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结构古建筑中的饰面型防火涂料研究进展与趋势董兴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木结构古建筑中的饰面型防火涂料研究进展与趋势董兴睿
发布时间:2023-05-29T13:36:17.119Z 来源:《建筑实践》2023年6期作者:董兴睿
[导读]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古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在历史上曾多次遭受火灾。
身份证号码:11011119950831XXXX
摘要: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古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在历史上曾多次遭受火灾。
古代工匠积累了丰富的防火智慧,形成了特殊的防火文化信仰。
从木材是世界上四大材料之一,用木材建造房屋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距今七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我国长江流域一带就出现了一种桩上建筑的建筑形式。
木材作为人类最早应用于建筑及装饰装修的建筑材料,具有许多其他材料不可替代的优良特性,它是一种天然、健康且具有亲和性的材料,木结构建筑被称为“会呼吸的房子”,自身重量轻而有弹性,有着优越的抗震性能,还能节省大量能源,施工简单,工期短,经久耐用,是公认的可再生绿色无污染建材,至今仍然活跃在建筑装饰装修领域并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木结构古建筑;饰面型防火涂料;研究进展;趋势
引言
我国古建筑大多采用木结构形式,历经千百年岁月发展,保存下来的木质材料往往受到不同程度的风干作用,含水量较低,尤其是枯朽木材,由于质地疏松,干燥气候下极易燃烧起火,引发火灾。
在木材着火时,若能将火源与古建筑木构件进行隔离,则能避免木构件受热起火,起到保护古建筑的作用。
长期以来,木结构古建筑的防火方法研究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重点和热点。
有不少学者提出各种防火措施,主要思路大多为饰面防火或木材防火,前者包括黏土饰面、钢丝抹灰饰面等,后者有粉刷水泥砂浆、包裹防火板材等。
上述相关防火方法虽能起到一定程度的防火作用,但也存在不少缺陷,其防火效果和实际适用性始终难以达到预期。
目前,防火涂料发展迅速,为古建筑防火保护工作提供了一种思路。
研究显示,在物体表面涂刷防火涂料后,在遭遇火灾时,由于涂膜本身具有不燃或难燃特性,因此能有效保护基材,起到隔离作用。
而将防火涂料应用于古建筑木构件中,同样可以发挥防火功能,为灭火工作争取更多的时间。
采用防火涂料实现木构件保护的途径主要为表面涂覆法,通过表面阻燃处理,延缓起燃速度,最终减少火灾损失。
1土木结构古建筑火灾分析
1.1木结构古建筑的构造特点
我国古建筑大多采用的是木构架结构形式,其与目前常见的建筑框架结构类似,具有较好的弹性能力。
木构架可有效地将承载体系与围护体系隔开。
木柱、木梁作为古建筑主要的支承构件,承担屋顶的荷载,外墙起到遮阳、防寒等作业,而内墙则用于分隔内部空间。
由于墙壁只承受自身荷载,类似于填充墙,故而木构架体系赋予了古建筑内部空间极大的设计灵活性。
同时,木构架中的斗栱与卯等均具有一定的伸缩尺度,可减少地震作用引起的危害。
1.2木结构古建筑的火灾特点
(1)燃烧猛烈。
古建筑大多为木构件,表面积大,存在较多拼接缝隙或裂缝,发生火灾时不利于火苗控制。
同时,木构件为易燃物质,火焰传播能力强,故火势极易迅速发展。
另外,古建筑屋盖通常封闭得较为严密,发生火灾后内部烟雾与热气不易发散,导致温度不断积聚,最终形成“轰燃”现象,对古建筑而言,极易引发立体燃烧。
木结构建筑的火灾荷载远超国家标准,危险性极大,防控难度大。
(2)防火间距小。
古建筑的平面布局大多采用基于单体建筑相连而形成组群模式,组合单位一般为庭院。
这种布局方式下的古建筑间廊道相连,缺乏必要的防火分隔或安全距离,一旦某单体建筑的火势未能得到控制,则毗连的木结构建筑也不可避免地将遭受火焰吞噬。
同时,古建筑跨度大,高位窗口众多,火灾发生后易产生“烟囱”效应,进一步增加了火势控制难度。
2饰面型防火涂料及其阻燃机理
2.1组成
饰面型防火涂料主要成分为基料与阻燃剂,为改善性能或便于使用,往往还添加有助剂、溶剂或颜填料等。
将聚磷酸铵、三聚氰胺、季戊四醇、氯化石蜡、钛白粉、滑石粉、黄土、羟乙基纤维素水溶液和自来水混合,用高速研磨分散机分散搅拌20~40min。
分散结束后将浆料与硅丙乳液在低速状态下进行混合,搅拌10min左右,即可制得黄土基膨胀型防火涂料。
2.2阻燃机理
膨胀型防火涂料发挥阻燃作用的主要原因是阻燃体系的存在。
阻燃体系通常分为三部分:酸源、碳源、气源。
酸源一般为无机酸或加热时能产生无机酸的化合物,比如磷酸、硫酸及各种磷酸铵盐、硼酸盐等;碳源一般都是富碳的多羟基化合物,如淀粉、季戊四醇及其二聚物、三聚物等,它是防火涂料形成泡沫炭化层的重要物质;气源也叫发泡源,多为胺或酰胺类化合物,如三聚氰胺、双氰胺、聚磷酸胺等。
试验的阻燃体系由聚磷酸铵、季戊四醇、三聚氰胺组成。
聚磷酸铵,无机高分子聚合物,简称APP,在200℃受热分解放出NH3和生成
H3PO4,氨气可以稀释空气中氧的浓度,磷酸在300℃以上时极不稳定,进一步脱水形成聚磷酸或聚偏磷酸,生成的水蒸气可以降低被保护基材表面的温度和基材的燃点。
3基于新型材料的古建筑木结构修复方法
3.1古建筑木结构性能分析
在修复之前,需要对古建筑木结构损害程度进行评定。
通过对古建筑木结构力学和物理性能分析,确定古建筑木结构中损坏部件数量和部位。
根据古建筑木材的强度值,可了解到当前古建筑的力学性能,对相关数据进行记录,结合建筑情况,将力学性能较差的古建筑木材构件作为修复对象,按照梁、柱和枋对修复构件进行编号和标记。
3.2糟朽剔补
古建筑木结构修复的目的是通过处理木材病害,增强和加固古建筑木结构。
糟朽是木结构常见的病害之一。
在温湿的环境中昆虫和木腐菌快速繁殖对木材造成损害,这种病害主要出现在古建筑的木桩构件中,利用墩接法对木桩糟朽部分进行剔补处理。
4饰面型防火涂料研究进展
4.1理化、抑烟、阻燃性能研究
以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为基料,结合相关的成炭剂与催化剂,成功制备一种透明饰面膨胀型水性防火涂料,涂料中掺入了抑烟辅助成分——磷酸脒基脲。
通过性能研究,得到以下结果:(1)基于国家规范进行的表征显示,涂料贮藏稳定性优,理化性能良好;(2)通过锥形量热仪测试,验证该涂料板材的烟热、CO、CO2释放量等均比传统的阻燃板和成膜树脂板等更低,表明具有优异的阻燃抑烟作用;(3)由SEM扫描电镜可知,涂层组分有序排列,炭层表面结构致密,阻燃性能良好。
4.2表观特征测量、表征测试、轴压性能研究
将某古建筑的6根杉木构件作为试件,通过涂覆各种透明饰面水性防火涂料,开展了性能效果评价,试验结论包括:(1)磷-氮类阻燃剂对木料的表观特征影响最小,最适合各类古建筑的防火保护;(2)鱗-氮类阻燃剂喷涂于木材表面后没有产生晶体堆积,相比有机磷杂环阻燃剂的表面微观形貌更好;(3)通过40mm×30mm×100mm的木构件轴压试验,发现喷涂阻燃剂后的木构件抗压性能相比未处理试件均更优,其中,喷涂磷-氮类阻燃剂的木构件抗压强度提高幅度最大。
结语
随着环保意识增强和工业技术水平的进步,涂料的主要发展趋势是“5E”,即经济、节能、环保、便于施工以及高性能。
对于木结构古建筑而言,开发性能优良的透明饰面型防火涂料是主流方向。
防火涂料应用于古建筑时,不仅要考虑涂料对木材阻燃性能的影响,还需兼顾木构件的耐火极限以及剩余承载力等力学指标,这方面已有相关试验工作展开,但仍为初级阶段,未来尚需要从更多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潘景龙,祝恩淳.木结构设计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孟庆军,张莲洁.从日本成功经验出发探讨我国木结构研究的开展策略[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17,45(8):4-8.
[3]梁光明,罗荡荡.氢氧化铝在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料中的应用研究[J].涂料工业,2017,47(12):70-73.
[4]潘毅,陈建,安仁兵,等.山地古建筑木结构抗震性能研究评述[J].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2022,44(2):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