产业链发展,实现特色林下产品的产销定制化,在互联网上全面展示林下产品的自然、有机、纯粹、地道等特点,将林下产品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4]。
4结语
综上所述,发展国有林场林下经济要精准统筹影响其发展的关键要素,纵观我国林下经济发展进程,积极学习和引进优质的林下产业发展理念,紧跟信息时代的步伐与消费者对绿色产品及健康养生的需求,把握准市场信息,通过科技投入与自主创新,实现绿色的林下经济向着“金山、银山”前进,真正改变居民的生活,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云.山东省林下经济模式分析及发展路径研究[J].现代营销
(学苑版),2021(8):84-85.
[2]彭万里.辽西地区林下经济发展的问题及优化发展技术模式[J].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3):90-91.
[3]黎进先.国有林场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及有效对策[J].乡村科
技,2021,12(1):95-96.
[4]罗创福.生态公益林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探讨[J].南方农业,2021,15
(8):138-139.
收稿日期:2022-05-16
作者简介:覃健珍(1989—),女,汉族,广西北流人,本科,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工作。
陈积标(1987—),男,汉族,广西钟山人,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经营生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