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质量改进在病区治疗室管理中的应用(精选5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持续质量改进在病区治疗室管理中的应用(精选5篇)
第一篇:持续质量改进在病区治疗室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加强治疗室的管理是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关键,也是病房护理质量的保证。方法介绍持续质量改进在病区治疗室管理中的应用。结果经过改进,治疗室管理质量提高。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是一种不间断的活动,有助于管理质量的不断提升。【关键词】持续质量改进;病区治疗室;管理;应用
医疗护理工作的持续质量改进(cqi)是对过程与结果进行螺旋上升式的不断的循环评价,医疗护理干预的设计与实施的目的是改进护理过程,并重新评价以判断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治疗室的管理是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关键,也是病房护理质量的保证。我科2007年开始应用持续质量改进对治疗室进行管理、监督和评价,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科治疗室内设有治疗台、空气消毒机、冰箱、无菌物品存放柜、存放一次性物品组合柜、备用药柜、洗手池等。设有治疗室物品管理登记本、治疗室药品器械登记本。每天连班对治疗室进行整理,并且每天对治疗室内的药品、器械、物品进行5次交接班,负责治疗室管理的护士每月2次大检查并做好记录,护士长每天检查。
1.2 cqi实施步骤
1.2.1 组织计划成立由护士长负责、治疗室管理护士为组长,科内其他护士为组员的改进小组,制定cqi计划表,包括负责人、小组人员名单、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预期目标、实施方案和评价,进行过程性、持续性、预防性的全面管理。
1.2.2 制定治疗室管理质量标准治疗室环境整洁;药品、物品规范放置,并且标志醒目;杜绝过期药品和物品;治疗室空气监控达标;冰箱内不允许放置食物及饮料并保持整洁。
1.2.3 收集资料,确定存在的问题在治疗室检查中发现其主要问题有:(1)治疗室环境不整洁;(2)药品及物品放置不规范;(3)药品及一次性
物品有过期现象;(4)各类药品及物品标识不清;(5)偶有治疗室空气监控不达标现象;⑹冰箱内不整洁,有放置食物及饮料现象。
第二篇:新形势下持续质量改进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新形势下持续质量改进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医疗质量是医院的灵魂,是促进医院生存、发展的生命力之所在。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和主题,努力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是医务人员共同奋斗的目标,也是医院存在的基础和价值所在。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人们
保健意识的加强,对医疗质量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面对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医药体制改革、疾病模式和医疗需求模式的转变、知识经济与WTO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如何适应新的改革形势,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更好地为社会提供价廉质高的医疗服务,是每一家医院关注的重要命题。因此,如何优化并不断提高医疗质量,把“持续质量改进”理论引入到医疗质量管理中,提高医院的综合竞争力,已成为医院管理者们探讨的重点。
1持续质量改进的基本概念
(1)持续质量改进(ContinuousQualityImprovement,CQI)是在全面质量管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注重过程管理和环节质量控制的一种新的质量管理理论。其基本观点是指过程管理及改进使产品得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它是一种持续性的研究,以探索更有效的方法,使质量达到更优、更高的标准,是新时期医院质量管理发展的重点[1-2]。(2)CQI包含以下几方面:①绩效的管理与维持:质量控制是为发现不足而进行的监督。②绩效的考核与维持:质量保证是确保所有工作与既定标准一致。
③绩效的发展:持续发展改进是群组中所有成员为寻求更高标准而进行改革的正确实践,在标准之上寻求更大的改进。
(3)CQI的特点:①以服务对象为中心,即围绕为病人及家属服务的全过程进行的质量评估和改进活动。②把测量标准作为最低起点,提倡超越目前的观点,要持续不断改进,对质量进行全面管理。
③通过层层领导授权,尽可能使全体人员充分发挥潜能,提高质量。
④注重预防而非监督。在计划实施的各个阶段,预防差错的发生,而不是监督问题的出现。⑤质量改进是循环的、持续向上的、永不停止的过程,是建立在新的基础上的突破。
因而,按照持续质量改进思想,医院应通过加强对医疗质量过程的管理和改进,使医院的“产品”即“医疗服务”能够满足其“顾客”——患者及其家属的需要,真正体现—“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
2持续质量改进在医疗质量管理中应用是必然的趋势
(1)传统的医疗质量管理模式着重于对医疗行为的最终结果进行评价,而忽略对医疗过程的管理。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临床医疗科室作为主
要的质量管理单位;二是主要由医生通过执行医疗制度、常规和自我评价进行医
疗质量控制;三是以传统的医疗指标作为医疗终末质量统计评价指标。(2)我们在总结以往经验过程中发现,仅仅通过建立一系列的质量考核体系,并对医疗工作的终末质量进行考核,不能达到同步有效管理的目的。这是因为医疗行业不同于其他服务性行业。由于不恰当的医疗行为给病人造成的不良后果通常是难以弥补的,事后评价对于控制诊疗过程无异于亡羊补牢,这种质控方法尽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积累经验、提高管理水平,但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不仅给卫生资源造成了浪费,也与“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是不相符的[3]。为此,我们在医疗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引进了CQI理论,强调医疗质量管理是包含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以及医疗技术质量和服务质量的全方位系统
化的质量管理。
3持续质量改进指导医疗质量管理的做法
3.1建立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影响医疗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如医院的硬件设施、医疗技术水平、医疗服务水平、医护人员的素质、医院周围的环境等等,这些因素都将影响医院是否能够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质量。我院根据卫生部和
省卫生厅的有关医院管理评审标准和相关规定,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一系列医疗规章制度,进一步健全各级人员岗位职责,建立了系统化、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并使其高效运作来实现全面控制医疗质量、达到质量管理的最终目标,向患者提供满意的服务。
3.2构建持续质量改进组织机构
医院要构建一个高效运作的组织机构,尽可能把影响医院运作的不同要素协调并控制起来,以达到提升患者满意度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途径:(1)医院内部构建二级质量管理组织。即由院长、科室主任、科室相关人员以及后勤、财务等相关部门组成的三级管理体制,形成一个层次清楚、责任明确、逐级把关的质量监控体系[4];(2)成立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由专职人员组成,执行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的决策,制定医疗质量控制标准和措施,开展医疗质量教育,修订质量考评标准等;(3)医患结合的质量管理组织。如建立意见箱、监督箱或咨询电话、问卷调查、召开医患茶话会、医患联谊会等等。重视病人的满意度评价,及时了解病人的需要和建议;(4)加强和同业医院以及国际医疗机构的信息、技术、管理等多方面的交流,多方获取信息,加强同行合作,使医院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一个比较有利的地位。
3.3及时进行医疗质量分析评价,确定改进目标及方案
为了实现持续质量改进,必须经常对当前医疗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价。评价应包括外部评价(病人评价、同行评价、社会评价等)和内部自我评价。内部自我评价,主要是对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进行监测的综合性评价。依据医疗服务质量的特殊性,医院可通过病案、病程记录、手术成功率、日门诊人数等资料和指标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判断医院的质量管理是否已经达到了质量管理目标的要求。比如我们在推行整体护理模式病房时的一次调查中发现住院病人对护士经常与病人交流和康复指导两项工作满意率最低,分别为65.3%、76.2%。护理质控小组及时进行分析、评价,归纳原因为:(1)护理人员缺编,忙于执行医嘱等处置操作;(2)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