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受精的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理解受精和双受精的概念及过程。

2.理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3.通过学习受精和双受精过程;以及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使学生继续树立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观点。

4.结合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向学生介绍我国农业科学工整理,在培育新品种方面的贡献,进行生物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重点、难点分析
1.双受精的概念和过程及受精后子房的发育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因为:
①“双受精”是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前提。

只有彻底弄清楚“双受精”的概念及过程,才能更好地理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②“双受精”是绿色开花植物特有的。

它是指:花粉管中的两个精子进入胚囊后,分别与卵细胞和极核融合的现象。

融合后,受精卵和受精的极核就要发育变化,它们变化的同时,也就是子房发育的过程,子房发育的结果,就意味着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不论是双受精过程,还是子房发育的过程,都是动态的、变化的,而且内容又都较为抽象,学生不能观察到。

因此,双受精的概念和过程以及受精后子房的发育过程既是本节的重点又是难点。

2.双受精的过程及受精后子房的发育也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难点。

因为:
(1)学生对“受精”“极核”“胚囊”“胚孔”等这些名词很陌生,要马上记住,而且还要知道它们的发育变化情况,对初一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2)如前所述,双受精过程和子房发育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而且内容较为抽象,学生接受起来确有难度,教师在讲这部分内容时,要尽量配合一些教具(如:投影片、动画片,或自制移动教具、自画板书等)辅助讲解,使学生把这部分知识理解透彻。

教学过程设计
一、本课题的参考课时为一课时。

二、教学过程:
1.关于引言:上节课讲的内容是“开花和传粉”。

所以,教师在讲新课前,可以先复习提问如①什么叫开花?什么叫传粉?②传粉的方式有几种?③虫媒花和风媒花的结构特点?然后,教师可以这佯说:“不论什么样的传粉方式,最终是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了,下一步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有的学生会接着教师的话说出:“形成果实,形成种子。

”教师马上又可接着问:“果实和种子是怎样形成的呢?这就是今天所要探讨的问题。

”(写出课题)
2.关于“受精的过程”的教学。

可以这样安排:首先,使学生弄清楚子房内部的结构。

教师最好能边画板图边讲解:雌蕊的子房中间有胚珠,胚珠外有珠被和珠孔(珠孔的位置可以在顶端、侧面或底部)。

胚珠中间有一个胚囊。

胚囊中,珠孔下有一个较大的细胞,叫卵细胞。

胚囊(转载自第一范文网bbb://aaadiyifanwenaaa,请保留此标记。

)中间的部位还有两个极核。

教师画制的板图要很规范,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勾画出子房各部分结构和名称,与此同时,学生会学着教师的板图画。

这样,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绘制生物图的能力;另一方面还会加深学生对子房结构的记忆。

然后,再讲解受精的过程。

受精的过程应包括三个步骤:第一,花粉落到柱头上以后,受柱头上粘液的刺激而萌发;第二,萌发出的花粉管不断伸长,把花粉中的两个精子沿着花柱,通过珠孔送到胚囊中;第三,进入胚囊中的花粉管顶端破裂,两个精子移动出来:一个精子与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融合,形成受精极核。

最后,教师及时给出受精的概念和双受精的概念。

而且要说明,双受精是绿色开花植物所特有的。

在讲解上述三个过程的同时,教师最好用活动教具示意花粉管萌发及生长的情况。

可以告诉学生:在柱头上落有许多花粉,而且有许多花粉萌发,因而有不少花粉管在花柱中生长,但在一般情况下,只有一个花粉管进入胚囊,完成双受精过程。

在双受精完成后,受精卵和受精的极核将进入胚和胚乳的发育。

3.关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的教学,可以这样安排:
首先,说明一朵花在传粉和受精后,花的大部分结构已完成了它的使命,都枯萎了,唯有雌蕊的子房将继续发育。

第二,在自画的雌蕊结构的板图处、在图注的相应位置上,边解释子房内各结构发育情况边注明结构名称。

第三,注意与前面讲的种子结构相呼应,说明子房内的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

在这之前,可以先启发学生回答:种皮、胚、胚乳是前面讲过的哪个器官的结构?当学生答出是种子时,教师可以把新旧知识了解起来,给学生进行小结,这样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举些日常食用农产品,让学生回答食用的部分,是植物体的哪个器官。

特别是有些果实,它的种皮和果皮紧紧贴在一起,像米和小麦,它们的种子也叫果实。

最后说明:果皮和种子就是被子植物果实的基本结构,所谓被子植物,就是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着的植物。

被子植物是现存地球上最高等的植物。

果皮对种子是有保护作用的。

一般情况下,植物结实一定要经过受精作用,受精是促成结实的必要条件之一。

但是,我们夏天吃的无籽西瓜和秋天吃的无核蜜橘,这样的果实又是怎样形成的呢?(可以让学生讨论一下)这要感谢我国的农业科学家,运用科学技术,不让植物子房里的卵细胞和极核受精,
也就是说,不让胚珠形成种子,然后用特殊的药物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

这就是我们吃的无籽的果实了。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aaaDiYiFanWenaaa)查看更多与本文《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教案》相关的文章。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根据有关示意图准确描述花粉粒萌发和受精过程,说明在果实和种子形成过程中子房各部分结构发育的结果;
2、通过分析植物体的结构,以及维管束在各器官里的分布,使学生了解植物体在结构上的整体性。

通过分析植物体内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及各器官的主要功能使学生从功能上了解植物体是一个整体。

能力目标
1、结合花粉粒萌发和受精,以及果实和种子形成等知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学习受精和双受精过程,以及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使学生继续树立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观点。

情感目标
1、通过对果实与种子形成的过程的学习,进一步认同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2、结合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向学生介绍我国农业科学工整理,在培育新品种方面的贡献,进行生物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3、通过学习植物体是一个整体的基础知识,树立整体性的辩证观点;通过了解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相互关系,树立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

教学建议
知识体系图解
教材分析
1、双受精的概念和过程及受精后子房的发育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双受精”是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前提。

只有彻底弄清楚“双受精”的概念及过程,才能更好地理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不论是双受精过程,还是子房发育的过程,都是动态的、变化的,而且内容又都较为抽象,学生不能观察到。

学生接受起来确有难度,教师在讲这部分内容时,要尽量配合一些教具(如:投影片、动画片,或自制移动教具、自画板书等)辅助讲解,使学生把这部分知识理解透彻。

2、学生对“受精”“极核”“胚囊”“胚孔”等这些名词很陌生,要马上记住,而且还要知道它们的发育变化情况,对初一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所以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注意反复巩固才能达到掌握的要求。

3、通过前面七章的教学,学生已经学习了植物六种器官的基础知识,但是,这六种器官之间有什么内在的了解?它们是如何组成一个植物整体的?这就是本节中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章教材从结构和功能两个方面分析和归纳出植物体是一个整体。

以细胞、组织、器官和植物体为线索,用胞间连丝和维管束来说明植物体结构上的整体性;以植物体六种器官的主要生理功能的了解,以及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相互依存关系来说明植物体功能上的整体性。

教法建议
花粉粒萌发和双受精是一个动态过程,而且内容抽象,不能直接进行观察,因此,教学时应尽量选用有关活动模型或现代教学手段。

花粉发育的标志是伸出花粉管和产生精子,其发育结果是花粉管将精子送入胚囊。

受精过程是细胞融合,
在讲述果实的形成时,为了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兴趣,可以展示给学生幼小的顶花带刺的黄瓜,从而形象地说明子房在受精之后继续发育,最终成为果实。

这里要说明的是,黄瓜的果实属于瓠果,它不是单纯由子房发育而成的,而是由子房与花托共同发育而成的。

在讲述种子形成的时候,应该注意呼应前面讲过的关于种子结构的知识,前面曾经讲过的种皮、胚、胚乳都要在这节课里找到来源。

到这里为止,关于绿色开花植物由种子萌发到种子形成这一整个生活周期的知识就完备了,植物体各个器官的来源也就都交代清楚了。

在了解了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后,可让学生尝试用连接线将子房与果实、胚珠与种子的结构了解表示出来。

然后,通过思考和讨论胚珠与种子的数量关系,回答出果实里种子有多有少的原因。

关于植物体是一个整体的知识,可以参照课本中的图,绘制一张幻灯片,将根尖、叶片、木本茎的结构图分别绘在图中根尖、叶片和茎的附近。

利用幻灯片进行讲解,使学生认清植物体中的各个器官确实是由维管束了解到一起的(根尖中开始出现导管,尚未形成维管束,成熟区以上的部分才逐渐出现维管束,这一点应该向学生讲清楚)。

通过复习维管束的运输功能,还能够把植物体各个器官的生理功能了解起来。

有关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相互关系及其在实践上的意义,最好结合学生熟悉的生产或生活中的实例加以讨论或讲解。

教学设计示例
重点:双受精的概念及过程;受精后子房的发育。

难点:双受精的过程;受精后子房的发育。

手段:以学生观察为主,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
设计思想:
教学过程:(1课时)
一、导入:
复习提问:1、什么是传粉?
2、传粉的方式有几种?
组织学生回答问题。

总结:不论是什么样的传粉方式,最终是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

传粉完成后,花粉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二、讲授新课:
(一)受精的过程:
出示多媒体动画或活动投影(示双受精过程)
边讲解,边指导学生观察。

1、花粉落到柱头上以后,受柱头上粘液的刺激而萌发;
2、萌发出的花粉管不断伸长,把花粉中的两个精子沿着花柱,通过珠孔送到胚囊中;
3、进入胚囊中的花粉管顶端破裂,两个精子移动出来:一个精子与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融合,形成受精极核。

(二)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出示多媒体动画或活动投影(示双受精后花各部分的变化)
指导学生观察,讲解:完成双受精后,花的其他结构逐渐萎蔫,只剩下雌蕊的子房。

由子房发育成了果实。

提问:1、子房的结构是怎样的?
2、种子的结构是怎样的?
组织学生回答、总结种子的结构。

播放录像:介绍果实的结构。

提问:请对比子房的结构和果实的结构,二者之间有哪些相似之处?请推测果实的各部分结构是由子房的哪些结构发育来的?
组织学生分析、讨论。

讲解:
三、反馈、巩固:
请举些日常食用的农产品的例子,回答食用的部分,是植物体的哪个部分?
组织学生回答,并纠正其中的错误。

板书设计:
第三节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一、受精的过程:
双受精:精子+卵细胞形成受精卵
精子+极核形成受精极核
双受精是绿色开花植物所特有的。

二、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探究活动
果实的发育
1、选择不同成熟程度的几朵花,从正在含苞待放的花蕾到花瓣已经凋谢的花朵,分别切开每一个子房并注意观察子房发育过程中生长变化的情况。

为获得好的观察效果,最好采用玫瑰花、苹果花或番茄花。

2、观察新摘下来的一些豌豆、蚕豆或其他豆科植物的豆荚,并挑出不十分饱满的豆荚。

然后,打开这些豆荚并与饱满豆荚进行比较。

发育不完全的种子,是未被花粉受精的胚珠第一节种子的发育(1学时)
一、胚的发育
二、胚乳的发育
三、种皮的发育
四、无融合生殖和多胚现象
第二节果实的发育和类型(0.7学时)
一、果实的的发育和结构
二、果实的类型
三、果实和种子的传播
四、单性结实和无籽果实
第三节被子植物生活史(0.3学时)
一、被子植物生活史概念
二、被子植物生活史过程
三、被子植物生活史特点
三、本章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1. 果实的发育,真果与假果的区别;
2. 单性结实与无粒果实的关系;
3. 果实传播的方式;
4. 被子植物的生活史及其特点。

四、本章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
植物生殖器官—果实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五、本章教学方式(手段)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主要采用多媒体法,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应用常见的例子。

六、本章的主要参考书目
《植物解剖学》
七、本章的思考题和习题等
1.种子和果实的传播有哪些方式?
2.简述由花形成果实和种子的过程?
3.简述被子植物的生活史。

本章的板书或提纲
第九章种子与果实的发育
第一节种子的发育
一、胚的发育
(一)双子叶植物(以荠菜为例)
合子→基细胞→胚柄→退化消失
顶细胞→八分体→球形胚→心形胚→鱼雷形胚→马蹄形胚(二)单子叶植物(以小麦为例)
合子→基细胞
顶细胞→四细胞原胚→梨形胚→成熟胚
二、胚乳的发育
由初生胚乳核发育而成。

(一)核型胚乳
初生胚乳核的第一次分裂,以及以后的多次分裂,不伴随细胞壁的形成,有细胞核游离时期。

是被子植物中最普遍的一种发育方式。

存在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离瓣花。

(二)细胞型胚乳
初生胚乳核第一次分裂后,即形成细胞壁。

存在于双子叶植物合瓣花(三)沼生目型胚乳
介于于核型胚乳和细胞型胚乳之间的中间类型。

初生胚乳核第一次分裂,把胚囊分成两室—珠孔室和合点室,珠孔室进行游离核分裂,合点室不分裂或极少次数的分裂,珠孔室完成胚乳的发育。

三、种皮的发育
1.种皮
由珠被发育而来。

2.种脐
是种柄脱落后留下的痕迹
3.种孔
是珠孔发育来的
4.种脊
是倒生胚珠的外珠被与珠柄愈合形成的纵脊遗留的痕迹
四、无融合生殖和多胚现象
(一)无融合生殖
不经过精卵融合,产生有胚种子的现象。

又可分为:孤雌生殖;无配子生殖;无孢子生殖。

(二)多胚现象
种子内有两个以上胚的现象。

第二节果实的形成和类型
一、果实的形成
(一)真果
完全由子房形成的果实。

(二)假果
除子房外,花的其它部分参与形成果实。

二、果实的类型
(一)单果
1.肉质果
(1)浆果:由一至多心皮形成的最常见的一种肉质果。

(2)瓠果:葫芦科植物的果实,由下位子房和花托共同形成。

(3)柑果:柑橘类的特殊果实,具中轴胎座,多心皮。

(4)核果:单雌蕊形成的果实,内果皮坚硬。

(5)梨果:下位子房与托杯共同形成的果实。

2.干果
(1)荚果:一心皮子房,成熟时沿背、腹两条缝线开裂。

(2)蓇葖果:一心皮子房,成熟时沿一条缝线开裂。

(3)角果:2心皮子房,果实成熟后沿腹缝线开裂。

种子着生在中央假隔膜上。

(4)蒴果:多心皮子房,成熟时各种开裂方式。

(5)瘦果:1—3心皮子房,果内含1枚种子。

(6)颖果:2心皮果实,果皮与种皮愈合。

(7)翅果:果皮延伸成翅状。

(8)坚果:外果皮坚硬,含一粒种子。

(二)聚合果
由花内离生单雌蕊形成的果实。

(三)复果(聚花果)
由花序形成的果实。

三、果实和种子的传播
(一)对风力散布的适应
(二)对水力散布的适应
(三)对动物和人力散布的适应
(三)靠果实本身力量使种子散布的结构
四、单性结实和无籽果实
子房不经过受精而形成果实,称为单性结实。

单性结实的果实为无籽果实。

第三节被子植物生活史
一、被子植物生活史概念
种子萌发到形成新种子的过程。

二、被子植物生活史过程
分为两个阶段
(一)二倍体阶段(2N)
从受精卵形成开始,到花粉母细胞和胚囊母细胞减数分裂前,也称孢子体阶段或无性世代。

(二)单倍体阶段(N)
从减数分裂后,到双受精前这个阶段。

也称配子体阶段或有性世代。

三、被子植物生活史特点
(一)二倍体阶段占生活史的优势,单倍体退化,依附在二倍体上生存。

(二)二倍体阶段和单倍体阶段,在生活史中交替出现,称世代交替。

[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