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造口患者家庭护理的研究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肠造口患者家庭护理的研究进展
摘要: 直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肿瘤, 肠造口手术是改善直肠癌患者的
排便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本文从肠造口患者延续性护理的需求、具体形式和内容、应用效果、机遇及挑战方面进行综述, 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
延续性护理模式, 以期为今后肠造口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提供参考和指导依据。
关键词: 肠造口; 延续性护理; 家庭护理;
直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肿瘤, 其发病率位居消化道肿瘤的第二位, 肠
造口手术是改善直肠癌患者的排便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肠造口
手术不仅使患者的身体形象发生了改变, 还对其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等造成
严重影响。
在当前平均住院日缩短的背景下,肠造口患者在院期间适应和学习造
口护理的时间有限, 大部分的康复需要在院外进行。
延续性护理指通过一系列
的行动设计, 如电子邮件、信函、电话、居家护理服务等方式, 以确保患者在
同一健康照护场所( 如医院的不同科室) 及不同的健康照护场所( 如从医院
到家庭) 受到同等水平的协调性与延续性的照护, 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延伸至社区及家庭, 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文对肠造口患者延
续性护理的需求、具体形式和内容、应用效果及面临的问题进行总结, 旨在为
肠造口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提供参考依据, 改善其生活质量。
1 肠造口患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需求肠造口患者出院后初期缺乏有效、便
捷的途经获取造口维护相关专业知识, 导致其很难应付治疗过程中的各种问
题,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调查显示, 有93. 75%的患者在出
院后希望能够得到延续性护理服务。
研究表明, 护理技巧需求、造口并发
症指导需求、日常生活指导需求、心理需求、社会需求、性生活需求为肠造口出
院患者的主要需求。
亦有研究表明, 造口患者家属也存在较大的护理需
求, 包括造口技能和知识培训、照护者心理护理需求。
因此, 出院后肠造口患
者及其家属存在造口相关方面的知识和心理护理需求, 临床医护人员不仅要满
足患者的需求, 同时也要关注患者家属的需求。
2 肠造口出院患者延续性护理形式及内容延续性护理模式的建立和实施已
成为国内外医疗护理服务的发展趋势。
参照国外肠造口出院患者延续性护理模
式, 结合国内目前的医疗实际情况, 将肠造口出院患者延续性护理模式的主要
形式归纳为电话随访、家庭访视、网络信息平台、医院- 社区一体化护理等。
1.
1 电话随访造口护士的电话随访已被证明是促进出院早期造口患者适应
的有效方法。
研究显示, 实施电话随访的护士应至少有 5 年的临床经
验, 干预时间为出院后 1 周、6 周、3 个月、6 个月, 内容包括评估患者、问题解答、健康教育及情感支持。
Williamson等[ 22]质性访谈表明, 电
话随访具有方便、个性化等优势, 肠造口出院患者能很好地接受电话随访。
2.
2 家庭访视家庭访视是指发生在家庭环境中的访视人员与家庭之间的互
动过程, 因其可与患者面对面交流, 提高患者满意度的效果最为显著。
已有
研究证实, 采取由专业护士主导的家庭访视, 每月 1 次, 每
次30 ~60min, 给予患者造口袋更换的技巧、不同时期造口产品的选择、肠
造口周围皮炎处理等健康指导, 可有效改善造口患者生活质量, 强化其自我护
理能力。
但由于我国护理资源缺乏、医务工作者访视时间有限、访视成本较高、
未制定规范的家庭访视流程等因素, 家庭访视在国内的开展存在一定的困难。
2. 3 网络信息平台近年来,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网络信息平台
成为实现肠造口出院患者的延续性护理的主要形式。
据患者在平台上反馈的情况
做出评估并提出解决办法, 研究结果显示, 患者出院后 6 个月造口皮肤周
围状况良好, 说明网络信息平台的应用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这与王莲莲
等研发的“信息化造口教育平台”研究结果相似。
但网络信息平台干预限制
了部分网络操作困难的老年患者, 存在一定局限性。
因此, 在选择此种干预
形式时要满足不同人群不同层次的需求。
1.
研究表明, 延续性护理的应用, 可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等, 可见延续护理可明显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患者出院后由于生理、心理及社会等多方面原因, 医嘱及护理计划执行不到位, 依从性不强是制约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预后和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
对出院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 可明显提高患者饮食、用药、运动的依从性。
因此, 如何将肠造口出院患者的护理延伸至社区, 解决医院、社区管理中出现的联动不足三级医院与社区医疗机构之间的协作性与协调性不佳的现
状, 从而形成肠造口出院患者延续性护理的良好循环; 这都给延续护理的实施带来很大的挑战, 但同时为提高延续性护理水平带来了机遇。
3 小结
延续护理的实施不仅契合了肠造口患者的身心需求, 也顺应了国家政
策, 在国内大范围实施势在必行, 而肠造口延续性护理模式成功运营的关键则需要专业人员连续性的照顾、医疗机构良好的合作、延续护理服务体系的建立、政府的支持及患者与家属的参与, 共同探索适应我国医疗体制的高质量延续性护理服务模式。
参考文献
[ 1] 白燕. 个案管理模式在直肠癌肠造口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 .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8, 34( 4) : 265 - 269.
[ 2] 皋文君, 袁长蓉. 肠造口患者自我效能研究现状[ J] . 中华护理杂志, 2011, 46
( 3) : 311 -
313.[ 3] KOSOVAN V N. A quality of life evaluation in pa-tients with a surgicallyformed large bowel stoma[ J] . KlinKh ir, 2012( 9) : 9 - 11.
1.
DE MIGUEL VELASCO M, JIMENEZ ESCOVARF, PARAJO CALVO A. Current status of the pre-
vention andtreatment of stoma complications. A nar-
rative review[ J] . Cir Esp, 2014, 92(3) : 149 -156.
[ 5] ZHANG J N, WONG F K, YOU L M, etal. Effectsof en terostomal nurse telephonefollow - up on post-
operative adjustment of dischargedcolostomy patients [ J] . Ca ncer Nurs, 2013, 36( 6) : 419 - 428.
[ 6] 何振华, 徐敏. 肠造口患者延续护理的需求现状及研究进
展[ J] . 护士进修杂志, 2018, 33 (11) :997 - 999.
[ 7] 张扬, 李国宏, 刘敏. 我国外科出院患者延续护理实施现状及建议[ J] . 中华护理杂志, 2016, 51 ( 4) : 409 - 412.
[ 8] 王丽娜, 冯红燕, 杨卫红, 等. 慢性病儿童延续性护理模式的研究进展[ J] .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8, 35( 14) : 31 - 33.
南通市科技局项目 GJZ17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