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金牛实验中学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市金牛实验中学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摩擦起电是通过摩擦的方法创造了电荷
B.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C.原子是由原子核和中子组成的
D.地球等行星围绕太阳转动,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2.如图,由于图象撕去了一角,无法判断是熔化图象还是沸腾图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一定是某种晶体的熔化图象
B.这可能是某种非晶体的熔化图象
C.这一定是某种液体的沸腾图象
D.无论是熔化图象还是沸腾图象,温度不变的时间段内一定吸热
3.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与手影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A.水中倒影B.水中折筷
C.小孔成像D.雨后彩虹
4.不允许在森林里随地丢弃瓶子,因为雨水进入透明的瓶子后,在阳光照射下就可能会引发火灾,能说明此现象发生原因的选项是()
A.B.
C.D.
5.今年抗击“肺炎”战役中,无接触式体温计被广泛使用,它是依靠感知人体发出下列哪项进行测量温度的()
A.红外线B.超声波C.次声波D.紫外线
6.1月6日,新年第一场天文奇观﹣﹣“日偏食”如约而至,如图是东营市民拍摄的日偏食照片。
下列光现象与日偏食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A.筷子“折断”B.小孔成像
C.雨后彩虹D.水中倒影
7.根据生活经验,以下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人洗澡时感觉舒适的水温约为70℃
B.九年级物理课本长约6cm
C.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
D.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约为60g
8.在下列物理实验中,为了读数准确或现象明显采取的措施合理的是
A.在观察水的沸腾时,为了温度读数准确,把温度计从水中取出来读数
B.在探究平面镜成像时,为了使棋子的像清晰一些,用手电筒对着玻璃板照
C.在探究红外线的热效应时,为了使温度计示数变化明显,将玻璃泡涂黑
D.在探究电流的热效应时,为了被加热液体升温明显,用水代替煤油
9.关于粒子与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间仅存在吸引力,不存在排斥力
B.物理学家汤姆生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C.手捏海绵,海绵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在探索比分子更小的微观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电子
10.对下列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进行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露在日出后逐渐消失是升华现象
B.“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雾淞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D.“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11.下列物态变化属于凝固的是()
A.湖水结冰
B.雾气消散
C.露珠形成
D.冰雪消融
12.如图所示,用甲、乙滑轮组在相同时间分别将A、B物体匀速提升相同高度,已知物体受到的重力G A>G B,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甲<η乙(忽略绳重和摩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两滑轮组绳端移动的距离相等B.甲滑轮组的有用功比乙的少
C.甲滑轮组的总功率比乙的小D.甲滑轮组的动滑轮比乙的重
13.如图所示,金属小球从光滑轨道中的A点处由静止滑下,经过B点,到达最低点C 后,再沿轨道向上运动,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能沿轨道向上运动到E点处
B.小球从A点加速下滑到C点时,重力没有对小球做功
C.小球到达C点时,它的动能最大,重力势能最小
D.小球到达D点时的机械能大于它到达B点时的机械能
14.下列物理量中,其单位以法国物理学家帕斯卡名字命名的是()
A.速度B.密度C.压强D.机械效率
15.如图所示的轻质杠杆OA上悬挂着一重物G,O为支点,在A端用力使杠杆平衡。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杠杆一定是省力杠杆B.沿竖直向上方向用力最小
C.沿杆OA方向用力也可以使杠杆平衡D.此杠杆可能是省力杠杆,也可能是费力杠杆
16.如图所示,可绕O点转动的轻质杠杆,在D点挂一个重为G的物体M,用一把弹簧测力计依次在A,B,C三点沿圆O相切的方向用力拉,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读出三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A.F1<F2<F3<G B.F1>F2>F3>G
C.F1=F2=F3=G D.F1>F2=F3=G
17.下列四幅图片与其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通过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可以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B.乙图中用示波器显示两列声波的波形图,这两列声波的音色相同
C.丙图中“GPS导航”是利用超声波在卫星与汽车之间传递信息的
D.丁图中用手搓杯口,通过改变杯中的水量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18.关于对粒子和宇宙的认识,正确的是()
A.摩擦起电的实质就是创造了电荷
B.光年是天文学中的一个时间单位
C.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其中电子带负电,原子核带正电
D.扫地时灰尘飞舞可以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19.一均匀木板AB,B端固定在墙壁的转轴上,木板可在竖直面内转动,木板下垫3块
C,恰好使木板水平放置,如图所示,现在水平力F将C由A向B匀速推动过程中,推力F 将()
A.大小不变B.逐渐增大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20.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深秋的早晨,枯草上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B.夏天,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
C.从冰箱中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儿表面有水珠,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用久了的白炽灯泡内表面发黑,是钨蒸汽液化后再凝固的结果
21.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用手指压铅笔尖,铅笔在竖直位置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手指对笔尖的压力与桌面对铅笔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铅笔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铅笔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笔尖对手指的压强一定大于铅笔对桌面的压强
D.手指对笔尖的压力是由于手指的形变而产生的
22.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的温度越高,它含的热量越多
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D.物体内能越多,放热一定越多
23.2018年2月12日13时0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二十八、二十九颗北斗导航卫星,如图所示的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离地球最近的一点叫近地点,最远的一点叫远地点,它在大气层外运行,不受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卫星从远地点运行到近地点,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机械能守恒
B .卫星从远地点运行到近地点,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减小,机械能守恒
C .卫星从近地点运行到远地点,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增大,机械能不守恒
D .卫星从近地点运行到远地点、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减小,机械能不守恒 24.下列选项中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A .及时更换家庭电路中绝缘皮老化、破损的导线
B .熔丝熔断后,接上铜丝替代熔丝
C .把用电器的三脚插头改为两脚插头接在两孔插座上使用
D .在未断开电源开关的情况下,用湿布擦拭电风扇
25.小明骑自行车到东进公园游玩,沿通榆河岸向南行驶,感觉无风,但堤上柳树的枝叶却在随风飘动,此时的风向是 A .向北
B .向南
C .向东
D .向西
二、实验题
26.如图甲所示是某型号的浴室防雾镜,其背面粘贴有等大的电热膜(电阻恒定),使用时,镜面受热,水蒸气无法凝结其上,便于成像,下表是该防雾镜的相关数据:求: (1)求防雾镜正常工作时的电流;
(2)经测试,在﹣10℃环境下,正常工作600 s 使平面镜的平均温度升高了40℃,求电热膜给平面镜加热的效率;[玻璃的比热容为()3
0.7510J/kg ⨯⋅℃]
(3)如图乙所示,小明给防雾镜电路连接了一个滑动变阻器,能使电热膜的功率在原功率的16%~100%之间变化,以满足不同季节使用的需要,请求出 R 的最大阻值。
27.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 0为定值电阻,灯泡L 标有“6V 3W ”字样,电流表量程为0~0.6A ,当只闭合开关S 、S 1,滑动变阻器滑片P 位于R 1的中点时,灯泡L
的实际功率为0.5W ;当只闭合开关S 、S 2,滑动变阻器的
15
22
阻值接入电路,电流表的示数为0.15A 。
定值电阻R 0和标有“6V 3W ”灯泡L 的信息图像如图乙所示。
求∶
(1)灯泡正常发光10min,电流通过灯泡产生的热量;
(2)电源电压;
(3)为保证电路安全,电路消耗的最大电功率及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要求:L、R0、R1最多只有两个连在电路中)。
28.科技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一个多档位的电热器模型,电路实物连接示意图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3。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中点M,且只闭合开关S1时,电压表V1的示数为U,电流表的示数I1为0.8A;将滑动变
阻器的滑片P置于B端,断开开关S1,闭合开关S2时,电压表V1的示数为3
4
U,电流表的
示数为I2,R2消耗的电功率P2为2.7W。
(1)求电流表的示数I2;
(2)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A端,闭合开关S1和开关S2时,电压表V2的示数为3U,求此时R1消耗的电功率P1。
29.下面是小刚同学测量木块密度的实验:
(1)请你将“测量木块密度”的实验过程补充完整:
①把天平放到水平桌面上,游码调到标尺左端零刻线处,再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可使天平平衡,说明游码刚归零时,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线的_____(填“左”或“右”)侧;
②如图甲用天平测出木块的质量为_____g;
③小刚将木块放入装有40cm3水的量筒中,用细铁丝将木块向下压(忽略铁丝体积),使其全部浸没在水中,读出此时水面对应的刻度为_____cm3,该木块的密度为_____kg/m3。
实验后,发现木块具有一定的吸水性,分析实验过程发现,利用该方法测量的木块密度会_____(填“偏大”或“偏小”);
(2)另一组的小明用同样的方法测量质量为m的木块的密度时,他忘记了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但是他记下来将木块放入量筒中漂浮时,水面对应的刻度为V1,用细铁丝将木块向下压使其全部浸没在水中时,水面对应的刻度为V2.那么,小明测量木块的密度应为
ρ=
_____(用字母表示,水的密度为ρ水)。
木
30.由于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手机从厚变薄,从只能打电话发短信到高清晰拍照,再到智能手机、5G时代的到来,上网速度非常快,功能强大,导致了“低头族”的出现,不合理利用手机,尤其影响了在校学生的身心健康。
以下是小华在使用手机时整理的相关信息,请同学们利用所学物理知识帮助小华解决疑问。
(1)小华在利用手机给同学拍照时发现,手机与同学间距不变时,无论怎样改变自己眼睛与手机屏幕距离,图像大小及清晰度始终不变,而将手机靠近同学的过程中,图像越来越大,越来越清晰,最后模糊不清。
小华通过搜集相关信息确定摄像头是一个“凸透镜”,那么根据上述描述,猜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2)带着提出的问题,小华在物理实验室利用相关器材进行了实验,将光具座放到水平桌面并调节水平后,发现屏上成像如下图所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烛焰调到光屏中间位置后,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数据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到的初步结论是:在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近,所成的像______,在分析实验记录得到上述结论时,发现实验过程中存在一处不足,不利于得出实验结论,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华将实验分享给小军,共同交流评估后,小军提出用手机拍照时,用两根手指在屏幕上同时做扩大和缩小动作时,屏幕上的像大小也跟着发生变化,于是,小军猜想凸透镜成像大小可能与_____________有关。
(5)小军在小华的实验基础上,利用两块不同的凸透镜得到如下实验数据
数据一:
…………数据二:
焦距5cm 实验序号物距u(cm)像距v(cm)像的性质
150 5.6倒立、缩小实像2306倒立、缩小实像31010倒立、等大实像4813.3倒立、放大实像5630倒立、放大实像65不成像
………
采集数据一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___cm。
小军综合分析两个表格中的某两组实验数据后,发现可以验证自己的猜想。
请从表格中找出这两组数据______。
31.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天平平衡,则小石块的质量1
m为_____________________g.
(3)没有量筒,用下列两种方案测量小石块的体积.
方案一:
图丙所示,将烧杯放在水平台面上,用细线系住小石块轻轻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使小石块
①浸没在水中,在烧杯壁的上记下水面位置;
m为152.4g
②将小石块从水中取出后,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2
m为165.2g.
③向烧杯内缓缓加水至标记处,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3
方案二:
m;
①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4
②如图丙所示,将烧杯放在水平台面上,用细线系住小石块轻轻放入烧杯中,使小石块浸没在水中,在烧杯壁上记下水面位置;
③将小石块从水中取出后,向烧杯中缓慢加水至标记处,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
m.
5
kg/m.
(4)根据方案一测量结果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__3
(5)你认为方案_________________测量结果计算出的小石块密度更精确;方案______测出的小石块密度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解析】
【分析】
(1)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荷的转移;(2)构成物体的分子并不是非常紧密的排列在一起的,分子之间有间隙;(3)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4)宇宙没有层次之分,是由无数天体组成,太阳是宇宙中的一颗恒星,不是宇宙的中心.
【详解】
A. 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荷的转移,故A 错误;
B. 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了分子间存在间隙,故B 正确;
C. 原子是由居于中间位置的原子核和核外绕核运转的电子构成,故C 错误;
D. 太阳是宇宙中的一颗恒星,不是宇宙的中心,故D 错误.
故选B.
2.D
解析:D
【解析】
【分析】
晶体的熔化或液体的沸腾图象都有一段平行与横轴的线段,说明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据此分析作出判断。
【详解】
由图象可知,有一段平行与横轴的线段,说明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因此可能是晶体的熔化或某液体的沸腾图象,故ABC错误;无论是晶体的熔化还是液体的沸腾,在此过程虽然温度不变,但要不断吸热,才能使晶体继续熔化或液体继续沸腾,故D正确。
故选D.
3.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手影形成原因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A.水中倒影是光的反射原理,故A不符合题意;
B.水中折筷是光的折射原理,故B不符合题意;
C.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故C符合题意;
D.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蜡烛发出的光线经过小孔射到光屏上,是小孔成像,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与题干的原理不同,故A不符合题意;
B.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成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图示反映了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与题干的原理相同,故B符合题意;
C.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与题干的原理不同,故C不符合题意;
D.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是光的色散现象,与题干的原理不同,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一切物体都会向外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多,红外线温度计是通过接收身体表面辐射出来的红外线来测温的,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解析:B
【解析】
【详解】
月球遮住太阳的一部分形成的日食叫日偏食,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A.筷子好像在水面折断是由于来自筷子的光从水中进入空气中发生了折射,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光线看去,所看到的是筷子的虚像,像比物体的位置高,属于光的折射,故A不符合题意;
B.小孔成像,是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故B符合题意;
C.雨后彩虹是光色散现象,实质上是光折射现象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这是利用了光的反射。
故D不符合题意。
7.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在40℃左右,不可能达到70℃,A不符合实际;
B.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物理课本的长度比18cm 大一些,在26cm左右,B不符合实际;
C.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
4km/h=4×1/3.6m/s≈1.1m/s
左右,C符合实际;
D.一块橡皮的质量在6g左右,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6g左右,D不符合实际。
故选C。
8.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温度计在读数是应让温度计仍浸在被测液体中,不能取出读数,故A不合理;
B.物体成像要清晰,就必须让物体(棋子)有足够的光线反射到平面镜上才能成清晰的像,所以用手电筒对着棋子照.故B设计不合理;
C.用温度计观察红外线的热效应时,把玻璃泡涂黑,是因为黑色物体吸热速度最快,可以使温度计示数变化明显.故C设计合理.
D.在质量和吸收的热量相同时,由于水的比热容大于煤油,温度变化不明显,所以在探究电流热效应时,为了使温度计示数变化明显,烧瓶中的液体不能用水代替煤油.故D设计不合理.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故A错误;
B.物理学家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故B错误;
C.手捏海绵,海绵体积变小,是因为海绵的多孔结构,故C错误;
D.在探索比分子更小的微观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电子,故D正确。
故选D。
10.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露在日出后逐渐消失是因为液态的小水珠吸收热量汽化变成气态的水蒸气到空气中了,故A错误;
B.雾凇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形成的,故B错误;
C.雾是由空气的水蒸气在清晨遇冷液化形成的,故C错误;
D.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形成的,故D正确。
故选D
11.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A.湖水结冰是水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是凝固现象,故A符合题意;
B.雾气消散是水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是汽化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是液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冰雪消融是冰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是熔化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两个物体提升相同的高度h时,甲滑轮组动滑轮上有三段绳子,所以F甲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3h,乙滑轮组动滑轮上有两段绳子,所以F乙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2h,故A错误.B.根据公式W有=Gh,由于两物体升高相同的高度,但是G A>G B,所以W有甲>W有乙,故
B 错误;
C .W 有甲>W 有乙,η甲<η乙,结合W W η=有
总知,W 总甲>W 总乙,时间又相等,由P =W t
知,甲滑轮组的总功率比乙的大,故C 错误;
D .根据W W W η=+有有额,得1η=1+W W 额有,因为η甲<η乙,所以W W W W >额甲额乙有甲有乙,又因为W 有甲>W 有乙,所以W W >额甲额乙,再根据W G h =额动得,G G >动甲动乙,故D 正确。
故选D 。
13.C
解析:C
【解析】
【详解】
AD .因为是光滑的轨道,不计空气阻力,小球在轨道上运动没有机械能的损耗,则小球的机械能守恒,所以小球能到达的最高点应与A 点在同一水平直线上,不能沿轨道向上运动到E 点;因小球的机械能守恒,所以小球到达D 点时的机械能等于它到达B 点时的机械能,故AD 错误;
B .小球从A 点加速下滑到
C 点时,小球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小球向下移动了距离,所以重力对小球做了功,故B 错误;
C .小球到达C 点(最低点)时,质量不变,此时速度最大,高度最小,所以它的动能最大,重力势能最小,故C 正确;
故选C .
14.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速度的基本单位是米每秒,故A 不符合题意;
B .密度的基本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故B 不符合题意;
C .压强的基本单位是帕斯卡,是以法国物理学家帕斯卡名字命名的,故C 符合题意;
D .机械效率是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没有单位,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15.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因为无法确定动力臂的大小,所以无法确定是哪种杠杆,故A 错误;
B .沿垂直杠杆向上的方向用力,动力臂最大,动力最小,最省力,故B 错误;
C.沿OA方向动力臂是零,杠杆无法平衡,故C错误。
D.因为杠杆的动力臂无法确定,所以它可能是省力杠杆,也可能是费力杠杆,故D正确。
故选D。
16.C
解析:C
【解析】
【分析】
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当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时,如果动力臂不变,只改动用力方向,其动力不变,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设拉力的力臂为L,则由题意可知,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
G×OD=F×L
由此可得
F=G OD
L
因为G,OD不变
OD=L=r
故
F=G
由于F1、F2、F3的力臂都为圆的半径,相等,故
F1=F2=F3=G
故选C。
17.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甲图中通过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去拨动尺子,尺子振动的频率不同,则可以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故A正确;
B.由图乙知,两列声波的频率和振幅相同,音色不同,故B错误;
C.电磁波能够传递信息,它的传播不需要介质,故“GPS导航”是利用电磁波在卫星与汽车之间传递信息的,故C错误;
D.丁图中用手搓杯口,力度相同,改变杯中的水量,则改变了杯子振动的频率,则可以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故D错误。
故选A。
18.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摩擦起电的过程中,并没有创造电荷,而是电荷发生了转移,故A 错误;
B .“光年”是指光在一年中走过的距离,是长度单位,故B 错误;
C .原子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与带负电的核外电子组成,电子绕原子核运动,故C 正确;
D .灰尘在空中飞舞,那是物质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在运动,分子运动是肉眼看不见的,故D 错误。
故选C 。
19.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杆受重力G 和C 对它的支持力F N ,木板可在竖直面内绕转轴转动,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
2
N L G F L ⨯=⨯ 在C 逐渐向右推移的过程中,支持力F N 对轴B 的力臂L 逐渐减小,则F N 逐渐增大.由此可知,C 和木板间、C 和地面间的摩擦力逐渐增大,由平衡条件知,水平推力F 也逐渐增大。
故选B 。
20.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深秋的早晨,枯草上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汽凝华而成的,不是水凝固形成的,故A 错误;
B .夏天,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是一种液化现象,不是汽化现象,故B 错误;
C .从冰箱中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儿表面有水珠,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说法正确,故C 正确;
D .用久了的白炽灯泡内表面发黑,是钨丝升华成为钨蒸汽,然后又凝华而成的,不是蒸汽液化后再凝固的结果,故D 错误。
故选C 。
21.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 .图中铅笔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即手指向下的压力、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桌面向上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