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诸药即一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结:诸药即一药
总结:诸药即一药
总结的目的:
何组织大部分药物之间的关系,如何把许多药看成一味。
五行各有其气味。
中土:气,香。
味,甘甜。
木气:气,臊。
味,酸。
腥,是气味大,气味冲的意思。
金气:气,腥。
味,辛。
火气:气,焦。
味,苦。
水气:气,腐。
味,咸。
一气周流:
中焦土气斡旋。
左路木气升发。
右路金气敛降。
上焦火气,火主炎上,开散的状态。
下焦水气,水主润下,收藏的状态。
中气药甘草
非常缓和,不寒不热,不快不慢,代表药是甘草。
1.中焦土气正常,没有邪气,单纯虚时,用甘草补气。
此时用人参,黄芪反而会虚不受补。
人参,白术,大枣,蜂蜜虽然有些微偏性,但和甘草性差不多,都可在中焦没什么邪气,单纯虚时,直接补益中焦。
白术,补益中土的同时燥湿,运转中焦。
大枣,蜂蜜:柔润,偏于滋补中焦阴精。
2.当土虚,偏阳虚,偏阴虚时,要选不同补益中焦之气的药。
中焦不在于补,而在于运。
运转中焦的药:
A,生姜,干姜,苍术:偏于升发,左升。
把中焦湿气推散开。
B,白蒄,黄连,半夏:偏于敛降,右降。
把湿气收了,化湿气。
中焦左边升,右边降,一推一拉,中焦就运转起来了。
3、运转中焦的小方
生姜,甘草,白蔻。
一升一降,甘草在中间。
仅指脾胃中焦的升降运转。
5、茯苓:平和,中焦单纯有点湿,升降基本正常时用,是化除中焦湿气的好药。
6、中土用药原则:
A,中焦单纯虚时,用甘草,人参,白术,大枣,蜂蜜。
B,单纯有湿邪时,用茯苓。
C,中焦痰湿阻滞结实时,用化痰湿很猛的药,甘遂。
甘,为土。
就是在土气里打个通道。
7、中土以甘草为中心,甘草上下药补虚。
左右药运转。
下面药驱邪的。
补充:补泻的概
顺着一气周流的趋势,是补。
逆着一气周流的走势,是泻。
左路木气药当归
当归为木气要药。
左路木气是柔润而生发。
木气升发,阳气要充足,阴精也要充足。
左为肝位,肝藏血,左路是偏阴的,阴精偏多。
木气升发时,最容易出现的就是木气升不上去,发生郁滞。
这时就要用药往上推一推,就有了左路木气升发的药。
木气升不上去有四种情况:
A、木气基本没什么邪气,单纯虚时,直接补益,升达木气。
乌梅,当归,阿胶,川芎
乌梅:味酸,直补厥阴。
阿胶:单纯阴精亏,用阿胶。
川芎:升动的力量弱,用川芎推一推。
B、左路阳气不足时,升不上去。
麻黄,柴胡,桂枝,细辛。
细辛,从底下往外散。
柴胡,从脏腑之间开始流通,也是往外散。
桂枝,从接近体表的角度开始升达。
麻黄,是从体表一下子直接散到外面去。
C、木气郁滞太厉害,暴跳如雷时,这时需要用一些潜震的药,控制下局面。
于是就有了白芍,龙胆草和苦参,去潜震。
D、久郁成淤,当左路郁滞太久,有形的淤血形成时,就用一些活血化淤的药。
丹皮,元胡,红花,土元,鳖甲。
这些药是把左路有形的淤血清理掉,清扫木气上升道路上的障碍,然后木气自己自然就升发上去了。
就像是救灾一样,不先打通道路,什么也干不了。
左路用的最多的药,是清理道理的药和升达木气的药。
右路金气药麦冬
左路木气:是由阴出阳,从有形到无散的状态。
右路金气:是从无形到有形,无形的火气慢慢收敛,转化为有形的肾精。
左路升:温润浓郁。
右路降:清凉清透。
右路代表药:麦冬。
麦冬,清润,清透,清凉,下降。
金气本性燥,但正常的状态下是柔润的,不是燥的,只有在比较柔润的状态下,才能更好的下降。
金气为病,易产生干燥的症状。
肺金之气,由上焦敛神下降,一降下来就变成了金气,右路处在一个下降的状态,所以金气最容易发生降不下来的问题,所以右路用药都是往下降的。
A、滋补金气本气的药物:百合,天麻,山药气味和麦冬相似,都可以直接补益金气。
B、助金气下降的药物:石膏,白芷,杏仁,五味子,都是往下降的药。
石膏,潜降退烧作用好。
和麻黄是一对,麻黄升,石膏降,都是从无形之气的层次,通降之力很猛。
白芷,香味中带有苦味,下气效果很好。
杏仁,通泻肺气。
五味子,敛肺气入肾,补肾。
可把肺气从上焦直接全敛到肾里去,量少,降肺气。
量多,补肾。
白虎汤:用的是石膏和知母。
右路要敛降,除了石膏敛降,杏仁破气,知母和百合麦冬相似,有滋润的效果,有助于金气更快地降下来。
C、如果肺气虚而无力降的时候(左路木气可上升太过,但是右路金气很少下降太过,基本上都是肺气降不下来):用黄芪,川椒温通,补益一下。
黄芪,川椒严格上讲是左路木气药,就像是白芍,龙胆草一样,严格讲是右路金气药。
这是左路打通右路的思路。
黄芪:补益肺气效果非常明显。
如果肺气有些虚的时候用黄芪补益一下。
黄芪偏升,石膏偏降。
当肺气本身不虚,只是有些偏燥的时候,可用补益肺金本气的药,百合,麦冬什么的滋润一下。
D、左路主血,郁久血淤。
右路主气,郁久腑气不降,积食,便秘等有形之气降不下来。
如果肠道里有有形的淤滞,用石膏没用,石膏是降无形之气的。
此时,只能用大黄,厚朴,巴豆,这些会涤荡大肠中的有形实邪,通六腑的药。
如果发现右路有问题,就要判断:
A、气分上降不下来?
B、有形的实邪堵着降不下来?
C、还是本气偏虚,偏燥?
要灵活处理,用药的目的就是恢复人体一气周流,左升右降。
肾气药补骨脂
肾属水,主收藏。
正常状态下,肾气是处于一个很好的收藏状态。
一气周流,流到哪路,就有哪路的特点:
左路往上跑,右路要回家,到了水和水下边的地方,就回到家了,就休息了。
肾气以收藏为特点,收藏不好,就肾虚,所以补肾最好的办法,是恢复肾气的收藏。
补骨脂是肾气代表药
补骨脂是肾气的正常状态,收藏的肾,气饱满,藏而不露。
到肾气这个地方,完全变为纯阴的一股气,偏于阴精。
肾虚的原因:
A、收藏的不好。
B、消耗太过。
补肾的同时,要加点稍滋润的药物。
所有种子都收藏,补肾种子用的多一些。
枸杞子:滋润,阴阳双补。
菟丝子:比补骨脂的收藏力量小,相当于从中气的角度往肾里面生。
补骨脂是直接补肾气。
枸杞子和菟丝子是纯粹的收藏。
巴乾天和芦巴子:滋润,味重,补肾的同时还有疏通的作用。
A、肾气单纯虚无邪气时,用补骨脂,枸杞子,菟丝子,巴乾天和芦巴子来补肾。
B、如果肾的阴精有些亏时,用:
熟地,首乌这样纯粹滋润的药,通过滋补肾阴。
熟地,首乌相当于收罗下资源,积累些原始资本再收回去,把一身之气敛固起来。
像垄断一样,把一身之气全部固到肾这里,但不易长期用,温腻,不易于一气周流。
尤其易阻碍中焦运化,木气升不上去。
C、肾气收藏是为了更好的生发,生发用肉桂,附子往上升散。
肾气升不上去,元阳虚弱时,用肉桂,附子,从底下鼓动元阳,使一气由水中阳气生发出去,成为木气。
用肉桂和附子,是在肾精不太少,有点资本,只是从气的角度讲,
元阳动不了。
能不能用附子,就看个人肾气足不足。
D、肾藏精气,一般无实邪,因肾主水,肾不好一般伴有湿气停滞,下焦水湿多。
有猪苓,泽泻去湿。
肾阳虚,要先去水。
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火气药朱砂
木气上升,达到最旺盛状态,木气化为火气。
火旺神肃,可以化神。
精神不好,神志不清,害怕打哆嗦,都是心火不旺,心气虚的表现。
心气虚,必然肾气虚,肾气鼓动不了下焦元阳之气,鼓动不到心火这个位置。
朱砂为心火主药。
龙骨,牡蛎:敛镇心神的药,心神之气散的厉害时用。
心火太旺:用栀子清上焦相火。
药物三大类:
A、补益本气
B、顺着本气特性来补
C、逆着本气特性来除邪。
例木气:
本气当归,往上升桂枝,往下降白芍,除邪气丹皮。
心火的邪气为相火不降,用栀子清。
近几天把根尘不偶老师的《药象品悟》的文章学习了一遍,收获很大。
感谢根尘不偶老师的大作,准备再把老师的舌诊帖子学习学习。
药象体会--诸药即一药
首先讲为什么所有的药物,可以看成一味药,道理就在黄元御先生讲的一气周流的体系。
以人体的一气周流作为一个标准,然后把所有的药物根据它的药性,气味功效的不同,按人体一气周流的结构,让不同的药性互相组合,模拟成一个药物人。
药物,有升有降,有中焦斡旋,在这个基础上,可直接把药跟人
体的一气相对应,用药选择的时候就非常方便了。
当然图也是根据内经的四气五味的理论来组织的。
黄元御在一气周流这套体系本身跟黄帝内经的理论是一脉相承的。
看图。
内经里讲四气五味的时候,五行各有自己的气味。
从味的角度来讲,中土土气的味道是甘,甜味。
左路木气的味道是酸,酸味。
右路金气,味道应是辛味。
上焦火,火味苦。
下焦水,味道是咸。
从气来讲,中焦土,气香,香气。
左路木气,气是臊,是味比较大,比较冲的味。
右路金水,味是腥味。
上焦火气,气味是焦,烧糊了那个味。
下焦水气,味是腐味,腐败的腐味。
实际上在给药物组织分类时,整体观察,实际上所有药物基本上也是按气味来分的。
按黄元御的一气周流来看,一气周流讲的是中焦土气斡旋,左路木气生发,右路金气敛降,上焦是火气,下焦是水气。
火主炎上,水主润下,一个是开散的状态,一个是收藏的状态。
整个中土这股气是一股缓和之气:不寒不热,不快不慢,非常缓和。
所以代表药物就是甘草。
甘草神农本草经讲,是入五脏六腑,主一身之气。
甘草这个气,比较清透,比较缓和,这个特性跟人体本身一气周流的特性非常吻合。
大家看到图是分五部分,中间是土气的药,上面是火气的药,左边是木气的药,右边是金气的药,下边是水气的药。
每组药里面有一个红色的药,红色的药代表的就是本族-- 药的核心药物,是正常药气的药,代表正常的人体之气的药物。
中焦这股气,正常状态下就跟甘草的状态一样。
中焦很容易产生湿气,甘草比较偏温燥,但是又不是很干燥,比较和缓,比较清透,选甘草作为中焦土气正常状态的代表。
土气如果正常,没有很多邪气,单纯虚的时候,用一味甘草就可以达到很好的补气的作用。
所以大家不要一想到补气就是黄芪,人参,补气最好的药物实际上是甘草。
体质很虚的病人用上人参黄芪,反而虚不受不补。
甘草慢慢能得到不错的缓解。
中焦这股气虚弱的话,在虚弱的同时有稍微的阴阳偏差,偏于阳虚或偏于阴虚的时候,还可以选不同的补益中焦之气的药物。
甘草这个药,往上往下,上面有人参白术,下面有大枣和蜂蜜。
跟甘草是类似的,都是味甘,味道都是甘的,气也是比较芳香一些,
都可直入中土,补益土气。
但是由于它们本身药物的偏性不同,像人参,偏于柔润,能直入五脏之内,直接补五脏的精气。
白术在补益中土的同时多少有一点运转中焦的作用。
大枣蜂蜜就是比较柔润一些了,偏于滋补中焦的阴精。
甘草是比较中正,其他的稍微偏一点,都补益中焦,直接入中焦就可以补益的药物。
这些药大部分情况下是中焦邪气不能太盛,单纯虚时可以用,比较好。
因为中焦要斡旋,是一个枢轴,中焦不在补而在于运。
所以临床上,人参,白术,大枣蜂蜜,其实用的很少,甘草用的比较多一些。
像大部分运中焦的药用的比较多,补益中焦的药用的很少。
有时中焦运转不动了,补啥也没有用。
要想办法让它转起来,单纯运转中焦,看甘草左边这几味药:生姜、干姜、苍术;甘草右边还有白蔻、黄连、半夏。
左右相当于的是中焦的一升一降,这就是运转中焦的药。
我有一个运转中焦的很小的小方子就是生姜、甘草和白蔻这三味药。
大家都可以看到了,一升一降,甘草在中间。
是一个小的升降斡旋。
左边生姜、干姜、苍术,是偏于升发的,都是入中焦的药。
右边白蔻、黄连、半夏,都偏于降偏于敛,也都是入中焦的药。
因为中焦容易生湿气,左路都能化湿气,生姜、干姜、苍术,都可以把湿气推散开。
而右路白蔻、黄连、半夏都可以把湿气给它敛降,都有收湿气化湿气的作用。
所以中焦一旦有了湿气,湿气的郁滞,甚至痰湿比较多的时候,需要用推动运转的药,左升右降,主要还是局限在中焦。
所以张仲景的泻心汤,去中焦湿气效果很好,就用到干姜黄连,看甘草、干姜、黄连中间这个部分,这就是泻心汤的意思。
所以经方,有很多深意在里面,要从一气周流的体系来理解。
大枣蜂蜜茯苓,茯苓这个药,比较平淡,如果中焦只是单纯有一点湿气,升降还没有大碍时,单纯用茯苓就能有很好的效果。
所以茯苓是化解清除中焦湿气的一味很好的药,非常的平和也很有效。
单纯虚的时候,加一些人参白术大枣蜂蜜这些补益中焦的药,单纯有点邪气的时候,用茯苓清利一下,如果中焦痰湿阻滞的比较结实,很多的时候,还有一些比较猛的药。
甘遂是化痰湿最厉害的一个药,甘就是土,在土气里面打一个隧道、通道。
正常情况下就是甘草,以
中气为主。
左右就是运转的药,下面就是驱邪气的药。
本气虚的时候,可以直接补益本气的药物。
行者老师以前给大家讲过补泻的概念。
顺着一气周流的趋势,这就算补;逆着一气周流的趋势,就算泻。
所以任何一气,不论是左路木气还是右路金气,都有本气本身的特点。
有补的,有泄的,有除邪的。
左路木气,看左边,当归、川芎、白芍、天麻。
左路木气升发,是柔润升发,象春天草木萌发,百花齐放。
不但需要阳光,更需要雨露,要不下雨的话,就干死了。
所以,左路升发,除了阳气要足要萌生之外,阴精一定要足,阴阳要平衡。
相对来讲,左路可能需要的阴精更多一些,为什么讲左为阴右为阳啊?左路是偏阴的。
左为肝位,肝主血。
因为左路升发,气啊是偏阴的,以阴为主,阴生于阳。
气比较柔润一些,柔润而生发,是这么一个特色。
所以选当归作为左路木气正常状态的代表物。
大家想想,补血的药物,有当归补血汤,时方,有当归和黄芪两味药。
虽然跟经方不太一样,但是时方里面也有很多非常合理、值得学习的东西。
这是非常有道理的,当归本身,气味非常浓郁,性味柔润。
如果左路木气比较虚的时候,可以用乌梅来补,乌梅味酸,直补厥阴。
单纯阴精比较亏的,也可以用阿胶来补一补,如果升动的力量弱一些,也可以加减川芎,往上推一推,当归上下这几味药,跟当归在一页,竖着看,乌梅阿胶川芎,这几味药呢也可以认为也是补益木气之虚的药物,补益木气本气之药,跟木气本气的特点比较接近,可以直接补益木气的本气。
左路木气是以升发为主,最容易发生的就是升不上去,升不上去发生郁滞,木郁,为什么郁滞呢?从药物的角度来讲,这时适合去推它一把,疏导一下,看当归左路这一列,麻黄桂枝柴胡细辛。
细辛是从底下往外散的,柴胡差不多是从脏腑之间的角度开始疏通,也是往外散;桂枝是从接近体表的角度来往外升达;麻黄直接是一下子给你散到外面去,散到体表了,相当于升到顶端了。
这些药都是从左路来协助木气上升。
因为木气最常见的情况就是升不上去,郁滞的感觉,
堵住了。
木气郁滞的太厉害了。
堵在那个地方,都暴跳如雷发脾气了,就可以适当用一点**药,控制一下局势,所以当归右边的药,龙胆草和白芍,就起这个作用。
如果木气郁滞的时间长,郁滞较严重,这股升动的木气在里面横冲直撞时,适当用龙胆草白芍甚至苦参,稍微镇压一下,控制一下局面。
实际从气味的角度来讲,龙胆草白芍,属于右路的药,把它放在这边作为一个对比,方便大家理解。
因为木气,肆虐,**比较好比较常用的一些药,桂枝汤,就是左边桂枝升,右边白芍降嘛,都是木气本身的特色来用药。
所以桂枝汤,属于厥阴的方子,是治疗木气的方子。
桂枝汤是经方之首,伤寒论的第一个方子,组方用意比较深刻。
当归左边,麻黄桂枝柴胡细辛,这一组药,主要从气的角度来生发。
而当归本身上下,乌梅阿胶川芎这些药,基本上从木气本气是比较滋润直接来补益,补益的同时也有升达的作用。
左路整个木气郁滞,是偏阴的一个状态,从阴出阳,还没有变成阳气,一旦瘀滞,很容易产生一些郁结,临床上看,木气郁结,时间长了往往变成血瘀。
所以说,久病入络,久病则血瘀,就是这个意思。
一些病的时间比较长,瘀血的状态比较明显,就是左路郁滞比较多,用清理左路瘀血,清除左路道路的一些药物,就是当归最外面,丹皮元胡红花,土元鳖甲,这些药都是破左路郁结的药,也可以理解成活血为主的药物。
木气刚开始郁结的时候,只是从气的角度,还比较轻,是无形的层次,用麻黄桂枝,舒散一下,通开了也就好了。
如果时间长了,成了有形的淤结了,往上升升不动,堵上成块了,怎么办?就用破结散化瘀的药物来疏通。
当归左边两列药实际都是治病的药,一个是从无形的层次来升达,一个是从有形瘀血的层次来破瘀。
麻黄桂枝汤,直接从气的角度帮助木气生发。
丹皮元胡红花,从有形瘀血的角度把道路清畅了,再来疏通气份,柔润本气。
然后木气自己自然地生发上去。
如果道路都堵的很紧实,根本都走不动,这时用麻黄桂枝来舒气、条达肝气,疏通,没有用。
用乌梅当归来直接滋补木气的本气,也没有用,都走不动。
如果没有太多的气上的郁滞,也没有很多有形的瘀滞,单纯本气比较虚,这时一般脉比较软、比较涩,可以直接用当归阿胶乌梅,直接补一下,直补本气就可以了。
这时候效果就比较好。
如果已经明显气血上的郁滞,或者是无力升动的时候,要用麻黄桂枝这样的药把无形之气,给它鼓动一下,疏导一下。
如果气郁的比较厉害,在疏导的同时,也加一些中央控制的药物,反佐物药也可以加一些,甘草白芍适当地用一点。
中医看慢性病多一些,大部分病人左路上基本都是有郁滞的,所以清通左路道路的这些药物,破结啊,活血化瘀的药,必不可少。
补益木气本气的药,当归、阿胶,实际用的并不多。
就象上面讲的,中焦人参、大枣、蜂蜜用的不多,一气不管在哪都要周流,周流不起来,就补不进去,首先要流通起来才能补。
所以五脏之气,直接补的时候,只要没有邪气郁滞的话,不管是有形的无形的,没有这个邪气淤滞的话,单纯是虚,直接按照内经讲的五味入五脏的原则,选用相应的药物直接去补效果很好。
现代人,思虑比较多,欲望比较多,所以郁滞也比较多,这时候直接去补的话,效果就很差,或者说没有效果,就要想办法疏通一气,从不同的层次上,是气的层次,还是有形郁结的层次,用不同的药物来疏通,打通道路,然后再根据情况,适当地来滋补。
左路是以生发为主,右路金气是以敛降为主。
木气是由阴出阳的状态,是从有形到无形的一个状态。
右路正好相反,是从无形到有形转化的状态,无形的火气慢慢的收敛,转化为有形的肾精,是这么一个过程。
所以这个过程,这个气就偏于无形,比较清透,整个右路之气啊跟左路之气相比,就没有那么浓郁,相对清透一些、清凉一些。
左路相当于温润浓郁,右路相当于清凉清透这么一个状态。
用麦冬作为右路敛降之气的代表。
麦冬这味药就和当归完全不一样。
当归味大,麦冬几乎就味。
当归比较滋润,很柔软,麦冬比较清润清透。
当归是一个根茎,升发之力还是比较明显的。
麦冬也是个根茎,椭圆形的,抓一把沉甸甸的,有一股沉降之气,较好地代表右路金气敛降的状态。
金气偏燥,阳明燥金之气。
有人会提出疑问,麦冬
不是比较柔润吗?怎么能代表燥气呢?需要讲一下,为什么不用石膏代表金气。
木气升发需要柔润的,同样道理,右路金气要敛降,也要比较滋润、比较柔润才能降得比较好。
右路这股金气,正常情况下跟麦冬一样,柔润,并不干燥。
金气的本性是燥的,但正常状态下是柔润的,只有在比较柔润的状态下,才能比较好的下降。
只不过金气一旦为病的话,比较容易产生干燥的症状。
右路敛降的状态和麦冬基本一致,麦冬基本是清凉、下降状态。
所以左路木气升发,想到当归;右路金气敛降,想到麦冬;中焦土气斡旋,要想到甘草。
麦冬上下这几味药,百合、山药、天麻,跟麦冬有点像,都是比较柔润,气味比较清透,味不大,有敛降的作用,都符合右路金气敛降的特性,所以这几味药都可以作为直接滋补右路金气的药物,补益金气本气的药物。
肺金之气由上焦的火气敛神下降,一敛降下来就变成了金气,处在一个下降的状态,所以金气最容易发生的问题是降不下来。
右路用的最多的药物都是往下降的药。
麦冬右边,石膏、白芷、杏仁、五味子,全是往下降的药。
一旦右路金气降不下来了,石膏是退烧很好的药。
石膏跟麻黄是相对的,麻黄往上升,石膏往下降,都是从无形之气的层次,通降之力都是比较迅猛的。
石膏的潜降的效果是很好的,是一根一根的,疏通的效果不错。
白芷非常香,按说入中土也可以,但香味之中还有一股苦味,下气效果其实很好。
杏仁是通泻肺气最常用的药。
麻黄汤里面麻黄杏仁相配合,一升一降。
五味子也是经常用的,敛肺补肾之药,能把肺气从上焦直接敛到肾里面去。
用得少了可以降肺气,用得多了可以补肾气,都是往下走的药。
这些药,都是从无形之气的层次往下降。
就跟我们讲的木气淤滞了升不上去了,可以从无形之气的层次,用麻黄桂枝往上升,这个地方就用杏仁、石膏、五味子往下降呀。
伤寒论里麻杏石甘汤,是退烧很好的方子,麻黄左路的药,甘草中焦的药,杏仁石膏都是降右路的药。
一看这个方子偏于降,退烧的效果很好。
石膏对于阳明实症,大量的用,用到二三百克,退烧的效果非常好,一剂就可以退烧,用的是石膏沉降之气。
白虎汤,石膏和知母,知母也可以算右路的药。
为什么白虎汤石膏知母一块用?右路要敛降,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