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用好例证法 申论文章更精彩
2018国考申论备考:大作文高分突破---论证方法
2018国考申论备考:大作文高分突破---论证方法申论考试中,最后一道题为议论文写作,分值往往占据着半壁江山,是备考的重点,但在复习备考中,考生们往往迷茫,不知道如何写好一篇议论文,甚至,考场上大部分考生写的文章更多的偏向于说明和抒情,这就与题意不符合,得分往往很难到达三类文以上了。
公务员考试中,要想能够通过笔试,进入面试,议论文写作基本需要进入三类文上,尤其是竞争激烈的一些岗位。
因此,掌握议论文的高分突破方法还是很有必要的。
作为一篇议论文,论点、论据和论证是必备的三要素。
广大考生往往能够抓住论点,写出论据,但文章能否具备较强的论证力就不一定了。
也就是说,论证方法使用的过少,可能更多的是单一的举例论证。
论证方法其实有很多,引言论证、举例论证、数据论证、假设论证、对比论证、因果论证、联言论证、选言论证、三段论论证、归纳论证、类比论证等,都是属于论证方法,在考试中,我们不需要使用这么多,只要每篇文章使用三到四种论证方法就足够了。
我们先来认识常用的较为简单的一些论证方法,第一,引言论证,即引用经典着作、名言警句、公理规律来进行论证的方法。
这是最容易操作的一种方法,也能一定程度上提高文章的文采。
考生在备考中可多有意识的运用引言论证,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角度,各积累一些着作、名言警句、效应和原理。
例如,只要写到有关精神文明相关的内容,就可以运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两大类,以此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第二,举例论证,这种论证方法是广大考生最擅长的,但使用时需注意两点:一是,所举案例应当是高度概括凝练的。
切勿一段话全是案例的细节说明,否则文章的论证力会有所削弱;二是,应该对案例做简要的分析说明。
举例论证作为一种论证方法,是为了来论证一个观点或道理,因此,重点应在案例后的分析说明。
第三,数据论证,即用数据的方式来论证一个观点,这是强有力的一种论证方式,例如,要说明我国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可通过以下数据:2016年,我国经济运行缓中趋稳、稳中向好。
国考申论范文 好政策
国考申论范文好政策2018年国考申论范文?国考申论写作范文:精准扶贫重在“扶志”与“扶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绝大多数国人都摆脱了贫穷落后的面貌。
但是,由于人口多、底子薄等特殊国情的限制,仍有很多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这严重限制了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
而单纯借助“输血式”的外部帮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
必须要从“输血式”扶贫转变到“造血式”扶贫。
造成贫困的原因多种多样、非常复杂,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原因,既有地理条件限制,又有缺乏产业原因。
因此,开展扶贫工作必须要针对不同的“病因”精准施策。
而当前很多贫困地区之所以多年来扶而不起,帮而不富,助而不强,主要是因为他们缺乏脱贫致富的志向和勇气,缺乏自力更生的职业技能。
因此,要提高扶贫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必须要“扶志”与“扶智”相结合。
精准扶贫要重在“扶志”。
贫困县,原本是一个并不光彩的词汇,但是却因为由中央财政的巨额财政资金扶持和教育、科技、招商引资、甚至行政编制等方面的巨大政策优惠而成为众多所谓的“贫困县”争相追求的“香饽饽”,达到脱贫条件的贫困县则出于利益的考虑不愿“摘帽”。
这些现象表明,某些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不是不能致富,而是缺乏靠自力更生脱贫致富的志向和勇气,缺乏勤劳实干的精气神,存在“等、靠、要”的依赖思想。
因此,扶贫必先“扶志”,要通过宣传教育,转变一些地区“等、靠、要”思想,调动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主体作用。
精准扶贫更要重在“扶智”。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单纯地依靠外部“输血式”扶贫,给钱给物,虽然可以解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时之困,但没有脱贫致富的勇气和信心,没有脱贫致富的一技之长,没有“造血功能”,贫困地区就不能够从根本上断掉穷根,就不能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途径,要从根本上实现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必须要增加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
要改变过去“输血式”扶贫的模式,转向“造血式”扶贫,从单纯的物质资金支持转变到重视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开发,让群众充分认识到掌握脱贫技能的重要性,提升群众的文化素质与职业技能,通过创业就业、产业发展来增强脱贫致富的技能。
申论大作文:以辩证法为武器(2018版)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精彩摘录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系统
文采
辩证法
作文
申论
在实践中 事业单位
科目 第章
标题
结构
武器
版
评分标准
写作
角度
作业
要求
框架
内容摘要
本书适用于国家公务员、多省市公务员联考、各地方公务员、政法干警、选调生、烟草系统、事业单位、遴 选考试《申论》科目以及各地农信社、银行招考《写作》科目的备考。本书是讲授申论大作文的专著,最大的特 色是以辩证法为武器,最可贵之处是作者张金海老师9年来奋战在申论教学一线,亲自做题、亲自讲课,在实践中、 师生互动中总结做题经验,写作成书。
把问题看透,把观点摆明,把措施落实,把道理讲清,把理由讲足
“一篇文章或一篇演说,如果是重要的带指导性质的,总得要指出一个什么问题,接着加以分析,然后综合 起来,指明问题的性质,给以解决的办法。
“事物矛盾的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法则,因而也是思维的根本法则”。
务必写出“传播真理、弘扬精神、说明道理、讴歌时代、表达感情、解决实际问题”的好文章
第一次看有关申论的书,评论写作和公文写作实际上也用了不少。
《好的公文实质上不枯燥,官样文章里也有艺术》某日,我看到关于某正厅级官员任命的一则新闻,引起我 的兴趣,于是迅速入手其相关著作了解。
精彩摘录
一看标题,二看框架,三看开头,四看结尾,五看细文,六看观点,七看语病,八看字数,九看错字,十看 标点。遵此十看,万无一失。
2018年国考申论范文(55篇)
2018年国考申论范文:树为民服务之宗旨 破办事僵化
12
2018年国考申论范文精选:读懂主要矛盾,读懂新时代
13
2018年国考申论范文:根除“劣币驱逐良币,从潜规则盛行谈起
14
国考申论范文大全:中国经济的底气在哪里
15
国考申论范文大全:以公平正义促社会和谐
16
国考申论范文大全:乡村复兴,守住文明之根
36
国家公务员申论范文精选:美好“止于丰饶处”
37
国家公务员申论范文:新时代工人彰显中国制造力量
38
2018国家公务员申论范文:从鸡汤到家园有多远
39
2018国家公务员申论范文:私塾岂能取代义务教育
40
国家公务员申论范文:强化群主责任利于规范网络行为
41
2018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范文:一把手抓,抓一把手
2018年国考申论范文(55篇)
你已经准备好2018年公务员考试了么?为您整理《2018年国考申论范文(55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预祝考生们都能取得好成绩!
2018年国考申论范文(55篇)
1
2018年国考申论范文:完善养老服务 破解民生难题
2
2018年国考申论范文:创新管理思维提升公共服务
3
2018年国考申论范文:用创新给环境友好的拥抱
54
2018国考申论范文:发挥“空”价值 创造共享经济
55
2018国考申论范文:新时代工人彰显中国制造力量
30
国考申论范文精选:发挥“空”价值 创造共享经济
31
2018国考申论范文:以创新思维探索大学生就业之策
32
国考申论范文:推广公共图书馆阅读 开启阅读新时代
33
国家公务员申论范文精选:群众是最好的老师
浅论热点解析在2018国考申论文章写作中的应用
在申论文章写作过程中,运用社会热点举例并进行透彻分析是夺取申论高分的必备技能,中公教育专家在此以德化为例进行深刻分析。
一、关于以德治国的观点:观点一:《烈日灼心》中经典语句:法律是人类发明过的最好的东西。
你知道什么是人吗?在我眼里,人是神性和动物性的总和。
就是它有你想象不到的好,更有你想象不到的恶,没有对错,这就是人。
所以说,法律特别可爱。
它不管你能好到哪儿,就限制你不能恶到没边儿。
它清楚每个人心里都有那么点脏事儿,想想可以,但做出来不行。
法律更像人性的低保,是一种强制性的修养。
它不像宗教要求你眼高手低,就踏踏实实的告诉你,至少应该是什么样儿。
又讲人情,又残酷无情。
观点二:亚里士多德说,一个人拥有更多的智慧、勇敢、法制、正义,他就越有道德,而越有道德的人,就越能做出正确的事情,人人都应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什么是法治?17世纪英国思想家洛克说:权力不可私有,财产不可公有。
否则,人类将进入灾难之门。
个人可以做任何事情,除非法律禁止他去做;政府不能做任何事情,除非法律许可它去做。
法治,是给公民以最充分的自由,给政府以尽可能小的权力。
法治社会的真谛在于:公民的权利必须保护,政府的权力必须限制,与此背离的都不是法治社会。
观点三:德治是中国传统的治国理论:1、要求统治者集团以身作则,注意修身和勤政,充分发挥道德感化作用。
2、重视对群众的道德教化,“为政以德”,德主刑辅。
二、德治的重要性:1、经济、社会的失德现象突出,亟需德治的重建2、传统乡村的治理,需要依靠道德治理3、社会风气的好转,离不开道德的引领4、国民素质的提高,离不开公民道德的涵养5、齐家治国,离不开道德传承三、以德治国内涵:以德治国,就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职业道德、社会道德、家庭美德的建设为落脚点,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配套的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并使之成为全体人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
2018国考公务员申论写作两大实用论证方法讲解及示例
2018国考公务员申论写作两大实用论证方法讲解及示例申论申发论述一般分为凤头,猪肚和豹尾。
如何写出一篇观点明确,论证丰富,逻辑清晰的文章需要考生不断地练习。
正所谓登高必先修其近,行远必先修其远。
变则通,通则久,我们需要掌握一定的思路,但是内容却可以非常灵活的套用。
下面中公教育专家为考生举例说明实用的论证方法。
1、影响分析法分论点句子+过渡语+影响论证+回扣。
框架:分论点句子。
……在……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是……发展的必然途径和有效力量。
在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叠加出现,要想成就……的梦想,就需要……,一方面可以发挥……的重要作用,又能体现……的价值,更能有助于……,有利于……,有益于……切实保障……,真正是实现……的现实之需,稳中发展之根基。
以2014年青海省考“教育公平”为例。
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教育公平的必要前提。
教育资源在教育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是促进教育公平的必然途径和有效力量。
在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叠加出现,要想成就教育公平,促进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就需要资源的合理配置。
一方面可以发挥资源是物质基础的重要作用,又能体现政府合理调控的价值,更能有助于基层的孩子得到就学的机会,有利于基层的消除底层放弃教育,中层过度焦虑的现状,有益于科教兴国战略的进一步推进。
切实保障合理调配资源,真正是实现教育公平的现实之需,稳中发展之根基。
以2015年习惯的是是非非为例。
改变陋习,培养良好习惯是政府工作顺利开展的良药。
良好的习惯是事情顺利开展的基础,陋习的改变更是提升政府公信力,政府工作顺利开展的引航标。
在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叠加出现,部分官员铺张浪费,少作为,不作为,难以让民众信赖。
要想打造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必然要贯彻落实八项规定,改变各种不良作风。
这有利于政府官场风气的净化,有益于各项规定的严格实施,更能让少作为,不作为的懒政怠政的改善,切实维护好党群和干群关系。
切实让政府为打造服务型政府有前提和保障。
三招教你拿下2018年国考申论文章写作高分.doc
三招教你拿下2018年国考申论文章写作高分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大部分同学最头痛的就是申论作文的写作,许多考生因为作文水平不佳,导致考试失利,屡屡与公务员失之交臂。
经过广东华图系统学习后,不少考生申论作文由半个小时写不出一百字、结构混乱、词不达意到在规定时间内写出一篇符合题目要求的的作文,成绩稳步上升。
但如何让申论作文从平均分跨越到高分,从一般级跨越到最高级?你还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写作原则。
一、立意高远所谓文章立意高远是指文章的总论点、中心论点或主题,要正确、有高度、有深度。
立意直接影响着一篇文章的质量和价值,立意高远与立意一般的作文,分值差距是很大的,档次有可能相差两个等级。
以2016年国考省部级作文为例:要求以文章中的一句话不学礼、无以立为中心议题,联系社会现实,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分析:一般考生看到这个题目,立意会确定为只有学礼,才能立,这个立意就一般,而且不太妥当,学礼就一定能立吗?不学礼就一定不能立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
文章的立意确定为学礼对于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是历史上也存在无礼能立和有礼不能立的人和事,这些人和事最终说明的道理是一时成败在于力,千古成败在于礼,这样的立意就是正确和有高度的,达到了立意高远的要求。
二、思想深刻好的作文一定要旗帜鲜明地摆出自己的观点,观点要清晰、直接、简短、有力,切忌含糊其辞,长篇大论。
而且,为了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的看到考生的观点,观点的位置要突出。
但,高分作文一定要思想深刻,即作文提出的观点要由表及里、深入本质,揭示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并且观点要具有启发性。
思想深刻是高分作文的显著特征。
评析以下两段论证过程:(2013年国考省部级)例1:如何保护文化遗产?关键在于人民群众的保护意识。
现阶段,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仅仅停留在国家和政府层面,人民群众的保护意识相对薄弱。
往往是政府在极力保护,而群众却是与我无关的态度,日常生活更是不重视这方面的保护。
例2:保护文化遗产必以提高意识先行。
2018年公务员优秀申论范文:政善治,事善能
2018年公务员优秀申论范文:政善治,事善能本文“2018年公务员优秀申论范文:政善治,事善能”,跟着公务员考试网来了解一下吧。
欢迎您阅读。
政善治事善能——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向善治大国迈进社会事务纷繁复杂、社会需求千差万别,治理现代化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多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管理,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积累了宝贵经验。
同时也要看到,当前我国改革处于攻坚期和深水区,社会稳定进入风险期,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艰巨,社会管理面临新情况新问题。
“政善治,事善能。
”善治的难度与善能的要求下,必须实现从传统社会管理向现代社会治理转变,以此来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向善治大国迈进。
社会治理是中国梦的有机构成部分。
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中国梦,需要着力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各个领域着力推进。
人心稳,百业兴。
社会不稳,一切都是空想,实现中国梦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在社会领域,社会治理创新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宗旨,关涉到广大人民群众最为感同身受的个人利益和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是广大人民群众感知和检验中国梦实现程度的风向标。
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核心是人,只有人与人和谐相处,社会才会安定有序。
社会治理主要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说到底是做群众的工作。
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中以人为本,就是要求我们走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把群众生活保障好,让人民群众更多更公平地共享发展成果。
坚持多方参与,努力形成社会治理的强大合力。
社会是由方方面面的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综合性、系统性是社会的重要特征。
社会治理既是对全社会的治理,也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治理。
在社会治理上,既要充分发挥政府作用,也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作用,调动政府和社会力量两个积极性。
要强化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职责,充分发挥基层自治组织作用,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2018江西法检考试申论好例子好论证
2018江西法检考试申论好例子好论证选例第一步:理解论点以国家公务员考试16年地市级真题为例,选例的第一步是理解自身需要论证的论点。
好政策能促进公民的理性思考,让公民不再“任性”好政策能合理引导人们的善意,滋养公民的德性选例第二步:论据发散论据来源有两种,一种是直接用材料内的,一种是利用材料内的例子进行发散,由时间、空间、生活等联想出相似的例子。
如:论点:好政策能促进公民的理性思考,让公民不再“任性”直接用:1、限塑令引导民众形成环保理念2、市长信箱按既定程序处理问题,引导民众形成合理的程序意识联想用:1、《互联网管理条例》的出台,引导公民理性上网2、限购令的推行引导民众理性购房3、水价改革引导民众形成节约用水环保理念4、全民阅读,书香社会的建设引导民众树立正确的读书理念,提升公民理性思考能力5、酒驾入刑,引导民众遵守交通规则6、市长热线、网上信访渠道的开通,引导民众按程序办事好政策能合理引导人们的善意,滋养公民的德性直接用:1、T县政府出台办酒席的规定引导民众形成节俭美德2、恢复高考政策,唤醒读书欲,激发读书热情,用书化人联想用:1、常回家看看立法,唤醒人们的孝道意识2、武汉的孝道红黑榜的树立,助孝文化深入人心3、诚信档案的推出,倒逼民众提升个人诚信意识4、禁烟令的推行,帮助民众提升社会公德意识5、上海的好人法鼓励更多人行善行义举。
选例第三步:优选论据选例注意事项:确保针对性、体现逻辑性、内外相结合、自身能驾驭论点:好政策能促进公民的理性思考,让公民不再“任性”限塑令引导民众形成环保理念——生态《互联网管理条例》的出台,引导公民理性上网——社会限购令的推行引导民众理性购房——经济全民阅读,书香社会的建设引导民众树立正确的读书理念,提升公民理性思考能力——文化市长热线、网上信访渠道的开通,引导民众按程序办事——政治论点:好政策能合理引导人们的善意,滋养公民的德性T县政府出台办酒席的规定引导民众形成节俭美德武汉的孝道红黑榜的树立,助孝文化深入人心禁烟令的推行,帮助民众提升社会公德意识下面介绍——备考指导:文章写作风格申论的大纲要求中就有对文字表达能力的要求--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
2018国考申论:有效使用案例论证为文章加分
2018国考申论:有效使用案例论证为文章加分文章写作通常是考生国考申论取得高分的最后一道关卡,除了我们常说的总分论点的提取难以精准把握之外,文章具体内容的论证也很关键。
但是,可惜的是考生在考试过程中,论证内容往往与核心论点脱节,导致论证缺乏有效性。
最新大纲中,文章写作这样要求: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语种,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
其中的陈述,用事实论证核心观点,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案例论证了。
作为考纲的要求,案例论证是必须要体现出来的,而且在历年的阅卷工作中,案例论证往往作为一类文的判分标准,在文章写作中,很能够给考生加分。
但是,事与愿违的是,考生往往缺少案例,即使有案例,也往往是堆积材料,没有围绕具体的核心展开论证。
下面中公教育专家提供案例论证的几种形式:1.单一案例分论点+过渡句+案例(主体+目的/处境+做法+结果)+回扣分论点,谈启示单一案例也叫详例论证,其中的目的往往是为达到与总论点有关目的,问题往往是总论点存在的问题,做法就是分论点具体内容的展开。
如果结果是积极的,那么启示就是分论点,如果结果是消极的,那么启示就是做法的反面。
只有这样,做法解决问题,分论点围绕总论点展开,才叫行之有效的论证。
2.两个案例分论点+过渡句+正面案例(主体+做法+结果)+反面案例/古今/中外两个案例中,限于字数,案例主要呈现出:主体、做法、结果即可。
3.多个案例分论点+案例1、2、3(一句话案例:主体+做法/结果)+分析(影响/原因)+回扣分论点【示例】诚信建设是政府的必修课。
(分论点)诚信是人类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美德,于民、于政府都是不可或缺的财富。
商鞅变法之前,立木为信,赏人百金,赢取民心,不仅推进了改革进程,最终还助秦国统一中国;(正面典故)周幽王为博美人一笑,烽火戏诸侯,演绎了“狼来了”的故事,终因失信自取其辱,落得身死国亡的可悲下场。
(反面典故)政府的诚信是“立国之本”,是“执政之要”,是“百姓之需”,其对于维护政治系统的有效和稳定,提高政府公信力等方面都具有关键性作用。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技巧:文章写作例证法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技巧:文章写作例证法申论作为考试科目之一,亦是重中之重。
在申论复习中,作文亦是一大难点,尤其对于分论点的论证,很多考生无从下笔。
考生在书写分论点时,可以巧用例证法。
一、例子的来源1.结合材料例子可以从材料中选择,但要注意不能照搬、照抄材料,而要注意概括提炼,可以利用“主体+处境+做法+结果”要素呈现法,将材料中的例子进行提炼。
2.结合自身知识储备选例要做到“结合材料,但不拘泥于材料”,这就要求各位考生能够结合文章分论点,旁征博引,运用自身知识储备,书写例子。
这里需要特殊注意的是,当作文题干中明确要求“结合自身经历或感受”、“联系实际”、“联系社会现实”、“结合材料,但不拘泥于材料”时,分论点的论据最好适当结合下材料之外的例子。
二、举例原则1.要紧扣分论点,保证列举的案例能够充分论证分论点,不要列举与分论点无关的案例,导致分论点论证失效。
2.举例要简洁,语言表达不要啰嗦。
案例书写的过于啰嗦,会导致观点不明确、不突出。
三、操作方法分论点段旨句+列举与分论点有关的案例(可以列举一个、多个、正反案例)+总结分析案例+对策总结例如:打造宜居城市,要加强顶层规划设计。
【分论点】我国部分城市,未长远考虑,没有进行科学规划,新城建设出现诸多问题,甚至带来“睡城”、“空城”。
而在伦敦,城市建设注重配套的产业和生活服务设施,既缓解了交通压力,也实现了宜居生活;莫斯科新城建设提供更多岗位,吸纳就业人口,解决群众难题,让群众生活更好。
// 【正反案例】之所以出现如此大的差异,是因为我国城市规划不合理,顶层设计不到位。
// 【分析案例】因此,打造宜居城市,更要加强顶层规划设计,因地制宜,制定适合本地发展的方案,并保留好城市的文化与特色。
【对策结论】。
2018南昌公务员考试申论文章写作巧用例证法
2018南昌公务员考试申论文章写作巧用例证法1000字左右的申论文章,对于很多学员而言都是不小的挑战,尤其是分论点的论证环节,更是无从下笔。
那么如何让破解分论点具体写作顽疾呢?今天中公教育就给大家介绍如何巧用例证法让文章丰满起。
众所周知申论材料由数据型、观点型和案例型构成。
其中数据型材料和观点型材料篇幅较少,而案例型材料则占据申论材料半壁江山。
因此本文就以丰富的申论案例材料为“药引”,来帮助大家缓解分论点写作“恐惧病症”。
例证法即指通过案例进行论证观点。
首先,例子来源于何处。
一是申论给定材料中的正反面案例;二是申论材料之外的比较新的典型的社会热点现象、事例,以及自身积累的经典案例故事、自身经历。
其次,如何加工案例。
案例构成要素包含主体、处境、做法、结果等,因此在对例子进行加工时也可以考虑从上面几个要素去展开。
这里特别强调可以围绕例子个数做文章——单例论证:围绕分论点话题,从“主体+处境+做法+结果+启示(与分论点建立联系)”。
双例论证:可能是一正一反两个例子形成对比,或者两个正面案例得出一个共同的结论,还可以是两个反面的例子得出一个结论,围绕分论点话题,从“做法+结果(与分论点建立联系)”。
多例论证:围绕分论点话题,简要陈述多个案例从“主做法+结果+启示(与分论点建立联系)”。
在实际考试中可以根据给定申论材料的具体特点,运用不同数量的例子来论证分论点。
如例1:“文化价值观输出能够创造经济价值。
放眼世界,在全球电视剧市场进入大航海时代时,美国通过创新播出模式,以现实为题材将美剧输出海外,不仅吸收了大量美剧粉丝,更直接创造电视剧出口总额143亿美元,畅销100多国家。
立足国内,高清红作为民间剪纸艺术带头人,在剪纸传统文化逐步消失的过程中力挽狂澜,通过创新、开拓、保护传统民间文化将其推广至国际舞台,实现产能1500万元,出口创汇100万美元。
高清红和美剧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经济效益,关键在于重视文化价值输出。
2018年国考副省级申论作文
2018年国考副省级申论作文
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府级别更新,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开始参加“国考”这一重要考试,报考副省级职位。
作为一个关键考试,“国考”需要考生准备丰富的知识,提升专业技能,充分准备“申论”以获得较高分数,以期报考副省级职位。
“国考”的申论考试,包括论证、说理和议论,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话题,结合政府体制中的省政府和市政府在经济、政策、公共管理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结合全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安全性,分析副省级职位的重要性,并结合政策、规则、报表、政府统计数据、学术论文、报告等材料,提出自身分析,把握空间和机遇,提出政策建议,有效提高考试分数。
由于副省级职位的重要性,考生应深入研究国考的申论考试,在准备申论时,应全面掌握有关的知识点,重视分析、综合利用、构思、发散思维,把握社会发展规律。
要坚持“以知识支撑申论”,熟悉各项政策、法规、社会议题、国家大事及新技术、新科技等;要掌握新闻、大事件、社会热点及关联性,如国际贸易、投资、政策调整、宏观经济政策等;要特别重视政策分析方面的能力,并且仔细观察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深刻理解历史发展脉络,把握政策的发展方向;要重视实践技能,掌握语言表达技巧,尤其要注意结构和衔接,根据观点把握文章整体脉络;要熟悉各种形式的陈述,掌握调研报告、法规文件、统计数据、学术论文及记者报道等。
此外,要掌握申论思维技巧,从结构和内容上加强文章组织,突
出重点,杜绝空泛、重复和胡言乱语,增强文章的凝练。
尤其要注意认真审题,不偏题,紧扣中心,坚守话题,突出论点,避免论证不清。
总之,为了报考副省级职位成功,考生需要深入研究“国考”申论考试,充分准备各项内容,分析副省级职位的重要性,熟悉科学的申论思维,深入研究形式和内容,谨慎审题,以期取得好成绩。
2018-2019-公务员考试申论分论点论证的技巧详解-优秀word范文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公务员考试申论分论点论证的技巧详解在国家公务员考试过程中,申论科目一直以来都是极为重要的科目,考生要多去掌握申论技巧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申论分论点论证的技巧,希望能帮到你。
申论分论点论证的技巧分论点论证对许多学员来说简直就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下面提供几种常见的分论点论证方法,供广大学员学习。
(1)正反论证段旨句+观点重要性+正面论述+反面论述+结论【示例】“橄榄形”社会最稳固。
邓小平提出“稳定压倒一切”,社会稳定对于一个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国家有着特殊的意义,它是确保政策持续性和稳定性的保障,是实现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
“橄榄形”社会中产阶层占据百分之六十以上,是整个社会的中坚力量,深刻而全面影响社会的思潮、行为方式,一个生活殷实的中产阶层势必能够带来全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相反,一个收入两级分化的社会必然带来阶层之间的矛盾,在特殊情境下甚至相互仇视,不仅内耗资源,还会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近些年,我国出现的“仇富”现象,已经揭示了“金字塔”社会的的危险性。
多数人的贫穷会把原因归结于政策的不公而非个人的不努力,会带来心理受剥夺的感觉,也会影响社会政策的管理,带来不稳定因素。
(2)归谬法段旨句+观点重要性+提出假设+反驳假设+结论推进素质教育需创新教学方式。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如果学校仍然沿袭“一块黑板一支笔,一人从头讲到底”的“填鸭式”教学,就会使课堂乏味、学生厌倦。
而这与国家提出的“深化改革,在教育教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打破不合理的应试教育体制机制,才能激发课堂教学活力、学校办学活力,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的目标相违背。
故此,必须推进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创新,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增加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2018国考申论备考技巧:例证法的应用
2018国考申论备考技巧:例证法的应用例证法,是论说文章中亮明观点后举出具体实例证明观点的论证方法,在议论文中用得最多最广。
它也是卓有成效的一种推理方法。
因为任何观点不能孤立存在,而事实胜于雄辩,用确凿、典型的事实来证明观点,会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所以例证法是一般议论文都要用到的。
但是在使用例证法时也会遇到一些问题,在此进行总结并作出深刻剖析。
【举例说明】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古人云:“自古才子出寒门”。
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喝到;明代龙图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
荷兰画家梵高也曾两袖清风,一文不名,生活上常常靠着弟弟接济;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一个流浪儿;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出去打工……可见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优点:论据丰富缺点:“观点+论据”格局弊端:论点和论据之间相互脱离,两者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桥梁和纽带,论点还是论点,论据还是论据,论据虽然丰富,但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论点孤立无援,也就失去了其立足的依据。
这种“不讲道理”的议论文,论点无论怎样正确,也不足以服人,论据无论怎样充足也不过是一堆零碎的材料。
“观点+材料”=作文的失败学生们写议论文往往喜欢犯“以叙代议,例而不议”的毛病,对所举的事例缺少具体的分析,论点仍然是论点,材料仍然是材料,油水分离。
由于缺少必要的分析论证,文章常常没有说服力。
正确示例:模式论点+论据+分析+结论。
在论证的过程中关键是如何分析材料,论证的本质就是分析。
分析就是把事实论据蕴含的意义挖掘出来,使材料与论点之间发生内在的联系。
换个角度说,分析论证就是变单纯的举例为就例说理。
展示: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论点句)古人云:“自古才子出寒门”。
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喝到;明代龙图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
荷兰画家梵高也曾两袖清风,一文不名,生活上常常靠着弟弟接济;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一个流浪儿;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出去打工……(论据)这些都是幼时贫困而后成才的非常之人。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申论写作技巧(三)
以教育推动社会进步
为了方便各位考生高效备考,现将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申论写作技巧(三)公布如下,这是图图精心为各位准备的干货,希望大家决胜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文章写作之结尾
三、排比结题类
和在文章开头中使用排比句一样,在结尾处运用排比的形式同样给人以强劲的视觉冲击力。
而更为重要的是,结尾使用排比句可以强化文章的论述主题,有时会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示例一
挖掘优势资源树立品牌意识
扬长避短,挖掘优势资源,可以说是科学地发展经济。
树立品牌意识,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促进全局发展,可以说是持续地发展经济。
挖掘优势资源,树立品牌意识,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更持久地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深入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只有这样才能科学地构建和谐社会。
1/2。
出来了!2018国考申论(地市)作文解析与范文示例
出来了!2018国考申论(地市)作文解析与范文示例几天前,我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2018年国考申论作文(地市级)进行了简单的破题,因为人在村里,诸多不便,没有进行详细的解析,只是结合2015年河北省考作文命题进行简单说明。
回到单位后,第一时间研读了真题所给的材料,结合“虚实结合”的破题思路和深挖掘的材料精读技巧,不到一小时就完成了作文。
在这里,我把作文具体的形成过程展示给读者,这些方法和步骤,都是我们申论作文在线十讲课程中所讲授过的,读者只要掌握了这些方法,面对任何话题都能迎刃而解。
1读命题给定资料6中提到了老子关于“有”和“无”的观点。
请你围绕给定资料反映的城市建设理念中的问题,联系实际,以“试谈‘有’与‘无’” 为题写一篇文章。
(40分)读者注意,命题要求很清楚,既点明了“有”和“无”这一虚的理念,也点明了“城市建设”这一实的问题,虚实结合自然就是我们的破题思路。
同时需要注意,这是一篇命题作文,文章的标题是:试谈“有”与“无”;但是这样的标题只反映了“虚”,而没有反映“实”,这就需要我们为文章拟定一个结合“实”的副标题。
我们知道,“有”和“无”的关系,便是辩证法,那么副标题就可以起为:城市建设中的辩证法。
2破题思路这一命题属于典型的“虚实结合”,“有与无”是老子的哲学,是辩证思维,属于“虚”的范畴;而城市建设中的问题则是具体的社会问题,属于“实”的范畴,虚的理念与实际的社会问题结合起来进行考察;破题的思路自然也是“虚实结合。
我们首先需要理解“虚”,老子所说的“有”和“无”的观点到底是什么意思?理解了这一观点,然后寻找具体的城市建设中存在的实的问题。
最后把“虚”与“实”进行结合,也就是是这一观点对城市建设的启发和借鉴意义,这一结合便形成了作文。
作文命题很明确指出了“有和无的观点”在材料6中,我们看材料是怎么说的:【材料】“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老子提出了“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观点,强调“有”与“无”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申论作文例证法的方法
申论作文例证法的方法
议论文中,利用例证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提供实例来支持和证明作者的观点,使得论述更加有说服力。
具体而言,例证法有以下几种形式:举例法、对比法、归纳法和引证法。
首先,举例法是例证法中最常见的形式之一。
通过列举具体的案例来支持观点,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能够更加信服。
比如,在讨论教育问题时,可以举例说明一些成功的教育案例,从而论证某种教育方法的有效性。
其次,对比法是例证法的另一种形式。
通过对比不同的情况或者不同的观点,可以更加直观地展示出问题的本质。
例如,可以对比不同地区或者不同国家的环境保护政策,从而得出合理的环境保护方案。
此外,归纳法也是一种常用的例证方法。
通过归纳总结一系列具体事例的共性、规律和趋势,可以得出一些普遍性的结论。
比如,可以通过归纳一些国家的经济发展经验,得出一些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措施。
最后,引证法是例证法中的一种高级形式。
它通过引用权威人士的观点或者相关研究的结论,来证明作者的观点。
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一些对于专业知识较为深入的问题,能够借助权威的声音来增加文章的可信度。
综上所述,利用例证法可以使得文章的观点更加有说服力。
而
举例法、对比法、归纳法和引证法是常见的例证方法。
通过合理运用这些方法,可以让文章更加具体、具有原则性和可信度。
2018国考申论文章常用论证方法:热点例证法
2018国考申论文章常用论证方法:热点例证法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对于奋斗在公考道路上的各位考生而言,多学习、多借鉴是最高效的备考方法,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就跟大家分享,供大家参考。
引用热点事例无非是为了迎合出卷者结合社会实际和自身体会的要求,体现我们最基本的社会认知能力,强化文章的说服力,进而打造文章的亮点。
那么我们在引用的过程中就不能为了引用而引用,引用本身只是一个手段,通过对热点事例的分析,进而佐证自己的观点才是最终的目的。
所以一定要注意少述多评,这样也才能符合议论文的要求。
同时在例子的选择上我们要注意:第一,要贴切,选择符合文章主题的例子;第二,要典型,选择的例子最好是某一方面有较大影响力的,或者是经典故事;第三,要有时效性,例子的选择最好能结合当前的社会热点,社会实际选择。
结合上述要求,可以粗选几个事例,也可以某一个典型的在这方面有较大影响力的。
另外,有不少人会困惑在文章中什么位置可以进行引用。
这个大家注意一下,我们在文章的开头、主体、结尾只要恰当都可以引用,都能让我们的文章更具吸引力。
为了让大家更好理解,我们就举几个例子让大家更直观的了解。
我们以弘扬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养为总论点去写一个开头就可以这样写:虽然我国拥有五千年辉煌灿烂的文明,但在西方科学家眼中,我们却一直缺乏现代科学精神,早在新文化运动时,仁人志士们就为我们请来了“赛先生”,举起了科学精神的大旗,但百年后的今天,张悟本事件却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我国社会公众的科学精神还比较薄弱,科学素养还不足。
因此,必须着力弘扬科学精神,提升民众的科学素养。
此外热点例证用在我们文章分论点部分更是可以起到非常不错的效果。
例如我想说明领导干部转变作风的紧迫性就可以这样写:“今天你们有什么意见,有什么意见去厕所提去,没意见,该干什么干什么去”。
这是河北某位交通局长对反映问题的客运代表的答复。
类似的官员“雷人雷语”在社会上屡屡发生,究其原因,是传统的官本位思想在作怪,导致部分官员把自己看的高人一等,不知道自己做官是“为了谁”、“依靠谁”,反映出一些官员执政作风的轻慢和群众意识的缺乏。
选调生写作指导:用好例证法 申论文章更精彩
选选调生写作指导:用好例证法申论文章更精彩【导语】中公选调生网为帮助考生更好的备考申论考试,特意准备了选调生写作指导,赶紧学起来!助力考生顺利通过选调生考试。
作文写作是申论拉开分数的关键,然而大多数考生对于文章写作还停留在枯燥乏味的说理阶段,甚至还处于抄材料的阶段,没有自己的理解,更不用说举自己的例子进行论证了。
因此,只要懂得运用例证法,丰富我们的论证方式,就能让我们的作文立刻从千篇一律的文章中脱颖而出,博得阅卷人的青睐。
中公教育专家在此进行分析。
案例的来源有很多,如当下的社会热点事件、久远的经典历史故事等等,可以举一个例子也可以举多个例子,可以将案例运用在文章的开头、主体、结尾任何地方。
无论采用古今中外的任何例子,都要有对于此案例的论述,建立和论点之间的联系。
下面,中公教育专家给各位考生介绍申论文章写作中的例证法如何应用:方法一:精选单个案例这种方法就是通过一个案例的详细描述来论证观点,操作方法为:亮明分论点+阐述具体案例+揭示案例反映的观点+结论对策,要注意的是:列举案例时一定要与论证的观点有关联,同时要注意书写的简洁性。
【示例】引导青年人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亮明观点)近期,一些富豪委托各种中介机构,举办神秘而奢华的相亲会,从全国范围海选,到层层“面试”把关,有评委、有主考官,有的甚至请来中医“专家”给参加相亲会的女士们体检号脉。
参加相亲会的未婚女青年们为了能嫁入豪门,往往使出浑身解数“赶考”。
(阐述案例)其奢靡程度令人咋舌,其怪诞令人震惊。
部分人则出于对物质的崇拜和虚荣心,试图以婚姻作为“筹码”换取舒适优越的生活。
但这样没有建立在平等关系基础之上的婚姻,不稳定不牢固易解体。
(揭示案例反映的观点)应该通过正确的舆论引导,使青年人在浮躁、杂音不断的社会中,保持清醒的头脑、独立的心态,有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对策结论)方法二:粗选多个案例这种方法就是通过多个案例共同论证观点,操作方法为:亮明分论点+罗列多个案例+揭示案例共同反映的观点+结论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用好例证法申论文章更精彩
作文写作是申论拉开分数的关键,然而大多数考生对于文章写作还停留在枯燥乏味的说理阶段,甚至还处于抄材料的阶段,没有自己的理解,更不用说举自己的例子进行论证了。
因此,只要懂得运用例证法,丰富我们的论证方式,就能让我们的作文立刻从千篇一律的文章中脱颖而出,博得阅卷人的青睐。
中公教育专家在此进行分析。
案例的来源有很多,如当下的社会热点事件、久远的经典历史故事等等,可以举一个例子也可以举多个例子,可以将案例运用在文章的开头、主体、结尾任何地方。
无论采用古今中外的任何例子,都要有对于此案例的论述,建立和论点之间的联系。
下面,中公教育专家给各位考生介绍申论文章写作中的例证法如何应用:
方法一:精选单个案例
这种方法就是通过一个案例的详细描述来论证观点,操作方法为:亮明分论点+阐述具体案例+揭示案例反映的观点+结论对策,要注意的是:列举案例时一定要与论证的观点有关联,同时要注意书写的简洁性。
【示例】引导青年人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亮明观点)近期,一些富豪委托各种中介机构,举办神秘而奢华的相亲会,从全国范围海选,到层层“面试”把关,有评委、有主考官,有的甚至请来中医“专家”给参加相亲会的女士们体检号脉。
参加相亲会的未婚女青年们为了能嫁入豪门,往往使出浑身解数“赶考”。
(阐述案例)其奢靡程度令人咋舌,其怪诞令人震惊。
部分人则出于对物质的崇拜和虚荣心,试图以婚姻作为“筹码”换取舒适优越的生活。
但这样没有建立在平等关系基础之上的婚姻,不稳定不牢固易解体。
(揭示案例反映的观点)应该通过正确的舆论引导,使青年人在浮躁、杂音不断的社会中,保持清醒的头脑、独立的心态,有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对策结论)
方法二:粗选多个案例
这种方法就是通过多个案例共同论证观点,操作方法为:亮明分论点+罗列多个案例+揭示案例共同反映的观点+结论对策。
【示例】将困难踩在脚下,成为人生赢家。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一个人要想成功,必须经过艰难困苦的磨练。
(亮明观点)古今中外,历数豪杰伟人,他们的成功都离不开苦难的历练。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罗列多个案例)这些人物所经受的艰难困苦,正是他们获得成功的基石。
(揭示案例共同反映的观点)每一份磨难,都可以使他们的意志更加坚定,使他们学会坚强、忍耐、乐观;每一份磨难,在他们面前都会化为一份礼物,一种人格上的成熟,一种对人生和生活的深刻认识。
因此,面对困难我们要有将它踩在脚下的勇气。
战胜困难,成为人生赢家。
(对策结论)
方法三:正反案例对比
这种方法是通过案例对比来论证观点,操作方法为:亮明分论点+正反案例+得出结论+对策总结。
【示例】厉行勤俭节约,倡导理性生活。
(亮明观点)皆六王毕,四海一,始皇称霸天下是何等霸气,然而之后统治者却开始奢靡浪费,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最终导致戍卒叫,函谷举,秦王朝两世而亡。
(反面案例)而结束五代十国近半世纪战乱,再次统一中国的宋太祖赵匡胤,认真汲取前朝灭亡教训,大力倡导勤俭之风,轻车简从,精简后宫,怒斥奇珍异宝敬献,最终为宋王朝数百年基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正面案例)历史的兴衰繁荣背后,也在用发展实践告诉后辈,莫要让腐败浪费摧毁了苦心经营的业绩(得出结论),唯有崇尚节俭,才是在竞争路上,避开荆棘丛生的困难,勇往直前的重要保障。
(对策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