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二
一九四二的艺术特色
[摘要] 电影《一九四二》以见微知著的方式揭露国民性,给予大众情感的激荡意义深远,导演秉着严肃的态度对中国人的信仰进行了探讨,具有历史和现实的警示意义和关怀。
从这个角度看,作为商业电影的这部《一九四二》有多少票房已经不是多么重要,重要的是,这个电影痛陈了一段历史,揭开了民族的疮疤,在书写中国苦难史的丰碑中留下了值得思考的空间。
[关键词] 人性 情感 信仰 1942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正如影片开篇所说,这一年,世界各地发生的事情有斯大林格勒战役、甘地绝食、宋美龄访美和罗斯福感冒。
也是在这一年,中国内陆的抗日战争进入白热化阶段,而河南省在旱灾、蝗灾的影响下,发生了“吃的问题”,全省民众被迫迁移——逃荒。
影片上映以后,不乏论者和观众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陈述电影《一九四二》与史实诸多不符之处,展开了一场关于电影与历史之间真实性的大讨论。
论调主要有“缴国军械的是地方武装,而非普通百姓,国军被缴械,与日军没关系”等,并且通过当事人回访和资料查询的手段条分缕析地指明自己的论点依据。
笔者认为,再精准的历史还原只能是在一定程度上无限的接近历史真相,不可能完完全全、准确无误的贴合当时的实际情况。
同时,电影虽然具有“照相本性”,即克拉考尔提出的“物质现实复原论”,但是国内早有论者提出真实不能再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应该说,电影具有的是“物质现实的复现”功能,而非还原。
于是针对电影和历史真实性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我们的态度应该是在兼顾史实、尊重历史的前提下,从电影的可看性和趣味性上对史或事进行二度阐释。
否则,在某种程度上,电影和纪录片并无二异,那么电影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空间。
明乎此,关于“1942”的真实性讨论应该告一段落,也正是在这样的态度下,本文将试探讨影片的艺术特色。
一、于细节处展现人性刘震云在谈《一九四二》时说过这样的话,“中华民族(在对待人性、心灵史时)有另一种表达的方式:一个人倒地了,后面一个灾民从这儿过,把前头人的裤子一扒,拿着刀子就上来割肉,一割肉一疼,倒地的人又活过来了,说‘我还成’,那人马上说:‘你不成了。
电影《一九四二》观后感800字
电影《一九四二》观后感800字《一九四二》是中国导演冯小刚的一部战争电影,讲述的是1942年日军占领了中国河南省,将近百万中国难民逼到了陕西梁山。
这部电影将这段历史再次呈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感受到当时那种沉重的历史气息,也引人深思和反思。
在电影中,冯小刚通过抒情手法,将梁家河的农民和难民形象刻画得深入人心。
他们经历了多年的战争和荒年,身心俱疲,但却依旧要面对生活的压力和生存的困境。
电影中许多幕,如铁路干道上为食物背火车、公路上和空中的撤退等场景,都能让观众感受到当时人民所承受的重压和痛苦。
在影片中,日军的暴行、屠杀和恶行无情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令观众十分震撼。
电影中透露出的恶意不仅令人恐惧,反而更能够引起观众的共情和凝视,令我们更清楚地意识到历史所带来的痛苦和离我们并不遥远的现实。
除此之外,影片中的音乐和画面也是无可挑剔的。
电影中,动人的乐曲如《义勇军进行曲》和《黄河大合唱》配以人物形象、重要时间节点等元素,为影片营造出一种恢弘气势和深沉情感。
与此同时,该电影的画面运用上非常巧妙,拍摄手法独特、色彩深沉,为观众打造出一种更加真实的视觉体验。
总的来说,《一九四二》是一部充满情感和感染力的电影。
它通过载歌载舞的元素、深切人心的人物形象、历史背景和带有温情的台词,全方位地展示了当时人们的困境和历史的沉重程度,展示了人性的柔软和坚韧。
通过这部电影,我们深刻领悟到了中国人民在历史烽火中的坚韧和勇气,更加真切地理解了历史所带来的磨难和伤痛。
最后,这部电影也引起了我对未来的思考。
我们要爱我们的祖国,要让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这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
我们也应该重视历史,意识到它对我们的未来的指导性作用。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抵御各种侵略和压迫,建立起持久和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九四二-电影-[还想说说“一九四二”]
一九四二电影[还想说说“一九四二”]贵刊“一九四二”的特别策划,是一期非常成功的策划,既紧贴热门话题,又具有历史深度。
还原70年前的历史真相,离不开历史的物证,所谓物证,就是我们天天念叨的“收藏”。
倘若没有了这些收藏品,我们几乎无法回到历史的现场。
一张饥民啃树皮的照片,比之千百万空洞的文字更有说服力。
1942年,中国大地灾难深重,不只是饥饿一项,艺术界的劫难也是空前的惨烈。
一幅表现灾民流离失所、四方逃难的名画恰巧诞生于1942年,亦毁灭于1942年。
蒋兆和最著名的画作莫过于《流民图》了吧,偏偏1942年这幅名画在上海不幸遇了大难。
蒋兆和的油画处女作《黄包车夫的家庭》在1929年上海举办的“全国美术展览会“上,引起了美术界的注意,徐悲鸿给予蒋兆和很大的赞许,鼓励他“在艺术上要走写实的路。
”正是这幅画,奠定了蒋兆和成名的道路,也坚定了他一生致力水墨人物画创作的艺术原则。
周作人对蒋兆和的画也有好评,他在比较丰子恺与蒋兆和画的阿Q时说:“阿Q近来也阔气起来了,居然得到画家给画像,不但画而且还有两幅。
其一是丰子恺所画,见于漫画阿Q正传。
其二是蒋兆和所画,本来在他的画册中,在报上见到。
丰君的画从前似出于竹久梦二,后来渐益浮滑,大抵赶得着王冶梅算是最好了,这回所见虽然不能说比护生画集更坏,也总不见得好。
阿Q这人,在正传里是可笑可气而又可怜的,蒋君所画能抓到这一点,我觉得大可佩服,那一条辫子也安放得恰好,与漫画迥不相同。
”蒋兆和1941年9月曾在日本东京举办画展,在占领国日本举行个人画展,成了蒋兆和人生的“争议点”,巨变的时代必然留下伧惶大遗撼。
蒋兆和几十年后在回忆《流民图》时说过一番似辩似怨的话:“如果我去了法国,我画不出《流民图》。
如果我去了延安,我画不出《流民图》。
如果我去了重庆,我画不出《流民图》。
《流民图》是只有在沦陷区才能产生的作品。
”动乱年代似乎比和平时代更适宜产生伟大的作品,不然无法解释蒋兆和与《流民图》,还有同一时期的张爱玲与《传奇》。
浅析电影《一九四二》的叙事
i 、叙 述 行 为 :巢 人讲 述 黎 零 行 为
影 片在浓 密的以男性角 色为主的香火传承氛 围中,女性 角色 的设 置显得很是有 味道 ,这部分是对 于人物 角色的分析。 ( 一) 母性 的延续—— 以花枝角色形 象为例 以黑 白为主色调 的电影 《 1 9 4 2 》中 ,花枝 的形象就像她 穿着 的外套颜 色一样 引人 注 目。在黑 白画面中 ,灰色是一种低调 色也 是一 种协调色 。影片 开端花枝 以灰 色的形 象出现在银幕上 ,作 为 封建传 统礼节制度压抑 下的女性 ,她 身上 肩负着 “ 夫道 ”如 丈夫 瞎鹿 角色的设置和 “ 妇 道”如婆婆瞎鹿娘 、儿子 留保 、女儿铃铛 角色 的设 置 , 在 以家 为基本 单位的 民族史 中“ 她” 起着平衡 的作用 。 在黑 白影 像艺 术里 ,灰色 同时也是 一种 灵魂 色 ,当婆婆在 日本 人 的轰炸 中死 掉 、饥 饿 的瞎鹿 被饥饿 的 国民党 溃军 吃掉之 后 ,花枝 的外套颜色迅速变 成红色 。红色代 表着 一种冲破 ,没有 传统礼 节的束缚 ,作为 嫁妆 的红色外 套被 重新穿上 ,意味着花枝 这个 角色的一种重生 ,她 开始作为一个完 整的人对 自己有着决定 权 。同时红色也是激情 的颜 色 ,代表着性 的开放 ,影片 中性 的问 题 同吃的问题一样是一 种亘古不变 的生理 需求 ,性把花枝 同栓柱 两个角色联 系在一起 。某种 意义上说 ,性带 有着责任 ,他们两个 在相互成全 ,花枝使栓柱 由一个奴 的形象变 成为人 ,拥有妻子 与 儿女 ;栓柱在成 全花枝卖掉 自己养活儿女 的同时也交接着母性 的 延续。 ( 二 ) 人 的尊严 是从肚皮开始 的—— 以星星角色形 象为例
面对吃的 问题 ,尊严就如 同地主小姐 星星一样一层一层 的被
电影《一九四二》海报及其详细介绍
电影《一九四二》海报及其详细介绍一九四二年,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处于白热化阶段。
燎原之火,生灵涂炭,天灾人祸,哀鸿遍野。
当军事家和政治家的目光聚焦在一城一郭的征伐劫掠之时,几乎鲜少有人注意到古老的中原河南正爆发一场惨绝人寰的大旱灾。
这部最新电影根据刘震云的小说温故一九四二改编。
时间:2012国别:中国分类:灾难语言:普通话字幕:中文字幕片长:146分钟视频尺寸:1280x720导演:冯小刚Xiaogang Feng主演:张国立Guoli Zhang ....老东家-范殿元陈道明Daoming Chen ....蒋介石徐帆Fan Xu ....花枝张默Mo Zhang ....栓柱李雪健Xuejian Li ....李培基阿德里安·布洛迪Adrien Brody ....记者白修德张涵予Hanyu Zhang ....安西满冯远征Y uanzheng Feng ....瞎鹿范伟Wei Fan ....老马蒂姆·罗宾斯Tim Robbins ....传教士梅甘王子文Fiona Wang ....星星张少华Shaohua Zhang ....瞎鹿娘段奕宏Y ihong Duan ....陈布雷李倩Qian Li ....儿媳妇姚静宜Jing-yi Y ao张嘉译Jiayi Zhang ....董家耀张晨光Chenguang Zhang ....张道藩杨立新LiXin Y ang ....马国林赵毅Y i Zhao ....少东家于震Zhen Y u ....蒋鼎文李易祥Y ixiang Li ....孙刺猬张国强Guoqiang Zhang ....郭寄桥苏有朋Alec Su ....宋子文林永健Y ongjian Lin ....县长老岳张志坚Zhijian Zhang ....张钫吕中Zhong Lv ....张钫母亲杜淳Chun Du ....机要秘书田小洁Xiaojie Tian乔振宇Zhenyu Qiao ....书记小韩柯蓝Lan Ke ....宋美龄罗洋Y ang Luo ....宋庆龄Sal Longobardo ....Soldier木幡龙Ryu Kohata ....日本军官邢思杰Alfred Hsing ....Refugee彭家乐Jia-le Peng袁惠芳Huifang Y uan ....地主婆张述Shu Zhang剧情介绍:一九四二年,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处于白热化阶段。
《一九四二》一部控诉血泪史
《一九四二》一部控诉血泪史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6-0008-01如何审视一个在国难面前摈弃人民群众的国家,如何看待一个为利益故步自封,极力掩盖事实的政府,如何面对一个个在对抗外患时欺压百姓的抗日民兵,何为政府?何为国家?何为人民子弟兵?1942,一个官僚阶级横行剥削的时代,一个被外强残害,国人欺压的时代,一个内忧外患中只有腐败的官僚主义高高的扬着国民幸福旗帜的时代,那些虚晃的旗帜下丑陋不堪的是什么?是事实!1942年,在高举着中国旗帜抗日前线的兵对抗的不仅是来自帝国的轰炸,还有手无寸铁的国民时,那些嘴里吃着饥不择食纳税人的一口粮的政府高官在哪?1942,一部令国人震撼,心灵受难的灾难史,我看到的,不再是“吃”的问题,是一个国家,一个政府和一群人心!冯式电影的黑色幽默还是一如宏大精悍的黑白默片,镜头与场面的调度一样具有黑色的沉重感,历史背景下的沧桑被如今的大屏幕映照的好像只剩一张张惨淡的面孔,看到的只剩心酸,一个个河南人民的那段悲怆记忆刻在了历史的年轮上,我们看到的不再是镜头堆砌起来的恐惧,而是那段岁月中带给每个人的苍白与绝望,整部电影中的背景是国家民族的混乱和伤痛,迷茫和焦虑,而对于片中的个体人物来说,是“被”失去重量的人物生存的根本,一个“吃”的问题,带来的是一个国家的历史审判,人民需要的救济粮和上面下达的筹措军粮成了莫大的反差与讽刺,如何在一个军民不同心,国不知根本的年代对抗外患,不仅再是民众的肤浅,还有政府的目光短浅和举步维艰,究其根本,1942年的河南是一段被双重压迫的年代,一个来自日本列强,一个却来自国民内部。
《1942》开篇以一段广播原声交代背景,然后以第一人称“我”的自述把观众拉入那一年的回忆,那一年存在于观众脑海里的可能无非就是甘地绝食,丘吉尔感冒,斯大林格勒战役,可独独不记得有300万人死亡的河南,一片寒冬下的饿殍遍野,一片大火中的残垣断壁,记不清当看着电影里狗吃人的画面时是何种心态,但清楚的记得日军轰炸河南人民时,所谓的抗日兵却在烧杀抢掠着自己的同胞,一个民族,因为吃,丢弃了民族大义的全民战争,多么讽刺,冯小刚在拍摄这部电影时,虽然用了一些镜头渲染日军的凶残,但让我们深度看到的是一个政府的腐败,如果说片中那场日军杀死拴住的戏很凶残,可是远不及那些所谓的抗日兵就因一头驴杀了自己的同胞(瞎鹿)所带来的震撼,一个应该兵护民的年代,在这里显得尤其苍白,难道一切真的只能像片中的信仰一样,由主来救赎吗?本片厚重的基调中,形成的鲜明对比与讽刺,同时也奠定了荒诞又不脱离现实的黑色基调。
论《一九四二》的艺术特色
否 则 ,在 某 种 程度 上 ,电影和 纪 录 片 并无 二 异 ,那 么 电影就 失 去 了存 在 的 意 义 和 空 间。 明 乎 此 , 关 于 “ 1 9 4 2 ” 的真实性讨 论应该告一段落 , 也正 是 在 这样 的 态度 下 ,本 文将 试 探讨 影片的艺术特色。 于细节 处展 现人性
l 黧 r
EW
南 京 艺 术 学 院 电 影 电 视 影 学 院 l 阐 吕 玮 玮
论 一九四= 的艺术特色
[ 摘 要 】 电影 《 一九 四二 》以见微 知著 的方式揭 露 国民性 ,给予 大众情感的激 荡意义深远 ,导 演秉着严肃 的态度 对 中国人 的信 仰进 行 了探讨 ,具有历史和现 实的警示意义和 关怀。从这 个角度 看 ,作 为商业 电影 的这部 《 一九四二 》有 多
一
众 本 着 实事 求 是 的态 度 ,陈 述 电影 《 一九 四二 》与史实诸 多不符之处 , 展 开 了一场 关 于 电影 与历 史 之 间真 实性 的大讨 论 。论 调 主 要 有 “ 缴 国 军械 的是 地方武装 ,而非普通百姓 , 国军 被 缴械 ,与 日军 没 关 系 ”等 , 并 且 通过 当事 人 回访和 资 料查 询 的 手 段 条 分缕 析地 指 明 自己 的论点 依 据 。笔 者 认 为 ,再 精 准 的 历史 还 原
少票房 已经不是 多 么重要 ,重要 的是 ,这个 电影 痛陈 了一段历 史 ,揭 开 了民族
的疮疤 ,在 书写 中国苦难史的丰碑 中留下 了值得思考的 空间。
【 关键词 】 人 性 情 感 信仰
d o i : l O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2 — 6 9 1 6 . 2 0 1 3 . 0 3 . 0 2 2
电影《一九四二》观后感
电影《一九四二》观后感1942年,河南发生一场惨绝人寰的大饥荒,这场灾难从春天开始,一直延续到1943年。
在这次大饥荒中,有300多万人成为饿殍。
电影《一九四二》讲述1942年河南大饥荒人们逃难的故事。
温故1942,从当下出发的镜头聚焦70年前的那场灾难,那段被遮蔽的心酸,淹没在岁月灰烬中的国难,清晰地展现出来。
1942年一场天灾人祸袭击了河南大地,河南全省遭到旱灾,秋粮完全绝收。
大旱导致蝗虫遍地,蝗虫过境后,大地连一点绿色都不留。
这时冬季来了,天气变冷,灾民很多都逃亡了,百姓的死亡率也迅速上升。
对于国民政府来说,是实施救灾工作的最重要时刻,此时也可以阻止灾情的蔓延,但是事实却相反。
没有人真正了解河南大灾的严重程度。
官僚机构一层层掩盖着灾荒的真相……。
这时的政府非但不作为,而且变本加厉盘剥灾民。
军队征走了农民的所有粮食,仓库里堆满了吃空额剩余的粮食,军官们便通过黑市倒卖这些粮食中饱私囊。
很多天灾都有人祸的因素。
国民党地方军政当局横征暴敛,以战争的名义增加百姓的负担,导致灾害的恶化。
天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地方官员的腐败,借战争、国难、天灾中饱私囊。
河南大饥荒的历史因果报应很快就来到了。
在河南农民的心底,有一种愤怒,要比饥饿和死亡更酷烈;政府的勒索,已使农民的忠诚化为乌有。
白修德清楚地记得,蒋介石在开始听取他的报告时,带有明显的厌恶情绪。
他向蒋介石申明,军队的强征军粮让老百姓陷入无米之炊的境地;救灾物资根本就没到灾区;大批农民逃荒要饭,几百万人饥饿而死;在受灾最重的地方,甚至发生了人吃人的现象。
蒋介石眉头一蹙,赶忙打断了白修德的话头:“白修德先生,人吃人的事在中国是不可能的!”白修德:“我亲眼看过狗吃人!”蒋介石又否认:“这也是不可能的当白修德拿出大量现场照片后,“总司令的腿开始轻轻抖了一下,有点神经质地抽搐。
”在这个中国一号人物的强力干预下,河南的救灾行动还是迅速启动了,然其目的不是救灾,而是为了保证驻扎在河南的驻军的粮食供应。
《一九四二》剧情介绍 一段惨痛而心酸的历史
《一九四二》剧情介绍:一段惨痛而心酸的历史SYNOPSIS剧情概要After the poor harvests of 1940 and 1941, people in China's Henan Province has been forced to use up its reserves. At war with and partly occupied by Japan, China is already in trauma when a major drought causes the failure of the 1942 wheat crop - and what little is produced is taken by authorities - mostly to feed the army and its horses. Political journalist and war correspondent Theodore H. White (Adrien Brodey) reports on the resulting famine in Time magazine, alerting the world to an unimaginable tragedy in which millions starve to death.在1940年和1941年连续歉收的情况下,中国河南省人民被迫吃尽了所有存粮。
在抗日战争中被日本占领了部分领土并遭受重创后,中国由于一场重大旱灾在1942年绝收,仅剩的一点收成也被政府剥夺,用于供给军队和马匹。
身为政治记者和战地记者的白修德(阿德里安·布劳迪饰演)在时代杂志上报道了由此造成的饥荒,警醒全世界关注这个造成了数百万人饥饿至死的难以想象的灾难。
How on Earth could a government, its army and bureaucrats turn their backs while three million citizens starved to death?一个政府,以及它的军队和官员能在三百万民众饿死的时候冷眼旁观到什么程度?That’s the disturbing question posed by Feng Xiaogang’s Back to 1942, a harrowing and poignant account of a shameful chapter in China’s history.冯小刚在电影《一九四二》中提出了这个令人不安的问题,这部电影是对中国历史上一段耻辱时期惨痛而心酸的记述。
电影《一九四二》观后感
电影《一九四二》观后感在一个闲暇的周末午后,我窝在沙发里,看完了电影。
这片子就像一把重锤,狠狠地砸在了我的心上,让我久久不能平静。
影片的背景是 1942 年的河南,那是一个充满灾难和绝望的年代。
旱灾、蝗灾接踵而至,粮食颗粒无收,人们在饥饿的深渊中苦苦挣扎。
电影里有太多让我揪心的场景,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老东家带着一家人逃荒的那段历程。
他们推着装满家当的板车,一步一步艰难地前行。
老东家原本是个富有的地主,家里有着不少的存粮和财产。
可在这场灾难面前,那些曾经引以为傲的财富瞬间变得一文不值。
他的脸上写满了无奈和沧桑,那种从富有到一无所有的落差,让人看得心里直发酸。
一路上,他们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
有善良的,也有自私的;有坚强的,也有绝望的。
我记得有个片段,他们路过一个村庄,想讨口饭吃。
可村子里也是一片死寂,家家户户都紧闭着门,生怕外人来抢自己那点少得可怜的粮食。
老东家只好带着家人继续往前走,他们的眼神里充满了迷茫和无助。
逃荒的队伍越来越庞大,可粮食却越来越少。
人们为了一口吃的,什么都愿意做。
有个女人,为了能让自己的孩子活下去,竟然把自己卖给了别人,只为了换几斗小米。
她离开的时候,一步三回头,那眼神里的不舍和决绝,让我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还有个场景,让我至今想起来都觉得难受。
一群饿疯了的人,在抢一碗稀粥。
大家你推我搡,互不相让,就为了能多喝一口。
那碗粥在人们手中传来传去,最后洒了一地。
大家看着地上的粥,眼里满是绝望。
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饥饿的可怕,它能让人失去理智,失去尊严。
老东家的儿媳妇在逃荒的路上生下了孩子。
可因为没有吃的,身体极度虚弱,连奶都没有。
孩子饿得哇哇大哭,老东家只能去求别人给点吃的。
可在那个时候,谁又能有余粮呢?那种看着新生命在眼前却无能为力的感觉,真的让人痛彻心扉。
电影里的画面,一幕幕地在我眼前闪过。
那些瘦骨嶙峋的人们,那些被饥饿折磨得失去人形的面孔,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这场灾难的残酷。
《一九四二》影片分析
《一九四二》——影片分析中文名称:《一九四二》片长:140分钟导演:冯小刚编剧:刘震云主演:张国立/徐帆/陈道明/李雪健/艾德里安·布洛迪/ 蒂姆·罗宾/张涵予/冯远征/张默/王子文/段奕宏/范伟/柯蓝/张国强/林永健/乔振宇剧情简介:1942年,太平洋战争进入第二年,中国抗日战争处于战略相持阶段。
与此同时,1942年河南,旱灾,蝗灾,三百万人饿死。
“在死三百万的同时,历史上还发生着这样一些事:宋美龄访美、甘地绝食、斯大林格勒血战、丘吉尔感冒。
因为一场旱灾,河南发生了吃的问题,千百万民众离乡背井,外出逃荒,故事分两条线索展开:一条是逃荒路上的民众,主要以老东家范殿元和佃户瞎鹿两个家庭为核心,展现他们的挣扎和痛苦,他们的希冀和愤怒。
老东家叫范殿元。
大灾之年,战争逼近,家里被难民抢大户造成家破人亡,他赶着马车,马车上拉着粮食,粮食上坐着他一家人,也加入往陕西逃荒的人流。
三个月后,到了潼关,车没了,马没了,车上的人也没了。
这时老东家特别纠结,他带一家人出来逃荒是为了让人活,为什么到了陕西,人全没了?于是他决定不逃荒了,开始逆着逃荒的人流往回走。
人流中喊:“大哥,怎么往回走哇?往回走就是个死。
”老东家:“没想活着,就想死得离家近些。
”转过山坡,碰到一个同样失去亲人的小姑娘,正爬在死去的爹的身上哭。
老东家上去劝小姑娘:“妮儿,别哭了,身子都凉了。
”小姑娘说,她并不是哭她爹死,而是她认识的人都死了,剩下的人她都不认识了。
一句话让老东家百感交集,老东家:“妮儿,叫我一声爷,咱爷俩就算认识了。
”小姑娘仰起脸,喊了一声“爷”。
老东家拉起小姑娘的手,往山坡下走去。
漫山遍野,开满了桃花。
另一条是国民党政府,他们的冷漠和腐败、他们对人民的蔑视推动和加深了这场灾难,并最终导致了自己失败的命运。
影片分析:从影片主题角度来看,《一九四二》从直观的视觉上表现出悲惨的命运残酷的现实环境,直观的向观者再现了那段惨痛的不为人知的历史。
《一九四二》
伍 。但是 在那样荒乱 的年 代 , 谁也不能 幸免 : 粮食被一 抢而 空, 家人也 接连死去 , 只剩 下他 一个 人。于是 , 他 心灰 意冷 , 抱着必 死 的心逆着 人流往 回走 , 只 盼能死在离 家近 的地 方 。就 在路上 , 他
百 人 生
蚕 G 9 K N 4 O
《 一 九四二》
导演 : 冯 小 刚
演员 : 张 国立 、 徐 帆、 李雪健 、
陈道明等
◆
囊 ■ 一 : 1 9 4 2 年, 抗 日战争正 处于 白热 化阶段 。燎 原 之火 , 生 灵涂炭 , 天灾人 祸 , 哀鸿 遍野 。 当军 事家和 政治 家 的 目光聚 焦在一城 一郭 的征伐 劫掠之 时 , 几 乎鲜有 人注 意到古老 的中原 大地正爆发一场 惨绝人寰 的大 旱灾。影片
目四暖
《 视觉之旅》
作者 : [ 美) 西奥多・ 格 雷
译者 : 陈晟 、 孙慧敏 、 何 菁伟、 麻 钧 涵
出版社 : 人民邮电 出版社
出版 时 间 : 2 0 l 5 年4 月 。. 一 Nhomakorabea‘
。 。 : 孛: 作 者 是美 国著名 科普
杂志《 大 众 科 学》 专 栏作 者 , 探 索频 道
.
: 该书文字诙谐 幽默 , 图文并茂 , 将化学 变得 五彩缤纷 , 妙趣 横生。此书
还请 了专业 的摄影 师, 拍摄 了大量 的高清 图片 , 展示 了分子的样态 , 比化学课本上 的图片好看 N 倍, 绝对能激起你对化学世界 的兴趣 , 感 受到 自然科学的神 奇。
电影《一九四二》的新闻伦理和现代艺术价值
电影《一九四二》的新闻伦理和现代艺术价值作者:鞠荣丽来源:《电影评介》2015年第14期电影《一九四二》是由华谊兄弟和重庆电影集团联合出品的一部大型灾难剧情片。
电影改编自刘震云的小说《温故一九四二》,由张国立、陈道明、张涵予、李雪健等联合出演。
这部影片主要讲述了一九四二年真实发生在河南的一次大旱灾。
当时成千上万的灾民背井离乡,外出逃荒。
在这部电影当中,通过两条线索展开整部故事情节:一个是以逃荒路上的灾民发生的悲惨故事为主线。
另外一条就是以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作为主线,他们的腐败和对人民的蔑视更加深了这场灾难给国民带来的伤害。
一、电影《一九四二》剧情梗概1942年,河南地区因为旱灾,发生了一场大逃荒,电影中张国立扮演的老东家范殿元也因为这大灾荒以及战争逼近加入了当时的逃荒“大军”,开始的时候,他还赶着马车,车上载着粮食以及他的一家人。
但3个月后,除了他自己,什么都没了,粮食被抢了,家人都去世了。
这个老东家就特别的纠结,他选择逃荒就是想让他的一家子人全都活下来。
但是现在他的亲人全部都死了。
于是,他就下定决心不准备再继续逃荒了。
他开始逆着人们逃荒的方向往回走。
这个时候,他已经不再想着怎么活下去,而是想着可以死得离家近点。
在回去的路上,他碰到一个同样失去亲人的小女孩。
这个小女孩正趴在他刚死去的亲人身上哭泣。
他就劝这个小女孩别哭了,小女孩说自己并不是因为她娘死了才哭,而是因为她认识的人全部都死了。
她现在一个人都不认识,这么一句话让老东家百感交集,东家让小女孩叫自己一声“爷”,小女孩抬起头,叫了他一声“爷”。
于是,这一老一少就牵着手朝山坡下走去,接下来就是人物的独白。
故事到此也就结束了。
[1]二、行为抉择和新闻伦理在这部影片中,有一个外国记者叫白修德,他是《时代周刊》的一名记者,在当时也正因为有了这名记者对当时灾区的报道,才为当时的历史留下了证据。
那个时候,国民政府的领导人蒋介石正因为战事忙得不可开交,对河南的灾害一点都不关心,想对这件事情置之不理,但由于这位记者对河南灾区的报道以及在当时的《时代周刊》上刊登出来了,才迫使蒋介石下令去河南的灾区救灾。
我心中的《一九四二》
起 来 , 也 同样 让 老 东 家 和 妮 他 们 两 个 人 的 人 生
恢 复 了 意 义 。 他 们 两 个 人 同 时 得 到 了救 赎 , 这
富人 ,他 打 算 到 了陕 西 从 头 再 来 ,从 穷人 重 新
变成 富人 。
份 救 赎 是 他 们 彼 此 给 予 对 方 的 , 就 如 同. 9 - 死灰
以扔 到脑 后 不去 管 它 了。
枝 卖 了,拴柱 跳 火车 了。这个 世界 对老 东家而
言 , 同 样 是 一 个 陌 生 而 无意 义 的 世 界 。 既 然世 界 无 意 义 ,那 为什 么还 要 活 着 ? 可 以说 是 老 东 家打 捞 了妮 ,但 同样 也 可 以
老 东 家 本 来 是 很 顽 强 的一 个 人 , 在 逃 荒 的 路 上 ,他 的 亲 人 一 个 个 倒 下 , 儿 子 被 杀 , 儿媳 饿 死 ,老 婆 饿 死 ,女 儿把 自个 卖掉 , 只 有 他 抱
说妮 打 捞 了老 东 家。 这 么一 句 “ 你 叫 我 一 声
爷 , 咱 俩 就 认 识 了” 让 这 个 世 界 瞬 间 变得 熟 悉
着 孙 子 一 直 在 往 前 走 。 到 了最 后 ,他 还 有 顽 强
的 斗 志 , 因 为 他 知 道 怎 么从 一 个 穷人 变成 一 个
二
囊 曩 辫 蘩 』 影碟评踪
《 一 九 四
文/ 曾 剑
人 与 世 界 的和 解
— —
有 她 认 识 的 人 的 世 界 , 所 以 , 也 是 一 个 对 她 来 说 没 有 什 么 意 义 的世 界 。 既 然 如 此 ,人 生 也 就
失去 了意 义 ,活 着 也 就 失去 了意 义 。
《一九四二》:受难者的历史悲歌
小 刚 ,继 2 0 1 0年 的 《 唐 山大地 震 》 之 后 ,再 次选 择 有 关灾 难 的题 材 拍 摄 了这 部 《 一九 四二 》。 这一 根 据 刘 震 云 的 中篇 小 说 改 编 的 电 影 ,
开 启 了 一 段 被 遗 忘 的 受 难 历 史。
1 9 4 2 ,寥 寥 中原 ,赤 地 千里 ,河 南 饿殍遍地 。在刘震云 的原作小说 《 温
一
论 发生 什 么情 况 ,县 以上 的官 员 , 都 不会发生这种问题 ”: “ 一九 四二 年 ,中 国还 是 有 ‘ 可 口的咖 啡 ’ , 虽然我故 乡的人民在 吃树皮 、柴火 、 稻 草和 使人身体 中毒 发肿 的 ‘ 霉花 ’ ,
最 后 饿 死 三 百 万 人 ”。而 在 电影 里 ,
对 于 从 小 说 到 电 影 的 改 编 , 贝
以集 中和 填 充 ,将小 说 里搜 罗到 的 历 史报 章 文 字描 述 用视 觉 的镜 像语 言 呈现 出来 ,从 而赋 予 了原 小 说 新 的生命与魅 力。 民问叙事:贱 民的 “ 亚历史” 在影片开头 “ 我 ” 的叙 述 里 , 保 留 了刘 震云 小 说 中 的这样 一段 原 话 ,在 家乡发生吃的问题 的 同时 “ 历 史 上还 发 生着 这 样 一 些事 :宋 美龄 访美、 甘地绝食 、 斯大林格勒大血 战、 丘吉 尔感 冒”。 在 由少数 精 英 与影 Ⅱ 向 世 界 格局 的事件 所 构 建 的大 历史 中 ,大 多数 卑微 的普通 个 体 所构 成
歧异的 ‘ 亚 历 史 ’形 态 , 它 与 主 流
历 史 形成 翻 译 关 系并篡 改前者 ” , “ 上层 社 会 与底层 社 会通 过主 流 历 史与 ‘ 亚历 史 ’之 间 的翻 译 关 系而 彼 此补 充 ,组成 了整 个社 会 的发 展 历 史 ”【 3 】 。在 以往 对 这一 历史 时 期 的叙述 中,战争 与 动荡 占据 了我们
《一九四二》另类的“幽默”
《一九四二》另类的“幽默”作者:姜惠来源:《电影评介》2014年第07期【作者简介】电影《1942》海报 2012年上映的电影《一九四二》以艺术的真实性再现了1942年河南特大旱灾及人祸给三千万灾民带来的灭顶性灾难,自该片上映起,就在影视界引起了或大或小的震撼、轰动,尤其是对冯导影片内容黑色幽默的呈现方式更是各抒己见、褒贬不一。
“小说和电影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在大众强烈的文化需求下,联袂出演,共同构建审美娱乐的载体。
”[1]冯小刚导演的电影《一九四二》是以刘震云的一部报道体小说《温故1942》为蓝本改编而来的。
小说《温故1942》为了突出调查体的客观、真实性采用了多线并行、重叠叙事的采访体,而电影是商业性的,它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审美需要则必需有一个吸引人的完整故事情节。
如果说刘震云的原著《温故1942》具有政论性与散文化的风格笔调,那么冯导的电影《一九四二》则必须是集中化、形象化、情节化、细节化的具体呈现,因而不难看出这两种艺术形式差别之巨大,这无形中也加剧了冯导在改编时的风险和难度,好在电影具有“非记录性”的特点,小说和电影这两种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由此才能得到成功的转换。
看过影片的人都知道,《一九四二》是一部灾难片,它涉及到几千万人的生死存亡,也触及了民族的伤疤,但是整部影片并不沉重,也没有太多的泪点,反而不时地注入令人发笑的元素。
相比原著,影片不但减弱了对“灾难”的展现力度,还减弱了对“苦难”的揭示力度。
冯导之所以把灾难和苦难的血腥镜头都弱化,甚至舍去,想必一定有他的道理。
难道冯导拍《一九四二》的初衷不是向后人展现当时的深重“灾难”?还是冯导希望通过影片向我们传达更深刻更重要的东西?这就使我们不得不再次回到影片内容深入挖掘。
首先,从影片的语言着手,我们不难发现其中掺杂的幽默、滑稽,如:逃荒路上,“老东家”同村的一个村民躺在马车上悠悠地说:“要我说,灾荒也好,灾荒让他们(老东家)也跟咱一样。
”再如,影片中一个老汉临死前说了一句话“我比老李多活了两天,我值了,哈哈哈……”还有个说河南大汉有血性,饿死前还说“早死晚不死,早死早超生”等等类似于佛教的话语,让整部电影弥漫出另一番滋味的“幽默感”。
《一九四二》小人物形象解读
《一九四二》小人物形象解读[摘要]本文试从分析《一九四二》中小人物形象入手,以他们不同身份为切入点,解读悲剧人物的性格内涵,从而揭示灾难群像在面临灾难时,人类情感世界里的坚韧精神品质,以及小人物的不屈抗争让我们看到人类精神力量的强大,对人类的尊敬。
[关键词]解读《一九四二》人物形象[作者简介] 贺云(1965-),女,贵州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 I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39-8041(2013)07-0086-02影片《一九四二》带着一段被遗忘的历史强势登陆,让许多媒体关注1942年所发生的事:“关注民族和民族记忆……是这三百万人使中国的媒体有一些惊醒,如果小说和电影起到这么微小的作用,不管是作者还是导演,目的是达到了”。
[1]笔者试图通过影片中小人物形象的解读,看人性的美丑,命运的悲欢,揭示其在人类情感世界里的坚韧精神品质。
一、影片概貌影片讲述1942年冬,河南发生“吃”的问题,3000万难民中有300万死于这场灾难。
有的被饿死,有的从火车上摔死和碾压而死。
大旱之后颗粒无收的庄稼,饿殍遍野的荒原,黑压压麻木的灾民从河南涌出,向西逃荒。
影片以两条线索展开,一条是逃荒路上的民众,主要以老东家和佃户两个家庭为核心,展现他们的挣扎和痛苦、希冀和愤怒;另一条是国民党政府对人民的蔑视加深了这场灾难,最终导致了自己失败的命运。
影片结构整齐开阔,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众多,人物刻画简洁精到,如地主的精明自私、农民的蛮犟憨傻、官僚的明哲保身、军人的惟命是从、权贵的通变治术、奸侫的见利忘义、外邦的趁火打劫以及鳏寡孤独的哀嚎无助,在一场由天灾引发的人祸中,看到每种人的姻缘果报,渗出中国文化的糟粕残畸;那盛大的舞会,飘扬的彩旗、欢呼的人群、偶像的眼泪,叠印着道旁的白骨、荒芜的村部、绝望的妇孺、横行的衙役、残忍的政府,都是些冷漠的强者与麻木的败弱。
影片无时不在提醒观众,“一段被遗忘的历史,一个必须面对的真相”。
《一九四二》,中国电影的严肃追问
作者: 鲁勇威;崔丹
作者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吉林长春130000
出版物刊名: 电影文学
页码: 43-44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24期
主题词:�一九四二》;饥荒;严肃;中国电影;冯小刚
摘要:在中国电影娱乐化倾向背景下,严肃的《一九四二》扑面而来.河南“吃的问题”带来了那些饥民家破人亡的事、民国政府轻视灾荒的事、美国记者深入灾区调查的事及日军残暴的事,带来了那些饥民和非饥民、地主和佃户、官员和商人、国军和日军们,还带来了那些精彩的台词,发人深省,促人追问.《一九四二》表明中国电影市场和产业更加成熟,中国电影人开始思考历史,研究问题,并追逐理想.。
电影《一九四二》的超常规叙事
作者: 王列;雷婷
作者机构: 河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24
出版物刊名: 电影文学
页码: 54-55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2期
主题词: 新历史主义;圆柱体叙事;阵痛式幽默;视听多元
摘要:电影《一九四二》以其全新的叙事视角和手法再次震撼了中国电影观众。
新历史主义和圆柱体叙事的完美结合,开创了灾难片的另一个高度以及新的模式。
“冯刘组合”所擅长
的“黑色幽默”升级为“阵痛式幽默”直指人心,令人笑中含泪。
影片的视听元素作为“形式”紧贴“内容”,又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局面,牢牢抓住了观众的神经。
《一九四二》作为一部灾难片,带来的不再是麻木,而是精神的涤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九四二》影评
“饿死人的年头多得很,你到底指的哪一年?”这是电影《一九四二》片尾曾有的一句画外音,现在不见了。
还有一句是国民党贪腐军需官董家耀被枪毙的现场,河南省政府官员责问洛阳市政府官员观众不够多:“宣传效果达不到,是政治事故。
”
删掉的这两句基本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地图,一幅仿佛麦哲伦大航海发现哪里是暗礁、哪里是可登陆的新天地的地图,即关于重大题材,中国电影到底能拍到什么程度?
《温故一九四二》是一篇非常短小的中篇小说,刘震云成稿之后的剧本至少是原小说的三倍长,而直接从原小说里挪用的情节、台词加起来还不到两页纸,这个改编难度是显而易见的。
而最大的难度还不在这里,在中国,我们知道,创作和制作要紧密衔接,尤其是创作像《一九四二》这样直接挑起疼痛神经的、充满复杂政治和民族问题的电影,要跨过一道多么巨大的深渊。
《一九四二》获得拍摄许可证的前提是:第一,拍摄时要把握住1942年摆在我们国家首位的应该是民族矛盾,不是阶级矛盾;第二,表现民族灾难,也要刻画人性的温暖,释放出善意;第三,影片的结局应该给人以希望;第四,不要夸大美国记者在救灾上的作用,准确把握好宗教问题在影片中的尺度;第五,减少血腥场面的描写和拍摄。
没有谁比冯小刚更适合这个挑战,他天然地对可怜又可恨的中国人“丑陋”一面的认识,他经过《集结号》和《唐山大地震》历练后对大场面大格局的把握,他以往全部电影积累起来
的观众认知度和信任感,以及他与刘震云的《温故一九四二》长达十八年的缘分,这些都是《一九四二》必须也只能是这个样子的原因。
当我们就《一九四二》本身所示的内容看这部电影时,我们会发现它完全做到了准确。
这是一部老老实实的电影,它老老实实地展现了那个年代各阶层角色的生命面貌、立场和态度,我无法想象如果影片用“更现代”的手法回顾历史(比如带着创作者的侦探意图,附身于扭曲的人物身上独白两句“噩梦”?)会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恰恰是冯小刚的“笨”,他的“没有态度”对得起这样一个题材——只提出问题,不试图僭越历史和他人来回答问题、解决问题。
我们只需要记住。
而当我们探头看向幕布另一侧、看向它背后所调动的一切资源、看向后台错综复杂的局势与所有参与人员“赌博式”的奔忙时,我们将不得不承认《一九四二》已经在一条可能的探索之路上走到最远的地方。
摘自凤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