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课件-6利水渗湿药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尽。 膏淋见小便浑浊如米泔水或滑腻如膏脂。 劳淋小便不甚赤涩,溺痛不甚,但淋沥不已,时作
时止,遇劳即发。
2024/7/26
中药学
5
茯苓《本经》
【药用】 多孔菌科 真菌茯苓 的干燥菌核。
2024/7/26
中药学
7
茯苓
2024/7/26
中药学
8
茯苓
【性味与归经】 甘、淡,平。 归心、肺、脾、肾
2024/7/26
中药学
20
茯苓与薏苡仁之鉴别
相同点:二者均为甘淡平和之药,渗湿健脾之品; 同中之异: 1. 茯苓性平,作用和缓,无寒热之偏,可适用于寒热
虚实各种水肿; 2. 薏苡仁性偏寒凉,清热利湿力强。 不同点: 1. 茯苓兼入心经,具有宁心安神作用; 2. 薏苡仁则具排脓消痈之效,又为治湿痹常用之药。
经。
2024/7/26
中药学
9
【功效主治】
功效 利水渗湿
健脾和中
主治
特点:利水而不伤正; 应用:小便不利、水肿、痰饮
脾气虚弱证
宁心安神
心悸;失眠
2024/7/26
中药学
10
茯苓
1. 利水渗湿 特点:利水不伤气,为利水渗湿要药。凡小便不利、
水湿停滞的症候,不论偏于寒湿,或偏于湿热,或 属于脾虚湿聚,均可配合应用。 偏于寒湿者,可与桂枝、白朮等配伍; 偏于湿热者,可与猪苓、泽泻等配伍,如五苓散; 属于脾虚者,可与党参、黄芪、白朮等配伍; 属于虚寒者,可与附子、白朮等同用。
一般用作利水辅助之品,常 配合茯苓皮、泽泻、猪苓等 药同用。 清热解暑—常配西瓜皮, 应用于暑热烦渴。
2024/7/26
中药学
31
冬瓜仁
又名冬瓜子,瓜瓣,为冬瓜的种子。 性味甘,寒。 功能清肺、化痰、排脓。 适用于肺热咳嗽、肺痈、肠痈等病症。 治肺痈,配桃仁、芦根,成千金苇茎汤; 治肠痈,配大黄、丹皮,成大黄牡丹皮汤。
2024/7/26
中药学
4
淋症(热淋、石淋、血淋、膏淋、气淋、劳淋)
均有小便频涩,滴沥刺痛,小腹拘急引痛。 热淋起病多急骤,小便赤热,溲时灼痛,或伴有发
热,腰痛拒按。 石淋以小便排出砂石为主症,或排尿时突然中断,
尿道窘迫疼痛,或腰腹绞痛难忍。 血淋为溺血而痛。 气淋小腹胀满较明显,小便艰涩疼痛,尿后余沥不
抗肿瘤,抗精神分裂症。
2024/7/26
中药学
13
茯苓
注意:捣碎入煎剂。 【处方用名】 1. 茯苓、白茯苓、云茯苓、云苓(去皮,蒸熟,切
片,晒干用。偏于健脾宁心) 2. 赤茯苓、赤苓(去皮,取菌核的淡红色部份,蒸
透切片,或辗碎用。偏于渗湿泄热) 3. 朱茯苓、辰茯苓、朱砂拌茯苓(取白茯苓净片,
2024/7/26
中药学
24
猪苓、茯苓之比较
相同点:二者相须为用,利水渗湿。无水 湿者慎服。
不同点: 猪苓利水渗湿作用强于茯苓,但无健脾、 宁心等作用。
2024/7/26
中药学
25
泽泻
【药用】泽泻科沼泽植物泽泻 Alisma orientalis (Sam.) Juzep 的块茎。
2024/7/26
2024/7/26
中药学
11
茯苓
2.健脾—脾气虚证。 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渗湿,对于脾虚运化失
常所致泄泻、带下,应用茯苓有标本兼顾之 效,常与党参(人参)、白朮等配伍,如参 苓白术散,四君子汤等。 可用为补肺脾,治气虚之辅佐药。
2024/7/26
中药学
12
茯苓
3.安神—心脾两虚之失眠、心悸、食少、乏 力等。常与人参、远志、酸枣仁等配伍。
分析:2003年以前,因长期服用龙胆泻肝丸引发肾病(龙胆泻肝丸中毒事 件)的报道多见于报端。这是由于龙胆泻肝丸处方中的木通被错误的用成关 木通,而长期服用关木通其肾毒性成分马兜铃酸可导致慢性肾功能损伤,甚 至肾衰竭。上述案例可以确定王女士是由关木通所含的马兜铃酸中毒引起的 肾病。
2003年4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明确规定禁止使用关木通,2005版起 中国药典未再收载。原关木通及其制剂,一律用木通代替。
用朱砂 2% 拌匀后用。可增强宁心安神的作用。)
2024/7/26
中药学
14
白茯苓、赤茯苓、茯苓皮、茯神之比较
茯苓皮:长于利水消肿; 赤茯苓:长于渗湿泄热; 白茯苓:长于健脾,并能利水、宁心; 茯神:菌核的心部,有松根穿过,长于宁心
安神。
2024/7/26
中药学
15
薏苡仁
【药用】禾本科 草本植物薏苡的 成熟种仁。
肾毒性成分——马兜铃酸(AA )
世界上大约有 200 多种马兜铃属植物,其中作为药用的有 20 多种。我国应用较多的马兜铃属药材有: 马兜铃(北马兜铃或马兜铃的果实) 青木香(北马兜铃或马兜铃的根) 天仙藤(北马兜铃或马兜铃的的地上部分) 关木通(东北马兜铃的藤茎) 寻骨风(绵毛马兜铃的全草) 广防己(广防己的根) 朱砂莲(朱砂莲的根茎)等。 其中以关木通、广防己中毒最为多见 红色的为05版药典已删除品种。
应用于口舌生疮,心烦尿赤; 配王不留行、穿山甲、通草:通经下乳,应用
于产后乳汁不通或乳少。
2024/7/26
中药学
43
知识链接 药典品—川木通
为毛茛科植物小木通Clematis armandii Franch.或绣球 藤Clematis montana Buch.-Ham.的干燥藤茎。表面黄
棕色至黄褐色,节处多膨大。断面有黄白色放射状纹理及裂 隙,其间布满导管孔,髓部较小,偶有空腔。气微,味淡。 功效类同木通。。
①肝经风热所致目赤肿痛; ②肝肾不足所致目暗昏花。
肺热咳嗽
2024/7/26
中药学
35
车前子之配伍
配木通、滑石:应用于湿热下注治小便淋漓涩痛; 配白术:健脾止泻,应用于脾虚泄泻; 配熟地:补肝肾,泻热明目,应用于肝肾不足之目
暗昏花。 配黄芩:清肺热、化黄痰。 【注意】:包煎。孕妇慎服。
2024/7/26
2024/7/26
中药学
21
猪 苓《本经》
【药用】多孔菌科真菌猪苓 Polyporus umbellatus (Pers.) Fries 的菌核。
2024/7/26
中药学
22
猪苓
【性味与归经】甘、 淡,平。归肾、膀胱 经。
2024/7/26
中药学
23
【功效主治】
功效 利水渗湿
主治
特点:泻而不补; 应用:小便不利、水肿、淋证、泄 泻、带下、淋浊等。
2024/7/26
中药学
16
薏苡仁
【性味与归经】 甘、淡,凉。 归脾、肾、肺经。
【特点】 为种仁但不富含油脂
2024/7/26
中药学
17
【功效主治】
功效 利湿健脾
利湿除痹
主治
特点:泄而兼补; 应用:水肿、脚气;淋证;脾虚泄泻
痹证(湿痹)之筋脉拘挛
清热排脓 肺痈、肠痈
2024/7/26
中药学
18
通草
甘、淡、微寒,性质平 和。
利尿通淋 下乳 注意:今之木通,古书
称“通草”;今之通草, 古书称“通脱木” 。
2024/7/26
中药学
50
海金沙
2024/7/26
【药用】 海金沙科 植物海金 沙的干燥 成熟孢子。
中药学
51
海金沙
【性味】甘、咸,寒。归 膀胱、小肠经。
【功效】 利尿通淋——特点:善止
第六章 利水渗湿药
2024/7/26
中药学
1
概述
含义:凡功能通利水道,渗除水湿的药物称为利水渗湿 药。
功能:通利小便,尿量增加→体内蓄积水分随尿排出→ 适应症:主要适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淋症等病症;对 于湿温、黄疸、湿疮等湿热为患,亦具有治疗作用。
水湿停蓄诸症: 外溢于皮肤—皮下水肿 停蓄于下焦—小便不利、淋证 水湿上攻—痰饮喘咳 湿热病证—黄疸、湿疹、泄泻
薏苡仁之应用
利水渗湿—利水不伤阴,功似茯苓 配白术
健脾止泻—脾虚泄泻(炒用) 伸筋利痹—湿痹筋脉拘挛,胸痹。配麻黄 清热排脓—肺痈、肠痈。配芦根、桔梗
2024/7/26
中药学
19
薏苡仁
【处方用名】 1. 薏苡仁(薏米仁)、苡仁、米仁、生苡仁、
生米仁(去壳晒干用,清利湿热宜生用) 2. 炒薏苡仁(炒用,健脾宜炒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五钱至一两,煎服。
尿道疼痛及石淋,为治诸 淋涩痛之要药。 活血通经——血热瘀阻所 致闭经、月经不调。 注意:入汤剂包煎。
2024/7/26
中药学
2024/7/26
中药学
2
概述
药性特点: 味多甘、苦、淡, 性多寒、平。 主要归肾、膀胱经,兼入脾、肺、小肠 经。
注意:阴虚者慎服,孕妇慎服。
2024/7/26
中药学
3
概述
分类: 1、利水渗湿药。性味多甘淡平或微寒,适
应于水湿内停之水肿、小便不利,以及泄泻、 痰饮等证。 2、利尿通淋药。性味多苦寒,用于小便短 赤,热淋、血淋、石淋及膏淋等证。 3、利湿退黄药。性味多苦寒,用于湿热黄 疸。
第五章 茎木类药材
知识链接 混伪品—关木通
为马兜铃科植物东北马兜铃Aristolochia manshuriensis
Kom的藤茎。主产东北地区,因产量大、价格低,发展到全国 并有出口,商品习称“关木通”。本品呈长圆柱形,略扭曲。 表面灰黄色,节部稍膨大。体轻,质硬,不易折断。断面黄色 ,导管与射线整齐排列成放射状,髓极小。气微,味苦。如图 5-3所示。
图5-2 川木通饮片
第五章 茎木类药材
射线
图5-3 关木通切片
肾毒性成分
1993年比利时学者首先发现2例女性服中草药减肥治 疗后,出现进行性肾间质纤维化,经调查发现该减 肥药中加入了中药广防己,患者服用后血肌酐于3个 月内升高一倍,肾活检显示广泛间质纤维化。
经药物成分分析发现,减肥胶囊中含有马兜铃酸。 至1998年在比利时有100人患马兜铃酸肾病。
2. 泄热—治相火妄动证,配伍熟地黄、山药、 牡丹皮、山茱萸、茯苓(六味地黄丸)。
注意:肾虚精滑者慎服。
2024/7/26
中药学
29
冬瓜皮
【药用】葫芦科草本植物冬瓜 Benincasa hispida ( Thumb.) Cogn. 的外层果皮。
2024/7/26
中药学
30
冬瓜皮
甘,凉。 归脾、小肠经。 利水消肿—水肿。
清热解暑
暑湿烦渴;湿温病
外用祛湿敛疮 湿疹湿疮;痱子
2024/7/26
中药学
39
滑石
注意:包煎。孕妇慎服。 六一散(《伤寒标本》):滑石、甘草
治小便赤涩以及感受暑热,身热心烦及口 渴,或有腹泻。
2024/7/26
中药学
40
木通
木通科植物木通、三 叶木通、白木通的藤 茎。
【性味】 淡、苦,寒。 归心、肺、小肠、 膀胱经。
2024/7/26
中药学
41
【功效主治】
功效 利水通淋 清泄心火 通乳利痹
主治
特点:苦寒降泻、清热利尿; 应用:淋证(热淋、膏淋) 特点:上清心火,下利湿热; 应用:口舌生疮,心烦尿赤 产后乳汁不通或乳少;痹痛
2024/7/26
中药学
42
木通之配伍
配车前子:清热利尿通淋。 配生地、甘草、竹叶:上清心火、下利湿热,
2024/7/26
中药学
32
车前子
2024/7/26
【药用】车前科草植物车前或平车前 的成熟种子。
中药学
33
车前子
【性味与归经】 甘,微寒。 归肝、肾、
肺、小肠经。
2024/7/26
中药学
34
【功效主治】
功效
主治
利尿通淋 ①湿热下注之淋证(热淋)②水肿、小便不利。
渗湿止泻 暑湿泄泻。
清肝明目 清肺化痰
中药学
36
车前草
即车前的全草。 性味功效与车前子相似,且能清热解毒,又可用于
疮疡肿痛。
2024/7/26
中药学
37
滑石
【来源】 为硅酸盐类矿物滑石 族,主含含水硅酸镁
【性味与归经】 甘、淡,寒。 归胃、肺、膀胱经。
2024/7/26
中药学
38
【功效主治】
功效 利尿通淋
主治 应用:淋证(石淋)
Hale Waihona Puke 中药学26泽泻2024/7/26
中药学
27
泽泻
【性味与归经】甘,寒。归肾、膀胱经。
功效 利水渗湿
主治 小便不利;水肿;淋证;湿泻
泻相火
特点:泻肾与膀胱之热; 应用:遗精、带下、小便淋浊
2024/7/26
中药学
28
泽 泻之配伍
1. 利水渗湿—特点:利水不伤阴。治水肿, 又善治痰饮眩晕,配白术,如泽泻汤。
比利时学者报告了服用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草药致急 性肾功能衰竭,并称这种肾脏损害为“中草药肾病 (Chinese Herb Nephropathy, CHN)”。
案例分析
案例:2004年2月《搜狐新闻》报道:长春市某医院工作的王女士,因经 常有眼睛模糊、口苦等症状,开始服用龙胆泻肝丸。从1995到2001年6年时 间内,她一共吃了50多盒龙胆泻肝丸。1998年时,王女士的眼圈、嘴唇周围 出现了黑圈,并且出现全身乏力、形体消瘦、夜尿多,呼吸困难等症状,于 2001年被确诊为尿毒症,开始了漫长的透析之路。
时止,遇劳即发。
2024/7/26
中药学
5
茯苓《本经》
【药用】 多孔菌科 真菌茯苓 的干燥菌核。
2024/7/26
中药学
7
茯苓
2024/7/26
中药学
8
茯苓
【性味与归经】 甘、淡,平。 归心、肺、脾、肾
2024/7/26
中药学
20
茯苓与薏苡仁之鉴别
相同点:二者均为甘淡平和之药,渗湿健脾之品; 同中之异: 1. 茯苓性平,作用和缓,无寒热之偏,可适用于寒热
虚实各种水肿; 2. 薏苡仁性偏寒凉,清热利湿力强。 不同点: 1. 茯苓兼入心经,具有宁心安神作用; 2. 薏苡仁则具排脓消痈之效,又为治湿痹常用之药。
经。
2024/7/26
中药学
9
【功效主治】
功效 利水渗湿
健脾和中
主治
特点:利水而不伤正; 应用:小便不利、水肿、痰饮
脾气虚弱证
宁心安神
心悸;失眠
2024/7/26
中药学
10
茯苓
1. 利水渗湿 特点:利水不伤气,为利水渗湿要药。凡小便不利、
水湿停滞的症候,不论偏于寒湿,或偏于湿热,或 属于脾虚湿聚,均可配合应用。 偏于寒湿者,可与桂枝、白朮等配伍; 偏于湿热者,可与猪苓、泽泻等配伍,如五苓散; 属于脾虚者,可与党参、黄芪、白朮等配伍; 属于虚寒者,可与附子、白朮等同用。
一般用作利水辅助之品,常 配合茯苓皮、泽泻、猪苓等 药同用。 清热解暑—常配西瓜皮, 应用于暑热烦渴。
2024/7/26
中药学
31
冬瓜仁
又名冬瓜子,瓜瓣,为冬瓜的种子。 性味甘,寒。 功能清肺、化痰、排脓。 适用于肺热咳嗽、肺痈、肠痈等病症。 治肺痈,配桃仁、芦根,成千金苇茎汤; 治肠痈,配大黄、丹皮,成大黄牡丹皮汤。
2024/7/26
中药学
4
淋症(热淋、石淋、血淋、膏淋、气淋、劳淋)
均有小便频涩,滴沥刺痛,小腹拘急引痛。 热淋起病多急骤,小便赤热,溲时灼痛,或伴有发
热,腰痛拒按。 石淋以小便排出砂石为主症,或排尿时突然中断,
尿道窘迫疼痛,或腰腹绞痛难忍。 血淋为溺血而痛。 气淋小腹胀满较明显,小便艰涩疼痛,尿后余沥不
抗肿瘤,抗精神分裂症。
2024/7/26
中药学
13
茯苓
注意:捣碎入煎剂。 【处方用名】 1. 茯苓、白茯苓、云茯苓、云苓(去皮,蒸熟,切
片,晒干用。偏于健脾宁心) 2. 赤茯苓、赤苓(去皮,取菌核的淡红色部份,蒸
透切片,或辗碎用。偏于渗湿泄热) 3. 朱茯苓、辰茯苓、朱砂拌茯苓(取白茯苓净片,
2024/7/26
中药学
24
猪苓、茯苓之比较
相同点:二者相须为用,利水渗湿。无水 湿者慎服。
不同点: 猪苓利水渗湿作用强于茯苓,但无健脾、 宁心等作用。
2024/7/26
中药学
25
泽泻
【药用】泽泻科沼泽植物泽泻 Alisma orientalis (Sam.) Juzep 的块茎。
2024/7/26
2024/7/26
中药学
11
茯苓
2.健脾—脾气虚证。 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渗湿,对于脾虚运化失
常所致泄泻、带下,应用茯苓有标本兼顾之 效,常与党参(人参)、白朮等配伍,如参 苓白术散,四君子汤等。 可用为补肺脾,治气虚之辅佐药。
2024/7/26
中药学
12
茯苓
3.安神—心脾两虚之失眠、心悸、食少、乏 力等。常与人参、远志、酸枣仁等配伍。
分析:2003年以前,因长期服用龙胆泻肝丸引发肾病(龙胆泻肝丸中毒事 件)的报道多见于报端。这是由于龙胆泻肝丸处方中的木通被错误的用成关 木通,而长期服用关木通其肾毒性成分马兜铃酸可导致慢性肾功能损伤,甚 至肾衰竭。上述案例可以确定王女士是由关木通所含的马兜铃酸中毒引起的 肾病。
2003年4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明确规定禁止使用关木通,2005版起 中国药典未再收载。原关木通及其制剂,一律用木通代替。
用朱砂 2% 拌匀后用。可增强宁心安神的作用。)
2024/7/26
中药学
14
白茯苓、赤茯苓、茯苓皮、茯神之比较
茯苓皮:长于利水消肿; 赤茯苓:长于渗湿泄热; 白茯苓:长于健脾,并能利水、宁心; 茯神:菌核的心部,有松根穿过,长于宁心
安神。
2024/7/26
中药学
15
薏苡仁
【药用】禾本科 草本植物薏苡的 成熟种仁。
肾毒性成分——马兜铃酸(AA )
世界上大约有 200 多种马兜铃属植物,其中作为药用的有 20 多种。我国应用较多的马兜铃属药材有: 马兜铃(北马兜铃或马兜铃的果实) 青木香(北马兜铃或马兜铃的根) 天仙藤(北马兜铃或马兜铃的的地上部分) 关木通(东北马兜铃的藤茎) 寻骨风(绵毛马兜铃的全草) 广防己(广防己的根) 朱砂莲(朱砂莲的根茎)等。 其中以关木通、广防己中毒最为多见 红色的为05版药典已删除品种。
应用于口舌生疮,心烦尿赤; 配王不留行、穿山甲、通草:通经下乳,应用
于产后乳汁不通或乳少。
2024/7/26
中药学
43
知识链接 药典品—川木通
为毛茛科植物小木通Clematis armandii Franch.或绣球 藤Clematis montana Buch.-Ham.的干燥藤茎。表面黄
棕色至黄褐色,节处多膨大。断面有黄白色放射状纹理及裂 隙,其间布满导管孔,髓部较小,偶有空腔。气微,味淡。 功效类同木通。。
①肝经风热所致目赤肿痛; ②肝肾不足所致目暗昏花。
肺热咳嗽
2024/7/26
中药学
35
车前子之配伍
配木通、滑石:应用于湿热下注治小便淋漓涩痛; 配白术:健脾止泻,应用于脾虚泄泻; 配熟地:补肝肾,泻热明目,应用于肝肾不足之目
暗昏花。 配黄芩:清肺热、化黄痰。 【注意】:包煎。孕妇慎服。
2024/7/26
2024/7/26
中药学
21
猪 苓《本经》
【药用】多孔菌科真菌猪苓 Polyporus umbellatus (Pers.) Fries 的菌核。
2024/7/26
中药学
22
猪苓
【性味与归经】甘、 淡,平。归肾、膀胱 经。
2024/7/26
中药学
23
【功效主治】
功效 利水渗湿
主治
特点:泻而不补; 应用:小便不利、水肿、淋证、泄 泻、带下、淋浊等。
2024/7/26
中药学
16
薏苡仁
【性味与归经】 甘、淡,凉。 归脾、肾、肺经。
【特点】 为种仁但不富含油脂
2024/7/26
中药学
17
【功效主治】
功效 利湿健脾
利湿除痹
主治
特点:泄而兼补; 应用:水肿、脚气;淋证;脾虚泄泻
痹证(湿痹)之筋脉拘挛
清热排脓 肺痈、肠痈
2024/7/26
中药学
18
通草
甘、淡、微寒,性质平 和。
利尿通淋 下乳 注意:今之木通,古书
称“通草”;今之通草, 古书称“通脱木” 。
2024/7/26
中药学
50
海金沙
2024/7/26
【药用】 海金沙科 植物海金 沙的干燥 成熟孢子。
中药学
51
海金沙
【性味】甘、咸,寒。归 膀胱、小肠经。
【功效】 利尿通淋——特点:善止
第六章 利水渗湿药
2024/7/26
中药学
1
概述
含义:凡功能通利水道,渗除水湿的药物称为利水渗湿 药。
功能:通利小便,尿量增加→体内蓄积水分随尿排出→ 适应症:主要适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淋症等病症;对 于湿温、黄疸、湿疮等湿热为患,亦具有治疗作用。
水湿停蓄诸症: 外溢于皮肤—皮下水肿 停蓄于下焦—小便不利、淋证 水湿上攻—痰饮喘咳 湿热病证—黄疸、湿疹、泄泻
薏苡仁之应用
利水渗湿—利水不伤阴,功似茯苓 配白术
健脾止泻—脾虚泄泻(炒用) 伸筋利痹—湿痹筋脉拘挛,胸痹。配麻黄 清热排脓—肺痈、肠痈。配芦根、桔梗
2024/7/26
中药学
19
薏苡仁
【处方用名】 1. 薏苡仁(薏米仁)、苡仁、米仁、生苡仁、
生米仁(去壳晒干用,清利湿热宜生用) 2. 炒薏苡仁(炒用,健脾宜炒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五钱至一两,煎服。
尿道疼痛及石淋,为治诸 淋涩痛之要药。 活血通经——血热瘀阻所 致闭经、月经不调。 注意:入汤剂包煎。
2024/7/26
中药学
2024/7/26
中药学
2
概述
药性特点: 味多甘、苦、淡, 性多寒、平。 主要归肾、膀胱经,兼入脾、肺、小肠 经。
注意:阴虚者慎服,孕妇慎服。
2024/7/26
中药学
3
概述
分类: 1、利水渗湿药。性味多甘淡平或微寒,适
应于水湿内停之水肿、小便不利,以及泄泻、 痰饮等证。 2、利尿通淋药。性味多苦寒,用于小便短 赤,热淋、血淋、石淋及膏淋等证。 3、利湿退黄药。性味多苦寒,用于湿热黄 疸。
第五章 茎木类药材
知识链接 混伪品—关木通
为马兜铃科植物东北马兜铃Aristolochia manshuriensis
Kom的藤茎。主产东北地区,因产量大、价格低,发展到全国 并有出口,商品习称“关木通”。本品呈长圆柱形,略扭曲。 表面灰黄色,节部稍膨大。体轻,质硬,不易折断。断面黄色 ,导管与射线整齐排列成放射状,髓极小。气微,味苦。如图 5-3所示。
图5-2 川木通饮片
第五章 茎木类药材
射线
图5-3 关木通切片
肾毒性成分
1993年比利时学者首先发现2例女性服中草药减肥治 疗后,出现进行性肾间质纤维化,经调查发现该减 肥药中加入了中药广防己,患者服用后血肌酐于3个 月内升高一倍,肾活检显示广泛间质纤维化。
经药物成分分析发现,减肥胶囊中含有马兜铃酸。 至1998年在比利时有100人患马兜铃酸肾病。
2. 泄热—治相火妄动证,配伍熟地黄、山药、 牡丹皮、山茱萸、茯苓(六味地黄丸)。
注意:肾虚精滑者慎服。
2024/7/26
中药学
29
冬瓜皮
【药用】葫芦科草本植物冬瓜 Benincasa hispida ( Thumb.) Cogn. 的外层果皮。
2024/7/26
中药学
30
冬瓜皮
甘,凉。 归脾、小肠经。 利水消肿—水肿。
清热解暑
暑湿烦渴;湿温病
外用祛湿敛疮 湿疹湿疮;痱子
2024/7/26
中药学
39
滑石
注意:包煎。孕妇慎服。 六一散(《伤寒标本》):滑石、甘草
治小便赤涩以及感受暑热,身热心烦及口 渴,或有腹泻。
2024/7/26
中药学
40
木通
木通科植物木通、三 叶木通、白木通的藤 茎。
【性味】 淡、苦,寒。 归心、肺、小肠、 膀胱经。
2024/7/26
中药学
41
【功效主治】
功效 利水通淋 清泄心火 通乳利痹
主治
特点:苦寒降泻、清热利尿; 应用:淋证(热淋、膏淋) 特点:上清心火,下利湿热; 应用:口舌生疮,心烦尿赤 产后乳汁不通或乳少;痹痛
2024/7/26
中药学
42
木通之配伍
配车前子:清热利尿通淋。 配生地、甘草、竹叶:上清心火、下利湿热,
2024/7/26
中药学
32
车前子
2024/7/26
【药用】车前科草植物车前或平车前 的成熟种子。
中药学
33
车前子
【性味与归经】 甘,微寒。 归肝、肾、
肺、小肠经。
2024/7/26
中药学
34
【功效主治】
功效
主治
利尿通淋 ①湿热下注之淋证(热淋)②水肿、小便不利。
渗湿止泻 暑湿泄泻。
清肝明目 清肺化痰
中药学
36
车前草
即车前的全草。 性味功效与车前子相似,且能清热解毒,又可用于
疮疡肿痛。
2024/7/26
中药学
37
滑石
【来源】 为硅酸盐类矿物滑石 族,主含含水硅酸镁
【性味与归经】 甘、淡,寒。 归胃、肺、膀胱经。
2024/7/26
中药学
38
【功效主治】
功效 利尿通淋
主治 应用:淋证(石淋)
Hale Waihona Puke 中药学26泽泻2024/7/26
中药学
27
泽泻
【性味与归经】甘,寒。归肾、膀胱经。
功效 利水渗湿
主治 小便不利;水肿;淋证;湿泻
泻相火
特点:泻肾与膀胱之热; 应用:遗精、带下、小便淋浊
2024/7/26
中药学
28
泽 泻之配伍
1. 利水渗湿—特点:利水不伤阴。治水肿, 又善治痰饮眩晕,配白术,如泽泻汤。
比利时学者报告了服用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草药致急 性肾功能衰竭,并称这种肾脏损害为“中草药肾病 (Chinese Herb Nephropathy, CHN)”。
案例分析
案例:2004年2月《搜狐新闻》报道:长春市某医院工作的王女士,因经 常有眼睛模糊、口苦等症状,开始服用龙胆泻肝丸。从1995到2001年6年时 间内,她一共吃了50多盒龙胆泻肝丸。1998年时,王女士的眼圈、嘴唇周围 出现了黑圈,并且出现全身乏力、形体消瘦、夜尿多,呼吸困难等症状,于 2001年被确诊为尿毒症,开始了漫长的透析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