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_细胞生活的环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学校:学科:生物编写人:审稿人:
一、学习目标
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二、重点和难点
1.学习重点(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学习难点(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三、学习过程
探究一、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思考
“问题探讨”中血细胞、草履虫直接生活的环境及两环境的稳定性有何异同?
阅读课本P2-3 思考:
1、写出不同人体细胞所处的液体环境:
血细胞:
组织细胞:
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
体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等
2、体液的概念:生物体内的,统称为体液。

思考讨论:唾液、汗液、尿液是否属于体液?
3、内环境的概念:由构成的液体环境。

范围:以内,以外。

4、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的关系:
探究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分析P4《资料分析》,并完成下列讨论题:
1、回忆必修一所学化合物种类,思考如何将表中物质按化学性质进行归类?
2、白细胞、血红蛋白、呼吸酶、胰蛋白酶是否属于内环境?
3、组织液、淋巴与血浆三者相比,在组成成分上有何区别与联系?
探究三、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思考:
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包括、和。

1、渗透压:
(1)渗透压是指溶液中对水的吸引力。

(2)其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
溶质微粒越,溶液渗透压越高,反之则越低。

比一比,谁的渗透压大:
①、1 mol/L的NaCl溶液 1 mol/L的蔗糖溶液
②、10g/L的葡萄糖溶液 10g/L的蔗糖溶液
(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的含量有关。

(4)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

2、酸碱度:
(1)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

(2)维持因素:血浆的pH能够保持稳定与其含有的等离子有关。

(3)血浆中常见的缓冲对有:H2CO3/NaHCO3和NaH2PO4/ Na2HPO4。

练习:①、人体剧烈运动后会产生乳酸,但是乳酸对人体pH影响不大,其调节过程是怎样的?
②、当人体摄入过多碱性物质如Na2CO3时,内环境的PH是如何维持相对稳定的?
3、温度:
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左右。

想一想:此处所谓的温度指的是体表温度还是体内温度?
探究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填一填:教材P6拓展题的图。

当堂检测
1.人体的内环境是指() A.体液 B.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 D.血液
2.口腔上皮细胞所处的细胞外液是()
A 淋巴液
B 组织液
C 血浆
D 唾液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B.在人体的体液中,细胞内液约占1/3,细胞外液约占2/3
C.组织液是体内所有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D.淋巴和组织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血浆中蛋白质较少
4.下列物质中,均可在血浆中找到的是()
A 甲状腺激素、氧、尿素、小分子蛋白质
B 氨基酸、纤维素、二氧化碳、钠
离子
C 胃蛋白酶、钙离子、脂肪、胆固醇
D 呼吸酶、脂肪酸、尿酸、胆固醇
5.下列各项中,能看作是进入内环境的是()
A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受精 B牛奶喝进胃中
C注射胰岛素 D 血液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中
6.剧烈活动后,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pH值会()
A大于7.35--7.45 B小于7.35--7.45
C维持在7.35--7.45 D 稳定在3--4
7.细胞外液的主要阳离子是()A.Fe2+B.K+C.Na+D.Ca2+
8.肌肉注射时,药液进人人体后经过的一般途径是 ( ) A.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靶细胞 B.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
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C.组织液
淋巴 D.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9.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内环境是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
B.内环境是细胞内的环境,即细胞内液.
C.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一般要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D.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淋巴构成
10.右图是体内细胞与内环境的关系示意图,
请回答:
(1)正确填出①~⑤所示结构或内部液体的名称:
①为,其内液体称为细胞内液。

②若表示毛细血管,其内液体称为。

③若表示人体细胞的组织间隙,其内液体称
为。

④若表示毛细淋巴管,其内液体称
为。

(2)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细胞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其中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不断处于动态平衡之中,其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

(3)②内液体中有HCO3-、HPO42-等离子,它们对于维持________的稳定有重要意义。

(4)此图也表示了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进行的相互关系,各细胞直接从内环境中获得和,并直接向内环境中排出。

细胞生活的环境
学情分析
内环境的相关知识在初中新教材中较
少涉及,初中新教材仅就人体各大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做了常识性介绍,但由于学习间隔时间太长,印象不深刻,需要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回忆相关知识。

构建内环境概念过程中学生遇到的最大
问题是将抽象的内环境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形象的立体结构。

主要采用的学习策略是先利用问题探讨中的图片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分析自己生活的环境,再引导学生分析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
的生活环境,进而引导学生分析多细胞生物体内的细胞如血细胞
的生活环境,随之拉开本节课内容的探讨学习。

在本节的学习过程中教师旨在创设一个一个逐层深入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知识、生活经验和多媒体材料来构建学习新知识的桥梁。

相信,只要用心搭建好平台,学生会顺利达到新课程标准对本部内容的要求的。

效果分析
课前通过学案导学引导学生高效深入地预习了本节内容。

上课时通过多媒体PPT展示,形象的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一个逐层递进的情境,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探究内环境的相关知识,学生反应积极,学习效果理想。

利用同步习题对本部分知识进行了及时巩固。

通过这几个环节,学生能顺利达到既定学习目标。

细胞生活的环境
教材分析
《细胞生活的环境》一节包括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细胞外液的成分、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等内容。

这些内容,是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说明稳态的生理意义”的基础。

是学习《稳态与环境》模块的基础。

本节内容的重要任务是构建内环境这一核心概念,而教材并没有一开始就阐述什么是“人体内环境”,而先放眼生命世界中“细胞生活的环境”这样的广阔视角。

这样,既可以和《分子与细胞》衔接,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内环境这一概念,包括本节主要内容以及后续学习内容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等。

该核心概念的构建有助于学生理解生命活动的本质,了解系统分析的思想和方法,提高对生命系统与环境关系的认识。

本节内容比较抽象,因此,教学时力求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

例如,问题探讨、调查、思考与讨论等栏目安排的内容都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

评测练习
1.人体的内环境是指() A.体液 B.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 D.血液
2.口腔上皮细胞所处的细胞外液是()
A 淋巴液
B 组织液
C 血浆
D 唾液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B.在人体的体液中,细胞内液约占1/3,细胞外液约占2/3
C.组织液是体内所有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D.淋巴和组织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血浆中蛋白质较少
4.下列物质中,均可在血浆中找到的是()
A 甲状腺激素、氧、尿素、小分子蛋白质
B 氨基酸、纤维素、二氧化碳、钠
离子
C 胃蛋白酶、钙离子、脂肪、胆固醇
D 呼吸酶、脂肪酸、尿酸、胆固醇
5.下列各项中,能看作是进入内环境的是()
A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受精 B牛奶喝进胃中
C注射胰岛素 D 血液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中
6.剧烈活动后,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pH值会()
A大于7.35--7.45 B小于7.35--7.45
C维持在7.35--7.45 D 稳定在3--4
7.细胞外液的主要阳离子是()A.Fe2+B.K+C.Na+D.Ca2+
8.肌肉注射时,药液进人人体后经过的一般途径是 ( ) A.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靶细胞 B.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
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C.组织液
淋巴 D.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9.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内环境是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
B.内环境是细胞内的环境,即细胞内液.
C.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一般要通过内环境才能与
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D.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淋巴构成
10.右图是体内细胞与内环境的关系示意图,
请回答:
(1)正确填出①~⑤所示结构或内部液体的名称:
①为,其内液体称为细胞内液。

②若表示毛细血管,其内液体称为。

③若表示人体细胞的组织间隙,其内液体称为。

④若表示毛细淋巴管,其内液体称为。

(2)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细胞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其中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不断处于动态平衡之中,其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

(3)②内液体中有HCO3-、HPO42-等离子,它们对于维持________的稳定有重要意义。

(4)此图也表示了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进行的相互关系,各细胞直接从内环境中获得和,并直接向内环境中排出。

细胞生活的环境
课后反思
在新课改下,让学生积极参于到自主的探究活动中去,重视学习过程的思考性。

这就迫切需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推进课程改革。

作为一个课堂的设计师和调控者,从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转化成引导的地位,是为学生提供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个性发展为第一任务的教学情境,营建一种师生关系和
谐的生态课堂,让学生主动的去学习,去找寻问题的答案,解释生活中的疑团.
另外,多媒体的运用在如今的教学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细胞生活的环境
课标分析
新课程标准对本模块第一章的要求是:使学生通过对该部分内容的学习,能说明稳态的生理意义。

而本节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基础。

由此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是:在知识上,使学生能够准确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在能力技能上,尝试构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形;提高识别、理解图表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和说明日常生活中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树立局部与整体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