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RADITIONAL SPORTS|传统体育中图分类号:G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02-(2020)-12-001-2-TBB

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研究

郭利利

(平顶山学院体育学院河南平顶山467000)

摘要:传统武术传承有非物质性和物质性两种,主要以非物质性传承为主,其传承内容包括不可变易的基本部分和可进化的发展部分;传承主要通过口传心授、观念影响、身体示范等;传承方式包括群体传承、学校传承、家庭或者师徒传承等,而传承人则于筛选、评价和管

理等方面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传统武术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理念,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传统武术的传承存在不少问

题待解决。

关键词: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下时代的新兴概念,是一个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和历史进程的承载容器。在近些年来,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进程十分迅速,给我国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带来巨大的挑战以及给我国的传统武术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遥研究如何传承好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维护中华民族文化尊严,确保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延伸袁同时提高民族自尊和自信以及提高我国软实力。

1、传统武术非物质性文化遗产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联系、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这强调的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活态流变、突岀非物质的属性、强调不依赖于物质形态而存在的品质。随着文化全球化势头的猛烈进攻,我国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正遭受着史无前例的巨大挑战;传统武术作为我国民族文化中优秀的存在,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坚韧精神,在现代的发展中也无例外的进入到危险的环境。要维护好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文化空间,就必须传承好、保护好支撑中华民族精神的各种优秀文化,传统武术非物质性文化遗产传承具有特殊性,当老拳师离世时,后继的传承人需要面对许多苛刻的考验,只有传承人亲自学习才能真正感悟到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所在。非物质文化不同于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传承的主要方式是保护过程,保护传统武术的发展道路,需要构建传统武术保护的生态场。在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过程中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岀现了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深刻影响着传统武术未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发展。

2、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困境

2.1、缺乏总体规划

传统武术内涵丰富,不同区域有着不同代表的武术,但是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岀现了将某一个区域或者单一代表武术与公认拳种放在同一位置的现象。譬如在第一批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少林功夫”、“武当武术”和太极拳;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红拳”、“八卦掌”和“峨眉武术”等,而事实上,无论是地域武术还是流派武术,它与具体的武术拳种的内涵与外延内容都有本质上的差别,将二者放在同一位置,并不利于传统武术的真正传承,同时在后期对这些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武术采取真实的保护措施时也容易引起混乱。除此之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设立了扩展项目,其中将太极拳扩展为“武氏太极拳”,但是沧州武术只有燕青拳、劈挂拳、孟村八极拳三个拳种。扩展项目设立的目的应当是丰富拳种的内涵,利于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但是其扩展内容显示岀将没有本质区别的传统武术分划,并且分别给予立项,这反映岀传统武术在申遗时严重忽略了正常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拥有的总体性规划,将传统武术中的庞大内容相互独立,事实上不利于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未来整体发展。

2.2、传承主体不明

在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中,传承主体往往由传承人担任,但是政府等行政机关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的引领作用、政策支持等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政府机关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过程中,主要负责主持项目申报、资金支持、政策的倾斜和扶植,可以说政府行政机关是传承主体中隐藏的主体,但与此同时只有传承人对传统武术有着十分清晰的掌握,传承人是支撑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最为关键的存在袁政府行政机关在这其中的作用同样是举足轻重,两者之间存在的矛盾问题主要集中于政府行政机关由于自身工作特性,没有切实考虑到“非遗”项目自身的发展规律和传承主体的意见,传承人无法发挥传承主体的核心作用,在整个“申遗”中处于弱势地位。政府机关的参与的确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提供稳定的资金、政策等方面便利,但是同样容易岀现违背非物质文化遗产规律的行为。事实上,政府行政机关和传承人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应当分别充当主导和主体中心的角色,这样才能够为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2.3、传承人的选择缺乏严谨

传统武术的传承人需要满足自身武术功底十分强劲、心态健康积极,能够教导学习武术的学生将传统武术继续发扬光大等要求,文化部在选择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时,往往会依据三个方面,分别是掌握技能的情况、代表性、传承能

作者简介:郭利利(1982-冤,女,汉族,河南汝州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社会体育、民族传统体育。

文体用品与科技

总第456期2020年12月(上)

传统体育|TRADITIONAL SPORTS

力遥但是就目前而言,在已经公开了的传统武术代表性传承人中的少林寺第30代方丈释永信作为少林功夫的代表性传承人受到了许多外界不同方面声音的质疑,认为释永信对于少林功夫的掌握不够扎实,难以服众,不能够对少林功夫产生较强的指导意义和示范意义,此外在第一批决定的代表性传承人中,有一些人的年龄十分高,抛去对其实际能力的考虑,年龄的限制对后续传承产生了一定的隐患遥传统武术代表性传承人身兼十分重要的责任,在传承人的选择上如果没有做好,极易造成传统武术逐渐其某些内涵,因此在筛选传统武术传承人时,只有得到业内人士的普遍认同,对其实际能力以及综合素质进行针对性的考核,是其在传统武术行业中具有足够的公信力和实际能力,才能够使得传统武术在有效工作中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性循环。

2.4、传统武术传承方式单一

一般而言,传统武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需要遵循“非遗”保护的“本真性”、“可持续性”、“整体性”、“可解读性”等总体原则,但在此基础之外,传统武术追求深远发展必须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传承方式,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众性着重发挥,在民众生活中得以延伸和维系。在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主要使用静态的保护方式,利用现代的高科技手段将与传统武术相关的内容摄录下来,这的确是保护传统武术极佳方式,但是传统武术十分讲究身体力行,只有在实际操作中方能体会到传统武术中的精髓和奥妙。静态保护方式智能保存传统武术的外形、但其内涵、所代表的优秀民族精神、价值观等是无法通过静态保护方式展现的。因此为了从传统武术的本质上保护传承,传承方式必须创新,寻找新的、适合传统武术现代发展的方式,展现传统武术的魅力,使得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能够真实地实现目的遥

3、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问题解决对策

3.1、保护传统武术传承的文化生态环境

无论是任何文化的发展都需要依托于健康稳定的文化生态环境,一旦脱离,便会走向衰亡,因此传统武术要寻得发展的机会和环境,融入现代生活是必要的,但同时现代生活需要具备适合生存的文化环境袁而营造且保护传统武术传承的文化生态环境就需要政府行政机关的努力付岀。政府可以通过学校教育、媒体宣传、舆论引导等方式,刻意引导社会对传统武术的关注,为传统武术在现代社会生存能够有一个适合生存的环境,改善现代青年对传统武术的认知,发挥传统武术文化、教育、娱乐、健身等重要价值。

3.2、稳固传承者的传承主体地位

因为在传统武术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个活动主要是政府行政机关负责,所以传承人也要受命于政府,这一工作管理结构和中国的权力结构逻辑相符一一自上而下,这就会导致无论是资源还是理念都是由上传输下,严重忽视传承人的自主意愿,容易导致传统武术传承缺失原真,趋于统一模式化,十分不利于传统武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要做好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工作,必须将摆正政府行政机关在这项庞大工作中的位置,政府行政机关应当更多地充当召集者或者引领者的角色,因为传承人才是传统武术中的关键和主体。政府行政机关在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进行某项具体工作时,应当先询问传承人具体的实际意见和意愿,结合参考传承人的想法之后再进行工作,这样能够保证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本真内涵的传承完整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内涵主要是通过具体的文化事象中的民族思维方式、宗教信仰、价值诉求以及文化心理活动,而这一精神内涵的最终展现或者实施需要传承人和习练者的共同努力和参与,政府可以在这个过程中通过采取奖励的方式调动传承人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传承人的自觉意识。

3.3、开发多种传承传统武术的途径

据上文所述,传统武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应当在静态保护方式的基础上,结合动态的保护方式,例如利用创新机制和借助商业资本的力量增强自身更新创造的能力,从而形成遗产到资源,再到资本,最后产业的发展链条,将传统武术文化遗产作为社会资源而开发为资本产业袁能够很好地实现传统武术融入现代社会民众日常生活的目的,但是必须要注意的一点是,传统武术再与商业资本结合时应当坚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根本的初心袁始终保持传统武术鲜明的文化个性特征。除此之外,传统武术想要具备强大的生命力,必须重视教育这一方式途径,充分教育能够使得现代民众对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具备正确的认知,同时有利于传统武术文化资源的整合,从而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

3.4、完善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总体规划

在进行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之前,需要先进行好准备工作,对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作岀详细、结合实际、考虑整体的总体规划,例如将濒临灭绝的传统武术优先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在整合传统武术时,应当以拳种为单位,不同分支或者不同流派通过分析其特性和本质进行整合,再联合申报。传承人应当从单人个体发展为团队整体,例如将传承人团体分为三个阶梯:代表性传承人、第一传承人梯队、第二传承人梯队。在选择传承人时,除了要考虑基本的能力素质问题之外,在不同梯队的传承人队伍中设立合理的年龄间隔,从而设立合理的传承人队伍,为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打下坚实的基础。

4、结束语

传统武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代表,做好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有利于我国中华文化在文化全球化趋势中屹立不倒,增强我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在传承工作的进行中岀现的问题,我们要给予充分的信心,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传统武术提供了全新的传承视角,传统武术在未来的传承发展中将会有更加美好的蓝天。

参考文献:

[1]闫升.传统分期理论和现代板块周期理论训练实践运用的研究—

—以排球训练为例[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8(12).

[2]王林,虞定海.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困境与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04).

[3]相金星.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传统武术的保护与发展[J].林区教学,2013,000(004).

[4]张辉,方千华,杨海晨等.发明的传统:论社会转型期传统体育的固守与超越—

—从台湾“九天民俗技艺团”的变迁谈起[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8(11).

文体用品与科技

」总第456期2020年12月(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