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一项制度”、“三化”管理加快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精选多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行“一项制度”、“三化”管理加快企业经营机制
转换(精选多篇)
徽商银行是经中国银监会批准的全国首家由城市商业银行联合重组成立的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由合肥市商业银行更名,吸收合并省内芜湖、马鞍山、安庆、淮北、蚌埠市商业银行,六安、淮南、铜陵市城市信用社,阜阳科技、银河、鑫鹰、金达城市信用社后,于2014年12月28日挂牌成立,2014年1月1日正式对外营业。
徽商银行的成立,掀开了全国城市商业银行改革的新篇章。
徽商银行成立以来,在按照现代商业银行要求,分阶段开展体制改革、机制转换、流程再造,健全新型经营管理体系,逐步打造成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为国内城市商业银行联合重组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做法。
一、以公司治理指引为导向,建立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
完善决策和监督机制。
建立健全董事会和监事会及其下设专门委员会,分别制定了议事规则。
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和外部监事制度,促进本行依法决策、科学决策。
建立内部授权管理制度。
成立之初,董事会制定了授权管理制度,按照本行章程的规定明确了行长经营管理权限。
行长在董事会授权围内,按照有限授权、区别授权、及时调整的原则,对分管行长和各分行、总行部分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内部转授权。
初步建立起覆盖总分支三级和所有业务经营管理活动、分级授权与条线管理相结合的授权管理体系。
构建行经营层综合管理架构。
今年,重新成立了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风险及内控管理委员会、业务发展委员会,进一步明确了三大委员会及其下属11个专业委员会职责,增强指导全行经营管理工作的科学性、规性和有效性。
二、以整合创新为主题,重塑新型的经营管理体制。
重点围绕巩固、改进和创新“一级法人、二级管理、三级营销”的管理体制,着重从组织架构、业务管理流程和制度设计等方面进行了“五大整合”:一是全面实现全行数据集中和账务合并,把全行分散、各自独立的络逐步整合成统一的络。
二是按照“四个统一”要求,即统一客户信用评级,统一操作流程,统一信贷授权,统一授信管理,建立“分级管理、差别授权、动态调整”的信贷管理模式,形成全行统一规的信贷授权授信体系。
三是顺利完成了存放同业账户的清理工作,实现了全行资金集中统一管理。
四是统一和规了全行财务授权、集中采购、财务、营业费用等管理,建立全行统一的财务核算和管理体系。
五是逐步实现全行资金清算业务、放款业务等集中化、专业化的运作管理。
在体制创新上,加快建立并逐步完善了一级法人、市场营销、信贷审批、风险管理、资
金管理、财务管理、内部审计等“七大体制”,并进行了多方位的综合配套改革,为全面提升全行经营管理水平奠定了基础。
三、以“流程银行”为方向,搭建适应现代银行要求的组织架构。
首先,以公司业务改革为突破口,全面构建新型市场营销体系。
一是确立垂直化管理模式。
按照“公司业务经营重心上移,零售业务经营平台下移,小企业银行业务流程化,国际业务全行做”的要求对传统的业务线和产品线进行改革,基本形成公司业务、中小企业、资金经营、国际业务、零售业务、电子银行六个集中经营单元。
二是稳步推行客户经理制,建立市场人员的“六能”机制,全面启动了客户经理制。
三是加快专业化营销队伍组建,开展了产品经理、信贷经理、风险经理、审批经理岗位资格考试,初步建立专业化营销“四支队伍”。
四是积极组织实施市场营销规划。
按照“五个围绕”的要求,即围绕市场做规划,围绕规划做客户,围绕客户做方案,围绕方案配资源,围绕营销抓考评,增强规划的精准和实战性。
其次,积极推进总行和分行部室由职能型逐步向事业部制过渡。
在总分支管理架构上,将原先的大分行、小总行逐步向总行作为全功能经营管理中心过渡。
在各业务管理线内部建立起层级清晰的授权机制和报告关系,强化总行对分行和支行的服务管理和支撑保障功能,将支行的后台业务逐步向总、分行进行集中处理。
第三,按照流程银行要求,进一步规前中后台业务流程设计。
按照“前台劳动简洁高效、业务处理专业集中、内控管理科学全面”的要求,完善前台销售体系,改革中台风险和授信管理体系,探索后台运营集中管理模式,初步实现支行信贷调查、信贷档案管理、贷款发放、银企对账、现金调缴配送、重要空白凭证配送、事后监督包接送由分行集中处理,提升管理效能。
目前,我行前中后台职责和管理关系逐步理顺,初步形成纵向以业务单元管理为主、横向以分行管理为辅的组织管理架构和管理模式,促进了业务管理和行政管理专业化。
四、以全面风险管理为目标,建设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积极推进风险全面统一管理。
横向上,按照“风险管理关口前移、前中后台全面覆盖”的总体要求,将风险管理关口由后台前移到中台和前台,努力构建覆盖全行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纵向上,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合规风险按业务条线进行控制和管理。
完善信贷审批体制改革。
制定统一的销售标准和审批条件,按照业务线建立公司、小企业、零售三条授信审批线,实行不同的审批模式,合理缩短审批路径,提高贷款审批效率。
加快客户评级体系建设。
正式启动了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五、以科技应用为支撑,全面提升科技开发与应用水平。
完成了核心业务系统的建设工作。
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核心业务系统的开发工作,为全行日常业务经营和管理提供了必要条件。
同时完成十多项业务系统以及大量代理业务系统建设,全行的营运平台日趋完善。
稳步推进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先后引进或开发客户经理绩效考核
系统、办公平台、资金转移定价系统、资金管理系统、财务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初步建立了全行信息管理平台。
目前,我行正在继续推进客户关系管理、管理会计、风险管理、绩效考核等方面系统建设,促进风险控制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六、以经营业绩为中心,建立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
按照两条考核主线的模式进行了总体设计,统筹安排,建立并不断完善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
一是引入经济资本管理理念,建立“两率一约束”(即利润工资率、利润费用率和强化资本约束)为核心的考核模式,对分行建立以经济利润为中心,以分行目标责任制为主体的新型考核体系,促进了全行经营管理理念和经营模式的转变。
二是采用“平衡计分法”原理设计了总行部门的绩效考核指标,建立并完善个人绩效管理体系,为科学评价员工业绩和薪酬考核提供了可量化的依据。
七、以市场化为原则,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建立市场化的用人机制。
干部选拔全面引入竞争机制,干部任职管理实行聘任制、试用期制。
加强干部交流轮岗,引进国内外金融同业优秀管理人才充实管理团队。
按照“柜面人员一个不能少,管理人员一个不能多,市场人员适度放开”的原则,加快推进全员聘用制度改革,逐步实现员工能进能出,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实现薪酬与岗位、能力、绩效挂钩的市场化用人机制。
建立合理的薪酬分配制度。
聘请国际知名的中介公司,在定岗、定编、定责的基础上设计全行干部员工薪酬,以岗位工资为基本导向,实行单位和部门业绩相联系,构建合理的薪酬档次落差,做到“以能定岗,以岗定薪,以绩计酬”,初步构建起以绩效挂钩为核心的薪酬分配机制。
八、以强化管理为基础,不断加强内控机制建设。
全面加强内控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建设。
成立以来,坚持制度先行、内控优先的原则,先后制定并下发各类管理制度500多项,已初步建
立起具有自身特色的制度体系,为全行各项工作正常化、规化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证。
建立内部控制监督评价机制。
合理划分审计、合规部门和业务管理部门内控工作职责,对各级机构和各业务条线进行持续的内部审计和检查,使全行的内部控制建设有规划、有政策、有执行、有监督、有评价、有整改。
全面实施新会计准则,真实反映全行经营业绩。
聘请外部审计机构,加强对经营活动的外部监督。
积极推进合规管理化建设。
总、分行成立了专门合规管理部门,对全行经营管理活动加强合规性检查和管理。
在全行围内组织开展了合规教育活动,对各级机构、各个条线、各位员工进行全面的合规风险教育,增强了全体员工内控管理观念和风险防意识。
九、以立足地方经济为己任,构建和谐的银政合作关系。
发挥原先城市商业银行与地方政府联系紧密的特点和优势,大力提高银政多层次合作水平,围绕地方经济金融服务的薄弱环节,充分发挥我行的传统经营优势,找准切入点,与地方政府有效联动,初步形成支持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票据业务、代收代付业务、小企业贷款、个人消费贷款“五大业务特色”。
经过两年多来的改革,徽商银行积极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顺利度过整合磨合阶段,即将完成重塑再造阶段目标迈入全面提升阶段。
在发展和改革任务非常繁重而艰巨的情况下,各项业务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存款和贷款余额以年均40%以上的速度增长,资产总额和经营利润翻了一番,业务发展连续跨越新的台阶。
截至2014年6月末,全行资产总额达到1224.77亿元,比成立初增加738.26亿元;各项存款余额924.56亿元,比成立初增加490.8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633.61亿元,比成立初增加328.74亿元;不良贷款率1.35%,比成立初降低4.68个百分点。
2014年上半年实现经营利润达到12.84亿元,实现净利润8.85亿元,同比增长94.1%。
全行各项监管指标持续明显改善,主要指标基本符合银行监管指标要求,基本达到国内上市银行的先进水平。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徽商银行将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现代商业银行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深化体制改革,转换经营机制,推进流程再造,全面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争取早日实现打造具有国内同业先进水平的全国性商业银行、上市银行的目标。
第五篇:关于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若干意见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印发《关于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1994-03-02
生效日期: 1994-03-02
发布部门: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发布号: 国经贸〔1994〕9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经贸委(经委、计经委),国务院有关部门:为了贯彻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和国务院召开的全国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我委起草了《关于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若干意见》,并在全国经贸工作会议上进行了认真讨论。
会后,又进一步征求了有关部门的意见。
现将修改后的件印发你们,请参照执行。
附件:
关于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若干意见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深化企业改革,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搞国有大中型企业,提出实施意见如下:
一、企业改革的方向和主要任务
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为了完成本世纪末初步建立起新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任务,必须朝着
这个方向加快推进企业改革。
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深化企业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企业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使国有大中型企业实现机制转换,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以下简称“转机建制”),充分发挥国有大中型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主力军作用,带动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向前发展。
当前,首先要认真学习《决定》,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第二,以贯彻两个条例(《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和即将出台的《国有企业财产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转机条例》和《监管条例》)为主线,加强企业管理,加快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建立国有企业财产的监督管理体系;第三,加大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力度,优化存量资产配置,扩大企业破产试点;第四,结合宏观配套改革,区别情况,采取分类措施,减轻企业不合理负担;第五,选择不同类型的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不断积累经验,为国有企业稳步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创造必要的条件。
二、围绕企业改革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实现上述企业改革的目标,必须认真学习领会《决定》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为深化企业改革和“转机建制”奠定思想基础。
一是要强化企业国有产权的概念,改变国有企业作为国家预算单位,直接隶属于政府部门的认识,树立国有企业同样是拥有法人财产权,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的“纳税人”,国家作为出资者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权益并承担有限责任的观念;
二是要改变国有企业必须是国家单一所有制的传统模式,除部分特殊行业的企业必须国有独资外,允许国有企业有步骤地吸收非国有资金入股,树立以国有企业的实力和信誉,广1
泛吸纳社会资金,通过控股、参股,用有限国有资金支配较多的资产,增强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和影响围的观念;
三是改变国家对国有企业统包统管,企业事事依赖政府的传统做
法,树立企业自主自立,独立承担风险,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的观念,长期亏损、资不抵债的企业应依法破产;
四是改变只从企业户数优势看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对国有小型企业、城镇集体企业产权控制过死的做法,树立资产流动的观念,注重资产优化配置的效益,在保证国家和集体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的有效形式;
五是改变以所有制性质区别政策,在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上靠对不同所有制、不同企业轮番进行政策性调整来推进改革的思路,着力解决深层次的矛盾,进行企业制度的创新,为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创造条件。
三、坚持不懈地贯彻《企业法》和《转机条例》
《转机条例》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块基石。
要在一年多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舆论宣传,形成深入贯彻落实《转机条例》的良环境。
对侵犯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要进行检查、曝光,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企业要眼睛向内,苦练内功,利用《转机条例》赋予企业的权利加强管理,加速自身机制转换。
要继续贯彻执行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各地区已制订颁布的《转机条例》配套规章和实施办法。
个别还未出台的配套规章,要抓紧审核,尽快颁布实施。
转变政府职能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关键。
各级政府按照《决定》的要求和中央统一部署,制订精简机构、转变职能方案,应有利于《条例》的贯彻,有利于政企分开,在加强地区经济运行的综合协调方面迈出较大步伐。
政府部门分流人员兴办公司要立即与党政机关脱钩;坚决纠正垄断性行业主管部门自办实体、获取高利的不正之风;防止“翻牌”公司截留企业经营权。
各部门、各地区要共同努力,首先把《转机条例》赋予企业的十四项经营自主权和责任在一万多户国有大中型企业中不折不扣地落实下去。
四、组织实施《监管条例》,建立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体系
《监管条例》是《转机条例》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要在落实企业经营自主权的基础上,明确企业法人财产权。
国家对国有资产的管理,要由实物形态逐步转变为价值形态,建立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企业自主经营的新体制。
当前国有资产管理不善和严重流失的情况,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和有关机构对其分工监督的国有资产要负起监督职责,根据需要认真做派出监事会等项工作,企业要普遍实行资产经营责任制,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
严禁将国有资产低价折股,低价出售,甚至无偿分给个人。
继续对少数大型企业集团进行国有资产授权经营试点,进一步理顺企业集团内部的产权关系。
国家经贸委会同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等部门,分期分批地选择一千户国有大中型企业纳入国家直接委派监事会的围,并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管理和经营的合理形式和途径。
五、加快改革步伐,为“转机建制”创造必要的条件
改革企业管理制度,强化内部管理
--改革、完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
要坚持和完善厂长(经理)负责制,保证厂长(经理)依法行使职权。
要正确处理企业内部党政关系,企业中的党组织要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保证监督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
党政领导可以交叉任职,具备条件的企业,可以实行党政主要职务一人兼;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加强民主管理。
--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职业化的企业家队伍。
要引入竞争机制,从实践中考察和选聘优秀人才担任企业厂长(经理);建立经营者资格认证、业绩考核和离任审计制度;提
高经营者的工资收入,提高企业家的社会地位,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建立人才合理流动机制,逐步形成经营管理人才市场。
改革企业经营者现行工资收入管理办法,在实行董事会聘任经营者的前提下,试行经营者年薪制,将经营者的工资收入与职工工资分离,与企业生产经营成果、责任、风险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相联系。
--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调整内部管理机构。
要按照企业进入市场,独立经营的需要,建立和完善科学与民主的决策体系,加强技术开发与市场营销体系,强化审计、监督和产权约束体系,并要不断改进和加强质量管理以及财务管理、现场管理和安全生产等基础性工作。
要精简生产人员,严肃劳动纪律。
要坚持和完善责权利相统一的内部经济责任制。
对因管理水平下降造成重大生产、设备、人身安全及经济损失的,要依法惩处。
--认真贯彻《两则》,继续做清产核资工作。
《两则》特别是《企业会计准则》,是现代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
所有企业都要认真实施《两则》及财政部《关于贯彻实施新的企业财务制度有关政策衔接问题的通知》(1993年财工字第199号)规定的十条措施,用有关政策。
1994年,清产核资工作要有重点地进行,首先在一万户左右大中型企业中铺开。
对清产核资中的有关问题,要认真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扩大清产核资试点工作有关政策的通知》(国办发〔1993〕29号)规定的十条政策处理。
国家经贸委要会同各地区、各部门,结合落实十四项经营自主权,跟踪了解一万户国有大中型企业实施《两则》、清产核资的情况,通过落实上述“双十条”,有步骤地界定产权,清理债权债务,评估资产,核实企业法人财产占用量。
从各方面为国有企业“转机建制”打基础。
--做承包企业转为统一税制的衔接工作。
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企业,要按照国家财税体制改革的要求转为统一税制。
从1994年1月1日起,国有企业统一按国家规定的33%税率交纳所得税,取消包税的做法。
考虑到部分企业利润上交水平较低的现状,作为过渡办法,增设27%和18%两档照顾税率。
对少数在中共中央〔1993〕6号件发布之前,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实行投入产出总承包的企业,经财政部门核实,可以在原定期限内(不超过1995)实行先征税再返还的政策。
要进一步完善工效挂钩办法。
亏损企业可继续实行减亏承包责任制办法,扭亏增盈后应照章征收所得税。
--全面深化企业劳动、人事和工资制度改革。
积极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依法聘用或解聘经营者与职工。
取消干部与工人、不同所有制职工之间的身份界限。
创造条件,逐步在企业与职工之间实行“双向选择”。
政府和企业都要开辟分流富余职工的渠道,大力发展和培育各种劳动力市场,大力发展职业技能开发、职业介绍服务体系,为失业人员提供再就业机会。
积极推进工资制度改革,具备条件的国有企业可按照“两个低于”(即职工工资总额增长率低于企业经济效益增长率,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低于本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原则,根据劳动就业供求变化和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结合企业机构调整和建立严格的责任制体系,在全面进行岗位劳动评价和职工劳动贡献考核的基础上,自主决定工资水平和内部分配方式。
在企业内部分配上要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平均主义,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合理拉开差距。
加快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的步伐
--大力发展一批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体,以产权联结为主要纽带的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企业集团,发挥其在促进结构调整,提高规模效益,加快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增强国际竞争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实行国有资产授权经营试点的大型企业集团,要进一步增强核心企业的经济实力和投资中心功能。
具备条件的经批准可成立进出口公司和财务公司,在较大围内融通资金,使之成为参与国际竞争的基本力量。
--对整体优势弱化、局部优势尚存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可以分立,可以划小核算单位,实行一厂多制,采取局部承包、租赁和拍卖的方式,分块搞活。
--要在国家政策指导下,积极吸引外资,对老企业实行“嫁接”改造。
选择一批企业、大项目,把“嫁接”改造与转换机制结合起来,迅速与国际市场接轨。
要积极探索吸引国际财团进行老企业改造的途径。
--加快小型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产权改革的步伐。
采取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