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企业类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增值税企业类型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的影响
2016年1月1日,中国历史上减税力度最大的单项税制改革――增值税转型改革,终于在全国范围内开始了。
面临全球金融危机考验的中国企业,该如何抓住这次税改机遇,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xx年11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出台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
其第九项措施为,自2016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允许企业抵扣新购入设备所含的增值税,同时实行取消进口设备增值税和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政策,将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征收率统一调低至3%,将矿产品增值
税税率恢复到17%。
作为我国目前第一大税种,增值税改革意义重大。
xx年,仅国内增值税收入就超过万亿元,约占全年税收收入的31%。
此次改革,国家财政预计将减收1200亿元以上,堪称我国历史上单项税制改革减税力度最大的一次。
其实,有关增值税改革,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在探索中了。
根据国务院的部署,xx年7月1日,增值税转型改革首先在东北三省的装备制造业、石油化工业等八大行业进行试点;xx年7月1日,试点范围扩大到中部六省26个老工业基地城市的电力、采掘等八大行业;xx年7月1日,试点范围又扩大到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五个盟市和四川汶川地震受灾严重地区。
据统计,截至xx年底,东北和中部转型试点地区新增设备进项税额总计244亿元,累计抵减欠缴增值税额和退给企业增值税额186亿元。
试点工作运行顺利,有力地推动了试点地区经济发展和设备更新及技术改造,也为全
面推开增值税转型改革积累了经验。
作为增值税改革的先行者,东北三省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呢?《新财经》记者采访了黑龙江省国税局征收管理处处长张健民。
增值税改革消除重复征税
《新财经》:从xx年增值税改革试点开始,贵省的增值税改革已进行四年多了。
您认为此项改革的最大意义在哪儿?
张健民:增值税转型改革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它将消除重复征税,降低企业税负,从而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提高我国企业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这是就企业而言。
另外,增值税改革,对完善我国的税收制度也意义重大。
这个问题说起来比较复杂。
《新财经》:那就请您给我们普及一下有关增值税的知识。
张健民:好。
从计税原理上说,增
值税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劳务服务中多个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所谓增值,是指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内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所得的收入,大于购进商品和取得劳务时所支付的金额差额,是纳税人在其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创造的新增价值。
《新财经》:所以叫增值税?
张健民:是的。
根据对外购固定资产所含税金扣除方式的不同,增值税制分为生产型、收入型和消费型三种类型。
生产型增值税,不允许扣除外购固定资产所含的已征增值税,只允许扣除用于生产经营的流动资产的价值,包括原材料、燃料等。
因此,生产性增值税的增值部分实际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其税基最大,重复征税也最严重。
收入型增值税,除允许扣除流动资产的价值外,还可扣除固定资产的当期折旧价值。
其增值部分实际相当于国民收入,税基小于生产性增值税。
消费型增值税,允许纳税人一次性
扣除用于生产经营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全部价值,实际相当于只对消费资料征税,生产资料不征税,因此其税基最小,但消除重复征税也最彻底。
目前,世界上140多个实行增值税的国家和地区,绝大多数实行的是消费型增值税。
此次增值税改革,就是将我国原来实行的生产型增值税转变为消费型增值税,即增值税转型。
不同行业受益不同
《新财经》:从黑龙江省的情况看,增值税转型会对企业产生什么影响?
张健民:xx年9月14日,财政部、国税总局正式启动东北税制改革试点。
当时采取的是“增量抵扣”方式,改革试点领域也限定在八大行业(包括装备制造业、石油化工业、冶金工业、船舶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军品工业和农产品加工业)。
同年12月,财政部、国税总局对东北税改的关键政
策做出重大调整,将“增量抵扣”转变为“全额抵扣”。
xx年,试点方案又从“全额抵扣”再度转为“增量抵扣”。
可以说,这中间也在不断总结摸索。
此次增值税转型实行的是全额抵扣、全行业转型,取消增量限制,允许企业新购入的机器设备进项税金全额在销项税额中计算抵扣。
增值税转型对于不同行业的影响不尽相同。
设备、工具类固定资产投资额比较大的行业、企业将能在较大程度上得到发展助力。
如橡胶制品业、印刷业和木材加工及其制品业、金属制品业、食品制造业、纺织业、家具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产业受益较为明显。
举例来说,按照我国2016年将新型干法水泥比重提至70%以上的目标,我省一家水泥厂需要进行设备更新,而这些固定资产投资占资产比例很大。
一条日产5000吨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平均设备投资5亿元左右,增值税税额为8500万元左右。
在增
值税转型前不允许抵扣,需要计入固定资产价值。
而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后,企业就能增加约8500万元左右的利润。
这无疑对技术更新影响重大。
而一些固定资产投入较少的企业,如劳动密集型行业,则受益较少,与实行生产型增值税时的差别不是很明显。
企业要把握好机会
《新财经》:此种情况下,企业该如何利用现有政策加快发展?
张健民:增值税转型的核心,一是一般纳税人计算应缴增值税时,允许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二是降低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
因此,各类企业应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一般纳税人要加快设备更新、技术改造,进行产品更新换代。
因为增值税转型后,企业可以对固定资本的进项税额进行抵扣,这样,企业就能省下更多的资金,增加利润,扩大生产。
同时,
面临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一些大型设备在价格上也比以往更具优势。
而危机过后的复苏,则需要大量的商品来弥补市场需求。
现在,正是为未来占领市场打下基础的良好时机。
与这些大型企业不同,小规模纳税人则要加快商品的生产与销售,时刻把握政策的变化,根据政策变化搞好生产经营。
此次增值税转型,对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统一降至3%,这在很大程度上为小规模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提供了资金支持。
小规模纳税人应抓住这个时机,加大经营规模,完善财务制度,加快产业升级步伐。
《新财经》:增值税转型后,企业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张健民:按照现行的增值税征收政策,增值税的征税范围是所有货物和加工修理、修配劳务,而交通运输、建筑安装等其他劳务则还属于营业税的征税范围。
按照增值税改革目标,这些行业最终也将要纳入增值税的征收范围。
针
对这一政策,各类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可以考虑在经营许可的范围内,对于一些无形资产、大型不动产的投资,尽量向后推延,待这些行业也纳入增值税征收范围后再进行投资,这样就可以节省不少资金。
修订后的增值税条例规定,与企业技术更新无关,且容易混为个人消费的自用消费品所含的进项税额,不得予以抵扣。
因而在税收申报过程中要注意这些进项税额不能进行申报抵扣。
记者观察
增值税改革正当时
在维持现行税率不变的前提下,此次增值税转型,无疑是一项重大的减税政策。
当年旨在为控制通胀而实行的生产型增值税,如今看来,对高新技术产业和基础产业的发展,已经产生了越来越大的抑制作用。
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可以避免对企业重复征税。
短期内可为企业减负、增加企业投资的积极性;长
期则可以刺激投资,扩大内需,促进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鼓励资本向资本密集型和高新技术产业流动。
当前,金融危机正向纵深发展,实体经济面临挑战。
此种形势下,适时推出增值税转型改革,对于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提高我国企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克服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的影响
【摘要】我国在1994年税制改革,确立了生产型增值税制度。
如今,我国现行生产型增值税已经暴露出种种弊端。
国家也已经制定了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转型分步实施、逐步扩大征税范围的策略。
由于增值税在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不仅提高了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竞争能力,而且更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健康、持久的发展,所以实行消费型增值税是我国增值税改革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消费型增值税生产型增值税增值税转型销项税额
我国实行增值税是从1984年第二步利改税时开始的,在随后进行的一系列税收制度改革中逐步确立了生产型增值税的地位。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了将我国的增值税由生产型增值税改为消费型增值税,决定自2016年1月1日起在中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推行。
增值税转型改革,从微观角度来讲,必然会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宏观角度来讲,这对扩大国内需求,降低企业设备投资的税收负担,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对增值税转型的理解
增值税是对从事销售货物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从事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取得的增值额为课税对象征
收的一种税。
依据对固定资产的处理不同,增值税可分为三种类型:生产型增值税、收入型增值税和消费型增值税。
增值税转型就是把我国现行的生产型增值税改为消费型增值税。
在增值税的实际征收中,采取先按商品销售收入乘以适用税率计算出“销项税额”,再从中扣除企业用于销售而购进的商品或为生产商品所购进原材料等投入物所交的增值税税款,也就是“进项税欲”,通常以购进发票上注明的税额为准,余额上交给政府。
生产型增值税是指在计算纳税人当期应纳税额时,只允许在销项税额中抵扣外购的原材料的已纳税额,不允许扣除外购的固定资产的已纳税额。
从国民经济整体看,其税基大体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不包括增值税等间接税本身),故称为生产型增值税。
从企业看,外购固定资产包含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不能列入当期进项税额抵扣销项税额,而是全部计入成本。
消费型增值税则是指在计算纳税人当期应纳税额时,允许在销项税额中扣除外购的原材料
和固定资产的已纳税额,从国民经济整体看,其税基相当于只对最终消费品和劳务征增值税,故称为消费型增值税。
从企业看,外购固定资产包含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可以全部列入当期进项税额,从当期的销项税额中抵扣。
也就是说,在生产型增值税制度下,固定资产按取得时的成本入账,取得时的成本包括买价、增值税费用和其他相关费用,用公式表示就是:固定资产成本=买价+增值税+其他费用;在消费型增值税制度下,由于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增值税可以抵扣,固定资产的取得成本中就不包含增值税这一块。
两种类型增值税的区别在于对固定资产所含的进项税额是否允许抵扣及如何抵扣。
生产型增值税不允许抵扣,税基大;消费型增值税允许全额抵扣,税基小。
显然,消费型增值税制度下的固定资产成本要低于生产型增值税制度下的固定资产成本。
二、增值税转型的有关规定及对企业财务的影响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正式提出了将我国的增值税由生产型增值税改为消费型增值税,决定从2016年1月1日起,在维持现行增值税率不变的前提下,允许在全国范围内,各个行业的所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当期的销项税额中增加抵扣其新购进设备所含的进项税额,当期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可结转下期继续抵扣。
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转化必将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产生影响在以下方面。
1、对企业产品成本的影响
在生产型增值税制度下,企业资本投入所承担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资本化为固定资产成本的一部分,并且分期转移到生产成本中去,使所生产产品的成本中还包含一部分购进环节的增值税。
在消费型增值税制度下,企业新增的固定资产成本中不包含增值税进项税额,这部分税额也
就不会转移到生产成本中去,那么所生产产品的成本中也就不含购进环节的增值税,相对来说,产品成本就降低了。
2、对企业营业利润的影响
(1)消费型增值税制度框架下的固定资产成本不包括增值税进项税额,要低于生产型增值税制度条件下的固定资产成本。
假设生产型增值税制度下的企业所购设备类固定资产的增值税基本税率是17%,那么,消费型增值税制度下固定资产成本的降低幅度为:17%/(1+17%)=%,因为企业每期要计提固定资产的折旧,设备折旧也相应降低%。
从固定资产折旧成本转移过程来看,根据固定资产的不同用途,固定资产的折旧要么计入产品成本要么计入期间费用,不论计入哪个会计科目,设备折旧的降低均导致公司当期营业成本的降低,从而提高了当期的营业利润,并且这种影响会在固定资产的折旧期内持续。
(2)由于新增固定资产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抵扣使得增值税应纳税额减少,而城
建税及教育附加费是以包括增值税在内的三大流转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实际缴纳数为税基的一定比率计提计入营业税金及附加,因而使得营业税金及附加有所减少,从而导致营业利润增加,这种影响只是一次性的。
3、对企业现金流量的影响
在生产型增值税制度下,公司购买固定资产的进项增值税不能抵扣,会计上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在现金流量表上表现为公司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出。
在消费型增值税制度下允许企业新增的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一次性全额抵扣,企业将比在现行生产型增值税制度下少流出现金,相对来说就是公司现金流量在现有基础上的增加,增加程度与当年的投资规模成正比。
与增值税转型前相比,转型后会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现金流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增值税进项税额可以从销项中予以抵扣,使得企业缴纳的增值税额减少,表现为企业现金流出减少;第二,增值税的降低还会导致以其为税基的城
建税与教育费附加的减少,节约企业的现金流出;第三,企业投资成本最终都要转嫁给消费者,投资成本的降低直接导致企业销售价格的下降,企业负担的增值税销项、消费税、城建税以及教育费附加也会相应的降低,企业的现金流出也会减少。
结合以上三个方面,因增值税转型使企业节约的现金流=允许抵扣的固定资产进项税额+节约的消费税、城建税、教育附附加。
三、增值税转型对我国企业的影响
1、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扩大内需
实行消费型增值税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增值税转型对不同的企业虽然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但总的来说,对所有交纳增值税的企业都有减税效应,都会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增加企业的流动资金,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
消费型增值税的实施,使企业所购固定资产支付的进项税额
得以抵扣,相当于为企业注入一笔流动资金,增加企业的积累,从而刺激企业使用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增加有效需求,导致社会购买力大大提高,缓解供需矛盾;另一方面有利于降低产品成本,带动产品价格下降,刺激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的增长。
这在金融危机导致消费紧缩的情况下,尤为必要。
2、增值税转型有利于促进设备的更新改造和产业升级
在生产型增值税制度下,外购固定资产所含税额不能抵扣,致使高新技术企业既要承担多投固定资产的压力,又要承受多缴税的负担,对企业扩大投资、设备更新和技术进步有抑制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投资者投资高新技术企业的积极性,不利于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
实施消费型增值税,通过对企业购入的固定资产所含税金进行抵扣,减少了税基,相当于享受了国家提供给企业的资金补助,为企业优化产业结构增加了资金来源,为企业扩大投资提供动力,起到优化企业投
资结构的作用。
有利于刺激企业改进技术,采用先进设备,提高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有利于调动企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投资发展,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产业改造和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
由此可以看到,增值税转型有利于促进设备的更新和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3、有利于促进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实行的是消费型增值税,这样在增值税税负成本上,一些国家的产品成本就比我国的要低。
因为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生产型增值税,按规定,外资企业可以享受购进购买国产设备进项税额退还优惠,而内资企业不可以享受,造成国内企业税款抵扣不足,在市场上与外资企业进行竞争时,其产品成本中仍含有一定增值税,无形中降低了内资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实行消费型增值税,解决了内外资企业购买国产设备分别实行不同的办法而导致的政策分歧,企业外购的机器设备已纳税额可以抵扣,在
出口环节,增加了产品的出口退税,降低了出口产品的成本,增强了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有利于出口企业的发展。
增值税的转型,统一了内外资企业的增值税税负,我国出口产品从此可以不含税价格进入国际市场,竞争力将会明显增强。
四、结束语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增值税转型对企业有很多积极的影响。
当然,增值税转型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问题:我国现有企业的构成是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将加大资金需求和劳动就业的压力;增值税转型后企业的投资力度和投资规模也随之加大,可能不仅不会改善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还可能会使企业面临更大的成长性风险。
所以,企业应强化科学投资理念,注重投资效率。
随着国家一系列配套政策的出台,消费型增值税在中国的逐渐推行,必将会对中国的企业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力,对中国经济发
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李中华、陈阳: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的经济影响分析.生产力研究,xx(12).
杨梅、张京辉:试析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的影响.财会月刊,xx(5).
杨建平:浅谈增值税转型.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1).
李晓莉、杨建平:对生产型增值税到消费型增值税转型的认识.重庆工商大学学报,xx(2).
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的影响作者:李嘉明董来公税务研究xx年05期xx年下半年,增值税转型(以下简称“转型”)已经率先在东北试点,此次转型并不是实行完全的消费型增值税,并没有完全消除重复征税。
现在试行的消费型增值税有如下三个特点:一是仅仅允许扣除设备投资中所含的增值税款,不包括非设备性固定资产中所含的增值税款;二是仅仅允许扣除新增的设备投资中所含
的增值税款,不包括存量设备投资中所含的增值税款;三是仅仅面向8个行业。
此外,与国际上通行的普遍征收的增值税不同,我国目前是增值税与营业税并行征收,大量的第三产业征收营业税,这就使得征收增值税的产品增值额中包括了大量来自第三产业的服务费用,增值税重复征收的现象依然很严重。
由此可见,我国所进行的消费型增值税改革是分步实施的,当前所进行的只是第一步。
总的来说,此次转型对资本和技术密集程度高的第二产业的行业影响是比较大的,如传统工业、重工业。
而对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影响并不明显。
对于高新技术企业,其主要成本在于人力资本支出以及研发费用,所以转型对其的影响是间接的,即消费型增值税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从而有利于高新技术生产设备的产销。
所以,本文的研究对象锁定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传统重工业。
一、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增值税转型影响分析企
业的生产经营对国家政策是极其敏感的,历次国家的法规颁布、准则出台、政策试点都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巨大影响。
由于企业的生存要经过一系列发展阶段,处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企业都有着各自的特点。
(一)企业生命周期模型的选取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出现了许多有关企业生命周期的理论。
在国外,Adizes(1989) 的十阶段模型影响最大。
进入20世纪90年代,西方又出现了“企业蜕变理论”,“长寿公司”等理论,丰富了企业周期理论。
在国内,影响最大的就是陈佳贵教授提出的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注:理论的具体内容参见陈佳贵《企业改革、管理与发展》,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年版。
)我们经过比较认为,这些理论看似不同,却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点——都具有很强的生物的生命周期理论的痕迹;而这些理论最大的差异集中在对企业的衰退阶段的处理上。
本文分析的重点是:当企业处于可能经过的不同阶段时,此次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