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论述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1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论述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16(题后含答案及解
析)
题型有:1.
1.简述以印刷文字作为媒介的报纸的主要长处。

(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正确答案:报纸属于文字传播媒介。

文字传播媒介是指借助于可视的语言文字符号传递社会信息的各种载体,文字传播媒介的特征:①记录性;②扩散性;③渗透性;④准确性。

报纸传播信息的优势主要表现在:①传播面广;②传播迅速;③具有新闻性,阅读率较高;④文字表现力强,能够进行深入报道和解读;⑤便于保存和查找;⑥传播费用较低。

涉及知识点:媒介的形态与发展
2.结合新闻传播实践,试述新闻舆论监督的特点。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0年)
正确答案:在我国,新闻媒介开展舆论监督的出发点是非常明确的:保证中央的政令畅通,维护国家、人民的利益。

它具有一系列的特点:(1)权威性。

由于我国的新闻事业绝大多数是各级党组织领导的,尤其是党委机关报,干部、群众习惯上把报纸、广播、电视台当做党的声音的来源。

(2)典型性。

由于新闻媒介面向社会,新闻媒介所揭露、批判的问题就应该有一定的代表性,要直接关系到党和人民的切身利益,从而引起社会的广泛注意;要对社会有普遍的教育意义,从而引起人们的警觉,推动实际工作。

(3)紧迫性。

新闻媒介所披露、批评的问题,都应该和当前的工作、生产、人民生活有密切关系,“火烧眉毛”,非要立即下决心解决不可。

(4)重视社会效果。

从有利于矛盾的转化、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出发,着眼于提高人们的认识和觉悟。

涉及知识点:新闻舆论监督
3.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基础。

(清华大学,2009年)
正确答案:(1)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创立与发展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办报思想。

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中国的发展:a.毛泽东的党报思想;b.刘少奇客观全面的党报观;c.邓小平论党报与党的领导;d.江泽民的舆论导向论;e.胡锦涛对宣传工作的新探索。

(2)马克思新闻观的思想来源①辩证唯物主义的新闻认识论。

②社会存在决定媒体及记者的立场。

③媒体的历史观与社会观。

(3)新闻规律与报刊的本质①忠于事实,反映事实真相。

②报刊的有机运动。

③报刊是社会舆论的工具。

④媒体的意识形态性质。

(4)新闻自由是人的神圣权利(5)人民报刊是真正的好报刊①人民精神的表达者。

②社会的第三种因素。

③人民报刊的自由品质。

④人民报刊的揭露使命。

(6)党报的办报原则与方针①党报
的性质与使命:无产阶级的政治阵地;做党与人民的喉舌;党报的使命及其转变。

②党性原则、全党办报、群众办报。

(7)报刊批评与舆论监督①建立和完善舆论监督制度。

②考察和尊重人民的意愿。

③报刊批评要积极、慎重。

(8)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①统领新闻工作的指导思想:宣传安定团结的重要任务;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三为”方向;坚持两个效益并重;②新时期的报道方针:坚持“三贴近”原则;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正面宣传为主,强化舆论监督;③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媒体作用:正确解释和谐社会的内涵;新闻报道要促进官民和谐;宣传和谐社会的制度建设。

解析:本题目来自清华大学刘建明教授的专著《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基础》一书。

以上为该书主要大纲。

回答题目时可着重回答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有关中国发展和当代发展的部分。

知识模块:德国新闻史
4.试论述报纸产生的3个阶段。

正确答案:16—18世纪,报纸的产生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1)第一阶段:手抄新闻的出现和盛行时期。

手抄新闻最早在意大利的威尼斯兴起。

因为它发源于威尼斯,有些新闻论著也称其为《威尼斯公报》。

手抄新闻是公开发行的。

由于社会对信息的需求,手抄新闻很快流行到各地,17世纪初达到高潮,到17世纪末逐渐消亡。

手抄新闻集编、写、发行于一人。

这些人是名副其实的个体劳动者,但他们是世界上第一批真正靠新闻为生的职业新闻工作者,是新闻事业的真正开山鼻祖。

(2)第二阶段:新闻书的出现。

新闻书的发行周期比手抄新闻长,但它沿用了古代印刷书籍的办法,用铅字印刷,可以大量发行。

据现有资料,最早的新闻书在德国法兰克福发行。

1588年奥地利人艾青氏印刷出版了新闻书。

1620年荷兰人在阿姆斯特丹开始印刷新闻书。

英国最早出版的《西班牙新闻》(1611)、《德国新闻》(1625)、《英国新闻》(1625)皆为新闻书。

这种新闻书已有刊名,但基本上是不定期的,中间间隔时间很长,新闻迟缓;没有固定的订户,只在市场上像其他书一样公开出售。

出版者多为印刷商。

(3)第三阶段:周报(周刊)、日报的勃兴。

1609年德国奥格斯堡发行的《德国观察周刊》可能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印刷周刊。

周刊定期出版,由邮局发行,马上吸引了不少固定订户。

这种周刊基本上还未脱离书本模样。

它们以刊登政治、经济、军事等的动态为主,兼有言论,但也有周刊只有新闻无言论。

1663年德国莱比锡出版了《莱比锡新闻》,最初为周刊,后被改为日刊,通常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日报,但它仍采用书本形式。

1665年11月16日,英国的《牛津公报》问世。

它首先采用单页两面印刷,一反过去书本的模样,加快了印刷,争取了提前发行的时间。

《牛津公报》全是新闻,没有言论。

1702年,伦敦出版了《英国每日新闻》,成为现代日报的始祖。

周刊和日报的产生,使得个体劳动不能胜任。

从采访、编辑、排版、印刷,到发行,报纸出版的整个过程需要有一批人分工协作。

这就需要资本家出资,以添置设备,雇用人员。

于是,报纸正式成为一个资本主义企业,成为社会的一个新兴行业——新闻事业。

报纸产生的3个阶段,并无绝对的时间界限,是交叉发展的。

就整个发展过程而言,报纸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从模仿到独创的过程,朝着迅速(出版周期越来越短)、广泛(发行范围越来越大)的方向发展。

涉及知识点:新闻理论
5.分析何种因素影响受众选择媒介的动机。

(人大2011年研)
正确答案:(1)在大众传播中,受众常被视为被动的接受者,但研究者逐渐认识到,受众是主动的,他们会对媒介进行选择,“使用与满足”理论系统地阐释了这一观点。

“使用与满足”理论,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拉扎斯菲尔德的广播研究项目,以及贝雷尔森对报纸进行的研究,但真正获得突破是60年代以后麦奎尔的研究。

卡茨等人认为,“使用与满足”关注的主要内容是: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产生需求,这种需求又导致人们对大众传播或其它信源的期待,这种期待引起不同类型的媒介接触(或其他行为),其结果导致需求的满足和其他后果。

(2)受众选择媒介的动机,既有个人层面的,也有社会心理和社会情境层面的。

①个人层面:a.麦奎尔等人认为,受众看电视的动机包括:转移和消遣,即逃避或感情释放;人际关系,电视可以代替社会交往,为个人提供陪伴,并且可以用于与他人交往;个人身份,将电视中的人物和事件作为参照,探索现实,强化既有价值观;环境守望,获得信息和新闻。

b.帕姆格林从受众的媒体期待和评价角度,对使用动机类型也进行了分类,如表6-1所示。

c.“预期一价值”理论,也强调受众期待对动机的影响。

该理论认为:受众的使用行为基于过去经验所产生的预期,它不是一个客观的标准,该模型区分追求的满足和获得的满足,前者是基于过去经验的预期,后者是受众实际使用媒体后感到的满足。

如果前者高于后者,那受众的满意度就会较高,媒体接触行为将会重复发生。

相反,受众就会减少甚至放弃现有的使用方式。

②社会心理层面。

麦奎尔将使用动机分成四个维度,分别是:认知一情感、主动一被动、保持一成长、内部一外部。

它们共同组合成一个包含认知协调、归因、自我维护、身份认同等16个使用动机心理来源和结果的矩阵,如表6-2所示。

③社会情境层面。

卡茨等人认为,媒介接触行为有五方面的动机需求来自社会情境,具体表现如下:a.社会情境产生紧张与冲突,人们产生降低压力的需求;b.社会情境导致人们意识到某个问题值得关注,产生环境监测和信息方面的需求;c.社会情境导致个人在现实环境中无法满足某种需求,需要使用媒体替代性地满足社会交往的需求;d.社会情境是某种价值得到重视,为了确认和强化这种价值,人们使用媒体;e.社会情境导致人们对某种熟悉的媒体内容产生期待,为了维持群体成员的资格,人们使用媒体。

(3)此外,经济因素是影响其媒介选择的重要条件。

①媒介易得性。

“使用与满足”基本模型中提到:实际媒介接触行为发生必需的条件之一就是受众需具备接触媒介的物质条件。

如果不具备这种条件,人们就会转向其他代替性的满足手段(如找人聊天等)。

因此,媒介的易得性影响受众的选择,接触成本较小的媒介更倾向于被人选择。

这也是现下的媒介组织不断更新和拓展自身传播形态,以覆盖更广的受众接触面的原因。

②消费效用与成本。

作为市场主体,受众在进行媒介内容消费时受其消费预算的制约。

在这种制约下,受众会权衡不同媒介消费的效用与成本的相对关系,如果效用大于成本,常倾向于选择消费;反之,则倾向于选择不消费。

在同时存在多种消费选择的情况下,受众会坚持效用最大化的原则,即选择消费者均衡度最高的媒介或媒介组合。

在进行了消费选择后,受众通过考虑边际效用来选择消费的多少。

涉及知识点:传播学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