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对口支援阿克苏地区(含兵团一师)产业发展专项规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对口支援阿克苏地区(含兵团一师)产业发展专项规划
(要点)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二〇一〇年五月
目录
第一章前言 (1)
一、规划目的 (1)
二、规划期限 (1)
三、规划范围 (1)
第二章阿克苏产业发展基础 (2)
一、产业发展概况 (2)
(一)农业 (2)
(二)工业 (3)
(三)服务业 (4)
二、优势条件 (4)
(一)区位优势明显 (4)
(二)矿产资源优良 (4)
(三)生态资源丰富 (5)
(四)文化资源独特 (5)
三、存在问题 (5)
(一)产业基础薄弱 (5)
(二)经济实力不强 (6)
(三)要素支持不够 (6)
第三章阿克苏产业支持思路和目标 (7)
一、指导思想 (7)
二、基本原则 (7)
(一)因地制宜、突出重点 (7)
(二)政府引导、市场运作 (7)
(三)构建平台、夯实基础 (7)
(四)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8)
三、目标要求 (8)
第四章阿克苏产业支持的主要内容 (9)
一、针对产业重点领域,积极开展对接合作 (9)
(一)农业领域 (9)
(二)工业领域 (9)
(三)服务业领域 (10)
二、针对产业发展基础,协助提升软硬平台 (10)
(一)园区平台建设方面 (10)
(二)公共服务平台方面 (11)
(三)人力资源培养方面 (11)
(四)创新能力培育方面 (11)
第五章阿克苏产业支持的保障措施 (12)
一、组织保障 (12)
二、资金保障 (12)
三、政策保障 (12)
第七章附录 (13)
附录1:产业园区空间布局图(略) (13)
附录2:产业支持的重点项目表(略) (13)
第一章前言
一、规划目的
进一步加强对口援疆工作,是新形势下中央新疆工作总体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快新疆发展、维护新疆稳定的重要举措。

根据中央召开的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精神,以及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新一轮对口支援新疆工作的决策部署和指示精神,本产业专项规划通过分析总结阿克苏地区(含兵团农一师阿拉尔市)产业发展的基础,结合浙江经济发展的特点和优势,提出浙江支持阿克苏地区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产业重点、空间布局以及主要任务,并提出了确保规划落实的保障措施,为浙江省更好地进行产业援疆、推动阿克苏地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指导。

二、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 2011年~2015年。

三、规划范围
本规划涵盖阿克苏地区,包括所辖1个市(阿克苏市)、8个县(库车县、拜城县、沙雅县、温宿县、新和县、阿瓦提县、乌什县、柯坪县)以及农一师阿拉尔市。

第二章阿克苏产业发展基础
一、产业发展概况
阿克苏全地区总面积13余万平方公里,辖8县1市,84个乡镇,41个农林牧场。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阿拉尔市及所属的14个团场分布在地区境内。

地区总人口247.3万,其中维吾尔族人口比例达72.5%,有36个民族聚居区。

2009年,全地区生产总值达502.2亿元(含一师和石油开采作业区),较1978年增长110倍。

地区生产总值237.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0.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72.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94.5亿元。

地方财政收入34.58亿元,地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5亿元。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833元。

全地区城镇化率为3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50元。

2009年,农一师阿拉尔市实现生产总值80.1亿元,增长16.1%。

(一)农业
阿克苏地区棉花种植面积440万亩,产量近千担,占全疆三分之一、全国九分之一。

优质特色林果400万亩,阿克苏苹果、核桃、红枣、香梨等是地区主要特色林果产品。

2009年粮食总产161万吨,棉花总产46.5万吨,果品总产93.7万吨,产肉14.5万吨。

农一师阿拉尔市已建成180万亩节水灌溉示范基地和国家优质棉花生产基地,年产皮棉32万吨;建成年产20万吨绿色有机大米生产基地;建成40万亩特色林果业基地,年产红枣16万吨、苹果5万吨、香梨5万吨、薄皮核桃1万吨。

拥有“新农”、“天山雪”、“天山玉”、“大漠”等多个著名农产品品牌。

(二)工业
阿克苏地区2009年原油加工205万吨,原煤产量634万吨,焦炭产量86万吨,纺纱2.7万吨,发电装机容量28万千瓦。

2010年1季度,地区全口径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3.6亿元,同比增加20.37%,其中:13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2.21亿元,同比增加19.8%;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4.5%,增长1.89%。

石油化工行业:2010年1季度,地区7家石油化工生产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5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5.3亿元;其中石油加工业工业总产值20.8亿元,工业增加值3.6亿元;原油加工量52.25万吨;化工行业工业总产值4.2亿元,工业增加值1.7亿元;农用化学肥料6.87万吨,合成氨9.27万吨。

煤炭电力行业:2010年1季度,地区煤炭行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3亿元,完成原煤产量131万吨。

地区电力行业生产增幅较大,全地区电力行业完成工业增加值6.4亿元,完成发电量9.41亿千瓦时。

纺织行业:2010年1季度,地区纺织行业实现全行业盈利,运行形势逐渐好转。

地区10家纺织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64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5254万元,销售收入5.13亿元,生产各类棉纱9231.89吨。

建材行业:2010年1季度,建材行业保持了平稳增长的态势。

完成工业总产值1.03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0.97亿元,完成利润1000万元,销售收入1.01亿元。

生产水泥56.9万吨,商品砼4.64万立方。

农一师阿拉尔市目前有16家工交建商企业,其中包括2家上市公司。

初步构建了能源电力、食品加工、棉业纺织、新型建材、支农工业等8大支柱产业。

水泥产能达710万吨,占全疆1/2。

棉纱规模25万锭,工业连续4年保持35%的增速。

(三)服务业
商贸流通业不断发展壮大。

地区贸易企业921家,其中限额以上贸易企业105家。

共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103个,其中消费品综合市场49个,农副产品市场24个,工业品市场21个,生产资料市场8个,劳动力市场1个。

地区中小型超市发展迅速,年销售额1000万以上的大型超市有7家。

全地区现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外贸企业50个,2009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39亿美元。

物流业发展迅速,在阿克苏登记注册的物流企业142家,其中注册资本金1000万以上企业10家,1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企业29家。

二、优势条件
(一)区位优势明显
阿克苏在历史上是西域古龟兹、姑墨国所在地,也是“丝绸之路”上的政治、经济、军事、贸易中心区。

阿克苏地区位于新疆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东、南、西、北分别与新疆巴州、和田、喀什和克州、伊犁州相邻,西北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接壤。

阿克苏虽远离内地市场,但处于南疆中心地带,一旦阿克苏与吉尔吉斯斯坦乌什口岸开通,将成为向西开放的前沿地,可辐射南疆其他地州、北疆伊犁州及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库尔市等地。

(二)矿产资源优良
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大。

已探明石油储量10.7亿吨,凝析油储量7169.4万吨,天然气储量9741亿立方米,占塔里木盆地已探明石油储量的80%、天然气储量的90%以上,是“西气东输”的主气源地,国家重要的油气资源接替区。

煤炭资源量大质优。

预测储量为358.7亿吨,探明储量40亿吨,
占南疆已探明储量83%以上,拥有库拜大型煤炭基地,且煤种齐全,品质优良,可满足化工炼油、动力煤、优质冶金焦、铸造焦生产需要。

矿产资源品种较多。

已发现矿产79种,探明储量46种,列入矿产储量表17种,重要非油气矿产58种。

其中,有新疆唯一发现的铝土矿床,预测储量58.5万吨;稀有金属铌、钽探明储量居亚洲首位。

(三)生态资源丰富
水土光热资源得天独厚。

拥有冰川储水量2154亿立方米,地表水年径流量127亿立方米,可采地下水51.3亿立方米,塔里木河流量的70%以上为阿克苏河下泄水。

现有耕地920余万亩,森林资源1000余万亩,草场5000余万亩,全年无霜期183-227天,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

(四)文化资源独特
阿克苏是龟兹文化、多浪文化的发祥地,被誉为“歌舞之乡”。

旅游资源特色明显、类型多。

主要旅游资源包括:托木尔雪峰、塔克拉玛干沙漠、塔河胡杨、高山湖泊、天山峡谷、雅丹地貌等壮美的自然风光,始建于两晋时期的克孜尔千佛洞、库木吐拉千佛洞等石窟群及汉代烽燧、古代冶炼遗址等人文景观。

三、存在问题
(一)产业基础薄弱
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9.9:30.4:39.7,产业结构中农业所占比例较高,二产、三产对经济贡献率较低。

工业化程度较低,生产性服务业欠缺。

地区经济增长过度依赖石油、天然气等优势资源的开发,受国际油价影响大,发展方式转变的制约因素较多。

(二)经济实力不强
2009年地区经济总量占全自治区6%,但人口占10%。

全地区还有2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10个重点乡,233个重点村,尚有8.6万户,35.4万贫困人口。

东西区域发展很不平衡,乌什、柯坪、阿瓦提、新和、温宿等五县财政困难,全地区财政自给率仅为32.3%。

(三)要素支持不够
自然环境复杂,地震、大风、冰雹、洪水等自然灾害频发。

耕地盐碱化程度较重,农田水利设施不配套。

道路、供水(含污水处理)、供电、供热等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

人力资源禀赋不足,具有劳动技能的劳动力资源相对欠缺,尤其是缺乏高技能产业工人和中高级经营管理人才。

第三章阿克苏产业支持思路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据中央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对口援疆的指示精神,充分发挥帮扶资源禀赋互补性优势,以培育地区经济自我发展能力为着眼点,以推进地区工业化进程为主线,积极对接和延伸产业链,在有效提升传统特色产业基础上加快培育新兴支柱产业,协助推进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因地制宜、突出重点
按照有利于促进地区就业的要求,并结合浙江产业发展特点,把握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潮流与趋势,将有限的资源应用于若干重点产业的引导和培育,“有所为有所不为”,找准产业发展的“突破点”,选择若干重点产业予以支持。

(二)政府引导、市场运作
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主体,要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通过政府的正确引导,用好用足国家关于援疆的各项政策,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浙江企业到阿克苏地区发展,推动产业有序发展。

(三)构建平台、夯实基础
产业支持要注重工业园区和公共服务平台等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要素结构不断优化,通过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来提升核心竞争力,建立当地产业发展的内在驱动机制。

(四)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充分发挥帮扶双方资源禀赋特点和产业发展特点,利用资源互补和优势互补,对接和延伸产业链,建立良性互动发展机制,实现合作共赢。

三、目标要求
发挥双方资源互补优势,通过五年时间的产业对接和支持,实现阿克苏地区龙头企业明显增多、劳动就业明显增加、工业化进程明显提速、产业结构明显优化、经济总量明显提升,为实现阿克苏地区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产业基础,为确保2020年地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供保障。

第四章阿克苏产业支持的主要内容分产业发展重点和产业发展基础两个层面,主要在“三个领域、四个方面”给予产业支持。

一、针对产业重点领域,积极开展对接合作
突出产业发展重点,帮助做好重大项目的招商引资,通过组织浙江企业来阿克苏进行考察等方式建立两地政企对接机制。

鼓励物产集团、能源集团、兴合集团等省内重点国有企业率先在阿克苏地区开展项目合作,进而引导大量浙江民企作为产业对接的主力参与到支援阿克苏产业发展中来。

(一)农业领域
——优质粮棉种植业:支持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协助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在资金和技术方面给予帮助。

——特色林果业:在林果种植方面给予资金、技术的扶持,推广滴灌等先进农林技术,实现规模化种植,促进农民增收;利用浙江消费市场优势,帮助建设配套的果品流通体系和营销网络。

(二)工业领域
——特色林果精深加工:以特色农副产品基地为依托,鼓励浙江企业设立科研、生产和加工基地,不断延伸红枣、核桃等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

——棉纺织:充分利用阿克苏棉花产量优势,结合浙江省作为纺织大省的优势,积极推动产业价值链向纺纱、织布等下游链条进行延伸,构建棉纺产业集群。

——矿产资源:充分利用阿克苏地区丰富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以及其他矿产资源,对接我省能源、精细化工等相关产业,鼓励就地加工转化。

(三)服务业领域
——商贸流通:发挥阿克苏地区的交通优势、区位优势和口岸优势,加快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全面实施物流园区、电子商务、会展中心等流通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农产品冷链、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棉花储运和交割库、口岸仓储等工程建设。

——金融服务:大力支持金融服务业发展,提高金融行业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鼓励浙江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在阿克苏地区设立分支机构,鼓励金融机构开展金融创新,实现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有效对接。

——特色旅游:充分利用阿克苏地区以龟兹文化和多浪文化为载体的人文旅游资源,以雅丹地貌、沙漠风情、百万亩胡杨林等为代表的自然资源,引导我省旅游企业到阿克苏地区开辟旅游精品线路,大力发展旅游业。

二、针对产业发展基础,协助提升软硬平台
产业发展需要借助各类软件和硬件平台,获取资源要素的有效支持。

主要在园区平台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产业所需各类人力资源培养、以及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

(一)园区平台建设方面
大力支持特色农业园区、工业园区、物流园区等产业发展平台建设,通过加强园区道路、供排水管网、污水处理、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园区承载力和吸引力,优化投资环境。

既可鼓励浙江企业在阿参与现有各类园区建设,也可探索由地区无偿划拨土地,浙
商进行投资、开发、建设和后期运营的“一条龙模式”。

(二)公共服务平台方面
帮助做好产品检测、设计、咨询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尤其是在公共服务平台的管理和运营方面,给予必要的智力支持。

协助推动行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中介组织的建设和管理。

(三)人力资源培养方面
重点在创业创新精神的宣传、职业技能培训、高级经营管理人员的再教育等方面开展合作。

鼓励有条件的职业技术学院与阿克苏本地院校开展合作,联合培养产业发展所急需的各类人才。

(四)创新能力培育方面
推动浙阿两地科研机构合作,引导开展产学研合作,以及在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落地等方面开展合作。

第五章阿克苏产业支持的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对于产业支持工作,要从促进地方就业、推进地方长远发展的高度深化认知,加强领导。

要在现有组织架构的基础上,建立专职工作机构,制定责任分工表,强化服务意识,落实责任考核机制。

二、资金保障
产业支持作为本轮对口援疆的亮点,需要保证两方面的资金来源:一是具有公共品性质的产业发展基础平台建设,应保证获得必要的政府资金投入支持;二是经营类的产业发展项目,充分利用市场机制进行解决。

三、政策保障
结合本专项规划制定各产业发展详细规划,出台促进具体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帮助企业用足用好国家援疆政策,并出台必要的配套政策,鼓励浙江企业来阿克苏办厂或与本地企业开展各类合作。

同时要积极与自治区以及阿克苏有关部门协调,制定针对浙江企业来阿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第七章附录附录1:产业园区空间布局图(略)附录2:产业支持的重点项目表(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