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美学视野下的戏曲程式表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多元与跨文化的现代美学视野
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类戏剧进入后现代戏剧的 发展阶段,跨界、兼容、解构、建构、间离、戏仿、 消费、多时空并置、影像合成等等,千姿百态。戏剧 的外延日渐拓展,戏剧的疆界日渐模糊,“我中有你,
你中有我”,一戏一格。 纵观当代戏曲舞台演出,布景、灯光、多媒体等
元素,或多或少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 科技手段的不断进步,使戏曲舞台呈现出前所未有的
(一)留白给了观众一种创造性的接受心理 伊瑟尔认为,文学作品是开放的,只有靠本文故 意留出的空白,才能激发读者的想象。而欣赏者则需 要发挥想象力去补充作品中的空白,使作品中的召唤 结构凸显出来。无疑。戏曲留白的表现方法直接作用 于“意象”,而不再是凭依着实物的逼真。从这个意 义上说,观众对于戏曲中虚拟动作的接受往往更为独 特。 对此,梅兰芳曾举了一老太太看川剧《秋江》的 例子。老太太说,她看了《秋江》之后感觉到头晕。 这说明《秋江》在空空的舞台上,能表现出河行舟以 及骇浪急流的川江险滩。固然。这和演员的虚拟表演 分不开,但又绝离不开观众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心理参
二、戏曲程式表演中的审美接受
美国学者罗伯特·霍拉勃指出: “从马克思主义 者到传统批评家,从古典学者、中世纪学者到现代专家, 每一种方法论,每一个文学领域,无不响应了接受理 论提出的挑战。叫31正如上一节所论述, “现代美学” 的观照点并不仅仅局限于理论上的抽象研究,它也应 该关照到具体的艺术实践及其相关的审美内容。因此, 这一节里我们将重点基于接受美学的范畴和观点,对 戏曲程式表演作一些深入性的详细探索。
。多元盛宴”和“跨文化表达”。无论中国民间舞蹈、 现代舞、曲艺、杂技、武术、哑剧、魔术、交响乐、 时装秀、电子、高科技等都可以为艺术家的创作所用, 使其成为一个高度兼容、跨界、融合的多元化产物。
例如,越剧《白蛇传》在虚拟的基础上,搭出了 一座实景的拱桥:昆曲《桃花扇》在虚拟的湖面上出 现了实景的长廊:而吴兴国的《李尔在此》则一人饰 演十几角色来挖掘莎士比亚剧中的东方式的人性解读。 又如,上海戏剧学院孙惠柱教授根据自己的跨文化追 求,创作出了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王者俄狄》《朱莉小姐》 《心比天高》和《利玛窦和徐光启》等实验性的戏曲 作品。再如,柯军创作的新实验昆曲《夜奔》以传统 与先锋对话为核心,打破传统戏曲的程式叙事——演 员没有装扮,素颜,穿着现代人的服装,时而是林冲, 时而是当下的自己,时而又运用戏曲程式化的动作边 舞边说、边唱边舞。即在一个年代,不同的身份对同 一部作品的理解也不一致。例如,《牡丹亭》的当代
总之,当代戏剧家在解构、重构经典戏剧里,在 舞台空间、表演形式、表演内涵、表演方式、表演侧 重点等不同的自由表达中,无不显示着现代戏剧舞台 丰富多样的争奇斗艳的奇观。那么,如何接纳现代美 学视野下多元的戏曲观,追求现代审美对人性内涵的 挖掘,以及对其他艺术进行筛选性借鉴与吸收,从而 更好地“为我所用”,这是值得考虑和研究的问题。 一方面,戏曲的任何跨界、兼容都应建立在戏曲本有 的特质,及其传神写意的意象魅力的基础上进行探索, 而不是抛掉或完全改变这些戏曲的特质,一味追求其 现代性。惟其这样,才不会本末倒置。另一方面,如 果拒绝将戏曲程式表演置入现代美学视野的研究范畴, 那也是很容易固步自封的。因此,现代美学的视野在 艺术实践上不仅仅“包含剧场内外的戏剧文本创作和 舞台演出,还包括东西方文化的表现形式以及二者的 关系,因此与戏剧本身相比,文化关系似乎更引人注目, 促使跨文化的表演形式演变为跨文化的概念结构”【2】。
9Monographic
专题St研udy究2
现代美学视野下的戏美学”这个概念时,一般会联想到 各式各样的西方文艺批评的概念,诸如形式主义美学、 接受美学、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精神分析美学、现象 学美学、结构主义美学、后殖民主义理论、叙事学、 空间理论、文化研究理论等,不一而足,众说纷纭。 对此,本文认为从现代美学视野来研究戏曲程式表演 是一种有意义的探索。一方面戏曲作为一门舞台艺术 为了适合时代的审美发展,从古至今都在变化着。另 一方面现代美学不管是从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出发, 还是基于文化学角度。都有利于对作品意义的诠释。 但本文的所探讨“现代美学”除了包括上述各种思潮 及其理论之外,更注重的是具体的艺术实践中所体现 出来的美学特征。可以说。 “现代美学”不是一个抽 象的空洞的理论。它的研究维度应延伸到艺术实践的 具体情况。
戏曲程式表演的多元景观日渐形成。当代戏曲舞 台上,很多故事结构打破了传统线性叙事,运用了破碎、 交叉、复调、拼贴和多角度相交织的结构特点。而艺 术创作者更加追求者形式的创新、独特和多元,同时 又有场面调度的丰富多样,人性内涵的挖掘及丰富的 肢体语言表达。导演对戏曲演出的形式美开始有了更 为现代感的追求,或空灵优雅,或雄伟大气,或简洁 通透,或绵久灵动……应该说,随着全球化的进程日 益发展,各国之间的文化艺术差异似乎在逐渐地缩小。 笔者认为,戏曲也需要发现并借鉴多元的现代美学特 色及现代审美情愫,否则就有可能会被时代所淘汰。 因此,当务之急需要做的是应该采用何种方式和思路, 将戏曲放置于现代美学视野里探讨和研究,使当代戏 曲艺术的表现空间得以扩大。正如孙惠柱先生本人在 一次采访中所说到, “我们心目中的受众首先是中国 老百姓,特别是戏曲老观众,当然也要发展大学生新 观众。我把戏曲和西方的经典结合起来的时候,绝不 随意解构,就是要照顾中国观众的欣赏习惯。叫”
专题研SStut究uddyy 3 I
30
福建艺术
FUJIAN ARTS/2019 10
昆曲《牡丹亭》
演出也是如此。1999年,美国的彼得·塞勒斯导演了 一部歌剧版的《牡丹亭》;白先勇则在2004年推出了 他的青春版《牡丹亭》;2008年,中日联合制作了以 坂东玉--1;1;为主演的《牡丹亭》。而由于创作角度以 及美学观念的不同,三个版本呈现出不同的审美风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