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及动物生理学考试重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
第一章
—.名词解释。

新陈代谢:指生物体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实现自我更新的最基本的生命活动过程。

兴奋性:指机体(活组织或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兴奋性(或应激性)。

适应性:指机体的功能与环境协调一致地变化并能保持自身生存的能力或特性称为适应性。

兴奋:由相对静止状态转变为活动状态或功能活动由弱变强。

抑制:由活动状态转变为相对静止状态,或功能活动由强变弱。

自身调节:即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调节,由机体器官、组织和细胞自身对刺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体液调节:指机体依赖某些化学信息物质(如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对靶器官、靶组织或靶细胞的功能进行调节的方式;主要参与对机体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功能活动的调节。

正反馈:指受控部分发回的反馈信息使控制部分的活动加强的调节方式(系一个不可逆的生理调节过程)。

负反馈:指受控部分发回的反馈信息使控制部分的活动减弱的调节方式(系一个可逆的调节过程)。

二.思考题
1.生命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答:兴奋性、新陈代谢、适应性、生长和生殖。

2.人体及高等动物的机能活动有哪些调节方式?各有何特点?
答: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神经调节的特点:作用迅速准确,作用部位局限、作用时间较短、表现自动化,适宜调节快速的生理活动。

体液调节的特点:反应发生速度缓慢,作用部位广泛,持续时间较长。

自身调节特点:调节幅度和范围较小,起协助维持生理稳态的作用。

3.何谓局部体液调节?请举例说明。

答:指某些细胞释放的生物活性物质(如组胺、5-HT)或组织细胞活动时产生的代谢产物(CO2、乳酸、腺苷),经局部组织液扩散对邻近组织细胞功能活动发挥调节作用的方式,又称旁分泌调节。

如:
胰岛D细胞分泌生长抑素,通过组织液扩散直接作用于邻近的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和B细胞(分泌胰岛素)对其起抑制性调节作用。

4.可以从哪些水平研究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并举例说明。

答:1、整体水平的研究。

例如:不同环境下(气温、湿度、气压、O2变化),对呼吸、心跳、BP、能量代谢的影响极其适应。

2、器官、系统水平的研究例如:肺—呼吸过程及影响因素;心脏—射血与充盈。

3、细胞、分子水平的研究例如:细胞膜的物质转运、细胞间信息的传递及生物电现象等。

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 刺激:指能够引起生物体(细胞、组织或器官)活动状态发生变化的各种内、外环境因子。

2 阈强度:指当固定刺激持续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不变时,刚能引起组织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

3 阈电位:指刚刚能引起膜上电压门控Na+通道突然大量开放,其Na+ 大量快速内流,触发AP产生的临界膜电位数值。

4 易化扩散:指非脂溶性小分子物质及离子,在细胞膜某些特殊蛋白质的协助下,由膜的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的转运形式称易化扩散;例如:葡萄糖、氨基酸、离子等。

5终板电位:一次AP传至接头前膜时,能使200~300个囊泡的ACh释放入接头间隙,与终板膜nAch受体(α亚单位)结合,导致化学门控Na+ 通道开放,其Na+ 内流,引起终板膜产生去极化的终板电位(振幅达几十mv,持时2ms)。

6 可兴奋组织:凡能产生冲动(动作电位)的活组织,均称为可兴奋组织(如神经、肌肉、腺体)。

7 阈下总和:多个阈下刺激相继作用或同时作用时,引起组织产生兴奋的现象称为阈下总和,其前者为时间总和,后者为空间总和。

8 时值:当刺激强度为基强度的2倍时,刚能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最短刺激持续时间。

时值愈短,兴奋性愈高;时值愈长,兴奋性愈低。

9 主动转运载体:系镶嵌于细胞膜中的蛋白质,具有与所转运物质分子或离子结合的结合位点(功能性AA 残基序列);
10 离子通道:与离子扩散有关的镶嵌蛋白质,又称通道蛋白,组成通道蛋白分子的若干个亚单位围成一个亲水性孔道,可供离子通过。

11钠-钾泵:说明对Na+和K+的主动转运过程:1)在Mg2+的存在下,被细胞内Na+增加或细胞外K+的增加所激活,分解ATP释放能量,将Na+和K+逆浓度差跨膜转运。

2)每分解(消耗)一分子ATP ,可将3个Na+ 移出膜外,同时将2个K+ 摄入膜内,即Na+ 外流和K+ 内流相偶联;(ATP:Na+:K+=1:3:2)。

12 局部反应:指阈下刺激时(外向电流)产生的电紧张电位和由少量Na+通道开放(少量Na+ 内流)产生的特定电变化叠加在一起的去极化电位,又称局部电位或局部兴奋。

13 局部电流:问答题第四小题
14 去极化:指RP↓(膜内电位向负值↓的方向变化)称为去极化(如:由-70↓至-50mv )。

15 超极化:指RP↑(膜内电位向负值↑的方向变化)称为超极化(如:由-70↑至-90mv )。

16 复极化:当细胞先发生去极化或超极化,而后向静息时膜的极化状态恢复的过程。

17 超极化:指RP↑(膜内电位向负值↑的方向变化)称为超极化(如:由-70↑至-90mv )。

18 跳跃式传导:神经冲动在有髓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由于髓鞘有绝缘作用,电阻大,不导电,不允许带电离
子通过,AP只能在郎飞氏结处(轴膜与细胞外液接触,电阻小)产生,其局部电流由一个郎飞氏结跳跃至下一个郎飞氏结,即AP跨过每一节间段中相邻的郎飞氏结出现,该传导方式称为跳跃式传导,故传导速度快。

19 全或无现象:------
20 量子释放:接头前末梢轴浆内含有大量突触囊泡,其Ach释放的最小单位是一个突触囊泡的含量,这最小单位称为一个量子,故Ach以突触囊泡为量子单位成批释放的方式,称为量子释放。

21 K+平衡电位:静息时,K+顺浓度差外流,使膜外正离子↑,而膜内负离子多,其Pro不能向膜外扩散,故形成膜内为负、膜外为正的电位差;该电位差成为阻止K+进一步外流的电势能差,当推动K+外流的浓度势能差与阻止K+外流的电势能差相平衡时,膜对K+的净通量为零,膜两侧的电位差则稳定于某一水平,该电位差称为K+平衡电位(EK)。

22 电紧张性扩布:指阈下刺激所引起的膜电位发生的变化(超极化或去极化)。

特点:具有分级性,即电紧张电位随刺激强度增大而增大;呈电紧张性扩布,即按电学规律呈指数衰减性向周围扩布,其布距离按算术级数增大,而电位幅度以几何级数减小。

23 电压门控离子通道:指由细胞膜两侧跨膜电位变化决定其开放的通道,又称电压依从性通道(图2-9;教材P.22)。

24 化学门控离子通道:指由特定的化学信号(神经递质等)决定其开放的通道,又称化学依从性通道。

25单收缩:肌肉受到单个有效刺激,发生一次收缩,称为单收缩。

特点:AP出现在前,机械收缩出现在后。

26 强直收缩:肌肉在收缩总和的基础上,连续给予肌肉多次刺激,则可进一步产生强直收缩。

27 不完全强直收缩:增大刺激频率,若后一次收缩总是出现在前一次收缩的舒张期,各个收缩波倾向融合(收缩曲线呈锯齿状),此种收缩形式称为不完全强直收缩。

28 完全强直收缩:刺激频率继续增大,若后一次收缩总是出现在前一次收缩的收缩期,各个收缩波完全融合(收缩曲线平滑),肌肉维持稳定的持续收缩状态,这种收缩形式称为完全强直收缩。

29 等长收缩:肌肉收缩时,其长度不变而张力变化;条件:肌肉收缩承受的负荷大于或等于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

30 等张收缩:肌肉收缩时,其长度变化而张力不变;条件:肌肉收缩承受的负荷小于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

31 兴奋-收缩偶联:指肌膜的电变化与肌丝滑行肌节收缩缩短之间的中介过程,Ca2+是这一中介过程起关键作用的耦联因子。

32 液态镶嵌模型:1972年由Siger等人提出。

基本内容:以液态的类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中镶嵌着具有不同分子结构和不同生理功能的各种蛋白质。

二.思考题
1.何谓动作电位和静息电位?根据离子学说,阐明动作电位和静息电位的形成原理。

(1)动作电位: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而发生兴奋时,细胞膜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会发生一次迅速而短暂的、可沿细胞膜向周围扩布的电位波动,称为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由Na+和K+电压门控通道先、后开放,膜对Na+和K+通透性增大在时间上不一致所致。

(2)静息电位:细胞在未受刺激的静息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RP产生的机制:静息时,K+顺浓度差外流,使膜外正离子↑,而膜内负离子多,其Pro不能向膜外扩散,故形成膜内为负、膜外为正的电位差;
该电位差成为阻止K+进一步外流的电势能差,当推动K+外流的浓度势能差与阻止K+外流的电势能差相平衡时,膜对K+的净通量为零,膜两侧的电位差则稳定于某一水平,该电位差称为K+平衡电位(EK)。

2.引起兴奋组织的兴奋,其基本条件有哪些?
答:一定的刺激强度,一定的刺激持续时间,一定的强度-时间变化率。

3.试诉可兴奋组织(如神经纤维)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
答:
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
时间0.3 ms 3 ms 12 ms 70 ms
时相锋电位负后电位前部负后电位后部正后电位
刺激强度无限大阈上刺激阈下刺激阈上刺激
兴奋性降至零渐恢复高于正常低于正常
电位反应无可产生AP 产生AP 产生AP
完全恢复
Na+通道状态失活部分恢复大部分恢复,膜电
位接近TP
4.何谓神经冲动?神经冲动的传导机制如何?
答:神经冲动指-----------神经冲动传导的机制—局部电流学说:
局部电流学说认为:神经纤维局部受阈刺激产生兴奋,兴奋区膜电位发生极性倒转(内正外负),而相邻静息区仍处于内负外正的极化状态,结果在兴奋区与静息区之间产生了电位差,由于膜内、外溶液均导电,在兴奋区与静息区之间有电荷移动而形成局部电流;在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由静息区(正电荷)流向兴奋区(负电荷),在膜内则由兴奋区(正电荷)流向静息区,导致静息区膜产生外向电流(去极化),对静息膜的刺激超过兴奋阈值的数倍。

结果:使静息区膜的RP↓,即去极化并达到TP水平,导致Na+通道大量开放,Na+内
流急剧增加而产生动作电位;由此类推,神经冲动依次沿细胞膜传导至整个细胞。

5.如何区分局部电位和动作电位?
答:局部反应(电位)的特点:①电位幅度变化小,但与刺激强度成正比;②不具“全或无”性质;③呈电紧张性扩布,即只能向周围作衰减性、短距离的扩布;④无不应期;⑤有总和现象。

动作电位的特点:①膜电位呈现可逆性倒转;②具有“全或无”现象;③呈不衰减性传导:④相继发生的动作电位不发生融合(因有绝对不应期存在)。

6.比较兴奋在神经纤维的传导和神经肌肉间的传递有何不同?
答:
7.分析刺激坐骨神经引起腓肠肌收缩的全过程(综合叙述)。

答:电刺激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神经干,肌肉立刻收缩。

在刺激与肌收缩之间有复杂的生理过程,包括:刺激、兴奋、传导、传递和肌收缩等活动环节。

8.试述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答: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入胞和出胞作用);
9.何谓肌肉的最适初长度?为什么说在最适初长度时,肌肉收缩的效果最好?
答:
10.细胞的跨膜信号传递有哪几种形式?通道蛋白质的跨膜信号传递的机制如何?
答:细胞膜的跨膜信号传递有通道蛋白介导和膜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传递。

通道蛋白质的跨膜信号传递的机制:当膜两侧电位差达一定数值或通道蛋白与某种化学物质结合后,引起通道蛋白分子变构,其分子内部某些带电基团或电偶极子方向发生改变,通道被激活亲水孔道开放,选择性地允许某种离子从膜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扩散。

第三章
一.名词解释
1 突触传递:分为电突触传递和化学突触传递。

电突触传递的结构是缝隙连接;两神经元之间C膜与C膜紧密接触,间隙仅2-3nm,两侧C膜上相对应排列有沟通细胞质的水相通道(连接)蛋白,系由6 个连接蛋白单体形成的同源六聚体,允许水溶性分子和带电离子通过,胞质内无突触小泡。

化学突触传递的过程和原理:突触前N元兴奋→神经冲动→突触小体→突触前膜去极化→前膜
电压门控Ca2+通道开放→Ca2+内流→突触小泡与前膜融合→递质释放入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突触后膜离子通道通透性改变→离子跨膜流动→突触后神经元膜电位(去极化或超极化)改变→突触后电位(EPSP或IPSP )。

EPSP: 指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前轴突末梢的AP→Ca2+内流→突触前膜突触小泡释放兴奋性递质→递质与
突触后膜相应受体结合→突触后膜化学门控离子通道开放→对Na+(主)、K+通透性↑→Na+内流>K+外流→后膜电位降低,局部去极化→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持时约10ms)。

IPSP: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前轴突末梢的AP→Ca2+内流→突触前膜突触小泡释放抑制性递质→递质与突触后膜相应受体结合→突触后膜化学门控离子通道开放→对Cl-(主)、K+通透性↑→其Cl-内流>K+外流→后膜电位↑,发生局部超极化→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持时约10ms)。

2 交互抑制:又称传入侧支性抑制,指传入神经的传入冲动在直接兴奋某一中枢神经元时,通过其侧支同时兴奋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通过该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转而抑制另一中枢神经元。

例如:屈肌反射—屈肌中枢兴奋,伸肌中枢抑制。

3 反射及反射弧:反射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各种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的应答。

反射弧指从刺激到反应,兴奋在神经系统内所经过的路径,即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

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4 反射时:指从刺激作用于感受器到效应器发生反应所需的全部时间。

包括:①感受器兴奋及兴奋冲动在传入纤维上传导所需时间;②冲动经过反射中枢(突触)所需时间;
③冲动在传出神经上传导及末梢与效应器间传递所需时间。

5兴奋总和:有时间总和和空间总和。

空间总和指当邻近细胞膜同时受到两个以上的阈下刺激时,几个局部电位可以累加使膜电位进一步↓(去极化)的现象,称为空间总和;时间总和指在细胞膜同一点上,先后连续给予几次阈下刺激,在前一个局部兴奋未消失前,再累加上后一个局部兴奋,使膜电位进一步↓(去极化)的现象,称为时间总和。

6 最后公路原则:指α运动N元接受不同来源的许多信号,有兴奋性的,也有抑制性的,但最终传出信号表现为兴奋或抑制,以及兴奋或抑制的程度,取决于兴奋性和抑制性冲动总和的结果,这一原则称为最后公路原则(系传出神经元活动的规律)。

生理意义:使反射活动具有合适的强度,在强度上具有协调性。

7 运动单位:指一个α运动神经元及其轴突分支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所组成的功能单位,称为运动单位。

8 突触延搁:指兴奋到达接头前膜与终板膜产生终板电位的这段时间,称为突触延搁
9 牵张反射:指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时,引起受牵拉的同一块肌肉发生收缩,这种反射活动称为牵张反射。

10 肌紧张:指缓慢、持续地牵拉肌肉时发生的牵张反射,表现为受牵拉的肌肉发生持久、轻度地紧张性收缩,并产生一定的张力。

11腱反射:指快速牵拉肌腱(肌肉)时,兴奋Ⅰa类传入纤维所引发的牵张反射,表现为受牵拉的肌肉明显收缩缩短。

例如:膝反射—叩击股四头肌腱,股四头肌发生一次收缩;跟腱反射—叩击跟腱,小腿腓肠肌发生一次收缩。

12屈肌反射:当肢体皮肤受到伤害性刺激时,受刺激一侧的肢体出现屈曲反应,相应关节的屈肌收缩而伸肌
舒张,称为屈肌反射。

机制:传入侧支性(交互)抑制;生理意义:避开伤害性刺激,具防御保护作用。

13脊髓休克:脊髓与高位中枢突然断离后,断离以下水平各种躯体、内脏反射活动暂时丧失,进入无反应状态的现象,称为脊休克。

14γ-环路:是一正反馈环路;对牵张反射的调节:
γ运动神经元(+)←高位中枢下行冲动

γ传出纤维冲动↑→梭内肌收缩

肌梭核袋装置受牵拉

Ia类纤维传入冲动↑

脊髓前角α神经元(+)

同一块肌肉收缩,肌紧张↑←α传出纤维传出兴奋↑
15去大脑僵直:指在中脑上、下丘之间(红核下方水平)横断脑干后,动物立即出现全身伸肌紧张亢进,表现为四肢强直、头尾昂起,脊柱反张后挺的现象,称为去大脑僵直。

16特异性投射系统:指各种特异性感觉(嗅觉除外)上行传导束经丘脑感觉中继核换元后,发出纤维点对点地投射到大脑皮质特定区域的感觉投射系统,称为特异性投射系统;功能:①产生特定的感觉;②激发大脑皮质发出传出神经冲动。

17非特异性投射系统:指特异性感觉传导束上行至脑干时,发出侧支进入脑干网状结构,再于网状结构内多次换神经元投射到丘脑髓板内核群,再换元后最后弥散投射到大脑皮质广泛区域的上行投射系统。

功能:维持和改变大脑皮质的兴奋性,使机体处于觉醒状态。

18条件反射:后天个体生活中训练获得(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建立,如望梅止渴)。

19强化:就是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反复多次结合—强化。

强化的结果就是无关刺激转变成条件刺激(信号刺激)。

20消退抑制:巴甫罗夫认为,是由于在不强化的条件下,原来引起唾液分泌的条件(铃声)刺激,转化为引起大脑皮质发生抑制的刺激;可见条件反射的消退并不是条件反射的丧失,而是由阳性条件反射转变为阴性条件反射;这种由条件反射消退导致大脑皮质产生抑制的过程,称为消退抑制。

指出:克服消退抑制的唯一方法就是经常使用非条件刺激强化。

21分化抑制:条件反射的分化是由于那些近似条件刺激的刺激引起了大脑皮质的抑制,这种抑制称为分化抑制(实质是大脑皮质对两个不同事物的分析过程)。

22后放(后作用):指在反射活动中,对传入纤维的刺激停止后,传出神经的冲动和反射效应仍可持续一段时间的现象,称为后放。

23牵涉痛:指由内脏病变所引起的体表部位疼痛或痛觉过敏,这种现象称为牵涉痛。

24第一信号系统:指能对第一信号刺激发生反应和形成条件反射的皮质机能系统,系人和动物均有的高级神经活动。

25第二信号系统:指能对第二信号(语言、文字)刺激发生反应和形成条件反射的皮质机能系统,系人类大脑皮质特有的高级神经活动,也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主要特征。

二问答题
1.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元的联系方式有哪些?
(1)、辐散式(divergence):指一个神经元的轴突通过其分支与多个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
的方式,称为辐散。

生理意义:可扩大兴奋或抑制的影响范围。

(2)、聚合式(convergence):指多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共同与同一个神经元建立突触联系的方式,称为聚合。

生理意义:使来自许多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在同一神经元上发生总和,将同时传来的兴奋或抑制效应在同一神经元上进行整合,
使反射活动协调。

(3)、链锁式:指一个N元的轴突侧支与几个N元形成突触联系,后者的轴突侧支再与后继N元发生突触联系的方式,称为链锁式联系。

生理意义:可使兴奋在空间上加强或扩大作用的范围。

(4)、环路式:指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侧支与中间神经元联系,后者又返回来直接或间接再作用与该神经元的联系方式,称为环路式联系。

生理意义:实现反馈调节。

2.试述突出传递的过程和机理。

名词解释1
3.比较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传递原理的异同。

兴奋性突触—产生EPSP,致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抑制性突触—产生IPSP,导致突触后神经元抑制。

4.简述突触前抑制产生的机理。

神经元2兴奋时,轴突末梢释放GABA,作用于神经元1上的GABA受体,引起神经元1轴突末梢去极化膜电位↓,使神经元1兴奋传至末梢时AP变小,时程缩短,结果神经元1末梢的Ca2+ 内流减少,其释放的递质量也减少,最终导致神经元3产生的EPSP幅度降低(仅5mv),其兴奋性降低而表现为抑制。

特点:去极化抑制,潜伏期较长,作用持续时间较长。

生理意义:精确调控从外周传入中枢的感觉信息,选择性地控制某些特异感觉信息的传入,对感觉传入的调
节有重要作用。

5.何谓突触后抑制?请简述其分类及生理意义。

指在CNS内,通过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使突触后膜产生IPSP,突触后神经元因超极化而兴奋性降低,出现抑制效应,故称突触后抑制(又称为超极化抑制)。

1)传入侧支性抑制( afferent collateral inhibition):又称交互抑制(reciprocal inhibition),指传入神经的传入冲动在直接兴奋某一中枢神经元时,通过其侧支同时兴奋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通过该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转而抑制另一中枢神经元。

生理意义:使不同中枢之间的活动相互协调(一个中枢兴奋,另一中枢抑制),以完成某一生理效应。

2)返回性抑制(recurrent inhibition):某一中枢N元兴奋时,其冲动沿轴突向外传抪,同时通过轴突侧支兴奋另一抑制性中间N元,再通过抑制性中间N元的活动,返回抑制原先发动兴奋的N元及同一中枢的其他N元,抑制其活动。

生理意义:使运动N元的活动及时终止,并使同一中枢的许多N元的活动同步化。

6.何谓中枢递质?确定为神经递质的条件有哪些?
神经递质—由突触前神经元合成并在末梢处释放,在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称为神经递质。

确定神经递质的基本条件:
①突触前神经元内具有合成递质的前体物质和酶系统,并能合成该递质;
②递质贮存于突触小泡内(防止被其他酶系统破坏),冲动到达末梢时,递质可释放到突触间隙;
③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特异性受体后,可产生突触后电位(EPSP或IPSP);
④突触处存在有使该递质失活酶或其他失活方式,以使递质的作用能迅速终止;
⑤经药理学验证,使用递质拟似剂或受体阻断剂,能加强或拮抗该递质的突触传递作用。

7.简述中枢兴奋过程的基本特征。

(1)、单向传递(unidirectional transmission):指中枢内兴奋传抪只能由传入(感觉)神经元向传出(运动)神
经元方向传递,而不能逆向传递。

原因:由化学突触传递的性质决定,只有突触前膜能释放递质。

生理意义:保证反射活动有规律地进行。

(2)、中枢延搁(central delay):
1)反射时(reflex time):指从刺激作用于感受器到效应器发生反应所需的全部时间。

包括:①感受器兴奋及兴奋冲动在传入纤维上传导所需时间;②冲动经过反射中枢(突触)所需时间;
③冲动在传出神经上传导及末梢与效应器间传递所需时间。

2)中枢延搁:指兴奋在通过反射中枢(即兴奋在通过突触)时较缓慢、耗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