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北京版高考历史第7讲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经济、思想和文化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一
栏目索引
(3)城市的发展 a.原因: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⑥ 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 等。 b.表现:北方,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等既是政治中心、军事重 镇,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南方,扬州、成都等城市逐渐繁荣,出现“扬一 益二”的说法。 (4)对外贸易:唐朝时广州成为重要外贸港口,政府设⑦ 市舶使 专门 管理。
经济的发展,唐朝放松了对市的限定。
(3)史料3属于古文献史料。该史料主要反映了唐朝商业交易具有地区
广阔、商路畅通、商旅安全、次数频繁、数量较大等特点。通过辅助
设施的逐渐完善来体现唐代商业的发展。③指古代的旅店、酒店。
考点一
栏目索引
问题思考 (1)根据史料1、2,概括唐代坊市制度的特点。 提示 坊市布局规整,有明确的地理位置;坊市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在市 的设置上前后期有所调整,但没有放松对市的监管。
正统地位。
(2)隋唐科技文化具有兼容并蓄、全面繁荣的特点,在许多领域领先世
界,不仅影响了亚洲,而且在世界文明史上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3)唐人尚法,故唐代书法家的书法作品大多法度森严,唐朝是我国书法
历史长河中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
(4)唐诗的繁荣反映了唐代国家统一、经济繁荣的盛世景象,也体现出
科举制度的发展促进了诗歌创作的繁荣。
考点一
栏目索引
(3)水利工具:曹魏时经改制的翻车用于灌溉、唐朝时创制了筒车。 (4)土地制度:魏晋和唐朝时期实行② 均田制 。 a.目的:抑制兼并,维护③ 小农经济 ,巩固统治,限制土地买卖。 b.意义: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和促进农业发展。 (5)生产重心:唐朝中后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考点一
栏目索引
a.冶炼业:南北朝时期发明④ 灌钢法 。
b.陶瓷业: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
c.丝织业:吸收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2)民间手工业
魏晋南北朝时期曾遭到摧残,到了隋唐才得以恢复和发展。唐朝朝廷赋
税户调的布、绢、锦等,多出自农夫织妇之手。
(3)影响:中国瓷器大量输出国外,远达欧洲、非洲。
考点一
栏目索引
考点呈现
考点呈现
栏目索引
考点一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经济 考点二 汉代儒学与秦汉科技文化
自主学习
考点一
考点一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经济
栏目索引
1.农业 (1)耕作方式:隋唐时期江东出现的① 曲辕犁 ,安装犁评,适应了各种 土壤和不同田块的耕作要求,犁耕技术日渐完善。 (2)生产技术: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旱地耕耙耱技术形成,南方水田采用 耕耙技术,我国农业耕作技术成熟定型。
合作探究
考点二
栏目索引
主题 社会环境对魏晋、隋唐时期
绘画风格的影响
史料实证
史料1 魏晋风度是魏晋时期独特的审美特征,……它使人回归到了 本真与自然。魏晋士人以放旷、恣意的人生态度……把作为文人知识
分子对正义的理性思辨和坚守以艺术的、哲学的、人性的方式传达于
世,达到了真善美融为一体的极致之境。
——居瑢《风流蕴藉:魏晋风度的文化内涵》
考点一
栏目索引
2.(2017北京昌平期末质量抽测)唐朝僧人义净仰慕玄奘西游,到广州与 波斯船主商定,船主许他附船前往印度。下列货物可能出现在他所乘坐 的商船上的是 ( A ) A.越窑的青瓷 B.松江的棉布 C.《四书章句集注》 D.郑板桥《墨兰图》
考点一
栏目索引
答案 A 越窑的青瓷是唐代的一种重要的陶瓷,与材料中的时间“唐 朝”吻合,故A项正确;宋元之际,松江地区棉花种植发展很快,到明代,松 江府成为全国棉纺织业的中心,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四书章 句集注》是南宋朱熹编著的,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郑板桥《墨 兰图》是清朝的,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2)唐朝开元时期,商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由于商路畅通和商业
设
施完善,使唐朝的商业呈现
广阔、交易次数频繁等特点。
提示 辅助 市场
考点一
栏目索引
史料归纳 隋唐时期城市发展的特征 (1)市坊分开,商业活动受地域和时间限制。 (2)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 (3)城市的职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贸易和市场的规模不 大。 (4)唐代商业都市有所发展,农村集市贸易也进一步发展。工商业市镇 的生产性、专业性、商业性增强,对政治中心的依赖性逐渐减弱。
考点二
栏目索引
史料2 初唐(自高祖武德至玄宗开元前)①虽继六朝余绪,然同时孕 育了大唐风神。 六朝以来佛画独盛的局面遂被打破,道教绘画勃兴。 于阗国尉迟跋质那、尉迟乙僧父子,以画仕于中国,他们带来的凹凸晕 染法对唐代绘画影响巨大。 以现实生活,特别是表现上层统治者生活 为题材的绘画作品,与日俱增。 绘画风格崇尚细致艳润,山水花鸟尚不
考点一
栏目索引
3.(2018北京西城期末)下面的时间轴反映了中国古代制瓷业的成就。 在空白处应填写的是 ( B )
A.开始出现成熟青瓷 B.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 C.青花瓷被奉为珍品 D.彩瓷、珐琅彩制作技术高超
考点一
栏目索引
答案 B 本题考查唐代手工业的发展。A项是在东汉时期,B项是唐 代,C项是元代以后,D项是明清时期。
——《唐六典》 史料2 唐前期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后期则规定:“中
考点一
栏目索引
县户满三千以上,置市令一人、史二人,其不满三千户以上者,并不得置 市官。若要路须置,旧来交易繁者,听依三千户法置。”
史料3 (唐代开元十三年)东至宋、汴,西至岐州,夹路列③店肆待 客,酒馔丰溢。每店肆皆有驴,赁客秉,悠忽数十里,谓之驿驴。南诣荆、 襄,北至太原、范阳,西至蜀川、凉府,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 不持寸刃。
考点一
栏目索引
思维启迪 隋统一全国后,在南北之间建设一条运输通道成为迫切任 务。隋炀帝征调300万民工,用6年的时间凿通了2500千米的大运河,沟 通了五大水系。运河沿岸经济繁荣,扬州、淮安成为大都市。唐代大运 河连通了海上丝绸之路,不断接纳着日本、波斯、天竺等国的商船。依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大运河的作用。 提示:加强了南北交流,巩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促使运河沿岸市镇兴起, 工商业繁荣;连通海上丝绸之路,推动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考点二
栏目索引
考点二
栏目索引
上图左首为一着道冠的老者,右首为一戴方巾的儒士,二人各执经卷一 端,团膝相接。第三人则手搭于两人肩上,露出光光的头顶,一手轻捻佛 珠,显然是佛教中人。 以上材料体现了什么历史现象? 提示:三教合一(代表了本土的儒道与外来的佛教和平共处的世界宗教 和谐观)。
考点二
栏目索引
拓展延伸 古代中国手工业长期领先世界的政治和经济条件 (1)政治条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 证。 (2)经济条件:①农业的发展特别是经济作物的推广,为手工业的发展提 供了丰富的原料。 ②农业动力革新的要求为手工业发展提供了市场。
考点一
栏目索引
3.商业的发展 (1)重农抑商下的商业 a.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商业一度遭到严重的破坏,孝文帝改革后,商业 恢复发展,洛阳成为重要的商业城市。 b.隋唐时期都市商业和农村集市贸易发展,⑤ 柜坊 和飞钱相继问 世。 (2)市的变迁:唐长安城设东西二市,各占两坊之地。 “市”“坊”严格 分开。
3.汉字与书法 (1)阶段:魏晋以前基本上是自发阶段,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觉阶段。 (2)成就
类别
特征
代表人物
楷书 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 魏晋钟繇、王羲之;唐朝欧阳询、颜真
整,实用价值高
卿、柳公权等
考点二
栏目索引
(续表)
类别
特征
代表人物
草书
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 东晋王羲之、王献之;唐朝张旭、怀素 条流畅纵情,审美价值 等 高
行书
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 东晋王羲之,其《③ 兰亭序 》被称
的放纵,既有审美价值, 为天下第一行书。唐朝颜
又具实用价值
真卿、北宋苏轼等
4.笔墨丹青
考点二
栏目索引
时期
特点
成就
魏晋
总结出精辟的绘画理论,注重 “④ 以形写神 ”
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和 《洛神赋图》
隋唐
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 《游春图》《步辇图》 《送子天王图》
考点二
栏目索引
5.唐诗 (1)背景:唐朝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科举考试中以诗赋为主。 (2)成就:初唐的著名诗人有王勃、陈子昂等。盛唐时,出现以高适、岑 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以孟浩然、王维为代表的山水诗人。李白以浪漫 主义的创作,赢得“⑤ 诗仙 ”的美誉,杜甫以现实主义的“诗史”, 被誉为“⑥ 诗圣 ”,白居易的诗针砭时弊。
家的赋税收入,激化封建国家同大地主的矛盾。 (2)解决措施:一是实行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保证农民有一定的土地,如 屯田制和均田制的实行; 二是限制官、民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 但是, 土地兼并是封建社会自身难以治愈的痼疾,以上措施只能在一定时期内 奏效。
2.手工业的发展
考点一
栏目索引
(1)官营手工业
2.科技成就 (1)农学:贾思勰的《② 齐民要术 》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 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 (2)隋唐之际,中国出现了雕版印刷术。 (3)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4)公元8世纪,阿拉伯人开始使用中国的技术和设备造纸,之后传往欧 洲。 (5)唐代医学家孙思邈编写《千金方》。
考点二
栏目索引
——《通典·食货七·历代盛丧户口》
读史指导
考点一
栏目索引
(1)史料1属于古文献史料。以省略号为分界线,前一层围绕“坊”,后一
层围绕“市”。史料意在表达唐代政府加强对商业的管理,市受地域和
时间的限制。①指居住区。②体现了市有严格的时间限制。
(2)史料2以时间为分界点,分为唐朝前期与后期。史料体现了随着商品
考点集训
考点一
栏目索引
1.(2017北京西城一模)下面的《雨中耕作图》截取自甘肃敦煌的唐朝 壁画,它可以佐证 ( )
考点一
栏目索引
A.中国古代牛耕技术的萌芽 B.江东地区曲辕犁的结构变化 C.西北地区已经使用耕犁技术 D.传统农业自给自足的特点
答案 C 材料中的时空定位是“唐朝”“甘肃敦煌”,A项发生在春 秋时期;B项发生在隋唐时期的江东地区;C项符合题干材料中的时空定 位;传统农业自给自足的特点是耕织结合,而图片只体现了“耕”,排除 D项。
考点一
栏目索引
术语必背 (1)魏晋南北朝时期,古代农耕经济发展缓慢,但随着人口和技术的南移, 江南经济得到开发。 (2)唐代继续推行“抑商”政策,但没有阻止商业的发展繁荣,城市商品 经济得到了发展。
合作探究
考点一
栏目索引
主题 隋唐时期商业的发展 史料实证
史料1 皇城之南,东西①十坊,南北九坊;皇城之东、西各一十二坊, 两市居四坊之地;凡一百一十坊……凡市,②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 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考点二
栏目索引
考点二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
自主学习
1.“三教合一”
背景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有了新发展
内容
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即“三教合一”。 唐朝统治者奉行① 三教并行 政策, 即尊道、礼佛、崇儒
影响
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思维启迪
考点二
栏目索引
误区警示 “三教合一”并未动摇儒学正统地位 魏晋时期,道教、佛教思想盛行,一度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唐代出现 了“三教合一”的局面,但这并不代表儒学失去了封建正统思想的地 位,只是三教融合、并存。
考点二
栏目索引
归纳总结 魏晋至隋唐时期儒学发展的特点 (1)佛、道盛行,冲击儒学,儒学的统治地位一定程度上动摇。 (2)儒学与佛教、道教并存,且儒学通过援佛、道入儒来重建自己,最终 发展为三教合一。 (3)儒学的生存与发展靠的是传统力量而缺少成熟的文化政策做保证,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对儒学冲击较大,隋唐统一,复兴儒学迫在眉 睫。
误区警示 牛耕不是中国传统步犁定型的标志。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 定型的事件是曲辕犁的发明,曲辕犁可以调节犁耕深浅,适应各种土地 的精耕细作。
考点一
栏目索引
拓展延伸 土地兼并的影响及解决措施 (1)影响:土地的高度集中,一方面,使农民失去土地,流离失所,激化了阶 级矛盾,往往酿成农民起义;另一方面,土地高度集中也往往影响封建国
考点二
栏目索引
知识拓展 唐朝社会变迁对诗歌风格的影响 (1)盛唐时诗风开朗奔放、刚健清新,反映了唐朝国力强盛、文化开放 的社会背景。 (2)中唐时诗风平实浅近、讽喻诗作大量涌现,反映了唐朝的社会弊端 日益暴露。 (3)晚唐时期,诗风凝重忧郁,反映了唐帝国的由盛转衰。
考点二
栏目索引术语必背(1) Nhomakorabea晋至隋唐,道教、佛教传播发展,冲击着儒学,但始终未改变儒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