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近代乡土教材的编修与乡土文化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文化论坛㊀2016年6期
区域教育文化纵横
贵州近代乡土教材的编修与乡土文化教育
王尤清
(贵州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ꎬ贵州㊀贵阳㊀550025)
摘㊀要:贵州乡土教材最初以乡土志的形式出现ꎬ内容主要包括历史㊁地理与格致三方面ꎮ虽不同时期贵州的乡土教材承载着不同的目的和诉求ꎬ但其背后始终有一条隐伏其内的价值主线ꎬ即以爱国主义为导向ꎬ民族主义为基础ꎬ并贯穿着希望桑梓繁荣和国家富强的强烈愿望ꎮ乡土教材所承载的文化理念和乡土知识ꎬ通过课堂教学传播到千家万户ꎬ使受教者形成系统的乡土记忆ꎬ有效推动地方性知识的传承和乡土文化认同ꎮ关键词:贵州ꎻ乡土教材ꎻ爱国
中图分类号:G423.3ꎻK29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1674-7615(2016)06-0136-07DOI:10.15958/j.cnki.jywhlt.2016.06.027
㊀㊀学术界关于乡土教材的研究已有可观的学术积累ꎬ有从宏观方面考察乡土教材的历史演变及其文化功能ꎬ①也有从微观方面分析其国家话语㊁编撰方式以及乡土意识②ꎮ从研究的发展趋势来看ꎬ关注重心开始由全国性的宏观考察转向以省为范围的微观分析ꎬ相关成果多集中于广东㊁山西等乡土教育较为发达的省份ꎮ贵州乡土教材除本土学者张新民和杨军昌有过关注外③ꎬ这一领域长期无人问津ꎮ直到近两年乡土教育被纳入教学改革范围ꎬ
乡土教材再度回到研究者的视野中ꎬ但成果也仅限于王金星的«清末及民国时期贵州乡土志纂修探析»和胡安徽的«清末民国贵州乡土教材生态教育资料初探»两篇文章ꎮ④除此之外ꎬ尚未见到对贵州乡土教材进行系统研究的成果ꎮ本文力图对贵州乡土教材的编写㊁其中所体现的价值取向以及对地方文化教育的作用等问题进行探索性研究ꎮ
一㊁乡土教材的产生渊源
中国的乡土教材发端于清末民初的乡土志ꎬ其产生的原因与清政府所面临的危机和进行的改革
631 ①②③④收稿日期:2016-11-25
基金项目:2013年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2013C050)ꎮ
作者简介:王尤清(1981 )ꎬ男ꎬ贵州盘县人ꎬ历史学博士ꎬ贵州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ꎮ主要研究方向:中华民国
史㊁地域文化史研究ꎮ
代表性成果有:李素梅:«中国乡土教材的百年嬗变及其文化功能考察»(2010)ꎻ滕星:«中国乡土教材应用调查研究»(2011)ꎻ李新:«固守与革新:百年中国乡土教材研究»(2014)ꎮ
相关成果有:程美宝:«由爱乡而爱国:清末广东乡土教材的国家话语»(2003)ꎻ温润芳:«社会变迁中山西乡土教材的编纂与应用研究»(2011)ꎻ刘卓雯:«乡土意识变迁与乡土书写:黑龙江乡土教材的教育人类学书写»(2013)ꎻ邹涛:«清末至民国时期西南地区乡土志研究»(2014)ꎮ
张新民:«贵州地方志举要»(1988)ꎻ杨军昌:«杨大恩与<石阡乡土教材辑要>»(1990)ꎮ
王金星:«清末及民国时期贵州乡土志纂修探析»(2010)ꎻ胡安徽:«清末民国贵州乡土教材生态教育资料初探»ꎮ
. All Rights Reserved.
王尤清:贵州近代乡土教材的编修与乡土文化教育 区域教育文化纵横
息息相关ꎮ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后ꎬ中国民族危机日益加剧ꎬ清政府实行 废科举㊁兴学堂㊁奖游学 等一系列改革ꎮ在此背景下ꎬ张之洞等人发起制定«奏定学堂章程»ꎬ希望在初等小学堂阶段ꎬ通过乡土知识对儿童进行熏陶和教育ꎬ使其由爱乡而爱国ꎬ从而达到忠于朝廷目的ꎮ教育界人士也意识到乡土教材在童蒙教育阶段的重要性ꎬ认为 令人爱其国尤在令人爱其乡也ꎬ 则乡土教科书之用大矣ꎮ [1]提出 而欲爱祖国也ꎬ则推爱故乡之心以爱之可也ꎮ [2]普遍认为通过乡土教育可以唤起儿童热爱乡土之心ꎬ从而奠定爱国之基础ꎮ
尽管志书编修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ꎬ但作为早期乡土教材的乡土志却是受到国外教育的启发ꎮ在清政府大力推动乡土教育的氛围下ꎬ有识之士看到: 泰西各国ꎬ无一学校不有乡土教科书ꎮ [3] 最普及者ꎬ莫如德意志ꎬ其教科最切实用
者ꎬ则为乡土志ꎮ [4]认为 乡土科之设仿自德国ꎬ近今日本小学校中颇研究之ꎮ [5] 日本讲小学教授法者ꎬ谓欲发起学生之爱国心ꎬ必先于教历史教地理上ꎬ择其所处地中之名人形胜ꎬ以发起其爱乡土心ꎬ然后由爱乡土推及于爱国ꎮ [6]国外学校通过乡土教育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的方式给清廷以极大启发ꎬ实行乡土教育和编写乡土教材也被纳入教育改革的议事日程ꎮ此外ꎬ清政府 预备立宪ꎬ需要观察民俗ꎬ因而征求各省㊁府㊁州㊁县编写进呈 ꎬ尽管此类乡土志 大抵都草率成篇ꎬ也没有规定体制 ꎬ[7]23-24但对乡土教材的编纂和发展却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ꎮ乡土教育带着国家培养忠君爱国人才的意志由中心向边缘快速扩散ꎬ诸如贵州㊁云南等边陲省份也纷纷加入到乡土教材的编撰和推行乡土教育的潮流中来ꎮ
乡土教育能迅速推广到贵州等边陲省份ꎬ还与反抗西方列强的文化入侵密切相关ꎮ鸦片战争后ꎬ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全方位侵略ꎬ地处西南边陲的贵州也未能幸免ꎬ传教士以宗教为基础对地方社会进行文化渗透和经济侵略ꎮ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ꎬ爱国救亡运动高涨ꎬ许多地方官员㊁士绅㊁受新学影响的知识分子纷纷致力于兴办学校和发展教育ꎬ 以教人爱国为第一要义 ꎬ认为 欲人人爱国必自爱乡ꎬ欲使人人爱乡必自知其山川人物始ꎮ [7]在他们看来ꎬ乡土教育不仅是培养爱国人才的可行路径ꎬ还是从文化层面反抗侵略的有效形式ꎮ辛亥革命后ꎬ乡土教材的编纂并未因政权的更迭而中断ꎬ民国政府重新制定学制并多次进行教育改革ꎬ始终将乡土教育放在改造国民性和培养新国民的定位上ꎮ故这一时期中国乡土教育取得较大的发展ꎬ乡土教材也大量涌现ꎮ
二、贵州乡土教材的编修概况
在清末以乡土教育培养爱国人才理念的影响下ꎬ贵州乡土教材同样也以乡土志的形式出现在童蒙教材中ꎮ清政府鉴于儿童认识能力有限ꎬ难以接受复杂的知识体系ꎬ认为 惟乡土之事ꎬ为耳所习闻ꎬ目所常见ꎬ虽街谈巷论ꎬ 平时供儿童之嬉戏者ꎬ一经指点皆成学问ꎮ 故要求初等小学堂历史 讲乡土之大端故事ꎬ及本地古先名人之事实 ꎻ地理介绍 乡土之道里建置ꎬ及本地先贤之祠庙㊁遗迹等类 ꎻ格致主要 讲乡土之植物㊁动物㊁矿物 ꎮ[8]295-296为规范乡土教材的编纂ꎬ清学部出台了«乡土志例目»ꎬ规定乡土志的内容为:历史㊁政绩㊁兵事㊁耆旧㊁人类㊁户口㊁氏族㊁宗教㊁实业㊁地理㊁山㊁水㊁道路㊁物产㊁商务ꎮ[9]
以«乡土志例目»为依据ꎬ贵州在清末一共产生了三部乡土志作为童蒙教材ꎬ即«安南县乡土志»㊁«贵阳府乡土地理志»和«贵阳府乡土志»ꎮ«安南县乡土志»共三编:第一编为乡土历史ꎬ从沿革㊁政绩㊁兵事㊁宗教㊁实业等十个方面介绍安南县的历史概况ꎻ第二编为乡土地理ꎬ叙述安南县的位置㊁气候㊁山水和道路等ꎻ第三编为乡土格致ꎬ介绍物产和商务ꎮ[10]«贵阳府乡土地理志»内容涉及位置㊁境界㊁区域㊁建筑㊁山水㊁道里㊁物产㊁商务等方面ꎮ[11]同为童蒙教材的«贵阳府乡土志»ꎬ内容包括建置㊁政绩㊁兵事录㊁耆旧录㊁人类㊁户口㊁宗教等ꎮ[12]三部乡土教材的内容皆未超出«乡土志例目»的范围ꎬ体现出国家教育意志在地方的贯彻和落实ꎮ
民国成立后ꎬ教育部要求初小历史 前二年先
731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